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一、行为及生活方式(一)吸烟肺癌发病率与吸烟有关,吸烟者为85.2/10万,而不吸烟者仅为14.7/10万。据有关人士44个月的调查发现,每天吸烟半包到1包,1包到2包及2包以上者鳞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的分别增高8.4、18和21倍。吸烟又接触石棉、镍、铬、镉等由于协同作用以致肺癌发病率更高。据150多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均证实吸卷烟可致肺癌。从1939~1963年间30多次病例对照,7次大规模的定群调查证实吸烟与肺癌发病有剂量-反应关系。一般认为吸卷烟可以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吸烟年龄越早,数量越多,发生肺癌的机会越大,其间有明显相关。戒烟后癌危险度渐趋下降,5年后可保持在比一般人略高的水平。吸卷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二)饮酒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三)饮食有人估计,发达国家男性癌症的30%~40%,女性癌症的60%可能与饮食有关。饮食致癌的可能途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1.天然食物或食品添加剂中存在致癌物如亚硝胺有强致癌作用,并不一定要长期慢性作用,而只需一次足够的“冲击量”即可诱发恶性肿瘤。亚硝胺前身(亚硝酸盐和二级胺)以稳定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在植物中亚硝酸盐很易由硝酸盐形成。过多使用硝酸盐肥料与土壤中缺钼都易造成植物中硝

酸盐的积累。储存的蔬菜、水果中易存在高浓度的亚硝酸。食用色素中具致癌性的有二甲氨基偶氮苯(致肝、胆管、皮肤、膀胱癌)、邻氨基偶氮甲苯(致肝、肺、膀胱癌、肉瘤)、碱基菊燈(致肝癌、白血病、网状细胞肉瘤)等。

香料及调味剂中具致癌作用的有黄樟素(致肝、肺、食管癌)、单宁酸(致肝癌、肉瘤)及甘素(即N-苯乙基脲致肝癌)。 2.食物受致癌物污染黄曲霉菌污染米、麦、高粱、玉米、花生、大豆,产生黄曲霉毒(aflatoxins,简称AF)。毒素有12种,其中AFB1致癌作用最强,在低剂量长时期作用下,几乎可使全部动物致癌。AF在紫外线及可见光照射下仅能部分分解;加热100℃,2小时后,只能减毒30%;180.~185℃3小时可大部被破坏。15磅压力下120℃4小时方降至对肝脏无害的微量。其他污染食物的致癌物还有展青霉素、黄米霉素、杂色曲霉素、环氯霉素、厌黄霉素等,它们的致癌力不及AF,如杂色曲霉素仅为AF的1/10,但其分布较AF广。由于它们一般都极为稳定,不易为高温破坏,故危险性大,不可忽视。 3.食物加工或烹调过程中产生致癌物烟熏、炙烤及高温烹煮食物时由于蛋白质热解,特别在烧焦的鱼、肉中可产生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多环有机化合物。据估算,50g熏肠所含致癌物苯并(a)芘的量相当于一包香烟烟雾中所含的量,或等于大工业中心居民在4~5昼夜期间所吸入污染空气中的数量。一盒油浸熏制鱼的苯并(a)芘量相当于60包香烟或一年内所吸入空气中致癌物的数量。油

被连续和重复加热及添加到未加热的油中都会促进致癌物及辅癌物生成。因此,多次或长时间使用过热油脂都有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 4.食物成分在胃肠道内形成致癌物当胃肠道中细菌多时,细菌的代谢作用与硝酸盐的还原能力均加强(细菌的硝酸盐还原酶适于在中性环境中发挥作用),故胃酸减少或缺乏时,胃内亚硝酸盐浓度高,出现适于亚硝胺形成的胃内环境。 5.营养缺乏时的间接致癌作用食品粗糙,长期缺铁,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硒的平均摄入量、血硒水平、饮食中硒浓度均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呈负相关。长期缺碘或碘过多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6.过多营养的间接致癌作用食物热量过高、纤维素过少,特别是脂肪总摄入量过高,可使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膳食又缺乏胆碱、叶酸、维生素B1及蛋氨酸时,可增强各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

二、环境理化因素(一)环境化学物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恶性肿瘤的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与环境中化学因素有关。据美国《化学文摘》登记的化学品已达50多万种,进入人类环境的有96000多种,每年新增加的化学物还有近千种,目前已证实可对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大城市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与肺癌的密切关系。按一般浓度水平30~40mug/m3推算,约有10%肺癌病例可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有联合作

用)所引起。有的学者提出大气中苯并(a)芘含量每增加一个单位(0.1ug/m3),肺癌死亡率将增加5%. (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诱发人类癌症问题自16世纪以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945年8月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后的幸存者中,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950~1954年达到高峰,而且距爆炸中心越近,接受辐射剂量越大者,白血病发病率越高。又如1925~1943年美国放射科医生的白血病死亡率较一般医生高10倍以上。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细胞白血病、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皮肤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喉癌、脑瘤、神经母细胞瘤、肾脏细胞瘤及鼻窦癌等。三、社会心理因素(一)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美国学者劳伦斯。莱什研究了500多名癌症病人的生活史,发现76%的病人具有同一类型的独特生活史。我国学者研究也发现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紧张过度、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这些独特的生活史大多影响或决定了病人以后的精神状态并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儿童时期父母早亡、离异、不和睦、长期分离,成年后再遭挫折、丧偶、事业失败、理想破灭、难以宣汇的悲哀和持续紧张压力引致绝望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中的巨大精神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往往是癌细胞的“激活剂”。(二)巨大的精神冲击我发生在癌症发病前1年左右。据1902~1957年55年间75篇有关肿瘤病因及发病率研究报告发

现,影响癌症发病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都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另据乳腺癌患者的大量观察也证实了生离死别的忧郁、悲伤和焦虑多出现在发生癌症前1年左右。(三)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有一定关系。据研究,发现具有C型个性特征者患恶性肿瘤者较多。C型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怪僻、时而小心翼翼,时而情绪冲动,多悉善感,要求的目标忽高忽低。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具有下列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①多悉善感,精神抑郁者;②易躁易怒,忍耐性差者;③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者;④性格孤僻,脾气古怪者。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四、药物因素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宣布的30种致癌物中已包括有被确认的致癌药物,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种(表1)。表1 已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药物药物致癌作用二乙基己烯雌酚(DES)第二代阴道癌、子宫颈癌雄激素、睾丸酮肝细胞癌偶合雌激素子宫颈癌砷剂皮肤癌(鳞癌)萘氮芥膀胱癌烷化剂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环磷酰胺膀胱癌、白血病、乳腺癌免疫抑制剂组织细胞型淋巴瘤放射性镭骨肉瘤、鼻窦瘤 32磷、131碘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二氧化钍造影剂肝血管肉瘤五、职业因素职业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仅占1%~5%,男性较高。1979年及1982年IARC对美国家癌症研究所(NIC)提交的368种可疑致癌物进行两次研究确定,仅有35种具有充分流行病学证据和可靠动物

实验资料,可被评为对人类致癌化学物质,其中职业性的共21种。它们是砷

化合物、石棉、双氯甲醚与工业品氯甲醚、甲醚、镉的氧化物、铬(铬酸盐生产工业)、赤铁矿采矿(氡)、芥子气、镍(镍精炼)、多环芳烃(烟炱)、沥青焦油、矿物油、煤焦油煤气、4-氨基联苯、金胺制造、联苯胺、β萘胺、氯乙烯、苯、异丙基油、镍和镍化合物、制靴鞋、家具制造和橡胶工业中某些工种。美国NIC曾列出12种癌症高发职业(表2)。我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曾于1987年颁布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八种职业性肿瘤,它们是(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三)苯所致白血病(四)氯甲醚所致肺癌(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七)焦炉工肺癌(八)铬酸盐制造工肺癌表2 NIC规定的12种癌症多发职业癌症多发职业靶器官煤矿工胃化学工作者肝、淋巴结铸造作业者肺纤维作业者口腔、咽喉报纸印刷工口腔、咽喉金属矿工肺焦碳副产品操作工大肠、胰腺镉制造作业者肺、前列腺橡胶工业生产过程轮胎生产膀胱、脑轮胎干燥家具工鼻腔、鼻窦制鞋(皮鞋)工鼻腔、鼻窦、白血病皮革工膀胱六、病毒因素目前认为与人类肿瘤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细胞癌)、EB病毒(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和单纯性疱疹病毒Ⅱ型(宫颈癌)。应考虑宿主

的基因组和一些协同因素(化学致癌物、激素、免疫缺陷等)可能在病毒致癌中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基因组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从而引致细胞恶变。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编辑我们中国医疗的特色是既有西医又有中医。现在发病率高,我国病例数相当庞大,有资料显示占全世界病例数的55%. 肿瘤在本质上是基因病。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DNA修复基因的改变,继而引起表达水平的异常,使靶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先多呈克隆性的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其中一个克隆相对无限制的扩增,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异质化),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恶性转化),形成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l)癌基因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癌基因是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的能力的基因。由于细胞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可被多种因素激活。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大都是对正常细胞生长十分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如血小板生长因子(P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如酪氨酸激酶),核调节蛋白质(如转录激活蛋白)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如周期素、周期素依赖激酶)等。2)原癌基因的激活原癌基因的

激活有两种方式:①发生结构改变(突变),产生具有异常功能的癌蛋白。②b.基因表达调节的改变(过度表达),产生过量的结构正常的生长促进蛋白。基因水平的改变继而导致细胞生长刺激信号的过度或持续出现,使细胞发生转化。引起原癌基因突变的DNA结构改变有:点突变、染色体易位、诊断-影像学方法基因扩增。突变的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原癌基因的正常产物有结构上的不同,并失去正常产物的调节作用。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其靶细胞:①生长因子增加;②生长因子受体增加;③产生突变的信号转导蛋白;④产生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2)肿瘤抑制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其功能的丧失可能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多是通过等位基因的两次突变或缺失的方式实现的。常见的肿瘤抑制基因有Rb 基因,P53基因,神经纤维瘤病—1基因(NF-l),结肠腺瘤性息肉基因(DCC)和Wilms瘤基因(WT-1)等。Rb基因的纯合性缺失见于所有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及部分骨肉瘤、乳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等肿瘤,Rb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l4,Rb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必须都发生突变或缺失才能产生肿瘤,因此Rb基因是隐性癌基因。P53基因异常缺失包括纯合性缺失和点突变,超过50%的肿瘤有P53基因的突变。尤其是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中突变更为多见。(3)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调节细胞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及其产物在肿瘤

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如bcl-2可以抑制凋亡,bax蛋白可以促进凋亡,DNA错配修复基因的缺失使DNA损害不能及时被修复,积累起来造成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形成肿瘤,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4)端粒和肿瘤端粒随着细胞的复制而缩短,没有端粒酶的修复,体细胞只能复制50次。肿瘤细胞存在某种不会缩短的机制,几乎能够无限制的复制。实验表明,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细胞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端粒酶活性。(5)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形成的分阶段的过程,抗肿瘤药物手册要使细胞完全恶性转化,需要多个基因的转变,包括几个癌基因的突变和两个或更多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以及凋亡调节和DNA修复基因的改变。致癌因素及机制(1)化学致癌因素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亚硝胺类,真菌毒素。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不经体内活化就可致癌,如烷化剂与酰化剂。(1)亚硝胺类,这是一类致癌性较强,能引起动物多种癌症的化学致癌物质。在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肿瘤。(2)多环芳香烃类,这类致癌物以苯并芘为代表,将它涂抹在动物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癌,皮下注射则可诱发肉瘤。汽车废气、煤烟、香烟及熏制食品中含量较高,尤其肉类烧烤性食物中焦糊的部分,含有大量苯并芘。(3)烷化剂类,如芥子气、

环磷酰胺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4)氯乙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诱发肺、皮肤及骨等处的肿瘤。通过塑料工厂工人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潜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5)某些金属,如铬、镍、砷等也可致癌。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少数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而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活化或生物转化,成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终致癌物,方可引起肿瘤发生,这种物质称为间接致癌物。放射线引起的肿瘤有:甲状腺肿瘤、肺癌、骨肿瘤、皮肤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2)物理致癌因素离子辐射引起各种癌症。长期的热辐射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金属元素镍、铬、镉、铍等对人类也有致癌的作用。临床上有一些肿瘤还与创伤有关,骨肉瘤、睾丸肉瘤、脑瘤患者常有创伤史。另一类与肿瘤有关的异物是寄生虫。(3)病毒和细菌致癌 1)RNA致瘤病毒:通过转导和插入突变将遗传物质整和到宿主细胞DNA中,并使宿主细胞发生转化,存在两种机制致癌:①急性转化病毒②慢性转化病毒。2)DNA致瘤病毒:常见的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人类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子宫颈和肛门生殖器区域的鳞状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Epstein?barr病毒(EBV)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与肝细胞性肝癌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

炎与胃低度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有关。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1)遗传因素1)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或神经节的神经母细胞瘤。一些癌前疾病,如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神经纤维瘤病等本身并不是恶性疾病,但恶变率很高。这些肿瘤和癌前病变都属于单基因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其发病特点为早年(儿童期)发病,肿瘤呈多发性,常累及双侧器官。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如Bloom综合征易发生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患者易发生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经紫外线照射后易患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磷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这些肿瘤易感性高的人群常伴有某种遗传性缺陷,以上三种遗传综合征均累及DNA修复基因。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决定这种肿瘤的遗传因素是属于多基因的。目前发现不少肿瘤有家族史,如乳腺癌、胃肠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等。(2)宿主对肿瘤的反应——肿瘤免疫CD8+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1)肿瘤抗原可分为两类:

①只存在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与正常细胞的肿瘤特异性抗原。

②存在与肿瘤细胞与某些正常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2)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参加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CTL)、自然杀伤细胞(NK)

和巨噬细胞。3)免疫监视。免疫监视在抗肿瘤的机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在免疫缺陷病患者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3)其他与肿瘤发病有关的因素。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 一、背景 (一)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第一杀手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二)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 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以相应控制。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可能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並存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增加防治工作的难度。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农村癌症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地区亦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危害尤为严重,是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癌症诊治每年花费数百亿元 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此外,由于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其不良预后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四)中国癌症防治成就与问题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癌症的防治与研究,“七五”期间曾制定“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廿世纪70及90年代全国性的死因回顾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癌症的流行情况,并对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以各级肿瘤防办、各省市肿瘤专科医院及肿瘤防治研究所为主的专业队伍,以及县、乡、村三级癌症防治网;积极开展了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并在某些癌症的研究及诊治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我国癌症防治的总体水平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癌症防治工作投入严重不足,而有限的癌症防治资源又大多用于癌症患者的中晚期治疗,重治轻防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极低。此外,农村的癌症防治工作异常薄弱,对高发地区癌症的严重危害缺乏有效的对策,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体现。 (五)癌症防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为癌症防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证明,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防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大致可能知道它们分别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但是具体到底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介绍一下。 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由于瘤体不断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恶性肿瘤中医学中称为岩,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具体区别: 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则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很少或没有核分裂像,恶性肿瘤则反之;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通常缓慢生长,恶性肿瘤则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通常为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包膜形成,恶性为侵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性生长。 5.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通常无转移现象,术后很少复发,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但可不排除发生在重要器官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常有转移现象,术后容易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从下面的分析可见相对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危害是极大的,若患有各种恶性的话该如何治疗呢?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国际上高度评价生物细胞治疗为:“目前知道的唯一有希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21 世纪是肿瘤治疗的时代”,成为恶性肿瘤个性化治疗进程中的里程碑。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

常见的致癌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者患癌可能性高于不吸烟者10倍。吸烟与肺癌、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和口腔癌有关。患癌症的死亡者中30%是吸烟所致,或者说大约每三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吸烟所致。吸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可增加其他致癌作用,尤其是空气污染,从而造成对周围人群更大的危害。 饮酒:如果饮酒,患肝癌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饮酒同时吸烟还增加了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可能。 日光暴露:日光暴露导致了大约1-2%的癌性肿瘤和有30%的非癌性肿瘤。例如90%唇癌和50%恶性黑色素瘤(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就是由于过分暴露于日光所致。 职业危险性暴露:职业性暴露于致癌因素(致癌物)后患癌而死者占癌症致死率的4%。大约有18种工作环境因素被认为有致癌性。它们是苯、石棉、镍、氯乙烯和铬酸盐。如果吸烟与这些职业性因素尤其是石棉混合在一起将增加患癌危险。 暴露于环境污染:科学家认为,就像水和土壤的污染能致癌一样,来自汽车尾气、燃烧石油或煤发电、火炉和烟囱的释放物在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家们未明确这些污染物如何在人和体内引起变化从而致癌时,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空间。 超重不健康:如果超重,患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不摄入脂肪,并做定期锻炼将会使您保持适当体重,而且可以减少与高脂饮食相关的患癌危险性。许多低脂食物同时也是低热量、高纤维食物,进食这些食物可控制您的体重并获得丰富的营养。 营养:您可能知道正确膳食会使您生活健康。但是,您知道正确膳食可以防癌吗?专家们同意进食低脂、高纤维、水果和蔬菜可降低患癌风险并可防止发生其他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事实上,科学事实证明35%的癌症可能与我们的膳食有关。另外,40%男性癌症患者和60%女性癌症患者与饮食有关。

各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各种癌症的发病机理及危害 每种癌症都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具有这种危险因素的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即患这种癌症的危险性很大,要特别注意癌症的早期发现。 无论任何癌症,高危人群都包括以下3种情况,请特别注意一下: 长期吸烟 长期喝酒 有本种癌症家族史 所以,只要所有人都禁烟禁酒,癌症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请大家一定做到! 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本资料。若本人身边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应最大限度消除,防患于未然。 肺癌危险因素: 1大气污染。城市工业废气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居住在城市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的居民。 2长期大量吸烟和大量饮酒。 3各种粉尘、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如从事石棉、沥青、铬、煤、砷、镍、煤焦油以及镭等放射性元素接触的职业。 4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5有肺癌家族史者。 食管癌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 ①喜吃热食,进食太快,食物粗糙 ②吃过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等。吃酸菜也容易罹患食管癌。 ③长期吃盐过多 ④长期摄入水果、蔬菜较少 2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3有食管癌家族史 胃癌危险因素 1长期食用食盐腌制食物、熏制食物 2水果中新鲜水果、蔬菜少 3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 4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切除等胃病病史。 5有胃癌家族史 大肠癌危险因素 1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饮食以肉、蛋、高脂肪为主;米面过于精细;蔬菜水果纤维素类食物吃的很少。 2习惯性便秘 3大肠腺瘤和大肠息肉 4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慢性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等,也容易发生癌变。 5长期大量抽烟喝酒 6有大肠癌家族史

肝癌危险因素 1五年以上乙肝、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男性有肝炎病史;临床已经确诊肝硬化。2吃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吃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花生、小麦、大豆等粮食与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油。 3肝血吸虫病史 4长期过量酗酒,长期抽烟 5肝癌家族史。 乳腺癌危险因素 1长期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2肥胖 3生育哺乳史:少生育、高龄生育和没有生育者;12岁以前月经初期的妇女以及55岁尚未绝经的妇女。产后人工喂养或哺乳时间超过2年者 4乳腺癌家族史 5相关药物治疗:常年使用甲状腺素治疗、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雌激素 6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抽烟 7乳腺相关疾病:囊性乳腺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妇女一侧曾罹患乳腺癌的妇女 8电磁辐射:各种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CT、拍片检查的放射线损伤。 子宫颈癌危险因素 1性生活因素:早婚、早育、多育、多次结婚或多个性伴侣等性生活混乱。 2感染:性卫生差或男性包皮垢的刺激,或性交频繁均可造成宫颈感染。 3雌激素服用过多与代谢异常;雌激素能引起宫颈上皮增生,诱发癌变。 4癌前病变: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长期不愈可引起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其中有一部分可演变为癌症。 5长期吸烟、长期喝酒的 6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的。 卵巢癌危险因素 1婚育史:不孕妇女是高危人群 2社会地位:多发于社会高阶层与职业女性 3家族史:明显家族史 4长期吸烟、长期喝酒 5曾接受X线照射:妇女接受盆腔X线治疗者发生卵巢癌概率增加。 6营养与饮食习惯:饮食中摄取多量饱和脂肪酸的妇女患病风险加大,摄取大量纤维素与维生素A者发病率较低。 胰腺癌危险因素 1高脂肪饮食: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关系最为密切。脂肪摄入量越大,患病率越高。 2饮用咖啡:饮用咖啡与胰腺癌发病关系密切。 3长期吸烟 4长期饮酒 5有胰腺癌家族史 膀胱癌危险因素 1职业因素:长期从事染料、橡胶、煤气、塑料、冶金、印刷、污水处理等工作。 2长期吸烟、长期饮酒 3长期使用麻醉药品:比如非那西丁等 4长期嗜饮浓茶、浓咖啡的人

恶性肿瘤的表现

恶性肿瘤因其性质、发生部位和发展程度的不同,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一般,恶性肿瘤在早期的症状很少或不典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恶性肿瘤的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全身性症状和系统功能紊乱三个方面: 1、局部表现 肿块是瘤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可以在体表发现或隐匿在深部,也可以看到器官(如肝脏、甲状腺)或淋巴结的肿大。良性肿瘤所形成的肿块生长较慢,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好;恶性肿瘤一般生长较快,表面不平,不易推动。 压迫症状常见于颅内、颈部、纵隔、腹膜后、椎管内等的肿瘤。如颅内肿瘤压迫脑实质引起颅内压增高,可造成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甲状腺的肿瘤可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气管或食管,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纵隔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头颈部肿胀、气急、浅表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综合症。腹膜后肿物压迫输尿管,可造成排尿困难、肾盂积液,压迫肠管可造成肠梗阻等。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可引起截瘫。 阻塞症状常发生于空腔脏器。如支气管肿瘤可引起呼吸困难,食管肿瘤可引起吞咽困难,大小肠肿瘤可引起肠梗阻症状,胆管、胰头肿瘤可引起黄胆等。 疼痛症状由肿瘤引发的原因不同,因而发生疼痛的早晚及性质也有所不同。某些来源于神经的肿瘤及生长较快的肿瘤如骨肉瘤,常在早期出现疼痛。而某些肿瘤发展至晚期由于包膜紧张、脏器破裂、肿瘤转移或压迫浸润神经造成的疼痛则出

现较晚。肿瘤引起的疼痛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疼痛难忍、昼夜不停,且疼痛部位常伴明显触痛。 溃疡是肿瘤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呈火山口状或菜花样,不一定疼痛,有时因并发感染而使表面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此时可伴有溃疡部疼痛。 出血通常是由于肿瘤破裂或侵犯血管所导致的。若肿瘤在体表,出血可直接发现;若肿瘤在体内,出血可表现为血痰、粘液血便或血性白带等。大量出血可表现为咯血、呕血或便血.且反复不止。 其他如骨肿瘤可导致病理性骨折,肺癌可引起胸水;肝癌可引起腹水。 2、全身性症状 乏力和消瘦是由于肿瘤生长快、消耗能量多,加之病人进食量下降,消化吸收不良所造成。 发热是由于肿瘤供血不足,发生坏死或合并感染而引起。 贫血是由于肿瘤反复出血、造血障碍或造血物质吸收不良而引起。 恶病质(恶液质)是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的全身衰竭的表现。 3、系统功能紊乱 肿瘤组织可引起所在器官的系统和生理功能出现紊乱。例如,颅内肿瘤除引起头痛外,还能引起视力障碍、面瘫、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肝癌除有肝肿大或肝区疼痛外,还可引起食欲不振、腹帐等胃肠功能失凋的表现;功能性内分泌瘤如胰岛瘤、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瘤,可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异常症状。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标准

ICS ××××××× × ××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HRB03.11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 Basic dataset of behavioral risk monitor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D00X-2009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缩略语 (1) 3.1 术语 (1) 3.2 缩略语 (2) 4 数据集元数据 (2) 5 数据元目录 (2) 5.1 数据元属性 (2) 5.2 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7) 6 数据元索引 (9)

WS D00X-2009 前言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是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标准旨在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提供一套术语规范、定义明确、语义语境无歧义的基本数据集标准,以规范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记录内容,实现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在收集、存储、发布、交换等应用中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证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的有效交换、统计和共享。 本标准以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记录表中各记录项为对象,以数据元为标识单元,按照摘要式目录格式编制。包含38个数据元,8个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高中生物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参考答案】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容易衰老 B.容易凋亡 C.能无限增殖 D.难以转移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不再进入细胞周期

C.可以无限增殖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4.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答案】C

【解析】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一般不会衰老,A错误;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不容易凋亡,B错误;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分裂次数失去控制,故最主要的特征是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正确;癌细胞由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故容易发生转移,D错误。 3.【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 6.【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健康管理:各种癌症的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

《各种癌症的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 每种癌症都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具有这种危险因素的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即患这种癌症的危险性很大,要特别注意癌症的早期发现。 无论任何癌症,高危人群都包括以下3种情况,请特别注意一下: 长期吸烟 长期喝酒 有本种癌症家族史 所以,只要能都禁烟限酒,癌症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请大家一定做到。 请一定仔细阅读本资料。若本人身边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应最大限度消除,防患于未然。 肺癌危险因素: 1大气污染。城市工业废气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居住在城市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的居民。 2长期大量吸烟和大量饮酒。 3各种粉尘、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如从事石棉、沥青、铬、煤、砷、镍、煤焦油以及镭等放射性元素接触的职业。 4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5有肺癌家族史者。 食管癌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 ①喜吃热食,进食太快,食物粗糙。 ②吃过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等。吃酸菜也容易罹患食管癌。 ③长期吃盐过多。 ④长期摄入水果、蔬菜较少。 2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3有食管癌家族史。 胃癌危险因素: 1长期食用腌制食物、熏制食物。 2饮食中新鲜水果、蔬菜少。 3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 4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切除等胃病病史。 5有胃癌家族史。 大肠癌危险因素: 1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饮食以肉、蛋、高脂肪为主;米面过于精细;蔬菜水果纤维素类食物吃的很少。 2习惯性便秘。 3大肠腺瘤和大肠息肉。 4溃疡性结肠炎、肠血吸虫病、慢性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等,也容易发生癌变。

5长期大量抽烟喝酒。 6有大肠癌家族史。 肝癌危险因素: 1五年以上乙肝、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男性有肝炎病史;临床已经确诊肝硬化。 2吃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吃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花生、小麦、大豆等粮食与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油。 3肝血吸虫病史。 4长期过量酗酒,长期抽烟。 5肝癌家族史。 乳腺癌危险因素: 1长期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2肥胖。 3生育哺乳史:少生育、高龄生育和没有生育者;12岁以前月经初期的妇女以及55岁尚未绝经的妇女。产后人工喂养或哺乳时间超过2年者。 4乳腺癌家族史。 5相关药物治疗:常年使用甲状腺素治疗、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雌激素。 6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抽烟。 7乳腺相关疾病:囊性乳腺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妇女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 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组织分化水准: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6)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7)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8)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能够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水准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能够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最大区别是恶性肿瘤生长速度特别快。如果自己检查的话特别要留意有没有生长迅速的下腹部肿瘤,同时伴有疼痛。可能会有月经的变化或者异常出血。从医学的病理角度来看,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形态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组织呈明显的异型性。组织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以供养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组织细胞。 什么是癌?什么是肉瘤?有何区别? 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但由于其组织来源不同,又各自具有一些特点,所以有的恶性肿瘤属于癌,有些属于肉瘤。 凡来自人体内、外胚层的(即上皮成分,如鳞状上皮、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等)恶性肿瘤统称为癌。常见的癌有皮肤、食管、子宫颈的鳞状细胞癌,消化道、唾液腺、甲状腺和乳腺的腺癌;肝细胞型肝癌;膀胱、肾盂的移行细胞癌等。人体除有内、外胚层之外,尚有间胚层组织,位于内外胚层之间,这些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巴管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以及淋巴结组织。凡来自这些组织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如血管肉瘤、淋巴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软骨肉瘤以及骨肉瘤等。 什么是早期癌、微小癌、隐匿癌? 早期癌是指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是指仅有微灶浸润。胃肠道癌早期浸润指浸润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官颈鳞形细胞早期浸润癌是指浸润灶的范围限于自基底膜起至3mm深度的间质。这种浸润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一般认为,浸润灶的深度小于1mm 者,不会伴有淋巴结转移,仍可按原位癌治疗;浸润灶深度大于1mm小于5mm者,少数可有转移。

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肝脏微小癌或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的直径之和不超过3cm。临床上多无症状,所以又称亚临床肝癌。胃微小癌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癌。 隐匿性癌是指原发癌甚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性癌。例如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直径小于1cm,病灶中心为纤维疤痕组织,内有散在的乳头状癌组织、向周围甲状腺组织浸润。肿瘤虽小但转移却较早,2/5病例在手术前已有颈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特点为局部浸润和向远处转移。其恶行昭著,特点是: ①生长快。 肿瘤细胞可大量繁殖,其原料来源于人体自身,故会大量消耗人体营养而致贫血、消瘦、乏力。如肿瘤位于口腔内,影响营养的摄入而加剧上述表现。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就会表现为全身衰竭,医学上称为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衰弱。 ②易浸润或向远处转移。 颌面部肿瘤向邻近部位浸润:可侵及眼球、颅底、呼吸道、食道及颈椎、胸肺、支气管等。向远处转移可破坏五脏六腑,造成功能损害,重则危及生命。 ③恶性肿瘤不易根治。 因恶性肿瘤的生长快以及人们医疗保健知识相对贫乏,致恶性肿瘤难以早期发现,肿瘤向深部浸润或转移,这就对临床上的根治带来难度。 区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可以从几方面考虑: ①肿瘤的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的形态结构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似,组织排列正常,细胞核保持正常极向;而恶性肿瘤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差很远,组织排列紊乱,细胞核失去正常极向。 ②肿瘤细胞形态。细胞的间变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而良性肿瘤无间变。所谓间变,是指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增大,染色加深,核浆比例倒置(即核多浆少,正常细胞浆多核少)。良性肿瘤

细胞核分裂少见,而恶性肿瘤细胞核分裂较多,特别是不典型分裂(即不对称分裂,多极核分裂等)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③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多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多无完整包膜。 ④肿瘤的生长速度。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几年至数十年,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有时几周或几个月往往长成巨大肿块。 ⑤肿瘤的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因此,转移乃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病理重点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 1.动脉粥样硬化各 期的病变特点及 继发性改变 ㈠?脂纹期:肉眼:动 脉内膜轻度隆起的斑 点和条纹。镜下:动脉 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 胞(FC)。?纤维斑块 期:肉眼:动脉内膜较 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 块。镜下:①纤维帽: 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 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 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 白聚酶组成;②脂质 区:由FC、细胞外脂质 和坏死碎片组成,该区 较小或不明显;③基底 部:由增生的SMC、结 缔组织和炎细胞组成。 不同的斑块含有不等 量的三个病变区。?粥 样斑块期:肉眼:动脉 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 灰黄色斑块。切面见纤 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粥 糜样物。镜下:在玻璃 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 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 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 晶(HE片中为针形或梭 形空隙)及钙化。坏死 物底部及周边可见肉 芽组织,少量FC和淋 巴细胞。病灶处中膜平 滑肌受压萎缩而变薄。 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 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 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㈡继发性病变:斑块内 出血,斑块破裂,血栓 形成,钙化,动脉瘤形 成。 2.肺气肿的概念和 分类 概念:肺气肿是末梢肺 组织(呼吸性细支气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 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 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 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 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 疾病状态。 分类:㈠肺泡性肺气 肿:①腺泡中央型肺气 肿:肺泡中央的呼吸性 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 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 张。③全腺泡型肺气 肿: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都扩张。 ㈡间质性肺气肿:细支 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 空气进入肺间质。 ㈢其他类:①瘢痕庞肺 气肿②代偿性肺气肿 ③老年性肺气肿 3.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肉眼:肺的体积显著膨 大,色灰白,边缘钝圆, 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 后压痕不易消退,切面 可见囊腔,因肺气肿类 型不同,其大小、分布 部位及范围均有所不 同。 镜下:①肺泡扩张,相 邻的肺泡融合成较大 的囊腔;②肺泡间隔毛 细血管床数量减少;③ 间质内小动脉内膜纤 维性增厚;④小支气管 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 炎症改变。 5. 为什么在门脉性肝 硬化时会出现肝功能 不全试述肝硬化时门 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 全的临床表现。 门脉性肝硬化时,出现

【课外阅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肿瘤(tumor,neoplasm)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恶性肿瘤也叫癌症(cancer)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在美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据我国2000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城市地区居民死因第一位为恶性肿瘤,其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及淋巴瘤等。 肿瘤组织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具有组织来源特异性。肿瘤的间质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不具特异性,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癌细胞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除此之外,癌细胞还有许多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生理、生化和形态特征。 一、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比它的源细胞体积要大,核质比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可达1:1,正常的分化细胞和之比仅为1:4-6。 核形态不一,并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核内染色体呈非整倍态(aneuploidy),某些染色体缺失,而有些染色体数目增加。正常细胞染色体的不正常变化,会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是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障碍,也就是说癌细胞具有不死性。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一、行为及生活方式(一)吸烟肺癌发病率与吸烟有关,吸烟者为85.2/10万,而不吸烟者仅为14.7/10万。据有关人士44个月的调查发现,每天吸烟半包到1包,1包到2包及2包以上者鳞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的分别增高8.4、18和21倍。吸烟又接触石棉、镍、铬、镉等由于协同作用以致肺癌发病率更高。据150多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均证实吸卷烟可致肺癌。从1939~1963年间30多次病例对照,7次大规模的定群调查证实吸烟与肺癌发病有剂量-反应关系。一般认为吸卷烟可以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吸烟年龄越早,数量越多,发生肺癌的机会越大,其间有明显相关。戒烟后癌危险度渐趋下降,5年后可保持在比一般人略高的水平。吸卷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二)饮酒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三)饮食有人估计,发达国家男性癌症的30%~40%,女性癌症的60%可能与饮食有关。饮食致癌的可能途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1.天然食物或食品添加剂中存在致癌物如亚硝胺有强致癌作用,并不一定要长期慢性作用,而只需一次足够的“冲击量”即可诱发恶性肿瘤。亚硝胺前身(亚硝酸盐和二级胺)以稳定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在植物中亚硝酸盐很易由硝酸盐形成。过多使用硝酸盐肥料与土壤中缺钼都易造成植物中硝

酸盐的积累。储存的蔬菜、水果中易存在高浓度的亚硝酸。食用色素中具致癌性的有二甲氨基偶氮苯(致肝、胆管、皮肤、膀胱癌)、邻氨基偶氮甲苯(致肝、肺、膀胱癌、肉瘤)、碱基菊燈(致肝癌、白血病、网状细胞肉瘤)等。 香料及调味剂中具致癌作用的有黄樟素(致肝、肺、食管癌)、单宁酸(致肝癌、肉瘤)及甘素(即N-苯乙基脲致肝癌)。 2.食物受致癌物污染黄曲霉菌污染米、麦、高粱、玉米、花生、大豆,产生黄曲霉毒(aflatoxins,简称AF)。毒素有12种,其中AFB1致癌作用最强,在低剂量长时期作用下,几乎可使全部动物致癌。AF在紫外线及可见光照射下仅能部分分解;加热100℃,2小时后,只能减毒30%;180.~185℃3小时可大部被破坏。15磅压力下120℃4小时方降至对肝脏无害的微量。其他污染食物的致癌物还有展青霉素、黄米霉素、杂色曲霉素、环氯霉素、厌黄霉素等,它们的致癌力不及AF,如杂色曲霉素仅为AF的1/10,但其分布较AF广。由于它们一般都极为稳定,不易为高温破坏,故危险性大,不可忽视。 3.食物加工或烹调过程中产生致癌物烟熏、炙烤及高温烹煮食物时由于蛋白质热解,特别在烧焦的鱼、肉中可产生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多环有机化合物。据估算,50g熏肠所含致癌物苯并(a)芘的量相当于一包香烟烟雾中所含的量,或等于大工业中心居民在4~5昼夜期间所吸入污染空气中的数量。一盒油浸熏制鱼的苯并(a)芘量相当于60包香烟或一年内所吸入空气中致癌物的数量。油

良性恶性肿瘤的区别 文档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一、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恶性肿瘤又分癌和肉瘤,癌发病率占多数,肉瘤仅占10%,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二者在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生长方式、增长速度和对人体影响等方面均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治疗上也不一样。把恶性肿瘤当作良性肿瘤治疗就会贻误病人。反之,若把良性肿瘤当作恶性肿瘤治疗,不仅造成病人精神上负担,而且由于采取许多不必要的治疗手段,致使病人遭受痛苦和损失。因此,必须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加以严格区分。 1、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它与正常组织细胞虽不完全一样,但近似之处颇多。如纤维瘤细胞与正常的纤维细胞就较近似。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低与正常的组织细胞差异大,很象幼稚细胞的胚胎细胞。它的特点是: ①排列紊乱。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的排列常很紊乱,

如腺癌的细胞尽管可围成腺腔,但腺腔大小及形状颇不规则,细胞的层次可为单层或多层,甚至有不形成腺腔者。 ②细胞极性丧失。正常的相邻上皮细胞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细胞极性,细胞极性的紊乱或丧失,是恶性变的早期征象之一。 ③细胞及细胞核的变化。恶性肿瘤的细胞及细胞核是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细胞核增大尤其显著,致使核与细胞浆的比例失常。核染色深,有多数核分裂(5个高备镜视野中可见1——2个)。尤其是不典型的核分裂对诊断的更有意义。 2、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不侵入周围组织,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界限清楚,手术比较容易摘除。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可以从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向周围组织侵入,故恶性肿瘤的形态极不规则,也无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紧密连在一起,有时早期就出现固定,不易移动。有的恶性肿瘤,以大体标本来看似乎存在包膜,但在显微镜下则见肿瘤细胞已侵入正常组织。因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时,必须包括适当的正常组织在内的整块切除,而且仍易复发。 生长方式:良性恶性 (1)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多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通常缓慢生长。生长较快,常无止境(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4)活动度:活动固定、早期有一定活动(5)肿瘤表面:光滑、规整不平、分叶状或哑铃状(6)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第二节 恶性肿瘤 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职业性恶性肿瘤不包括()。 A. 电离辐射所致的白血病 B. 笨所致的白血病 C. 砷所致的肺癌 D. 石棉所致的间皮瘤 E. 石棉所致的肺癌 【答案】A 【解析】P67;职业危害:有些职业性接触的化学物具有致癌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危害及由此所致恶性肿瘤呈逐渐严重趋势。我国卫生部已将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性恶性肿瘤。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归类于其他环境因素。 2. 对恶性肿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器官的组织 B. 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也都不可能治愈 C. 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白血病 D. 特征是体内某些细胞丧失了正常调控,出现无节制的生长和异常分化。 【答案】B 【解析】P66;恶性肿瘤,也称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某些细胞丧失了正常调控,出现无节制的生长和异常分化,并发生局部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白血病。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器官的任何组织,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多数有可能治愈。 3.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5位是()。 A. 胃痛、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 B. 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 C. 鼻咽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 D. 肝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 【答案】B 【解析】P66;根据国家恶性肿瘤中心2015年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前10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病、脑肿瘤,胰腺癌、甲状腺癌。 4. 我国引起癌症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A. 不合理膳食 B. 吸烟 C. 病原体感染 D. 职业危害 【答案】B 【解析】P67;癌症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少数癌症的发生主要和先天性因素有关,但大多数癌症,主要和后天环境及个人生活方式因素有关。我国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HBV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 5. 60岁以下男性中,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是()。 A. 肺癌 B. 肝癌 C. 胃癌

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

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 *导读:恶性肿瘤常有皮肤病的表现,后者或为肿瘤转移浸润所致,或与肿瘤有相同的致病因素,或为肿瘤的产物所引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皮肤信号来寻找恶性肿瘤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 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恶性肿瘤常有皮肤病的表现,后者或为肿瘤转移浸润所致,或与肿瘤有相同的致病因素,或为肿瘤的产物所引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皮肤信号来寻找恶性肿瘤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 1、肿块及溃疡这可能是恶性肿瘤最直接的表现。肿块可位于皮下或皮内,颜色可有皮肤色、淡红色、紫色、黑色等;质地既可坚硬如石,也可软如橡皮。溃疡一般是在肿块的基础上发生的。 2、瘙痒主要是指无原因的广泛、长期瘙痒,要警惕肿瘤的存在。有时局限性的瘙痒提示邻近部位的肿瘤。而所谓无原因是强调应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皮肤瘙痒。 3、红斑红斑可界限不清或呈环状、水纹状、脑回块、年软状、花边状等各类奇异形态。红斑可固定也可游走,可局限于一处,亦可波及全身,表面可有鳞屑及渗液。 4、水疱水疱可以有不同的大小及形态,分布部位也各不相同。水疱是皮肤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的征

兆。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5、颜色改变患有恶性肿瘤时,皮肤有时会出现或深或浅的颜色异常,有时也可伴随皮肤的粗糙、肥厚。 6、紫癜、毛细血管扩张等血液、血管方面的异常也是可能的信 号之一。 7、对于手、足、耳、鼻等摩擦及暴露部位突然出现的点、片状 粗糙、肥厚皮肤损害也要保持警惕。中老年朋友如果发现有突然发生、生长迅速的"老年斑",也要注意恶性肿瘤的可能存在。 以上是恶性肿瘤一些主要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可能要复杂得多。此外,即使以上提到的一些皮肤损害发生在了您的身上,您也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因为这些皮肤损害都不是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并不表示一定会有恶性肿瘤,您应该求助于专科医师,求得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癌症发病率上升两大因素

癌症发病率上升两大因素:老龄化与饮食不当 在介绍了本市癌症发病趋势、现状等情况之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仲伟鉴向市民解答了导致癌症发病率变化的诸多因素是什么,而这些因素对于防治癌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仲伟鉴认为,根据目前的分析,上海居民癌症发病率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1973年,上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72.71岁,而2012年则为82.41岁,增长了近10岁;60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已超过20%。 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人口老龄化导致癌症发病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上海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届时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将达到34%,而这种情况将一直延续到21世纪中叶。这意味着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势头难以遏制。 二、癌症危险因素正逐步变迁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在最近出版的《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烟草是最重要的癌症危险因素。烟草、饮酒、过多阳光暴露、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饮食因素及职业性暴露和慢性感染是发生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这些因素和有效的癌症筛查可控制癌症的发病。 1.烟草流行导致潜在疾病高峰全面控烟可减少三成癌症病死率 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显示,烟草在上海的流行仍十分严重,目前为1.2%,且青少年吸烟率有增长趋势。由此估计,上海全市约有烟民352万。 从烟草流行到其导致的疾病高峰一般有40年的间隔,吸烟者数量巨大及其增加趋势将导致未来肺癌等癌症发病率的增长。如果全面控制吸烟,可减少约80%以上的肺癌病死率和30%的癌症总病死率。 2.饮食结构接近西方国家三成市民久坐少动方式生活 上海居民1982年至2002年和蔬菜摄入不足,食盐每日摄入为9.9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6%,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上限(30%),具有危险和有害饮酒习惯的比例达到15.5%。 这些变化使上海居民的膳食结构逐渐接近西方国家。而上海居民癌、食管癌发病率的持续下降也反映了饮食营养因素对上海癌症谱变化的影响,预计今后这种影响不仅将持续下去,效应也会越发明显。 研究提示,30%以上的上海居民采取久坐少动生活方式,超重率达31.0%,肥胖率达9.2%。该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80%以上的青少年每天运动少于1小时,学生肥胖率持续增长,肥胖检出率在过去的15年中增长了近2倍。 3.慢性感染和职业性暴露 慢性感染和职业性暴露是发展中国家人群发生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最典型的是肝癌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相关。 仲伟鉴介绍说,目前尚缺乏20世纪50至60年代以来上海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连续监测资料,但是,近30年来上海人群肝癌发病率持续下降应该与其生活条件改善、乙肝感染率下降有密切关系。 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慢性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上海人群携带率更低。持续18年的上海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跟踪结果显示,免疫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始终低于1%。对于其他慢性感染,如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等及职业性暴露,目前尚缺乏可供评估的连续监测资料。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行为及生活方式、环境理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等六类。 1)行为及生活方式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吸卷烟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且吸烟年龄愈早,吸烟量愈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也愈大。吸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引起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它与胺在酸性(PH3.0)环境下,形成亚硝胺,后者为致癌物质。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产生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烟熏、炙烤食品如熏肠、炎腿等可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食品精糙、长期缺铁、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饮食中晒浓度低,血硒水平低易发生恶性肿瘤。 2)环境理化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化学因素,目前已证实可使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城市大气污染物苯并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约有10%的肺癌病例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的联合作用)所引起。 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3)社会心理因素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儿时的父母早亡、离异,成年后的再遭挫折、丧偶、事业失败,悲衰和持续紧张压力引致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 ①多愁善感、精神抑郁; ②易躁易怒、忍而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 ③性格孤僻,脾气古怪;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生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有人将此种性格称之为"癌症性格"。 4)药物因素如雌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致阴道、子宫颈癌、砷剂可致皮肤癌,放射性核素、药物碘、磷过多地接触或接受可引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服用非那西汀会诱发肾盂病;氯霉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亦是白血病的前期病变,环磷酰胺虽可治疗癌症,但亦可诱发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 5)职业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以及接接多种化学致癌物。常见的已被确认的职业致癌因素 染发时染膏中的阿摩尼亚和二恶英具有致癌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