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
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

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

从二里头文化浅谈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 摘要: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夏文化国家起源都邑 早在20 世纪中叶,范文澜根据《竹书记年》中的传说和《史记》的记载,将夏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1 ] 。徐旭生先从文献资料考证了“夏氏族或者部落所活动的区域”,并从实际考察中于1959年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由于遗址范围广大, 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比较新颖, 当即引起有关当局重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是年秋季即对遗址进行发掘, 工作迄今愈50年。本文试在运用二里头近期的考古发掘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我国的国家起源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从文献中解读关于夏王朝的定位问题

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夏王朝的描述,《尚书》、《左传》、《国语》、《诗经》、《礼记》、《竹书纪年》及先秦诸子中都有一些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虽然记载琐碎零星,但通过对其中的整理,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的到夏王朝是当时一个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个地区就是黄河、伊河、洛河的交流处,现在河南省西部。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 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 祝融也, 崇, 崇高山也夏居阳城, 崇高所近”此阳城即今为登封告成镇, 在篙山的南面, 二里头遗址的东南面。1977年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告成王城岗遗址时, 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城堡基址, 可能 即为夏代初期的禹都阳城, 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逸周书·度邑解》自洛呐延于伊呐, 居易无固, 其有夏之居。”二里头遗址位在伊、洛两河之间、洛阳平原的东部与文献记载是恰相符合的。《吕氏春秋·音初篇》“有帝孔甲于东阳贫山”的传说。《水经注》河水,于盟津今孟津后引其文, 又注之曰“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东首阳山, 在二里头遗址之北, 相距约公里。《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 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夏本纪》正义“《尚书》云‘太康失邦, 兄弟五人须于洛呐。此即太康之居近洛也。”古本《竹书纪年》“后架伐眠山??而弃其元妃于洛。”二里头遗址位于洛河边上, 与文献记载是相符合的。《史记·吴起列传》,’夏果之君, 左河济, 右泰华, 伊胭在其南, 羊肠在其北。”二里头遗址的位置正在此范围之内。《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攒曰“《汲泉古文》“太康居斟, 翼亦居之, 梁又居之。”二里头遗

再谈二里头文化

再谈二里头文化 ——吉林大学考古系主任王立新 以往相关研究 王立新教授认为以往关于二里头文化来源的研究有三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是对文化来源的探索过于笼统,比如常有研究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稍具体点的也只是说二里头文化是由豫西龙山或王湾三期文化发展而来的。 其次是受文化单线演进模式的影响太深,总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一地的文化都应该是自古“一脉相承”的。 最后是只关心过程而不关心动因;比如大多数的研究只是从文化成分相似性的角度推测二里头文化来源于哪支文化,甚或怎样来的,而不回答为何会如此而来。 李伯谦先生在《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一文中曾经提出,二里头文化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之后形成的夏文化,主要根据就是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组来自山东地区的文化因素(《文物》1986年第6期)。该文不仅分析了二里头类型的形成过程,而且首次系统阐释了该文化的形成动因,是颇具启发意义的认识。 而邹衡先生则对此表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二里头文化中所含东方因素,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在河南地区出现,并非直接来自山东龙山文化。近年禹县瓦店等遗址的发掘,证明邹衡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关于夏文化的上限问题——与李伯谦先生商讨》,《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5期)。 那么,二里头文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王立新教授认为:探讨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动因,首先要系统分析该文化分布区此前的考古学文化面貌。

随着新资料的层出不穷,人们不仅认识到过去所称的“河南龙山文化”实际包含了若干面貌不同、性质有别的考古学文化。就是以“王湾三期文化”统称的嵩山南北龙山时代晚期遗存,在文化面貌上也是存在着南北差异的。有人将其分称为王湾类型和煤山类型;有人则将其分称为“郑洛区”和“汝颖区”。 而王立新先生则赞成陈冰白先生的意见,认为分布于嵩山以北的王湾三期文化与分布于嵩山以南的煤山文化是性质不同的两支考古学文化。其间的差异并不是单个器类的有无,而主要表现在各器类在陶器群中所占的比重上。 比如在“王湾类型”中,第二期文化夹砂罐所占的比重为22.20%,夹砂鼎的比重则小于3%;而到了第三期文化,夹砂罐的比重则变为了31.68%,夹砂鼎则不存在了。在“煤山类型”中,夹砂罐所占的比例为13.70%,夹砂鼎则为22.50%。 在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群成分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湾三期类型”和“煤山类型”不仅陶器群面貌存在鲜明差异,即使是在房址、窖穴的形式等方面也有重要差别。二者应分属与不同性质的考古学文化。 这样看来,二里头文化的主体陶器群就是由嵩山以南的煤山文化和嵩山以北的王湾三期文化相互整合而形成的。前述E群陶器中的多数器类也是在煤山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的旧有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吸收了部分来自晋西南或关中地区的文化因素。 以往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砦期遗存的概念(指新密新砦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作为豫西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转变的过渡阶段。那么,何为新砦期遗存,为何会产生这类遗存,就是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绝大多数学者都将河南中西部地区龙山时代晚期遗存视为二里头文化的主源,这显然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性。 但是,由于这些研究都将嵩山南北的龙山时代晚期遗存不加区分的看作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因而,由龙山期向二里头文化的转变只能被看成是一种单线渐进式的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冲突与管理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并购成为可能。然而大量名噪一时的国际并购案最终都陷入“70/70现象”的尴尬,以失败收场。基于统计数据的结论论证了文化冲突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从并购双方力量对比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文化冲突的三种策略。关键词企业并购文化冲突管理对策在全球范围内,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大部分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期望价值。全球并购整合业务合伙人Jack·Prouty先生在总结当今并购的“70/70现象”时指出,当今世界上70%的并购后企业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70%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企业并购后整合难,但最难的莫过于企业文化的整合。许多企业在并购前一般只重视战略和财务因素,忽略两家企业并购后文化的兼容性。1 并购后企业存在的文化冲突难题在企业的购并中,一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很虚的东西、是软性化的不属于购并中应考虑的因素。还有些人认为,只要硬件完成了合并,软件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企业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融合到一起。显然,这是对兼并后文化融合意义认识不够,事实也证明,有些企业虽然实现了兼并,对资产、债务、组织、技术、员工、产品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但是仍然没有产生1+1>2的效果。根据总部位于纽约,成立于1916年的世界著名商业论坛机构Conference Board最近对财富500强企业中的147位CEO和负责并购的副总的调查,90%的调查者认为,实现企业并购后的成功,文化因素至少和财务因素一样重要。并购后企业能否化解文化冲突,达到协同效应是决定并购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冲突产生于矛盾和差异,文化差异必然会产生摩擦或冲突。站在冲突导致不和谐对抗的角度来看,文化冲突的破坏作用是呈指数倍数辐射的。因文化同质度的高低不同,文化矛盾及冲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轻微摩擦、强烈对抗、局部对恃、全面动荡、日渐融合、持久冲撞等,而那些长时间、高强度、大面积的冲突,主要还是来自于核心文化的严重分歧和新理念与传统观念间的急剧碰撞。从企业文化本身的特点及属性来说,在企业并购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1.1 价值观的冲突每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这些基础的价值观念在以往的企业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保证了该企业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维持基本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统一了企业内部成员的思想意识,实现了企业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一体化。由于其被广泛传播和反复实践而在员工思想中强化起来,有的甚至转化为常规和惯例。当企业发生购并行为时,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的刚性和连续性特点,很难把原企业的价值观统一于新组织的价值体系中。特别是一个企业的主导价值观被一种新的价值观取代时,原企业成员就会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即使购并双方进行价值观的融合,也有可能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只要有企业购并行为发生,就会有价值观冲突的存在,也就需要企业进行组织间的文化融合。[!--empirenews.page--]2.2 行为规则差异冲突原企业在处理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时,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组织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网、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和组织结构等。当购并行为发生时,企业的原有使命会被改变或被加强,所以作为保障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规则也需要重新设计。特别是购并企业在行为规则上差异较大时,更需要详细分析。首先,文化影响和传播信息的范围扩大了,应从两个基本点或两个基本点以上的企业角度实现有效的沟通;其次,要进行内部人员的调整,从新组织总体上把人力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位置;最后,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应改变,以适应新组织的战略管理,购并中的这些行为,打破了原组织的内在平衡,组织间的文化冲突也就随之产生。1.3 习俗、形象的冲突并购中的企业都有一些习俗化的因素存在,如传统的礼仪、共同的生活习惯和趋于一致的道德思想等,特别是一些参与跨国购并的企业,民族性的文化差异更大。由于习俗化因素有很深的社会文化根基,同时又贴近员工的生活,一般影响比较持久,协调难度较大。如何有效地解决习俗化要素的文化冲突,不仅对于组织内的价值观塑造、员工积极性调动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新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4 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方面的差异并购方往往是在市场运作中较为成功的企业,

4.3 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3课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知识目标 1.了解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 2.了解如何运用文献中的资料与考古成果研究二里头文化与重新研究夏史。 3.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年代标尺、积年和夏文化。 能力目标 . 通过二里头文化研究对夏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常识,增强历史感,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掌握近年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教学重点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教学难点 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本课教材在初步了解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情况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基础;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引言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报告中的一段描述开始,提出了与本课中心内容相关的问题,并指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从国务院于1996年决定实施并将它列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的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入新课内容。先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从未有过中断。从我们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骄傲”的历史——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而兴盛于黄帝,接下来便是尧舜禹、夏商周,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如果再向前追溯,还有燧人氏(暗示已会使用钻燧取火)、有巢氏(暗示人们在树上结庐而居),这是多么遥远的历史,这似乎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但是,这一切,只是被限定在了古史的“传说时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走向繁荣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竟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古希腊、古埃及等几大文明的历史,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努力下,研究成果显著,古史年代历历在目。古埃及的年代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如要加上传说时代,还要延续更长。转回身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我国古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如此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对于我们民族的自尊心有影响。我们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究竟怎么样?这不是凭着我们的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论证,我们要很审慎地进行科学研究。这就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填补这一段空白,完善这一年代学标尺。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步科学化,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共涉及9大课题、30多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都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直接参加工程的专家学者达170人,4位科学家被聘为首席专家。四位首席科学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四个大的门类:一个是历史学、一个是考古学、一个是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2.下图这件著名的青铜文物的朝代和出处是() A. 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 B. 夏代偃师二里头 C. 商代安阳殷墟 D. 商代,广汉三星堆 3.下图是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对于进一步探索二里头夏朝文化遗址有效方法是() ①进一步研究考古资料②研究《史记》等文献 ③研究《资治通鉴》等文献④研究先秦故事传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4.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考古发掘就成为今天了解那段历史的最主要方式。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用于盛酒的青铜酒器,这说明() A. 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就掌握了酿酒技术 B. 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相当发达 C. 夏朝的农业耕作水平日趋成熟 D. 酒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普遍的饮品 5.二里头遗址的墓葬呈现出不同的埋葬方式,这说明死者生前( ) A. 社会地位存在贫富差异 B. 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C. 生活习俗存在差异。 D. 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6.“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列有关古代洛阳商业发展的叙述比较符合史实的是() A. 二里头(今洛阳境内)发现商代的“贝”,表明其在商代开始出现商业活动 B. 隋朝时期的洛阳商贸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统一监管 C. 唐朝洛阳“商贩贸易,车马填塞”,说明其商业活动完全突破市的界限 D. 北宋时期的洛阳商店、酒楼随处可见,商业网点已同居民区紧密结合 7.我国发现最早的宫殿遗址是哪里?() A. 二里头 B. 半坡 C. 河姆渡 D. 北京故宫 8.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青铜器,主要有小型青铜器,但也有青铜礼器——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处于“公天下”时期 B. 进入“家天下”阶段 C. 确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D. 形成“内外服”制度 9.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B. 都在关中地区 C. 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 D. 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10.195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在论及古史辨运动和中国考古学创始之初的情形时说:“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这段材料强调在远古史的研究中应重视( ) A. 历史传说 B. 文献资料 C. 史学探索 D. 考古发掘 11.可以从中判断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的有( ) ①墓葬的形制②墓葬的朝向③随葬品的数量④随葬品的种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夏朝的都城据说是阳城,但是阳城在哪里,没有定论;商朝的都城最初也是搬来搬去的,后来商王盘庚将它稳定下来,都城在() A. 二里头 B. 殷 C. 朝歌 D. 商 13.至今仍有史学研究者质疑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人 文 论 坛 191 INTELLIGENCE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干虎程 摘 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它有着别的国家不曾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要传播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个人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哪些特点?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播 负面影响 绪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信息传播快捷到了以秒计算的地步,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于一身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异军突起。新媒体究竟有哪些特点呢?它的出现,以其独具的传播优势,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尤其对于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大国来说,更是具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有哪些特点呢?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日趋成为主流传播媒体的时代,传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新媒体概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当广播出现时,相对报纸它就是新媒体;当电视出现时,相对广播它又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当今社会是一个高技术催生下媒介品种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网络、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不同以往的媒体争相迭起,后来人们把这些媒体统一称为“新媒体”。但是新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是无法明确。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所谓传统文化,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民族、国家得以发展延续的保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在信息疯高速传播的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开始占据主要传播位置,它“不是改变我们的思维,而是改造我们世界的结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以及文化传递的方式,尤其是在今天传媒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文化的传播更是呈现出了“前无古人”的全新特色: 在以往的媒介时代,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非常缓慢、艰难的过程,人际传播或组织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这种传播状态下,文化只是囿于狭小圈子之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报纸和书籍,使得文化可以传达到异地。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直到电子媒介的兴起,才真正意义上颠覆传统时空观念,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它使文化以近乎光速的传播速度四处传播,不仅如此,它还彻底打破地理意义上的疆域之分,使得文化可以传向无限广阔的空间。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当中国汶川出现地震时,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是网友发布的这一报道;当传统媒体和救援队都无法进入灾区时,互联网使身处灾区的网民变成了新闻记者;当地震发生之后,各大网站都在第一时间推出了捐款联系方式和账号。这就是新媒体的传播不受限制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我所亲,尊我所尊”的和谐社会关系一种发扬与传承。 三、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中,MM、PLMM、 GG、 XX、斑竹、沙发、顶、美眉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词汇横行,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语言特色:语言滥用。但是它却以我们最不乐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业里。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一套自己的运用规则,脱离了语法规则的语言不仅会产生歧义、难以理解,而且还会像病毒菌一样感染整个文化系统,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语言和词汇的运用变得无章可循,别字、错字、随处可见,乱造生字、乱用歧义似乎变成了一种时髦的举动,长此以往,虽不至于“国将不国”,但对成长期青少年的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毕竟“他们是明天的太阳”,“世界终将是他们的”。 基本文化技能的危机 读和写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化技能,然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文字只是作为看的对象而存在着,失去了它应有的读和写的内涵与意义。无论是写一封信、一篇文章或是一份报告,只要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猛敲,一篇字迹工整、排列整齐的文章便可大功告成。我们在享受着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也接受了它对我们的功能器官的弱化:见到一个很熟悉的字却不认识,想写一个很熟悉的字却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字歪七扭八,毫无美感可言。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黄宏老师的悉心指导。黄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细心的指导和坚持不懈。黄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经常点拨。对黄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黄老师、王老师等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新闻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2006年6月18日下午,新浪CEO 兼总裁曹国伟在“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上发表演讲《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

安徽科技学院《企业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 学期15-16学年第一学期 所在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植物保护122 学生姓名陈辉 学生学号1108120201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

目录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 (1) 1.2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2) 2为什么国际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冲突会时有发生 (3) 2.1在价值观方面 (3) 2.2在选择市场领域和方法方面 (4) 2.3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 (4) 2.4在制度文化方面 (4) 3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探索。 (5) 3.1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 (6) 3.2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 (6) 3.3加强沟通 (7) 4参考文献 (8)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企业以信息化为主导,是逐步走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在现代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完成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关键词:文化冲突企业文化精神之柱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并购后的新企业都要进行业务整合,包括有形整合和无形整合。有形整合主要包括资产债务整合、组织结构整合、经营战略整合、员工整合等;无形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整合。 许多企业在并购前,往往会仔细调查被并购方的财务、市场和管理状况,而对企业文化方面的情况却极少考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完美版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阅读答案及解析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李子嘉 较之于传统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即时性)等特点。而新媒体所要传播的传统文化文本,因为其载体——文字——是静止的、呆板的,在传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文本的表现形式是和今日通行的简化字、白话文不一样的繁体字、文言文,因此便与受众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和距离,种种因素加大了其自身传播的困难程度。传统文化文本这些先天因素使得它在传播中缺乏生机活力,正需要新媒体用自由、主动、灵活的传播形式去激活它。 新媒体对于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先后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到现在的新媒体网络传播阶段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突破了传者与受众界限,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给传统文化文本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第二,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新媒体从时间和空间突破了原有的传播界限,在发展中与传统媒体融合,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的组合,传统文化资源的流通、开放与利用变得更为高效,传统文化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极大提高了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效果。 第三,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格局。麦克卢汉认为,快速发展的媒介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各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建立新的文化秩序,甚至有些我们熟知的文化经过媒介技术表现和重新包装后,也需要人们重新定义、审视、理解和接受它。如现在很多文化艺术表演中都通过运用虚拟影像、3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度交融的氛围,形象生动且富有交互性的表现形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加深文化感知,文化传播更富有包容性和参与性。 (选自《中华文化论坛》(2015009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新媒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介,如网页、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 B. 新媒体出现后,其“数字化”、“互动性”的特点使其即时、互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壮大了新媒介的话语权与传播实力。

企业文化冲突的案例

企业文化冲突的案例 【篇一:企业文化冲突案例及分析】 四川吉峰农机与长城公司的企业并购文化冲突 一、案例背景介绍 四川吉峰农机始创于1994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主要 从事国内外名优农机产品的引进推广、品牌代理、特许经营、农村 机电专业市场开发,已形成传统农业装备、载货汽车、农用中小型 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四大骨干业务体系。其销售网络覆盖了 四川、重庆、江苏、辽宁、浙江、吉林、湖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区。 被并购的长城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从零部件 的销售,到现在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二手机交易、租 赁及再制造等领域。随着我国农村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用小型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发展大农 机的概念吉峰农机进行了这种跨行业的资本运作,在2010年并购了 长城公司。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文化冲突 ;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 和变迁的缓慢性。企业要改变原有的文化观念很难,需要一个长期 的过程。在这一个改变过程中,企业原有文化会继续在原有群体中 发挥作用,与重组企业的文化发生摩擦和冲突。 因此,并购企业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一种文化整合模式,是决 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由于两家公司原来老板的领导风格和企业 规模差异较大,在吉峰农机并购长城企业后,被并购企业存在感知

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冲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点: (1)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于新公司业务的高速发展,需要引进大批新员工,但学历都偏低、年龄太年轻,这不利于新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 (2)公司人员流失率过高。 公司2010年的离职率达到了26%,说明公司整体人员的稳定性较弱,公司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力度还不够,员工对新公司的企业文化 认可度较低。 (3)制度流程不清晰。 公司很多的规章仅限于口头约束或大众惯例,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 文化氛围,不能够有效地去规范员工的纪律、言行以及指导员工的 工作。 · (4)员工的技能培训不够。 公司和厂家对员工的培训不够系统,销售精英的经验分享还不到位,导致员工成长缓慢。 (5)企业文化建设较弱。 新公司发展至今,在文化的建设上比较薄弱,也许在员工的潜移默 化中已经表现出文化的一些方面,但没有得到沉淀和梳理。 三、结论 为了避免企业文化冲突,文化的融合工作应该做到企业并购的前面。要在事先对并购企业的文化进行充分的调查,对其文化的内容要仔 细确认。在企业并购事前要拿出文化融合方案,对其文化差异从各 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社会文明也在大踏步前进:比较成熟的文字业已形成;尊王、大一统思想等观念文化的创建活动十分活跃;随着国家机器的建立,以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迅速地形成;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这些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面貌数千年之久,流风余韵至今犹存的巨大文化建树,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饮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先民不仅开辟了比原始时代更多的饮食来源,更多的饮食器具和烹饪方法,而且给饮食生活注入“礼”的内容:“夫礼之初,始诸饮食”,1“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2这就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调。 ㈠食料当时的食物结构,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粗具了后世所有的各大门类。 由原始先民培育成的稷、黍、梁、麦、稻和麻类作物,扩大了种植范围,是这一时期南北方人们的主要食物。其中稷有耐旱、生长期短等特点,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武王克商,“乃命南官忽振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3说明商代以粟为主要的粮食储备。《诗·周颂·良耜》云:“荼蓼朽之,黍稷茂之。”可见当时人已知沤施绿肥了。《诗·大雅·生民》有“恒之糜芑,是任是负”。糜,深色小米,芑,淡色小米,可知稷的品种也增多了。商周以 1《礼记·礼运》。 2《周礼·春官·大宗伯》。 3 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第22页。

来,人们把稷与社联称,作为国家的象征。《白虎通义·社稷》云:“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由此也见稷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黍也是当时黄河流域种植最为普遍的作物,但比粟更贵重。商代卜辞中有很多商王命属下“种黍”、“省黍”、求神佑黍的记载。《诗经》中常将黍、稷联称。如《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小雅·信南山》:“黍稷彧彧”,《小雅·甫田》“黍稷嶷嶷”等。其时黍还出现了新品种:“诞降嘉种,维秬(音jù)维秠(音pī)”。秬是深色黍,秠为双穗黍。 麦在甲骨文和《诗经》中也常出现。甲骨文称小麦为“来”。《诗·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麰,帝命率育”,就是指小麦和大麦而言,可知麦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 稻在原始时代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时代已在南方种植了,而且籼稻、粳稻品种齐全。进入夏代,中原地区也开始种稻。郑州商城白家庄遗址发现有稻壳遗存,1《诗·小雅·白华》云:“滮(音biāo)池北流,浸彼稻田”。《唐风·鸨羽》云:“王事靡盬(音gǔ),不能艺稻梁”,以“稻梁”代表农业,说明稻在当时北方农业中已与梁(优质稷)并列了。 此外,人们继续种植麻类作物,并取麻籽以作食物。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渔猎养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当时肉食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鹿、野猪、野牛、羚羊、狐狸、刺猬、野兔、獾、青鱼、河蚌、蜗牛等。甲骨文反映商周统治者在大型狩猎中捕获的动物,有象、兕(音sì)、虎、豹、嫠、犀牛、熊罴、麝、糜、鹿、獐、貉等。作为家畜驯养的动物,则主要是猪、狗、鸡、牛、羊等。但总的来看,肉食的获得比粮食更困难,只有统治者才能经常吃到肉食,春秋鲁庄公十年(前684),齐伐鲁,曹刿欲请见庄公,陈破敌之策,其乡人曰:“肉食者谋,又何间焉!” 1 同上。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_向桃初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 向桃初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文化传播南方地区KEYWORDS :Erlitou Cult ure Cultural Diffusion Sout h China ABSTRACT :T here have been several dozens of localit ies bearin g remains relat ed to Erlitou Culture found to dat e in the Yan g tze River Valle y or to its south.T hese rem 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nine zones.B y anal y zin g the dates,cultural natures and zonin g s of t hese rem ains,w e can out line t he routes and dates of t he southw ard dif fusion of Erlitou Culture;how ever,the diff usion methods varied accordin g to t he times and back g rounds of their takin g p lace.The southw ard diffusion of Erlitou Culture st arted the new st a g e f or t he archaic cultures in South China to follow the rh y t hms of t he evolutions of the cultures in t he Central Plains in macroscopic or overall view s,and for the sout hern regions to be included into the his -toric syst em of China cent ered by t he Central Plains. 作者:向桃初,长沙市,41008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考古2011年第10期o 研究与探索 第10期 #47(总91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二里头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热点,因为二里头文化的研究不仅关系到传世文献中的夏人或夏王朝,更关系到中国古代国家和政治文明的形成。近20年来,南方地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二里头文化相关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遍及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更广阔的区域。分析这些遗存的文化性质及其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关系,既有助于探讨南方地区夏商周时期古代文化的发展进程、特征及动因等,又可促进对中国古代文明及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二里头文化的南传。 一、南方地区二里头文化相关 遗存的年代与性质 本文/南方地区0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主要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二里头 文化相关遗存0是指有与二里头文化/典型特征0相同或相近之遗迹和遗物,即包含二里头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依此,这类遗存的文化性质可以为二里头文化或其地方类型,也可以是其他考古学文化但包含有二里头文化的某些因素;年代既可能与二里头文化相当,也可能晚于二里头文化。有必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二里头文化性质的认定采用邹衡先生的观点,即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均为夏文化[1]。 根据目前发表材料,南方地区所见与二里头文化相关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已达数十处,本文依文化面貌和性质并结合其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将它们分为九个区(图一),各区代表遗存及其年代和文化性质等如下。 ?区:豫陕鄂交界地区,指汉水中、上游交接地区。包括豫西南、鄂西北和陕东南地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 展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它不仅是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渗透在我们的思想、道德、风格、心志、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其能够准确、快速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空前发展,它所催生的丰富灵活的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新媒体技术综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又加上三维动画、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使得艺术欣赏变成一个更为立体、效果真实、可以互动、可以参与的过程。相较于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传统艺术欣赏方式相当单一,都是静止的、被动的,这不仅局限了传统艺术的艺术感染力,更妨碍了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在我国,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建构期适逢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期,这为两者在形式和体系上进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相互介入、互相融合的问题。因此,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和新型媒体中如何表现,我们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传承传统,打造民族艺术精品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然而这种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已进入物化消费阶段,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受到金钱的挑战正在日益转变,加上最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档案、图书、娱乐、艺术、建筑设计、家庭、通讯等等。新媒体了集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传统表现媒体的优点,结合了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加上开发者针对客户及项目需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受众,引导了大众的审美理念向数字化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这不仅可以对国民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构起更加符合现在形势的文化观。同时,避免传统艺术形式因内涵意义不易理解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也避免产生因为新媒体艺术重形式轻内涵而导致主流艺术缺乏文化深度的社会现象,而要以媒体语言整合传统文化精神,让世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的现在和过去,从而实现文化传承,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

第2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丰富的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观察图片对比分析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问题探索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分析对比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难点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本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

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