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的地位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的地位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的地位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的地位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的地位

鲁迅在老子研究中之地位

大凡研究《老子》者,多不知鲁迅先生在《老子》研究中的贡献,这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的名气太大的缘故,也是因为先生的论断无出土材料的证明,从而为世人所忽视。

近因要检索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看一看拙作《男宠之风对中古文学的影响》所言:鲁迅先生在该文中到底有没有说过“性”对中古文学的影响,结果令我大吃一惊,竟然没有!当时因儿子刚被捕,心里着急,把稿子赶好要去告状,未及细检,致有此误。不过不要紧,既然鲁迅先生没有说过,那就是我说的,我也是根据当时的社会风气得出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在翻书过程中,偶然看到鲁迅先生对于《老子》的评价,在《鲁迅全集》9卷,《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老庄”。

鲁迅先生对于《老子》的评价,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八十一章后人妄分

鲁迅先生曰:“今书又离为八十一章,亦后人妄分”,郭店简书《老子》不分章,如鲁迅先生所言,马王堆帛书《老子》亦不分章,分章当是汉代以后的事。

二、杂述思想颇无条贯

鲁迅先生曰:“本文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郭店简书《老子》中的思想与儒家的主张相仿佛,比较统一,不象今本《老子》那样杂乱。

三、今本《老子》之性质:与秦汉人所

传《金人铭》、颛顼《丹书》同

鲁迅先生曰:“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与秦汉人所传之黄帝《金人铭》、颛顼《丹书》等(见第一篇)同”,今本《老子》中所杂秦、汉人思想,见拙作《简书老子笺证》(2)

(五月分出版)。

四、今本《老子》矛盾重重

鲁迅先生曰:“老子尝为周室守书,博见文典,又阅世变,所识甚多,班固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富、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者盖以此。然老子之言亦不纯一,介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所谓“博见文典,又阅世变”者,《简书老子笺证》(2)正是列举先秦时期的成语、谚语分类附于老子之后,以见出其思想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然老子之言亦不纯一,介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鲁迅先生所举乃其矛盾之最为显著者,《笺证》(2)亦仅举其数端,而未能概括其

全貌。

对于《老子》的评价,诸家多所浏览,未见有鲁迅先生之简略准当者,及至郭店简书出土,足一一如先生所言,无一事不合者。秦汉以来,论《老子》者众矣,论而当者,先生一人而

已。

我小时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长而少嫌其词锋太峻,见其论《老子》而后服膺其人。《笺证》(2)完成于4月中旬,见此文于4月下旬,未及采先生之高见,殊为憾事。

鲁迅先生虽为小说家,但不可以小说家目之,称其为思想家可也,称其为思想深刻的思想家亦可也,就研究《老子》而言,未见着简书《老子》的出土,而已预见了简书《老子》出土的一切结果,故称之为预言家亦无不可。毛泽东先生推崇鲁迅先生确实是很有见地。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李东怀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留给后人的传世巨著。古今无数学者都拜读过道德经,很多人也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智慧的火种,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现实环境留下了更多地的智慧宝典照亮中华文明并不断辉煌前行。当然,也有众多的人只知其表,不知其义,即便拜读多篇也不能理解道德经所讲述的根本思想。这里通过我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简单描述一下道德经是一部怎么样的经典?主要在讲什么思想?我们又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应用道德经的思想?由于能力有限,有错误的地方也请批评指正,一起进步。 根据理解,道德经是老子以国家及圣人(伟人)为立足点,以“道”即自然平衡法则为其思想根本,通过其以往治理国家的经验所写的一篇治国及修身的传世巨著。通过对“道”和“德”的不同表述,指导后人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状态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和“有为得治”的方法去管理好其国家,民众及自身。 “道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丢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种种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借助自然平衡法则的力量,以积极无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无为”是利用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的基础的“有为”。这里所讲的“道”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无为,即抛弃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采用顺应自然平衡规律的无所作为。 “德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以为而不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以符合自然平衡法则的规律,用主动有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有为”是顺应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基础的“无为”。这里所讲的“德”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有为,即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采用符合自然又不破坏自然规律的种种积极作为。 由于老子智慧的渊博,道德经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不管哪个论点都围绕着自然的平衡法则即”道”展开,其很多思想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当代人去思考学习,例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对当代人依旧具有开人智慧,指导行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老子所处环境时空与当代社会明显不同,有些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种思想对于古代信息沟通不便社会治理能力弱而言,“愚民”对当时国家帝王来说是很有用的管理方法,但对当今信息瞬时共享物质富足的社会来说,愚民只能让这个国家失去创造力,最终会导致国家因失去社会竞争力而衰亡。当然对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治国难题,如果单以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加以束缚,那就是下策,但如果国家在加强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的同时,通过宣扬并广开社会奉献的“善”的渠道,同时也使民众因付出奉献在社会中得到相应的地位,名誉,财富等不同的回报,必将激发社会的活力,国家社会必然也因为民多智广而强盛不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道德经等其他经典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及其思想核心,并通过领悟及根据自己现实社会环境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也才能把他人的智慧变成为自己的智慧。否则,任何的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只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僵化愚昧,并自愚愚他祸害社会。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_老子_史料初考

接踵而至,中国由一个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给清朝档案和档案工作带来变化,如外交文书档案的大量形成、外文文书档案的大量形成、近代技术档案的产生,另外还形成一系列专门档案,如财会档案、统计档案、近代学校档案等。相对于 清政府近两百年的文书档案工作,太平天国的档案工作确实不足一哂。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虽对清政府政治统治造成巨大冲击,却无法撼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积淀。 2.学者们研究太平天国的重心在于农民阶级在中国 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军事斗争等问题,相对于这些,太平天国的档案工作也不能占据主导。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的敌人不仅有封建统治者,还有外国侵略者,农民阶级已经不自觉地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而且,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纲领性文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这两点使得这场农民革命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它具有新时期的新特点。不仅如此,它还对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起了推动作用,也对后来的革命斗争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些都是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上起巨大影响的原因。对于这样一个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农民政权来说,工作重心的军事性和本身知识水平的有限 性使得其档案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显得较为平淡,无论是当时的太平天国领导人,还是当今的学者,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农民革命斗争的一些主要问题上,太平天国档案工作遭受冷落也在情理之中了。 3.太平天国档案工作在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缺乏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虽然汇编出版了《太平诏书》、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天条书》、《新遗诏圣书》、《太平天日》等文献及史书,但它们并不是以为档案工作服务或对档案工作本身问题探讨的形式出现的,它们的汇编公布,是为了宣传教育太平天国广大军民进行反清斗争。洪仁 是太平天国一位学者型人物,且有代表作《资政新 篇》,被人称赞道:“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家藏有各种参考书,对于各种题目,皆有研究的资料。”但他所有的工作及活动与太平天国的档案工作关系甚微,也只能作为太平天国档案工作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明证了。 如上所言,太平天国档案工作的特点大略如此。实际上,我国已有以周雪恒老师为代表的档案学人对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笔者旨在借助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以求同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责编:学林 老子姓“李”,叫李耳,外字聃(外字如同外号,诨名)。 何以又叫做“老子”呢?有些学者认为,古代早先只有“老”姓,而无“李”姓。“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① 但《史记》明说老子姓“李”,如果司马迁的记载并没有错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李耳长寿, ② 外字“聃”,所以人们称他为“李聃”。“老”是寿老之称,不是姓氏之称;出于崇敬,后来又在“李聃”称呼的基础上称其外字,而缀以“子”这一尊美之词,所以便有了“老子”之称。老子,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替老子作了一个四百多字的传,有关老子的生平事迹。 《老子》一书为老聃所作,成书年代不至于晚于战国初。无论从文体或思想内容一贯性来看,这本书很可能是出于一人的手笔,当然,有些字句为其弟子或后学所附加,亦所不免的。③ 关于《老子》的版本流派,朱谦之先生评价说:“《老子道德经》旧本,流传最广者,有河上公,王弼二种。” ④ 自先秦以来,有关《老子》的注疏解说,多达数百种。台湾老学专家严灵峰对自汉迄明代之重点注书,编撰有评介丛书《老子集成》。台湾大学陈鼓应教授亦撰有《历代老子注书评介》,都有许多精到之见,值得我们参考研究。 朱谦之在《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收集 了石本十三种,写本分旧抄本四种,敦煌本十五种,共十八 种,佚本十种,道藏本四十一种,另外还有诸刻本及其他。本文主要参照孙雍长《老子》(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的体系分类。我这主要介绍它的版本类。 版本类分为石本,写本,道藏本和刻本。一、石本 1.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 (简称景龙碑本、易州本等)2.唐开元二十六年易州龙兴观唐玄宗注道德经幢 (开元本)3.唐开元二十七年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幢 (简称邢玄本)4.唐广明元年泰州 (镇江焦山)道德经幢(简称广明本、焦山本)5.唐景福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 (简称景福本、景本、易福本)6.陕西县楼观台道德经碑 (《金石萃编补略》定为唐刻,楼正本)7.宋景佑四年甘肃庆阳天真道德经幢 (简称庆阳本)8.宋 (年月轶)浙江杭州吴山崇义祠道德经幢(简称杭州本)9.元至元二十七年陕西县楼观台道德经碑 (简称高翔本)10.元大德三年陕西宝鸡蟠溪宫道德经幢 (简称蟠溪本)11.元延佑三年赵孟馥书道德经石刻 (简称赵孟馥本,赵本)12.遂州道德经碑 (见无名氏《道德真经次解》;简称遂州本等)13.天台山司马天师漆书经幢 (《古文四声韵》引;简称天台经幢本)二、写本 《老子》史料初考 □童霞芳 兰台世界 LANTAIWORLD 2005.12 68史料研究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_老子_反义词研究

《老子》反义词研究 王琴 (西南师大文献所03研究生重庆 400700) [摘 要]反义词丰富是《老子》语言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图在一定的标准下,穷尽列举《老子》一书的反义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多角度的 描写、分析,并发现《老子》的语言特色以及反义词的存在对表现老子的哲 学思想的意义。通过这种尝试,为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关键词]反义词、反义复合词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作,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老子喜欢讲事物的相反相存,所以反义词极为丰富。本文特针对《老子》语言的这一大特色,对其反义词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分析、总结。语料取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版)。 一、《老子》反义词的判定与统计 反义词是客观现时中相互矛盾和对立的事物、现象等在词汇中的反映。它是词的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是指在一种语言的共时范畴内,在一定的义位上,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所谓“相反”,是说反义词所体现的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所谓“相对”,表示客观事物彼此相互对峙的两端。 (一)反义词的判定原则。反义词是在同一性前提下的对立;是在词的一定义位上具有相反或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就整个词的意义来讲的;就专书研究而言,它们必须在一定语境中具有对举关系。 《老子》一书中反义词的对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错见,即把一对反义词分开用在句中相应的位置上,使之形成强烈的对比。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三十六章)。一种是连用,即一对反义词紧紧连在一起使用。如:“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二章)。 (二)反义词的统计和分类 统计说明: 1、一个词分别与几个词构成反义词时,分别计算对数。如:“大—小”、“大—细”计为两对。 2、一个词及其通假字或古今字或异体字,分别与同一个词构成反义词时,只算作一对。如: “善—祅”、“善—妖”,“祅”与“妖”是通假字,只计一对。“曒—昧”、“皦—昧”,“曒”与“皦”是异体字,只计一对。 3、两个同义连用的词与另一同义连用的词构成反义词时,按双音节反义词对待,只计一对。 如:“柔弱—刚强”。 4、形式相同的一对反义词,由于词性或词义的不同,分别列为一类。如:“上下”这对反义词,在“其上不曒(皦),其下不昧”中,表示方位名词,意思是“上面、下面”;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中,表示事物性质的形容词,意思是“高尚、卑下”。这样,“上下”计为两对。 根据以上原则和统计方法,考察《老子》全书,共得反义词182 对,其中单音反义词165对,复音反义词17 对。 (三)反义词的类型 1、根据词性分类。反义词大都是同一词类的。分类如下: a、单音节反义词 名词:(36对,57次) 天—地(12)始—母 音—声 前—后 心—腹 志—骨 后—先(3) 外— 存 营—魄 户—牖(2) 上—下(2)首—后 古—今 父—母 母—子 象—物 风—雨 朝—日 天—人 雄—雌 牝—牡(2) 道—兵 左—右 偏—上 死—寿 乐—饵 耳—目 阴—阳 名—身 身—货 怨—德 主—客 民—上 正—反 动词:(56对,88次) 无—有(14)乱—治 居—去 处—去 持—以 开—阖 去—取(3)宠— 辱(4)得—失 迎—随 安—生 生—灭 生—死(8) 生—已 杀—活 明—妄 作—复 作—归 亲—畏 誉—侮 废—有 见—抱 负—抱 唯—阿 逝—反 救 —弃 闭—开(2)塞—开 结—解 行—随 嘘—吹 恃—辞 歙—张 废—兴 取 —与 作—镇 进—退 始—成 损—益(3) 得—亡 辩—讷 出—入 拔—抱 抱—脱 除—芜 亲—疏 成—败 终—始 宝—弃 保—弃 贵—弃 战—守 抑—举 损—奉(2) 损—补(4)往—来 形容词:(66对,87次) 美—恶(2)难—易(4)长—短 高—下(2) 上—下(4) 虚—实 弱—强(3) 强—羸 柔—强 柔—刚 冲—和 冲—盈 盈—竭 同—异 曒—昧 明—昧 澹—飂 浊—清 浊—安 静—动 清—生 敝—新(2)余—遗 曲—全 枉—直 直—屈 洼—盈 少—多(2) 少—得 寂—寥 重—轻 静—躁(2) 智—迷 明—愚 白—辱(2) 载—隳 壮—老 吉—凶 小—大(4) 大—细(3)害—平 害—太 厚—薄 实—华 宁—废 贵—贱(2) 轻—贵 清—裂 灵—歇 正—奇(2) 正—蹶 夷—颣 夷—径 建—婾 质—渝 柔—坚 成—缺 巧—拙 寒—热 利—害(3) 善—袄(妖) 贼—福 乐—厌 慈—勇(2) 俭—广 尚—病 信—美 代词:(1对,3次)彼—此(3) 介词:(1对,1次)自—及(1) b、复音节反义词:(17对,21次) 名词:(3对)天地—万物 圣人—百姓 圣人—天下 动词:(4对)多言—守中 为学—为道 兼蓄—入事 被褐—怀玉 形容词:(10对)昭昭—昏昏 察察—闷闷(2)柔弱—刚强 柔弱—坚强(4) 柔脆—枯槁 珞珞—录录 淳淳—朴朴 有余—不足(4) 熙熙—沌沌 熙熙—儡儡 个别反义词的词性不一致,如动—静,“动”是动词;“静”是形容词。 2、根据概念间的关系分类。 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表达概念的内涵。根据反义词(双方)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将反义词分为以下三类:互补关系。具有互补的反义词在逻辑上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词义的边缘清楚。例如:雌—雄 动—静 有—无 牝—牡 生—死 同—异 极性关系。两词所表示概念各处于相反方向的顶点,在意义上有鲜明的对照,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极端状态的反映,有居间概念存在。例如:上—下 长—短 难—易 美—恶 弱—强 虚—实 多—少 枉—直 前—后 左—右 c、相对关系。两词相应相称,意义既不矛盾也不相背。如:音—声 心—腹 志—骨 外—存 营—魄 母—子 天—人 主—客 战—守 3、根据对应关系分类。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复杂,通常认为是词的多义性和同义词使用的灵活性造成的。这在《老子》中能够得到证明。反义词的对应关系,就词来讲,既有一对一的,又有一对多的;就义位来讲,有的只在一个义位上形成反义关系,有的是在几个义位上形成反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一的有77对,占反义词总数的42% 音声、心腹、志骨、外存、营魄、户牖、古今、自及、雌雄、牝牡、朝日、道兵、左右、死寿、乐饵、耳目、阴阳、怨德、主客、乱治、持以、宠辱、杀活、明妄、澹飂、誉侮、唯阿、结解、嘘吹、恃辞、歙张、辩讷、出入、除芜、战守、抑举、往来、美恶、难易、长短、同异、敝新、余遗、曲全、洼盈、寂寥、智迷、明愚、载隳、壮老、吉凶、厚薄、宁废、灵歇、建婾、质渝、巧拙、寒热、利害、善妖、贼富、乐厌、慈勇、俭广、尚病、信美、彼此、天地—万物、昭昭—昏昏、察察—闷闷、珞珞—录录、为学—为道、淳淳—朴朴、兼蓄—入事、被褐—怀玉、有余—不足、熙熙—沌沌、熙熙—儡儡 有些反义词是在行文的过程中临时构成的,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就无所谓是反义词了。如:外存 志骨 慈勇 贼富等。 外存:从词性上看,“外”是方位名词,“存”是动词;从意义上看,“外面”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就两个词本身不是反义词。但在“外其身而身存”句中,“外”与“存”都是动词,意义上有联系,并且呈对举形式,可以构成反义词。 志骨:就两个词本身没有多大的联系,既看不出它们的同一性,又看不出它们的相对性。但在“弱其志,强其骨”句中,它们的同一性是,都表示人身体的部分,并且意义相对,“志”指心志,“骨”指体魄;一个指精神, 125

从《道德经》中看“道”

从《道德经》中看“道”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

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 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 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老子认为是道。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天道即人道,以天道入人道,以大仁大善为仁善,才是大道之所在。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道德经》全文 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着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七章立戒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八章请靓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浅谈老子之道

浅谈老子之道 “每一文化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谓最终的目标。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哲学意义上的“道”指一种概念或范畴,可以指宇宙的本源,可以指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指事物发展的规律,还可以指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道”是可识的,识“道”是必要的。这种可识性和必要性其实正是我们研究老子“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一、从词源上来分析“道”的本意 道就是道路。最早路在水边,因为原始人每天都要水边饮水或取水,那时人们都是光脚板踩在沙地上,脚上又常带着水,所以很容易就踩出一条光溜溜的像“刀”一样的东西,原始人把这种脚踩出来的“刀”叫做“刀”,也就是“道”了。“道”是“刀”的谐音,在甲骨文里“道”原本写成“刀”。原始人把“道”比喻成“刀”是很形象、很有意思的,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行走在“刀”上。 道是路人。路人才出了道路,我们一看见道路就知道这里有人。对于开路者来说,道路即路人。所谓“路人”并不只是“过客”,“过客”是引申出来的意思。而愿意是“开路的人”与“正在行走的人”。 道就是走路的方法。路教会了人走路,人使路成为了路。地上路有通衢,有歧路,有大路,有小路,有暂时的路,有永远的路。所有的路都有弯曲起伏,那么人就要用弯曲起伏的方法来走路,到也要尽可能走直线。人不应该被路引向远方,人应该把路引到近处。 道就是“到达”。任何道都有起始与终结,按道(方法)走道(道路)的人很快到达。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道(路人),就是通向自身。 二、从涵义上来分析“道”的性质 (1)道可道,非常道 前一个道指道路,中间一个道指行走,最后一个道指方法。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 常道指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的方法、特殊的方法、

《道德经》全文古诗40首

四年级上学期诵读《道德经》第一章至第四十章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老子》中的“道”思想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0至2011学年度第1学期) 题目关于《老子》中“道”的思想探讨 科目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姓名 专业中国哲学 入学年月2009年9月

关于《老子》中的“道”思想探讨 摘要:在天地万物中,物的呈现形式是形形色色和方方面面的,各种物也有各自不同的功用和体性,“在《老子》看来,它们尽管形态各异,但是作为物的一个生长过程或者变化的规律来看,总是表现为从‘道’这里作为总规则或者总根源的。道作为一个本体的存在,产生出了万物,但万物又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不论何时何地,所以还必须要或者说是有责任使万物发展,因此,这种产生与维护发展之间就是一种前因后果的关系了。这反映出了天地万物变化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原则。 关键词:道,本体,化育 我们知道,《老子》又叫做《道德经》,所以说,在《老子》中,道和德是分不开的,它们在《老子》中是作为万物化生的根据所在的。在天地万物中,物的呈现形式是形形色色和方方面面的,各种物也有各自不同的功用和体性,“在《老子》看来,它们尽管形态各异,但是作为物的一个生长过程或者变化的规律来看,总是表现为从‘道’这里作为总规则或者总根源的。道作为一个本体的存在,产生出了万物,但万物又不能离开道而独立存在,不论何时何地,道总是存在事物之中的,在德的润育下成长和发展,使事物表现出了各自的形态”;1所以说,事物的发展是离不开道和德的化育的。 所以说,《老子》里面的道就是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所在或者说是一个总规则。“说它是天地万物变化总根源,是从道能产生天地万物的这个角度说的,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所在。说它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规则,则体现在德能够维护天地万物的生存与发展”,2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道化生和产生了万物,是说有道先生成万物之后,为了使万物达到发展的状态,所以还必须要或者说是有责任使万物发展,因此,这种产生与维护发展之间就是一种前因后果的关系了。这反映出了天地万物变化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原则。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个产生万物的道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或者说,道是一个具体的客观存在着的形态呢还是一个看不着的但是确实又客观存在着的形态呢?在《老子》中,他有具体的描述。 1 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2 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