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与答案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与答案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与答案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与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

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

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8.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 )

A.收益总量

B.收益增量

C.实物产出量

D.边际产量

9.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假设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产量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

B.为了便于采用图表分析,假设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力

C.企业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垄断性的

D.工资是劳动力的唯一成本,劳动力是异质的

10.根据洛仑兹曲线推导出的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是( )

A.欧希玛系数

B.洛仑兹系数

C.基尼系数

D.贝克尔系数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并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等同于工资决定理论

C.在人力资本投资中保健支出是最主要的

D.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12.下列活动属于就业的是( )

A.一个家庭主妇在自己家进行家务劳动

B.一个40周岁的成年人以赌博为业

C.一个年龄不满15周岁的男孩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月工资600元

D.一个61周岁的男子在一家超市从事送货工作,月工资800元

13.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之一是( )

A.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跟上新岗位技术的要求

B.经济发展处于低谷

C.工资刚性

D.信息不对称

14.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称为( )

A.气质

B.兴趣

C.个性

D.人格

15._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用以测评应试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 )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处理

C.角色扮演

D.管理游戏

16.在面试时,由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处(科)长以及一般工作人员组成面试小组,按照小组成员的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对应试者进行面试。这种面试方式称为( ) A.依序面试 B.程序化面试

C.逐步面试

D.压力面试

17.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规定,公务员必须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这体现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哪一条原则?( )

A.公开

B.平等

C.客观

D.竞争

18.不同职业、职位给就业者带来的财富、权力和声望不同,由此,决定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上下差别。这就是职业的( )

A.社会协作功能

B.社会分层功能

C.社会变迁功能

D.社会控制功能

19.下列选项中,有关西方发达国家对失业率的相对标准正确的是( )

A.3-6%以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型

B.5-6%左右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

C.7-8%左右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

D.9-10%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

20.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哪本著作中?( )

A.《国富论》

B.《经济学原理》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D.《就业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B.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C.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D.劳动一开始并不是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逐渐成为社会活动

E.劳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在劳动中也改变了人本身及其人类的社会状况

2.劳动行为的动机系统所包含的因素有( )

A.结果

B.需要

C.目标

D.动机

E.行为

3.下列选项中属于描述劳动者行为的是( )

A.劳动分工

B.劳动竞争

C.劳资谈判

D.劳动者的罢工行为

E.劳动协作

4.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其中,工作描述包括的容有( )

A.生理要求

B.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

C.工作岗位所处的自然条件

D.心理要求

E.知识技能要求

5.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经典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制度学派特别强调市场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B.新古典学派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C.制度学派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D.新古典学派源自于以亚当·斯密、大卫·嘉图以及19世纪早期经济学家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经济学

E.制度学派乐于使用案例研究,乐于运用归纳法

6.就业的基本特征有( )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流动性

D.变动性

E.计划性

7.工会作为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工人群众的代表者,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受法律保障。下列属于工会权利的是( )

A.工会有参与管理国家和企业、参政议政的权利

B.工会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形式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C.工会有调解劳动争议和代表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的权利

D.工会有监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权利

E.工会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的比率

B.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

C.工资率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增大

D.工资率越低,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增大

E.工资率的高低是决定劳动者是否提供劳动力和提供多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容,概括起来就是:一要__________;二要育好人;三要用准人;四要__________。

2.货币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得到的__________。货币工资反映的是劳动者__________上获得的工资。

3.求职信一般有标题、称呼、__________、__________、附件五个部分组成。

4.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实施、劳动行动方式或手段等四个因素。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晕轮效应误差

2.计件工资

3.职业声望

4.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

2.简述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3.简述我国失业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论述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2.论述面试的主要目的。

省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自然失业率

2.非均衡

3.正规就业

4.自然型供给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以19世纪70年代的为标志的。

2.马歇尔的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3.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容是和。

4.劳动力本质上是的个人资产。

5.市场经济国家判断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四大经济指标分别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

6.根据工资的职能,可以把它分为、和福利性工资。

7.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总的看来有三个方面,即、、

8.世界各国城市化状况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低度城市化、二类是、三类是。

9.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的分布应当与的分布相协调,从而达到劳动资源与劳动资料有效结合的基本目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提出“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萨伊

D.亚当·斯密

2.奠定了新古典主义基本理论框架的著作是()。

A.庇古的《失业论》

B.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义》

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3.供给学派财政政策的容主要是()。

A.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B.降低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C.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4.下列不属于非均衡的是()。

A.消费过度均衡

B.古典失业均衡

C.凯恩斯失业均衡

D.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

5.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把它纳入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西奥多·W·舒尔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扩大需对增加就业是有利的

B.经济增长可以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

C.没有就业岗位增加的经济增长对于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价值

D.就我国目前的形式而言,要增加就业机会,不仅要调整增量,而且要在调整结构方面大做文章

7.在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中,失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年龄条件是在()岁以上。

A.15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8.下列关于我国小企业基本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企业已构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B.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C.我国小企业的就业容量已趋于饱满,应控制其发展

D.小企业将是我国新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

9.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认为失业率在()以的属劳动力供给紧型。

A.3%~4%

B.5%~6%

C.7%~8%

D.4%~5%

10.长期失业一般是指失业时间在()以上。

A.一年

B.半年

C.两年

D.一年半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般而言,非经济活动人口主要包括()。

A.在校学生

B.料理家务者

C.离退休人员

D.丧失劳动能力者

E.现役军人

2.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有()。

A.创造就业机会的难度不断增加

B.劳动力供给的综合压力有所加大

C.局部地区就业困难十分突出

D.整体性的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E.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

3.下列观点属于两缺口模型理论的是()。

A.当国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必须削减投资或增加储蓄

B.当国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必须增加投资或减少储蓄

C.当国储蓄缺口小于外汇缺口时必须削减进口或增加出口

D.当国储蓄缺口小于外汇缺口时必须增加进口或削减出口

E.利用外贸可以同时减少两个缺口

4.下列说法属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是()。

A.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

B.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C.资本边际效率随投资的增加而增加

D.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

E.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反比

5.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E.产业政策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容。

2.简述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迁入和迁出的因素。

3.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容。

4.简述未来中国就业组合的特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我国目前和今后的就业形式,谈谈我国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就业问题?

2.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合理预期

2.发展型供给压力

3.隐性就业显性化

4.非正规就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西方就业理论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

2.马歇尔的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式。

3.供给学派认为供给不足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而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两缺口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提出的。

6.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把它纳入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学家是_____________。

7.劳动就业的主客观条件采用劳动者所有权之外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总的看来有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劳动就业的成本不但受劳动力所有权的初始界定的影响,而且受劳动就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权界定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奠定了新古典主义基本理论框架的著作是( )。

A.庇古的《失业论》

B.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义》

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2.菲利浦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认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联

D.不能确定

3.供给学派财政政策的容主要是( )。

A.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B.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税率、减少财政支出

4.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属于( )。

A.中度城市化

B.低度城市化

C.过度城市化

D.适度城市化

5.下列说法不属于我国传统就业模式特点的是( )。

A.低工资、高就业

B.终身就业制

C.弹性就业制

D.行政安置,隐性失业

6.下列关于我国小企业基本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企业已构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B.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C.我国小企业的就业容量已趋于饱满,应控制其发展

D.小企业将是我国新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

7.在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中,失业人员所具备的年龄条件是在( )岁以上。

A.15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8.短期失业一般是指失业时间在( )以下。

A.一年

B.半年

C.两年

D.一年半

9.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认为失业率在( )以的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

A.3%~4%

B.5%~6%

C.7%~8%

D.4%~5%

10.下列条件中不是下岗职工隐性就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 )。

A.制度比较健全

B.外部有比较多的就业机会

C.自身有需要

D.制度和管理有漏洞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劳动力供给是由( )等社会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A.人口规模

B.年龄结构

C.自然失业率

D.分年龄组死亡率

E.劳动参与率

2.下列属于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的是( )。

A.尽快完善基础数据统计

B.推广“三方负担”的失业保险制度

C.强化制度和法制建设

D.适当拓宽围统筹

E.整合失业保险机制和失业机制

3.非均衡情况下影响需求的条件有( )。

A.需求者的收入制约

B.市场的价格体系

C.市场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D.其他需求者的购买数量

E.生产技术条件

4.在职职工的就业成本包括( )。

A.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就业者的工资

B.作为劳动保障基金储蓄起来,延期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C.用于保护就业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劳动保护费用

D.在招募、劳动力流动和职工培训过程中垫付的人力资本投资费用

E.作为福利基金储蓄起来,以建设集体福利设施和发放假期工资及其他各种名目的福利费的

方式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需对增加就业是有利的

B.经济增长可以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

C.没有就业岗位增加的经济增长对于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价值

D.就我国目前的形式而言,要增加就业机会,不仅要调整增量,而且要在调整结构方面大做文章

E.反通货膨胀比反失业更能体现人类关怀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2.简述对失业率资料的几种统计方法。

3.简述非均衡的四种形式。

4.简述失业的结构性因素。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存在哪些难点,请谈谈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我们应如何结合国情,有所创新?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容有哪些,该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省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2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自然失业率

2.适应性预期

3.就业弹性

4.隐性就业显性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瓦尔拉斯的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新古典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

2.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供给学派财政政策的主要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产权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劳动就业的成本不但受劳动力所有权的初始界定的影响,而且受劳动就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产权界定的影响。

6.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称为________________。

7.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总的看来有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发达国家中,________________是最晚重视发展小企业的国家。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提出“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萨伊

D.亚当·斯密

2.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正式形成的著作是()。

A.庇古的《失业论》

B.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义》

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3.菲利浦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认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联

D.不能确定

4.下列不属于非均衡的是()。

A.消费过度均衡

B.古典失业均衡

C.凯恩斯失业均衡

D.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

5.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属于()。

A.中度城市化

B.低度城市化

C.过度城市化

D.适度城市化

6.下列哪些说法不属于日本就业模式特征的是()。

A.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B.准终身雇佣制

C.比较僵化的劳动力市场

D.福利较低

7.下列关于我国小企业基本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企业已构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B.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C.我国小企业的就业容量已趋于饱满,应控制其发展

D.小企业将是我国新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

8.从1996年失业警戒线的标准来看,全国失业中警线的标准是失业率为()。

A.5%

B.6%

C.7%

D.8%

9.从1996年失业警戒线的标准来看,全国失业安全线的标准是失业率为()。

A.5%

B.4%

C.3%

D.6%

10.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把它纳入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西奥多·W·舒尔茨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世界各国城市化状况可以分为()。

A.适度城市化

B.过度城市化

C.低度城市化

D.高度城市化

E.中度城市化

2.下列属于经济增长模型关于就业的观点的是()。

A.经济增长是保持高度就业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B.收入分配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复杂

C.收入分配对就业的影响不大

D.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E.在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3.在职职工的就业成本包括()。

A.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就业者的工资

B.作为劳动保障基金储蓄起来,延期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C.用于保护就业者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劳动保护费用

D.在招募、劳动力流动和职工培训过程中垫付的人力资本投资费用

E.作为福利基金储蓄起来,以建设集体福利设施和发放假期工资及其他各种名目的福利费的方式支付给就业者的费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大需对增加就业是有利的

B.经济增长可以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

C.没有就业岗位增加的经济增长对于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价值

D.就我国目前的形式而言,要增加就业机会,不仅要调整增量,而且要在调整结构方面大做文章

E.反通货膨胀比反失业更能体现人类关怀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岗职工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转换方式,是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特殊产物

B.下岗职工应该树立市场就业的观念

C.下岗职工之所以退出原来的劳动岗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自身素质太低,因此国家不应该给其特殊待遇

D.下岗职工不能坐等国家和政府的安排,应该主动学习,树立竞争观念,从头再来。

E.下岗职工在找到工作之后,仍可以继续享受原单位的下岗待遇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有利因素。

2.简述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3.简述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4.简述下岗职工隐性就业的条件。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容有哪些,该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2.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存在哪些难点,请谈谈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我们应如何结合国情,有所创新?

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劳动分工 2.复杂劳动 3.就业制度 4.失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包括劳动计划、________________、劳动实施、________________四个因素。

2.劳动力市场歧视最主要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容包括职业知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单独面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面试和________________面试两种。

5.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争。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 A.打扫卫生 B.盖房子 C.睡觉

D.科学研究

2.下列关于“劳动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 B.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的属性不相关 C.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的属性相关

D.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行为动机系统所包含的因素的是( )。 A.结果 B.需要 C.动机 D.目标

4.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性

B.特殊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5.我国法律规定,女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8~60周岁 B.16~60周岁 C.15~60周岁 D.16~55周岁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外显性特征

C.可教化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7.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率=总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

×100%

B.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数失业人口数

在业人口数 ×100%

C.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口数

在业人口数

×100%

D.劳动力就业率=

劳动力人口数失业人口数

在业人口数 ×100%

8.下列选项中不是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是( )。 A.绝对标准 B.相对标准 C.主观标准 D.客观标准 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能正确描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状态?( )

A.过剩

B.绝对平衡

C.不足

D.基本平衡 10.下列不属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的是( )。 A.“行政配置”型模式 B.“市场配置”型模式 C.“社会配置”型模式

D.“混合配置”型模式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的比率

B.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

C.工资率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大

D.工资率越低,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大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时工资有利于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劳动任务

B.计时工资有利于推动工人之间的相互帮助

C.计时工资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经验和爱护机器设备

D.计时工资能够精确反映劳动者各自付出的实际劳动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理论等同于工资决定理论

B.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并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C.在人力资本投资中保健支出是最主要的

D.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14.下列描述不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原因的是( )。 A.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性

B.信息的不完善

C.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跟不上

D.求职者与雇主的洽谈需要时间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业是劳动者相对稳定地从事的工作

B.职业是能够为劳动者带来较固定的经济收入的工作

C.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专门性工作

D.行业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职业中也包含着行业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评价中心是在工作情景模拟测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评价中心是指具体的评价的单位或地方

C.评价中心在人员遴选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遴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管理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

17.下列关于供给学派的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降低税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

B.强调企业家自由的精神,反对国家干预,主市场自我调节

C.增加政府开支,主财政平衡

D.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B.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C.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界限在0.1~0.6之间

D.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界限在0.2~0.4之间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力供给组成部分的是()。

A.劳动力数量

B.劳动力质量

C.工作时间

D.劳动效率

20.下列选项中,有关西方发达国家对失业率的相对标准正确的是()。

A.3-4%以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型

B.5-6%以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型

C.7-8%左右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

D.9-10%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以下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B.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C.劳动一开始并不是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逐渐成为社会活动

D.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E.劳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在劳动中也改变了人本身及其人类的社会状况

2.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有()。

A.社会传统文化因素

B.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C.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D.社会大众心理氛围

E.社会人际关系

3.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有()。

A.投资超前、效益滞后

B.投资的产出特殊

C.投资的表现形式特殊

D.阶段性

E.连续性

4.绩效评价中常见的误差有()。

A.晕轮效应误差

B.近因误差

C.感情效应误差

D.暗示效应误差

E.偏见误差

5.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主要表现为()。

A.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

B.中心劳动力市场与外围劳动力市场

C.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

D.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与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

E.公共部门就业市场与私营部门就业市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分析由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两部分组成

B.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C.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必须编制在一起,称为“工作分析表”

D.工作描述由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E.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可以单独编写,也可以编制在一起,两者合而为一的称为“工作分析表”

7.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理论的假设不正确的描述是()。

A.产量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企业将尽量减少工资支出,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B.为了便于图表分析,假设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力

C.企业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性的

D.工资是劳动力的唯一成本,劳动力是异质的

E.企业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性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工资高,实际工资就高

B.实际工资是指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品数量

C.货币工资能真正反映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

D.货币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所得到的货币额

E.物价高,实际工资就低,物价低,实际工资就高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就业必须符合的条件。

2.简述计件工资的具体形式。

3.撰写求职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2.请论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容。

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2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非均衡

2.短期失业

3.自然型供给压力

4.就业弹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马歇尔的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2.两缺口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

3.劳动就业的主客观条件采用劳动者所有权之外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指标总的看来有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工资的职能,可以把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6.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应该_________________小型国有企业。

7.城市化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提出“供给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萨伊

D.亚当·斯密

2.菲利浦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认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联

D.不能确定

3.下列不属于

...非均衡的是()。

A.消费过度均衡

B.古典失业均衡

C.凯恩斯失业均衡

D.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

4.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属于()。

A.中度城市化

B.低度城市化

C.过度城市化

D.适度城市化

5.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把它纳入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学家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西奥多·W·舒尔茨

6.下列说法不属于

...我国传统就业模式特点的是()。

A.低工资、高就业

B.终身就业制

C.弹性就业制

D.行政安置,隐性失业

7.长期失业一般是指失业时间在()以上。

A.一年

B.半年

C.两年

D.一年半

8.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认为失业率在()以的属失业问题严重型。

A.3%~4%

B.5%~6%

C.7%~8%

D.4%~5%

9.从1996年失业警戒线的标准来看,全国失业重警线的标准是失业率为()。

A.5%

B.6%

C.7%

D.8%

10.下列条件中不是

..下岗职工隐性就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

A.制度比较健全

B.外部有比较多的就业机会

C.自身有需要

D.制度和管理有漏洞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般而言,非经济活动人口主要包括()。

A.在校学生

B.料理家务者

C.离退休人员

D.丧失劳动能力者

E.现役军人

2.劳动力供给是由()等社会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A.人口规模

B.年龄结构

C.自然失业率

D.分年龄组死亡率

E.劳动参与率

3.失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年龄在18周岁以上

B.有劳动能力

C.调查期间未从事任何以获取报酬或收入的劳动

D.当前有就业的可能

E.正在以各种方式寻找工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岗职工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转换方式,是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特殊产物

B.下岗职工应该树立市场就业的观念

C.下岗职工之所以退出原来的劳动岗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自身素质太低,因此国家不应该给其特殊待遇

D.下岗职工不能坐等国家和政府的安排,应该主动学习,树立竞争观念,从头再来

E.下岗职工在找到工作之后,仍可以继续享受原单位的下岗待遇

5.下列关于非均衡就业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A.名义需求受工资率及其变动的限制,有效需求受产量和收入及其变动的限制

B.非自愿失业可以通过实际工资率的调整来消除

C.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率的调整来消除

D.货币作为经济的传导机制是造成市场脱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E.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即价格刚性的存在,使失业状况更加难以改善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

2.简述对于失业率资料的几种统计方法。

3.简述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4.简述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解决就业问题的人力政策的主要容是什么?该政策对于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有何启发?

2.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B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简单劳动 2.劳动协作 3.自然失业率 4.评价中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行为的动机系统主要包括需要、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

2.劳动力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指标。

3.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客观标准。

4.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5.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分为阅读材料、_________________、提出对策、_________________四个主要环节。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的特征的是( )。 A.劳动的人类专属性

B.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C.劳动的社会普遍性

D.劳动的创造性 2.下列关于“劳动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 B.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的属性不相关 C.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的属性相关

D.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3.在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劳动计划

B.劳动准备

C.劳动行动方式

D.劳动实施 4.下列关于劳动制度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存在的特殊性

B.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C.构成的系统性

D.相对的稳定性 5.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性 B.特殊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6.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率=总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数

×100%

环境学概论试题B卷1及答案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专业学号级班 ··················密···················封·····················线·················· 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共印份数: 第1页共4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08—09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2007级、2008级《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B卷)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三种 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 16分)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00165 2013年7月考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行为属于劳动行为的是( B)P10-11 A.罢工行为 B.劳动竞争 C.劳资谈判 D.工会活动 2.行动系统包括劳动计划、劳动准备、劳动实施、劳动方式四个因素。其中______因素贯穿其他三者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A)P11 A.劳动方式 B.劳动计划 C.劳动准备 D.劳动实施 3.劳动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说明劳动力资源具有(D)P31 A.社会性 B.时效性 C.重复性 D.生物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44 A.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B.工作分析由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两部分组成 C.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必须编制在一起,称为“工作分析表” D.工作描述由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5.下列关于劳动力资源投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P36-P39 A.劳动力资源投资超前、效益也超前 B.劳动力资源投资的产出与一般物质资料投资的产出相同 C.劳动力资源投资主要以直接生产活动之外的经济活动形式体现出来 D.劳动力资源投资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 6.根据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劳动协作可分为(B)P13 A.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 B.自愿协作和非自愿协作 C.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 D.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 7.洛仑兹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累计百分数曲线,其中,有一条下凹的曲线。下列关于这条下凹曲线描述正确的是(B)P147-P148 A.下凹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B.下凹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 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 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浙江2020年4月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65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劳动是 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 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 .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 .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 .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 .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1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大气二次污染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现代湖 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 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 生物入侵 :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 , 并对本地生态系统 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 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 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 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 环境评价: 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 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0 分) 1. B E F 2. A C D 3. A B D E 4. A E 5. B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02 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 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 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 氧化型 ( 汽车尾气型 )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 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答:要点(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 内部并积累起来; ② 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 污。 (2) 类别:①生物性污染; ②化学性污染; 6. 遗传) ( 生态系统) 7. 8. ( 堆肥) (焚烧) 9. 10. (移动源) (固定源) 11. 12(山谷风) (海陆风) 13 14( 0— 1 20分贝) 2. (气压梯度力) (风) (湍流) 4. (空间辐射) (导线传播)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吸附交换) (络合- 螯合) (工业) (农业) (生活) ( COD ) ( BOD5) (在氮、磷过剩)(水华) (赤潮) 2分,共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1.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3. (总有机碳 TOC ) (总需氧量 TOD ) 5.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 气)

环境学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环境学基础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壤、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2.环境的分类: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1)自然环境: 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总称。 如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 (2)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3.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物质组分。 4.环境分类: ★聚落环境: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中心。 院落环境(西南地区的竹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 村落环境(农村、渔村、山村) 城市环境:(城市)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圈 相互制约、渗透、转化的交错带上。 自然地理环境(森林、草地、土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环境(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 队、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的统一体。)★地质环境:地理环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部分。(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指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星际环境) 5. 环境系统: 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环境系统内外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和交换:输入和输出。 6. 环境平衡(生态平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或者说,在一定时空尺度内,系统的物质、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7. 环境的功能特性: (1)整体性: 人类环境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有限性: 空间、资源、纳污和自净能力有限,进入环境 的污染物量超出环境容量或自净能力时,就会环境恶化; (3)不可逆性: 能量流动不可逆,环境一旦破坏,不能彻底 回到原来的状态; (4)隐显性: 环境破坏的后果显现的时间性,如水俣病;

就业与创业期末试卷

《大学生就业指导》期末试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命题人:审核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职业理想 2、职业素养 3、职业能力 4、职业规划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有向往的情感。下列反映职业兴趣一项的是()。 A 张勇经常练习写毛笔字 B 李莉喜欢港台明星 C 王刚沉迷于集邮 D 赵亮业余时间当兼职记者,对新闻和记者的活动特别敏感 2、中职生刘某经常摆弄一些机器模型,而且技术熟练,他多次参加航模、汽模比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今后可能比较适合干的工作是()。 A 汽车驾驶员 B 记者 C 农业技术员 D 演员 3、()是创业者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创业的源泉和动力。 A 创业意识 B 创业能力 C 创业条件 D 创业行为 4、目前,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常见的状况是()。 A 供大于求 B 供不应求 C供求完全平衡 D 供求基本平衡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书面劳动协议 B书面试工期劳动合同 C承诺书 D书面劳动合同 6、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 A 自学经历 B 求学经历 C 职业经历 D 生活经历 7、择业观是人们对()的根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它决定着人们择业行为自身内部心理动力的强弱,对人们的择业行为起着决定的作用。 A 生活问题 B 职业问题 C 学习问题 D 道德问题 8、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职业能力.下列不属于一般职业能力的选项是() A 记忆力 B 观察力 C 熟练驾驶机动车辆的能力 D 思维能力 9、眼手准确、迅速和协调地作出精确动作的运动反应能力是()职业需要具备的能力. A 外科医生 B 客房服务员 C 导游 D门卫 10、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预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A 经试用不合格的 B 患病的医疗期届满后不能胜任原工作的,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 C 因工负伤的医疗期届满后不能胜任原工作的 D因怀孕或哺乳而不能胜任原工作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缴纳的保险金包括() A 养老保险金 B 失业保险金 C 意外事故保险金 D 住房供给保险金 E 女职工生育保险金 2、创业能力是指() A 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能力 B 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 C 带有创新特征的能力 D 自学能力 3、设计一个成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把握的要点是()。 A 分析自身条件 B 确定职业目标 C 规划发展阶段 D 制定实现措施 4、我国现行市场就业方针的主要内容是() A 政府促进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个人自主就业 D市场控制就业 5、你对职业理想内涵的理解是() A 职业理想是源于现实,反映人们对职业愿望和需求的有形化的构想 B 职业理想是凭自己主观臆想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和追求 C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D 职业理想是对未来美好的物质社会、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以下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合同必备条款的为()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的大气标准为。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氧垂曲线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4、固体废物处理 5、分贝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自考0165劳动就业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doc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8.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 ) A.收益总量 B.收益增量 C.实物产出量 D.边际产量 9.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假设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产量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 B.为了便于采用图表分析,假设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两种,即资本和劳动力 C.企业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垄断性的 D.工资是劳动力的唯一成本,劳动力是异质的 10.根据洛仑兹曲线推导出的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是( ) A.欧希玛系数B.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 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 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 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 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 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 7、旱灾,地震等( B )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 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BOD 表示( A )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 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 A.氧 B.碳 C.氮 D.磷 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 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 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 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 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 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 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 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判断题库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试题判 断题库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2.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由用人的权利。 3.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投资基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市异地转移就业;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人民政府应当互相配合,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7.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和实施与全日制用

工等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8.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可以适当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12.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应当如实向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岗位需求信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3.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统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力调查统计和就业、失业登记时,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调查统计和登记所需要的情况。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 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 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 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 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 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dB)。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劳动与就业概论试卷及答案

答 题 勿 超 装 订 线 ------------------------------装---------------------------------------------订----------------------------------------线----------------------------------------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成 人 教 育 2010-2011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课程试卷(B 卷)(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面试是指由主试人将预先准备好的题目和有关细节,按预先准备好的程序逐一发问。( D ) P326 A.问题式 B.综合式 C.逐步式 D.程式化 2.行动系统包括劳动计划、劳动准备、劳动实施、劳动方式四个因素。其中______因素贯穿其他三者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 )P11 A.劳动方式 B.劳动计划 C.劳动准备 D.劳动实施 3.劳动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的一个特殊的组成,其最基本的特点是( D )P31 A.社会性 B.时效性 C.重复性 D.生物性 4.工作绩效评估的______,就是建立员工工作的行为特质标准,然后将达到该项标准列入 评估范围内,而不在员工相互间作比较。( C )P53 A.客观标准 B.主观标准 C.绝对标准 D.相对标准 分得分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

专业:姓名:得分: 环科系2002级本科生 《环境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2、光化学烟雾:含有NO X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成因是( B. )。 A. 藻类大量繁殖 B. 有机物大量进入水体 C. 氮磷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D. 溶解氧降低 2. 大气中颗粒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D. )。 A. 飘尘 B. 重金属元素 C. 多环芳烃 D. H2SO4 3.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A.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 镉 B. 铅 C. 甲基汞 D. 铬 4. 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C. )。 A. 去除有机物 B. 去除无机物 C. 去除氮、磷 D. 去除颗粒物 5. 烟囱排出的烟流形状与大气的温度层结有关。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烟流形状为( D. )。 A. 波浪型 B. 锥型 C. 上升型 D. 熏蒸型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举例说明其规律。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dB)。低于20Hz 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A.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A、主观判断性 B、多发性的 C 对人的危害性小 C、无残余物质需要处理 D、局部的 4.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A E )。

劳动就业概论练习题

劳动就业概论练习题 (课程代码:00165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包括增长在内的全面的经济【】 A、现代化过程 B、总量减少 C、劳务总量减少 D、人均GDP减少 2、我国法律规定,男性的劳动年龄界限为【】 A、15——64岁 B、16——60岁 C、16——55岁 D、18——60岁 3、2005年,全国人口有【】 A、12亿 B、13.08亿 C、13亿 D、12.8亿 4、2020年,我国城市化将提高至【】 A、35%以上 B、45%以上 C、55%以上 D、65%以上 5、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是【】 A、劳动力供求规律 B、工资规律 C、劳动力市场组织规律 D、劳动制度 6、印制职业资格证书的是【】 A、劳动部门 B、教育部门 C、公安部门 D、人事部门 7、台湾地区劳动就业呈现出新的特征之一是【】 A、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B、妇女就业难 C、自主创业 D、低龄化 8、我国女性的法定劳动年龄上限为【】 A、45周岁 B、50周岁 C、55周岁 D、60周岁 9、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增长 B、生活消费 C、收入分配 D、生产技术 10、我国法定最低劳动年龄界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1、1978年至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 A、6.4%左右 B、7.4%左右 C、8.4%左右 D、9.4%左右 12、我国1978年至2005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与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期相比,高出日本【】 A、5% B、4% C、3% D、2% 13、人口每增加1%,要达到充分就业就需经济增长【】 A、3% B、4% C、5% D、6% 14、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例为【】 A、55% B、60% C、62% D、72%

劳动与就业

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 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2.劳动的特征:①劳动的人类专属性。②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③劳动的创造性 3.劳动的分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②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 动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4.劳动方式:劳动方式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 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①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②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工具)的属性相关。③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5.劳动行为:作为劳动者最主要的社会行为①是指劳动者改造自然、实现其物质能量转换 的具体行为过程;②是劳动者与自然、社会环境互相作用的活动;③是劳动者在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制约、在特定观念的指引下而产生的行为; ④是由足够强度的需要和动机促使的、生产一定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6.劳动行为具有系统性,包含:动机系统、行动系统、结果系统和制约系统,体现为多要 素、多层次的内在结构。 7.劳动分工:就是将完整的劳动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岗位,使不同的劳动者固定地承 担不同岗位的劳动职务。 8.劳动协作:是指两人或两个以上的劳动者或者劳动群体,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在行 为上相互配合的行为方式。 9.劳动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者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 而发生的行为方式。 10.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①社会传统文化因素②社会经济环境因素③社会政治环境因 素④社会大众心理因素⑤社会人际关系 11.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的总称,它包括经济制度、家庭制度、 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一系列子系统。 12.劳动制度是自发形成和认为制定两者结合的结果 13.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①存在的普遍性②组织实施的强制性③构成的系统性④相对的稳 定性 14.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即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 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15.劳动关系的特征:直接性、普遍性、具体性、本质性 16.劳动力:是指打倒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 和。男性16~60周岁。女性16~55周岁。 17.劳动力的特征:①自然性特征②潜在性特征③可教化性特征④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18.劳动力人口数: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适宜的劳动人口。 19.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和体力 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20.劳动力资源的特点:①生物性②重复性③时效性④能动性⑤社会性⑥继承性⑦智力性 21.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①选对人②育好人③用准人④留住人 22.工作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①常规方法:排序法、两两比较法、等级分配法②行为评估 法:量表评等法、关键事件法、行为评等法、混合标准评等法、行为观察评等法③工作效果评价法:绩效目标评估法、指数评估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