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比较

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比较

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比较
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比较

中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比较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发展,尤其是中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经济下滑,影响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了提高欧洲的地位法国和德国不计前嫌放下仇恨联手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外国恐慌,中国的和平崛起困难重重。

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国内的资本,总体上而言,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是不断的转型与持续的增长。国有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分量的变化可大致勾画出中国的转型动态:1985年国有部门的从业人员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18.03%,到2002年这一数字已降到9.7 1%;1985年国有部门提供的税收占全社会总税收的29.20%,而到2000年这一数字却只有6.58%。伴随转型的是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截至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翻了三番还多,而同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了5倍多。中国的转型与增长是在整个经济体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发生和实现的。对于开放而言,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就是外资。截至2002年底,中国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234.18亿美元,其中累计实际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446 2.55亿美元。就比重来说,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由1989年不足1%的水平增加到4.1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由1989年2.90%的水平增加到10.04%。其他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是,2001年,在全部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中,外资企业占了23%;在全国总税收中,来自外资企业的

税收占到了18%;在总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占到了48%。单就出口来说,高技术产品出口几乎为外资企业所垄断,如数字处理设备、办公设备等;即使是在纺织品这样的中国传统的优势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也占了1/4强。直接从这些数据来看,有理由相信外资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于理论研究来说,更为要紧的是理解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机制。遗憾的是,外国直接投资的现有文献并不能提供一个现成的逻辑框架。从理论发展来说,人们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认识始终受制于对经济增长之源的探索。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特别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此相对应,那时的外国直接投资文献大都以“两缺口”模型为出发点,认为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弥补发展资本的不足直接作用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索罗模型”兴起后,人们对解剖“索罗余项”的浓厚兴趣“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增长模型,这些模型包括目前流行的“内生增长理论”,都特别突出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意识到外国直接投资是“包含着资本、技术、经验、网络”等多种属性的“复合性要素”,它不仅通过投资直接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溢出间接地作用于东道国经济增长。从这些理论发展的脉络中,可以发现人们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不断地在走向深入。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理论并不能提供理解外国直接投资对转型影响的线索,这种理论上的局限性是本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的激励之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转型的影响,中国转型的理论框架——民进国退,为引入外国直接投资这个变量提供了基础;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的影响,并依赖一些数据和案例给出了初步的经验证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不同国内资本的影响,并从这些影响中引伸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转型的含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与国内资本

相比较的角度获得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机制。我们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转型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是与中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联系在一起的。基于中国处于动态转型的现实,从金融结构的角度给出了中国金融体系低效率的一个解释。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必要条件是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成本差异达到某一临界值;体制外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私人经济降低了国有经济退出的临界值,从而加快了整个经济转型的步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可以用“民进国退”来定义中国转型的特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不同的资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影响与金融对不同资本存在的歧视性有关;外国直接投资对金融支持较强的国有资本存在“挤入效应”,对金融支持较弱的个体资本存在“挤出效应”,对介于二者之间的股联资本没有明显的作用。我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资本的作用——对国有资本成长的促进、对私人资本成长的抑制——与“民进国退”的方向是不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转型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与中国国内资本相比,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不在于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而在于它对中国生产效率的提升上,从长期来说,生产效率的改善比获取短期的经济增长率更为重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作用是,带动了中国国内的自身投资,但是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国有部门的投资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说,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特殊作用,为近年来各地对外资的积极政策找到了有利的证据。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转型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金融部门的低效率和歧视性:同样,外资源源不断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金融部门改革的紧迫性,它对建立起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具有“替代性”。中国金融体系的重构需要考虑到中国实体部门转型的现实,尤其是

国有部门、私人部门并存以及‘‘民进国退”的动态调整过程对金融结构内生性的重要含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其客观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政治环境的和平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外对中国市场的需求。

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外交在战后日本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是二战后最早推行经济外交政策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外交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外交在战后日本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战败后,经济陷入了崩溃状态。在美国占领下,日本的外交活动受到了限制。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复兴日本经济,日本有限的外交活动需要优先解决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促使日本政府进行经济外交实践。美国对日本战后发展方向的限制,使日本丧失了军事外交的空间,政治外交的空间回旋余地很小,而经济外交的环境则相对比较宽松。战后国际经济向相互依存的方向发展,推动了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日本在战后首先通过经济外交重新开启了对外经济关系,打开了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关系,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此基础上,日本继续推行经济外交,全面拓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使日本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经济外交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获得了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能源,也解决了商品和资本的出口市场问题,有效解决了各种国际经济摩擦和纠纷,还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日本通过经济外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研究日本经济外交与日本战后经

济崛起的关系,旨在充分认识经济外交在战后日本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成功的原因,吸取和借鉴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成功经验。日本的经济外交对我国推行经济外交,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在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对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影响。

在最近因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我国的能源危机不断加深,近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出口量减少,从而加大了对中国的能源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天然气能源危机,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出口缓解了中国在发展过程的能源不够不得不高价进口能源的问题。

中国与日本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经济的发展受到频发的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中国的GDP虽然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人均GDP依然低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国到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会计(4)班

张盈盈

141110426

国富论读后感【可编辑版】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撰写而成的。这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我觉得它有点难读,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地看了一遍,就据此写下自己的一点浅见。《国富论》共分五篇。亚当·斯密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转折时期,他为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大声呐喊,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肆意攻击。然而,他的劳动价值论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他的学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成长。有著名经济学家对作者亚当·斯密给过一个概括性的评述——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作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读一读这本惊世之作,了解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拜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和认识。也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而亚当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见的手”开启了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自由和法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两手抓,既要给空间市场,政府也要适当地宏观调控。纵观历史,我们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大跃进”活动,政府全面掌控市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政府规定的,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使当时的经济停滞落后。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

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读了《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德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我认为,这是一本主张个人自由竞争,在经济学中起着启明灯和导航灯的重要巨著,是对当代及现代有重要影响的百科全书!第一篇,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这第一篇是整篇巨制的重中之重。首先讲到的是分工,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可能不擅长某一方面,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擅长的某一方面来换取别人擅长的那一方面的服务。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分工可以极大地增进劳动生产力,正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擅长,而又有错综复杂的各样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换。交换提高了社会有效需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十分钟让你看懂中国经济

十分钟让你看懂中国经济 什么是经济发展? 简单的讲经济发展就是有钱,但钱从何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的运转?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但金银携带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什么是通货膨胀?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块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房价能绑架中国经济吗?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使中国央行发行了太多的人民币,如果房价下降,等于把那颗石子投进了海里,那么多印出来的钱会使中国产品价格飞涨,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看似房价与石子毫无相干,可是他们的属性是一样的,就是价格和价值严重的背离。实际上房地产的崩盘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而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为什么政府迟迟没有把房价降下来,不是降不下来,如果真想降房价,只需要一道政令,房地产价格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可是后果谁能承担,严重通货膨胀谁来负责?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是无可置疑的,是客观实在的,没有人能改变。可更棘手的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如果降房价,面对的是马上的通货膨胀,可不降房价,那么面对的就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何去何从?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稳定房价,然后在社会产品增加时,减少货币的投放量,加上其他政策如加息、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等辅助手段,来使中国经济软着陆,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看到的一切政令也是这个逻辑。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综合国力1、经济规模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的GDP为11.20万亿,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8.57万亿,尚有7.37万亿的差距,我们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895美元和52195美元,美国的人均GDP为中国的7.6倍。根据我们的预测2027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但是距离发达国家4万美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987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今年有新的表述。今年,我们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人均GDP从8千美元到4万美元,美国用时约26年,日本用时约31年,中国需要多久?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2050年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美国为34.10万亿美元。基于世行估计的人口数据估算人均GDP,中国在2050年的人均GDP为3.73万美元,美国为8.78万美元,差距仍然巨大。 3、经济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生产的效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经济;三是效率改进。从CTFP(按目

国富论 论资本利润 读书笔记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可经营的那么多贸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达到各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上,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利润。所以,中国的普通利息率,据说是百分之十二,而资本的普通利润,必须足够多担负这样高的利息。“ 数百年前,斯密就看清了清朝政府的经济本质——固步自封地形成垄断,排斥外资,缺乏竞争,底层劳动人民的安全不能保证,从而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止步不前,也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埋下了根基。 根据斯密的理论“一国所获的财富,如已达到它的土壤、气候和相对于他国而言的位置所允许获得的限度,因而没有再进步的可能,但尚未退步,那末,在这种状态下,它的劳动工资及资本利润也许都非常的低。一国人口的繁殖,如已完全达到其领土所可维持或其资本所可雇用的限度,那末,在这种状态下,职业上的竞争必然非常激烈,使劳动工资低落到仅足维持现有劳动者人数,而且由于人口已经非常稠密,也不可能再有增加。一国的资本,如与国内各种必须经营

的行业所需要的资本相比,已达到饱和程度,那么各种行业所使用的资本,就达到各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允许使用的程度。这样,各地方的竞争就大到无可再大,而普通利润便小到无可再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竞争会导致资本家的利润率降低,因为资本家若想按所需人数雇到劳动者,就需要抬高劳动工资而减少资本利润。其次资本家存在竞争的压力,从而推使商家生产更好的产品,但此过程会降低利润率。而垄断会产生较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竞争强烈程度,致使资本家改造生产技术不积极,生产能力滞后。

亲测已过-社科院院考最新2018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

国际经济学 一. 简述题 1.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福利影响P100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 讨论: 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 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 净福利效应: a-(a+b+c+d)+c= - (b+d)<0,福利下降。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大国情况:

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 净福利效应: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2.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P130 关税同盟是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Viner)在其于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的效果可以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 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2.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缔结关税同盟后,无论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情况下,进口国(上面例子中的A国)X商品的价格都比原来下降了。如果A国X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A国对X商品 需求数量的增加幅度要大于X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X商品的销售额也就是进口额 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 4.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行政开支 5.建立关税同盟后,可减少走私

国富论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

浅谈《国富论》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 前几周一直在读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这本书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他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而经典的可贵之处在于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这次的阅读,我把切入点选在了“《国富论》之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 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变化比以往更是风起云涌,中国在这十几年中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简而言之,成就显著,问题依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中国在第二个十年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济体制的改革还需继续深化。事实早已证明,靠计划经济是不能够富国强民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自由和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而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亚当·斯密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个契机。因为他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一种颠覆两千年中国封建传统的思维。这就是自由主义,一种基于个人至上理念的哲学。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在十八世纪的

苏格兰,有一个思想传统,叫做“自然秩序”理念。这种自然秩序是通过未预期的社会结果形成的,也就是说,市场,像语言、法律体系和许多其他现代社会制度一样,不是中央计划或集体调整的结果,而是因很不相同的原因而行事的个人行为的未预期的的社会结果。这种思想乍看平凡无奇,细味其中蕴含的经济意义却极为深刻。因为一旦接受这一观点,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让政府指导市场运行的传统观念,让自由市场机制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看不见的手”。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所谓的“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都可以说是由这一传统衍生的思想。显然,对市场的强调将极大地释放它蕴含的力量。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然从未明确提出市场与制度之间联系的理论,但作为“苏格兰传统”的继承者,我们从他的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重读《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按照亚当·斯密的逻辑来看,这两者也确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市场鼓励个人的自由交换,并通过法律,而不是政府的强力,来保证这一交换的顺利进行。个人的行为只受价格、道德、法律等自然因素影响,个人的创新自此才真正得以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市场和法律良性互动的背后,是政府权力的不断压缩,个人自由的不断彰显。创新精神作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精)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张连城 内容提要: 2009年, 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 2010年, 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 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 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 7—8年之久。但是, 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 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 在未来3—5年内, 中 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 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 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 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作者简介:张连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经济周期通货膨胀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本轮经济周期2007 年到达波峰, 2008 年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 2009 年已完成筑底。 2010年以后的经济运行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对通货膨胀应当持有怎样的预期, 以及如何避免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扩张期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既包括经济扩张期, 也包括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是指经济从波谷向上运行至波峰所持续的时间, 经济收缩期则是指经济从波峰向下运行

至波谷所持续的时间。我们可以把经济扩张期分为复苏和繁荣两个阶段。复苏阶段是指经济从波谷运行至经济增长趋势线即运行至经济正常增长路径附近的阶段; 繁荣阶段是指经济从正常增长路径继续上行到达波峰的阶段。同样, 我们也可以把经济收缩期分为衰退和萧条两个阶段。衰退阶段是经济从波峰向下运行至经济增长趋势线附近的阶段; 萧条阶段则是指经济从趋势线继续下行运行至波谷的阶段。 本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始于2000年。经过8年的持续增长, 到2007年, 经济运行到本轮周期的波峰, 经济增长率高达13%。2008年经济开始向下运行, 经济增长率跌至9% , 2009年经济继续下行。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进入了经济周期的收缩期。根据2009年经济的运行态势和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 可以肯定地说, 2009年应是本轮周期的波谷年。经济在完成筑底后, 2010年将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期, 不存在2010年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 经济周期无论是处于扩张、收缩还是筑底阶段, 实际上都是由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支配 41 2010年第1期总第147期 的。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1984年、1992年和2007年。波峰年的峰值(GDP增长率分别是1117%、1512%、1412%和13%。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1990年、1999年和2009年。前三年的谷值(GDP增长率分别为512%、318%和716%。2009年的谷值可能在813%左右。 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 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 总共完成了3个经济周期, 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166年; 若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 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 年间也已经完成了3个经济周期, 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133年。这就是说, 自1978年以来, 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15年左右, 或者说, 经济周期的波长平均在9—10年之间。

(1)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摘要: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已不是人们直观可以认识的,面对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和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利益纠葛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的蔓延似乎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迫切需要依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当前经济的形势作出正确而全面的清醒认识。 关键词:出口投资消费经济 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 1.1我们过去的繁荣建立在出口高增长和投资高增长之上 这个高增长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高增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能,特别是制造业,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产能非常大。这一次保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这些落后的产能淘汰。保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效应就是我们还是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投资依然带来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就会带来麻烦。 1.2资产泡沫问题 今年的GDP总量增长大概是1.6万亿,但是我们今年的信贷增长是10万亿。这就意味着我们信贷扩张的产出效应是很低的,但产生另外一个效应很高,就是资产泡沫,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之后还是会拉高。 1.3国际贸易摩擦集中爆发 中国未来面对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会非常复杂、非常冲突,摩擦将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增长恢复了,反而放手,采取很多对中国不利的政策,造成价格的上升、下降,美国可能会采取抑制中国的政策,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包括可能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且还有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像这样的因素,美国明年可能不断地打这些牌,核心要务是抑制中国。 二、从经济结构简单分析国内经济 2.1出口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浪费基础上的低附加值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一次痛苦的转型,如果成功,中国出口经济将更加健康、更具有活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美国还未从次贷危机阴影中走出,欧元区多数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因此,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中国出口受挫。 2.2投资

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及其思考

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 多大差距,这还用说吗?最简单的了解渠道就是GDP啊。2017年GDP排行榜上,美国是19万亿美元,排第一,中国是13万亿美元,排在第二位,排第三的日本仅4.3万亿美元。你算算看,这老二把老三已经落得很远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是同一个量级的,但是差距也不小。19万亿和13万亿。 那怎么解读这个数字呢?比较悲观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这个距离其实很大。你看,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每年接近10%,所以大家预测,2020年,中国就要赶上美国了。但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到6%-7%,那什么时候赶上美国就成问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会一直下降呢? 第二,中国人口多得多啊。总量赶上有什么用,如果一算人均,画风马上就变了,中国差得太远太远。 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人太勤奋,参与劳动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个人劳动时长也长于美国,所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十二分之一。 如果再看细节,具体到教育、消费及医疗等领域,中国人均数据那是被美国全面碾压。人均教育投入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人均消费支出,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人均医疗支出,这个就更夸张了,中国只有美国的二十二之一。 你看,中美差距,总量上是同一个数量级,但是一旦人均,就差出一个数量级了。

但是,这是最后的结论吗?陈经先生的那篇文章指出两点,值得我们再深入思考的地方。 第一,GDP这个指标反应了真实情况吗? 我们且不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那已经是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事了。就是按照GDP本身计算,也有很多存疑的地方。 比如,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进了GDP,像增发国债这种事就被计入了GDP。 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 比如,201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是51.6%,在世界各国中明显偏低。那是中国服务业不发达吗?有这个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这里面也有个很重要的技术性原因,就是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放。 很多小规模的服务业,像小饭馆这样的生意,很多是统计不上来的,比如在淘宝上做生意,是不交税的,当然也就统计不进GDP。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很大的数字。 还有,中国经济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比如造高铁。这些投资本身花多少钱,就计入GDP多少钱,是一次性的。但是这些基础设施,是一年年持续发挥作用的,它们虽然本身升值不多,有时甚至亏损,却能帮助一大片地区实现财富升值。 所以,中国这部分投资GDP的含金量也不一样。而再反过来看美国,美国

国富论读书笔记3篇

国富论读书笔记3篇 《国富论》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200多年前所写,全名为《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是由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希望 能够帮到大家。 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一 《国富论》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200多年前所写,全名为《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由于他第一次系统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重要的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使他成为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而《国富论》也被认为使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就 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而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理论一样重要。其看不见的手像牛 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亚当、斯密献给人类的伟大观念,这一观念培育出来的市场经 济制度,尽管有各种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迄今为止却是人类全部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 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我们曾经长期否定亚当、斯密的智慧,甚至把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说成是对私有制的公然辩护。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已经 接受了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具体地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今日中国之意义主 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承认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场经济的前提。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第一 块基石,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筑在这块基石之上。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不尽如人意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对人性的假设不符合现阶段真实的人性,而在这个 错误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是错误的。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本来是不 言而喻的,就像买东西的人都希望买尽量便宜和好的东西,而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东西卖得 价钱高一些一样自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我们几十年都不敢或不愿意 承认,连实话都不能说,怎么能行得通呢?我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利 己性假设,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经济制度,才能 有行得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其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依靠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 干预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 济中,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由政府推动。简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而不在政府。市场需要的是小政府,要变管理型的政府为服务型 的政府,政府应当尽量少的参与经济活动。当然,市场经济并也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 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也中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 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基本职责是:(1)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2)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对比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还有多大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中国经济已经今非昔比,GDP总值已经是公认的世界第二。2011年春天,皮尤全球态度调查就“谁是全球经济领跑者”向全世界数千名民众展开调查,半数中国被调查者认为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只有25%的中国人认为本国经济已赶超美国。而美国人也动摇了,43%的美国被调查者投票给中国,只有38%的人认为美国占上风。以下是一些经济衡量标准的对比。 在衡量经济能力时,绝对经济总量比人均数据更有说服力。早在十年前,中国的钢铁消耗量,手机拥有率和啤酒消耗量(衡量经济优势的重要标准)等指标就已高于美国,此后又陆续在部分其他指标上赶超。2011年,中国出口量比美国高出30%,固定资产投资额高出约40%,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燃耗比美国高出10%,温室气体排放高出近40%(尽管中国人均气体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年购车量最高的国家。 在发明创新领域,这个创造了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度也在向美国发起挑战。统计表明,2011年中国的专利许可数量要高于美国,虽然有些专利含金量存疑,但在未来必将有所改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在全球142个国家中位列第31位,遥遥领先屈居51位的美国。其外部金融

影响力轻松秒杀美国,中国拥有两万亿美元的国外净资产,而美国背负着两万五千亿美元的债务。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鉴于中国服务业数据覆盖率较低,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存疑)。过去五年内的相对增长率表明,这一差距将不断缩小,并将在2023年追平。中国零售业加速发展,有望在2014年赶超美国,同年还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早在2000年,美国进口量还是中国的六倍,这一转变可谓是中国的一个华丽转身。 至于衡量经济水平的首要标杆——国内生产总值(下文简称GD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基于购买力平价法来衡量,中国的GDP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这也将证明相对贫穷国家的物价的确较低。但要真正实现超越美国,中国的GDP必须折合市场汇率,以美元计算方能作数。 据粗略估计,2011年美国的GDP仍是中国的两倍,但与2000年的八倍相比以有所下降。根据《经济学人》得到的最优数据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GDP实际年增长率将为7.75%(相比前十年的10.5%有所下降),美国为2.5%。(GDP平减指数显示)中美通胀平均水平分别为4%和1.5%,人民币每年将增值3%。若然,中国经济将在2018年超越美国,这比预期提早了一年,因为中国的GDP 美元价值增长高出了2011年的预期。 但即使中国能够在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富庶大国,因为其人均GDP仍是中国的四倍。但据胡润中

浅谈国富论

浅谈《国富论》 《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最经典的反驳,在这本书于1776年出版后,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许多要求自由贸易的声浪。这些声浪还认为当时经济的艰难和贫穷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所造成的。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被说服相信了自由贸易的优点:英国政府和议会依然继续维持重商主义多年。 国富论一书也否定了重农主义学派对于土地的重视,相反的,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国富论一书非常成功,事实上还导致许多早期学派的理论被抛弃,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则专注于将斯密的理论整合为现在所称的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由此衍生)。马尔萨斯将斯密的理论进一步延伸至人口过剩上,而李嘉图则提出了工资铁律—认为人口过剩将导致工资连勉强糊口的层次都无法达成。斯密假设工资的增长会伴随着生产的增长,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则较为准确。 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只被称为“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举例而言,如果产品发生短缺,

产品的价格便会高涨,生产这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便会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产,最后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许多产品进入了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加,供给的增加会将产品的价格降低至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使产品的利润接近于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刺激也不会消失,因为产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产者的薪水在内。如果价格降低至零利润后仍继续下跌,生产者将会脱离市场;如果价格高于零利润,生产者将会进入市场。斯密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而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不过,斯密也对商人保持戒心,并且反对垄断的形成。 斯密也大力批评过时的政府管制,他认为那些管制将会阻挠产业的扩展。事实上,斯密反对绝大多数政府管制经济的行为,包括关税在内,他认为关税最终将导致长期的效率低落以及价格的居高不下。这个理论在今天被称为“自由放任”,代表“让他做、让他去、让他走”,这个理论后来影响了政府的立法,尤其是在19世纪里。在国富论一书里最知名也最常被后人引用的两句话是:我们不能借着向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诉诸兄弟之情而获得免费的晚餐,相反的我们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并非诉诸于他们的慈善之心,而是诉诸于他们的自私。我们不会向他们诉诸我们的处境为何,相反的我们会诉诸于他们的获利。因此,由于每个个人都会尽力把他的资本用以支持并管理国内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于是便能达到最大的价值;每个个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扩大。确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中国与美国有多大经济差距

中国与美国有多大经济差距?--兼谈汇率偏差与国民总值 我们当年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选对了还是选错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究竟是 取得了胜利还是遭到了失败? 这些问题,对于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以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现代史的中青 年人,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建国42年,我国已从任随列强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国家,变成了独立自主、繁荣昌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在美国和欧洲的 华人、华侨对此感受最深。过去,他们像美国黑人那样受到种族歧视,一场抗美 援朝战争,使美国白人对华人、华侨刮目相看。我国的原子弹、氢弹、一箭三星 的成功,使华人、华侨扬眉吐气。环顾神州大地,已经面目一新,可说是改了天,换了地。我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善的速 度超过世人预料。过去梦寐以求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 早已不在话下,这几年的经济统计公报,连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的产量也不再 单列了。过去做梦也没有想过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录放机,已在城市普及。连拉萨的彩电普及率也达到85%,与法国一样。社会主义道路当 然走对了。 但是,随着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扩大,“社会主义道路失败论”却越传越 广,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主要论点,而且一度使许多人相信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失败论”者,是把中国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与最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相比,说今日中美经济差距有六七十倍,所以说社会主义 失败了。普通老百姓看到,美国(以及日本、西欧)来华工作、旅游的人,花钱很 阔绰,住的是大宾馆,吃饭、坐车、买东西时,大把钞票往外掏,人人都像旧社 会上海的大资本家;而中国人去美国则显得很寒碜,一个工程师一月的工资换成 美元,还不如美国工人一天的工资高,比美国失业工人领的救济金也差得远。他 们难以解释这差距,于是慨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成就巨大,与资本主义 相比就显得渺小,所以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了。 的确,中国(以及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的经济与美国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差距被夸大了、膨胀了。国外新兴的经济学——“发展 经济学”早就作了分析解释,我国那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既不懂又不学,用一些胡说八道蛊惑群众,还互相吹捧为“著名学者”、“知识精英”。 比较典型的是上海《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组织的关于“球籍”的讨论。钦 本立一伙说,改革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老在300美元上下徘徊,与西方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时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1985年下降到只相当于日本的五分之一,按人口平均计算只 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失败了,改革开放也失败了,中国快要被“开除球籍”了,只有一条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依据的是世界银行每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可 是,如果不是他们故意断章取义,便是他们没有把世界银行报告读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