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陕西日报》(2020-06-18 第11版文化)

于右任

展陈在于右任纪念馆里的于右任踏勘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址老照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每每读之令人心潮澎湃的诗句,是于右任先生晚年思念故乡所作的著名诗篇——《望大陆》,字里行间,渗透着先生满满的对故乡、故土的思念和家国情怀。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与世长辞,终年86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这首《望大陆》当作他的遗愿。

于右任先生,祖籍泾阳,出生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辛亥元老、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中国标准草书创始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右任”行世,晚年自号“太平老人”。先生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教育、修水利、办农场,护持民族文化遗产,深受人们崇敬和怀念。

少年求学发奋图强

6月3日,记者来到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5号,这里是少年于右任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于右任在诗文中提及的那个有着“三间老屋一株槐”的院落。

说起于右任小时候的故事,讲解员熬淑伟侃侃而谈:“于右任两岁时,母亲赵氏病逝,临终前将小右任托付给了嫂嫂房氏。于右任的伯母房氏只好将小右任带回了泾阳杨府村娘家生活,

视如己出。为了让于右任能够与小伙伴们一起牧羊玩耍,伯母用自己纺线挣的钱,为小右任买了一只跛羊,让他能够与孩子们一起牧羊。有一日,放羊途中险遇狼害,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伯母遂让哥哥房宗海联络了村人,一起请了先生,成立私塾,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读书学习,于右任得到了良好的早期启蒙教育。”

于右任11岁时,教书先生发现他聪慧过人,自己已经教不了了,遂建议将于右任送到更高级别的学堂。

伯母为了让于右任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把他又带回了三原,在于右任三叔祖于重臣的帮助下进入当时非常有名的毛班香私塾学习。在此,少年于右任的学业大有长进。

每到清明时节,伯母都会带着于右任去给他的母亲扫墓,告知其母孩子几岁了,读了几册书等情况。

晚年的于右任回忆起那时的情景,仍旧声泪俱下。他在文章中回忆:“水环三面白公渠,垂老重来省故居,尤记阿娘哭阿母,报儿今岁读何书。”

1894年,于右任16岁时,其父于新三用多年积蓄购置斗口巷5号,作为于右任攻读诗书、精研古今之地。于父对儿子说:“吾屋虽漏,放声读书较自由也。”于是,父亲向书本作揖,儿子向父亲作揖,父子俩相互背诵诗文,学习至深夜,留下了“一灯如豆下苦心,父子相揖背章文”的佳话。

1895年,17岁的于右任就以案首中了秀才,先后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

1898年前后,陕西大旱,百姓逃难,流离失所。

1999年,陕西学生沈巍创办粥厂,任命21岁的于友仁为粥厂厂长。他竭尽全力经营粥厂,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粥厂工作结束后,于右任被推荐到陕西中学堂就读,当时庚子之役爆发,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狼狈逃至西安,并把陕西中学堂改为行宫,学生被迫停课,出城接驾。于右任对此极为愤慨,他想上书陕西巡抚岑春煊,请其手刃西太后,复行新政,但是幸好被同学所劝阻。

庚子之役后,于右任民族意识高涨,以大无畏的气概书写了“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的对联,并拍散发照,抒发对清廷的愤懑。

1904年春季,于右任赴开封礼部春试,写下的34首饱含爱国激情的诗篇。他因为这些诗篇以及散发照被清廷以“逆竖畅言革命,大逆不道”为由拿办,清廷密诏:无论行抵何处,立即拿获,就地正法。

幸好当时他的同乡李雨田及时报信,于右任经武汉、南京去往上海,并受到了教育家马相伯先生的帮助,化名刘学裕,意思就是流亡学生于右任,就读在震旦学院,进行半工半读。

1905年,于右任参与了复旦公学的筹建工作。“复旦”二字由于右任所题,寓意“复旦兮,不忘震旦”复兴中华之意。

钟爱文化兴修水利

于右任一生钟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竭尽心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他国学功底深厚,擅长诗歌,尤精书法,被誉为诗豪草圣。

走进于右任纪念馆的书法展厅,我们看到了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讲解员周利萍介绍:“于右任先生酷爱书法,他以魏碑入手把篆、隶、行融化入楷书,个性天成,开辟了严整、舒展、豪宕、奇险的楷书新境界。他撰写行书把魏碑的精神风韵,个人的儒气、侠风、灵性融入行体,把行楷推上了一座新的高峰。后来,他又组建标准草书社,呕心沥血研制《标准草

书》,历经30多年,反复9次修订出版,探索出中华草书的结体规律,揭示并建立草书的代表符号,总结制定出标准草书的四条八字原则——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开创草书规范化之举,从而把草书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里程。研究与创作与时俱进,于右任的草书艺术日臻成熟,及至晚年达到炉火纯青,于体书法风行海内外,被举世公认为‘一代草圣’。因而,于右任书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献价值。”

于右任喜爱收集古墓墓志和碑石用于习字,历经20余年,精心收藏了一批我国古代的墓志和碑石。抗日战争爆发后,于右任担心这些珍品被日寇抢掠,就把自己收藏的387方墓志、碑石,其中包括《熹平石经》等稀世瑰宝,从北京、南京等地运回陕西,无偿捐赠给当时的西安碑林,使得这些珍品得以保存,今天的我们才能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

“于右任在靖国军总部成立渭北水利委员会,他邀请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设计建设泾惠渠。1930年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开始兴建,1932年泾惠渠建成,开渠放水,流水潺潺,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 农田50余万亩。民众永远不会忘记倡导兴修泾惠渠的三大功臣——于右任、杨虎城、李仪祉。”三原作家、三原报原总编辑吴树民介绍说,“1930年,为改良农业,推广先进技术,培育良种,于右任在祖籍泾阳县,创办斗口村农事试验场,并设农艺园艺畜牧业项目,引进先进农业技艺、优良农业品种,免费培训泾阳、三原农技人员及农民,平价供应推广良种,并留言,将其创办的斗口村农事试验场,死后奉归公家,不留后代。”

情系桑梓创办西农

于右任非常重视国民教育,曾先后参与创办了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著名大专院校,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孙中山曾赞扬他“放眼远大,深为本根”。

1918年,陕西靖国军在三原成立之后,于右任随即设立了教育处,开始在辖区内大兴教育,他先后在三原兴办了民治学校、渭北中学、渭北师范、三原县中、三原女中等学校。渭北中学就是现在的三原县南郊中学,现在是一所省级重点示范高中。民治小学和民治中学现在还保留着先生当年创建时的样貌,培育了大批英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农科大学和农业专门学校迅速发展,但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在北方和西北地区未有大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灾荒战乱年代,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内有饥荒遍野,尤其是西北连年苦旱,民不聊生。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以于右任为代表的大批有识之士,极力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1932年10月,有关部门召开会议,通过于右任、戴传贤等人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了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青年学者樊哲介绍,“1932年12月,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建设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于右任、杨虎城等15人为委员,公推于右任、张继、戴传贤为常务委员,筹划创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从1933年1月开始,国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就开始了校址的选择。于右任亲自带队考察,最终选择了武功县西部的张家港(今杨凌)。他提出了建校地点在张家港的理由:一、此地是周朝的遗迹,是后稷教作物的故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次,从北到南有三个平原,便于作物实验。渭河的草滩可以看作是牧场,在秦岭可以进行森林研究。第三,张家

港气势恢宏,隋文帝、唐太宗的遗迹都可以清晰的查看。第四,陇海铁路会从学校门前经过,交通比较方便。

1933年7月,学校筹委会在武功成立筹备处,王玉堂任学校筹备主任,开始购买土地,采办建筑材料,进行各项工程。1934年3月,学校筹委会公推于右任为校长。1934年4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3号教学楼)在张家岗隆重奠基,标志着我国西北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自此开篇。

1938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1949年,更名为西北农学院。1985年,经相关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985工

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于右任先生生长于三秦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个人的禀赋和奋斗,使他成长为立志报国救民的民主革命家、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先生的一生波澜壮阔,爱国主义激情贯穿始终,他高尚的爱民情操和赤诚的爱国情怀源远流长。

记者手记

三十功名两袖风一箱珍藏纸几张

在于右任先生《我的青年时期》一书中,有他创作的这样一首诗:“堂后枯槐更着花,堂前风静树荫斜。三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破家。”

此刻,我站在这棵槐树下,抬头望去,只见它郁郁葱葱,岁月的变迁让它的生命更加顽强。树还是老样子,默默地站在院子里,看着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四季更替。

“于右任先生是我的伯曾祖,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在他去世的50余年里,社会各界或举办各类书法作品展览活动,或编印出版关于他诗文、传记、书法研究著作等内容的书籍等,以不同形式表达对他的崇敬与怀念。”于右任纪念馆研究员于鸿钧眼里的伯曾祖一生经历丰富,拥有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报人等多重身份,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先驱,被称作“一代草圣”。同时,“伯曾祖更是一位可亲的家人。我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讲起他的故事,更能从爷爷于中令那里了解到他晚年的更多事情。”

小小的庭院,老屋内简陋的陈设,墙壁上记录着先生的故事……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于右任故居,没有华丽高大的建筑,却能让人感到一种古朴厚重,体会到他博大的胸怀以及拳拳爱国之心。

一路同行的三原作家、三原报原总编辑吴树民,给我们讲了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1931年的一天夜晚,回乡探亲的于右任先生陪同杨虎城将军,来到三原县城西关民治小学,观看师生们排演的话剧《一元钱》。杨虎城问导演:“这剧是啥时排的?”导演答:“去年春上,我们民治师生仰慕学校董事长于右任先生赈救陕西灾民的苦心,为募捐排的!”杨虎城敬重地看了于右任一眼,轻轻点了点头。演出开始了,演员的服装十分漂亮。杨虎城不解地小声问身旁的一个学生:“你们哪来这么好的衣料?”学生答:“于伯伯在养母去世那年,收到了一

些挽幛。我们演出没服装,就去找于伯伯要挽幛。于伯伯立即答应说‘好事!卸去!’我们就卸了布料请裁缝做成了演出服。”杨虎城再一次敬重地看着于右任,使劲点了点头。

故事,让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慨。

再看于右任先生的草书,笔墨突出内敛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能使人在阅读和欣赏中沉思,血脉通畅。在构图和字体安排上,王先生从不刻意经营,大小自然不一。他写的很自由,完全看不出什么人造精神。由于他在碑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无论是条幅、中堂、对子还是扇面,王粲先生都乐此不疲。专家们对于右任先生人品和书评的赞誉不绝于耳。

林语堂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柳亚子赞他“落落乾坤大布衣”。

临别,我向先生的塑像深作一揖,深鞠一躬。致敬大先生!

原文链接:

借我一双眼睛_高二作文

借我一双眼睛 葬我之于高山之上兮,望故乡;望故乡之不可得兮,愁断肠。 强烈的漂泊感在清明时节的落雨中逐渐升腾,凝成眼前抹不去的氤氲。站在他乡的土地上,且借我一双眼睛,一双能让我看到故乡的眼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当杏花酥雨叩响了江南湿漉漉的石板路,浓浓淡淡的乡愁次第展开。我想念那弯弯垂柳披散着长发回忆白沙堤,我想念那阔荷兰浆轻轻一点便在心上绘满妩媚的波纹,我想念那虚静的瓦在岁月中逐渐风化为南国的美丽沉淀。可我却看不到了。看不到廊檐上龙飞凤舞的楹联跃动着厚重的文化,看不到如髯的藤葛缠绕在如云的群塔诉说着丰盈的幻想,看不到荡漾的湖水中漂浮的千年藻苔独奏着缠绵。只因为一道海峡横亘在我与大陆之间。日暮了,乡关却无从寻觅。寻不见那盈满母亲目光的沧桑柴门,寻不见那年年燃烧的桥边红药,寻不见那伊人用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于是我惟有向烟波江上的皓月祈祷,且借我一双眼睛,一双能让我看到故乡的眼睛。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薄如蝉翼的泪痕在岁月的抚摸下却已难以辨认,只能让自己扬着思乡的帆向遥不可及的大陆看。孩子们洁净稚嫩的双手期待拘起明日晖光,让它融在历史那两道温情汹涌的江河里,在残留的依偎中唤起古道风尘,竹篱江南。老者们的须发在风中瑟瑟,目光不知疲倦地掘着黄土地,直至终于匍匐在那闪过的一滴水上,愕然间明白——那是自己的泪花!

而青年们也疾呼“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家信一样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此时知道乡愁是紫色的雏菊,插在更深色的瓶里,在镂着富与寿的古老花瓮里,在特殊的异乡凄婉的风里哀愁。是要欲问迷津啊,可望尽天涯只望见眼前漫漫的海水和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隔开我与大陆的伤疤。于是我惟有向连着大陆的海水祈祷,且借我一双眼睛,一双能让我看到故乡的眼睛。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阿里山上的冰壁淡淡反映冷冷的落晖,寂天寞地中,千山万山都陷入一种清远的冷梦。而日月潭中平砌着一面冰湖,从此岸到彼岸净是虚无的冰,没有天鹅也没有舞者。因为这儿是我的心脏,一片乡心浸在白玉的湖里。我想起自己的家在江南,纸伞飘,幽径长。我想起此刻家里激辩正高昂,禁用词语是政要们上街佩戴的假面,所有的扩音器都聒噪着同一个分裂的腔调,标语贴满屈原的额头。而更有广场上要求独立的双手在禁用词语势力的玻璃片子似的笑声中顷刻握成拳头!本是连着同一条脐带呱呱坠地的胞亲啊,怎会被现实逼得反目成仇?岂是无归意啊?大陆,你可曾听见我夜夜啼血的哀鸣?可怎奈分裂啊分裂让归期变成了无尽的省略号。我担心,会有一天,我会因为怎样想你而梦也梦不到你啊?于是我惟有向南来北往的鸿祈祷,且借我一双眼睛,一双能让我看到故乡的眼睛。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且让我在执着而徒劳的远望中与那朝思暮想的影子更进一步吧。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且让我在流云和落雨中抚慰那份濡慕之情吧。

葬我于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于右任《望大陆》 高秉涵瘦削的手臂中抱着一个泛着青白色光的骨灰坛。他站在村子的西头,仔细地回忆骨灰主人生前的心愿。 临终前,那个在台湾孤零零了大半辈子的老兵嘱咐高秉涵,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定陶县,撒在“村西头一华里处的一棵槐树下”。 “那块地就是我的。”老兵骄傲地说。可是当高秉涵从台湾来到这个小小的村庄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让老兵念叨了一辈子的老槐树。 时间带走了老兵的生命,也带走了槐树。最终,他只得在一群围观者怀疑的眼神中,打开骨灰坛,将白色的骨灰撒向一片玉米地:“老哥,你落叶归根了,安息吧。” 回家,就是天大的事 在台湾生活长达61年的菏泽人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所谓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没有不想家的。”这几乎是侯爱芝所能讲出的最长的句子。这位住在台北的80多岁的菏泽老人偏瘫了,语言能力也丧失了大半,只能终日坐在一把木椅上。“想家……”老人有时会努力地挤出这两个字,眼里渗出浑浊的泪水。 另一位菏泽同乡是一个83岁的老兵。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无法出远门,但两岸通航后,却总是念叨着要回老家看看。儿子用轮椅推着他来到机场,当看见即将启程的老乡们时,他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叫起来:“回家了,我要回家了!”儿子推着他在机场转了几圈,又把他抱上了返回台北的汽车。老人一直幸福地望着窗外,他真的以为自己踏上了归途。 高秉涵说,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同乡们完成回家的梦想。而许多菏泽同乡,也安心地将自己人生最后的愿望交到他的手上。 去世的老乡越来越多,高秉涵背负的嘱托也越来越重。自从1992年他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 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骨灰坛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一次最多只能带4坛。 把骨灰从台北带回山东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些被密封起来的骨灰坛,常常被误认为危险品,高秉涵必须通过繁琐复杂的安检程序。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总是小心地抱着。 “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 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去” 在台湾,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这里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年龄最小,被推选为会长。 对他来说,会里的每一个同乡都是他的亲人。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去。” 说这话的时候,高秉涵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他自己也是一位75岁的老人了。 其实,菏泽只是他生活了13年的地方,如今他在那里已没有“五服以内的亲人”。但因为这些同在异乡的乡亲,菏泽不仅意味着故乡,也意味着他身上背负的关于回家的约定。 此岸,曾经像是一生也回不来的地方,但高秉涵和那些一直坚称自己“旅居台湾”的老人一样,从未放弃寻找触摸故乡的机会。菏泽同乡卞永兰就是其中的一位。20世纪60年代,她取得了阿根廷护照。1982年,她终于找机会回到菏泽。 她的记事簿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在台湾的菏泽同乡对她的请求,有的想要张“老房子的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 《陕西日报》(2020-06-18 第11版文化) 于右任 展陈在于右任纪念馆里的于右任踏勘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址老照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每每读之令人心潮澎湃的诗句,是于右任先生晚年思念故乡所作的著名诗篇——《望大陆》,字里行间,渗透着先生满满的对故乡、故土的思念和家国情怀。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与世长辞,终年86岁,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这首《望大陆》当作他的遗愿。 于右任先生,祖籍泾阳,出生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辛亥元老、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中国标准草书创始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右任”行世,晚年自号“太平老人”。先生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教育、修水利、办农场,护持民族文化遗产,深受人们崇敬和怀念。 少年求学发奋图强 6月3日,记者来到三原县城西关斗口巷5号,这里是少年于右任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于右任在诗文中提及的那个有着“三间老屋一株槐”的院落。 说起于右任小时候的故事,讲解员熬淑伟侃侃而谈:“于右任两岁时,母亲赵氏病逝,临终前将小右任托付给了嫂嫂房氏。于右任的伯母房氏只好将小右任带回了泾阳杨府村娘家生活,

视如己出。为了让于右任能够与小伙伴们一起牧羊玩耍,伯母用自己纺线挣的钱,为小右任买了一只跛羊,让他能够与孩子们一起牧羊。有一日,放羊途中险遇狼害,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伯母遂让哥哥房宗海联络了村人,一起请了先生,成立私塾,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读书学习,于右任得到了良好的早期启蒙教育。” 于右任11岁时,教书先生发现他聪慧过人,自己已经教不了了,遂建议将于右任送到更高级别的学堂。 伯母为了让于右任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把他又带回了三原,在于右任三叔祖于重臣的帮助下进入当时非常有名的毛班香私塾学习。在此,少年于右任的学业大有长进。 每到清明时节,伯母都会带着于右任去给他的母亲扫墓,告知其母孩子几岁了,读了几册书等情况。 晚年的于右任回忆起那时的情景,仍旧声泪俱下。他在文章中回忆:“水环三面白公渠,垂老重来省故居,尤记阿娘哭阿母,报儿今岁读何书。” 1894年,于右任16岁时,其父于新三用多年积蓄购置斗口巷5号,作为于右任攻读诗书、精研古今之地。于父对儿子说:“吾屋虽漏,放声读书较自由也。”于是,父亲向书本作揖,儿子向父亲作揖,父子俩相互背诵诗文,学习至深夜,留下了“一灯如豆下苦心,父子相揖背章文”的佳话。 1895年,17岁的于右任就以案首中了秀才,先后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 1898年前后,陕西大旱,百姓逃难,流离失所。 1999年,陕西学生沈巍创办粥厂,任命21岁的于友仁为粥厂厂长。他竭尽全力经营粥厂,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

乡愁

乡愁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 殇!” ——《望大陆》有幸观看了由张国立执导的电视剧《原乡》,我明白了一段台湾老兵痛彻心扉的悲情往事,了解了一段两岸令人叹惋的尘封历史。1949年国民党溃败,台湾迎来一百万背井离乡的游子,大陆留下一百万破碎的家庭。这些被称之为“原乡人”的老兵们无法重回故土,不能和大陆的家人团聚,不能为年迈的爹娘养老送终。望眼欲穿窄窄的一湾海峡,却阻隔了所有家乡的血脉和音信。 乡愁是我们民族的软助,是没有年轮的,是时间无法抹杀的,正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一诗中写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没有年轮,我的乡愁无处安放。 一道窄窄的海峡,但老兵跨过这片海却足足用了三十八年。当他们终于踏上原乡的土地,可以跪在家门口说一声“我回来了”,可以和垂老的发妻执手相看泪眼,可以给天国的母亲拔去坟头的枯草时,心中升起的却是“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悲凉。而能回大陆的老兵又是幸福的,他们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们所属的群体圆了一个梦。这个梦里有太多的辛酸,它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兴衰沉浮,而是一个时代的沧桑阎良。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兵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寻乡的长路上艰难跋涉,却最终未能跨过那道海峡,空余“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叹息。 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高秉涵肩负了很多深情的嘱咐——如果我死了,你有朝一日能回家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1987年台湾当局通过的《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正式实施,禁锢两岸近四十年的铁幕就此被打破一角,但许多老兵直到人生谢幕也没能赶上这一天。为了自己曾经郑重的承诺,从那以后,高秉涵频繁往返于两岸之间,先后把上百名老兵的骨灰从台湾送回老家,了却了他们“回家”的遗愿。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高秉涵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成千上万上万。坚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老兵不是一个孤独的群体,他们一头牵着大陆,一头连着台湾。在大陆,他们有魂牵梦萦的故土,有白发苍苍的父老乡亲,有始终徘徊不去的青涩年华的记忆;在台湾,他们有成家立业的一方热土,有患难与共的家室亲友,有筚路蓝缕的半生烙印。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台湾人的一部分,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的心有一个清晰的信念: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永远是一家人,国土不容分割,家人不可分离!

最新[望大陆全文]望大陆的课文.doc

【主持词大全】 《望故乡》是辛亥革命元老、教育家、爱国诗人于右任晚年在台湾所写的诗句,这位陕西乡党在晚年,涌动着一股浓浓的乡愁。不论是人生功业还是书法成就,于右任都令人隔着历史长河而长久仰视。 望大陆课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xī),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shāng)! 作者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故乡》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后于右任先生在台北谢世。晚年在中国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晚年羁留台湾,于右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故土之思、黍离之悲,所以才有《望故乡》这刻骨铭心之作。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注此诗因为原作没有题目,所以历来有几种诗目《望故乡》、《望大陆》或《国殇》。) 赏析 直抒胸臆 《望故乡》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去世后站在台湾的高山顶上望祖国大陆、望故乡的所见所想。第一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安葬意愿,直白而深沉。“望我大陆”紧承上句,道出作者想如此安葬的缘起和目的。“大陆”前加一“我”字,体现了于先生台海两岸是一家的祖国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望”者是作者的魂魄!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这是一份多么执着的苦恋啊!这里,诗人还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后人会神游大陆,那滚滚的千里黄河,那不倒的万里长城,那勤劳的人民……“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诗人的魂魄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凝神远望,

《望大陆》赏析

《望大陆》赏析 《望大陆》赏析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去世后站在台湾的高山顶上望祖国大陆、望故乡的所见所想。 第一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安葬意愿,直白而深沉。“望我大陆”紧承上句,道出作者想如此安葬的缘起和目的。“大陆”前加一“我”字,体现了于先生台海两岸是一家的祖国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谁“望”呢?是作者的魂魄!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这是一份多么执着的苦恋啊!这里,诗人还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会神游大陆,那滚滚的千里黄河,那不倒的万里长城,那勤劳的人民……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诗人的魂魄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凝神远望,可是,他总望不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哪怕是一点点的影子!面对这样的事实,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有涕泗滂沱,放声恸哭。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生不能相依,但死后化蝶相依;而于先生,生时眼不能见大陆,死后魂魄依然不能见大陆,这是怎样深重的遗憾!魂魄不是很神奇吗?怎么竟然连大陆都望不见?台湾与大陆有怎样深远的阻隔!这两句表面上是满腔的痛苦和遗憾,骨子里却是无尽的对分裂制造者的愤慨。 第二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交代了安葬在高

山之上的另一个目的——望见故乡。客居台湾十几年怎能不思念陕西老家?怎能不思念结发妻子?怎能不思念失散骨肉?何况诗人此时已是垂垂老矣!叶落归根,狐死首丘,要知道,人越年老越想回老家。故乡的亲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吗?故乡人民的生活还是他曾知道的那样贫困吗?那些亲手创成的水利工程年久了还能为人民造福吗?他支持关怀的教育事业有无巨大发展呢?故乡的一草一木……然而,“故乡不可见兮”,死后的魂魄依然不能望见故乡,欲归不能,欲聚不成,多么遗憾!一个游子离开亲人和故乡几十年的羁旅之苦、一个游子客死他乡的悲哀尽显无余。所以说,“永不能忘”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刻骨铭心的痛。 尽管思乡之苦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主题,但是于先生的这节诗不同寻常,有大大超越前人的内涵。作者孤魂永不归!我们不禁会问“此何人哉?”这节诗不仅写出个人之哀,更引人思考造成此种哀苦的根由——祖国不统一。作者说“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所以,我们不能把这节里的“故乡”简单认为只是指他的陕西老家,所以说他的思乡之情比一般之人大气许多。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诗中写道:“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于右任这节诗所传达的感情要比余光中的“乡愁”更浓烈。 前两节两次出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在这两句里作者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祖国占去了他整个灵魂,祖国的统一成了诗人牵挂的一切。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可作为本诗的注释。它们表达了同一种精神。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_余光中《乡愁》原文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_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年4月22日上午,在福建泉州出席华光学院新校区“文化名 人村”奠基仪式,在致词时则表示,自己的《乡愁》传颂海峡两岸,很高兴。有人反问他,如果存有第五段必须怎么写下呢?他便在现场为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缔造第五段: 未来 乡愁就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去那头

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是台湾“乡愁”诗的典型的代表,他的《乡愁》是一首蕴含深刻、 脍炙人口的诗,写出了台湾人民与大陆血肉相联的关系和思念家乡而产生心头的楚痛,传达 出台湾亲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迫切心情。余光中新写的《乡愁》诗第五段,表达出对海 峡两岸文化交流和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前程。 余光中祖籍福建,长大在南京,母亲的故乡在常州,这三地都就是他的故乡。余光中年 随父母返回大陆,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深造,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 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任教。 余光中出版诗集、散文等40余种,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 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对故乡怀着浓厚的感情。至台湾后经常想念故乡,正像鲁迅诗中写下的“梦魂 常向故乡驰”。他说道:“从21岁负笈飘泊台岛,至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至往来 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就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及作品中 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深情地说道,“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必须就 是对包含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留恋。” 余光中在上世纪50年代赴美留学,但在那里,他始终是“无根的过客”。 余光中身居异国他乡,内心引发不可名状的压抑感和对祖国依依的留恋。他在《迎中 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深情地说道:“我也曾就是浪子,也曾誓言不要我爱你中国的海岸, 但是现在我怀乡了,我已经启程东抵,虽然金足草中国的海岸。”他从美国返回台湾后,他 常常怅望海峡对岸的故乡,希冀有一天能够两岸和平统一,亲人往来。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作家诗人写了许多乡愁诗,表达对故园的思念,其中于右 任先生在年1月24日写的感情真挚沉郁诗作《望大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葬我 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作者怀着忧伤,眷恋大陆故园,写下心灵的哀伤,赤子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 处隐痛的绝唱。 余光中也怀著对国家民族、故土家园的深深挚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其中便存有脍 炙人口的诗:“当我死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砌着黑土,/在最帅母亲的 国土。” 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感慨地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 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 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有很多名人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供大家参阅! 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励志名人故事100字左右: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

浅论诗中“葬”所读朱湘《葬我》有感1000字

浅论诗中“葬”所读朱湘《葬我》有感 1000字 原文: 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 时明 葬我在马樱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鸣咽过 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 地方 很少有诗人写“葬”这个话题,何况葬的对象还是自己。不可多 见的三首同为“葬我”的诗是当代诗人于右任所写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可见,诗的内 部结构格调显得悲凉又沧桑,这与当时高雄与大陆分离的时代背景有关。“葬”表示阴阳两隔,往往绝大多人无法做到像庄子死妻那样击 缶而歌,而是悲痛好些时日。“葬”所笼罩的,传统上是哀痛、肃穆。《望大陆》的诗风与“葬”十分贴合,“葬”字本有悲之感,加上山 河破碎、南北难同,更是悲上加悲。反观朱湘的《葬我》,未免不令 人大跌眼镜,不可不说是诗人一次勇敢而又伟大的创新。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朱湘的葬所,那大概是“美”字吧。

朱湘诗中“葬”的处所有荷花池、马樱花下、泰山之巅、春江。 一谈到“葬”,往往我们的脑海里想到的是一抔黄土,就连“葬”字 的字形也是“人死在长满了草的土中”,而朱湘反传统而为之,池里、花下、半山腰与江河都能成为他归宿的场所,这便在读者的脑海里形 成了一个巨大反差。 第一个场所:荷花池内。荷花象征着高洁、雅致,以荷花入死境,以荷花为伴,已为不俗的境界,可朱湘所写的葬所可不止有荷花这么 简单,他还想到了池里细细的水蚓轻慢蠕动的,荷叶上才忽闪忽闪的 萤火虫。这个归葬所并不是蔓草荒芜、死气沉沉的,而是极富了生命 的活力,他有清谧的声音,有倏忽的亮光,还有雅丽的景色,一齐涓 涓细流了一幅欢乐世界。第二个场所:马樱花下。马樱花是合欢花的 别称,合欢花鲜红娇艳、清香怡人,帕吕奥便会开数朵花,特别是花 落时节,一地粉红,煞是好看。葬在这样一棵树下能,做起一个芬芳 的梦,这样的“葬”,是浪漫、是瑰丽、是脱俗。第三个场所:泰山 之巅。“高处不胜寒”,但朱湘却不畏寒,他不选一般的高山,一眼 便放在“五岳之首”上,还要听风吼,听松动。朱湘的这首诗是有一 个情感起伏,或者叫做情感领悟的,如果说从此之前是一个娓娓而来、带着美梦的少女的话,那么从“泰山”这句之后,是一个热血不屈、 爽朗昂扬的青少年。接下来一个场所的春江具体表现也体现了这种转变,“不然/就烧我成灰”这句有不屈服之感,“投入泛滥的春江”这 句有潇洒之姿,相比之前的葬所,后八个两个场所具有一种喷薄的热 情在后面。可在这里诗还未完,朱湘继续写道,他的骨灰要随资金流 向落花流向绝不知名的地方,最后的葬所是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概 括的场所,无际或许会流向狭窄无际的海洋,或许会流入狭小杂乱的 洼地。在最后的两句诗中,情感又由此前的热血沉寂下来,随着“骨灰”流向未知、流向虚无,读者的思绪似乎也随着流水落花拉到很远。

《望大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 [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中包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通过揣摩品味,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本课拟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一件事吗?温家宝同志担任总理后,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说了一段充满骨肉情深的话:“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的元老,复旦大学的老校友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在近千名中外记者济济一堂的大厅里,刚刚新任总理不足一小时,就充满激情地当众吟诵了这首诗歌,你们知道写这首诗的人他是谁? 他就是于右任先生。 于右任简介:于佑任是陕西泾阳县人,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的元老之一,他一生爱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国共合作,建立一个伟大而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愿望一起未能实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去了台湾。 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流淌。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来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写下了这个首哀诗——《望大陆》。 板书:望大陆于右任 二、诵读中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思乡、惆怅) 2、齐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3、三读:指名两位同学诵读,集体评价优劣。 4、指导朗读: ·划分朗读的节奏每节诗之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为一拍。 ·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把握感情基调感情:深挚、绵长的思念 语调:低沉略带哀伤 语速:舒缓 5、齐读。 三、研读中感悟 1、理解诗意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殇:书面语。人没到成年即死去。Shāng“国殇”就是为国家而死的人。(于右任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全献

破圈作文名人案例

破圈作文名人案例 于某某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某某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某某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某某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某某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某某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分析: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往往善于利用规则而不是创造规则。胡某某的生验证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另外一个道理:“玩火者必自焚”。 话题:“规则与人生”“规则的双刃性” 李某某的民族情 1955年,李某某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某某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

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某某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