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植物保护学(实践)

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一、小麦常见病害

1、小麦锈病

症状:小麦锈病又叫小麦黄疸病,包括小麦叶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秆锈病。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2、小麦白粉病

症状: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抗病品种可看到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150-200/100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600g/100kg 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15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发生较普遍时,可用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腈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烯肟菌胺乳油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

3、小麦赤霉病

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后根冠随之腐

烂,轻者病苗黄瘿,重者死亡。

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茎基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至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1、2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性品种;深耕灭茬;追肥不能过晚,追肥过晚易造成贪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且造成无效分蘖,加重流行。②种子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g湿拌100kg种子,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③小麦扬花初期,发病前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对水喷雾。

4、小麦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叶鞘染病,麦株基部叶鞘先发病,初生褐色病变,产生1-2cm长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导致病部以上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期病部连成一片,致叶片早枯。以上病部均有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茎秆染病:生出梭形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的小麦品种;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深翻。发病重的地区或地块,可25%咪鲜胺锰盐乳油2000倍液;15%苯菌灵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可间隔10-15天再喷1次,连喷2-3次。

5、小麦纹枯病

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苗期,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个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播种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加强排水;防除杂草。②种子处理:可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16%戊唑醇·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20-533g/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300g/100kg种子,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春季小麦拔节期用:30%苯甲·丙环唑10g/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60g/亩,兑水喷雾,防效增加。④发病初期,用20%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或15%井·酮乳油1000倍液,对水均匀喷施。

6、小麦全蚀病

症状:小麦全蚀病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

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保护无病区;发病田严禁留种,就地封锁,就地消灭,严禁留种,且将病茬焚烧,减少病源;重病地实行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或6%戊唑醇种衣剂30-60ml/100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③在返青拔节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2000倍液,或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20%氟硅唑乳油1500倍液,或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00倍液,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7、小麦黑穗病

症状:小麦黑穗病分为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腥黑穗病两种,小麦散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穗部。病穗比健穗抽穗早,初抽出时病穗外包有一层浅灰色的薄膜,后薄膜破裂消失,露出黑色粉末。腥黑穗病发生于穗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抽穗后至成熟期症状明显。病株全部籽粒变成菌瘿,菌瘿较健粒短胖。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最后菌瘿破裂,散出黑粉,并有鱼腥味。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实行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抽穗前后在田间拔除病穗,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

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或6%戊唑醇或50%多菌灵种衣剂30-60ml/100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8、小麦根腐病

症状:小麦根腐病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穗腐或黑胚。

种子带菌严重的不能发芽,轻者能发芽,但幼芽脱离种皮后即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边缘清晰,中间稍褪色,扩展后引起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和茎基部褐变,病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朽腐,麦苗平铺在地上,下部叶片变黄,逐渐黄枯而亡。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梭形小褐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斑,病斑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严重的整叶枯死。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与其连接叶片黄枯而死。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根腐病的品种;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病源;轮作换茬,适时早播、浅播;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合理肥水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②种子处理:用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214-300g/100kg种子,或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40-200g/100kg种子,或50%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00-125g/100kg种子。

③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进行防治:15%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对水喷雾,对水喷洒1-2次。

9、小麦黄矮病

症状:主要表现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避免早播;对已发病田块,增加肥水管理,减少损失。②种子处理: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也用种子重量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种,并可兼治地下害虫和麦叶螨。③及时防治蚜虫,可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防治。

10、小麦丛矮病

症状: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麦田冬灌水保苗,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②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1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20%噻嗪酮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11、小麦黑颖病

症状: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叶鞘、穗部、颖片及麦芒。穗部染病:穗上病部为褐色至黑色的条斑,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后颖片变黑发亮。颖片染病后引起种子感染。致病种子皱缩或不饱满。发病轻的种子颜色变深。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沿叶脉向上、下扩展为黄褐色条状斑。穗轴、茎秆染病:产生黑褐色长条状斑。湿度大时,以上病部均产生黄色细菌脓液。

防治方法:①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残物和杂质。

②种子处理:可采用变温浸种法,28-32℃浸4小时,再在53℃水中浸7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干拌种,防效较好。③小麦孕穗期即发病初期,喷洒:叶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2、小麦细菌性条斑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常出现小颗粒状菌脓。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适时播种,冬麦不宜过早;合理密植,防止倒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质量,切忌大水漫灌。②种子处理:用45℃水恒温浸种3小时,晾干后播种,也可用l%生石灰水在30℃下浸种24小时,晾干后再用种子重量0.25%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8小时。③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1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

症状:该病在冬小麦上发生严重。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管理,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油菜、大麦等进行多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

14、小麦孢囊线虫病

症状: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与麦类及非禾本科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春麦区适当晚播,要增施氮肥和磷肥,加强灌水,防止干旱;施用土壤添加剂,控制根际微生态环境,使其不利于线虫生长和寄生。②在小麦整地时施用下列药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2.5-3kg/亩,或3%克百威颗粒剂2-5kg/亩,或10%克线磷颗粒剂2kg/亩处理土壤,也可用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

二、小麦常见虫害

1.小麦蚜虫

危害表现: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防治措施:(1)利用天敌注意改进施药技术,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药剂,减少用药次数和数量,保护天敌免受伤害。当天敌与麦蚜比小于1:150时,可不用药防治。(2)药剂防治主要是防治穗期麦蚜。在小麦拔节后,每3-5天到麦田随即抽取50-100株,调查蚜虫和天敌数量,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麦蚜比在1:150以上时,即需防治。可亩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小麦有哪些常见病虫害?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危害表现: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

药剂防治:吸浆虫防治最佳时间:在拔节以后到孕穗期。吸浆虫蛹时期,可以通过撒药*来防治。抽穗扬花期防治时,时间要把握好,选时效性长一点的杀虫剂,比如功夫菊酯+吡虫啉要好一点,并且兼治蚜虫。小麦有哪些常见病虫害?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3.麦蜘蛛(又叫红蜘蛛)麦蜘蛛危害后,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生长萎缩,重者干枯死亡。

防治药剂:阿维菌素、吡虫啉、哒螨灵、三唑锡。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小麦有哪些常见病虫害?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4.小麦叶蜂小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只危害叶片,并且取食的时候,它的口就像刀一样,把叶片一块一块非常整齐的咬下来。

防治措施: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小麦造成太大危害,所以一般不用药去打它。小麦在返青以后,尤其是拔节期生长是最快的,叶片非常多,吃两口无所谓。但是要注意量太大了,就要打药,它的抗药性不是特别强,一般的杀虫剂就可以。小麦有哪些常见病虫害?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5.胞囊线虫

危害特征: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

防治措施:(1)选用耐病、抗病品种;(2)改善耕作制度,与其他禾谷类隔年或3年轮作。(3)化学防治:可在小麦播种期用阿维菌素、噻唑膦、克线磷颗粒剂进行*壤处理。小麦有哪些常见病虫害?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6.小麦金针虫

症状表现:幼虫在*中取食播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防治措施:(1)拌种或*壤处理使用含吡虫啉、噻虫嗪、克百威成分的拌种剂拌种或使用噻虫嗪、吡虫啉成分的颗粒剂种植时进行*壤处理。(2)灌根处理或喷雾虫害发生后使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灌根处理或将喷雾器喷头拧掉,直接对着根部喷施。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由小气候采集 设备、生境监测设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病菌孢子捕捉 培养系统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 与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数据与 作物生长情况、 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土壤温度、光照 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管 灾害指标等模块, 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 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图像识别式虫情测

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并实时将环境数据和病虫害数据远程上传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动识别计数,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测报及标本采集的 寸电容屏显示 可。可定时拍照上传至系统管理平台,在平台实现计数、报表分析,做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野外虫情信息。 机内采集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的识别功能进行识别计

, 风速, 手机号码,查看任何一天采集数据,传感器故障记录,手、数据可以上传到自己指定的电脑也可以上传到总服务 在农业部全国墒情监测网站中查看数据和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分析,且在服务器 “全 可知道设备及数据采集点

(完整版)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植物保护学通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在广义上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在狭义上指人类的栽培作物,农业上一般用狭义的概念。 4.有害生物: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3R: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第二章植物病害 1. 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 至死亡的这种现象。(观赏、食用:郁金香、茭白、韭黄) 2.植物病害三角: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它们之间呈 三角关系,即“病三角”。(病四角多了农业管理) 4.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分为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和内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和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 表面形成的结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类型:霉状物、粉 状物(白粉病和黑粉病)、锈状物(白锈病)、粒状物、脓状物。 5.植物病害类型: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6.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 子植物引起。其特点为: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有明显的 病变过程。 7.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而引起植物病害。其特点为:不具传染性,发病无规律、 发生过程迅速,有些能恢复 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毒力:指农药对有害生物毒杀或机体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 的指标,以LC50/EC50/LD50/ED50表示。 致病性:是指一指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8.真菌(fungus):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9.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称为菌丝。菌丝成丛或 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10.吸器: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11.真菌组织体主要包括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12.真菌的繁殖方法分: ①无性繁殖:指真菌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无性孢子包括3类: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作用) ②有性繁殖:性细胞或性器官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一般经历 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过程。有性孢子包括5类: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作用) 举例一种在实验室中你观察到的孢子,并描述其基本特征

《园艺植物(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19)《园艺植物(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程编号014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园艺植物(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对应岗位是:果树生产管理岗位、蔬菜生产管理技术、花卉生产管理技术、农资营销员。任务是:掌握先进的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使学生学会病虫害的识别和病因诊断的能力;通过调研分析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制定防治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等职业专门能力;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独立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制定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计划,并加以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学会与农民沟通交流,与同行相互协作;协调各方面关系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前导课程《农业化学》、《植物生长与环境》、《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等。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艺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园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 课时74 讲 课 40 生产性实训 周期(周) 3.5 教学实习 (天) 0.5 周 学习目标【专业能力】 1、能在田间正确识别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种类。 2、能在田间正确珍断园艺植物五大类病原所致的主要病 害。

3、能熟练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防治适期。 4、掌握农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技术 5、具有对当地主栽园艺植物常见病虫草进行无害化综合防治能力。并通过国家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 6、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 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时数分配 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理论 教学 生产性 实训周 期(天) 教学实习 (周) 1 岗前培训1.1 园艺植物 病虫害基础知 识 10 0.5 2 园艺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2.1 植物病虫 害调查方法 2 1 2.2 调查数据 的统计分析 2 3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治理3.1 园艺植物 综合防治的方 法 2 3.2 园艺植物 综合防治方案 的制定与优化 2 4 园艺植物病虫害4.1 果树病虫 害 14 2.5

植物学专升本测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从物理特性看,( )非常坚硬,从而增强了细胞壁的硬度。 A、胼胝质 B、纤维素 C、木质素 D、果胶质 正确答案:C 2、周皮属于次生保护组织,来源于( )的分裂活动。 A、维管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木栓层 D、栓内层 正确答案:B 3、禾本科植物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一膜质向上突起的片状结构,称( )。 A、叶舌 B、叶枕 C、叶耳 D、叶环 正确答案:A 4、油菜传粉借助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A、风 B、蜜蜂 C、鸟 D、蝴蝶 正确答案:B 5、下列植物的花具有宿存萼的是()。 A、茄 B、李 C、桃 D、樱桃 正确答案:A 6、玉米的花为()。

A、单性花,雌蕊同株 B、单性花,雌蕊异株 C、两性花 D、无性花 正确答案:A 7、无籽柑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胚发育受阻 B、单性结实 C、无融合生殖 D、营养繁殖 正确答案:B 8、黄瓜的花属于()。 A、下位子房上位花 B、上位子房下位花 C、上位子房周位花 D、下位子房周位花 正确答案:A 9、下例哪一组全属于叶的变态?( ) A、豌豆卷须、刺槐的刺、棉花的副萼 B、甘薯的薯块、洋葱的鳞叶、大蒜的鳞叶 C、月季刺、柑橘的刺、仙人掌上的刺 D、葡萄的卷须、豌豆的卷须、丝瓜的卷须 正确答案:A 10、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其根的发育模式和结构符合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的特征,请问大豆幼根中木质部的发育方式是( )。 A、内起源 B、外起源 C、外始式 D、内始式 正确答案:C 11、下列对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 A、周皮属于复合组织 B、同一类组织一定分布在植物体的同一部位 C、薄壁组织属于分化程度较高的一类组织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

1.在病害流行上起重要作用的稻叶瘟病斑类型是( D ) A.慢性病斑B.白点病斑C.褐点型病斑D.急性型病斑 2.水稻中后期病害一次用药兼治的最佳时期是( C ) A.分蘖期B.灌溉期C.始穗期D.黄熟期 3.田间普查棉枯、黄萎病的理想共同时期是( B ) A.6月B.7月C.4月D.8月 4.由于三种小麦锈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季三种锈病在田间发生早迟顺序为( A ) A.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B.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 C.秆锈病—条锈病—叶锈病D.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 5.下列何种病害属于花期系统侵染病害( C ) A.小麦腥黑穗病B.小麦秆黑粉病 C.小麦散黑穗病D.大麦坚黑穗病 6.目前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特效药剂为( C ) A.井冈霉素B.川化—018 C.三唑酮D.多菌灵 7.稻瘟病菌的田间再侵染主要靠(B )进行。 A、子囊孢子 B、分生孢子 C、菌丝体 D、卵孢子 8.稻瘟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 A、气流 B、雨水 C、土壤 D、种子 9.穗颈瘟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A )。 A、抽穗期 B、分蘖期 C、灌浆期 D、苗期 10.由于三种小麦锈病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季三种锈病在田间发生早迟顺序为(A )。 A、条锈—叶锈—秆锈 B、叶锈—条锈—秆锈 C、秆锈—条锈—叶锈 D、条锈—秆锈—叶锈 11.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能力是(A ) A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具有相同的侵染能力B、仅子囊孢子具有侵染能力 C、仅分生孢子具有侵染能力 D、菌丝体侵染能力最强 12.能够进行土壤传染、种子传染和粪肥传染的小麦黑穗病是(A ) A:小麦腥黑穗病B:小麦散黑穗病C:小麦秆黑粉病D:A、B、C都是13.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防治的中心措施是(A ) A,抗病品种为主B、轮作为中心C、种子消毒D、土壤处理 14.玉米瘤黑粉病菌的侵入途径为(D ) A、幼芽鞘侵入 B、子房壁侵入 C、花药侵入 D、从地上部分各个器官的幼嫩分生组织侵入 15.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C )进行初侵染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菌丝体在病残体中 D、子囊壳 16.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传毒介体是( A ) A:土壤禾谷粘菌B:叶蝉C:飞虱D:蚜虫 17.棉花黄萎病发病盛期为( C ) A:真叶期B:子叶期C:花铃期D:现蕾期 18.田间普查棉枯、黄萎病的理想共同时期是( B ) A,6月B:7月C:4月D:8月

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植物保护》习题(作物主要病害) 一、单选择题 1 、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 a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b .旬平均气温 20 ℃以上,阴湿多雨 c .品种感病,雾多,日照少 d .病菌越多 2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 a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b .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耕作栽培措施 c .加强肥水管理 d .种子处理 3 、细菌性白叶枯病的典型症状是( )。 a .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 b .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 c .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 d .病斑半透明,油浸状 4 、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 a .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 b .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 c .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

d .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 5 、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 a .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 .孢子平直,脐点突出 c .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 .孢子平直,脐点平截 6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 a .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已变为黑粉 b .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 c .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 d .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 7 、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 b .经常性换种 c .以药剂防治为主 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8 、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 a .药剂浸种 b .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 c .防治地下害虫 d .田间药剂防治 9 、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 a .以菌核在茎秆中 b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

种植基础知识结构(第五章)

第五章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知识点结构)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与统计 (一)田间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意义与原则: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造成损失大小及防治效果,必须进行田间调查。原则:明确调查任务,对象和目的要求,写出调查计划,提出科学调查方法。调查中要实事求是,防止主观片面。 2、调查的种类:由调查目的决定,分为三类: (1)主要病虫害调查:调查当地农、果、菜、林木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时期、数量等情况及防治效果。目的为测报和更好防治提供依据。是需要经常进行的一类重要病虫害调查。 (2)病虫害的普查:调查一种植物或某一地区病虫害种类、优势种及危害程度、分布范围。目的是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为后工作开展提供资料。属于病虫害的一般性普查。 (3)专题性调查:为解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中存在的某一问题(简化调查方法、明确防治标准、提高防治效果)进行的调查。属于研究性调查 3、病虫害田间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和次数: A、时期: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一般在病虫发生盛期。若一次调查几种作物或一种作物几种病虫害,可选一个适中时期。 B、次数: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一般发生为害,调查一次即可。若观察病虫发生发展,应用于预测预报,必须全生育期多次调查。 (2)选点取样:应选有代表性的田块。取样必须有代表性,能够正确反应田间发生的实际情况。选点取样数目和方法由病虫种类、性质和环境决定。 常用取样方法有:棋盘式、五点式、对角线式、平行线和“Z”字形。 4、调查数据的记载方法: 无论任何调查,都应有记载,并要求准确具体。调查资料要完整系统,不能残缺不全。 一般常用表格记载:一种是原始记录表(尽可能充分反映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实况)一种是整理表(把原始表中数字经过初步整理,简要表达出来)(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是分析病虫发生情况和估计由病虫为害所造成损失的主要依据。 1、被害率:是一种最简单反映病虫为害程度的指标。并不表示损失程度。 公式:被害率(%)=被害株(叶、果)数/调查株(叶、果)数X100 2、虫口密度:表示一定数量的植株上或面积内的害虫数量。 3、病情指数:反映发病的严重程度。常以数字“0”表示无病,(1级无病,用数字0表示)以最高数值代表最严重的发病程度。一般分为3~5级。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植物保护学(实践) 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一、小麦常见病害 1、小麦锈病 症状:小麦锈病又叫小麦黄疸病,包括小麦叶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秆锈病。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2、小麦白粉病 症状: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抗病品种可看到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150-200/100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600g/100kg 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15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发生较普遍时,可用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腈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烯肟菌胺乳油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 3、小麦赤霉病 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后根冠随之腐

小麦病虫害防治全流程

小麦病虫害防治全流程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着小麦产量 和质量。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生产的重要保障。下面介绍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全 流程。 一、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监测是病虫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它是通过对小麦田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 调查、观察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科学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 提供依据。 病虫害监测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田间调查法、粘虫板诱捕法、黄色诱捕法、灯 光诱捕法等。田间调查是病虫害监测的基本方法,通过现场观察与调查,记录各种病虫害 的发生情况、程度、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与气象、地理等因素的关系。粘虫板诱捕法主 要用于监测蓟马等害虫,通过设置粘虫板在小麦田间,吸引害虫上去,然后对板上的害虫 进行统计分析。黄色诱捕法是对小麦象、粉虱等害虫的有效监测方法,通过设置黄色粘纸 和黄色塑料袋等设备,在小麦田间吸引害虫上去,进行检测和统计。灯光诱捕法则主要用 于监测螟虫和其他夜行害虫,安装紫外线灯在小麦丛中或田间,吸引害虫上来,并通过设 置粘板或捕虫器进行统计分析。 二、病虫害鉴定 病虫害监测后,还需要对采集到的病虫害标本进行鉴定,确定其种类和危害程度,为 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支撑。病虫害鉴定通常由专业的植物保护人员进行,需要对病虫害的 形态、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针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如赤霉病、条锈病、蚜虫、象鼻虫等,都有相应的鉴定方法和技术。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实施防 治措施。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种植技术防治等多 种手段,通常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病害部位、防治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 选择最适合的防治方法和药剂,确保防治效果和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防治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需要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判断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否有效,是 否需要进一步追加措施,以及是否需要调整防治策略。防治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病虫害监测、害虫密度监测等方法进行,还可以通过小麦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判断整个防治过程的效益和成果。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案名称:植物保护技术 课程类别:农业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 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 1.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植物保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3.植物保护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 1.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 2.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分类技巧; 3.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 1.农田病虫害调查和监测方法; 2.病虫害的防治实践技术;

3.组织学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 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 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 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PPT等教学设备; 2.相关教学材料、教学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践案例等; 3.实验室、农田等实践场地。 教学评估方法: 1.课堂小测试:通过课堂小测试对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检测。

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撰写报告。 3.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农田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参考书目: 1.《植物保护学》高喜平,农业出版社,2024年版 2.《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南》农业部植物保护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版 教学备注: 本教案以植物保护技术为核心,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掌握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专升本农学类考试知识点

专升本农学类考试知识点 一、农业植物学知识点: 1. 农作物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谷类、豆类、薯类、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 2.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生长、开花结实和成熟等。 3.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4. 种子的选择、储藏和处理方法。 5.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6.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产量性等。 7. 农作物的有害生物和防治方法:包括病害、虫害和草害等。 8. 常见作物的栽培要点和栽培技术: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二、农业植物保护学知识点: 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2. 农作物的病害分类和症状:如叶部病害、茎干病害、根部病害、果实病害等。 3. 农作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子传播等。 4. 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5. 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病育种方法。 6. 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如水稻的稻瘟病防治、小麦的赤霉病

防治等。 三、农业昆虫学知识点: 1. 常见农业害虫的分类和特点:如甲虫、蝇类、螨类、蚜虫等。 2. 农作物的虫害分类和症状:如叶部虫害、茎部虫害、根部虫害、果实虫害等。 3. 农作物虫害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 4. 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5. 农作物的抗虫性和抗虫育种方法。 6. 常见虫害的防治技术:如水稻的稻飞虱防治、棉花的棉铃虫防治等。 总之,农学类考试涵盖了农作物的分类和特点、生长发育过程、栽培技术,以及农作物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等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范围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需求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具体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和准备。

《植物保护》试题+答案

《植物保护》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褐飞虱发生的世代数自北向南() A、1--8代 B、4--15代 C、5--15代 D、2--12代 正确答案:D 2、稻瘟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 B、菌脓 C、点状物 D、霉状物 正确答案:D 3、下列害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 A、金龟甲 B、蟋蟀 C、蝼蛄 D、褐飞虱 正确答案:D 4、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最有效的药剂是() A、粉锈宁 B、甲基托布津 C、多菌灵 D、辛硫磷 正确答案:C 5、某植物感病后易造成烂种、烂芽,出苗后会产生病斑,逐渐扩展成明显溢缩甚至萎蔫枯死,在病苗、死苗的茎基部可见到白色稀疏菌丝状,此病描述的是() A、油菜菌核病 B、小麦白粉病 C、棉花立枯病 D、水稻纹枯病 正确答案:C

6、蝗虫、蝴蝶的头式为() A、前口式 B、后口式 C、锉吸式 D、下口式 正确答案:D 7、呈球形或瓶状,顶端有孔口的子囊果称为() A、子囊壳 B、子囊腔 C、子囊盘 D、闭囊壳 正确答案:A 8、金龟子、天牛等的前翅是() A、鳞翅 B、复翅 C、膜翅 D、鞘翅 正确答案:D 9、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病状多为坏死、腐烂或() A、粉状 B、霉状 C、锈状 D、萎蔫 正确答案:D 10、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是() A、草蛉虫和蜘蛛 B、赤眼蜂和蜘蛛 C、姬蜂和茧蜂 D、瓢虫和寄生蝇 正确答案:C 11、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小麦锈病 B、水稻白叶枯病 C、棉花黄萎病

D、苹果树腐烂病 正确答案:B 12、我国现行的植保方针是() A、农防为主,综合防治 B、化防为主,综合防治 C、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D、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正确答案:C 13、可传播病害的害虫口器一般是() A、咀嚼式口器 B、锉吸式口器 C、虹吸式口器 D、刺吸式口器 正确答案:D 14、缨翅目昆虫的口器是() A、虹吸式口器 B、锉吸式口器 C、咀嚼式口器 D、刺吸式口器 正确答案:B 15、下列昆虫不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的是() A、二化螟 B、玉米螟 C、大螟 D、稻纵卷叶螟 正确答案:C 16、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是() A、瓢虫和寄生蝇 B、姬蜂和茧蜂 C、草蛉虫和蜘蛛 D、赤眼蜂和蜘蛛 正确答案:B 17、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又称()。 A、农业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教学要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职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在技能上达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会诊断识别、会分析原由、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实践教学大纲是结合本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制定而成,充分体现以能力模块为核心的高职特色。 二、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以及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教学方法 实训一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性的考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当地主要农作物严重致害生物发生及为害性的观察与调查,认识各种病虫害对栽培植物的为害的严重程度,以达到提高学生从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实训内容 1、选择有害生物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农田,或利用教学影视材料,CAI课件等,让学生观察栽培植物上发生的有害生物,对其为害性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初步了解所观察的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作物受害部位;害虫的口器类型及为害状;病害的病原及症状特点等。 3、根据作物受害情况,对其所造成的损失或发生的普遍程度等做一初步的调查。 三、作业报告 1.谈谈对当地(或当时)栽培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病虫害为害性及为害程度的认识。写一份调查访问报告。 2.将采集的病虫为害状,用标本夹压干燥,注明病虫害名称、采集时间与地点、主要特征。 实训二昆虫外部形态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认识昆虫体躯外部形态基本构造和特征,解剖观察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和构造,学会区分全变态和不全变态,掌握昆虫各虫态主要类型和形态特征,为进一步识别害虫和学习昆虫的分类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

植物保护实习心得(精选5篇)

植物保护实习心得(精选5篇) 植物保护实习心得【篇1】 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并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最新植保第三章复习资料(qs)

植保第三章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两查两定:调查病虫为害植物的发生期,以确定防治时间;调查病虫田间的发生数量,以确定防治对象田。 2.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 3.虫口密度:表示在单位面积的虫口数量。 4.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5.损失率:指产量或经济效益的减少。 6.长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半年以前就发出预报的称为长期预测。 7.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一两个月以前发出预报的,称为中期预测。 8.短期预测:在病虫发生几天或十几天以前就发出预报的,称为短期预测。 9.历期:指昆虫各虫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其所要求的天数。 10.农业防治法:根据栽培管理的需要,结合农事操作,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法。 11.物理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称为物理防治法。 12.生物防治法: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称为生物防治法。 13.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 14.以菌治虫: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总量。 15.以菌治病: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某种特殊物质,抑制、溶化或杀伤微生物,这种特殊物质称为抗生素,能产生抗生素的菌类称为抗生菌。 二.填空题 1.病虫调查一般分为(普查)和(专查)两类。 2.植物病虫调查的记载方法,一般都采用(表格形式)。 3.在病虫的防治过程中,植物病害调查的内容包括(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越冬情况的调查)和(防治效果调查)。 4.调查病虫为害植物的发生期,以确定防治时间;调查病虫田间的发生数量,以确定防治对象田。 5.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的计算公式主要有(被害率)、(虫口密度)、(病情指数)及(损失率)。 6.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时间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及(短期预测)。 7.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和(产量损失预测)。 8.病虫的发生时期的预测可以分为(发育进度预报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 9.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量预测方法主要有(有效积温预测法)和(经验指标预测法)。 10.病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孢子捕捉预测法)、(病圃预测法)、(气象指标预测法)和(噬菌体预测法)。 11.我国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包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各省市、自治区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市、县植保植检病虫害预报预测站)、(乡镇农技站病虫害预测预报点)、(村级机防队)。 12.由于人们长期、连续、大量地使用农药,出现了(病虫害的抗性)、(农药的残留)、(害虫的再猖獗为害)即所谓的“三R”问题。 13.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前提是(植物检疫),基础是(农业防治法),发展的方向是(生物防治法)。 14.植物检疫可分为(国内检疫【对内检疫】)和(国际检疫【对外检疫】)。 15.农业防治法的主要措施有(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改进耕作制度)、(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16.生物防治法的措施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⑴epidemic ⑵explosive epidemic ⑶infection chain ⑷disease cone⑸ system⑹AUDPC ⑺ simple interest disease⑻ID—DI curve ⑼The Vertifolia Effect⑽threshold theorem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⑴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病害,积年流行病害也叫做病害。 ⑵病菌孢子的传播可能有三种去向,即:①,主要指发散至冠层以上空气中的孢子,这部分孢子可构成对邻田或中、远距离的传播;②在冠层内着落到附近植株感病部位。③土壤表面或寄主的非感病部位。 ⑶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①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②③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 ⑷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加,当发病率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趋于平缓,其主要原因是和。 ⑸在D=exp〔1/b(ln a-ln x mim)〕式中a值一定时,b值越小传播梯度,传播距离。 ⑹在病害流行学的空间动态研究中,通常将菌源类型分为三类①可以是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或一定面积的发病中心等。②③可看成是密集四向排列的点源的集合。 ⑺多因素预测方程中偏回归系数不能代表各因素对依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原因是各自变量间的和不一致。 ⑻叶面积系数是叶片和所在之比。 ⑼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I-S关系是指和之间的关系。 ⑽日传染率是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情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量

植物病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

植物病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当一株健全的植物受到干扰,导致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机制局部的或系统的反常植物自身表现了病状,并能从患病部位提取出的物质具有相应病原物的病征,就是发生了植物病害。下面是植物病理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植物病理学论文第一篇:甘蓝枯萎病的病理症状与防治措施 摘要:甘蓝枯萎病主要危害植株的维管束,植株受害后,由心叶开始变黄,随着病害的发展,全株叶片变黄,发病严重的,下部叶片脱落,植株停止生长,畸形,萎蔫直至。横切发病植株的叶脉、叶柄和短缩茎,可以发现维管束明显变褐,甚至变黑,须根变少。文章就甘蓝枯萎病的病理症状表现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论述,旨在为防治甘蓝枯萎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甘蓝枯萎病; 病理症状; 防治措施; 细菌; 植株; Study on Bacterial Inoculation Pathological of Cabbage Fusarium Wilt Bai Jian Zhao Yongwei Wang Jiaomin Wang Jian Wei Yongpin Dingxi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Fusarium wilt mainly damages the vascular bundles of cabbage plants. After the plants are damaged, they turn yellow from the heart lea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he leaves of the whole plant turn yellow. If the disease is serious, the lower leaves fall off, the plants stop growing, become deformed, wilt and die. When cutting the vein, petiole and short stem of the diseased plan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vascular bundle turns brown, even black, and the fibrous root becomes less. In this paper, the pathological symptom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usarium wilt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电大专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电大专科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筒答题、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农业防治的方法是( )。 A.选育抗病虫品种 B.利用天敌昆虫 C.灯光诱杀 D.喷施农药 2.非传染性病害与传染性病害诊断程序的不同在于( )。 A.田间观察

B.症状鉴别 C.环境调查 D.病原鉴定 3.真菌的有性孢子是( )。 A.游动孢子 B.子囊孢子 C.孢囊孢子 D.分生孢子 4.下列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游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5.抑制玫瑰锈病发病的气候条是( )。 A.温暖潮湿 B.高温干旱 C.高温多雨 D.低温阴雨 6.下列可用于区别青枯病和枯萎病的方法是( )。 A.剖开植株茎部,看维管束是否变为褐色 B.闻病部是否有腐臭味 C.观察叶片病班形状

D.挤压茎部,看是否有白色茵脓渗出 7.步行甲的胸足为( )。 A.跳跃足 B.捕捉足 C.步行足 D.开掘足 8.昆虫的呼吸( )。 A.靠肺来进行 B.靠空气的扩散和通风 C.靠口器进行 D.靠马氏管来进行 9.在进行害虫田间调查时,随机取样的正确做法是( )。 A.在田间任意取一定数量的样点(不带个人主观成分),并对样点内的害虫全面计数 B.根据作物的种植方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 C.根据害虫的田间分布型和作物的种植方式,按一定长度、面积或一定植株数取样 D.每隔一定距离,随机取一定植株数为样本 10.下列属于食叶害虫的是( )。 A.梨小食心虫 B.蚧壳虫

植物病理学教案模板(共6篇)

植物病理学教案模板(共6篇) 第1篇:植物病理学实验大纲 实验部分 实验 一、植物病原学(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传染性病原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态特征、致病机制等,明确重要病原生物的主要分类鉴别特征及其致病特点,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病原生物的诊断和鉴定要点,学会识别诊断和防治不同类型病原物所引起病害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植物病害的描述方法,包括的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病状类型主要有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等,病症主要有霉状物、点状物、粉状物等类型;非侵染型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环境因素、药害等类型。 实验 二、植物病原真菌形态与分类(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病原物致病性因素及其变异,明确寄主抗病性的类型及其复杂性,初步掌握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学会用运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生产上品种抗性丧失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实验内容:植物病害病原物的营养体形态特征、营养体的变态与组织,真菌繁殖方式:有性无性繁殖类型,以及繁殖体孢子类型;真菌分类概述;病原生物其他类型如: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形态特征。 实验 三、植物病害循环与病程与防治(3学时) 实验目的:认识病害循环和侵染过程,明确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流行类型及影响因素,掌握病害预测预报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制订有效的防治病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了解植物病害侵染植物原物侵染植物病发病的过程,影响病程的因素,以及植物病害循环的特点,越冬越夏场所,了解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并掌握病害防治的常用技术。

实验 四、小麦病害和杂谷病害(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小麦和杂谷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 实验内容:小麦三种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黄矮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玉米病毒病等的症状标本和玻片标本。 实验 五、薯类和棉花病害(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薯类和棉花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 实验内容:马铃薯晚病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环腐病;棉花苗期病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的症状标本和玻片标本。 主要实验用书及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李宏连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2021 《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第2篇: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指导教师:高克祥李安娜 三、实习时间:2021年5月30日——5月31日; 6月6日——6月7日 四、实习地点: 1、山农大南校区实验田 2、徂徕山林场 五、实习内容: 5月30日,我们XX年级农药专业的同学们来到山农大南校区实验田,开始了为期4天的教学实习之行。 (一)、南校区实验田里收获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