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共1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传播学史》1000字读书笔记三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

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美的历程》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表现之一。它们不光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形象展现,而且还继续引导、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其既有人类审美活动的共性特征,又有民族的

个性差异,是参与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审美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与内心关照等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力与依据。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走向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需要智慧。如何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衔接,值得深思。衔接点是什么,能否进行有效的系统重构,中国文化的方向在哪里,就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努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没有绝对的划分但也有相对的区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不仅仅是对接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因为传统文化如果要存在下去的话,它必然也是现代的,或者说具有现代意蕴的。现代文化不是庸俗和浮躁的文化,它也得是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它又必然是有思想和历史传统的,只有对传统有一个清醒的把握,才能构成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至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如何衔接,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共通性或许就是那个链接点也或者是中国文化的方向。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和沉着冷静的思考。

结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和存在之根。因为它,我们繁衍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也因为它,我们在近代中国落后了一百多年。所以,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能够使我们安身立命的本根性的东西传承下来,同时又如何把其中存在严重时代局限性的东西进行改造,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篇二:《传播学史》读后感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发展历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本着作,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名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杰斯,也是一位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十分着名的人物,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这本书是罗杰斯的得意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知道了那些对传播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着名学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书中,罗杰斯从达尔文、马克思等人的巨着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世家60年代传播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为世人所接受,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在这些事件的讲述中,罗杰斯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的,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人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程。读完这本书,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42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由古及今,由欧洲到美国,逐一介绍了那些对传播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着名学者。这些学者我

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接触过,但是所了解的并不多。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主要讲了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这三位伟大的智者。由于他们都是欧洲人,而且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产生启蒙的影响,所以这一部分也就被称作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这三位智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对后世的学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重的影响。而传播学的起源也正是从此而来。读了这一部分,不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三位伟人,也让我更使得知道了他们的学说,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尤其是达尔文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借鉴,我想他们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成功者心中都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种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们一直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是书的主体部分,也是讲述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二战及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中心,无论经济还是文化,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时期许多学者涌入美国,这为传播学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传播学的发展也是传播学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

第二部分中写到了许多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包括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也包括芝加哥学派等,这些学者都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中的影响。书中对这些学者的生平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形成了大众传媒研究的模型、形成了符号论等等。而传播学四大先驱对传播学的发展更是影响重大,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勒温、霍福兰。书中不但对他们四人的`生平作了介绍,对他们的理论成果也做了介绍和分析。另外书中还介绍

了维纳的控制论和香浓的信息论。这些内容构成了这本书的第二大部分,这一部分作者用墨最多,对所写的学者也表述的最为详尽。读完这一部分我对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伟大的学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自己就能轻易完成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与理论拉来启发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理论变得更加完善。

读完这两部分,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欧洲到美国,传播学经历了漫的发展史,经历了诸多学者的努力,传播学终于渐渐成型,而施拉姆就是传播学的创建者,第三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施拉姆创。

第三部分讲的就是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这一部分较第一章讲得更为详尽,写出了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读完这一部分,我对传播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有了整体的认识。我觉得施拉姆的成功与前面的诸多学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施拉姆本人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书中也提到了像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等学者。这一部分是书的结尾,读完之后,我觉得我对传播学的了解更加深了,同时也知道

了自己的无知。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历史上一本十分重要的着作,它讲述的是从无到有,传播学发展的整个历史,也详细记载了为传播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及其主要贡献。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本书,首先,这本书不难读懂,作者的内容安排的也很清晰,而且有一定的顺序。其次,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完之后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可以学到很多传播学的知识。最后,这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写出来,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也更容易让人直观了解哪些着名的学者。所以,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罗杰斯是一位伟大的传播学者,他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好书。《传播学史》不但让我了解了传播学这门学科,也让我了解了罗杰斯,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成功者或者对某一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但是扎实的学问还是成功的基础。我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还会继续去了解传播学,继续去了解《传播学史》当中提到的人物。我相信特们的研究问题的风格与方法也会为我的人生做导航,这也会让我更好的去学习,去生活。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篇三: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E·M·罗杰斯以传记式记载的传播学直到1960年的历史。这样一本历史教科书式的50万字的着作,按照时间的跨度,分本别类的记载了传播学的起源,在美国的发展及传播学的建立。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

说。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为传播学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为传播学提供了一种社会的观察视角。

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提到了芝加哥学派,卡尔霍夫曼和说服研究,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和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等。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他们而言,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一种符号交互论的观点。,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的模型。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反射弧模式(刺激,解释,反应的模式)。这种方式构造了中国式的教育体系,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善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对它进行抽象化的阐释,从相互的作用关系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在芝加哥学派中的心理学家J杜威的论证:

反射弧的概念是靠不住的,他希望正规教育能够捕捉到孩子的自然好奇心,他认为解释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一个个体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他就会以令人惊人的频率碰到有关那个概念的说明。这也挺好理解的,一个人只能理解他本来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是通过有知来扩展自己有知的疆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一个小学,在学校里孩子是通过做来学到知识的,比如数学是在烹调和木工经历中被传授的。

香农的单向传播行为的模式有助于奠定传播学的学术领域,比起任何其他的理论概念化的工作来,它更适用于传播学的范式。即为传播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单一的易于理解的明确说明,这些组成部分是信源,讯息,信道,接受器,因此对于传播行为的传播研究可以确定出信源变量,讯息变量,信道变量和接受者变量。虽然香农对于信息论的研究是完全基于数学,他也曾说过人的意义和解释是一种软性数据,它不能被还原为准确的数学公式,传播的符号方面与工程无关。香农讲信息论限于工程传播,并告诫科学界防止将之过于广泛的应用与所有类型的人类传播,然而,传播学者没有对香农的警告给与太多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等太多比特的输入也许会让人丧失感知世界的能力,丧失对真实情感回应的能力。人毕竟不是1+1=2那么简单,正如格式塔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是受环境和周围社会的制约的。今天,有必要对香农的传播模式重新予以概念化,以便反应作为过程的传播定义,认识到传播往往是非线性的,无意图的,并促使传播效果之外的其他重要研究课题的进行。因此,传播学者正在逐步摆脱他们早期对香农的数学理论的误解,这是

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它最终将恢复我们对于作为自我纠正体系的知识界的信念。

第三部分讲述了施拉姆的故事,这位传播界的集大成者,是传播界领域的创始人。在全文的最后写道:“在一个更加遥远的未来时代,或许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年以后,施拉姆期望传播学将会消失,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吸收到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统一体中,这些行为科学最低限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这些学科在1900年左右就获得了他们目前的形式)它们的研究中心是人类行为,施拉姆希望传播学会导致这一趋向行为科学统一体的运动。

11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传播学课程教学改 革及实践 摘要: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引导教与学的互动。本文对传播学传统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进行课程改革,强调设计教学情景,驱使学生多重参与,相互竞争,自主学习,最后达到知识意义建构。 关键词:传播学;建构主义理论;多重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传播学》课程是新闻学和广告学本科生的高年级必修课,是面向具有初步新闻史和新闻学理论基础或广告学,广告策划知识基础的,对新闻,广告,尤其是媒介有初步了解的高年级学生的后续学科,因此各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普遍开设。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要 建构的思想最早由认识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基于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他把认识看成是连续不断的建构,即结构的发生与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题。另外两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杜威和维果斯基。杜威强调教育要植根于真实的经验之中,教育要基于行动。维果斯基作为心理学家,深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还十分重视学生原来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1]。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各流派都十分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行为的主动参与性。 二、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播学本身是一门新兴的多理论融合的边缘学科,理论性强,既有传统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分析框架,也有着利用自然科学的数学工具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维,使这一课程的学习需要多学科的知识铺垫,令学生感到深奥晦涩,不易理解。教师主导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下,面对缺乏自然科学训练的文科学生,教师又容易产生对牛弹琴,泥牛入海的畏难情绪,最后对教学难点一带而过,不了了之。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E·M·罗杰斯以传记式记载的传播学直到1960年的历史。这样一本历史教科书式的50万字的著作,按照时间的跨度,分本别类的记载了传播学的起源,在美国的发展及传播学的建立。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说。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为传播学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为传播学提供了一种社会的观察视角。 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提到了芝加哥学派,卡尔霍夫曼和说服研究,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和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等。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他们而言,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一种符号交互论的观点。,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的模型。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反射弧模式(刺激,解释,反应的模式)。这种方式构造了中国式的教育体系,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善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对它进行抽象化的阐释,从相互的作用关系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在芝加哥学派中的心理学家J杜威的论证:反射弧的概念是靠不住的,他希望正规教育能够捕捉到孩子的自然好奇心,他认为解释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一个个体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他就会以令人惊人的频率碰到有关那个概念的说明。这也挺好理解的,一个人只能理解他本来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是通过有知来扩展自己有知的疆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一个小学,在学校里孩子是通过做来学到知识的,比如数学是在烹调和木工经历中被传授的。 香农的单向传播行为的模式有助于奠定传播学的学术领域,比起任何其他的理论概念化的工作来,它更适用于传播学的范式。即为传播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单一的易于理解的明确说明,这些组成部分是信源,讯息,信道,接受器,因此对于传播行为的传播研究可以确定出信源变量,讯息变量,信道变量和接受者变量。虽然香农对于信息论的研究是完全基于数学,他也曾说过人的意义和解释是一种软性数据,它不能被还原为准确的数学公式,传播的符号方面与工程无关。香农讲信息论限于工程传播,并告诫科学界防止将之过于广泛的应用与所有类型的人类传播,然而,传播学者没有对香农的警告给与太多的关注。

粉丝文化读本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在是可以用晦涩难懂来形容,因为大多所进行的是翻译,所以有些 翻译过来读起来不是十分的通畅,在加上举例的文化性,很多例子我也很难以理 解,在读的时候进程十分的缓慢。 【粉丝与文化消费】 Fandom 被文章翻译成为粉都,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一个 是指所有粉丝,里一个是指作为粉丝的状态态度,也可以翻译为粉丝群。 这一部分对于主要摆出了一些观点,包括约翰。费斯克、苏。布劳尔亨利。 詹金斯等等,很多学者对于粉丝文化的研究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一些见解,但是在 如今看来,越来越趋向于由原来的媒介主导转变成为了受众主导型。约翰。费 斯克认为,粉丝文化之所以发展成为一种亚文化,以及粉丝的狂热程度,在很大 的程度上与粉丝的文化程度成负相关。粉丝文化之所以发展的如此宏大(至少在 今天可以这么说),有一部分原因是被主流文化,也就是阶级所推崇的文化,课 本里学校里做框架下的文化所排斥的那部分人,寻找存在感的一种新的方式,通过对于某个明星的八卦消息的了解在这个粉丝群体里找到存在的意义。费斯克把这种 文化与主流文化做了区别,那就是如果说主流文化和粉丝文化通过商业都可以转换 成为经济资本,那么不通过商业途径,主流文化可以创造经济资本(利用知识找 到工作),而粉丝文化仅仅成为了娱乐。 在学习传播学史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词:“盗猎者、游牧民”,这其 实就是对于粉丝文化的一种解读,与霍尔的编码和解码相类似的,粉丝作为受众,也表现出了对于传播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全盘接收、协商式接收以及对抗式接收,这三种形式可以被称之为: IRP范式,即收编抵抗式范式,大部分学者都在这 个框架理论内对粉丝受众进行了研究。然而麦特。西尔斯却从另外一种范式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粉丝与文化消费: SPP。西尔斯首先审视了粉丝研究中的一中普遍的二 元对立的观点——即“好的”生产者与“坏的”消费者,根据我对作 者的理解,所谓的好的生产者就是粉丝对于商业文化的抵抗,对于粉丝所追求的客 体不断的创造其价值,有使用价值而无交换价值;坏的消费者就是在大量购买廉价的复制品,对于所崇拜和追求的客体没有更多的贡献。同时西尔斯还为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进行证明,阿多诺也同样的注意到了受众的能动选择性,并不是悲观主义者,西尔斯意在证明,从哲学角度看,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时不可能分离的,粉 丝并不是仅仅是文本盗猎者,而是从文本盗猎者变成了文本看守人,粉丝是缝隙受众的全部。 然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粉丝的文化消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媒介 融合以及参与性文化,以公司为基础的媒介融合感念以及以草根为基础的参与性文 化概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如今在中国越演越烈的微博的一场场话题的讨论和事件 的恶搞,跨媒体媒体融合和参与性文化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场营销的盛宴。 【粉丝的情感与认同】 人们往往对 fandom 进行定性——学历低、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成为追星族。 粉丝经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前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传播学史》1000字读书笔记三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

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粉丝文化读本读书笔记

【粉丝与文化消费】 Fandom被文章翻译成为粉都,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所有粉丝,里一个是指作为粉丝的状态态度,也可以翻译为粉丝群。 这一部分对于主要摆出了一些观点,包括约翰。费斯克、苏。布劳尔亨利。詹金斯等等,很多学者对于粉丝文化的研究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一些见解,但是在如今看来,越来越趋向于由原来的媒介主导转变成为了受众主导型。约翰。费斯克认为,粉丝文化之所以发展成为一种亚文化,以及粉丝的狂热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与粉丝的文化程度成负相关。粉丝文化之所以发展的如此宏大(至少在今天可以这么说),有一部分原因是被主流文化,也就是阶级所推崇的文化,课本里学校里做框架下的文化所排斥的那部分人,寻找存在感的一种新的方式,通过对于某个明星的八卦消息的了解在这个粉丝群体里找到存在的意义。费斯克把这种文化与主流文化做了区别,那就是如果说主流文化和粉丝文化通过商业都可以转换成为经济资本,那么不通过商业途径,主流文化可以创造经济资本(利用知识找到工作),而粉丝文化仅仅成为了娱乐。 在学习传播学史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词:“盗猎者、游牧民”,这其实就是对于粉丝文化的一种解读,与霍尔的编码和解码相类似的,粉丝作为受众,也表现出了对于传播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全盘接收、协商式接收以及对抗式接收,这三种形式可以被称之为:IRP范式,即收编抵抗式范式,大部分学者都在这个框架理论内对粉丝受众进行了研究。然而麦特。西尔斯却从另外一种范式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粉丝与文化消费:SPP。西尔斯首先审视了粉丝研究中的一中普遍的二元对立的观点——即“好的”生产者与“坏的”消费者,根据我对作者的理解,所谓的好的生产者就是粉丝对于商业文化的抵抗,对于粉丝所追求的客体不断的创造其价值,有使用价值而无交换价值;坏的消费者就是在大量购买廉价的复制品,对于所崇拜和追求的客体没有更多的贡献。同时西尔斯还为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进行证明,阿多诺也同样的注意到了受众的能动选择性,并不是悲观主义者,西尔斯意在证明,从哲学角度看,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时不可能分离的,粉丝并不是仅仅是文本盗猎者,而是从文本盗猎者变成了文本看守人,粉丝是缝隙受众的全部。 然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粉丝的文化消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媒介融合以及参与性文化,以公司为基础的媒介融合感念以及以草根为基础的参与性文化概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如今在中国越演越烈的微博的一场场话题的讨论和事件的恶搞,跨媒体媒体融合和参与性文化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场营销的盛宴。 【粉丝的情感与认同】 人们往往对fandom进行定性——学历低、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成为追星族。粉丝经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前者是指那些在媒介的影响下,幻想自己和某明星有着强烈关系的个体,其中的极端者会跟踪、威胁乃至杀害明星,后者描述是见到歌星就会尖叫、哭泣的青少年或是在比赛中咆哮、骚动的狂热球迷。这不紧让我想到前些日子在中国火了一把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创新的扩散》读书笔记 一、书简介 书名:《创新的扩散》 作者:埃弗雷特·罗杰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二、学术生平 埃弗雷特·M·罗杰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衣阿华州学习,曾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南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和新闻系教授、系主任等职。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撰写或者参与了一大批传播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创新的扩散》、《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传播技术:社会中的新媒介》、《传播学史》、《硅谷热》等书籍。 三、理论贡献 1、罗杰斯赋予传播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因素,而社会变革的过程就是创新与发明的传播推广过程。 2、他认为大众媒体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立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 3、他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创新

的扩散。他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创新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某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 四、学科建制 1、他是传播学的第一个新兴的分支领域——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拓者。他的中心课题:如何运用传播学来促进国家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他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他从告知的角度探讨大众传播效果的问题。探讨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历史、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尤其是指出了经验主义传播学为主流的研究方法的缺陷。 3、罗杰斯遵循着传播学发展的现实轨迹和思想脉络,开创了一种将理论、历史和个人传记结合起来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翔实而又准确的论述了一门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五、评价 埃弗雷特·M·罗杰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之一。 六、综述 (一)、书本概括。 《创新的扩散》总共包括十一章,我把它概括为三个核心的观点:1、创新和扩散的定义。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共1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传播学史》1000字读书笔记三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

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传播学史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2009-10-13 11:3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任何想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E。M。罗杰斯
众所周知——或者说我们的课本上众所周知,传播学正如其它的很多学科一样,有着传说中的‘N个奠基人’——通常的传播学史上,N=4。 这四位奠基人级的大神的名字分别是: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别的学者们说,“是的,就是他们。” 但是E。M。罗杰斯对他们说,“不,他们只是先驱者,威尔伯&S226;施拉姆才是奠基者。”
他们并未将自己看作传播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么看,他们也没有建立传播领域的学术机构,也没有放弃自己同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关联。
而将那些在一战和二战中,以隐秘的XX中心形式汇集学者进行研究并应用在军事上的现代传播学雏形于战后发扬光大的,实际上是那位提出‘四奠基人说’的威尔伯&S226;施拉姆自己。 曾几何时,B。贝雷尔森这位符号说的代表人物因为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这四位大神正失去对于传播学研究的兴趣(我恶意的猜测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失去兴趣,而是从一开始他们对于‘传播学’的研究,就带有军方强制色彩,所谓的失去兴趣,不过是他们‘想要回去’罢了),相继回到各自的原来的研究领域——于是传播学领域在尚处新兴阶段之时,便已走向衰微——当然,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在看到这位微须的美国人的这些感叹时,都会以一种未来人的口吻感叹这位著名的学者是多么的缺乏前瞻性——所谓的信息时代,传播学是多么重要啊。(关于这个,看看中国有多少高校赶着时髦去开这门课程乃至设这门专业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一切的荣光,在争夺赞助和科研经费的乱战以及常春藤高校的互相攀比之中,由亲爱的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和新闻学系系主任(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这个职务上),在他的书中用了将近20%的篇幅为那位‘使得传播本身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施拉姆装点——这位传播学集大成者二战期间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与众多学者共事(而且奇迹般的,在战后没有像他的很多同事那样完全放弃这个领域),战后又从依阿华大学转战伊利诺依,又战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一创立传播学系、撰写传播学教材、培养传播学博士(他居然每次都能申报博士点成功!)、建立传播学研究所的传奇经历。 我想E。M。罗杰斯对于三这个‘神圣的’(关于三的神圣,那是圣经学者们经常叫嚣的话题)数字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传播学的起源来自十九世纪中期的是三大理论(当然,这三大理论也可以称为是欧洲三大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三个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芝加哥学派。 于是当他一次次的看到自己的专业科目有‘四位奠基人’的时候,他爆发了——为什么是四个不是三个?与其要四个,还不如干脆只要一个。

我的考研感受和经验(精选多篇)

我的考研感受和经验(精选多篇))一定就会大打折扣。 春草泛绿,和风习习,现在正是开始准备考研的大好日子。开始准备吧,你会成功的。人有时候需要一点魄力,这里把我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求共勉:海到尽头天为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相信自己,你会成功! 最后,衷心希望每位考研学子能够金榜题名。 欢迎来到考研巴士论坛! 第三篇:我的一点考研经验传播学 我的一点考研经验 一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不断的充实着自己、丰富着自己,享受着考研成功带给我的愉快经历,回想起前年的那段考研准备时间依然觉得值得回味和珍惜,倘若问我最深的体会是什么,我会说:“竞争的压力”!的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使竞争的观念已经深植于每个人的头脑中,于是才会有那么多人踏上漫长而艰辛的出国和考研之路,所有人都希望在继续求学深造后获得比别人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里,我只想就尽一年来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给正在奋斗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经验和启示。 一、资料准备阶段 1、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科目的五本指定参考书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这个书08年的时候改成清华出的新版,其实改版的书都没有太大变化。这个书对传播学是个系统的介绍,章节划分非常清晰,适合初学者。我当初决定考研,读的第一本传播学书籍就是它,对于没有接触过传播学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有点枯燥,但是坚持看完,就能对传播学有个整体的认识。97年版的最后一章可以不用看了,都是太陈旧的传媒实践对现在没有什么价值。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夫林等 这个书非常非常重要,信息量非常大。第一遍读可能会觉得拗口,并且外国人的思维会让人觉得很散。第一遍读的时候除了偶尔有些顿悟,读完以后并没有对该书的清晰框架。这时候不要着急,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遍,你绝对会有新的发现。我觉得,这本书是指定书目里最重要的一本。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这个书把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和框架都涵盖进去,适合作为后期的整合复习和记忆的书。在读此书的时候请自动忽略它与其他书的大篇幅雷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