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从教学大赛引发的课

聚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从教学大赛引发的课

聚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从教学大赛引发的课
聚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课堂教学本真从教学大赛引发的课

聚焦课堂教学本质,回归课堂教学本真

--从教学大赛引发的课堂教学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需要”,又要注重“激趣”,可以通过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等……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积极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回顾课的设计及教学实际,感触颇深,现就本人比赛过程中的一节课《4.1 光的直线传播》为例,把心得与大家分享,我将从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和教学启示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参赛要求与教学效果兼顾

作为一篇教学大赛的教学反思,我想与大家首先分享参赛课题的选择,根据文件选题要求范围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立体、有高度的视角,摆脱“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经验束缚,还要突出本学科特点,怎么使学生能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就成为了选题的第一要求,参赛课题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太难,太难了会给授课老师的讲解造成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拖沓,内容也不能太易,过于简单对于学生就没有兴趣,没有吸引力,在课堂上不能更好的体现师生互动环节,在突出学科特点上,就要看参赛老师平时的基本功了,比如我们物理,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实验的学科特点,因此选择课题时要注意内容中有无实验、实验的可操作性如何、安全性怎样等问题都必须列入考虑范围内。

在2017年举行的全区初级中学教师教学大赛,我选择的参赛课题为“4.1 光的直线传播”,它是学生初步认识光现象,学习光学知识的开始,现在我就以这节课的备课过程为例,阐述一下理论备课某些细节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光合作用。”我最初的设想是这堂课应当以培养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知欲为这节课的亮点,于是我开始大量的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验、创新实验,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本地的一些素材也适当的添加进去,初步完成后第一次试课时可以说很失败,因为图片素材太多、太广,学生的思维无法及时的从前一个内容跳跃出来,跟不上老师的指导。于是,我再把图片进行精简,挑取有代表性又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图片保留,再次磨课时

效果有很大改变,但最后还是不断调整图片的顺序,使它们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教学思路。在引课部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首先选用了一段皮影表演视频,里面热闹的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却在试课中显得格外刺耳,与我们严谨的教学显得格格不入,于是我再一次思考如何更好有效的引入新课,进过反复斟酌、磨课,最终将“鸟”、“蜗牛”两个形象以手影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这两个手影简单易操作,贴近学生生活,在模仿过程中引入新课--光的直线传播。每个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脑海里都会有各种想法跳跃出来,应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听取物理组内其它同事的建议,将这些资料加以整合,最终变成自己的适合本地学生的一份教学设计,当然这只是初稿,就像一个房子的框架,至于细节的装修装饰,还得靠后面的磨课逐步实现。

教学设计上,概念和规律的提炼,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把这些概念和规律组合成优化的结构,成为某一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视角和思维指南。精细的备课,就需要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思量如何把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社会热点中的物理问题、现代科技成果等有实践情境的教学内容引进物理课堂;如何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创设真实情境、并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思维加工来建立物理概念;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等。在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中,如何利用分组实验验证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沿直线传播,成为这节课中学生们动手操作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对于实验的选择,老师在备课中应仔细思量。例如对于光在固体中传播的验证实验,我选用了用激光笔照射果冻的小实验,对于果冻的选择,我是带着激光笔去超市对很多种果冻一一照射,最后确定用哪种果冻效果最明显,也最容易操作,当时还闹出一个笑话,超市导购员以为我是质检人员呢,经过自己的实际验证,做到学生实验心中有数,这在后面的磨课、研课中没有出现问题,学生自主操作很顺利,效果很明显。无论什么教学方式,我们的出发点或者说是初衷都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最后利用小组实验验证答案,争取做到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因为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实例,又让他们新奇不已,因为我们把生活实例提升到了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领略了物理的美,也体会到了物理的实用性,必须强化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的关联,

提高把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进行联系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等这些教学细节基本完成后,就进入了磨课、研课阶段,主要体现在“精彩的开讲”----教法得当----敢于创新----注重实验的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开展,比如题型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更丰富一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是不是更加深入一些?课堂气氛是不是可以更活跃一些?该不该和中考联系得更紧密一些?我认为磨课、研课主要为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是教学内容是否适量,不能过于量大,讲解过快导致知识点讲不清,甚至讲不完,也不能内容太少,整堂课显得空洞;其次是细节的逐步完善,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小组实验的优化、教学时间的把握等等;最后是对参赛老师的一种潜意识训练,因为参赛老师的授课对象是待定的,所以从实验的准备、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的应对、师生间最快速度的适应等等,都需要在磨课过程中,参赛老师自己细细品味,以求有所提高。通过磨课、研课,老师们真诚帮扶,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继承课堂的优点,改进课堂不足,进行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磨课、研课”是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研课、磨课的过程是教师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与新课标对话的过程;是反复交流的过程。“研课”促反思,“磨课”促成长,通过此活动的开展既有效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同时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融合

从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看教师主导作用;从学生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度看主体作用的发挥;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语言,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将自己真正的融入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即使我们在课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难免有新状况,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不断完善教学细节,但有一点要谨记,那就是我们的框架不能动,比如我们的教学流程、小组实验、分组合作等等,因为经过了课前准备、磨课,它们已深入脑海,临时有变动可能导致整堂课的失败,但是我们可以在细节精益求精,比如课堂中添加一两句经典名句,它一定可以为你的教学锦上添花的。“看课”是感性认识,“分析课”是理性认识。在授课中要遵循激励性原则,要以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从教师教的角度,学生学的角度,师生交流与互动这三个维度作为授课的基本点、侧重点和关键点,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为落脚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取其它选手的授课,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炼语言,使之简洁、精炼、富有感染力,同时,等到自己真正成为主角时,从个人的穿着到谈吐,都尽可能注意细节,因为这是你对你的学生、你的课堂以及你的同行和评委最起码的尊重,用认真的态度、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精彩的授课去赢得学生和评委们的尊重。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教师要有以学定教意识,要变知识传授平面型转变为开发智慧,启迪人生立体型,只有学生学习精彩,教师教学才精彩。

三、教学感悟与教学成长结合

每个老师满怀信心的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对于评委对你的课题的简短评课,我觉得我们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虚心倾听,教学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听取意见没有错,但有些属于自己风格的东西,我还是建议保持。

每个参加过大型比赛的人都会有所感悟,当比赛结束时,我们的身心是放松的,比赛结果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辛苦努力的见证,但结果又不是最重要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一路走来的收获可以说只有自己知道,我们成长了,也挑战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纵然我们赛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备赛了,可比赛结束后还是在埋怨自己哪里哪里没做好,还可以怎样做才更好,这就是不断参赛的动力,也是各级比赛的魅力。举行各种、各级比赛是提高老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物理课应尽可能让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在分析解决实践问题中成功的愉悦,增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心,为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总之,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一场真正的教学比赛,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行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用我们的智慧去对待教学,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比赛总结

立足课堂展风采发挥优势促提升 ——三家子小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摇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发挥教师学科教学优势,营造相互学习的氛围,三家子小学于11月18日——11月29日开展了“立足课堂展风采,发挥优势促提升”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本次活动历时两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组的二十一名教师参加了比赛。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选教学内容,教师备课、评委评课均参照《三家子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 一、优点 1.参赛教师态度认真:课堂教学大赛既是广大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对大赛普遍比较重视,从选课、备课、制作课件和教具到上课,用心准备,精益求精。同时,积极观摩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讨,有些教师还跨学科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2.教学理念发生较大转变:大部分教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生积极互动。同时还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而且操作娴熟,很多课件不仅设计新颖、生动形象、实用性强,而且美观大方、赏心悦目。 二、不足 (一)关于教学基本功 1.教态缺乏激情:有的教师上课精神不够饱满,缺乏激情和活力,有的教师表情单一,过于严肃,影响了师生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2.课堂指令具有随意性:有的教师教学语言随意,课堂指令不够明确。 (二)关于教学方法 1.教师讲得偏多: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过程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知识讲解充斥课堂,简单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师生互动,但很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意义。 3.课堂应变缺乏灵活性:有的教师课堂应变和驾驭能力差,固守预案,不能根据课堂的变化合理控制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时间,造成课堂前松后紧或拖堂。 三、建议 (一)备课要充分 《礼记》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呈现出一节精彩的课,备课是关键。备课,备什么?一备课标,二备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doc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 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呢?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字词、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都是语文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学就应追寻一种本真的教学境界,期待与儿童的精神相遇。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的本真呢?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对。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观察和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效果。老师要学会拒绝个人的精彩,淡化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要学会删繁就简。 现在正在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更要求删繁就简,通过课文的整合,目标集中,任务单一,要求明确,力争做到一课一得,达到以简胜繁的教学效果。别指望你的一堂课中什么都能顾及到,什么都能训练到,要学会突出重点、难点,虽然这样会让人感觉课并不完美,但荀子曾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三、要让课堂真“动”起来。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课堂都动起来,可这种动是假动,看似热闹,实则学生如牵线的木偶一般处在“被运动”状态。而且多数是优生“代动”,大多数学生是旁观者。思维和情感都没有被学习内容

所触动。课堂动起来要“动”的真实、有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种“动”应当是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动”主要是思维的“动”和情感的“动”。课标中也提“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学习需求”和“进取精神”而自觉积极的行为,我们应追求那种静态呈现的“内动”。只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良性的互动,知识方法才不会是“授受”的,而是“习得”的。我们要经常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意见吗?”等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去引导孩子,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智慧的交锋实现的。 四、课堂教学力求平淡、真实。 平淡即淡雅,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语文,本真语文。很多教师总是追求新式花样,总是安排各种表演活动,孰不知自己在忙着“创新”时已离语文很远了。记得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三个儿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创意”,竟让学生把那个会唱歌孩子母亲说的话给唱出来了,还配上了拉丁舞。好好的语言不引导孩子去读,去感悟,搞些花架子,真觉得不伦不类。我们要学会以学定教,让课“常态”化,让问题暴露,再去解决它,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只有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教语文,才露语文本真,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常常审视自己的课堂是否真实、朴实、扎实。我们应

教学大赛获奖心得体会

教学大赛获奖心得体会 教学大赛获奖心得体会 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公共基础课赛课教师发言。回忆一个多月的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但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这届“龙华杯” 课堂教学大赛,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的平台,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师术和师艺,感谢同行 们在参赛教师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 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回顾自己的参赛过程,我也曾有过犹豫和抱怨:自己在学工办从事学生工作,同时兼任09机电(1)班的班主任,每周还有14节课,平时的时间就很紧了,自己还有精力去认真准备吗?如果没上好会 不会难看,会不会给部门抹黑?就在这时部门领导和同仁适时的给 予了我许多鼓励和开导,让我懂得了,赛课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 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并 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思想上没有了顾虑,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按照教学进度我上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来哲学原理就深奥晦涩,加 上又是新课改第一年使用这本教材,可借鉴的东西非常有限,如何 上好这节课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不愿轻言放弃。认真研读 教学大纲,苦苦寻找教学素材,,耐心准备学生探究活动,细心选 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哪怕是每个细小的过渡环 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思量。整节课我尝试着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来作为课堂的精髓贯穿其中,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游戏以及同 学们亲自动手制作的小创新小发明来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小组探究活动归纳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把每年 的省级创新大赛紧密的融入到了教学当中,尽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也让公共基础课中饱含着许多专业知识,使原本枯燥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的“唱、跳、画”等形式占据了主流,课堂虚化了,课堂上的文学与文化消失了,想象与个性迷失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淡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成长较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光鲜热闹,实质上异常苍白。 语文课就应该回归本质,回到吟诵欣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应该“文辞、文章、文学、文化”四文并举,阶段递进。 怎么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在文言古文中深掘古典文化 文言古文中不仅有人物典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陈涉世家》的公开课,单就一个故事来讲,陈涉世家在历史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程老师却把其中蕴含的文化现象与《史记》写作特点结合起来设计教案,引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取得了不俗的效果。程老师介绍了世界民族发展史中起义场面写得最宏大的两个片段,中西文学史上都有场面波澜壮阔,人物风采动人的作品。 在文学欣赏之余,程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了中西暴动、起事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差异。通过学生的分析概括,同学们得出如下结论: (1)西方农民起义多为自由民主,独立而战,以法国为代表,但中国人却是“逼上梁山”。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起义都是临时性事件引发的,并且在短时期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农民多数是不得已造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2)借用鬼神和宗教为起义储备舆论与做好宣传准备,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来增加光环。 (3)古时没有政党,于是“结为异性兄弟”、“为坛盟誓”是最好的组织形式,用各种盟誓的方式来结成联盟,也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当然,常常因此留下失败的祸根。 (4)初期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领导人迅速“变形”,走上了称霸称王的模式,有些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反动面,骄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陈涉最终还是忘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老话,把自己送进了坟墓,一个为农民举事的战争,几乎变成了农民的浩劫。 这样的文化积累非常有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文史知识的兴趣,通过文化的杠杆引发了一场文辞文学文化的语文课堂。 二、从文辞中品味欣赏文学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根据每课的不同性质来区别对待,有些重文化、有些重文辞。在一次全国优质课堂中,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千家诗》欣赏课,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之一,《千家诗》广为民间传诵,但如何上好一堂《千家诗》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单从诗意来理解,很难品味意境;从诗人经历来思考,很难品味诗句带来的美感。 程老师就“节奏”、“意象”、“情境”入手品味欣赏诗歌,采用循序渐进地方法推进。首先入门的是“节奏”,学生的读诗涵泳,是诗歌欣赏的初步入门。接着学习“意象”和“情境”,初步领会古诗的意味,懂得一些赏析诗歌的粗浅方法。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下列的诗句中辨析出是哪一个季节,重点辨析写秋天季节的词语。最后通过归类来提出“意象”的概念,是“物象与情

课堂需要回归本真

课堂需要回归本真 潍坊市育才学校 戴效军 邮编:261031 电话:2111809 信箱:dxjsyfdyr@

课堂需要回归本真 新课程改革已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但是,新课改到底“新”在何处?“改”向何方?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是新课改的重要方面,因为目前我们的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是课堂。但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现实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远离形式主义 无庸讳言,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上往往只是一味在形式上求新求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 1、片面强调人文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是对传统地理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正。 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教师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课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改革了,正像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批评的那样:“所谓‘两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的独霸天下。” 2、刻意追求新异热闹

课程标准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于是就有了部分教师的刻意标新立异。教师认为该学生这种见解很有创意,赞不绝口,大加鼓励。这种教法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忽视了正确引导,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果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对各种观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统一认识。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课本的价值取向,符合地理课程标准中“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新理念。 再者,有些教师在实行新课改中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热闹),他们的地理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教师反复让学生上台表演,不少学生由于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故此动作语言难免僵硬,以至引来笑声一片,可教师依然乐此不疲地指导表演……学生在前俯后仰的笑声中感受到的只是滑稽有趣,全然忘却体会感悟。这岂不是对课本的亵渎? 二、讲求对话实效 “对话”是现今步入课程改革行列的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与新课程相关的核心概念。克林伯格曾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正如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所说的:“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相互的造就,意味着通过对话而使师生共

2019XX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总结

XX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总结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年是我市有效教学质量年,也是我区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的新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18年9月开展了“第二届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目的是想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专任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各学科集备能力和教研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现将本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活动学校规定参赛人员为45周岁以下教师。应参加人数50人,除一人有特殊情况没有参与外,其他人员都能按学校规定积极参加,认真准备。为了保证本次评优课的质量,我们首先下达了参赛方案,方案对教学时间、课堂氛围、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力求引导教师通过达成这几方面的要求,实现高效率,达到高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为了保证参赛结果的公平、公正,评委由8个人组成。每名评委都能够严格把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按照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公正打分,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共计24名,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1人。 二、活动特点 (一)领导重视。 俗话说的好:领导即氛围。本次活动X校长和X书记非常重视,

不仅能参与方案的制定,同时还能深入到课堂中进行听课,并提出指导性意见,X校长的亲临赛场为有效教学深入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借此机会谢谢X校长对教学工作的支持。谢谢X领导的全程参与,也谢谢X局长和X校长对我校教学工作的指导。 (二)准备充分。 从下达通知到活动结束,所有参评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本次活动。精心选题,认真备课,构思并制作课件。其中,XX、XX、XX几位教师制作的课件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科学规范,有一定的高度;XX、XX、XX老师所制作的课件声音清晰,画面精美,科学性强,为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虚心好学。 活动期间,我校各年段主任认真负责,按时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听课活动。活动期间,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自行调课、克服困难,前去听课。大部分教师均能按学校要求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课。做到了以上几点的教师有:XX、XX……等等。 (四)精心施教。 1. 科学利用时间 方案中我们对于时间方面有详细的要求。核心的宗旨就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关注率,实现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效益。如XX老师的课堂整节课中学生就如她手中的风筝,完全掌控在她的手中,或张或驰、或紧或慢。她的课堂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与X 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分不开的。如学生在读:“一

教学比武大赛的获奖感言

教学比武大赛的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校第五届罗定杯教学比武大赛落下帷幕。此次大赛,评委评点专业,选手强者倍出,比赛结果更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获奖固然令我欣喜,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比赛的准备和参赛过程,这无疑是一次价值丰富的经历。学习与交流、付出与收获、体验与成长是我对此次比赛最大的感受。 首先,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们英语组的各位老师。说来惭愧,这次能得这个奖,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我们英语组诸位老师的共同功劳。因为在我校组织罗定杯大赛前不久,我刚好有幸被推荐参加了区里的英语学科说课比赛。为了准备区里的比赛,我们英语组姐妹们给予了我诸多大力帮助。倪校和顾丽老师为我找来详实的相关资料;小顾老师从隔壁学校带回最新的比赛消息;在倪校的带领下,几位青年老师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忙里抽闲帮我一遍又一遍地模拟练习说课过程,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临近比赛前一天,我们重量级的高年级老师们又给我把了一次关,从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服饰穿着等各方面做细致的指导......这样感人的事说也说不完,我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正是因为有区里比赛的经

验积累,我侥幸比大家作了更早一步的准备;而如果没有大家的鼓励和指导,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除了说课比赛,学科能力竞赛也是此次比赛项目之一。该项活动对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这项比赛说来简单,就是做张考卷,可是准备起来却是长期而艰苦的。为了打好这一仗,我们办公室在接到通知后就在网上集体购买了大量的习题集,每日一练,互相探讨,共同监督,乐此不疲。 我想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这些备赛参赛的日子以来我们所承受的疲惫、枯燥、压力、奔忙,当然还有快乐…而如今,这些又都成为了往事,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但这都终将成为沉淀,成为我们口中所说的积累,这就是收获。 最后,我想,设立比赛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奖,而是成长。比赛过后的总结反思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加成熟。通过这次比赛,我更认识到了心态和细节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备赛还参赛,心态很重要,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很多事情都完全可以做到。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平日里我们对细节把握的严格才会得到收获。 这次比赛给了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得到了自我发展的机会。以后,我会更加珍惜每一次机会,乐观从容,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回归本真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回归本真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数学教学之法。本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和实践对当今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列举了数学课堂中在问题情境、实践活动与建构数学、数学应用、反思小结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部分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对数学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之共同目标,从而共同回归本真数学课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关键字:数学思想本真教育高效课堂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收到改革思潮的进一步冲击,进行着又一轮的新课改。广大教师,为了“不落伍”,为了体现新的理念,部分老师挖空心思,刻意追求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之目的,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异常饱满。但在光鲜的形式背后透露出浮华,浮躁,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思维少了、思考感悟少了。这时需要我们停下来,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扎扎实实的教,让数学课堂真正有“数学味”。随着本真教育理念的出现和推广,“花哨”的课堂形式,渐渐的受到了质疑,本真理念下的本真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反馈调谐,体现一种典型的“在场”教学。它秉承了新课程对教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互助的过程,是双方平等的交流、视野的融合、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换、真朴人性的碰撞、科学价值观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分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回归本真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2012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鸡鸣即起,日落方息,在教室、校园和家庭之间匆匆忙忙;每一天巨细靡遗,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左右周旋。但是对于我来说,2012年的我正式加入到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团队。 在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学校郭老师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要开始人生新征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郭老师用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异同。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语文究竟该怎样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郭老师的“回归本真,扶正语文教学”。正如郭老师所言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单元的语文目标。我们经常会去把一篇课文给学生讲懂,可是这些讲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语文特有的呢。这样就容易把一篇课文上成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一节科学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而语文味包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的“本”呢?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不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这个轨道,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所应有的味道。扶正语文教学,就是要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恢复语文所应有的本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讲座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继续。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又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如何写好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 根据X教发[20XX]XXX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本着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为宗旨,我镇结合实际扎实组织开展了全镇小学教师课堂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分预赛和镇级竞赛两部分进行,预赛共分XXXXXXX片进行,由中心校抽调领导到各片指导开展工作,赛后上报竞赛总结和优胜者推荐表;镇级竞赛由中心学校组织统一在清油河希望小学进行,全镇各校推荐的6名教师参加,各评委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中每个参赛教师都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精心准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把本次活动当作一次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当作一次展示自我的平台,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基本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赛后,各评委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总结,确定推荐XXXXXXXXXXX三名教师代表我镇小学参加县级竞赛。 我镇本次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过程中,学校领导能自

始至终参与活动之中,全体教师也能认真听课,把此次活动作为一次学习培训,力求提高的机遇。 本次活动参赛教师全部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难能可贵的是苏东第五小学有1节英语课也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遵循课程改革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本教育理念进课堂”这一原则,各校参加竞赛活动的老师们能够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课件出示动画导入课文,结合音乐进行范读,结合动画讲故事,结合动画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知识和知识产生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旨在通过倡导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本次竞赛活动所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XXXXX小学教师XXXXXX的六年级语文课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学生乐于参与,兴趣很高。XXX小学教师XXX的数学课中,教师注重的是让学生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这样的问句充溢着课堂。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场面比比皆是。学生或集体回答,或抢答,或必答,思路清晰,语言流畅。XXX小学的XXX英语课上的活泼有趣,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3页精选文档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本质回归 (一)省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目标定位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语文学习目标全面化、复杂化。要知道:“课标”里面提出是“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学习之中,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过程。教学目标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就一堂课而言,所有目标都实现是不可能,即使都兼顾,效果也未必好。 现象二:文本视域盲目拓展。困扰语文老师还有一个认识:课程开发。教学一篇课文,不拓展好象就不是好课,若就本教本,会被人视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于是,一些老师在教学时盲目地拓展文本视野,在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他们小心翼翼调控,为是让出时间给课外资料,在教学时他们心里还在不住念叨“精彩不容错过”!结果往往是因教学时间掌控不当,“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现象三:过程安排头绪繁杂。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雨点》时,安排了这样几个流程:第一,唱《小雨沙沙》;第二,读文;第三,画小雨点;第四,表演小雨点;第五,教师介绍小雨点是怎么来;第六,展开想象,说说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这堂语文课,集音乐、美术、自然于一堂。很多老师潜意识中,认为这才是新课改下语文课。于是,一篇本不复杂课文,经这位老师这么一折腾,反倒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么多整合,结果是把有限教学时间给浪费了,冲淡了对语言学习与感悟,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现象四: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现如今,“秀”出精彩语文课已不再是新鲜事了。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课堂,真是绞尽脑汁进行花样翻新:精彩音像资料、热闹合作剖析、逼真师生表演、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然而,令人遗憾是,许多课堂看似热闹,但实效甚微。甚至有些老师常常会把现成课本丢弃在一边,课文未读熟,就匆匆借助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演与辩。殊不知,这恰恰丢掉了语文课堂中最本真东西――语言诵读、感悟、背诵与习练应用。 (二)呼唤语文教学回归简单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对于我们目前语文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行为:很多时候,教师就好象带着学生在闯迷宫。 其实语文教学最大技巧是无技巧,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就是简简单单听、说、读、写。语文最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之本,追求简单,就是回归语文最本真教学。 简单语文教学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是最为扎实教学。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之类。其二,是最为有效教学。教师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语言引动学生最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学应该力求用最短时间读出背后深刻。其三,是最为与谐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一厢情愿,更加追求教学情趣与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花样翻新,更加追求教学自然与朴实。 (三)“简单”语文教学是什么 1.简单语文教学是大量读与写。简单语文教学强调底气,语文底气来源于大量阅读。经典诗文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不需要疲惫不堪设计,但要有一个简约地阅读指导,要有一批必读书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大规模畅读名篇名著,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想到、观后看到,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读与写、观察与习作成功快乐!只要抓住“读与写”这两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即按照教语文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

回归语文本真,促进儿童发展

回归语文本真,促进儿童发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为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话。”斯霞语文教学的灵魂是“童心母爱”;于永正老师“蹲下来看孩子”,他们的立根之本都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和呵护,即自觉地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负责任,很好地诠释了“教真正的语文”的真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一致。基于“童真”语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儿童的“真思”为视角,解读教材文本 真实的课堂,以教材的准确解读为起点。教材解读,要坚持“从儿童出发”,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读深读透”,某些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对教材人文意义和科学价值无限度深入挖掘,已经远远超越了儿童的“已有”,只不过是执教者的一种标榜。教学前教师应以个人的学识能力首先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深刻领会其中内涵,然后蹲下身子从学生“真力”的角度反观教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勤奋》时,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理文,所以教学的目标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獲得成功。”这一层面上,应该从说理文的特质入手,明白这种文体的特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教者单纯的讲解文体特点,内容就会艰涩难懂,学生会学得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这种思考,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 1、解析“说”字,明辨文体,明白说理文有道理,有事例。 2、梳理脉络,明白道理,知道作者在写道理时通常是放在不同的位置,首尾呼应,就是为了增加说服力,而这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摆道理的方法。 3、领悟表达,学会说理:聚焦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体会到“只有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个道理。 4、明白所举事例的特点:有代表性、语言简洁。 5、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个事例。 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清楚的明确了说理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教学难度的设计也在学生能理解范围之内,使得说道理有理有据,感受深刻。因此,我们在准确解读教材后所选出来的教学内容才能为儿童所理解接受,他们和教材的对话才能顺畅淋漓,他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对接。课堂上,他们的思维和思想就不会游离,因为他们在文本中找到了和自己言语、思维、思想对话的知音、嬉乐的同伴。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总结

在学习、积累、反思中成长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教务室于12月中旬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希望这次活动能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本次活动一共有十九位教师参加。总的来说,广大青年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较科学的把握,而且也能够运用多种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了。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亮点赏析 1、激活了青年教师的潜能,涌现了一批教学新秀。这次竞赛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一些有潜质有能力的教师也在这次竞赛中崭露头角。教师教学观点得到改变,教师由教学的“主体”变为“主导”,创设和谐氛围的能力大大增强。如霍文凭老师语言简练,教学流程清晰,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并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积极体验,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郭婧老师的教学由浅入深,亲和力强,创设了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自始至终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李秀老师专业知识的内化程度较高,联系生活实际设臵问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确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教学效

果明显。祁慧老师演示实验准备充分、现象明显,用精练 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以事实 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突出了对学生 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教育。 2、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转 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当务之急在于建立 教学新理念,即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 究式学习。在这一方面,各位参赛的老师都力求在自己的 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理念。 3、注重双边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体现尊敬、热爱、理解、帮助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平等交往的教学行为,这有助于 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广大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训练。李秀老师在教 学中将书本复杂的实验进行改进,便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教室中增高实验桌,以便于实验的演示充分展示给 所有学生,将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以投影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很好的达到了预期效果。郭婧老师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以“细节”为关键,恰到好处的设计问题,指向 明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全体学生感受到了遇 到问题后的迷茫、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解出问题的喜悦,通过这节课,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掌握所学。 4、注重切合学生实际。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 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小度写范文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模板

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源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词】生活教材交流基本功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因其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调整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一、回归生活捕捉美丽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提出并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可的一条理论,语文教材新大纲也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关注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如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先让学生先想想家乡的秋什么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引起哪些独特的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家乡的秋就在同学们的描述中形象起来。紧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边读边思再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这样,学生在联系生活、互动交流中不但理解了文章主旨,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与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小狗包弟》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先急于进入文本,先让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养过的宠物,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也感染了我,讲述中有照顾宠物的艰辛,有小动物给生活带来的欢乐,失去宠物的伤感与失落,还有人谈到了对生命的认识。带着这

技能大赛获奖感言 篇

2018技能大赛获奖感言4篇 2018-11-19本文目录2018技能大赛获奖感言技能大赛获奖感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感言技能大赛获奖者的获奖感言敬爱的学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很感谢国家和学校为我们设立技能大赛制度。 对我们广大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是对我们在学习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另外。 我还要感谢培育我们的老师们,因为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收获。 感谢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努力和汗水,我们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感慨万千。 因为在我们成绩的背后都是用自己的勤奋和老师们的付出换来的、我不想说我们累,更不想说我们苦,因为我们是潇洒的90后,风雨过后我们依然会展露笑容,今日的累是我们明日的辉煌,我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真的很对。 不管做什么都不能粗心,应该认真的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木桶理论也说明了这一点,整体中的一部分做不好,就会影响整

体的发挥。 通过市的比赛,我有幸加入到参加国赛的行列,所以我更加努力,进一步的强化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和理论知识。 这时我感到了一股压力在我身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常和我的指导老师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面临的难题。 虽然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问题,遇到了阻碍。 但我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老师的重要性。 通过几个月的紧张培训,最后参加全国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此我再次感谢学校和我们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技能大赛获奖感言2018技能大赛获奖感言(2)|返回目录目前,我们又即将迎来XX 年苏州市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 今天,我有几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作为指导老师,我觉得应做到以下两点:1、团结协作,齐心协力。 技能比赛的训练,需要专业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余,牺牲大量的时间,甚至双休,寒暑假。 同专业的教师大家应该少计较个人得失,少点抱怨,多点奉献,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本真语文要求教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朴实的语文。因此,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形式、虚假的热闹和纷乱的状态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抓住“读和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本真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014-03 三年前,教育部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随即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笔者依托“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东风,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何为本真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教与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来面目,离不开扎实高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 一、明晰核心,摒弃虚浮之象 与语文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教师,经受了一

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激发了课改热情。他们用生动的课例诠释了新课程理念,演绎了新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研究与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抓住“读与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只要做到位了,相信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明确教学核心,努力摒弃虚浮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扎下根来有效发展。 (一)摒弃繁琐形式 语言实践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就会花里胡哨多,没有实际效果。内容多而杂,课件随意呈现是教学繁杂的体现。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时,用了大量的词卡、图片、模型等教具,整节课形式多种多样,令人应接不暇,但收效甚微。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不抓词、不扣句,甚至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淡化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该认的不认、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练的不练、该积累的不积累,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摒弃虚假热闹 有些课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质疑的机会。还是《海底世界》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学小狗、小猫、小猪等小动物叫,一会儿

优质课大赛活动总结

优质课大赛活动总结 为了检验我校新课改的最新成果,把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在各教研组初评推选的基础上,我校教务处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年度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以常态课形式进行展示。 本次公开课涵盖所有学科,文科组共有7位教师参与,总体来看,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7位教师青春澎湃,激情洋溢,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个性和风采,较好的呈现了我校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前备课充分,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思想教育渗透。全体教师接到通知后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在教案的撰写上,既详细又认真,既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又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如朱亚娟老师的教案,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目

标准确,实践性强。贾娟老师把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巧妙地渗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翟风铃老师的制作精美,课堂容量丰盈。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够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重点关键突出,知识科学精当,能力训练有序。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和接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朱小丹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特点,一节课只教5个单词,并且让学生当堂掌握,并当堂反馈。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演,学生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陈珍老师的教学设计,讲练结合,当堂反馈,效率极高。 再次,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较强,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思路清晰。7位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收放自如。设计的问题合理科学,针对性强,大多数教师都能把握重点和难点,解决核心问题。如李慧玲老师的复习课对主干知识的梳理,脉络清晰,一线贯穿。李锦明老师的讲评课详略取舍,老练自然。开展活动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老师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展现自我、口头表达等能力,整个的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而完整。朱小丹老师的课,教态亲切自然,能够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活动类型各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是真正的师生互动,这种流畅的教学过程,正是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体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