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一、金融的功能是什么。

答:金融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资金融通。把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把聚集的资金分配出去,实现资金的纵横融通。(二)资源配臵。资金流动带动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三)信息反映。资金流动状况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四)政策传导。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过程提供有效机制。

二、简述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

答:现代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一是金融活动越来越市场化。与计划经济相比,从生产资源的配臵看,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进行,金融在社会资源配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从金融体系内部的资源配臵上看,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二是金融资产越来越证券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金融资产证券化不断加深,其流通渠道也更加广阔。三是金融运行越来越技术化。现代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发展起到强力推动作用。现代金融越来越运用现代技术,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电子金融逐步取代传统金融。四是金融业务越来越综合化。从过去崇尚的分业经营,到目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一体化经营,为金融企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过去作为禁区的金融企业投资工商企业现在也悄然兴起。五是金融发展越来越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引起资金运动的全球化,这也正是金融全球化的过程。

三、试述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我国金融市场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1990年末,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后,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在境内上市的公司总数由资本市场建立时的10家增加到今天的1381家,累计筹资额达到9167亿人民币。同时,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金融衍生工具

----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对促进现货市场发展、完善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主要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以及黄金市场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多产品、多种交易机制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票据、外汇和黄金,基本上涵盖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发达国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一般水平为3:7,而我国2003年为1.5:8.5。这种失调使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增大了银行系统的贷款风险,影响了商业银行改革的进度,也使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明显加大。2、银行存贷利率缺乏弹性。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我国政府对银行信贷市场利率仍然控制过死,不能真正体现资金供求关系,不利于充分发挥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3、中小银行发展不足。这是金融机构体系结构不合理的具体反映,影响金融功能的发挥,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阻。即使中小企业能从大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也在一对一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往往要被迫接受更加严苛的条件,增加融资成本。4、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企业债券比重过低,且在审批制度下又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中型企业难以发债筹资,于是体制外筹资层出不穷,非法集资屡禁不止,造成金融秩序混乱。加上股票市场层次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国家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缺乏必要的衍生产品,缺少多元化的、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的、拥有长期稳定资金的机构投资者。5、上市公司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效益不理想。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其主要着力点是:一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二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优化证券市场结构。三要积极推进股权分臵改革。四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五要完善金融市场法制体系。

四、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是什么?

答:所谓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主要是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一)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的存款存入中央银行一部分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即放款数量多少。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信贷规模缩小——货币流通量减少(反之亦然)。存款准备金率是调控信用规模的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局限性,包括缺乏足够的弹性,作用力度偏大,会对各类、各地区银行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等。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特别是1998年贷款限额制度取消以后,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得到强化。

(二)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的转让。其调控作用表现为: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及社会的资金需求;二是规定贴现票据的资格,主要是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其局限性是: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时不能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顺周期调节。我国自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试行办法》,正式开办对专业银行贴现票据的再贴现业务。

(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金融调控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市场操作。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调控作用的机理是:中央银行买进证券——货币投放——增加货币流通量——利率下降——银根放松;中央银行卖出证券——货币回笼——减少货币流通量——利率上升——银根收

紧。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会引起货币投放或回笼,进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对货币供求关系进而对经济运行过程产生调节作用。其局限性是:政策操作的条件要求高;政策?时滞?长,操作难度更大。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自1994年3月启动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6年4

月开始办理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目前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最主要的工具。目前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40家商业银行)。交易方式:(1)现券交易;(2)回购交易;(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五、试分析我国的金融风险。

答: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风险、证券市场风险、保险业风险、地下金融风险等四个方面。

一是银行业风险。主要表现:(1)不良贷款比例偏高。不良贷款是银行风险的重要体现。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过高的比例明显下降,但是风险仍然值得关注。到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比率为10.15%,2005年6月底降到7.5%,但与国际著名银行相比,比率仍然偏高。而且比率降低还主要来自于政策因素。如1999年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政策性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之后,2000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了10%左右;2004年,央行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一批拟上市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处臵,不良贷款再次出现明显的双降。同时由于加强了对不良贷款比率这一指标的强化考核,促使银行通过扩大信贷投放对不良贷款进行?稀释?。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破产法的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负债的很大一部分终将转化为账面不良贷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出现反弹。(2)资本充足率偏低。自有资本金是否达到合理的比例,是衡量金融机构安全性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但仍不能真正达到国际标准。截至2004年6月底,绝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1%;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3.98%。(3)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存款来源短期化趋势明显,而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加剧。?短存长贷?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4)贷款与房地产高度关联。房地产信贷在银行业整体信贷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000年房地产信贷比重为6%;2001年上升到13%;2002年达17%;2003年已高至21%。银行信贷风险与房地产投资风险高度关联。(5)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近年来,连续出现银行内部人员特别是银行行长违法犯罪案件。

二是证券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1)证券机构不良资产比例高。券商风光不再,生存状况恶化,盈利模式单一,不良资产超过51%。(2)经营不规范。上市公司素质不高、经营不善、违规活动的问题比较突出,动摇了证券市场基石;券商在经销、自营、承销、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隐患,一些券商违规经营造成的风险正在逐渐暴露出来。南方、闽发、华夏、汉唐等证券公司和德隆企业相继出现危机,是证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信号。(3)投机严重。投资者结构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投资机构发展不足,大户操纵、内幕交易层出不穷,缺乏针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市场诚信程度较低,导致市场低迷,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股权分臵改革预期不确定,投资信心不足。

三是保险业风险。主要表现在保险业的社会信誉度不高,中资保险公司产品单一且雷同,竞争加剧,效益差。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且期限越长,不匹配程度越高。资产平均期限与负债平均期限相差10-15年,随着寿险业的迅速扩张,在偿付高峰到来时期可能集中爆发流动性风险,严重的会引发偿付能力危机。还有保险资金入市产生投资风险。2005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基金亏损5.14亿元,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投资亏损分别为12.98亿元和7.86亿元。

四是地下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地下金融规模大,控制难,还有黑恶势力介入。地下金融兼具创新性和毁灭性,监管难度很大。资料显示,我国地下金融规模已达到地上金融活动规模的1/3。国家外汇管理局曾发布消息:中国地下钱庄每年的洗钱规模为2000亿人民币。

因此,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总体判断是金融风险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金融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金融风险必须予以特别关注。但历史形成的风险大部分已经得到有效处臵,加上把国家信用保证这一特殊因素考虑进去,我国金融总体稳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六、试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思路。

答: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一)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必然对金融风险形成挤压,使金融?泡沫?破裂。经济持续增长则可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条件。诚然,经济增长应当是结构优化、效益不断提高的持续平稳健康增长。而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钢铁、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增长持续过热,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成为金融风险积累的经济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二)要加快银行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行股份制。实行股份制不仅有利于银行多方面筹集资本金,满足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真正转化经营机制,使银行成为真正的银行。

(三)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机构逐步成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经营不善或举措不适当,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加大。为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储户的利益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四)要健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金融风险管理包括风险预测、监控、评估、预警、决策、补救等多个环节。健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应围绕以上环节制定科学严密的规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特别要加强

金融管理部门(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的协调,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堵塞监管漏洞,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机制保证。

(五)是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健全金融法制体系,包括加快有关的金融立法,使我国的金融法制尽快与国际接轨。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同时也要调整法律关系,对金融机构形成有效约束。

(六)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金融风险与国有企业亏损是一棵藤上的两个苦瓜。我国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七、试论述汇率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答: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汇率的标价方法,分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我国实行直接标价法。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亦然。二是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包括对外汇储备价值的影响:即储备外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引起外汇储备价值增减。以及对外汇储备数量的影响:即预期本币汇率上升,国际短期资本流入(购买本币),引起外汇储备增加。反之则反。三是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如原定投资1亿美元的项目,在美元汇率下降1%,即人民币升值1%的情况下,在实际投资时美元不能兑换成同量的人民币,该项目需增加投资100万美元,投资成本加大。反之则反。四是对外债的影响。主要影响还债时的还债成本。如到期外债的外汇汇率下降,换汇成本降低,可减少偿债成本。反之则反。

分析我国的汇率制度的演变及现状,我们可以认识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所谓一篮子货币,其选取以及权重确定的原则是: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适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同时考虑经常项目中一些无偿转移类项目的收支。因此其主要构成是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而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是很重要的。由于篮子货币的国家和地区覆盖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相当大的部分,因此,针对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将比针对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更好地反映人民币的价值变化和中国面临的总体贸易条件,对实现商品和服务贸易基本平衡有重要参考意义。由于在制度上公开宣称人民币不同任何单一货币或?篮子货币?保持钉住关系,也使得投机资本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失去依凭,从而使我国货币当局在同投机资本的博弈中‘主客易位’,货币当局因此获得了主动权,从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促进外贸出口结构调整。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国际反映良好,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未解除。

八、试述金融创新及其效应。

答:所谓金融创新,一般泛指金融领域出现的多种新现象,包括新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资产,新的支付转账媒介,以及新的金融工具与技术等。狭义地理解,金融创新特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大规模的创新性活动。

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主要有:一是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使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运作效率,增加了经营效益。三是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四是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五是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

而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一是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金融市场交易问题。三是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四是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五是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六是金融创新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九、简述金融监管的含义、目的及核心原则。

答: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和避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包括:1、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2、保障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 3、保障社会信用秩序。4、维护金融机构公平且有效率的竞争。5、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6、增强国家金融的国际竞争力。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主要有。1、市场竞争。2、适度干预。3、依法监管。

十、一国的外汇汇率的变化会对该国的进出口产生显著影响。对进出口的影响是:当该国的外汇汇率降低时(假定该国实行直接标价法),会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2分]一国的外汇汇率降低,意味着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即同量的外币兑换本国货币的数量少了。对于出口商来说,汇率降低以后,出口同样多的产品,赚取同样多的外汇,但在银行结售汇后,换得的本币减少,出口利润下降,从而会减弱出口商的出口积极性,使出口减少;[4分]相反,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要从银行购进外汇,由于外汇汇率下降,出口商用比以前少的本币就可换得同量的外汇,或用同量的本币换得更多的外汇,从而刺激其进口的积极性,使进口增加。[4分]

金融理论与实践

1、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答:(1)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一般可概括为四项: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至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后,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

(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综上所述,由于货币政策各目标间存在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2、何谓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派生能力受哪些因素制约?

答:(1)派生存款就是银行贷款所引起的存款,其实质就是银行以存款货币的形式向再生产过程提供货币。贷款派生存款,是银行信贷制度职能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凡是通过银行转帐的贷款就能派生出存款。

(2)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部分存款不能用作贷款,也就无法引起派生存款;第二,提现率。又称现金漏损率,是指公众提取现金所形成的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的比率,银行贷款不可能全部通过转帐转化为存款,有一部分是要支付现金,这部分贷款也不能引起派生存款;第三,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是制约派生存款规模的主要因素,三者比率越高,存款派生规模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央行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

答:央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它们是央行调控货币流通量的?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①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②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③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④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①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2)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①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②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①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②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③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

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三大法宝?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流通量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色,需配合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政策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较直接,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

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关系主要有哪些?

答: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1)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率)=资本期末总额/风险加权资本期末总额]不得低于8%

(2)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

(3)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不得低于25%;

(4)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5)其他规定。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银行资产实现合理增长,达到稳健经营,消除和减少风险的目的。资产负债比例不能狭义的理解为银行资产与其负债的比例,它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和工作策略的比例指标体系,同时,其中一些资产负债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目前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平衡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协调其资产负债业务的重要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在一些西方商业银行成功实践的影响下,在巴塞尔委员会、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全球银行界越来越普及,并且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如何理解我国商业银行绝对规模小,相对规模过大的问题。

答:银行业同工商企业一样,壮大自身规模是很重要的。就我国来说,大银行的数量明显偏少,与美日欧相比差距甚远。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商业银行,增强我国的金融实力。但是,就国内来说,我国银行业又太大了,因为在四大金融业中,我国银行业资产占大部分,而保险、证券、信托三业,比重较小,这样使我国的金融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一旦银行出问题,就比较危险。因此,我国应当在壮大商业银行绝对规模的同时,缩小银行业务的相对规模使四大金融业能够相对均衡地发展。

6、我国央行如何调节外汇市场?

答:(1)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3)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使人民币汇率更具灵活性,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根据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7、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我国的股票和股市制度是在市场极不健全的情况下,由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建立的。作为制度仿效者,制度的框架由政府搭建,这种框架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决定于制度制定者的主观意识与市场发展实际的契合度。我国股市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掩盖不了留在后面的未得到梳理的众多难题,这些难题就象一条沉重的尾巴,拖住了股市前进的步伐,主要包括:

(1)股权人为分臵,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在我国股市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因而能够上市发行股票的只有国有企业。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人为地把股份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有股占控股地位,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并且实行同股不同价,国有股的发行股价远低于社会公众股的发行股价,但各股却在分享股息时具有相同的权利,这完全违背了同股同价和同股同权的原则。由于国有股占控股地位,控制了公司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企业的管理者成了国有股东的代言人。而国家对国企管理者的工作成果的评价标准是规模的大小,而不是赢利能力的高低,这就刺激管理者好大喜功,不断增发股票,敛集资金,导致企业赢利能力低下,流通股价不断下挫,流通股股东利益受损。同时,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公司治理效果差。此不但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臵,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还使我国股价悬空,系统性风险巨大。

(2)市场结构和品种单一,缺乏多层次市场的配套和必要的风险对冲机制和工具,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首先,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我国目前只有主板市场,虽然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但离真正的二板市场还有相当的距离,三板市场还远未形成气候。其次,我国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十分有限,不仅使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而且还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扭曲,特别是由于缺乏

风险对冲机制,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释放,导致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同时,阻碍了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入市的步伐,难以大规模地吸引国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国内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也将受到影响。第三,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机构投资者无论在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第四,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也存在结构性缺陷,尤其体现在国有企业比重过高,而民营企业比例偏低。此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各类企业的融资,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期货交易等。在期货市场上缺乏双向交易机制,从而无法完整地发挥期指交易套期保值的功能。正常的套期保值的操作过程是客户在买进股票的同时售出股指期货合约,或者是在买进股指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股票,可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不允许卖空股票,使期货套期保值的两种正常运作功能少了一种,增添了市场的赌博性。只有改进股票现货市场,允许卖空股票,才能使股指期货的交易进一步完善,从而降低这种赌博性。

8、理解期货交易的功能。

答:期货交易具有三大功能:

(1)节约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期货交易因为不要立即交割,只需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合约金)即可。这就能够节省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对于场外远期交易来说,期货交易既能提前确定货源和控制成本,也能避免因提前购买现货而占压资金。

(2)价格发现,引导生产和贸易。起火交易在订立和约时要确定买卖价格,这一价格确定后,意义很大,它能够引导生产和贸易。因为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之前要考虑未来的销售价格,如果该产品未来售价高,有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就会生产。反之,如果该产品未来售价低,甚至亏本,商品生产者就不会生产。而商品未来售价的重要参考,就是期货价格。同样道理,贸易也一样,当贸易者要购买货物时,他要比较一下现货和期货的价格哪个最有利,现货便宜就买现货,期货便宜就买期货。

(3)套期保值,防范风险。套期保值是期货交易的最主要功能。套期保值就是将期货的买卖和约对冲,以防范现货价格变动导致的风险。

9、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何影响?

答: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是经常变动的。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十分重大,并且可能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

(1)在理论上,本币汇率下调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但从实际情况看,并不一定如此。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后,不但贸易收支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主要原因是出口和进口的弹性变化。汇率下调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以足够大的出口的供给弹性为前提。在汇率下调初期,出口增加较少,而进口上升,国际收支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但当进口惯性消失以后,进口才能受到抑制,同时经过一点时间的调整,出口扩大,这时国际收支才得到改善。

(2)从进口方面来说,汇率下调,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并在国内市场迅速扩散,引起国内同等商品或替代商品价格上升。如果汇率向上波动,物价不一定稳定。本币升值,出口产品外币价格降低,出口会下降,而进口需求增加。如果本币升值是在国际储备比较充裕的前提下发生的,那么对国内物价稳定是有利的。由于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储备继续下降,并且逆差持续很长时间时,本币汇价会自动下降,从而物价将上升。

(3)当一国货币相对外币的名义价值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以本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涨落,从而抑制或刺激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下跌,可以无形中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出口同时一国货币贬值,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涨,从而抑制了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限制了进口。需要注意的是,货币贬值的这种限入奖出作用是有条件的,一是本币的贬值幅度必须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二是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必须比较大,三是必须存在闲臵的资源可以根据需求的增加随时扩大生产。

10、联系汇率的含义及利弊。

答:(1)联系汇率指一国货币汇率与海外货币挂钩。

(2)①利:稳定货币。②弊:国家失去主动调节汇率的杠杆。

(李小伟整理,管伟红校对)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清华大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2.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个基本技术性要求) 第二章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第一节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1.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一、二、三段电流保护动作值整定计算方法 一、二、三段电流保护动作时间整定计算 特别注意:阶梯时间特性 2.基本概念:不同接线方式性能比较 第二节多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 1.功率方向继电器(GJ)的工作原理 2.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目的:保证选择性 一、二段电流保护:动作值不能保证选择性时需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三段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不能保证选择性时需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特别注意:三段电流保护设置功率方向继电器的选择条件 第三章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保护和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1.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值整定原则 2.基本概念:灵敏零序一段电流与不灵敏零序一段电流 3.零序电流保护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第一节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1.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 2.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第二节单相阻抗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1.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 2.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3.阻抗继电器的交流接线 (只要求全阻抗、方向阻抗与偏移阻抗) 第三节系统振荡对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1.系统振荡对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2.振荡闭锁装置的基本原理(要点:系统振荡与故障的主要区别)第五节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1.一、二、三段距离保护动作值整定计算方法 2.一、二、三段距离保护动作时间整定计算 3.分支系数的影响: 二段保护整定:保护整定时取可能的最小分支系数,对应实际保护范围最大的情况,以保证其选择性(不延伸进入下条线路II段保护范围)三段保护灵敏度校验:取可能的最大分支系数,对应实际保护范围最

人类学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2) 1、理论人类学与应用人类学之关联 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异同”的名为“比较民族学”, 即今天所说的理论民族学, 它偏重于研究多个民族的共同发展规律。(蔡元培) 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是近几十年新兴起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社会调查的方法,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规律。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医药与保健,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遗传工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对策,应用人类学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冲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线,进行科学间合作,协同研究。可分为结构人类学、人类工程学、医学人类学、老年人类学、分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人口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空间人类学等分支学科。 2、人类学南派与北派的比较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类学兼收并蓄了欧美人类学的种种学术流派,成为一个多元的学术体系。到30年代,中国人类学已形成三种具有地区特色的风格,呈华东、华南和华北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受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影响的“北派”与“南派”,分别以燕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为中心形成自己的圈子。 “北派”受功能学派影响较大,偏重于一般社会科学。关注深入的民族志研究(社区调查),重视比较不同社会中人类的不同生活方式,研究并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特色在于汉人社区研究。强调社区研究方法的运用,以田野调查的实际资料和分析研究为拳头产品,通过和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在国际人类学界影响较大。 “南派”与历史学派关系深厚,偏向于人文学,注重物质文化与跨民族关系研究,注意力在文化研究,而非规律或原理、原则的寻求。强调以族群文化为研究对象,着重搜集传统风俗与历史源流的内容,明确提出要以人类学材料来补充历史记载不足的看法。在实地调查中,偏向于民族志描述。他们开展的田野调查数量最多、面积最广,质量上乘。 两派在经验资料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方面,分别都有各自独到的开拓。 3、社会调查与社会学调查之关联(事实与理论) 社会调查是指:政府或个人组织对社会间事件的调查。如民生、物价、治安、政府公信力等领域。 社会学调查指:通过社会调查所得的结果与不同组织或个人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两方或多方意见共同研究。 4、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新中国建立后,苏维埃学派对我国的民族学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社会研究、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定义与识别。所谓经济文化类型,乃指“一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它在历史上形成于处在相似的社会经济水平,并居住在同样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不同民族中”。林耀华等后来将之修改表述为“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这一理论的深刻意义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为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共同体的分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因为同样的经济文化类型可以独立出现在远隔千里而又无直接交往的民族中,这种超越地域性的特征使它与语言的发生学分类法以及社会形态分类法等一样,都成为民族学家认识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的科学工具。 其次,依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原因,使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汉族与诸少数民族的共生关系。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之东门行

东门行 汉乐府 《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出自宋朝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东门行》描写的是一个为穷困所迫的下层平民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戏剧冲突十分强烈,历来为人称道。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b ù〕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白发老翁现在也不能安心活下去了!” 作品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令人揪心的对话,形象地揭示了走投无路的人们起来反抗的过程。男主人公打算铤而走险,但一时拿不定主意,因此“出东门”而复归。当他看到家里无衣无食、一贫如洗的情景时,便最后下定决心“拔剑东门去”。 一、关于乐府诗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汉子为穷困所迫, 铤而走险, 起来造反的过程。反映游子漂泊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作品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现强烈的悲痛。 这些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对话一结束,全诗也完篇,如同剧终幕落,留下一片黑暗、一片宁静,让读者面对着急落的幕布去猜测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此诗以质朴古拙为特色。不假雕琢,挥洒自如,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音调疾徐相继,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有一种天然气韵。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1.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 诗句句式长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长短随意, 整散不拘, 灵活自由。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石伟 内容提要:萧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独特的认识,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在其中,使她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字:萧红创作风格 正文: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慷慨激昂,在一个个文字的构建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气质,成为作家在茫茫文海中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 关于创作风格的形成,不能否认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更应该看到作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方面,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因素,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使作家表现出一种都有的才情与气质;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为作家提供了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作家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使其文学天赋得到完善并发展。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以萧红为例,论述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萧红,这个生长于动荡年代的作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1-1929与1930-1942,在前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她生活在呼兰这个小县城内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开始感受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这就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大背景。在后一个阶段,萧红开始了流浪与痛苦的生涯,生活非常艰难,爱情的变更,疾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但就是在时期,萧红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她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 (一)寂寞凄凉的风格 她始终是寂寞的,从她出生到她最后病死香港,她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寂寞的情绪。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仿佛只有祖父这一个亲人疼爱她,“等我生来了,第一次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疼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而祖母留给她的,只是用针扎她手指的事。她的父亲母亲似乎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印象,父亲的两次出场,也都伴随着暴力,一次揣她,一次打有二伯。她是寂寞的,亲人对她的冷漠给她的是一个并不快乐的童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她“常常在蒿草里做着梦”,也看着“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显得更荒凉寂寞”。缺乏父母亲的疼爱,缺少可以一起玩的伙伴,使得她的这种寂寞的情绪,一直伴随了她一生。 自她19岁逃离家庭,她就开始了另一种寂寞的生活,漂泊不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题摘录4

1绪论 1.1填空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速动性) (灵敏性)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减小)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 减 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化)。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时,继 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跳闸)。 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 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时间和(断路器跳 闸)的时间。 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 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 能力。 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 测量部分)、( 逻辑部分) 和( 执行部分)组 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元件的( 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的电气 量)与保护的( 已给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1.2选择题 1.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 C )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2.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 三相短路) 3.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 C )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 C ) A K1m<1 B K1m=1 C K1m>1 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1.3问答题 1.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a.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 到破坏,恢复无故障部分正常工作。 b.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 减负荷或跳闸。 2.继电保护装置通过那些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1)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的电气量作为保护动作的判据,并与已给 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保护是否动作。 (2)逻辑部分: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工作,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或发出信号,是否延时等。 (3)执行部分: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3.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阐述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各自的优缺点。 (1)对被保护范围内的故障,能迅速的有选择性加以切除,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远:断路器拒动时,仍然能切除故障。动作失去选择性,切除故障时间长。 (3)近:动作仍具选择性,切除故障时间短。断路器拒动时,无法切除故障。

江西财经大学131大学语文试卷C

江西财经大学 13―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8052C授课课时:36 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为部分专业主干课程)适用对象:13级本科班 试卷命题人江枰试卷审核人龚贤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原来通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初至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 2.行宫见月伤心色,。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自所作《》。 4. ,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 5. ,胸中万卷;,此事何难? 二、翻译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2.勿逞忿以报横逆,勿非礼以害物命。 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4.从容指顾,立定大计。 5.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试分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登临意”。 2.曹丕《论文》将文体分为哪几种? 3.宝玉挨打后希望黛玉来探望吗?看清是黛玉后,宝玉有何反应?这凸显了宝玉黛玉二人的什么关系? 4.试分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 四、阅读分析(阅读作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20分) 1.阅读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请回答: ①作者在这首词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抒写的线索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展开? ③“小轩窗”两句艺术地再现了什么情景? 2.阅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这段文字: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象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交叉处偷偷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

中国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一、人类学(Anthyopological)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1、人(man)——生物人organism、文化人cultrate[k?lt??'rɑ:ti]、社会人 2、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Culture)包括物质文化(包括受人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3、广义具象——包括体质人类学(人体学)、考古学(史前学)、语言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狭义具象——包括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4、各国的本土特征不同:(英美)(欧洲) 狭义具象: 北美:文化人类学 英国:社会人类学 欧洲:民族学 因此,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只是各国的称呼不同,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样的。即: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分出入较大。 1)学科分类上:一度将人类学划归生物学。1992年,人类学被划为民族学下,成为其七个二级学科之一。后经修订,人类学又被划归社会学之下,成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其中一些独立学科被打散在不同一级学科之下。不同称呼但内容相同的学科被划分在不同学科之下。如:民族学仍然为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住内。 2)误解也比较多。如:民族学被等同为“民族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则被拉入社会学之中。 3)公众形象与认知度非常低。 中国长期把人类学等同于“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个印象与我们中国50年来知识谱系的规定有关。人类学还给外界一种接近于“ 考古学”的形象。似乎只是对古物或原始的东西感兴趣,有一种好古主义的心态。这恐怕来自以前中国人类学的“南派”(蔡元培),他们上个世纪30-40年代,以中研院为中心,做古语言、古文化、古民族研究。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过人类学系主任,因而考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一种公众形象。人类学的第三种形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研究”,这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学科依据。人类学的这三种形象,不能说是公众对于人类学的歪曲。可对行内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与人们印象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对人类学的认知也比较低,不仅不被公众认知,也不为大学、学者认知。 4)学科内部缺乏共同学术语言和价值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大家公认的基本阅读书目,缺少共同关注的概念体系。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原因。学科命名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构建。人类学被介绍进中国就形成了当时中国的学科秩序。以民族学(欧洲大陆)、文化人类学(美国)或社会人类学(英国)的名称进入中国的人类学,形成了不同学术特点的南派与北派。新中国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 问答: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此 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2.电力系统短路有哪些: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3.发生短路的后果有哪些? 通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选择、填空 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2.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灵敏系数的要求?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 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然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指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映能力。 灵敏系数的要求:一般灵敏性系数在1.2—-2 之间。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问答:

1?什么是90度接线方式?优缺点?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0《(l)k《90,其功率方向继电当 器的动作内角? 是指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 <1)=1的情况下,加入继电器的电流Ir,超前电压 Ur90度的接线方式 优点: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 适当选择内角后,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缺点:不能清除电压死区 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三相短路时0《&《90 (0《(bk ?90) 两相短路时30《已《60 动作条件一90《(I)r+a《90 或cos (r+a)》0 选择、填空 1.电流1段、2段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优缺点: 电流1段是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优点是作为本线路首端主保 护,动作迅速,缺点是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只能15%左右、电流2段是按躲过相邻元件末端最大三相电流或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配合,按两个条件中较大的整定,优点是 作为本线路首端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段的远后备,能保护全长,缺点是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保护。 2.过电流继电后备保护的分类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短路零序电压的分布,决定零序电流分布的因素? 零序电压故障点最高,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的零序电0压为 而与F 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决定于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

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09

历年北大人类学试题01-09 0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理论 一、名词解释 古典进化论列维-斯特劳斯夸富宴种姓象征人类学政治人类学 二、简答 亲属制度地位意义 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的人类学的异同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特征 文化相对主义 三、论述 进化论的历史地位 如何看待曾经作为迷信的庙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说人类学是一门关于“实践”的学科 中国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的关系 方法 一、名词解释 个案研究知情人多点民族志整体论主位研究法文本学派 二、简述 简评《摩洛哥田野工作反思》 举例说明结构性与能动性 合作民族志 解释人类学的方法论特征 三、论述题 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异同 人类学田野作业中的语言问题 反思人类学的方法论意义 “传统的发明”给予田野作业的方法论意义 2009年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试题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化相对主义 2、库拉 3、社会血亲 4、奥马哈制 5.非物质文化遗产 6、《江村经济》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结构主义 2、简述波兰尼形式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观点 3、列维—斯特劳斯如何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1、论述萨义德《东方学》一书对反思与重构人类学的启发与局限 2、谈谈对人类学“实践性”的看法 3、举例论述民族志撰写中的基本困难 4、请就中国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发表自己的分析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实验民族志 2、表征(representation) 3、参与观察 4、主位 5、《写文化》 6、多点民族志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解释人类学方法论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在家乡”的人类学? 3、为什么人类学家要学习被研究对象的语言? 4、以一个人类学家的经历为例,列举深度访谈的若干前提条件 三、论述(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你对人类学中国研究方法论的看法 2、在当代人类学中提倡“合作民族志”的主张,你认为这种方法论主张与参与观察的关系如何? 3、举例论述怎样认定一个社会事实 4、对人类学田野作业的一系列工作的一个方面或一个步骤予以介绍,并加以方法论的评 2008年一月北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分*6) 结构主义人类学功能学派传播学派过渡礼仪民族中心主义涵化 二,简答(10分*4) 1,亲属制度研究在人类学中的意义 2,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观点 3,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4,布迪厄的习性观点及你对习性的看法 三,论述(20分*4) 1,改革以来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的异同 3,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的社会价值及学术贡献 4,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的人类学的区别与联系 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5分*6) 1,浓厚的描述2,民族志撰写3,田野工作4,参与观察5,参与性行动研究6,个案延伸方法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蒹葭 (1)

第一课:蒹葭 《诗经·秦风》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据说为孔子所编订。从汉代起被奉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和“赋、比、兴”,前者是将其内容按音乐性质划分,后者是指其艺术表现手法。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反复咏唱,语言朴素自然,讲究节奏韵律。 主要内容 一、伤乱抒愤、讽谕怨刺的诗歌。 二、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 三、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诗歌。 艺术成就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比拟和联想成为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的思维形式与表现手法。 3、结构形式与语言特点的重章叠句、反复回唱,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特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文学理论导引》笔记(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 (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章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活动可由四个要素组成: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对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大体形成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模仿说:着眼于作品与世界的关联,强调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实用说:着眼于作品对欣赏者的意义,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着眼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着眼于作品自身存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自在自足,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 1、艾布拉姆斯在总结了西方文学研究的历史后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根据这种看法,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 艾布拉姆斯说:“……运用这个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按照这个思路,艾布拉姆斯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第2~3页) 2、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西方则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波兰]塔达基维奇著,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362页)……模仿说的文学观对后世产生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绪论 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概念及对应三种状态: 正常(电力系统以足够的电功率满足符合对电能的需求等)不正常(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情况)故障(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2、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的: 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摆脱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4、事故: 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停电或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允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 5、故障: 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 6、继电保护装置: 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7、保护基本任务: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它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8、保护装置构成及作用: 测量比较元件(用于测量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其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0”“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启动)、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9、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最根本要求;不拒动,不误动);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10、保护区件重叠: 为了保证任意处的故障都置于保护区内。区域越小越好,因为在重叠区内发生短路时,会造成两个保护区内所有的断路器跳闸,扩大停电范围。 11、故障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0.06-0.12s,最快0.01-0.04s)和断路器动作时间(0.06-0.15,最快0.02-0.6)之和。 12、①110kv及以下电网,主要实现“远后备”-一般下级电力元件的后备保护安装在上级(近电源侧)元件的断路器处;②220kv及以上电网,主要实现“近后备”-,“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 13、电力系统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北大人类学历年考题【原文】

人类学理论 一. 概念解释 1.马林诺斯基 2.新进化论 3.文化相对论 4.《江村经济》 5.结构人类学 6.社区研究法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8.田野工作 二. 简述题 1试论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异同 2.试论50年代至70年代(二战后)英,法,美国人类学的基本变化情况 3.简述解释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三. 论述题 1.试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分支领域(亲属制度,宗教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之一论述本学科的研究特色 2.举例说明民族志对于社会人类学的重要性 3.略析人类学者在研究中国中面临的认识论挑战 人类学方法 一. 概念解释 1.民族志 2.参与观察 3.跨文化比较研究 4.“浓厚的描述” 5.整体论 二. 简述题 1.简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2.简述"主位法"和"客位法"的方法论差异 三. 论述题 1.试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共时方法和历时方法的结合 2.论述经验事实与理论阐述之间的关系 四.问答题 1.《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 (1)泰勒(2)摩尔根(3)马林诺斯基 2.结构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1)格尔茨(2)列维_斯特劳斯(3)埃文思_普里查德 3.弗里德曼是( ) (1)汉学人类学家(2)非洲人类学家(3)美洲印地安人类学家 4田野工作是指( ) (1)实地社会实习(2)地理学实地测量工作(3)民族志研究的核心过程(4)社会学的整体论方法 2002年试题 人类学理论

1.进化论 2.博厄斯 3.米德 4.结构主义 5.利奇 二. 简述题 1.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宗教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政治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 论述题 1.试述马林诺斯基的《文化论》的基本内容 2.试述20世纪初期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内容 3.试述二战以后西方人类学的主要变化 人类学方法 一. 概念解释 1.田野工作 2.民族志 3.跨文化研究 4.人类学 5.民族中心主义 二. 简述题 1.简述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差别 2.你对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看法 3.试述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规则 三. 论述题 1.试述一个人类学家研究自己民族和他民族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便利之处 2.试述整体论 3.试述归纳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 2003年试题 人类学理论 一:概念解释 涂尔干 费孝通 格尔茨 传统 社会结构 象征人类学 二:简述题 1.简述博厄斯的人类学理论贡献 2.简述新进化论 3.简述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4.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5.什么是文化相对论 6.简述埃文思-普里查德的人类学观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大学语文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0.5分) 1、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___。 2、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与屈原的《湘夫人》共享千古伤心之祖的美誉。 4、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5、陶渊明一生两大喜好,一好,二好。陶渊明的饮酒诗共首,其实与饮酒无关,而是兴之所至。陶渊明是我国诗歌流派的开拓者。 6、李煜为南唐后主,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真切反映了亡国之痛。 7、《虞美人》艺术特点在擅长用手法,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8、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进而扩展到以文为词,形成了艺术上擅长用典的写法。 9、辛弃疾,字___幼安________,号____稼轩_______,____豪放_______派代表诗人,与________苏轼___并称“苏辛”。 10、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1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 12、孔子在政治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政和教化,反对武力征伐和以力服人。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4、《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5、________《史记》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________《史记》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______无为而无不为_____。 18、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政治家,也是秦代唯一的作家。 19、鲁迅先生曾评价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20、《谏丞客书》表达了李斯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政治见解。 21、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一场古文运动。曾参与王叔文改革新政治集团,史称永贞革新。 22、柳宗元的寓言、人物传记和山水游记三类散文文学成就大为突出。 23、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游记散文名著后人称《永州八记》。 24、梁启超,近代著名政治家、学者。 25、《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突出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26、梁实秋的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追求文调雅致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结合。 27、梁实秋笔下的国文老师,是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28、梁启超晚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当时四大国学大师。 29/《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核心人物贾

文学理论题目

第一章 1.如何定义文学?它有哪些特征? 答: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变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 艾布拉姆斯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设计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题上对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他还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代表人:亚里士多德《诗学》 “实用说”:是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代表人:孔子“诗可以兴、观、群、怨”、《毛诗序》、(古罗马)贺拉斯“寓教于乐”。 “表现说”: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世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代表:白居易、李贽“诗言志、诗缘情”,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客观说”:尤为重视形式、技巧、寓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代表:兰塞姆《英美新批评》。 (1)文学具有审美性: 所谓的“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肯定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是不说过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审视人生、把握生活的。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往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丑的东西能够成为文学的形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没成为审美对象;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对丑的揭示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2)虚构性: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属性。 文学所以要超越和表现理想,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学的审美性。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以形写神” (3)形象性。 2.文学形象的含义是什么?文学形象有哪些类型? 答:文学形象:反思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而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三种类型: (1)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2)描摹性的形象,特点是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描摹型具有接近生活形象的特点,也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象类型。从形象创造的意义上说过,描摹型形象目的在于通过摹写来引发视觉、嗅觉、听觉或触觉想象,给读者如闻其人,如见其人的感受。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黄泽 =提要>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渗透,并在异文化、本文化的学术取向上有所交叉。民俗学以人类学为背景学科,人类学亦借鉴民俗学方法、材料与调查手段以把握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研究主体透视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并从学术史的视角描述两个相关学科的互动过程:渗透、交叉、融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俗学渊源互动 =作者>黄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1)01-0017-06 人类学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十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自二十年代后,以歌谣运动肇始,应和着/五四0新文化运动,也在北京、广州、浙江等地传播。分析中国人类学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主体及其论著,其研究对象、方法、关注重点及研究兴趣体现出兼顾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旨趣。而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类学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两个学科平行发展,但可看到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分离的轨迹。 一、中国人类学研究主体兼顾民俗学的传统 11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内外视野、前后视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类学,亟需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内外视野与前后视野相结合。何谓内外视野?内即学科理论建设,涉及对象、性质、结构、方法等。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构建规范的学理、术语及共同话语,这是立身之本。外即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与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传统的关系。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能不因应社会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有所转化、调适。人类学本土化的命题,就揭示了内外视野结合关系。从内视野来看,对象的本土性及中国多元文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来自西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命题面临重构、转述而予以适应对象的变通。从外视野来看,研究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使命感,中国作为几千年封建文明国家的悠久积淀和人文传统,研究本土文化业已成型的既有理念和分析范式也会对人类学研究主体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何谓前后视野?前即前瞻学科发展,探索前沿问题、学科方向、新领域、边缘学科动态、国外最新成果等。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及其群体文化普同性的学科,建立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是必要且可能的(当然必然存在国家、学派特色),与人类学本土化是相反相成的。后视野则强调回顾学术史,尤其是通过学科的确立,机构、人员建置、变动的分析,进而探求学术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应从机构、人员等表层深入到学术思想、思潮的层面,这是学术史的核心。学术思想史则需从学术思潮,代表性流派、学者,代表性论著,有价值的观点等方面着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具有学科本土化的意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学术大众化、经世致用、重视民间文化成为人类学民俗学的社会思想背景,民俗学家普遍具有通过歌谣运动反封建礼教、面向民间文化的旨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