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服饰看社会

从服饰看社会

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近代的传统服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山装”和“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20世纪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上衣下裙的女装后来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断简化。
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的女士穿着连衣裙,至30年代穿者渐多。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收腰或束腰带,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连衣裙多为直开襟;袖子也有长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变化。领有方领、圆领、水兵领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款式变化非常丰富。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旗袍本是满族女子喜爱的服装,20世纪20年代以后,汉族女子也开始穿着,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终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女性的主要服装。旗袍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简洁;二是具有东方神韵。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最能体现出东方女性的优雅俊美。
20世纪20年代初的旗袍,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20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的款式也有了明显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走起路来无不衣边扫地以后,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
由于战争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旗袍的款式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轻便、适体。





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也许是第一次使资方人士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服革履,融入工人群众之中。农村土地改革以及“镇反”运动,更是迫使地主老财不再敢戴瓜皮帽,不再敢穿团花缎面袄。新中国的第一个十年是在改变旧观念,重新确立新的服饰形象的革命

热潮中度过的。这一切,使得朴素成了基调,苏联成了时尚,工农装成了四亿人的向往。
60年代
中国人曾在1960至1963年间经历了特大自然灾害,偏偏在这时,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匮乏的经济使得人们的服饰发展受到了当然的局限。钮扣不要系齐,裤子不要裤线,皱皱巴巴,泥泥乎乎,捋袖子,绾裤腿,浑身风尘仆仆,两脚沾满牛粪,这才是革命无产者的形象。1968、1969年间掀起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举动,可以说将全民着军便服的服饰文化现象演绎为一幅幅壮烈的史无前例的着装画面。当广播电台播放最新最高指示后,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迅速赶往单位,组成群情激昂的游行队伍,几乎人人都穿军便服,人人都佩戴的毛主席像章,人人都斜跨着毛主席语录袋……
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服饰路开始出现转折的一个特殊路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12月18日胜利召开。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当中国国门对世界敞开时,中国人睁大了惊奇的双眼,原来我们还在批判“封、资、修”,而世界现代时装之旅已走过了七十年。这时候,首先涌入古老大地的便是西方的喇叭裤和蛤蟆式太阳镜,而喇叭裤其实已在世界上流行了十年,正值尾声时,却为中国服饰注入了新鲜空气。中国服饰文化的春天到了。中国人在服饰上所表现的爱美、求新意识,正在经由瞬息万变的时装而逐步改变着固有的观念。
80年代
1986年至1987年随着服装消费日趋高档化,时髦群体成为个体户、时装模特、演员、有海外关系的上海女性等的集合体,她们的着装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尤其是一些有海外关系的上海女性在服饰流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们喜欢穿着海外、港澳流行款式;华亭路的个体户以此作为灵感进行服装设计。
1988—1989年上海妇女服饰流行时装化、个性化
1988年至1989年服饰整体风格简洁,注重整体性色彩搭配,女装男性化特征逐渐弱化,女性主义抬头,上海女性重新追求纤细的着装风格,服装由宽松逐渐趋向贴合身体,女装上衣的长度明显缩短,上下装的着装比例由上长下短逐渐呈上短下长的趋势。服饰流行廓形以“X”、“V”、“H”型为主,但同时出现“A”型的流行,如略带“A”型特色的衣裙和古典风味高腰裤颇受一些女性青睐,突出女装男性化的“H”型服装依然是职业女性的选择。款式细节上腰节线明显提高,裁剪合身、吸腰、圆肩垫、下摆夸张、外观呈“X”型的女性化服装重新吸引各阶层的时髦女性。上海女装设计多采用女性化装饰手法,如拷花、刺绣、折叠、褶裥、花样抽

褶等装饰手法。
时装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各类服装的趋势,服装分类更加细化,按服装的功能进行分类:城市职业服、社交礼仪服、休闲旅游服。主要的流行品类,除基本的套装、夹克、大衣、风衣等品类之外,出现一些新款式流行,如便装化风格的夹克、运动装、超短裙、马甲、T恤等服装品类,由于其特殊的实用性功能,穿着者日渐增多,另外,一种短外套开始流行。1988年至1989年流行的服饰匹配形式:夏天的吊带背心裙;短外套组合:秋冬短外套具有多种搭配方式,可以匹配窄裙、长阔裙、高腰的直筒裤、高腰裙;花色套装组合:上衣呈花色,下裙单色。
上海妇女服饰流行已经趋向成熟,各层次的时髦群体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服饰。1988年服装模特是时髦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1989年时髦群体的涉及面已经扩大,除了服装模特、个体户、演员、有海外关系的女性外,一些大专院校的女学生也成为时髦群体中的一部分。











清朝服饰概述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清朝女服饰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剃发易服。清初汉人反满情绪高涨,以各种形式发泄反清情绪,抵御外族的入侵。
当代拍摄的电影《桃花扇》,就是当时现实生活和真实的民族思绪的写照,在清朝时,此剧一度着重于男女主角的爱情描写,刻意减弱民族冲突。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异族陌生的服制。因此,从化妆到衣着,满汉民族之间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客观上来说,清代服制的变化,是清朝女服饰由外力强制促使而产生的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改革与变化。从衣着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分析,它是的一种成功有效的手段,也是朝代更替的产物。当然无可否认,有压迫就有反抗,直至清末太平天国时期,人们依旧使用异服的手段以区别于清朝。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

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记忆。时至今日,它已对国内、外产生了"一代优美服饰"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桃花扇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恰当展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内涵,其隐藏重点展示诱惑的作风,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成为了某些自然主义小说里女性服饰的最爱。

清朝女装常服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乾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自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仁宗和宣宗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

绝不宽大。

清代男装
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见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古时称“缺裤”),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在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一节中,记述了一段内容“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休息,忽听贾母要来,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这里说明“一裹圆”,是休闲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贾母的到来,必须换掉便装,改着正式穿戴。满清时期长袍外面的马褂身长不过膝,袖宽且短。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男装中以褂最为盛行,马褂是满清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服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马褂即行服。马褂自康熙年间进入富家后,军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丛考·马褂》记“凡扈从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裾,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马褂做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做法,一般采用石青、绀色、黑色等较素的颜色,习惯上不用亮纱原料。在乾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官职人员着褂在胸前背后缀有补子叫“补褂”。马褂又名“德胜褂”。清初马褂采用天蓝色。乾隆时以玫瑰紫为佳,清末深绛(赤、大红)最流行,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颜色。
清代的上等褂为“黄马褂”,这种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
(1)皇帝出巡时,所有扈从大臣,即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仆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并可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是取淡黄色(明黄)纱或绸缎原料制作,又叫“职任褂子”,所以卸职者不可服用。
(2)竞技场上比武的优胜者和每年“行围”时,贡献珍贵禽兽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绊,武将用黄色纽绊。
(3)作战有功,显赫的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4)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威丰年间尤为盛行。
马褂有长袖短袖之分,但无论长短马褂之袖都是宽肥的。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几种式样。以衣襟区别使用范围。对襟马褂是礼服,右大襟镶黑边饰的

马褂是常服,而缺襟马褂,即琵琶襟(又称“乌龙”)的马褂是行装。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满人进关,对男子采取强制性更装,女子的更装是逐步实现的。
从记载顺治时期朝廷对民间着装下达的诏令中,可以了解到服饰变化的一些具体情节。顺治元年十月有令命文官衣冠按明代服制,民装无规定。顺治二年六月规定了?(指“剃掉”)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据说当时有一汉族遗老由于不愿?发,只好改扮女子装束(由于古时男女之别在着裙和头髻上较为明显,故较为容易改扮女装)。由于拒绝?发而迫死的不计其数,而被逼无奈改扮女装的也为数不少。顺治四年十一月确定官民服饰之制,但只限服色和使用材料,所服之式样仍无明确规定。直至乾隆时期,规定了居住城市和人员稠密的区域普遍服用旗装外,闭塞地方的平民仍然不服用马褂,不戴红缨帽。即使一些留有发辫的男人,也将辫盘绕在头顶,再加戴一顶毡帽,外观上很难辩认出来。特别是清初时留辫很短小,就更不好分辨。
当时女子改装阻力很大,明装难以更改,反而大大吸引了满人,不少旗人还特意模仿汉装,尽管乾隆时期宫中一再降旨,禁止满人缠足,但异族女装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满人违抗旨令的现象时有发生。


中华民国初期南阳服饰民俗
自辛亥革命之后,南阳服饰从整体上摆脱了古典服制的束缚。服装变化较频繁,通常是10年一变化。在20世纪20年代,男装长袍马褂或长袍、坎肩、西服、中山装、学生装在南阳市及乡间上层人士中流行。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民间的主要服饰。南阳一般居民多穿用“家机布”手工做成的棉布衣服,富者则以绸缎、哔叽呢为主要衣料,另外还有毛制品。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服装样式,有钱男子多穿大襟长袍、长衫,老者外套马褂,女穿丝绸旗袍。农民多穿对襟布扣短袄、短衫,女式袄褂稍长,有对襟、大襟两式,大襟布衫缀布扣或银扣,多镶边并于拐角处镶云勾图案,领口肩膀镶另色外衬肩,故有“月白布衫外衬肩”之说。男女一律着上腰大裆裤,裤裆不分前后亦不开口,多数裤腰为白色,且裤腰宽大,外系以腰带,也有的紧身折叠后扎布制腰带(即战带)。女裤于裤脚镶一至数道边,裤腿较宽大,长至腿肚上下,宽1尺左右,老人扎裤腿。此裤有单、夹、棉之分。富家妇女着长裙。女装在这一时期以上衣下裙最时髦,当时高领窄袖式长袄,配长裙,是妇女一般的服饰。体力劳动者夏季穿对襟布衫(

山区穿汗褂)、坎肩和宽腿裤、裤衩。小孩不过12岁,皆穿对襟或大襟和尚领袄褂。
土布的颜色,多为作坊染的月蓝、双蓝或土法煮黑,甚至是粘性黄土揉染的土黄。春、秋、冬季,人们多穿蓝、黑、灰色,夏季多穿蓝色、灰白色。内衣多为灰、黑、蓝色,这些服色深暗,耐脏易洗,故在南阳农村非常普遍。
民国时期,帽色以黑、灰、老蓝居多。南阳的士儒乡绅头戴帽壳(俗称瓜皮帽),帽顶缀红或黑疙瘩,看起来较斯文、庄重,还有礼帽。贫民戴冠者少,多用棉帽、绒帽御风寒。妇女用围巾或黑布裹头,年老者戴黑色平绒帽或布勒子(形似两块鞋帮,左右勒在头上,前额缀玉石花一块)。小孩戴刺绣或彩绸盘扎的疙连帽、虎头帽、风帽等。民国后期,士绅、公务人员等上层人物开始头戴毡帽,戴一幅黑色眼镜,手拄文明棍,冬季围有围脖(长围巾);一般男子冬季戴抹胡帽,俗称猛一抹,新野县称猛一扎,一般为黑色、蓝色,线织而成,前面留一圆洞,挽起后只护头,放下后可露出眼睛,柔软、舒适,很受农村男子的喜爱。
民间百姓普遍穿手工布鞋、布靴,鞋底用布多层粘贴,附在用麻线粘成的“确子”上,再在确子背面粘贴一层布,沿边,待晒干后,用线一针针纳成,鞋帮多用黑布或青布粘成。沿边后,用锥子、针、线和鞋底纳在一起。做起来颇费功夫,但穿着轻便、吸汗,价钱低廉,故在农村、城市普遍盛行,随处可见。妇女穿绣花鞋,男子穿尖口或小圆口布鞋,男女都穿一道脸骆驼鞍布靴(这种靴因侧面看像骆驼的背,故名骆驼鞍)。雨天南阳乡间常穿泥屐(木头底,油布面,底下有铁钉,是一种土制的拖鞋),脚着布鞋后套穿泥屐,在泥中走路可防滑。雪天有人穿桐油油成的油鞋或油靴。夏天在南阳西边几个县,有的穿葛麻编的麻鞋、草编的草鞋。男女皆穿手工制作的布袜,男白色,女青色。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南阳的男子也剪掉了辫子,剃掉了胡须,民国中期开始用理发推子理发。留分发、背头和东洋平头者在市区和城镇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员中居多,这些发型,一般是抹上头油后再精心梳理定型,但乡野农夫留者较少。中老年人常年光头者居多,农民依旧用剃刀剃发。妇女中挽髻者渐少,做成双辫或齐颈短发(俗称“夏发头”)者渐多。个别男孩长到十几岁还留头顶长辫,把周围的头发全剃掉,表明家长对男孩的娇养、疼爱。女孩满12岁后留满头,扎小辫,年轻姑娘额前留 “刘海”,后梳辫。姑娘出嫁,发辫挽成髻,叫“上头”,用线绞去面部、鬓角汗毛,叫“开脸”。




新中

国成立前的南阳服饰民俗
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南阳妇女中流行,乡、村妇女结婚、赶庙会时多穿布衣。学生着童子军装或学生服,公教人员着中山装。至30年代,在式样上经过改良的旗袍广为普及。30年代初期,腰身、袖口相应缩小,而长度缩短近膝,至30年代中期,长度加长,为了便于行走,两边开高衩,而腰身紧绷贴体,充分显示女性体型的曲线美,并能增添人体修长的美感,把人衬托得亭亭玉立。40年代由于日寇侵略,南阳也遭受战乱,人们经常为“跑老日”东躲西藏,因此为了便于活动,旗袍长度缩短了。炎夏季节,袖长短至肩下3至6厘米,甚至把袖子取消。旗袍从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南阳市区域内城市知识女性最普遍的服装,无论是日常或社交,几乎都穿旗袍。但改革后的旗袍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度的运动,故不宜农村劳动时穿着。
当时,机制平面棉布(时称“洋布”)渐兴,姑娘、媳妇如果有一件蓝士林布衫与一条黑士林布裤子,则会令人羡慕。此时长衫和镶边衣服已渐少,学生穿童子军装和学生服,政界人士、在外知识分子开始着中山装。
抗日战争时期,南阳市知识青年大多穿士林蓝、安安蓝、蓝灰等色制服及列宁装、棉大衣等,女青年也穿。列宁装领子翻得较大,塑料双排扣,扣多为咖啡色,收腰,下有双口袋,且带兜盖。春秋天也有穿工人服、两用衫、夹克衫的。




新中国成立后南阳服饰民俗
建国之初,南阳民众热烈拥戴社会主义革命,自动穿起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已基本上没有人再去穿。但冬季仍有人穿小棉袄,外束战带(亦称大战带,全幅五尺长,用土布染成蓝色)。该战带冬季束腰间有御寒作用,故俗语有“腰里勒一道,胜似穿皮袄”之说。
男穿正开衩裤、女穿偏开衩裤;宽腰裤(多用白布腰)仍然流行,农村兴起了抽腰带兜裤。老年妇女一般在裤腿上扎带子,既防寒又防尘,看起来干净利索。衣料仍以家织布为主,机制布、斜纹布、平面布、府绸布及各色条绒布兴起,逐渐在城市流行。
无论男女、干部或群众皆穿黑、蓝、灰色衣服,十年浩劫当中极“左”思潮压抑着人民群众的爱美情绪,人们也只敢穿灰色、蓝色的衣服,青年学生只穿草绿色军便衣。
老太太戴黑平绒帽。社会上流行带耳棉帽(俗称火车头帽)、呢子帽、鸭舌帽、解放帽、工人帽等,围巾也兴起,帽壳儿逐渐绝迹。农村夏季带草帽、凉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南阳妇女有佩戴首饰之习,富者金银,贫

者玉石。有发簪、牙签、挖耳勺、戒指、手镯、耳坠、颈圈等。女子10岁即穿耳孔,若无耳坠也用丝绒穿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妇女佩戴首饰之风渐衰。国家干部职工中有少量人开始佩戴手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人胸佩“毛主席像”、“为人民服务”语录徽章,肩挂军绿色挂包。
建国初,解放鞋成为四季常用雨鞋,平时大多是布鞋。布鞋为大方口、小方口,靴有偏开口、直开口、气眼穿带等式样,骆驼鞍靴此时仍然流行。
穿草鞋、泥屐、油鞋者渐少,女子穿绣花鞋者也不多。
解放初,在发型上,中老年男子爱剃成平头、光头。青年男子大多留式头、平头、青年头。小女孩和姑娘留长发,梳独辫或双辫,扎红色绒头绳,额前有刘海;中青年女子留掩耳短发,农村妇女夹发,两边多用黑棍卡卡发,老年人则挽成发髻,俗称“老婆攒儿”。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阳市区域内衣着变化很大,凡尔丁、的确良等化纤衣料渐兴,工装流行。男子中仍流行穿蓝色列宁装、中山装,农村仍多穿大裆裤。妇女时兴列宁装和连衣裙等。婴童多穿左邻右舍各色布块拼对的“百家衣”,这种衣服由许多块形状不同的小布块缝制而成,较费工时,内有衬里,据说穿此衣服可以压灾辟邪,故在农村很受人们欢迎。婴童穿开档裤,冬季多穿裤腿较长、下端缝合、不外露脚的连脚裤。双胞胎从出生至12岁,着装相同。除小孩的衣服外,成人的衣服色彩仍较单调,不过,1953年因为倾销花布,所以一年之内,到处大红大绿,男女均穿花衣。服式变化较慢。帽子仍以布帽为主。随着橡胶和塑料的广泛应用,鞋式慢慢增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因提倡艰苦朴素破旧习,南阳妇女基本不戴首饰。
20世纪60年代后,缝纫机缝制逐渐替代手工缝制,机制布也渐增多,布料由平面布、斜纹咔叽、府绸到各色条绒兴起,但色彩款式单调,用布限量,一家一户都要凭发到手的布票才能到合作社买布。无论男女都穿黑蓝、灰色,着一身草绿军装则很时兴。塑料底鞋见于市,有马鞍、高腰胶鞋,解放式胶鞋,鞋底美观耐磨,农村仍以手工制鞋为多。少数人穿皮鞋,女子穿者更少。皮鞋多为黑色,圆头、鞋形宽。
20世纪70年代,南阳人购买成衣的观念很淡薄,不少人家把拥有一台缝纫机、自己制作衣服作为骄傲。当时,人们已把缝纫机作为结婚登记的必备条件之一。男女着装颜色多为黑、蓝、白、绿色,着海军衫背心,布料有涤纶、的确良、的卡等。这些面料容易洗涤、容易熨烫、容易着色,有的面料还可

以免熨。市场供应丰富,南阳市场上的涤面、纤维布价格也不高。
这样就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同时,不断缩小凭票供应商品的范围,最后过渡到全部纺织、针织品都不收布票。所以,服装的款式、色彩也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南阳人的穿着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着草绿色的确良军装仍很时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