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1030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吊民伐罪

20091030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吊民伐罪

20091030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吊民伐罪
20091030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吊民伐罪

简单来说,门罗主义就是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门户开放则是我的还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十九世纪初期,拉美革命风起云涌,而欧洲“神圣同盟”欲逆历史潮流而动,美国也正处于对外扩张的高峰期,美洲风云变幻,考验着新生的合众国。面对这些艰巨的挑战,美国人的回答就是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3日,门罗在向国会提供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核心就是两条,第一条大家都熟,就是欧洲不要到美洲来搞事儿;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条,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现在这条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后来美国在婊子要当,牌坊要立的心态之下纠结了很久。

门罗宣言的问题在于那是1823年,当时美国不但政治稚嫩而且国力不强。就好比现在中国宣布不干涉美洲事务,你美国人也不要来干涉东亚事务,美国人会接受吗?当然不肯的。同理,当时的欧洲人根本不把门罗宣言当回事儿,你用没有行为能力的干涉欧洲来换取实实在在的美洲,摆明就是空手套白狼嘛,哪有这种好事儿?事实上门罗宣言被称之为门罗主义,也是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那时门罗宣言才被欧洲列强所重视。

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确是得天独厚,在国际政坛初试啼声,就是一记惊雷。时至今日门罗主义已经成为地区霸权的代名词,美国之后的数个大国都倒毙在通往门罗主义的道路上,但是依然有不少地区大国前赴后继毫不犹豫地奔向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被称为美国“外交独立的宣言书”,这当然是所有新生国家的普遍追求,无可厚非。不过美国自我决定就代表了美洲,这个好像没有经过投票选举。就好比有一个邻居跑到你家里,说我素质比你高,财产比你多,身体比你强壮,所以我应该成为你的导师,你的家庭生活应该接受我的指导……我想正常人都会觉得荒谬。但是拉美人民却不得不接受这一切。

有人说美国的门罗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洲被再一次殖民化,不乏进步意义。可笑的是,美国所谓的非殖民化,只是不允许欧洲人这么干,但是从来没有束缚过自己的手脚。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日本人也可以说大东亚共荣圈赶跑了欧洲殖民者,人类又TM进步了。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攫取朝鲜和台湾,沙俄依然在中国北方虎视眈眈,南部已经被英法划分,美国作为后发的帝国,在中国的获益明显与其实力不符,不免坐立不安。作为回应,美国夺取菲律宾,并提出门户开放。从1899年9月到12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德、英、俄、法、日、意等六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递交一份照会,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所谓第一次关于中国的门户开放通牒(义和团之后还有第二次)。从此以后,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门罗主义者都跟美国这个最早最大的门罗主义者兼门户开放者较上了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门户开放不过是门罗主义的前奏,负责投石问路,一旦美国势力占据上风,门罗主义便会发威,驱赶其他列强。

门户开放说明国力已经长成的美国,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逻辑里面打转,称不上是什么高明的战略。这点在老罗斯福身上体现得特别充分,他认为美国与其他大国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道德的化身,不过是在国家利益的感召下凭借实力取胜而已。但是这种调子无法满足热爱装屄的美国人民,也忽悠不了全世界。美国要走向世界大国,在理念上还得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是中国争取国家自主和外交独立的重大举措(同样,印度推出了不结盟战略,标榜的也是外交独立,非常具有对比性)。1953年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度代表团,在会谈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印度人的“不结盟”战略看上去标榜外交独立,实质上是一个试图左右逢源的战略(甚至尼赫鲁也不否认这点),这点在1962年体现得非常充分。当时印度认为中国进攻印度是一种打破均势的行为,必然招致列强群起而攻之,最后必然失败。所以印度可以肆无忌惮地执行前进政策而不用考虑中国的报复。

这种“立足于不打”的战略(中国人都是立足于打,所以无法理解也永远接受不了这种思维)固然不错,但并非完美。列强固然有维护均势的主动性,但是也免不了有俗务缠身的时候。1962年美国心急火燎地维护门罗主义无暇东顾,苏联人在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出于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立场和急迫的政治需要,直接就把印度卖了。

1988年,萧规曹随的邓小平同志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在世

界格局发生剧变的前夜作出强有力的战略规划,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所有的战略思想或者指导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然不能例外。

第一、中国国力对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随之而来的“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其实是一个很滑头的搭车战略,它利用现有大国营造的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自身发展。但是幸福总是短暂的,换来的是成长的烦恼。现有大国没有义务长期为中国提供如此友好的环境和机遇,接下来必然给你下套使绊儿。所以未来的道路得靠自己走了。

第二、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略显被动。

本人曾经评论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广以及联合国权威的重建将给中国带来和谐世界的合法性。但是这一战略的唯一缺点就是略显被动,限制了中国的选择,束缚了中国的手脚,对中国有所期待的世界人民已经感到大为不满。中国必须有更为主动的战略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补充。

第三、中国过去事实上的“不结盟”政策将面临冲击。

中国过去很长时间是光杆司令打天下,比印度还要不结盟,当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因为中国过去无力组织地区或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或者集体安全组织,或不能在这些组织内部担当主导角色。现在不同了,上合组织,东盟10+1,将来的10+3,10+6,乃至东亚共同体,都需要中国的深度参与和领导。

有学者直言,“如果要保持国际体系顺利运转,国家必须做好准备向一些国际组织让出某些主权。”【理查德?哈斯:重新考虑主权问题】。这些组织的条约和协议,必然对各个成员国有约束,也就肯定要挑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也是在新一波全球化之下的必然场景。

今年的事情又特别多,我们遇到了当年印度人的困境。中印边界冲突之前,印度人总劝其他国家和平解决争端。冲突爆发之后,很多国家居高临劝印度和平解决中印之间的矛盾,这让印度极端郁闷而无可奈何。这种尴尬的场面希望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身上。

第四、有些所谓的国家,不能被定义为真正的国家,当然就不能适用主权原则。

如阿富汗,这个国家根本不是历史、传统、民族或文化形成的有机体,而是大国(英俄)争霸的产物,是大英帝国和帝俄的缓冲区。在这种地方,根本无法按照国家概念创造权威的政府,形成有效的管理,人民只知教派部落,不知有国家。实际上巴基斯坦大致亦如此。在南亚、中亚、非洲存在大量的此类“国家”。还有印度,我看到过两句话,极为生动形象:

“印度,即使作为一个国家的印度,按照欧洲人的看法,现在没有,而且从来也没有过任何有形的、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的统一”。

这个实体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不过是“像其它帝国一样的一个帝国,被英国多年来的军事威力、外交技巧和欺诈弄到一块的不同领土和人民的集合体,然后凭借强力推行英国人控制非英国人民的手段来维护其存在”。【转引自《马克斯韦尔: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第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中国的传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于主权神圣原则。这种外交原则为一个新生的根基不稳的共和国所提出,并为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领袖所倡导,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时至今日和不远的将来,对于中国来说,又怎么可以接受个别国家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不负责任地研发大杀器?或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中国岂能与这些倒行逆施的国家和平共处?或仅仅因为这些国家的“主权神圣”而不加以制止?

中国从古到今从来就不是一个打酱油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是什么?那就是吊民伐罪。

《孟子·梁惠王下》有云: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一】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二】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三】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四】

第一段孟子直言国家征伐,民悦而取,民不悦而不取,以人为本。而产生于近代欧洲历史的主权概念,则可能成为施暴者的挡箭牌,只怕是有些陈旧过时了。

第二段本人首读之时颇为心惊。我立即想到了KMT光复台湾之后的恶劣统治与台独运动的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正如孟子所言吗?以暴政取代暴政,必然导致更坏的结果以及更大的失败。可怜台湾乃一孤岛,人民无处可去,只能自寻独立。KMT的劣质统治居然让台湾人怀念日据时代的好,也真是国民党的一绝。这种历史难道不需要清算,反而要由对台湾没有原罪的大陆来帮KMT背历史黑锅,还政治旧债吗?

今日之伊、阿战场,亦有此征兆。

第三段搁现在,大致意思是如果中国讨伐阿富汗,缅甸人民就不高兴了;中国讨伐缅甸,阿富汗人民就不高兴了。它们愤怒地质问:为什么不先来解放我们?四夷之邦思慕教化,其心可谓迫矣。他们期待解放军就好比农民大旱天盼着下雨一般。中国应该诛杀倒行逆施的暴君,解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于是人民箪食壶浆,极为哈皮。

以上内容或许有些自恋,这是伟大国家才能有的逻辑,对于小国弱国来说那就显得太迂阔了。后来孟子用这套来忽悠小国“宋国”(见《孟子?滕文公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简直惨无人道。

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的中国,孔孟之言被认为是迂腐不堪,是因为中国不先进了,王政思想玩不转了,实际上还是一个实力问题。弱势中国没有能力消费孔孟之道,只能苦等来者。

第四段放到后面讲。

吊民伐罪是干涉主义的最高境界。前面说过美国需要与时俱进,事实上的确如此,美国版的吊民伐罪就是“威尔逊主义”,不过是一个大大缩水的吊民伐罪。

全世界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主权平等和国家至上等概念成为最高法则,不少思想家纷纷鼓吹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国家至上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新宗教。这在特定历史阶段当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对于诸多雄心壮志“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来说,过于尊重别国主权则显得不切实际。于是,否定弱小国家的主权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任务,需要一整套的理论作为基础。

威尔逊是一个知名学者出身的比较另类的美国总统,在成为总统之前,就在社会管理和国际政治领域多有著述(值得一提的是威尔逊在社会政治领域主张加强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权力,这个思想贯彻到后来他所接触的很多领域,包括国际联盟)。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威尔逊放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正是威尔逊为美国的海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传播民主。最为典型的就是威尔逊在1915年说道:“由于我们要求依据我们所信奉的权利和自由原则,不受干扰地发展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因此我们厌恶本身不屑于为的侵略行为,不论它来自何方。……还不止于此。我们也要求他人得到同样的待遇。我们对个人自由

及国家自由发展的热衷,不限于与切身有关的事件及范围。只要有某个民族想要走独立及民权这条艰苦的道路,我们都会有同样的热忱。”

我看过不少对于威尔逊的评论,基辛格说的很有意思:原本是为要美国严守中立而提出的主张,经威尔逊解释后却成为扮演全球十字军的理论基础。……充分证明(威尔逊)在崇尚吹毛求疵的学术殿堂中的时间没有白费。【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P30】。另外,基辛格也是哈佛大学博士出身。

自威尔逊以降,历届美国总统无不以威尔逊传人自居,仿佛个个都是自由民主的传教士。“人权大于主权”实际上是一个类似“高潮大于贞操”的强权逻辑,试图否定弱小国家的主权神圣原则。可笑的是不少祖国还处于弱势地位的蠢货居然接受这个逻辑并热情地为之鼓噪,一方面说明有些人的确愚不可及,另一方面也说明这套理论的确蛊惑人心。

美国这套理论是非常霸道的,也不管民主是否为其他国家人民所迫切需要,总想着民主化解决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而罔顾各个国家之间历史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一个强大政府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比民主制度更为迫切和重要,但是美国人在国外却从来没有致力于这方面的建设,也无法提供可参考的方案和建议(具体可见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国典型的做法就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多党派的民主联合政府,结果这种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设想只能以失败告终。

其实美国在十九世纪末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学界和政界无不致力于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奈何他们走出国外,就想不起这点来了。非不能为,实不欲为。

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为例,一开始的理由是大杀器,结果大家都知道。后来的理由是萨达姆与基地组织勾结,也没影儿。最后索性就是反对萨达姆暴政,反正这个理由美国最拿手了,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玩了一百多年了,属于固定套路从来没变过。一路打下来倒也挺顺利,诛杀萨达姆,伊拉克民众不能说不高兴,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第四段描述的是齐国占领燕国,不过以暴政取代暴政,遭到燕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后来在天下诸侯的反对下,齐国只能退出燕国。这种景象与今日中东之伊拉克,何其相似也。美国虽然未“动天下之兵”,然诺贝尔和平奖却不期而至,全世界人民大悦。欧洲人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谓高明。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来说,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周边桀骜国家、中亚恐怖分子、索马里海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益显得不合时宜。

中国是什么类型的国家?个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极为灵活,没有教条的国家。过去在苏联阵营中,中国是最反美的;在美国阵营中,中国是最反苏的;过去中国视自由贸易为毒蛇猛兽,现在中国是自由贸易最坚定的鼓吹者。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或许将成为民主政治最坚定的捍卫者。当然这肯定是中国模式的民主政治。英美民主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可以很形象地描述为这是一种“讲方言的政治”,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是格格不入的。说实话即使是在现有格局之下,地方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再要是加上西方这套,我看一场南北战争是在所难免。

鉴于水平有限,虽经多方思考,但是仍然无法得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化为“吊民伐罪”的完美逻辑。“有人认为中国应该追求道义或者逻辑上的完美,但遗憾的是这非常困难,除非我们打算什么都不干。美国二十世纪初外交政策的基础是门罗主义和门户开放。乍一看这两者似乎略显矛盾,但是如果以美国实力为背景,一切又显得顺理成章。”【马杀鹰:陆军是中国人的命,海军是中国人的钱】

最后我想说,昔日的毒药已成为今日的美食。个人认为,它将长时间滋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国务卿J.M.海提出的侵略中国的政策。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的瓜分中国狂潮中,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海(1838~1905)于1899年9月照会英、德、俄、日、意、法各国,提出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即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既得利益,各国所属口岸和铁路对一切船只货物通用现行中国约定关税率,并按同一标准收取路费。1900年7月3日海再次照会各国,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这是把最初的开放“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政策应用到整个中国,形成“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一改追随英国侵略中国的作法,提出独立的对华政策。这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的“利益均沾”原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美国企图通过它迅速增长的经济力量,进行畅通无阻的渗透和扩张,绕过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英、德、俄、日、意、法6国出于不同考虑,程度不同地接受了“门户开放”政策。其中英国是切望借助美国阻止其他国家的竞争,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只有俄国一度持迟疑态度。帝国主义各国接受“门户开放”政策,不仅是由于义和团运动阻遏了它们的瓜分活动,还由于它们谁都无力独吞中国,因而宁愿维持现状徐图扩张。这反映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门户开放”政策以确认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前提,表面上提倡“机会均等”,实际上是一项十足的帝国主义政策。所谓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质上是保持一个完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以适应美国扩张的需要。日俄战争冲击了“门户开放”政策。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更破坏了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门户开放”原则得到列强正式承认,并作为列强对华侵略的政策原则被载入《九国公约》。中国革命的胜利,使“门户开放”政策随着旧中国的覆灭而结束。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全球政府开放数据的四大特点

全球政府开放数据的四大特点 自2009年美国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上线以来,开放数据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通过开放政府数据,可以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综观世界各国开放数据现状,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联合行动,迅速推广 全球开放数据运动始于美国。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要求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参与、合作的政府,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开放数据的重视。同年,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上线,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向白宫提交了《开放政府令》获批准,全球开放数据运动由此展开。 2011年9月20日,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OGP,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截至2014年2月10日,全球已有63个国家加入开放政府合作伙伴。 201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在北爱尔兰峰会上签署《开放数据宪章》,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承诺,在2013年年底前,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最迟在2015年末按照宪章和技术附件要求来进一步向公众开放可机读的政府数据。 图1 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的国家分布图 从目前全球参与开放数据运动的国家来看,既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加纳、肯尼亚等发展中国

家。国际组织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也加入到了开放数据运动,建立了数据开放门户网站。 二、主动承诺,逐步开放数据资源 政府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开放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国的自然资源使用情况,政府开支情况,土地交易和管理情况,这些将强化政府责任,提升治理能力,有效预防腐败,还可以提高政府资金支出的效率,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选择。 正是由于意识到了开放数据带来的众多好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纷纷发布相应的行动计划,主动作出开放数据的各项承诺,逐步开放数据资源。 美国政府在其2013年12月5日发布的《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美国第二次开放政府国家行动方案》中提出,在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行动方案中的开放数据承诺的基础上,第二次的行动方案作出承诺,要让公众能够更方便的获取有用的政府数据。通过这些承诺,美国政府将按照战略资产来管理政府数据,对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门户网站进行改进,开放农业和营养方面的数据,开放自然灾害相关数据来支持响应和恢复工作。 英国政府在其2013年11月发布的《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2013年英国行动计划》中作出了六项承诺: 一是英国将发布《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中明确的高值数据集; 二是确保所有的数据集都通过国家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来进行发布; 三是通过与社会、机构、公众沟通来明确应该优先公布哪些数据集; 四是将通过分享经验和工具来支持国内外开放数据创新者; 五是将为英国的开放数据工作设定一个清晰的前进方向,所有政府部门将在2014年6月前更新其部门的开放数据战略; 六是英国政府将为政府数据建立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基础设施。 法国政府在2013年11月6日发布《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法国行动计划》,作出四项承诺: 一是朝着默认公开发布数据的目标前进,支持高价值数据集的发布; 二是建立一个开放平台以鼓励创新和提高透明度; 三是通过征求公众和社会意见完善开放数据政策; 四是支持法国和全球的开放式创新。

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门户开放政策是由美国在1899年首先提出来的。美国提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实质是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通过保留中国形式上的主权完整来要求各国开放势力范围,以实现“利益均沾”和投资贸易机会均等。美国想保护中国的市场对其开放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在中国商业利益。从而将中国纳入一个国际共管体系。而这一共管体系的构建意味着一方面让中国成为列强共同的半殖民地,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中国沦为各国或一国的殖民地。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是对中国的一次赤裸裸的瓜分更加快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门户开放是侵略者采取的侵华政策, 是国家在无法掌控主权的情况下, 中国单方面实行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合法租界等政策; 使中国彻底失去了外交、法制、治安维护等政治层面的主权, 同时也丧失了经济自主权;。可以说门户开放政策虽然是为了美国垄断资本能够进入中国,实现列强在华“利益均沾”,但是客观上改变了列强瓜分中国为势力范围或殖民地的无组织局面,减少了列强在华的武力角逐和战略误判。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起到了制约欧洲列强,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给予各国一律平等的待遇, 对保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被公认为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一切的不平等条约也同时被废除。然而随着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崛起,对外开放直到1978年邓小平领导的中国要调整其政策鼓励外来贸易以及投资才被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已经成为一个在加强国家之间贸易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政策。

高三历史浅谈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高三历史浅谈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一项重要的侵华政策,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这项政策,下面就谈谈有关"门户开放"政策的几个问题。 从背景看,第一,美国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相对薄弱。第二,门户开放政策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提出的,当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参与对中国的争夺。但是美国丝毫没有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美国的一个参议员直言不讳地宣称:"菲律宾群岛永远是我们的......中国无限广阔的市场就在菲律宾的近旁,这两者我们都不能放弃"。美国海军部企图租界三沙湾或舟山群岛,但当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人民又掀起了反战运动,最终因和英国利益冲突而没有如愿。1898年,美国打败了西班牙,夺取了关岛和菲律宾,在西太平洋建立了侵略中国的基地。但是美国来迟了,列强已在中国划定了带有独占性质的"势力范围"。美国怎样才能在分割中国的争夺中也享有与其他列强相等的权益呢?189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美国照会意大利,是因意大利向中国提出了租借地要求,并且想找一个同盟者支持。英、俄、德、日、法已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意大利也于1899年3月向清政府要求租借浙江沿海的三门湾,虽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清政府的拒绝没有得逞,但美国还是向意大利提了"门户开放"的照会。) 从内容看,"门户开放"的基本内容有三点:(一)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二)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照中国现行关税率征税。(三)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当他国使用自己所修或所经营控制的铁路运输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费。1900年7月3日,八国联军已攻占大沽、严重威胁津京,海约翰在第二个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照会中,又提出"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一切地方有普遍平等的贸易权""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1902年,美国又将该政策扩大到矿山等投资部门。 从实质看,"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也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达到"利益均沾",以免因"排他性待遇"而蒙受"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权威解读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权威解读 赴美留学黄金时期商科专业继续领跑 2012年11月12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2012年在美留学生《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对2011-2012学年在美留学的国际学生情况进行了详实的数据分析,包括人数、国籍、学历层次、就读学校和专业等多个方面。 赴美留学或迎来黄金时期 自2005年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宣布放宽政策以来,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宣传,美国留学市场持续火热,特别是2008年奥巴马就任总统之后,仅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人数就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9-2010学年中国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称,2011-2012学年,在美国就读的国际学生达到历史最高值76.4万人,比上一学年增长5.7%。增长比例最大的是沙特阿拉伯,主要原因是沙特政府提供的大额奖学金,其次增长较大的是中国,比上一学年增长了23.1%。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人数达到历史峰值19.4万人,占在美国所有国际学生的比例为25.4%,即在美国四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一名中国学生。虽然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新高,但因为美国有4000所经过认证的大学,且地域广大,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 启德美国项目总监、资深美国留学专家涂攀老师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美深造,美国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利好政策,赴美留学已经迎来了黄金时期。此次奥巴马获得总统连任,势必延续赴美留学的大好态势,对于想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时机。 本科人数增率首次超研究生 2012《门户开放(Open Doors)》显示,2011-2012学年,赴美读本科的留学生总人数达30.9万人次(包括所有外国留学生),同比增长6.1%,而赴美读研究生的留学生人数增长率为1.3%,赴美就读本科的留学生人数增长率首次超过选择赴美读研究生。其中,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高达31%,高于研究生的增长比例,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预计已经超过读研人数。 报告中也提到,2011-2012年赴美就读非学位课程的短期留学人数增长率为17.4%,为近四年最高,赴美进行短期留学也成为美国留学的新趋势之一。 启德美国项目总监、资深美国留学专家涂攀老师介绍,随着留学低龄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学历层次也越来越丰富,选择就读高中、本科课程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多,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规划留学时间和课程。 商科、工程专业最受留学生青睐 《门户开放(Open Doors)》报告中对于留学生就读专业的数据分析显示,商科、工程仍然是留学生选择最多的两大专业,其中商科占比高达21.8%,工程占18.5%,遥遥领先其他专业。从增长速度来看,2011-2012学年增长较快的专业前三名为:语言培训(增长20%)、艺术类(增长12%)、数学和计算机(增长10.5%)。 启德美国项目总监、资深美国留学专家涂攀老师表示,美国的商科、工程类专业作为留学生最青睐的两大专业,竞争十分激烈,申请难度也有所提升。建议准备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以在本科选择一些宽口径的基础学科,到研究生阶段在根据自身成绩和兴趣选择具体

政府数据开放国内研究综述_付熙雯

8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13年第6期(总第126期) 政府数据开放国内研究综述 * 付熙雯 郑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 摘 要:关键词:对2006-2013年国内学术界在“政府数据开放”和相近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对于“政府数据开放”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阐述政府数据开放概念、强调开放政府数据的意义和必要性;有关中国政府数据开放实践的研究尚未展开,但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等主题,已有了数年的研究积累。总结了当前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概念尚未厘清,现有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尚不规范,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学科背景单一。最后指出,“政府数据开放”在实践和研究上从相近概念中独立并深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学术界亟需基于中国实践开展跨学科、原创性、规范深入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政府信息;信息资源;政府数据;数据开放;电子政务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及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已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并成为社会上最大的数据保有者。政府向公众开放其所拥有的数据,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已成为政府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学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中国学界关于“政府数据开放”和相近主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从全国最大的中文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来源。 本研究在上述数据库中,采用“政府数据开放、开放政府、政府数据门户”作为关键词对“全文”进行搜索,同时也对“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资源再 利用(或增值利用)、公共部门信息资源再利用(或增值利用)”等相近概念进行了检索。所获得的文献时间跨度为2006年4月至2013年3月。经手工检索与筛选,最终共有52篇符合搜索条件的论文,构成本研究的文献来源。 二、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目前对于“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检索和综述,同时还对国内学界关于“开放政府、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 (或增值利用)、公共部门信息资源再利用(或增值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服务”等相近主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一)相关概念及梳理 学界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周健、赖茂生[1]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指行政机关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05-22 专题报告: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DOI:10.165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ki.dzzw.2013.06.008

京东商城数据开放平台使用手册

京东商城数据开放平台使用手册 系统简介 京东数据开放平台是京东最新推出的、为POP商家提供运营管理及决策支持的数据平台。它通过对店铺的客户访问题及经营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帮助掌柜更好的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为店铺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术语说明 最近上架时间:商品最近一次设置为可售状态的时间。 SPU: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通俗点讲,属性值、特性相同的商品就可以称为一个SPU。SKU: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在服装、鞋类商品中使用最多最普遍。例如纺织品中一个SKU通常表示:规格、颜色、款式。 合并SKU:合并SKU,统计到SPU粒度;不选择合并SKU,数据统计到SKU粒度。 指标说明

数据开放平台涉及到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上架商品数量、下单量、下单商品件数、下单金额、下单客户数、平均订单金额、客单价、客户转化率、下单转化率、商品关注量、客单量、下单商品SKU数量、浏览量(PV)、访问次数、访客数(UV)。 上架商品数量:统计期截止时间点的上架的商品数量。 下单量:统计期内客户提交的总订单量(先款订单付款后列入统计,先货订单提交后列入统计) 下单商品件数:统计期内提交的订单包含的总商品件数(先款订单付款后列入统计,先货订单提交后列入统计) 下单金额:统计期内提交的订单金额之和(先款订单付款后列入统计,先货订单提交后列入统计) 下单客户数:统计期内提交订单的客户数(先款订单付款后列入统计,先货订单提交后列入统计) 平均订单金额:平均订单金额=下单金额/订单量。 客单价:客单价=下单金额/下单客户数。 客户转化率:客户转化率=下单客户数/访客数。 下单转化率:下单转化率=下单量/访问次数。 商品关注量:统计期截止时间点对商品添加关注的客户数。

聚合云数据开放平台API接口文档 V1.0

聚合云数据开放平台接口文档 版本号:V1.0 聚合云数据开放平台 版权所有

接口文档目录 1、基站数据 4 1.1、移动联通基站 4 1.1.1、查询基站数据 4 1.2、电信基站 5 1.2.1、查询基站数据 5 2、LBS数据 6 2.1、全国POI[谷歌版] 6 2.1.1、获取数据分类 6 2.1.2、指定城市内检索 6 2.1.3、检索周边区域 8 2.2、全国POI[百度版] 9 2.2.1、数据分类 9 2.2.2、查询数据 10 2.2.3、获取周边数据 11 3、纠偏服务 13 3.1、百度经纬度纠偏 13 3.1.1、百度地图经纬度纠偏 13 3.2、谷歌经纬度纠偏 13 3.2.1、 谷歌经纬度纠偏 13 3.3、经纬度查询地址[百度版] 14 3.3.1、百度地图经纬度查询所在地 14 3.4、经纬度查询地址[谷歌版] 15 3.4.1、谷歌地图经纬度查询所在地 15 4、生活常用 16 4.1、IP地址查询 16 4.1.1、根据IP/域名查询地址 16 4.1.2、根据地址查询IP 16 4.2、手机号码归属地 17 4.2.1、手机归属地查询 17 4.3、全国加油站[实时油价] 18 4.3.1、按城市检索加油站 18 4.3.2、检索周边加油站 19 4.4、全国WIFI 20 4.4.1、按城市查询WIFI 20 4.4.2、查询周边WIFI 21 4.5、航班实时动态 22 4.5.1、城市列表 22 4.5.2、航班查询 23 4.5.3、航线查询 24 4.6、火车时刻表 25 4.6.1、车次查询 25 4.6.2、站到站查询 26

公共关系学期中考作业

公共关系学期中考作业 学号:10122031 姓名:李廷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1、结合案例“杜邦公司的门户开放政策”回答:公共关系及其在社会组织中发 挥的作用是什么?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运用战略、管理和传播手段塑造形象,从而优化环境、和谐公众、协调关系,最终实现软实力综合提升的系统思维、方法与艺术。 在案例中,杜邦公司是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公众是客体,传播则是公共关系得以形成的手段。杜邦公司通过沟通活动重塑企业形象,在宣传方面改弦更张,设计出“化学工业能使你生活得更美好!”的口号并广泛宣传,并请专家学者在公众场所演讲;还积极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员工在街头义务服务。 公共关系有八大职能:信息采集、塑造形象、咨询建议、宣传推广、优化环境、沟通协调、提高效益、危机管理。 以杜邦公司为例,当发生爆炸事故的时候,虽然公司有意封锁消息,但消息仍然不胫而走。杜邦公司的公关正是意识到了这些信息,了解到广大民众对公司的态度,才产生了重塑公司形象的想法。“门户开放”这一决定,也体现了公共关系咨询建议的职能,采用报社朋友的建议也是基于这位朋友对公共关系重要作用的了解。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形象改造和宣传推广后,杜邦公司优化了自身所处的环境,转被动为主动,协调好了和公众的关系,成功渡过了这一次危机,一举改变了“杜邦——杀人”的可怕形象。 2、上海“申博”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的哪些特点? 在上海“申博”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整个“申博”过程中说进行的公关活动无不为了塑造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实力条件和民众支持,让世界认可中国,认可上海,相信上海有能力举办好“世博会”,吸引各国来上海建馆设展。 其体现的公共关系特点有:1.公共关系是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的活动。为了体现上海的五大优势,上海市政府前后进行了12项活动项目,将上海的优势展现给世界。 2.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公众利益第一。在上海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过程当中,也代表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活跃,也促进了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3.公共关系的基本方法是双向沟通,信息交流。在整个公关活动中,上海精心策划了三个沟通接点:“上海申博决赛片”展现了上海独具的精、气、神和品格魅力,感染受众;“四次关键性的陈述”体现了高质量沟通的关键;抓住了“国际展览局代表团实地考察”的机会,充分展示上海能够胜任的能力。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特殊的主体,又具有其特殊的特点:1.主体的特殊性:唯一性;权威性;强制性。这是一场由政府发起的政府与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关活动,调动了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做到了完善的准备。 2.客体的复杂性:客体结构、状况、利益的复杂性。“申博”是向世界各国展现上海的魅力,是上海在国际舞台上的自我营销。3.环境的全局性。4.目标的公益性:公共利益和社

[改革创新调研报告]“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路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路径 探索 前言:当前,人类社会正从IT时代步入DT时代,数据资源将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服务民生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新动力。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加快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新途径,对于丰富社会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已成为国内外政府提升社会管理的共识 最先推动数据开放的国家是美国。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同年,美国数据门户网上线。2011年,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8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组织,目前已拓展至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2013年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并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随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融入其中。 (一)国外政务数据开放起步较早 美国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依照原始、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个门类,共开放出了388529项原始数据和地理数据,涵盖了农业、气象、金融、就业、人口统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大约50个门类,汇集了1264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103个手机应用插件,并提供开源服务。美国40个州、44个县市也建立了单独的数据门户网站,数据开放格式多达46种,其中HTML、ZIP和XML3种格式分别有20775个、12517个和11992个数据集。英国数据开放门户网共开放了136 70个公开数据集以及4170个非公开数据集,2010年1月以来的总访问量比法国

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政策 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争夺中国市场,协调列强矛盾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竞相在中国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早先忙于同西班牙战争的美国在不甘心的情形下,采取了适合它自己的政治外交政策,与欧洲各国抗争。 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伦敦、彼得堡和柏林的大使,以美国政府名义把对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递交英、俄、德三国;10月,又把同样内容的照会递交法、意、日政府。照会宣称:为避免帝国主义各国在华发生冲突,保证彼此之间的商务利益,美国政府特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基本内容为:一、各国在中国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之通商口岸或投资事业,别国不得加以干涉;二、中国现行之关税率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何属国均为适用;其税率应由中国政府征收;三、势力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别国船舶不得课以较对本国船舶为高的码头税;势力范围内所敷设、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在运输别国货物时,收费不得较运本国同样的货物为高。 海约翰标榜“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但实际上其侵略野心极为险恶。首先,这一政策完全肯定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夺取租借地的现有格局,肯定了欧洲各国侵略中国的合理性;其次,美国在“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口号下,要求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不实行独占,使帝国主义各国在华都能享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帝国主义从来都是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美国的经济实力虽日渐雄厚,但军事力量终究逊人一筹。就当时美国的实力而言,“门户开放”政策在它在当时形势下最大限度谋求在华权益的最好办法了。美国推行这一政策,实质是企图凭借自己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畅通无阻的渗透和扩张,绕过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最终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 在其他列强看来,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实力鲸吞整个中国,因而也乐于接受美国的倡议,保住自己在华的势力范围,并通过“门户开放”从别国势力范围内取得某种利益。英国由于经济实力有所下降,在对中国的竞争中已感到力不从心,企图借助美国阻止其他国家的竞争,所以首先赞同;不久,其他国家也都相继表示接受,俄国的态度稍嫌搪塞支吾,海约翰担心俄国一旦公开拒绝会给其他列强取消对“门户开放”的赞同制造借口,所以认为俄国尽管只是虚假的敷衍,总比拒绝要好,于1900年3月20日匆忙宣布:“各国政府已接受美国所作的关于对华贸易的声明”,美国政府认为这种接受是“最后的和确定的”,可见,“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为协调彼此矛盾,本着各国都能接受的原则共同宰割中国的强盗政策。从此,中国成为向全世界开放的共同市场。 同年6月,美国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战争中列强们为争夺更多的侵华特权明争暗斗,矛盾再度加深。美军在八国联军中的人数较少,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于是海约翰于1900年7月3日再次照会各国政府,发出所谓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宣称:各列强应“保持中国领土及行政之完整,保障所有条约及公法对列强保证之权利,并保护全世界在中国各地均等,公正通商之原则”。海约翰还标榜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寻求一种解决,俾可在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完整的幌子下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保证它们对中国的共同占有。”欧洲列强此时也感到,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较之势必引起中国人民激烈反抗的“瓜分”政策更为有利,于是再一次达成妥协,一致拥护这一政策,共同“保护”、管理中国,共同扶持清政府以继续统治中国。此后,“门户开放”政策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方针的共同基础和原则。 然而,随后的日俄战争冲击了“门户开放”政策,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更破坏了“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的正式承认,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的绩效分析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述评…………………………………………………..21.2.1国外研究现状……………………………………………………………3 1.2.2国内研究现状……………………………………………………………4 1.2.3j态评………………………………………………………………………………………………6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71.3.1研究内容…………………………………………………………………7 1.3.2研究方法…………………………………………………………………81.4研究的创新点…………………………………………………………………一9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O2.1相关概念………………………………………………………………………102.1.1政府开放数据…………………………………………………………..10 2.1.2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10 2.1.3绩效分析………………………………………………………………..112.2理论基础………………………………………………………………………122.2.1新公共管理理论………………………………………………………..12 2.2.2新公共服务理论………………………………………………………一13 2.2.3顾客满意理论…………………………………………………………一13第3章我国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分析…………………………………14

互联网加快政务资源开放共享的调研报告

互联网加快政务资源开放共享的调研报告 当前,人类社会正从IT时代步入DT时代,数据资源将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服务民生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新动力。x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加快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新途径,对于丰富社会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已成为国内外政府提升社会管理的共识 最先推动数据开放的国家是美国。x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同年,美国数据门户网上线。x年,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x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组织,目前已拓展至全球已有x多个国家。x年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并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随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融入其中。 (一)国内政务数据开放加速落地

上海的数据开放起步最早。x年x月,上海市启动了政府数据资源开放试点工作。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已累计开放数据集逾x项,涵盖了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等x 个重点领域。到年底,对外开放的数据可达到x项,并已初步实现三大数据库(法人库、人口库、空间地理库)中x万户法人单位数据、x万常住人口数据和覆盖全市陆域的高分辨率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的共享。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已经发布了x个政府部门提供的x多个数据集,覆盖了旅游住宿、交通服务、餐饮美食、医疗健康、消费购物、生活服务、企业服务等x个主题。武汉市政府公开数据服务网收录了x个政府部门共计x余项公开数据或服务,其中有x项公开数据提供下载服务,x项公开数据提供地图服务。无锡市政府数据服务网首批录入无锡市教育、公安、民政、人社等x个部门的x个数据包,涵盖了住房保障、婚姻登记、旅游名录、用水用气、社会保障等各类信息。此外,青岛、湛江、宁波市海曙区、佛山市南海区等城区都进行数据开放的探索。 (二)国外政务数据开放起步较早 美国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依照原始、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个门类,共开放出了x项原始数据和地理数据,涵盖了农业、气象、金融、就业、人口统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大约x个门类,汇集了x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x个手机应用插件,并提供开源服务。美国x个州、x个县市也

浅析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对华影响

浅析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对华影响 摘要:门户开放的主要内容,即美国提出在保障列强在华的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实现“利益均沾”,从而保证美国在华利益,本文通过分析门户开放政策内容、列强对其态度及其贯彻实施来分析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机会均等、贸易自由 1899年,刚刚打赢和西班牙战争的美国,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却发现这个古老的老大帝国被其它列强瓜分势力范围殆尽,这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华利益,为美国工商业者所不容。但是迟到的美国既无机会也无能力与列强分一杯羹,为了不至于其对华贸易备受排斥,最后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考虑列强的既得利益基础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以期实现在中国这个潜在大市场上贸易自由,机会均等。 一、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和实质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有三次。首次是在1899年9月,美国政府以外交照会①的形式先后向英法俄等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②,其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③。 第二次门户开放的提出是在1900年7月。是年,八国联军在剿灭义和团运动中,占领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而军力稍逊的美国再次担心列强借镇压义和团之际,瓜分中国,从而使其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杯葛,由此再次向各国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声称美国政府致力于寻求这样一种解决办法,以“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 第三次是当日本在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获胜后,在满洲取得以前俄国在此的特殊权益,美国随即要求日本作出承诺,维持各列强在满洲的机会平等。 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美国的外交传统,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通过保留中国形式上的主权完整来要求各国开放势力范围,以实现“利益均沾”和投资贸易机会均等,从而将中国纳入一个国际共管体系。这意味着门户开放既要排斥任何一国独霸中国,也要避免中国被瓜分为相互封闭的势力范围,从而有利于美国的工商业者可以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开放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上,长袖善舞。 二、列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反应 从1899年到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向各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列强虽然态度不一,有的欣然同意,有的表现得极不情愿,但没有一国完全反对。 具体说来,面对美国的照会,各国中只有意大利表示无条件接受,其余各国虽然都有所保留,同时也不同程度认可。如1898年8月10日,英国代理外交大臣巴尔福在下院明白宣称,他认为对贸易来说,应该是“机会均等”、“门户开放”,并且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接到美国照会一个星期后就复照表示:英国“一贯主张的政策是保持各国臣民在华贸易的机会均等,英国政府目前无意放弃这项政策”。法国继英国之后,于是年12月16日复照接受美国照会,表示拟在租借地内实行”平等待遇”的原则。接着日本和德国分别于该年12月26日和1900 ①外交照会: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 ②作者按:“门户开放”英文原文即”Open Door Policy”,意即开门政策。 ③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view/163141.htm2012-12-24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1 摘要 关键字:大数据经分统一调度能力开放 运营商经过多年的系统建设和演进,内部系统间存在一些壁垒,经过在运营商的各个内部系统,如经分、VGOP、大数据平台、集团集市等中构建基于ESB 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了系统间调度、封闭式开发、数据孤岛等系统问题,使得运营商营销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2 问题分析 2.1 背景分析 随着市场发展,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开发敏捷性的要求。年以来,某省运营商经营分析需求量激增,开发时限要求缩短,业务迭代优化需求频繁,原有的“工单-开发”模式平均开发周期为4.5 天,支撑负荷已达到极限。能力开放使业务人员能够更便捷的接触和使用到数据,释放业务部门的开发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业务支撑系统存在经分、VGOP、大数据平台、集团集市等多套独立的运维系统,缺乏统一的运维管理,造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付复杂,无法最大化 的利用系统资源。统一调度的出现能够充分整合现有调度系统,减少运维工作量,提升维护质量。

驱动力一:程序调度管理混乱,系统资源使用不充分 经分、大数据平台、VGOP、集团集市平台各自拥有独立的调度管理,平台内程序基本是串行执行,以经分日处理为例,每日运行时间为20 个小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指标的汇总展示。 驱动力二:传统开发模式响应慢,不能满足敏捷开发需求 大数据平台已成为一个数据宝库,已有趋势表明,只依赖集成商与业务支撑人员的传统开发模式已经无法快速响应业务部门需求,提升数据价值。 驱动力三:大数据平台丰富了经分的数据源,业务部门急待数据开放 某省运营商建立了面向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接入B域、O 域、互联网域数据,近100 余个数据接口,共计820T 的数据逐步投入生产。大数据平台增强了传统经分的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可是传统经分数据仓库的用户主要面向业支内部人员,限制了数据的使用人员范围和数据的使用频度,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日益发展的业务需求,数据的开放迫在眉睫。 2.2 问题详解 基于背景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有三个: 1、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维护效率低下 当前经分系统的日处理一般是使用SHELL 脚本开发的,按照串行调度的思路执行。进行能力开放后,当前的系统架构无法满足

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城市构建

专题:智慧城市 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城市构建* 顾磊,王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上海200122) 摘要:政府数据开放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数据使得更多参与者能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挖掘,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政府数据开放技术涵盖了元数据管理、关联数据、数据可视化和社交网络等各类新兴信息技术,与此同时,也对城市的各种基础如数据中心、网络通信提出了新的需求,并且通过集中的使用和配置有效减少了冗余设施,提高了使用效率。通过分析现状和目标,提出了智慧城市中数据开放的需求,进一步阐释了政府数据开放的方式和核心技术,最后给出智慧城市政府数据开放的架构方案。 关键词:政府数据开放;智慧城市;元数据管理;关联数据;数据可视化;社交网络 doi:10.3969/j.issn.1000-0801.2014.11.007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Based on Open Government Data Gu Lei,Wang Yi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200122,China) Abstract:Open government data(OGD)is a new evolving research field in smart city.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mart city,open government data allows new partici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data reuse and utilization to create added value service.The key technologies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includ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metadata management,linked data,data visualiz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Meanwhile,open government data propose additional infrastructure demands in smart city such as data center,network facilities and so on.In the open government data scheme,resources are utilized in a more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way.The state-of-the art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in smart city was proposed.Moreover,the demand and technologies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we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9089007.html,st but not least,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in smart city was illustrated. Key words:open government data,smart city,metadata management,linked data,data visualization,social network 1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 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OGD)[1~7]是指按照用户特定的需求和一定的互联网协议、规则、框架,对Web数据进行存储和组织,所利用的数据或来自不同的数据源,或属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在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与重用,以寻求信息数据最大可能的无限获取与重用。政府数据开放来源于一系列开放运动[8],如开放源码、开放硬件、开放内容和开放通路。随着信息化发展进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愈发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语义的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可视化展示研究”(No.11&ZD1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关联数据的理论与应用研究”(No.11BTQ04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W3C的RDB2RDF标准规范在关联数据服务构建中的应用” (No.13CTQ008),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关联数据的复用与整合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模型构建”(No.Y159I2103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