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及其对策探究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及其对策探究

摘要:每到九、十月份开学季幼儿园小班总会出现很多孩子哭闹的现象,这就是幼儿入园焦虑的一种表现。入园焦虑在本质上是分离焦虑,一般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大多出现在6-10个月的婴幼儿,以及学前阶段,并且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感染性,规律性等四大特性。本次论文以西安市某幼儿园小一班的三名幼儿为观察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两周的观察,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并通过与老师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关于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探究对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幼儿入园焦虑有这样几个特性:普遍性,特殊性,感染性,规律性
关键词:分离焦虑 幼儿 对策
引言
第一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错过了九月份的开学季,但在实习期间,小班陆陆续续有新来的幼儿,刚来时总会有入园焦虑的现象,有的幼儿大哭大闹,有的幼儿乱发脾气,让老师和家长们头疼不已,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兴趣,通过这一时期对三名幼儿的观察记录,对不同类型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焦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并且强调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这都要求我们对于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所解决。
(二)研究目的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一个全新的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令他们感到十分不安,在这段家园过渡的时段极易产生焦虑情绪。众所周知,入园焦虑是每一位幼儿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过度的焦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会超生不利的影响,也是家长和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次我想通过实习期间对小班幼儿所出现的入园焦虑的表现的观察记录,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小班新入园幼儿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讲,将先前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不但有助于我们相关知识的增长,也有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研究。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而与之相关的“亲子依恋关系”“社会性适应”等等这些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关注。而另一方面,理论的研究也对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
从实践层面来

讲,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以及对幼儿行为的记录分析,总结出针对不同类型幼儿的解决策略,对家长和幼儿教师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有所帮助,同时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大学生们在工作后面临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时也能有一个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焦虑的含义
在百度百科中定义的焦虑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下所产生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而精神动力学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知。而弗洛伊德则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他认为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信号,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提醒即将有危险来临。自我只要察觉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便会引起焦虑,在焦虑产生之后,又会动员防御机制(见心理防御机制)来斗争或躲避。
(二)入园焦虑的含义
入园焦虑是分离焦虑的一种,分离焦虑一般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大多出现在6-10个月的婴幼儿,以及学前阶段。而入园焦虑则大多出现在学前阶段,每到幼儿园的开学季总会看到许多幼儿哭闹的现象,这是幼儿与亲人分离时的不安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若是长期持续这一情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本文通过实习期间对西安市某幼儿园小班的三名幼儿的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及分析,初步了解到不同幼儿在焦虑时的不同表现方式以及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幼儿教师相应的解决办法。
幼儿园小班三名幼儿焦虑表现观察记录表
小A 小B 小C
第一天 哭闹 哭闹 哭闹
第二天 问时 哭闹 哭闹
第三天 问时 哭闹 哭闹
第四天 问时 依赖 哭闹
第五天 问时 依赖 静坐
第六天 问时 依赖 静坐
第七天 问时 依赖 静坐
第八天 问时 依赖 静坐
第九天 问时 依赖 静坐
第十天 平静 依赖 静坐
第十一天 平静 平静 静坐
第十二天 平静 平静 平静
注:
哭闹是指幼儿一直哭闹,不说话也不听人说话,不愿意参与活动。
问时是指幼儿不厌其烦地问老师现在几点了,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一类问题。
孤坐是指幼儿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哭不闹,但是也不和任何人说话,也不参与游戏活动或区域活动。
平静是指幼儿能够正常来园,不哭不闹,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并参与活动。
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表我们可以看出:
1.三名幼儿在刚刚入园时的表现基本一致,但在第三天时就出现了一些区别,而这种区别恰恰说明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在焦虑时的表现。
2.从记录可

以看到小A在入园的第四天开始不停的问老师时间,他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可以回家的,从而给予自己安全感。
3.表中的三名幼儿除了焦虑时的表现有所不同,同时他们的情绪状态趋于平静的时间长短也有所区别,前两名幼儿相较于第三名幼儿所用的时间稍短,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并且能够很好的参与各项活动中去。
(二)文献法
在写论文在这段时间,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总结,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焦虑和分离焦虑的知识。
(三)个案研究法
此次论文主要通过对小班三名幼儿进行研究,在对其行为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三名幼儿属于三种不同类型,在入园焦虑时期的表现方式上各有特点,利于分析研究。
案例一:
小A 刚刚来到幼儿园时相对其他幼儿哭闹的并没有那么厉害,但第一天的中午正在区域活动时 ,开始他还玩的很开心,过了一会就看见他泪流满面,在我问他怎么了的时候他就问我“老师现在几点了”,我转头看了眼表告诉他四点半了。他的眼泪唰就出来了。从那天开始他就会不停地问老师“老师,现在几点了”“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啊?吃完饭是不是我就可以回家了?”在从老师这里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后,他一脸满足。然而过一段时间他就会不厌其烦地问着老师同样的问题。
案例二:
小B刚来幼儿园时哭的特别厉害,一边哭一边喊着“我要找爷爷,老师你带我去找爷爷嘛”,几天之后他就开始黏人。有一天,每当我要出去时,他就拉着我说“老师你不要走”“你要去哪”“那你快点回来,我在这里等你”等等,吃饭时他非要我喂他才肯吃,户外活动时也要站我旁边小手牵着我;过了一天,他就开始黏着班上一个小女孩,吃饭、区域活动时都要伴着自己的小凳子和她坐一起。
案例三:
小C相对于前两名幼儿来说年龄稍大一些,但入园时间较晚,在他刚刚入园时哭的特别厉害,还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扔在地上,老师说什么也不听。几天之后虽然并没有那么大的抵触反应,但是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他都不愿意参与其中,有一天我问他你要看书吗?他摇头,问他你要玩积木吗?他也摇头,万般无奈,我问他那你喜欢玩什么?他说我喜欢上课。而在班上其他幼儿跑着闹着时他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分析:
1.小A在不停的问老师时间的这一过程中,他其实想要确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可以回家的,更加确定的答案是吃过下午饭家长就会来接他回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给予自己安全感,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2.小B在入园初期很依赖

老师或者身边的小伙伴,时时刻刻要被依赖的对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并且会用手牵着对方的手,似乎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3.小C在入园初期表现略微不同寻常,在入园初期他的反应比前两名幼儿还要激烈,但几天之后就不一样了,从记录中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去,还没有学会去接受和适应新的生活。在后期他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平静,这时候的他最容易被老师忽略,因此,他的适应时间会比其他两名幼儿稍微长了些。
(四)访谈法
在实习期间,对小班的几位老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一些关于三名幼儿的家庭情况,帮助分析其家庭环境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实质,表现及特性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实质及表现
幼儿入园焦虑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离焦虑,是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的变化反应,比如,哭闹不止、严重依恋某人或某物、拒绝吃饭睡觉、总想回家、攻击别人、沉浸自己的世界不愿参与活动等等。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特性
幼儿入园焦虑主要有四大特性:普遍性,特殊性,感染性,规律性。
1.普遍性
幼儿分离焦虑具有普遍性。所有幼儿在入园初期都会出现焦虑现象,且大部分幼儿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
2.特殊性
每个幼儿都会出现焦虑现象,但是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幼儿在焦虑时的表现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例如有的幼儿会大哭大闹,有的幼儿会呆坐不动,有的幼儿会攻击他人,而有的幼儿则会一直跟着老师,并且除了焦虑的行为表现不同,每名焦虑的幼儿持续时间也不同。
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幼儿焦虑表现的观察记录,我发现,小A,小B,小C是属于非常典型的不同类型焦虑表现的三名幼儿。小A 属于比较平静型,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和行为表现;小B则属于依恋型,当老师或小伙伴离开时他会非常没有安全感,一定要再三确定依恋对象还会回来,而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幼儿入园焦虑的一种表现形式;小C属于压抑型,他与前两名幼儿的最大区别就是虽然表面看起来他的入园焦虑并没有那么激烈,但是他的适应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类。
3.感染性
幼儿的入园焦虑具有感染性。在幼儿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一名幼儿焦虑大哭大闹要找家人时,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一块要找家人。在实习期间,班上有一名幼儿刚来幼儿园时每天都会不停地问老师“几点了?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每一次老师都会说吃完饭就可以回家了,虽然已经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答案,但是他仍然不厌其烦的问。这时候

,其他幼儿听到了也会跟着问老师几点了。
4.规律性
幼儿的入园焦虑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幼儿的焦虑会从轻到重再到轻。第一天入园时初来乍到,对一个新环境有一些好奇,但一天在园活动的时间很长,兴趣点过了就不愿意再在幼儿园待了,第二天到第四天是幼儿最不愿意来幼儿园的时期,而几天过后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并且开始慢慢适应这样的集体生活后,幼儿就不那么抗拒来幼儿园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在幼儿还没有完全接受幼儿园的生活的时候,如果因为一些原因长期缺勤,在他再次来到幼儿园时他又会出现焦虑情绪。
从幼儿焦虑产生的时间来看,一般入园,进餐,午睡时间发生的频率最高,而入园时期的焦虑表现最明显,持续时间最长。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一)幼儿自身的内部因素
1.从幼儿自身来讲,刚刚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心里肯定会有所不安,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只会让他更加依赖长期陪在他身边的亲人,当亲人离开时,他的内心是十分害怕甚至是恐惧的,害怕爸爸妈妈不要他了,害怕自己会有危险,害怕自己不能回家……这些内心的恐惧都会让他不安,产生焦虑的情绪。
2.小班幼儿的心理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当他们进入集体生活中向社会化过渡时就会产生不适应,从而产生入园焦虑。
3.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他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小班幼儿的交往经历以及脱离亲人的活动较少,初次离开亲人的视线进入集体活动,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使幼儿陌生的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从而另幼儿害怕与其他人交往,不愿意上幼儿园。
4.幼儿的年龄对于入园焦虑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小班入园年龄一般在三岁左右,但一名两岁半的幼儿和三岁的幼儿就有较大的差别。一方面,年龄稍大的幼儿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会略强,摆脱掉焦虑情绪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一些;而另一方面年龄小的幼儿在焦虑时的表现更强烈,但形式上也相对单一。
(二)家庭因素
从家庭方面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分为亲子依恋关系和家庭环境,在家庭环境中最大的因素是教养方式。
1.亲子依恋关系
依恋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最稳定的抚养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所必需的。如果没有这种依恋关系,幼儿会感到惊慌和恐惧,良好的依恋关系会让幼儿有安全感,他心里知道爸爸妈妈不会不要他,那他也就能安心在幼儿园等着家长来接他回家。
2.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
良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