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

[教学内容]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9×4=36(人) 5×7=35(人)

师:9×4=36,我们可以说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板书:倍数与因数)

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学生口述练习。

导入新课: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探究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吧!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

(1)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3=75 25×4=100以这两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75是25的倍数,100也是25的倍数,25是75的因数,25也是10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2)强调: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75÷25=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三、找一找

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

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

五、课堂总结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在应用这部分知识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

六、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3教案

单元及课题 第三单元 课题:倍数与因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倍数与因数;2、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找质数等,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简单化。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练习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学情分析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结合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单元可以采用以谈话、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组块进行适当的联结,激发学生的数学直觉进行大胆的猜测、验证、采用观察与比较,并沿着这一路径进行合理的充分的论证,从而得到方法和规律。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倍数与因数、质数和合数的认知过程,以及2、5、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学会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找出10以内某数在百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百以内某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并能做出相应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非零自然数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单元重点 能找出10以内某数在百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百以内某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并能做出相应判断。 单元难点 能找出10以内某数在百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百以内某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并能做出相应判断。 单元课时安排《倍数与因数》………………………………………………………… 1课时《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 1课时《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1课时《找因数》…………………………………………………………… 1课时《找质数(认识质数、合数)》……………………………………… 1课时练习四……………………………………………………………… 1课时单元综合练习测试卷(A)………………………………………… 2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教 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1 倍数与因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本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式获得新知,这样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新课伊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境引入,不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夷,同时还能使学生初步感知战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置的,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枝础。 2.结合运动会上秆两个班排出的队形图列出乘娥法算式来认识倍数与因数。 束使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江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学生辰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这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本环扬节设计小组自学活动,让学伪生在小组内完成对倍数与因爹数的认识。 1 / 4

学生通过阅读、些质疑、交流,逐步形成自学时能力,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灵乐。 3.在小组内交流移判断谁是 7 的倍数,通过合木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方宛法,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笺课件百数表教学过程⊙创设泽情境,导入新课师: 同唱学们,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匹着各种关系,谁能说一说自在己与爸爸的关系是什么?生再 1: 父子关系。 生 2: 父女责关系。 师: 那么你们与老师撅又是什么关系呢?生: 师生疼关系。 师: 能说老师是师生鸡关系吗?生: 不能。 师称小结: 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忻关系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依娱存的。 在数学王国里,也有须一些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的逆数,它们就是倍数与因数。 眷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臣: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倍数与因数、2,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找质数。 学生已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虽然本单元内容概念性知识比较多,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很困难。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探索2,5,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其特征,知道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2.充分利用课件、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1 倍数与因数1课时 2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3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4 找因数 1课时 5 找质数 1课时 倍数与因数。(教材第31~32页) 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 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做个小调查,哪些同学知道爸爸的名字?哪些同学知道爷爷的名字?哪些同学既知道爸爸的名字,又知道爷爷的名字? (板书:我爸爸爷爷) 引导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 师: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父子关系”。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表述时一定要说完整才行。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倍数与因数》,主要内容是倍数与因数的认识和判断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并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 能够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 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和除法,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比较熟练。但是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具体情境的联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物品,例如一个篮子里装着10个苹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老师提问:小明家里有10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分给他的三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几个苹果?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分配苹果的数量。 -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个朋友分到3个苹果,还有1个苹果剩下,那么每个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是否正确?如果每个朋友分到4个苹果,是否还有剩余的苹果? -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苹果的数量是10的倍数,而每个朋友分到的苹果数量是10的因数。 2. 认识倍数和因数 - 老师请学生总结并讨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并举例说明。 - 老师进行补充解释,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可以用白板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定义和示例。 - 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字,让学生判断某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并让学生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辨识自然数、整数和小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加深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根据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 引导学生回忆自然数、整数等概念,对课件上的数进行分类。 生:0.36、12.891、45.68、3.02是小数。 生:58、1023、17、56、37是自然数或者说是整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今天这节课继续来认识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

师: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生:9×4=36 生:5×7=35 师:在乘法9×4=36中,9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给出概念: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20的因数。 (板书: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教师强调“倍数与因数的依存关系”,巧借“儿子与爸爸” 理解“因数和倍数”关系。 师:大家认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了吗?在25×3=75、20×5=100这两个式子中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在什么样的算式里的数才会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你能举个例子吗? 2、出示课件的第五张幻灯片。 判断:在2×1.3=2.6中,2.6是2和1.3的倍数,1.3和2是2.6的因数,这样说对吗? 学生讨论中。 教师说明:我们只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即倍数和因数都是自然数。 3、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的第五张幻灯片。 师: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老师课件演示判断7的倍数的方法。 师: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回答,使学生逐渐认清两种方法的区别,帮学生把话说清楚。 生:方法一更简单,除得尽是因数倍数关系,除不尽就不是因数倍数关系。 生:方法二必须想几乘7得这个数,大数要试好几次。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不好?

《倍数与因数》(一等奖创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倍数与因数》(一等奖创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 学上册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学情分析 在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因数、倍数的概念,比如学习乘法的时候,已经知道因数乘因数等于积,这些前置知识都是学习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但这些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久远,所以在讲课之前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复习,唤醒学生的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因数与倍数,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与倍数,能在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列式计算。 (1)运动会上五(1)班同学排出下面这种队形,算一算这个班有多少人? 师:五(1)班的队形,横着数有多少人?竖着数有多少人? 生:横着数有9人,竖着数有4人。 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生1:9×4 = 36(人)。

生2:4×9 = 36(人)。 口答:这个班有36 人。 (2)下图是五(2)班排出的队形,这个班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一说五(2)班的队形,横着数有多少人?竖着数有多少人?该怎么列式呢? 生(齐声回答):横着数有5人,竖着数有7人。 生1:5×7 = 35(人)。 生2:7×5 = 35(人)。 口答:这个班有35 人。 师:同学们对乘法算式掌握得都很好了,今天要讲的内容就是与整数乘法息息相关的“倍数与因数”。(板书:倍数与因数)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 (1)在9×4 = 36中,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师:在9×4 = 36中,我们可以说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根据5×7 = 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和同伴交流探究一下吧。 出示题目:5×7 = 35。 合作交流,自由发表言论。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 生汇报:35 是5 和7 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 师强调:要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特别是不包括零。 (2)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3 = 75 20×5 = 100 师:趁热打铁,我们一起来做两道小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一起汇报答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直接打印版) 的倍数。 2.通过游戏、实例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老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自然数,让学生思考这个数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33页的情境图,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自己找5的倍数,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如末尾数字是0或5等。 3.通过实例,让学生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游戏:“猜数游戏”。老师出一个5的倍数,让学生猜这个数是多少。 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题。 一、全课小结: 研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5的倍数的特征 末尾数字是0或5 能被5整除 猜数游戏 2.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运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难点:运用因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活动一:复巩固 1.请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2.请举例说明。 3.请说出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的特征。

4.请说出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二:探索因数 1.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拼出来。 2.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引导学生找规律,找出长和宽的关系,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情况) 3.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引导学 生运用公式计算) 4.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因数有哪些?(引导学生找出所有 可以整除这个数的数,即为因数) 5.请运用因数的概念,找出下列数的因数:12,16,24,36,48. 活动三:应用因数解决问题 1.___有24支铅笔,他想把它们分成若干组,每组铅笔 数相同,且每组铅笔数最少为2支,最多不超过6支。问___ 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2.一个数的因数有12个,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是180平方 厘米,周长是54厘米,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全课小结: 1.你学会了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这节课是倍数与因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探索活动等四课学习内容、以及第五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教材通过创设“运动会上班级列队”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找一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对于整数乘法表示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节课概念性知识较多,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整数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出发,讲解倍数与因数,使学生掌握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三、设计说明 本课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过程,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体会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谁能说一说自己与爸爸的关系是什么? 生:父子关系。 生:父女关系。 师:那么你们与老师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师生关系。 师: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吗? 生:不能。 教师总结: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依存的。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些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的数,它们就是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初步感知关系是相互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 师: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点子”主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9×4=36(人),5×7=35(人)(板书)(1)认识倍数与因数 师:说一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以及所表达的意义。(学生小组讨论)师:在乘法9×4=36中,9和4是什么数?36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9和4是乘数,36是积,关系:乘数×乘数=积。 教师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36的因数。 (2)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 与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结合整数乘法算式。 2.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通过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XXX与XXX所在的班级分别排出了下面两种队形, 9×4=36(人)和5×7=35(人),请算一算他们两个班各有 多少人。 2.通过9×4=36这个算式,引导学生思考4、9和36之间 的关系,并翻开教材31页自学“认一认”部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认识倍数与因数 1.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发现4、9和36之间的关系。 2.学生汇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4.揭题: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是倍数与因数。 5.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即在1、2、3……这些自然数的基础上研究倍数与因数。 6.让学生举例说明谁是谁的倍数和因数。 7.引导学生通过乘法算式判断谁是7的倍数。 8.解释因数与倍数在数学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是它本身的因数和倍数。 二)找倍数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给出一组数,让学生判断谁是7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他们如何找到7的所有倍数。

4.老师提示学生想一想如何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 到7的倍数。然后让小组合作找出7的倍数,给予3分钟时间。最后让小组汇报哪一个小组找到的数有序、多。 1)学生独立找出7的倍数。 2)小组汇报他们如何用7去分别与1、2、3……相乘, 得到的积就是7的倍数。 3)小结:7的倍数有无数个,所以我们可以背诵7的乘 法口诀并写出前5个倍数。 5.老师板书100以内8的倍数,要求同学们快速写出。 6.观察7和8的倍数,发现它们最小的倍数都是它们本身,而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老师让学生用找倍数的方法帮助小兔子回家,完成32 页第3题。 2.老师引导学生找出4和6的倍数,完成练一练的第5题,只需连线即可。 3.老师出示一张卡片,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学号与卡片存 在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才能离开教室。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说课稿(逐字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今 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倍数与因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节 课我将从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脑中有目标,教中有方法,胸中有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说课。 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首先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 的理解。《倍数与因数》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主 要是学习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在学生熟 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 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上好一堂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学生。五年级的 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 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 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境。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 学和乐学三个维度,因此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与因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 品质 基于对目标的上述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 解并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我所预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 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再说教法学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在教法上我主要采取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等 多种方法,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 生活”的理念,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的视频, 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接着屏幕放大两个阅兵 的方阵,请学生来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9× 4=36人,5×7=35人。我顺势询问学生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倍数与因数》(板书) 本环节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便更好的完成本 节课的教学。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 2、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 3、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4、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数的奇偶性; 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能正确区分;在活动中,了解数的奇偶性,会判断奇偶数。 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 教学内容:P31-32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能力目标: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团体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自然数与整数的范畴及区别 2、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 教学难点: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情景图或小黑板

教法:引导自学,精讲疑难 学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有的数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知识来认识倍数与因数。B、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C、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异同。 3、自学指导 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1-32页的内容,重点看试一试的(1)、(2)和找一找,思考:1、数可以分成几类?2、笑笑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判断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是什么?注意两个数是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是怎样表述的。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二、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继续深入复看) 三、自学检测 1、出示检测题:第31页的“认一认”的25×3=75 14×6=84 20×5=100 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四、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二、设计思想: 这节课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六、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七、教学过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课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其实,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两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二、认识倍数和因数 1.操作活动: 师:一起看大屏幕,老师这儿有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如果请你把这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能不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试试看。 2.学生汇报算式,然后思考是怎样摆的。 生:4×3=12 师:想一想,他是怎么摆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我说课的流程如下: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板书设计;6说作业设计。 一、说教材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小学阶段“数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教材的目的是采用乘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本课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质延探究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同时体现新课标多元化教学的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采用了“自主性学习”与“质疑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钟) 我通过出示运动会两个班的队形: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9x4=36(人)5x7=35(人)根据这两个算式你们能够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吧!板书:倍数与因数)(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5分钟)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1)根据算式9x4=36;5x7=35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这两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

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 上册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教学设计

1 课 题 3.1 倍数与因数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 学 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认识倍数与因数,及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和学习了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数与因数”是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和通分及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材通过创设“运动会上班级列队”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并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 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过程,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体会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教 学具 板 书 设 计 倍数与因数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1.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比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你能说出谁 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吗?(学生描述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数学 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数与数 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 2.预习反馈,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二、学 (一)问题探究一: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及关系 1.学生自学教材31页,讨论并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一。 2.汇报展示:教师根据汇报列出算式。 五(1)班:9×4=36或4×9=36,五(2)班:5×7=35或7×5=35 找7的倍数 7×1=7, 7×2=14, 7×3=21, … 7的倍数:7,14,21,28,… 9×4=36, 36是9和4的倍数, 9和4是36的因数 如果a ×b =c (a 、b 、c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c 是a 和b 的倍数, a 和b 是c 的因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15页。教材通过创设情境,进一步协助学生复习理解的数。学生在表达这些数的实际意义中,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就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里。通过学生分一分的活动,引出自然数、整数的概念。在学生理解整数后,教材并没有从整数的概念入手来理解倍数与因数,而是利用整数乘法理解的,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这又是学好找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所以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后,能轻松地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在学习找因数时,教材安排了-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学生一般会用乘法实行思考,这个安排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找质数也用了-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并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一揭示指数和合数的概念,进而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后一节安排了专题活动---数的奇偶性,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机会。 二、学生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前测得知:学生对分数和小数有初步的理解,对负数不够理解,对整数的理解是没有零头的数,如500,30等,但是学生对数的世界充满好奇,并具备一定的探索水平;学生在探索中有水平揭示2,3,5的倍数的特征。但是概括特征时,语言还需要教师指导;对因数这个名词,学生在二年级时就已经理解,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在掌握2,3,5的倍数特征以及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后有利于找质数的学习,找质数比较抽象,在教学时要注重找出质数的方法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在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魏俏芬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倍数和因数》 一、说教材: 《因数和倍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给出因数与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对于倍数与因数并不是全然不知,但是学生所理解的倍数和因数并不是这节课所学习的倍数因数的概念,学生认为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就是因数,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是倍数。 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关系,以及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知道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倍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所有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的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数感。 4.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掌握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的某个数的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语言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倍数与因数 教案 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数的世界 [教学内容]数的世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了解什么是整除。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建立整除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数的世界 了解“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并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

类。 二、因数与倍数 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4=20 进而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从而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进而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强调: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出示A÷B=c让学生互说整除。教师完后讲解: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三、找一找 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与同学交流 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找7的倍数: 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使学生交流,并说说找倍数的

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思考怎样才能不遗漏。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A÷B=c 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A是B和c的倍数,B和c 是A的因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2、5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探索2、5倍数的特征,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教学重、难点]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进而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定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备课组名称:2023年五年级数学组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包括倍数与因数,2、5、3的倍数特征和奇数、偶数的定义,找因数、找质数。在此之前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二年级学过表内乘、除法。三年级学过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本单元学习因数与倍数,本学期后续将要学习约分、通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本章将是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是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学习倍数与因数的相关知识。 二、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内容多、概念多,比较枯燥,学生相对不易掌握。为此,教科书借助百数表,既有形的直观,又有数的特征,学生在第一学段有了相关的经验基础,容易上手。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增加了趣味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淡

化概念,以发现规律,培养数感。 三、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倍数与因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以及2,5,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学会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能找出10以内某数在百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百以内某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并能做出相应判断。 3.在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非零自然数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四、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五、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倍数与因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