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步向绿色、营养、快捷及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食品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食品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既要保证食品的绿色无公害,还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这一切,都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食品企业实力并不雄厚,生产成本不好降低的话,就只能从流通成本入手了。食品流通因为食品本身的保质期,对温度、湿度的高要求等等,都意味着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如果这一块完全由企业自行组织运营,自营物流将变得力不从心。食品物流外包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所以,目前来说食品物流外包成为了大部分食品企业的首选。纵然食品物流外包有它很强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如:物流行业涉入企业内部带来一定的风险及企业因内部重组带来诸多隐患等。所以,选择食品物流外包一定要充分考虑相关的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

1 食品物流现状

物流外包(Logistics Outsourcing) 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物流运营交给第三方专门从事物流运营的组织,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质、更专业的物流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而食品行业的流通更需要专业化的运营,食品物流外包应运而生,也

逐步走俏于食品市场。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要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复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节奏,如:健康营养、可口、方便快捷等。要想做好以上几点,没有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

而目前,我国食品物流行业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1.1 食品企业自营物流

我国食品行业经营管理较为分散,食品批发及零售常常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统一的、连贯的物流分销体系。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各类食品尤其是生鲜冷冻类如水果蔬菜、海鲜等的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零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大部分食品行业所沿袭的之前的自营物流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部分企业已经在着手寻找物流合作商,以期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服务。

1.2 自营外包相结合

企业的经营模式较小时,企业选择自营很明显是得不偿失的,成本高且无法更好的获得优质的物流服务。而若企业一步步做大后,随着量的积累自营物流偶尔也能取得一部分优势,物流成本逐步降低。

部分大型的食品企业由于自身原因的考虑不会所有物流都选择外包。但由于食品物流的特殊性,企业亦不愿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再在流通环节投入过多的设施设备,所以,仍有部分食品的流通选择外包。因而呈现出物流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现象。

1.3 物流外包

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殊性,市场对食品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物流的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大多数食品企业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的现代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不仅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专门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在信息方面更是建立了和企业同步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等,以方便和企业进行更好的对接。实现更完美的服务。食品物流外包固然优势很多,但与此同时风险及隐患也是并存的。

2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讲,食品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流供应商带来的风险

企业的食品物流采用外包之后, 对于供应商的控制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食品物流外包后,第三方物流直接与原材料供应商及最终的消费群等对接,虽然原材料、半成品等的采购是由食品企业最终决定,但由于中间及后期各个流通环节食品企业不可能再一一把关,所以容易导致对物流供应商管理上的失控。具体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道德问题带来的信任风险。因为食品企业方对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及后续各个环节不能一一掌控,所以,可能会存在延期交货、货损货差等问题的发生,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第二,物流被食品企业外包之后, 物流供应商介入企业的采

购、生产、销售及顾客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客户企业的物流管理者,这样,企业对整个物流将会逐步失控,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第三:物流外包,与第三方合作必然部分信息需要共享,信息共享将会带来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露的风险。商业机密泄露,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2.2 企业外部风险

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第三方物流市场尚未成熟,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甚至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也尚未建成,所以,整个物流市场普遍存在诚信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这与目前我国的物流体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物流市场准入制门槛较低,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很小,但仍分享了一部分的市场,这就导致市场零散化程度的加剧,市场无法整合,没有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物流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次,部分大型的物流企业采用了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但是由于市场混乱,较小的物流量根本就不能满足高成本的物流运作,导致这些企业为了保本,不得不降低服务水平,如晚点等。食品行业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如易腐性,鲜活性等,所以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若这一点无法保障,则食品行业选择外包仍是顾虑重重。

2.3 企业内部风险

企业选择食品物流外包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存在风险外,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内部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外包势必然引起企业内部的物流重组,这就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员工的

利益,肯定会引起此类员工的抵制,若不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下一步的运行中很难理想化完成;第二,物流外包后,企业虽有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但是物流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食品企业可能在物流外包后,关注更多的是食品质量和费用,而忽视了自身物流能力的创新,从而对物流企业越来越依赖,从而在与物流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处于被控局面,不利于企业今后的整体发展;第三,由于物流外包,在食品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成品的最终销售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这也就会使得食品企业的管理成本大大提升。

3 物流外包风险防范的对策

面对诸多的食品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问题,我们如何进行相应的对策从而防范物流外包带来的风险呢?

3.1 正确评价和选择物流供应商

从以上的风险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选择一个合适的供应商的重要性。那么物流供应商应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选择供应商之前,食品企业应先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多了解几家供应商的情况,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供应商的规模、诚信度、抗风险能力、自身的兼容性和可塑性以及社会评价等;其次,为了防止物流失控,食品企业有必要对物流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考核并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以便进行管理和监督。

3.2 外包范围的确定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物流外包,也不是企业所有的物流

都适合外包。物流外包的范围该如何确定呢?从我国目前的物流市场环境来看,物流外包的风险在近期内是难以完全解决的。所以,外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如:自身在某一条线上的物流量很大且规律,那么这条线完全可以自营。反之则可以选择物流外包。或者是,宏观配送,由外包解决,企业内部的微观物流自行解决。总之,物流外包不可以一概而论,涉及核心内容的物流还是自营的比较好,避免企业的内部机密的泄露。正所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从自身环境出发,不可照搬别人的模式。

3.3 企业内部微调及合同管理

企业物流外包必然会对企业的人事结构进行重组,为了使得外包更为顺利有序的进行,首先应当对企业内部做好恰当的调整,既能让物流方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企业自身也不能疏于对自身物流创新的建设。避免因重组带来内部的动荡。此外,在和相关方签订的合同上也应该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从法律上对食品企业和物流供应商双方都进行约束和保护。所以,在合同的建立之初,应充分考虑相关的要素,权利及义务。具体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物流外包的解决方案、外包效绩考核标准、纠纷的解决以及合同终止的条件等。要想真正做好这一点,食品企业不但要积极参与到合同的设计及谈判中,更需要制定完善的合同跟踪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实现合同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食品企业是否选择物流外包方面,企业应正确的看待自身及外部的物流市场环境,从而确定有效的物流外包的范围。

在企业与物流供应商的合作方面, 应有效地与外包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便为后期的合作做出更好的方案,实现“双赢”。对于食品行业来说, 由于其特殊性,食品物流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一旦操作不当,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选择食品物流外包的同时,注重风险的防范及控制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英国) 鲍拉基斯译者: 陈锦权.食品供应链管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2)

[2] 斯樊锋. 食品供应链管理[J] 物流科技. 2006(01)

[3] 曹锋杰, 胡勇. 供应链物流在食品行业中的运用[J]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3(06)

[4] 罗淑德. 食品供应链管理新趋势——ISO22000 将会如何影响食品行业[J]中国食品工业.2005(11)

[5] 顾宇婷, 施晓江. 食品供应链环节的监管博弈[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5(07)

[6] 贾若. 谁来打造食品行业的物流平台(一)[J] 中国食品工业.2002(04)

物流业务外包带给企业的优劣势风险机会分析

物流业务外包带给企业的优劣势、利益和风险分析 (一)、物流外包业务带来的优势分析 1、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发展主业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用于物流业务方面的车辆、仓库和人力的投入,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 2、给企业节省费用,增加盈利 从事物流外包业务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规模经营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中获益。 3、使企业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库存,降低经营风险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的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加速库存商品周转,减少库存,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4、提升企业形象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 5、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 物流业务外包既能使企业享受专业管理带来的效率和效益,又可将内部管理活动变为外部合同关系,把内部承担的管理职责变为外部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利于简化管理工作。 (二)、物流业务外包带来的劣势分析 1、可能会增加企业责任外移 由于在外包经营中缺乏对业务的控制,增大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导致质量监控和管理难度加大。 2、可能挫伤员工工作热情 可能挫伤员工工作热情,导致员工失去敬业精神,在业余外包中必然会牵涉到部分员工的利益,如果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被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职业道德会降低,他们会失去对公司的信心和工作的原动力,从而导致工作业绩明显下降。 3、外包企业的忠诚度

物流外包流程及注意事项

物流外包流程及注意事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外包运输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承运商的选择 鉴于公司的操作模式,物流外包将会是必然的操作模式,所以公司在选择物流外包时必须重视其潜在的风险,以系统的、长期的观点来进行运输项目外包决策,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来防范潜在的各种风险。 (一)外包伙伴的选择。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包给谁的问题,即外包伙伴的选择。首先需要对外部的潜在物流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调查物流供应商的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评价其从事此项目的成本状况,优势线路、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评价其信誉度等。特别是对于物流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务必认真分析衡量。报价不仅仅是一个总数,应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明细。对于物流外包的承诺必须来自物流供应商最高管理者,避免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出现对相关条款理解不一致的现象。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多个物流外包伙伴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适合企业需要的外包伙伴。 (三)物流外包活动的控制。选定物流承包商后应与其签订相应的运输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将本公司风险降至最低。对外包活动进行监控和控制是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公司即使与物流供应商签订了协议,也应当监控物流供应商的绩效,同时给他们提

供所需的业务信息。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之间要注意相互沟通,编制操作规范。公司应当与第三方物流商一起制订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编制操作指引,供双方参考使用,操作指引能够使双方相关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相互步调一致,也可以统一公司对外的形象和服务水平。 (三)以“双赢”为原则,巩固合作关系。外包意味着双方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而非独立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受益,任何一方的良好表现都将使双方受益,任何一方的不良表现都将使双方受损。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公司应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物流外包,通过外包既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物流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供需双赢的局面。因此,供需双方相互信任和忠诚以及履行承诺是建立良好的外包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公司长久地合作下去。 二、服务意识 我司运输项目外包的承运商面对客户的时候即代表环球通达,对外统一称为“环球通达运输车队”。 承运商的管理员或客服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若需要同客户直接沟通时应注意文明礼貌,体现环球通达公司的服务质量。

浅析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

浅析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 摘要:物流外包作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管理策略,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研究。本文仅对物流外包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体系,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防范 一、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防范的理论基础 所谓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过程。风险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无形性等特征。 外包风险时时存在,并且由于外包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开展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加强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企业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其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1.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经营安全保证 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适宜的风险管理对策,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防止因决策失误导致风险发生而产生巨大损失。 2.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 物流外包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其物流作业的繁琐性以及其物流服务的契约性等,这就要求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尽量减少由于人为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企业物流决策管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缺乏必要的安全感。而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减少企业外包顾虑和担心,另一方面即使风险损失己经发生,完善的风险补救措施也会维持或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无疑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全、宽松和谐且有保障的运作管理环境。从而进一步发挥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3.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与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在为企业营造轻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的同时也

物流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

物流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 标签: 方法物流企业经营风险物流企业风险防范物流风险物流商面临的风险 摘要:现代物流的风险涉及的范围很广,风险的各种类型差别也很大。我们可将风险的大小量化为发生频率或概率,即很少发生、经常发生或者频繁发生;也可以根据结果量化为轻微的、严重的和灾难性的。 目前,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风险管理的时代,要求企业必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和学会控制风险。同样,对于从事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来讲,风险的评估与管理是使其健康发展和高效运作的保证。谁能将风险降到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且能事先将风险予以转移,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一、物流商面临的风险 1、与客户合同的责任风险 物流商与客户之间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于双方所签的合同,目前在签署这类合同中,人们发现某些大客户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谈判中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提出一些特别的要求与条件,而物流商常常迫于商业上的压力而接受某些苛刻甚至是“无理”的条款。合同中订立此类极不合理的条款,一旦产生纠纷,后果可想而知,有可能会导致物流商破产。 2、与分包商合同的责任风险 物流商是所有“供应链”的组织者,其中有的“供应链”由自己负责,有的“供应链”需要委托分包商来具体实施。但实践中物流商常常期与资信好的分包商合作,不仅能降低物流经营的成本,也可使物流商的责任风险降到最低点。反之,如遇到一个资信差的分包商,甚至分包商突然宣布破产或倒闭,物流商的损失更无法得到弥补。在与分包商合作中即物流运作的全程中,当客户发生损失时,无论是物流商的过失还是分包商的过失,都要由物流商先承担对外赔偿责任。尽管物流商在赔付后,尚可向负有责任的分包商进行追偿,但由于物流商与客户和分包商所签合同分别是背对背的合同,因此所适用的法律往往是不一样的,其豁免条款、赔偿责任限额及诉讼时效也是不一样的,致使物流商常常得不到全部赔偿。 3、与信息系统提供商合同的责任风险 物流商要想开展物流服务离不开信息技术,而物流商在利用信息技术时面临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二是商业秘密受到侵犯。一旦信息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物流商的业务无法正常进行,不能及时履行向客户提供信息的服务,甚至资料全部丢失,损失相当巨大。解决此类纠纷时,如果合同中根据有关法律明确地划分了双方的责任,则纠纷容易解决;如果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既查不出原因,又确定不了责任方,则纠纷就很难解决。所以,物流商在与信息系统提供商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明确信息系统提供商在何种情况下需承担多大的责任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现状,就我国目前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对食品供应链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有针性的提出来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问题防范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就不容乐观,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波及范围广,损失严重,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信心。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属于典型的功能性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其他行业,食品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和不良影响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甚至可能使供应链崩溃,这就要求企业从选择原材料,到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对易变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冷藏储存和运输。食品供应链相对较长,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和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在食品供应链中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使得保障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事情,而是必须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考虑。 一、我国食品供应链运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等的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11%、25%、8%、12%、24%和7.8%;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快,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水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水产品生产结构与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淡水产品比例增加较大,海水产品已由以鱼类为主转变为以其它类(虾、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蟹、为主,但其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我国农产品产后又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15%,水产品是23%。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 我国的冷藏运输,长期以来以铁路冷藏运输为主。目前,铁路部门有加冰冷藏车3500余辆人,机械冷藏车1800余辆,这些车辆担负着我国近20%的易腐

物流外包的风险的控制策略

物流外包的风险的控制策略 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动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状况进行考察和评估后,决定实施物流外包,这时为了防止物流外包流于形式或失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制订具体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围。工作范围即物流服务要求明细,它对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工作范围的制订是物流外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物流外包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协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认识企业。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人员为内部人员,一般需要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分享公司的业务计划,让他了解公司的目标及任务,因为对于一个对企业一无所知的人来说,你很难要求他能有良好的表现。 、建立冲突处理方案。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其实若彼此的看法能确切的表达,公司将从中获益良多,所以为避免冲突的发生,事前就应该规划出当冲突发生时双方如何处理的方案,一旦有—方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即可加以引用并藉之改进彼此的关系。 、不断进行调整。市场就是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所以外包后,仍要亲自视察和监督,因为唯有亲自看到,才知道问题所在,才能及时得到纠正。 、保持弹性。物流外包的项目应该是慢慢扩展的,耍注意到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所能提供服务的宽度,让其保持一定的弹性,以最灵活的方式为公司提供最佳的服务。 企业物流外包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包控制不足。外包常常会使企业失去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从而增加了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外包的过程中有可能由于丧失对外包的控制而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 2.增大外包依赖风险。长期依赖某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提高具有潜在的好处,但同时又会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滋生自满情绪而让企业难以控制。 3.内部员工抵制。企业物流外包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需要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这个过程很可能对所有员工都产生影响,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而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物流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 一、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风险 物流市场进入门槛低,物流企业多不胜数,但集约化远未形成。随着外资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和国有企业转型成功,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惨烈,众多民营物流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将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整个转型阶段,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复杂,油价的不稳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部分物流企业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恐将难以保持。 二、法律法规政策性风险 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特征之一。 物流行业在运输、包装、回收、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环境保护监管日趋严格,交通部发布《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倡导绿色物流、生态物流、低碳物流,传统物流的环保改造成本值得关注。 其次,“营改增”税改中物流企业可抵扣税项少,导致物流企业成本不降反增。我国现阶段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给物流企业运作带来较多潜在政策性风险。 此外,物流企业一般聚集在城市边缘的物流基地(园区)、货运市场,物流活动集中。 物流活动环境污染只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音污染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供应链管理风险 客户多样化需求也要求物流企业提供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一体化服务。这种服务使民营物流企业逐渐向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迈进,在此过程中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供应链管理风险问题应运而生,如时间风险、安全风险和合作风险。四、特种货物监管缺失风险 一是货物属性不明风险。物流企业为保护客户隐私,只要客户提供的货物具有完整包装,将不再检查检验检测货物属性,在托运过程中也根本不标明货物属性,这给物流过程带来较大潜在风险。 二是货物运输事故风险。物流企业基于自身条件所限,对货物跟踪监控可能不是很及时,特种物流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造成传统物流服务可控性差。 五、规模扩张“瓶颈”在成风险 物流企业在逐步完成原始积累之后,继续扩张面临着一定瓶颈。由此会带来战略风险、网点建设风险、金融风险等。 首先,战略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扩张期经营战略决策失误,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其次,由于物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每个网点的建设都需要进行详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如果前期考虑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网点建设失败,这种风险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中表现尤为明显。 第三,很多大型物流企业正在尝试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在没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情况下,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和效率。 此外,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也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六、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仓储物流的快速发展,各家电商快速扩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人才普遍存在缺口;其次,高端物流供应链企业日益面临客户管理和运作环节执行等供应链管理风险; 三是大力建设集约式商贸物流园区和物流电子交易平台过程中,推广物联网、RFID、GRS 等新技术的不确定性风险;四是物流行业与电商、金融行业的快速融合加剧传统中小物

食品物流行业相关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物流行业相关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食姓名:Z 学号:X 摘要:我国食品物流行业的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食品运输安全政策与法规建设的不完善。通总结我国食品物流行业相关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我国食品物流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食品物流相关标准问题建议 1 食品物流概念及相关标准 食品物流(Food Logistics)即食品流通,包括食品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食品行业是我国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问题层出不穷的行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消费者不但要求食品种类多样,绿色、环保、无污染,而且对食品的新鲜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对关乎食品能否及时配送的食品物流的关注度也逐日升温。现阶段,我国食品物流主要由第三方物流和企业自建物流为主。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伴随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物流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物流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行业盈利率也有所提升。但是,硬件设备和软件管理方面的缺陷所导致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呈现出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为了迎合新的消费需求,食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环节越来越多,给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造成很大困难,食品

供应链中间环节的增加使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食品流通环节的难度增加。加上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体系执行标准分散,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四个系列,而国家监管体系又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屡见不鲜[1]。 在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个人脆弱神经的今天,建立一个科学、完整又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运输安全政策与法规体系,为食品运输安全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有着现实的迫切性。虽然目前我国已有的质量标准近3000个,但是相比生产和加工环节,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目前,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深刻认识到了食品运输环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纷纷拟定相关的标准和条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申报的行业标准项目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发改委办工业[2007]1415号),技术归口单位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于2007年7月23日提交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审议;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第一个食品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上述部门和地区纷纷认识到加强食品运输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一点是好的。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上述部门和地区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和条例各有各的依据,另外在标准和条例中所提出的具体措施也不尽相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标准的严重不足导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2]。 2 我国食品运输物流安全管理政策和法规存在的问题

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1 物流业务外包的概念和发展前景 1.1概念 所谓“外包”是指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且因组织中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派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5]。 所谓“物流业务外包”是企业业务外包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形式,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即需方)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即供方)运作,这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简言之,物流业务外包是发包方或委托方与承包方或受托方之间基于契约合同而产生的一种业务关系。 1.2 物流业务是否外包决策时的影响因素 1.2.1 企业战略 由于受到传统的经营理念的影响,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自给自足的自豪思想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然而客观事实是即使大公司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 1.2.2 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确定物流业务外包前,首先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认真研究物流业务是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分析物流业务外包能否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的规模小,生产的变动性大,又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物流设施,并且由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风险的存在,还有可能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和资源的浪费[11]。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物流业务外包来突破资源“瓶颈”,使企业的发展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 1.2.3 计算并比较自营和外包成本 在决定物流业务外包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比较自营和外包的成本。尽管外包可能会引领时尚潮流,但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环境决定是否进行外包[18]。 1.3 物流外包策略及前景展望 1.3.1 物流外包策略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渐进的物流开发策略:偶然外包一些物流职能;在某些时候外包某一物流职能;外包两项或三项物流职能,然后跨越到把整个供应链管理外包出去以获取系统利益;基于评估外包的整体节约和利益,启动完全的供应链外包。

_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6854320.html, 管理观察 ?总第508期 1.引言 如今社会,各个企业把业务外包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许多公司把公司里的部分业务外包出去,这样做既可以将主要资源在企业关键业务上运用,又能使企业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出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就由合作企业来完成。在企业的转型中外包业务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这样也让企业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开辟出新的市场。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对于怎样建立将低成本和高效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物流体系,便是当前应用和研究的关键,而第三方物流恰恰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且在物流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有效模式。然而,物流外包在带来丰厚利润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问题。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使企业物资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失败。因此,研究物流外包中潜藏的风险并且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物流外包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物流外包是指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了集中精力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而把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运作。物流外包是一种战略的、长期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到企业自身实施的发展战略、所处的竞争环境、企业经营状况、宏观的经济环境等等。大多的企业经常会倾向于增加外包业务的数量,而忽视了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的必要性,不恰当的外包策略其实是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会架空企业拥有的权力。企业应该考虑到能够应用外包的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综合实力和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引起的风险,只有考虑相对周全后,实施物流外包才会稳健有效,企业也能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物流外包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用来发展其核心业务,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使用,增加盈利来加快商品的周转,减少库存,降低经营风险,降低管理难度,以此来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3.物流外包的风险类型及风险来源分析 企业物流外包是有很多种风险存在的,包括如下几种: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风险是指产生损失的可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顾文琦 【摘 要】随着社会分工得到进一步细分,加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供需双方渐渐的认可了物流外包方式,物流外包也逐步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模式。在近几年里,物流外包得到了认可并能快速的发展起来。企业实行物流外包是有很多的优势的,可在这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潜藏的风险,比如说其产生机理的复杂性,来源广泛混乱等风险因素。对于如何把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估,是要根据潜在的损失大小以及物流外包过程中出现风险可能性的大小,物流外包风险里不可承受的风险,其实是可以想出方法去防范和控制的,可以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和风险转移策略加以防范和规避的。企业里物流外包是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之一,物流外包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企业物流外包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防范对策的考虑和分析。 【关键词】物流外包 风险类型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能性或程度, 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企业物流外包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所以企业通过物流外包获取更多利益的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风险, 企业的物流外包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来说出现的不确定性会更多, 当然也产生了更多的风险。 3.1物流外包的风险类型(1)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包括决策风险、供应商失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客户风险。这里第一个是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企业是否要选择外包以及怎样分配企业外包的业务,在企业进行决策时,决策结果不可避免的会有发生问题的风险。另一个是物流外包后委托方企业和物流服务商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差异, 企业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文化、目标和利益的分配造成的矛盾,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控制性, 情况严重的时,甚至会造成管理上的失控,管理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应该慎重对待。 (2)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不稳定等企业外部环境造成的风险叫做市场风险,例如劳动力价格、原材料的供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动, 加上物流服务市场的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假如物流市场景气,劳动力价格、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服务价格上涨, 市场服务价格高于外包合同制定的价格, 那么物流委托方受益; 如果物流市场不景气, 市场服务价格低于外包合同所制定的价格,那么会使物流委托方受损。用长远的目标看, 委托方在物流外包后将更加依赖物流服务商, 关注费用的同时, 却也降低了企业自身物流创新的能力, 在合作中将会处于被动局面。市场风险在任何企业都存在,需要我们要正确看待。 (3)财务风险 财务是任何企业都困扰的问题,财务的明确是十分必要的。物流外包的成本是不明确的,常常物流外包运作完成后会发现其成本超支严重,预期的目标也就不能实现。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起草合同时需要的费用也常会被企业忽视,加上对物流外包进行管理时也是需要费用的,以及一旦发生物流外包风险后所造成的损失。 (4)竞争风险 竞争存在于任何服务中,目前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成为了物流服务商主要面临的竞争风险, 很多相对较小规模的企业却冠以物流公司的名称, 由于物流行业门槛低和发展前景良好, 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将会瓜分物流市场份额。

毕业论文 - 物流外包风险及防范分析

摘要 本篇论文首先从物流外包的内涵入手,浅谈了物流外包的定义、其形成的原因以及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深入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威胁,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物流的控制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的战略机密、企业的内部组织及管理、物流供应商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的波动,在此基础上经查阅资料并结合物流外包市场现状试拟定出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物流;外包;物流外包;风险;防范;

物流外包风险及防范分析 一、物流外包的內涵分析 (一)物流外包的含义 1、企业物流的定义 企业物流是一种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 领域。物流活动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等系列活动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这一环节的是供应物流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环节的是生产物流或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供应物流或输出物流。我们把企业物流看做一个微观物流系统,那么这个系统还可以进行更细一步地分类,分成若干个物流子系统。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环节,企业物流可以划分以下几种类别: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和回收物流。 2、外包的定义 Arthur Anderson (1995) 认为“外包(Outsourcing)”是指“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本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业务实体完成”。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对于企业来讲,许多企业把自己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把非核心的领域外包给其他专业企业,这种情况既发生在大型企业也发生在小型企业。目前,企业外包已成为增加竞争市场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战略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要求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断地开发和再造,因此外包业务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越演越烈,外包已成为世界商业的发展趋势,它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性竞争工具。 3、物流外包的定义 物流外包,即企业物流加外包业务,是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物流外包业务已成为当今社会外包业务中一颗璀璨的新星,是企业间增加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项业务。 (二)物流外包的形成分析 Sandor Boyson(1999)对物流外包理由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归纳,Sandor Boyson 认为有以下十条理由促成了企业对物流职能的外包:①为了改善企业关注的焦点; ②取得一流的能力;③加速创造收益;④分担风险;⑤用于其他目标的自由资源; ⑥获取可用的资本;⑦创造先进流入;⑧减少和控制运营成本;⑨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⑩有效处理那些难以管理和控制的职能。他还认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

快递公司的风险分析报告

快递公司的风险分析报告 该公司费用的损失情况分析如下: 1.损失费用分布在1000到4000元之间。损失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占71%。而损失费用在3000以上的却只占6.67%。平均损失为1078元。 2.员工造成的损失次数为25次,占总损失次数的55.6%代理司机造成的损失次数占为20次,占总损失次数的44.4%。两者单就损失次数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知道员工的工作时间和雇佣的代理司机的工作时间。可以算出谁的损失概率更大。 3.代理司机造成损失的总费用是32510元。平均损失费用为1625.5元。员工造成的损失总费用是10532元。平均损失费用为421.28元。代理司机的损失费用较高。所以公司应该控制使用代理司机的次数。或者,找出代理司机损失较高的原因解决。 4.以下是对不同地区损失费用,损失次数的分析。 这图可以看出各地区损失的次数都差不多。 说明广州的平均损失费用也较其他两地区高出很多。说明他的单次损失费用都很高。几乎每次都算的上是大损失。。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的损失总费用基本在10000元以下,而广州确达到了26000多。 广州的高损失应该引起公司的注意,收集更多资料,找到损失发生原因,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4 下面是不同月份的损失发生次数的分析。 由此可以看到,夏季的损失发生的次数较冬季要多一点,但是并不明显。所以,就此图看不到损失发生与季节的关系。但是如果,有很多的因素资料,可以的到更详细的分析。 5.不同时间的损失费用分析。

上两图明显看出,无论是平均损失费用还是损失的总费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但是冬季的损失次数不是明显最高的。所以,基本上,冬季所发生的损失都是较大的损失,会引起较高的损失费用。必须调查冬季损失费高的主要原因,从而有更好的风险控制。 以上只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找出了损失费用大致在时间,地点,用人类别上的区别。如果有更多的资料则可以进行更多的分析。进行风险识别。

江南大学 网院大作业 食品物流学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食品物流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请论述我国食品物流产业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20 分) 答:食品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这些易腐食品均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空间。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这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对冷链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个挑战。由于我国食品冷链起步较晚,在食品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整个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75%肉类、6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食品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第三方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才刚刚开始兴起,发展极不成熟,绝大部分新成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原有从事冷藏运输或仓储的企业转制而成,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食品冷链物流服务。 食品企业与3PL合作。食品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让3PL的规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乃是一举两得之事。目前国内的许多3PL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体化服务,从包装,运输到分拣,配送,甚至与顾客进行FTF交货,为食品企业打造全方位的物流体系和增值服务。 食品企业与政府与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从根本上改变食品物流的负面形象。在现代社会中,形象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行业提供食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连茜平 摘要 企业在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过程中会将非主流业务如物流进行外包,但外包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风险,如遭遇商业欺诈,服务质量降低,商业机密泄漏等。本文就如何防范这些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随着供应链管理时代的来临,企业越来越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而把自身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物流原先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会发现,与其自己建仓库、养车雇司机,所花费的成本要比把物流业务外包的费用高很多。因此,企业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大多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但随着这一业务迅猛增长,企业在物流外包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拟就企业关心的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针对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企业物流外包中常见的风险分析 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时,比较常见的风险有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欺诈、物流服务质量差、商业机密丧失、自身物流竞争力降低等。下面本文针对这些风险结合企业实际案例逐一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欺诈风险 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时,首要的问题就是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但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刚刚起步,市场运行规则并不健全,加上市场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时良莠难辨,如果错误地选择了一家冒牌公司,则有可能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有一家从事批发的企业在选择物流公司时,并没有严格审核该公司的相关证件,也没有深入了解它的资信状况,只是贪图其低廉的价格,就草草与其签订了物流外包合同。一开始双方合作还算顺利,企业交付的前几笔运输业务,物流公司都顺利地按时送达制定地点。在取得初步信任后,企业将全部业务交付该公司,一次让其运输上百万的货物。结果,这一次不仅货物被拉丢了,连这个物流公司也人间蒸发,不知所终。企业贪图一时的便宜,却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质量风险 很多企业在物流外包时采用招投标策略,这样可以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冒牌公司出现;同时,也可以通过投标者之间的相互压价从而降低物流外包成本。但很多企业在压低物流外包成本的同时,也面临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的风险。有一家企业连续三年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物流服务商,每年都成功地将物流外包价格压低了10%左右,但价格降低的同时,物流服务的质量也相应下降了。每到销售旺季,物流公司都难以派出足够

物流公司风险把控

(一)风险分析及相关防范措施 一、公司业务流程 1,销售流程:收集企业信息—筛选客户—确定潜在目标客户—调研潜在目标客户的经营特点、物流需求及现状、信用等—填写客户开发分析表—部门主管审核—通过后制定开发计划—拟写物流建议表--与客户进一步磋商—合同价格及相关条款的协商(合同条款由文控室负责落实审核)--合同的签订、执行。 2,作业流程:客户-下单-受理-收货(提货)-货单交接-入库-发运配载-运输(在途跟踪)-到货分理-结算-自提(送货)。 二、物流风险主要包含人、财、物相关风险因素,先就以下几类风险管理措施作出说明:(一)合同责任风险: 1.合同责任风险:主要指公司与客户所签合同的责任风险,请就长期重大合同责任进行整理、分析与归档; 2.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分包商所签合同的责任风险; 3.合同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承担合同约定外责任或承担合同约定不明的损失) 4. 单一分包商风险;(容易受到牵制等) 5. 保险合约风险。(如出现货运事故后,购买保险是否生效问题) 公司措施: 公司要有专职部门,对文件、合同进行管控,规范了合同评审的流程。 就销售合同(第1种)而言,中长期大合同的主动权一般掌握在客户手中,对责任风险降低,我们要做到的是评估此客户的毛利率及此项目操作的风险率(专职部门推动,运作部落实),包括在合作过程中尽量维护好客户的关系;对于短期小型客户,我公司有固定的合同版本,有利于在责任方面明确及降低一定风险。再有财务部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把关,对月结可以进行合理评估,设定最低营业额的限定,加大对此类客户财务资信方面的调查,实时监督月结客户信誉变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月结客户调查分析流程,业务部要对客户开发前进行流程内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负责,运作部要对自己给出的结果负责,财务部也要对自己给出的结果负责,落实责任。 就转包合同(第2种)而言,对于长期分包及社会车辆承运,合同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能够明确责任,降低和转移风险;对于短期零散转包,公司外部车辆采购办理办法应有明确的采购流程,能严格执行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但专线公司因为采用的是其他公司合同版本,对我们在责任方面始终是处于弱势,这是无法规避的,只有尽量找寻信用较好,安全度高的公司合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在分包商的收集及储备是必然的,不会因一家分包商的问题影响整个区域的瘫痪,设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做到临危不乱。 货物保险,与保险公司合同,保险条例往往有利于保险公司,为尽量保护公司的利益,在与保险公司合作时,应明确除外责任,以及确认订单成立的程序及时效(因为物流公司绝大部分是晚上发车),明确各自事故需要我公司提供的材料。 (二)运作风险: 1.货物运输风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控制的机会较小,存在着不可预计的风险,如失窃、挤压、雨淋、车祸、塞车都会给物流公司带来损失。如果数量差异、规格不符等,导致货物交接失败,甚至赔偿由此产生的损失,即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又间接给客户造成不良影响。

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研究

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7T17:11:22.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姜雅红 [导读] 摘要:食品安全管理牵涉的环节和利益主体众多,并且与个人的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尽管困难重重但必须解决。 昌邑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潍坊 261399 摘要:食品安全管理牵涉的环节和利益主体众多,并且与个人的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尽管困难重重但必须解决。在食品产业链内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生产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是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食品质量;供应链;安全风险 一、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的供应链机理分析 1.1供应链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与长鞭效应 需求变异放大原理是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HauL.Lee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的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 1.2食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变异放大和长鞭效应 供应链需求变异放大是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逐级放大放大,而食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变异放大是指质量安全的风险系数会沿着供应链顺流而下逐级放大。一个地区的不良上游供应商提供给不同区域的食品加工企业部分有害食品原料,这些制造商会生产许多的有害食品半成品或产品给众多区域的分销商,同样分销商们将更多的有害食品供应给广大消费顾客。这种质量安全风险系数逐级扭曲放大的作用,在图形上和长鞭效应的图形显示一模一样。 二、分析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来源 (1)农产品的直接食用还是经过加工生产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众所周知,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的多数地区面临的现实环境污染问题,水源、肥料和土壤的环境对农产品的生长尤为重要。为了生长时间的缩短,提高农产品产量,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残余的化学成分中渗透到农作物中。增加食品安全隐患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来源。 (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中使用了添加剂,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风险。添加剂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微量的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添加剂,企业梦想在同类产品中提高竞争力。但过量添加剂导致人体产生各种不适,以至触发了不同疾病的可能性。 (3)食品安全风险来自商品流通阶段。企业自主物流是食品企业的商品主要运输形式。食品因物流运输的迟缓导致腐烂变质。主要原因是企业投入资金不足,无法采用先进的仓储运输技术,加上专业物流公司的经验匮乏,食品供应链在整体运作水平上严重滞后。 (4)食品安全风险来自商品销售过程中。市场上食品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共存,对食品原料产地来源和加工商来源有高要求的超市管理严格外,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店铺等也存在多级食品的销售渠道。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来自于部分滞销食品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场所。进货渠道较复杂的一些“三无”食品,常常以低价购入,给消费者造成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的机会。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随之而来。 三、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 食品安全管理牵涉的环节和利益主体众多,并且与个人的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尽管困难重重但必须解决。从全供应链的角度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可主要从信息系统、监管标准、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着重加强投入。 (1)信息系统 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看,食品的可追踪性是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可追踪性即食品的出生、成长、流转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被详细记录并可实现便捷查询。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者信息,如产地、采收时期、地块、品种、仓位等信息都必须在产品的包装中有详细记录。每一个包装的原材料的去向、时间、路径等信息也必须被电子化记录。原材料打开包装时间、进入生产线时间、对应成品批次等信息,最后食品成品的销售路径、销售时间等信息也需要电子化记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食品生产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扫码设备、计算机、标准化包装广泛普及,因此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食品信息追踪系统建立条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对食品供应链相关参与主体实现物流、批发零售数据的联网,进而加强包装标准化和信息化结构的标准化。 (2)监管标准制定 监管标准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如饮食习惯、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可照搬照抄西方国家。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标准现实存在着落后的问题,很多标准已经过时、不完善或模糊不清,无法满适应我国现有食品行业的发展。另外,食品安全监管标准的落地困难重重。例如,大量的食品行业从业者是低收入人群,一旦完全执行高标准,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失业、供应侧的短缺。加上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通常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偶发性或者阶段性的安全问题,并不会对消费者带来明显的危害,因此也很容被忽略。因此,对监管标准的制定和解释,监管部门和行业必须给出规范而且通俗易懂的结论,以有利于在食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关联利益主体之间传播,也给质量安全风险监管和博弈的过程中提供明确的依据。 (3)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指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通过市场的手段达到优胜劣汰,自觉改进的目标。例如,电子商务的评价体系与信用体系、订单信息等关联,能够让消费者自主地进行甄别和投诉。店家受到差评甚至是仲裁,将会对其在淘宝上的经营产品致命性的打击。因此,无论线下如何进行暗箱操作,只要到线上进行销售就难逃被曝光的可能。此外,在产业集聚和产业现代化上,也应通过市场自发的力量,逐渐形成区域化、品牌化和标准化的组织模式,将统一区域和同类的食品原材料生产者和加工者集聚起来,形成统一的品牌和生产流转流程,进而将分散的个体捆绑成一个受品牌和平台约束的整体。集聚后能够提高监管的颗粒度,也提高了识别度。集聚体中的个体因为需要平台和品牌的支持而不会轻易脱离集聚体,反过来集聚体会不断优化组成要素,不但巩固自身品牌和平台优势,自然而然地将不符合整体利益要求的个体清除出去。行业准入应强制性提高要求,对出现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或检查不达标的法人或个人,从重进行处罚。我国的食品行业并不缺乏候补者,因此严厉的处罚不会对供给侧带来伤害。但政府部门必须赋予食品监管单位足够的独立执法权,才能助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