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达龙致静脉炎研究进展

可达龙致静脉炎研究进展

可达龙致静脉炎研究进展
可达龙致静脉炎研究进展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研究新进展

李宁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可达龙,也叫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反复发生和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为首选抗心律失常药,推荐级别Ⅰa?,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据文献报道可达龙致静脉炎达?%,在我科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其静脉炎发生率更是高达?%。为有效防治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特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研究现状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1 静脉炎判断标准

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生理心理的双重负担,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INS) 判定静脉炎的标准I度静脉炎:主诉疼痛,查体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静脉炎:在I度静脉炎基础上表现加沿静脉走向出现红线。Ⅲ度静脉炎:在Ⅱ度静脉炎基础上表现加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

2 药理机制

可达龙口服吸收缓慢,静脉注射后大约15 min 其作用达高峰,并在4 h内代谢,因为作用时间短,临床多采用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由于可达龙针剂对血管刺激性强,再加上液体中存在非代谢性微粒随药液进入血液也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刺激,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易出现静脉炎。静脉炎的产生因素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有:输液微粒、溶液的pH值、溶液的渗透压、静脉穿刺部位、溶液的滴速、使用穿

刺(套管)针的管径、患者情况、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等[1]。

输液微粒和药物刺激与静脉炎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输液微粒是指一种输入液体中存在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 ~15μm,微粒随药液进入血液后,可致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引起栓塞或静脉炎。由于输液药物的化学刺激,可使静脉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产生炎症改变,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同时促使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痉挛变硬,易并发血栓形成。二者协同作用使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输液器过滤介质孔径大小与静脉炎产生有一定关系普通输液器采用的输液过滤介质的孔径一般15μm,对6 ~10μm 的微粒截留几乎没有作用,而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采用5μm及3μm 孔径的过滤介质,可以滤除药液中 90% 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但是,临床上根据各类药物性质的差异不同,对输液流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过小孔径的精密输液器难以达到预期的滴速。有研究表明A组、B 组、C组患者均使用7号针头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注可达龙(要求同一血管连续输液不超过3次,浓度不超过1mg/ml,持续滴注不超过24h,输液高度为lm),A组用5μm 孔径精密输液器,B组用3μm 孔径精密输液器,C 组使用15μm 孔径普通输液器。调整输液滴速为15 滴/min,要求30min 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滴速情况,对静脉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3d后进行静脉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孔径的精密输液器静脉滴注可达

龙时滴速均达标,但采用15μm 孔径的普通输液器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μm和5μm 孔径的精密输液器。

药液性质与静脉炎产生有密切关系血液正常pH值为 ,若超出此范围输入的药液无论过酸或过碱,都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 引起静脉炎。可达龙为胺碘酮盐酸盐,其pH值偏酸,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静滴浓度大于 3 g/L, 持续时间大于 1 h, 易引起外周静脉炎。据有关文献报道,高浓度可达龙从外周静脉输注时,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血管的选择对静脉炎产生有一定影响中心静脉血管管径较粗,药液进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和刺激,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如果上肢外周静脉过于细小, 由于该酸性溶液对细小静脉刺激性较大易引发静脉炎。另外,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有瓣膜, 药物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 ,而且因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下肢水肿, 加上长期卧床, 下肢血流缓慢,更易形成静脉炎,故选择通过外周静脉用药时,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完好的上肢静脉。

人为因素对静脉炎产生也有影响护理人员对可达龙的药物特性和使用方法缺乏掌握,静脉输液穿刺技术不熟练 ,多次穿刺损伤静脉,穿刺不成功导致药物外渗,加上胺碘酮的刺激性及老年患者静脉弹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 ,都会增加静脉炎发生的可能。

3可达龙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给药可达龙注射液说明书上建议应尽可能通过

中心静脉导管滴注,但临床上由于使用外周静脉穿刺方便,病人穿刺痛苦小,多选用外周静脉,因此应该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外径较粗、弹性好、回流通畅、远离关节、易固定、易观察的静脉留置针给药,避免应用下肢静脉。

加强预防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尽早处理。药物输注时,输液侧肢体制动,避免刺激血管,避免压迫输液侧肢体,以保证液体输入通畅。加强病房巡视,如患者输液侧肢体出现疼痛、红肿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位置。

控制好用药速度以及浓度在使用可达龙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的过程中 , 掌握好给药浓度和给药持续时间至关重要,静脉滴注可达龙不要超过3—4滴/分, 微量泵静脉注射可达龙时,宜选择5%葡萄糖溶液稀释,浓度不应超过3g/L。

应用水胶体敷料进行预防及治疗水胶体敷料的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羧基纤维钠以及人造弹性体等。粘性材料为敷料的自粘性提供保证,水胶体则是敷料具有吸收性能的基础。CMC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的作用,其消弱了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减少菌落生长。水胶体敷料粘帖后形成密闭环境,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的低氧张力,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及白细胞介素,加速炎症愈合。低氧分压下,血管恢复加快,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氧供,以加速代谢。其可以消肿、缓解疼痛,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研究和实践证明,水胶体敷料较50%硫酸镁湿敷更

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可达龙应用所致的静脉炎,且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应用硫酸镁及紫金锭等对静脉炎进行治疗一旦出现静脉炎的表现,早期运用50%硫酸镁、紫金锭加食用白醋湿敷或者超短波理疗。50%硫酸镁具有高渗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紫金锭本身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收敛止血等功效,外加食醋调配共奏清热解毒、化湿消肿、散结通脉之功,从而可抑制受损静脉的炎性渗出和促进渗出的纤维蛋白溶解和吸收。

土豆疗法的应用土豆属草本植物,含淀粉、茄碱、龙葵素、维生素、黏体蛋白质和钙、磷、钾、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淀粉可加快药物吸收,茄碱、龙葵素有减缓疼痛、减少渗出的作用,维生素 C、黏体蛋白质能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增加其弹性,有消肿止痛功效,钾也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加用新鲜土豆片敷于静脉穿刺近心端,使得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另外,土豆来源广泛,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使用跌打丸治疗可达龙致静脉炎根据静脉炎发的面积大小,采用伤科跌打丸数粒,用75 % 酒精浸泡并捣碎,调成糊状 ,以敷后不溢为度。以 2 枚压舌板将配置好的糊状软膏涂于静脉炎患处 , 软膏面积大于静脉炎面积外缘2 Cm以上, 以4 —6层纱布覆盖 ,根据局部情况定时向纱布层喷洒酒精 , 使其持续保持湿润,并以塑料薄膜适当覆盖,减少酒精挥发。 24 h 换药1次,换药前用温水洗净残留软膏。临床经验表明患者经 24 h 湿敷 , 静脉炎局部痛感明显减轻 , 静脉

条索状硬结软化。经换药 3— 5 次 , 静脉炎局部红、肿、胀、痛基本消失。

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可达龙外渗性静脉炎出现输液外渗时给以复方黄柏液湿敷,面积超过红肿边缘 2 cm, 3 次/d ,每次 2 h,湿敷过程保持纱布湿润,患肢制动抬高。复方黄柏液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柏能有效抗革兰阳性菌,不但起到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连翘亦有抗菌、抑菌作用;;金银花为清热解毒、凉血扶正之药,具有抗菌、抑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之功效;蜈蚣具有通络逐淤、攻毒散结的功效,对气滞血瘀形成的疼痛有活血止痛的功能。复方黄柏液具有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安抚、收敛、减轻皮损的炎性反应的作用。同时,由于黄柏液为中药提取物,不含乙醇,对皮肤组织无刺激,不但安全有效,而且利用上皮细胞爬行和生长,可促进创面愈合。有研究表明与25%的硫酸镁湿敷相比,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可达龙外渗性静脉炎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输液结束后用少量生理盐水推注 ,以此缩短药物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药物对血管内皮的刺激。详细询问过敏史,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加强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学习 , 增强责任心 , 培养慎独精神。

心理护理静脉炎发生后,患者因疼痛而感到焦虑和不安,此时要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此种情况为输入可达龙刺激血管所致,不要过度紧张,经过硫酸镁外敷配合特定电磁波 TDP 治疗仪治疗很快就会治愈。护士应加强巡视,多观察患者的局部情况,多询问患者的感受,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消除其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促进患者的身体早日康复。

4小结

可达龙pH值偏酸,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持续静滴易引起外周静脉炎,预防及处理静脉炎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对文献综合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我们对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这对我们从输液的速度、溶液的浓度、静脉穿刺部位、使用输液器的种类以及人为因素本身等各个方面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提供了临床依据。但同时也看出我们临床上使用的静脉炎处理措施虽然很多,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效果,但是对于其效果的研究还是缺少大样本数据的支持。护理同行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使处理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措施更加规范、科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红芳.临床输液不溶性微粒危害及其预防[ J].护理研究, 2003, 17( 7) :81

2 ~813.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_进展-宋彬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 【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影响治疗效果。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近年来,护理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现综述如下。 1 引起静脉炎的原因 1.1 血管因素 血管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血管痉挛、血管硬化弹性差都会增加静脉炎的危险。 1.2 药物作用 刺激性药物和高分子液体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2]。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3]。一般认为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1、前列腺素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4]。 1.2 机械刺激 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输液或硅胶管在血管留置过久是静脉治疗中造成静脉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刺激所产生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受到较强和浓度较高药物的刺激,或硅胶管在血管留置时间太长,导致血管膜损伤后引起炎性反应[5]。而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淤血现象[6]。 1.4 感染因素 不规的操作和在不清洁的环境中操作,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7]。 1.5 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 微粒是指玻璃屑及各种结晶物质,主要来源于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和污染的环境。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8]。 1.6 输液速度 有报道,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速度有关[9]。刺激性大的药物短时间大量快速进入血管,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膜受刺激[10]。 2 预防措施 2.1 提倡使用套管针 为了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套管针输液。套管针针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相对长,活动时针体不易脱出发生药液渗漏几率小。但留置时间应根据病人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超过5 d。临床观察发现,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10]。 2.2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项技术培训,提高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识。穿

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11-11-10T10:39:56.4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袁溪 [导读] 对于水疱已脱皮,创面较深者,可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用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雷佛奴尔贴于创面。 袁溪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医院 535400)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36-01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其病理变理化为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恶性肿瘤化疗就是引发静脉炎的原因之一,而化疗又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容易刺激血管发生药物性静脉炎,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甚至使血管红肿、疼痛、闭锁。造成再次化疗输液时静脉穿刺困难,以及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如何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是我们肿瘤科护士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人综合各资料文献中对静脉炎的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12月在我科化疗的病例86例,男32例,女54例,年龄27-58岁。观察指标参照“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观察皮肤血管的毒性反应分为Ⅰ-Ⅳ度。Ⅰ度:注射部位血管疼痛。Ⅱ度:局部组织红肿,起水泡,或血管变硬成条索状。Ⅲ度: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1cm,局部形成溃疡,影响肢体功能。Ⅳ度:溃疡坏死感染。86例患者中出现Ⅰ度4例,Ⅱ度1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其余病例均无静脉炎发生。 2 静脉炎的预防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1 化疗前应了解化疗用药方案以及每种化疗药物的刺激性,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通畅、粗且直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穿刺应遵循由远及近,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的原则。除上肢静脉综合症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用药。 2.2 合理安排输液。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浓度是呈正比的,所以要尽可能的稀释药物。联合用药时应先推注刺激性小的药物,再推注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果各种药物的刺激性均较大,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min。 2.3 推药过程中反复抽回血,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并不时询问病人有无感觉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如有异常,护士给予及时相应的处理。 2.4 使用化疗药物的前后,可给予生理盐水100毫升+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2.5 注药局部皮肤不要烫洗,洗脸时局部应避免水太热,夏天可用凉水,冬天可用温水。经常按摩四肢末梢血管,搓手背、足背,参与气功锻炼,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保护好局部血管。 2.6 适当的有计划的锻炼身体,不可以抽烟喝酒,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穿宽松的衣服,避免压迫血管,注意预防保暖,避免冷水刺激,避免损伤引起溃疡等。建议要注意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3 静脉炎的护理 3.1 基本护理:发生静脉炎的患肢严禁局部热敷,患处勿受压。患肢禁止进行静脉注射,可抬高患肢。 3.2 按反应分度标准进行护理: Ⅰ级反应:局部用95%酒精或25%硫酸镁湿敷,间断给予冰敷12~24小时;也可用马铃薯薄片贴于患处。 Ⅱ级反应:用利多卡因1-2ml+地塞米松5mg在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做菱形封闭,表面涂以氢化可的松软膏,并间断给予冰敷24-48小时。 Ⅲ级反应:处理方法同Ⅱ级,水疱用注射器抽干,避免水疱脱皮,用碘酊消毒,再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如果已脱皮,不能涂抹药膏。如疼痛不能忍受,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Ⅳ级反应:处理方法同Ⅲ级。对于水疱已脱皮,创面较深者,可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用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雷佛奴尔贴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预防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7-08-24T14:51:09.1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李娜 [导读] 采取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护理措施预防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输注前后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用药期间局部热敷,土豆片外敷,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37例(74%),实验组静脉炎发生19例(38%)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可达龙;静脉用药;静脉炎;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可达龙化学名称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III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房颤转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可达龙PH值偏酸,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大,易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形成静脉炎【1】我科于2016年5月对应用可达龙的境地或者泵入的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将于2016年1月至12月收入我科的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药物用量,计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如下护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反应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处理。2)选择外周静脉穿刺时,尽量选择外径较粗,弹性好,回流通畅,避开关节部位的上肢静脉,避免应用下肢静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新鲜土豆片洗净后切成0.1厘米的薄片,覆盖静脉穿刺处的近心端,2-3次/天,20-30分钟/次。4)输液肢体局部放置40-50度的热水袋,直至输液完毕。5),穿刺前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用10ml生理盐水左引针,穿刺成功后再连接可达龙。6)注射部位每1h巡视一次,观察有无红肿、疼痛、外渗等情况。护士交接班时都要查看患者留置针部位及穿刺血管情况,并做好记录【2】 1.1.1静脉炎的分度标准采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静脉炎发生理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1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可达龙属于刺激性强的药物,静脉用药极易引起相应部位的皮肤血管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症渗出,一些活化因子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静脉炎,蜂窝织炎【4】。我科应用健康教育、生理盐水冲管、给予热水袋热敷、土豆片外敷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显著降低了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参考文献 [1]伍宏燕,张佳黎,郭燕,预防可达龙外周静脉泵入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27-128 [2]刘赛玲,预防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临床护理,2009,47(24):138-139 [3]李纬,张俊,乔燕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2(6):594-595 [4]陈玉秀,鲜土豆外敷治疗静脉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06,3(22):80

静脉炎药方

血栓性静脉炎偏方-股肿汤 药物组成当归12g 泽泻12g 丹参15g 白茅根15g 牛膝15g 血竭5g 川芎l0g 黄柏l0g 苍术10g 丹皮l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 加减变化:病程后期加生黄芪、党参、茯苓、三棱、莪术、泽兰、地龙,去黄柏、苍术、木通;神疲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沉缓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续断;肢体麻木怯冷者,加干姜、附子、桂枝、全蝎、蜈蚣。还可配合①外涂酊剂: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忍冬藤、丹参等份,加入15%酒精溶液浸泡后涂擦患肢,每日涂2次。②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为一个观察疗程。③燥湿止痒洗方:用于患肢出现营养障碍或发生瘀滞性皮炎或继发感染,药用苦参、白鲜皮、马齿苋各30g,黄柏、苍术、乌梢蛇各15g,徐长卿、土槿皮各12g,红花10g,水煎熏洗患肢,每日2~3次。适应病证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病案举隅章某,男,50岁。因高处坠落致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耻骨联合分离1小时人院。即行急诊清创内固定,同时作左股骨踝上骨牵行术。2周后拔除牵行钢针,翌日出现左小腿及膝上方肿胀,皮温增高,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伴发热。体检时左腹股沟处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考虑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予静脉造影后证实。先予20%甘露醇250 ml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2次,治疗1周后肿痛未见减退。诊见舌苔黄腻,脉濡数。改用上述中药内服、外洗,并以丹参注射液静滴,2天后肿胀开始减退,至第10天肿胀基本退尽,皮温趋正常,无压痛。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消失。 评按血栓性深静脉炎中医谓之“股肿”,系因久卧、外伤、手术等因致气血不畅,脉络痹阻,水津四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蕴而化热,早期宜清热化湿、散瘀通络。方中当归、月参、血竭、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黄柏、苍术、白茅根、泽泻清热利湿解毒;丹皮凉血活血;牛膝通达气血,引药下行。若瘀滞日久,久病必虚,故病程后期加用益气通阳之品以扶正祛邪,增强活血利水之力。外用中药有活血散结止痛之功,可促进侧肢循环的建立,达到改善症状、消退肿胀的目的。丹参注射液静滴,可改善血流高凝状态,有祛瘀溶栓之效。 血栓性静脉炎偏方-化瘀利湿汤

急诊常见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急诊常见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通过对常见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分析,总结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以达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患纠纷。 标签:静脉炎;原因;护理措施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静脉输液是急救护理中的抢救措施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易引起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抢救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容易造成医患纠纷。通过对常见静脉炎的学习、总结,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 静脉炎的基本知识 静脉炎的定义:静脉炎是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1]。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皮肤出现红线,严重者可致受累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和结节[2]。 静脉炎的分类及原因:⑴机械性静脉炎:①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针管滑动; ②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③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的型号与血管的性质不符(粗针细血管),穿刺时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④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⑤套管针留置时间过长引起发炎。⑵药物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浓度过高、药物酸碱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⑶细菌性静脉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玻璃屑、细菌入血,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3]。⑷血栓性静脉炎:①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容易形成栓子; ②套管针封管技术不当,导致栓子形成;凝血机制改变,都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⑸拔针后静脉炎: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引起静脉炎。 静脉炎的分度: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将静脉炎分3度:Ⅰ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4]。 静脉炎的预防 正确掌握药物浓度,合理安排输液:护理人员要熟悉输注药物的理化性质,充分了解药物的渗透压、PH值等,尽量不要多种药物混合输注,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5]。

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静脉炎

静脉炎的分析: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临床表现: 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静脉炎 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治病原因: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病理变化: 其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静脉炎小腿血管 2 、操作技术不良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8.,渗透压9,输液快慢静脉炎检查化验 深静脉血栓形成各种诊断诊断复发一般较差不困难继续,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技术方法:静脉压测定 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静脉炎 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护理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但由于可达龙对血管刺激性大,即使无药液外渗,也有可能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甚至皮肤破溃。最近收治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因持续静脉使用可达龙致静脉炎,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病人,男,65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加重伴咳嗽2天于2100年1月8日11:10入院。入院T36.5C°,HR140次/分,R22次/分,BP135/75mmHg。11:40责任护士遵医嘱在病人右手前臂掌侧的前臂正中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后取静脉血急测E5A、肾功能,生理盐水冲管后接低分子肝素静滴。12:20中班护士遵医嘱于留置针处用0.9%生理盐水20mL+可达龙1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20min推完),可达龙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微量泵以6mL/h速度泵入,并在同侧手背用7号钢针穿刺后接低分子肝素静滴。14:10病人诉输注氧氟沙星感觉手臂皮肤稍痒,遵医嘱立即停用,查手臂皮肤无红疹。15:30静滴药物输完,拔除手背钢针。16:10病人心电监护示复律,责任护士遵医嘱停可达龙泵组,盐水封管,告知留置针注意事项。19:10心电监护仪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晚班护士遵医嘱于留置针处用可达龙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以6mL/h速度持续泵入。9日8:20病人诉留置针穿刺处稍感疼痛,查穿刺上方约0.5×0.5cm2㎡皮肤稍发红,即拔除留置针在左手手背用7号钢针穿刺后泵入可达龙组。16:40病人拒绝持续可达龙泵入及心电监护,劝阻无效经家属签字后遵医嘱停止。10日护士查房病人未诉不适,复查心电图示复律。12日早交班发现病人右手前臂掌侧约12×4cm皮肤稍发红,病人诉疼痛,立即予50%硫酸镁湿敷。15:00病人要求出院,医生开医嘱予硫酸镁带回湿敷,责任护士予详细宣教,并告知土豆片外敷的方法。13日责任护士打电话回访,家属诉右手前臂皮肤发红好转。 15日病人诉右手前臂疼痛入院,查前臂掌侧约14×5cm皮肤发红、肿胀,皮温高,中央呈条索状硬结,长约13cm,局部有直径约1cm圆形硬结,紫红色。请烧伤科会诊后考虑静脉炎,即予喜疗妥霜剂与鱼石脂交替外敷各4小时,微波照射30分钟,TiD。16日圆形硬结出现皮肤破溃,流出深红色液体,予百多邦软膏外涂破溃处。17日皮肤发红、肿胀稍缓解,按压圆形硬结无液体流出。经院护理创口小组专家会诊后,予美宝外涂破溃处,喜疗妥霜剂与鱼石脂交替外敷各4小时,微波照射30分钟,TiD,抬高上肢,注意保温,按摩周围皮肤,并指导右上肢运动,下午行右上肢静脉B超无异常。病人自觉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19日皮肤发红范围为12×5cm,皮温正常,中央条索状硬结长约10cm,圆形硬

消炎镇痛膏外敷治疗药物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消炎镇痛膏外敷治疗药物输液性静脉炎 的疗效观察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消炎镇痛膏;静脉炎 药物输液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对200605?2009_05在我科住院并发生静脉炎的66例患者,采用消炎镇痛膏外贴患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6例患者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45?81岁, 平均69.5岁。均采用Rittenberg判断标准,轻微静脉炎23例冲度静脉炎21例,显著静脉炎15例,严重静脉炎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2组性别、年龄、病种、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于静脉输液毕进行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无菌纱布(4?5层)湿敷患处,2 h/次,3次/d,连用2d。观察组采用消炎镇痛膏(广州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为4cm X5cm)外贴患处,2 h/次,2次/d ,连用2d。 122评价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局部组织无红肿,疼痛消失为显效;局部组织红肿减退,疼痛减轻为有效;治疗3d, 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无好转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米用x 2检验。 2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药物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咼,临床防治急需规范方案和有效措施。据国外资料报道,住院病人接受静脉穿刺给药者中,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2%,其中有1/3可能因此导致新的并发症,增加更多药物治疗,造成病人住院时间延长。近几十年来,对静脉炎的定义有了一系列的描述,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最早的定义是英国医疗研究协会在1957 年提出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分级(INS)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1、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前臂掌侧静脉,尽量不选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长期输液患者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遵循从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避开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贴,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在8cm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害。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每72小时更换1次,

纱布辅料48小时更换1次,如遇敷贴不粘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性静脉压炎的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小时。 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首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液体量调节输液速度。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大量补液时应选择粗大静脉,速度不宜太快,如输入脂肪乳、甘露醇时可在穿刺时先将输液器与氯化钠溶液相连,待穿刺成功后再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这样可以防止液体外漏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文献报道:滴注甘露醇时应加热至35℃,使用套管针静脉滴注,可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在输液顺序上应先输高渗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后输等渗液或刺激性较小的液体,输入血制品前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管,以减少有效成分得附着,避免损害性药物残留血管内造成损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合理使用封管液抽吸5ml至10ml的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采取边退针边推注的正压封管方法(参考书: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考试指导用书《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60)。 5、做好健康宣教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取得患者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避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导管,睡眠时不要压穿刺血管,如有渗漏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对于使用可能造成静脉炎的药物应对患者采取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得药物 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给药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比较罕见; 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她唑巴坦钠: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与水肿等; 4、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部位出现得静脉炎得案例罕见;肌内注射区疼痛得情况较少,但有出现硬结得可能; 5、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本品耐受情况良好,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 6、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局部不良反应有静脉炎,发生率为1、86%; 7、注射用头孢她啶:本品得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少数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 8、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引起静脉炎; 9、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局部反应:肌内注射时,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一过性得疼痛;与其它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一样,用静脉插管输注时,有些患者会有输注部位静脉炎; 10、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最常见得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 11、注射用美罗培南: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频率不明);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12、注射用氨曲南: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不适或肿胀,发生率分别约为1、9%与2、4%; 13、注射用磷霉素钠:注射部位静脉炎;

14、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15、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炎罕见; 16、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与无菌性脓肿; 17、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可出现静脉炎;故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剂量(0、4~0、8g)应至少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宜在1小时以上; 18、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静脉注射本品可能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与静脉痉挛;本品应输入血流良好,直径较大得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以减少发生静脉痉挛及血栓性静脉炎得危险; 19、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偶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20、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发痒等症状或静脉炎; 21、注射用氟罗沙星:可引起静脉炎,程度大多轻微; 22、替硝唑注射液: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23、注射用阿昔洛韦:常见得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得炎症或静脉炎;取本品0、5g加入10ml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24、注射用更昔洛韦: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或者静脉炎等; 25、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符合《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1] 。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产品名: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3*******)1mL ,隔日1次。治疗组自拟中药祛疣汤处方: 板蓝根30g 、生薏苡仁30g 、大青叶15g 、紫草 12 g ,红花12g ,杭菊6g ,每天1剂 ,水煎服。药渣煎水外洗患处 ,每天2次,7d 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4个疗程。对照组0. 1 %迪维霜适量外搽患处,每天2次,7 d 为 1 个疗程 ,连续治疗2~4个疗程观察疗效。两组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相关药物 ,局部应避免挠抓 ,饮食宜清淡 ,忌煎炸、香燥、海鲜、酒类、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并禁用化妆品。1.4 疗效标准 痊愈:皮疹全部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有少数色素沉着斑。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但未达到痊愈标准。有效:皮疹消退30%~69%。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 ,或治疗后皮疹无变化。凡治愈后3月内再次出现皮损者计为复发。2 结 果 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χ2=5.34 P <0.05 ) 。两组有效率比较亦有著性差异 (χ2=8.08 P <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随诊半年治疗组复发 3例 (6.82%) ,对照组复发 5例(14.71%),见表1。 3 讨 论 疣(verruca ,wart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等,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也被认为与HPV 感染密切相关。HPV 属乳头瘤病毒科,呈球形,无包膜,直径45~55nm ,具有72个病毒壳微粒组成的对称性20面立体衣壳。基因 组为7200~8000bp 的双链环状DNA ,分为早期区、晚期区和非编码区,早期区编码的蛋白与病毒持续感染和致癌作用有关。HPV 有100余种,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本病传染源为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主要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HPV 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并复制、增殖,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人群普遍易感,发病高峰为16~30岁,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患此病。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 ),商品名迪苏,是卡介菌用加热 65℃的酸除去蛋白质后提取的有效成分,属多糖核酸类物质。为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强剂,有效地激活巨噬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增强其吞噬功能及捕获抗原物质的能力,促进 T 细胞增殖和提高分化速度,释放出大量淋巴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4]。主要表现在:(1)使巨噬细胞在感染区聚集;(2)增强巨噬细胞杀伤所吞噬的病毒能力;(3)产生新的巨噬细胞,杀伤衰老的和被感染的巨噬细胞。方中大青叶、板蓝根性苦味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有促进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促进免疫功能作用亦是其抗感染、抗病毒的重要机制[5]。红花活血祛瘀通滞;生苡仁微寒清热,利水渗湿健脾;紫草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杭菊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化瘀之功效,达到治疗目的。自拟中药祛疣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扁平疣,其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文献 [1] 韩新峰,田元生,何英等.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 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40-341. [2]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304-305. [3] 芮耀城.实用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45.[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5] 杨明贵.自拟消疣汤加减治疗扁平疣尖锐湿疣各90例[J].皮肤病 与性病,2005,27(1):28.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痊愈率(%)有效率(%) 治疗组443283172.7390.91对照组 34 16 6 9 347.0664.70 文献综述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张丽华 【摘要】本文综述分析了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认为输入药物的PH 值、渗透压、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患者自身的机体因素、操作技术等是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关键词】静脉炎;留置针;药物;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30-0158-03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100020) 静脉输液目前是急救护理中的抢救措施之一,但是易引起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易造成医患纠纷。本文根据国内有关文献对输液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进行文献综述。1 输液性静脉炎的评判标准[1] 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疼痛程度按WHO 数字分级法: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2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2.1 物理因素 各种机械原因均可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炎性反应。机械原因是指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朱全刚潘勇华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生率约30%~80%,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难,同时也是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了解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及临床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临床输液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症状及分级标准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在静脉输液时,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患者最初症状是穿刺点局部不适或轻微疼痛,进而出现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静脉炎病理改变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或(和)继发血栓性改变。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 分级临床症状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红斑,伴或不伴有痛苦 2+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 3+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

静脉条纹行成,可触及索状物 4+ 穿刺部位红斑、疼痛,伴或不伴有水肿, 静脉条纹行成,可触及索状物且长度>2.5cm,伴脓性渗出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机制 诱发静脉炎的因素 药物性质常见诱发静脉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肿瘤化疗药物、高渗透压药物等。 化疗药物对静脉血管有不同程度刺激作用,一般药物浓度越高,则在局部血管中的滞留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接受长春瑞滨输液治疗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达28%~45%,严重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 药物渗透压越高,对静脉的刺激作用越大。例如反复静脉输入20%甘露醇,用药2日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日后静脉炎发生率达100%。药物配制浓度、溶液pH值、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亦与静脉炎发生率相关。 微粒污染微粒污染是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诱因之一。输液微粒污染途经包括输液器具、配液操作和空气污染。此外,不合理药物配伍亦可导致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倍增,研究证明配伍药物数目与输液中

【知识点】——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精心整理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给药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比较罕见; 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 4.????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部位出现的静脉炎的案例罕见;肌内注射区疼痛的情况较少,但有出现硬结的可能; 5.???? 6.???? 7.???? 8.???? 9.????10.?? 11.??当处理; 12.??; 13.??14.??15.??16.?? 17.??18.??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以减少发生静脉痉挛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 19.??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偶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20.??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发痒等症状或静脉炎; 21.??注射用氟罗沙星:可引起静脉炎,程度大多轻微; 22.??替硝唑注射液: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23.??注射用阿昔洛韦:常见的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取本品0.5g 加入10ml 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 ,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 ,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 ,否则易引起静脉炎;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24.??注射用更昔洛韦: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或者静脉炎等; 25.??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26.??注射用细辛脑:可引起用药部位损害:如注射部位皮疹、注射部位麻木、静脉炎等; 27.??注射用泮托拉唑:极个别病例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28.??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可引起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或烧灼感;罕见外周局部缺血,血栓静脉炎/静脉炎; 29.??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本品在静脉推注使用时,可能出现疼痛、静脉炎等血管刺激症状,建议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 30.??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引起浅表静脉炎; 31.?? 32.?? 33.?? 浓度在2mg/ml,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药物浓度过高可引起静脉炎; 44.??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本品静脉注射前应确保输液管通畅,严格避免药液外渗;一旦发生渗漏,可能产生血管痛、静脉炎、注射部位硬结坏死,建议迅速回吸药液,局部利多卡因封闭,必要时硫酸镁湿敷合用激素治疗; 45.??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个别患者出现静脉炎; 46.??替加氟注射液:局部注射部位有静脉炎; 47.??紫杉醇注射液:在持续监测过程中偶见静脉炎;部分病例中,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可能在一个长时间输注过程中,或者输注后1周或10天后发生; 48.??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有局部组织刺激反应:可引起静脉炎,应避免漏出血管外和溅入眼内; 49.??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注射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刺激反应,有时可发生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血栓性静脉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血栓性静脉炎早期症状有哪些呢?血栓性静脉炎是血管外科的一种病症,是常见的一种血液病。了解血栓性静脉炎的早期症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预防治疗,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吧。 1.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和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两种。其区别主要是除病因外,前者多累及一条静脉并继续向上发展;而后者无一定形式,往往是一条或几条静脉同时或先后受累,此起彼伏地反复发作。 (1)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按其发病原因分为;静脉注射硬化剂、高渗溶液、抗癌药物等,在内膜上引起化学性刺激,造成广泛性损伤,产生静脉炎并导致血栓形成的,称为化学性静脉炎。由静脉注射、长期插塑料管、打击、扭伤等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局限性静脉炎称外伤性静脉炎等。 浅表性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多见于下肢的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和上肢的静脉,常限于一条静脉,严重时向近端及其大的分支发展。急性发作时可以沿病变静脉触及疼痛和压痛的皮下硬索。或呈节段性分布的卵圆形结节。累及周围组织时发生静脉周围炎,以致相邻皮肤红肿和温度升高,可随皮肤移动。发病后可能有轻度全身性症状,但白细胞一般不升高。痊愈时疼痛减轻,红肿消退,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皮下硬索。当侧支循环建立和再通时,硬索亦可能逐渐消失。因系浅静脉病变,血液回流一般不受影响。故不引起肢端水肿,若并发深静脉病变或累及静脉瓣时,则可能发生严重组织水肿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 (2)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累及浅静脉,而脑、肝、肾、肠系膜和肺等的深静脉亦可发生,但一般以下肢、臀和腹壁为常见。表现为节段性皮下硬索或硬结,有疼痛和压痛。相邻皮肤红肿,2~4周后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而在另一条或另一段静脉又发生新的损害。于是一部分消退,一部分新发,以致几个部位存在不同期的损害。本病原因不明,但与两种疾病有密切关系:①它往往是潜在性内脏癌的早期表现,原发性内脏癌涉及胃,肺、胰和胆囊等部位,而与胰腺体和胰尾部癌的关系最为密切。②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密切关系,是其早期表现或整个病程中的一个阶段的临床表现,Behcet病的血栓性静脉炎也可能属于这一类疾病,不同的是后者深和浅的不同管径静脉均可发病,而前者主要是侵袭浅层中小静脉。 2.深静脉血栓形成按其发生部位和病情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小腿深部静脉,如胫后静脉和腓静脉等。机化的血栓可能引起局部静脉阻塞和炎症反应,由于血栓范围一般较小,炎症较轻,对血液回流也不大。其症状一般不甚明显。通常是在活动后感腓部肌肉沉重和疼痛,严重时有抽痛。少数患者在血栓向近侧扩展影响到主干静脉时才会有明显症状,如产生明显的组织水肿、局部症状和发热。特征性的表现是腓肠肌处疼痛和压痛。检查时将小腿伸直,足向背屈,腓肠肌内病变静脉受牵引而引起疼痛,称为Homan征。Homan征阳性、腓肠肌深部组织压痛(Neuhof征)和被动伸足或趾背屈引起小腿下部疼痛,均有助于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另外,腓肠肌周径较健侧增大5cm以上,踝部轻度水肿伴浅静脉怒张,也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虽可两侧均发生,但不一定对称,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摘要】 通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静脉炎 原因 防治 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静脉可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其主要是于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多年来,临床专业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1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药物作用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2]。 pH值 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在此范围以

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性静脉炎的链式反应[3]。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产生静脉炎[4]。 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因其高浓度药物输注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pH值、代谢及渗透压改变、

静脉炎

一例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静脉炎案例分析 作者:巨姣春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 摘要:去甲万古霉素为临床上治疗MARS 的首选药物,该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本品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不可肌肉注射,也不宜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时,药液外漏,可引起剧痛和组织坏死,可致血栓性静脉炎”。而静脉炎已成为静脉输液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静脉输液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现将一例去甲万古霉素引发静脉炎的案例进行如下分析,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做到以防为先。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静脉炎预防静脉输液 一般资料:患者,女,30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去甲万古霉素0.4g 2/日抗感染,保肝、护胃等支持治疗。右上臂外侧腕关节上4-5 CM 处给予24G留置针穿刺输液,留置第二日输注去甲万古霉素后穿刺部位出现红肿,自述胀痛,拔出留置针后给予冰块冰敷。 冰敷24小时后沿血管方向出现一2x5CM条索状红线,质硬,触之压痛。给予红花醇局部涂抹,磁疗贴贴敷。第三日患者自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范围较前增加。给予喜疗妥软膏局部涂抹2/日,硬解处磁疗贴贴敷。第四日患者自述疼痛减轻,局部红肿范围较前缩小,第6日疼痛感消失,右上臂外侧腕关节上4-5 CM 处皮肤呈暗红色,皮下硬结较前消退。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大的管道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性: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C)将静脉炎按严重程度分为五级,为判断静脉炎严重程度的有效标准。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2.5cm,有脓液渗出。 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 1、药物因素: 1.1药物的PH值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正常血液PH值为7.35-7.45,PH<5为强酸性,PH>9为强碱性,PH值在6-8时对静脉影响较小,过酸或过碱均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影响上皮细胞吸收水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红肿,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