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 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拟建地

项目名称: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拟建地:嘉禾县域

1.1.2项目建设单位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

1.1.3项目性质

公益事业项目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1.1.5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拟定;公路建设、管理、养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生产管理;交通战备等工作。局机关内部设置行政办公室、法制股、规划建设股、安全管理股、财务中心、交战办、等6个办、股、室,局属二级事业单位3个:道路运输管理所、公路管理站、交通工程招标办。局现有在职工118人(含聘请人员10人),离退休职工22人。交通运输局设党机关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现有党员共81名。

1.2项目背景

1.2.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官,通过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原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

有序的协调发展。

1.2.2湖南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途径,是实现湖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有效途径,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和方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三湘大地正在走出一条有湖南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

1.2.3嘉禾县成为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嘉禾县积极对接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按照“郴州率先、湘南领先、湖南争先”的定位,积极建设“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目前,嘉禾县已经成为湖南省五个唯一改革试点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县”。

1.2.4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情况

随着嘉禾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客运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现有农村客运已不能满足当前嘉禾县乡村群众的出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加上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乡客运市场需一种新的客运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客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1.3编制依据

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⑶《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

⑷《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99—104)

⑸《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

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⑺《嘉禾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⑻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规划纲要

⑼嘉禾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⑽嘉禾县公共交通现状资料

⑾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4编制原则

⑴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进程发展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⑵服从嘉禾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⑶根据客观实际,因地制宜。

1.5研究范围

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嘉禾县县域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土地利用开发强度,预测道路客运量发展水平,对规划年限的县内农村公交线路、换乘枢纽、站场实施等进行综合性规划,并对场站建设投入、农村公交运营的财政补贴及社会效益进行进行评估,提出实施方案以及有关建议。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社会经济与交通现状分析

●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道路客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道路客运需求分析

●道路客运线网规划

●道路客运站场布局规划

●费用及效益估算

●问题和建议

1.6 研究的主要结论

1.6.1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后,对改善区域内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6.2建设主要内容

⑴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公交线网布局

规划城乡一级公交线路13条、里程262公里、投放运营车辆70辆,二级公交线路13条、里程94公里、投放运营车辆30辆,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自然村公交通达率95%以上。

⑵合理规划城乡公交站场

对嘉禾县城城市公交站点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和外观设计,对公交始发总站单设做相应调整,其中枢纽站1个、停保场1个;合理布设乡镇公交站场,规划建设广发、石桥、坦坪、田心、长田尾、肖家、普满、行廊、龙潭、泮头、袁家、塘村等12个客运站,其中塘村、行廊为三级客运站,其它为四级客货运站场,1000人口以上中心村设五级客、货运综合站场,其它中心村设客运停靠站;合理布局公交沿线站点,规划农村公交首末站8个,停靠站、招呼站318个。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征地96亩。

⑶加强公交车辆技术管理

统一公交经营方式和服务标准;一级城市公交线网新投入的车辆为双开门的中级以上客车,二级城乡公交线网新投入的车辆为普通以上客车车型。所有城乡公交车辆内安装车载公交IC卡刷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和导乘信息、乘车规则等,积极推广零币兑换、公交IC乘车、流动售卡、联网充值等公交特色服务。

1.6.3城乡公交客运量预测

嘉禾县农村客运量结构组成预测

1.6.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836万元,其中:公交站场建设2419万元;其他投资3472万元(其中公交车辆100辆,购置费1600万元,车载公交IC 卡刷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和导乘信息、乘车规则等投资202万元);预备费589万元;融资成本316万元;流动资金40万元。

1.6.5经济评价

本项目属公益性投资,建设资金来源县财政,项目经济评价只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本项目经济评价结果如下表

当基准收益率Ic=5%时,项目经营期内税前财务净现值>0,说明项目在财务上评价是可行的,但当基准收益率与Ic=6%时,财务净现值为负数,说明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般。

项目运营后,政府财政连续8年补贴(约补贴3240万元),可基本保障财务盈亏平衡;8年以后,企业自负盈亏。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2.1嘉禾县概况

2.1.1自然地理风貌

嘉禾地处湖南南部,郴州市的西南面,处东经112°14' 3”——112°35' 26”,北纬25°26' 12”-25°47' 29”,东西最宽35.7km里,南北最长39.3km,县域面积696.24km2,占湖南省面积的0.33%,是省内面积最小的县份之一。县城坐落在南岭山麓,钟水河(舂陵河)西岸,平均海拔214.5m,北高南低,属低山丘陵地形;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日照充足,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酷热,暴雨集中,秋冬干旱少雨。城区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体系,区域构造稳定,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2.1.2行政区划

嘉禾全县辖普满、坦坪、田心、广发、盘江等5乡和城关、车头、塘村、袁家、行廊、肖家、龙潭、石桥8镇,242个村委会、31个居委会,县域面积699平方公里。2010年底全县人口3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万人。全县人口密度550人/平方公里,是湖南省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

2.1.3社会经济概况

明崇祯始置嘉禾县,自古以来是郴永边际贸易中心城镇,传统农产品、锻铸造业经济发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96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570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5537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5.9∶49.4∶34.7。引进外商直接投资0.24亿美元,增长19.2%。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35元。改革开放以来,嘉禾形成了以煤炭、铸(锻)造、五金工具、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省道S322、S215改造以及厦蓉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促进了嘉禾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商贸物流业也得到长促发展,嘉禾城镇空间规模逐步壮大,村镇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2.2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示范县规划

根据《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规划纲要》设置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2009年嘉禾城乡一体化综合评分结果为65.42分,处于城乡一体化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预计到2020年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综合得分为80分以上,进入第四阶段,即基本实现阶段,嘉禾城镇体系将建设成为湘南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铸造业城镇群,整个县域将融合良好生态、便利交通、优质生活、现代产业等元素的一体化特色县级城市区域。

2010年,嘉禾县被列为“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是湘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导区”。为统筹城乡发展,目前正在实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有“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等。

2.3嘉禾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

2.3.1嘉禾县市综合运输网及运输事业发展现状

嘉禾县市综合运输体系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除在建高速公路外,主干线公路以省道(省道S322线、S215线、S324线,老省道1806线)及嘉新、嘉宁、嘉临、嘉蓝公路等为主。到2009年6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47.55km,公路密度每百km2149.86km,居全市之首,列全省前茅。目前,全县拥有通车二级路33.45km,三级公路138.9km,四级公路509.1km,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量的65%。全县所有乡镇、95%的行政村和7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县内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县境融入了郴州“1小时交通经济圈”,未来的2~3年内,将形成以厦蓉、衡武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跨省5小时交通经济圈。

2010年,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11734万人km,增长8.94%;公路货物周转量为267624万吨公里,增长23.59%。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3191辆,增长3%。

2.3.2嘉禾县公交发展现状

⑴公交运营情况

目前,嘉禾县只有1家公交公司,有公交营运车辆30台,营运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150余公里,城区500米半径站点覆盖率达95%,万人拥有公交车

辆数2.4标台,公交车已成为嘉禾县城市交通的主力军。嘉禾县共有农村班车客运企业2家(湘运公司、运发公司,但均由湘运公司一家经营),农村客运线路12条,农村客运班车58台,共经过13个乡镇驻地,通达率为95%,方便了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出行。长期以来,城市公共汽车在城市范围内运行,满足城区居民的出行需求,方便市民上下班、购物;客运班车在城乡范围内运行,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方便农民进城返乡,两种运输形式互相依存,互相补充,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无缝联接,建立起了城乡交通的一体化网络。

⑵汽车站情况

嘉禾县现有一个嘉禾汽车总站和5个五级乡镇客运站。五个乡镇客运站分别是泮头、袁家、行廊、坦坪和盘江乡镇客运站。

嘉禾汽车总站位于县城东面珠泉东路68号,1992年9月动工兴建,1994年12月竣工,车站占地面积16597.19平方米(24.895亩)。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75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主站房五层大楼2800平方米,第一层是售票厅200.8平方米、行包房95平方米。其余四层是办公楼,紧靠主站房的东面是420平方米:候车厅,其南面与10间发车库相连,建筑面积748平方米,房屋结构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框架式砖墙,院内水泥停车坪8000平方米。站场南面始建为小修车间,建筑面积352.8平方米。站内各种服务设施齐全,计算机局域网。视频监控覆盖全站。

目前,共开通省际线路14条,省内线路6条,平均日发班次240个,日平均输送旅客4500人次,现有进站高、中档营运客车120辆,总计2900座位。全站现有职工36人,男26人,女10人,平均年龄40岁,党员5名,团员31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设有值班站长室、安全科长室、调度室、站务组、售票组、检票组、三品检查组、保洁组、车辆安全检查组、进出站检查组等十几个部门。历年来,分公司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示范单位”、“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客运站”、“青年文明号”、“抗冰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⑶现状城区公交线路情况

⑷现状城乡班车线路调查

根据对县内班车的跟车考察情况来看,效益好的有塘村、广发、行廊、石桥、普满等线路;一般的有龙潭、泮头等线路;较差的是长田尾、石羔等线路。

现状县内班车线路一览表

2.3.3农村道路客运现状评价

⑴线路分布失衡,运力配置不合理

虽然许多村镇都通了客运班车,但线路分布不合理。县城中心向乡镇辐射的运力过剩,村镇、边远山区之间的客运班车少、密度小,而部分偏僻地区由于道路条件或是其他种种原因甚至没有客运班线通达,农民群众仍受“出行难”问题困

扰。另外,农村客运班车的营运路线、班次都是按平时的客流量进行配置的,农村平时乘坐人数相对较少,班次过密会影响收益,而班次减少又无法满足节假日、农村集市、早晚外出务工人员的进城、返乡以及周末学生回家返校等客流高峰期乘客的需要。

⑵场站建设滞后,经营行为不规范

目前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存在着数量不足、投入不够、严重滞后的状况,行车路线上没有固定的停靠站点,也没有固定的回车场存放车辆或中转,使得车辆沿路停靠,旅客招手即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农村班车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兜客、宰客、甩客现象,超载现象也极其普遍;而且常常是淡季车未满不发车,旺季车满就走,没有固定发车和到站时间,影响了乘客的出行计划和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严重制约了农村客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阻碍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体系的构建,阻碍了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步伐。

⑶与长途汽车客运站缺乏衔接

市内公共交通与长途汽车客运承担不同交通职能,需要有效的衔接,但是除部分站点外,大多数的公交与长途汽车衔接不充分,为旅客换乘带来诸多不便。随着嘉禾县城区不断扩大,这种矛盾日益突出。

⑷政策保障不足,票价制定不合理

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试行阶段,很多地方政府未能明确地给农村公交定位,现行的公交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只在城市公交中得以建立,养路费、客运费、运管费等规费征收政策也向城市公交倾斜。因此,农村公交公益性不强,运营成本要比城市公交高出许多,从而必然导致票价高。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民出行不平等待遇,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解决农民乘车难的有效途径,只有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才能形成城乡公交资源共享,建立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运行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

2.4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

2.4.1原有农村客运市场“散、小、弱、差”,已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在服务质量上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需要,阻碍了运输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道路运输业,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县道路运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等工程,使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高,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与运力,服务能力现状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部署,为实现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改革现行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结合城乡道路通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

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坚持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县人民政府把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地方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依托我县骨干客运企业,对现有城乡旅客运输经营者,根据其经营主体和经营年限,按优化线路和自愿的原则,进行产权改造和资源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公交客运的“航母”企业,统一经营我县的城乡公交客运,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三)统一管理、有序竞争。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加大对公交客运营运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公交经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根据道路保障情况和安全通行要求,研究制定统一的城乡公交车辆投放技术标准,加强公交客运安全管理。 (四)、坚持“路运并举”的方针,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的良性互动,促进道路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干线客运与农村客运互补发展,实现各种客运方式“零换乘”,促进道路运输质量、效益、服务的和谐统一。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1.1 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概念 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的定义,一体化交通体系由公共客运、道路运行、交通衔接和运输管理四个系统充分整合而成。在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系统中,各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汽车为基础和出租汽车为补充。在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行系统中,各种功能等级的道路分层次地合理衔接,公交网络、步行网络、自行车网络和机动车网络平衡发展,停车与行车设施相互匹配。通过多种方式协调的交通衔接系统,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促使对外交通与室内交通紧密连接,建设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促使交通硬件和软件形成最佳组合,发挥交通体系的最大效益。 一体化交通系统应当具备各种不同的高效、舒适、便利 的运输模式,这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级的公共运输系

统(飞机、铁路、地铁、轻轨、巴士、出租等)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袁术系统一日化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公交运 输体系,其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且相互良好融合,票价合理,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服务。所有的公共交通服务应涵盖在一体化的公交运输系统内,其组织架构建立在以下分层结构基础上: --- 轨道系统用于客运量较高的交通走廊; ——接驳公交服务系统(如地铁巴士)用于客运量次之的交通走廊,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和馈入; ——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服务系统用于快速线及市中心线的高质量的巴士服务线路; ——为连接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增加接驳公共客运服务如长途汽车和小公共汽车; ——出租车提供私家车式服务。 然而,由于综合交通枢纽在信息上的非共享性、管理上的非统一性,导致枢纽布局、交通衔接、客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影响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 客流集散地区往往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一体化的城市交通应运而生,本章就客运一体化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 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拟建地 项目名称: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拟建地:嘉禾县域 1.1.2项目建设单位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 1.1.3项目性质 公益事业项目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1.1.5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拟定;公路建设、管理、养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生产管理;交通战备等工作。局机关部设置行政办公室、法制股、规划建设股、安全管理股、财务中心、交战办、等6个办、股、室,局属二级事业单位3个:道路运输管理所、公路管理站、交通工程招标办。局现有在职工118人(含聘请人员10人),离退休职工22人。交通运输局设党机关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现有党员共81名。 1.2项目背景 1.2.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官,通过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原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

有序的协调发展。 1.2.2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途径,是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有效途径,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和方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三湘大地正在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 1.2.3嘉禾县成为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嘉禾县积极对接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按照“率先、湘南领先、争先”的定位,积极建设“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目前,嘉禾县已经成为省五个唯一改革试点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示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示县”、“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县”。 1.2.4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情况 随着嘉禾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客运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现有农村客运已不能满足当前嘉禾县乡村群众的出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加上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乡客运市场需一种新的客运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客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1.3编制依据 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⑴《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⑶《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CJJ15—87) ⑷《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99—104) ⑸《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到同一幅发展蓝图中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交通事业改革和发展力度,推动了城镇公交快速发展,为下一步我市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为了当好市委、市政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参谋,8月4日至5日,我局一行7人在宋波副局长的带领下赴莱芜市和邹平县学习考察了当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莱芜市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5个省级园区,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083个行政村(居),1266个自然村,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9.85万人。2010年GDP完成546.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600公里。 莱芜市于2010年10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1月开始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全市98条线路、347辆个体车辆的收购工作:首先委托中介机构对每条线路、每辆车的年纯收入和残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价值和剩余的经营期限由经营企业给予原车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对2008年以前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到期后的车辆残值和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车辆残值为到期后的残值,19座以下的8年期1.5万元,6年期2万元,5年期2万元;20坐以上的8年期2万元,6年期3万元,5年期2.5万元。);对2009年以后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车辆购臵费用和2年的预期经营收益。收购过程中,对规定期限内退出的业户给予一定奖励,逾期不予收购,经营期满收回经营权。此次收购过程每辆车补偿15至50万元不等,共计花费7000万元,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全部由两家公交运营企业自筹资金支付。 目前莱芜市已初步形成城区、市镇、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在延伸调整原城区公交线的基础上,以莱芜城区为中心,设臵主线和支线,主线是从市到镇(节点)的线路,支线是从镇(节点)到村的线路。客运价格执行“3、2、1”,即主线2元(12公里内)、3元,支线1元,发车密度为每10至60分钟一班。截止目前,已开通主线9条(2条环行线、7条辐射线),日发280个班次;14个节点(中转站)到村的支线80条,日发798个班次。按照车型与路况相配套、同线车型统一的原则,

关于加快杭州都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建议 精品

关于加快杭州都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建议 杭州市十一届人大上城代表团李国平 当前我市城乡道路快速发展,交通便利,随着高速路的发展加快,市区与各县都基本在2小时交通圈内,具备了实施公交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这与百姓的企盼、政府的要求、杭州的发展需要相符,公交城乡一体化业已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改革客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当前,传统的客运管理体制是阻碍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的首要问题。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分属两个政府部门管理,使得我市客运交通缺乏整体性、有序性和规范性,给城乡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元化的管理,因部门职责不同,很难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因此,首先要破除体制障碍,由二元管理变为一元管理,将杭州行政辖区内的客运交通全部归属到一个政府部门管理,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二、整合现有城乡客运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 成立国有控股的公交客运集团公司,对现有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农村班线等客运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行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解决当前存在的各自经营,分割管理,相互限制,阻碍发展等问题。集团公司下设长途客运公司和公交公司。长途客运公司负责到外省市的客运交通。公交公司负责行政辖区内的城乡公共交通。集团

公司统筹线路设置、车辆配备、运营计划和经营发展等。并要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在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安全服务上的优势,确保城乡一体化交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保证其社会公益职能的全面履行,更好地服务城乡人民。 三、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科学编制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并纳入到城乡总体规划之中。在规划公交线路网络时,要注重合理规划县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公交线路的顺畅衔接。使市中心区与各县区之间、各县区与乡村之间形成链接紧密、互相通达的公共交通网络。 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更要关心、关注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好公交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公交城乡一体化新模式,打造出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服务杭州人民,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 2011年1月22日

城乡交通一体化“建立”

中国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道路客运大力发展和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转轨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在道路客运行业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那么,什么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呢?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混为一谈,认为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就是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其实,农村客运公交化只是农村客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人们在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过程中对于农村客运提出的一种改革方向,并没有包括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全部。也有人认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即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管理的一种管理体制.,而笔者认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城乡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道路客运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发展过程。 今年春节时间早,节前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等客流高度集中,截止2月16号,全国道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28.47亿人,同比增长9.6%,这是交通运输部给出的春运40天客运量的数字。作为全国客运,如此大的客流量,仍然保持有序的运行。但对于城乡的公交客运系统来讲,仍存在一定的压力。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较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人员的来往日益密切,客运量也不不断的增加。“十一五”以来,我国城市公交客车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拥挤状况有所缓解,市内通勤和出行条件大有改观。但是,作为市民通勤、出行主要工具的公交车,在高峰时段仍然十分拥挤。 中国现在发展主要集中在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合理科学实行城乡统筹规划。要全面实施城乡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发展,必然要对道路公共基础建设加强力度。以下为苏南地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各阶段发展特点:

最新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城市交通—关键建立“以人为本”交通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的繁荣,城市交通供需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无论交通工具如何升级与增加,交通设施如何现代与大型,其根本的目的仍然是满足“人和物”的运输需求。当然对于交通服务质量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高。 交通服务质量是一种综合的意义。人们对交通的舒适、便捷的追求,要求交通应足够的方便、足够的快速;人们对知情权掌握,要求应随时洞悉交通系统的运行动态;人们对环境的爱护,要求交通系统应足够的清洁。 对出行质量的不断追求,推动了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建立满足人们需求的,也即“以人为本”现代交通系统,成了当代城市交通建设的基本诉求。 一体化——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 然而,城市交通系统并非孤立的系统,它的发展受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科技、规模、体制等众多方面的制约。“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实现。它不仅需要理念先进的交通规划,而且需要协调交通内部与交通外部的关系。内部交通设施的平衡、运行的协调、管理的统一,外部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用地相互促进,都是建设城市交通系统所必需考虑的。“一体化交通”发展的出现,正是以“人性、捷运、信息、生态”为要求的“以人为本”交通系统的必然延伸。“一体化交通”将交通的发展从单纯的交通工具与交

通设施发展,延伸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组织、运营、管理等整个过程中。 可以认为,“一体化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造成交通系统的或不方便、或不清洁、或不透明、或不快捷。一体化不应排斥城市交通的多元性 尽管,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机动化、可持续发展等共同问题,但是任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地理、历史、气候、人文条件,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 从这点而言,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应该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发展轨道交通也许是无奈和必然的出路;而一些中小城市正在大力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对于北方城市而言,天气的寒冷使得公共交通远比摩托车受欢迎,而对于南方城市而言,摩托车大量发展很容易成为机动化初级阶段的普遍现象。 因此,一体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尽管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方面统一协调相互关系,但是“一体化交通”不应也不能掩盖城市交通个性。也许,具有特色的城市交通未必满足“一体化”或“以人为本”的要求,但是一个“典范”的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必然是一个既有“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又有鲜明城市特色的交通系统。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四个关键点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四个关键点 “一体化”之读者观察 2011年9月16日,交通运输部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现场会。会议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客运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健康发展,让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满意度更高。 除了溧阳经验,城乡公交一体化其他方面值得关注的地方也不少,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操作案例,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勾勒几条比较清晰的线路。 低价公交魅力无限 2011年,江苏省已有25个县在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开通低票价、公交化的客运班线。根据江苏省镇村公交发展实施办法,“十二五”期间,省交通运输厅计划投入3亿元,对镇村公交发展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每年,当地县政府用于镇村公交的补贴都在500万元以上。 早在2007年底,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提前3年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等级

公路”目标。之后,江苏省放手让各地开展多种路径探索,探索出溧阳“镇村公交”、昆山“全域公交”等不同模式。最终,针对人口密度大、城镇化程度高、城市群特征明显但地区差异较大等特点,江苏省确定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模型,由若干个“哑铃型”组成的“蜂窝状”网络结构:城市客运和镇村客运作为两端,以公交运营模式为主,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县乡客运作为中间,以经过公交化改造的班线运营模式为主,市场化运作;城市、县乡、镇村三级客运无缝衔接,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 2008年12月27日,溧阳选择最“远、偏、穷”的竹箦、社渚两镇为试点,各开辟了8条镇村公交线,通过投放40 辆“一元公交”,串联起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往来。今年8月底,溧阳从2008年底试点开通的一元制“镇村公交”,已实现175个行政村全覆盖。 低价公交,由此吸引着全国交通运输业界的眼球。 免费公交更胜一筹 在山东,滨州市的博兴县与邹平县的直线距离是50公里。在滨州,博兴县兴福镇与邹平县韩店镇的直线距离也是50公里。兴福镇,韩店镇都有免费公交车。 10月27日,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李韩社区候车处,几名农民高兴地登上免费公交车。这标志着兴福镇镇域公交

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016-2030)》规划方案公示 浏览次数:189 作者:交运局发布时间:2016-11-18 16:24 一、规划编制背景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皖政〔2015〕10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0号),结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皖交运[2015]120号)和《关于开展第二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皖运公交[2016]74号)要求。为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建设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城市;构建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由泾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编制的《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设计编制了《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016-2030)。 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体现国家和省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立足于规划范围内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以优化城乡公交网络、推进服务创新管理为重点,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积极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镇)公交三级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体系,

满足城乡居民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需求,切实解决农村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服务城市特色化发展;注重先进理念和交通技术的灵活运用;城市客运交通、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兼顾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和近、远期分期建设安排。 三、规划范围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范围为泾县县域范围,指包括泾县城区及所辖泾川镇、茂林镇、桃花潭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黄村镇、云岭镇、汀溪乡、昌桥乡在内的全部11个乡镇行政地域范围,土地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 城市公交规划范围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30中心城区范围为重点研究区,建设用地20.13 平方公里。 四、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30年。 五、规划目标 1、公共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城市公交方面,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交”的城市交通政策,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以公交优先支撑交通可持续发展,引导土地利用优化和整合,形成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各类设施功能完整、网络布局合理、方式衔接紧密的高质量城市公共客

城乡公交一体化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城乡公交一体化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作风是旗,服务是金。秉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工作 理念,**县运管所巧乘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强劲东风,采取“高位推动、创新机制、破解难题、精心运作”的系列措施,全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县城河口镇为中心的城乡公交线路8条,以永平镇和湖坊镇为中心的乡镇与村城乡公交线路5条,覆盖3个区域10个乡镇,63个行政村,受惠群众达21万余人,一条条公交线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 景线,为打造“创新**、生态**、文化**、平安**、魅力**”铺设了一条条“快车道”,赢得了全县上下的交口赞誉。对此,xx年4月 19日,《江西日报》二版首刊专题报道《公交开到农民家门口》, 引起了广泛的注目。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深入基层调研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础 农村旅客流量相对较少,公益性明显,热线抢着上,冷线无人问,且各乡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实施好城乡客运一体化,**县运管所从了解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着手,对全县农村客运市场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相继形成了《**县发展城乡公交与城市出租之比较》、《**县农村客运现状及发展的主要对策》等调研材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寻求发展的一些对策。多份调研文章引起了县委、县政府 * 的高度关注,批示后在县委内刊《**通讯》中刊出,为**农村 客运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县运管所所在积极开展调研的同时,走

访了解了浙江嘉兴、桐庐等地的城乡客运发展情况,充分吸收借鉴兄弟县市成功经验,为全面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科学合理规划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前提 **县运管所在对农村旅客流量、流向、流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县经济发展目标和城镇发展布局,根据**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和公路基础设施现状,按照“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县“xxx”农村客运网络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城乡客运线路,分设公交线、专线、东线、西线、山区线5个区域性经营,形成以河口镇、永平镇、湖坊镇3个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终端的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网络。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合理规划,既对**县城乡客运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确保了**县农村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有序的实施。 三、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关键 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县运管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府根据**县运管所对全县农村客运调研的情况,研究制定了《**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主体责任、目标任务、实施原则及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 * 对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也多次听取汇报并给予指导,连续几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案与措施,形成了决策性的会议纪要,妥善协调各企业间的利益,将问题与矛盾暴露在前,对不稳定因素及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5) 1.1 概述 (5) 1.2项目背景 (5) 1.3编制依据 (7) 1.4编制原则 (7) 1.5研究范围 (8) 1.6 研究旳主要结论 (8)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0) 第二章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旳重要意义 (11) 2.1嘉禾县概况 (11) 2.2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示范县规划 (12) 2.3嘉禾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 (12) 2.4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旳客观必然性 (18) 2.5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旳可行性 (18) 2.6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旳必要性 (19) 第三章农村客流特性分析 (20)

3.1农村客流旳产生 (20) 3.2时间分布特性 (21) 3.3空间分布特性 (22) 3.4农村居民出行特性 (22) 第四章农村道路客运需求分析 (25) 4.1嘉禾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5) 4.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27) 第五章城乡公交一体化框架与规划内容 (35) 5.1城乡公交一体化概念 (35) 5.2规划主要内容 (36) 5.3基础设施布局形式 (37) 5.4公交站场用地标准 (46) 第六章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布局 (47) 6.1城乡公交线路规划 (47) 6.2城乡公交站场规划 (51) 第七章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管理 (58) 7.1管理体制 (58) 7.2运营组织方式 (62) 7.3运行模式 (63) 7.4运营期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4) 第八章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66)

8.1实施方案 (66) 8.2实施计划 (66) 8.3政府保障政策 (67) 8.4保障措施 (6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2) 9.1投资估算 (72) 9.2资金筹措 (74) 第十章财务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 (74) 10.1经济评价旳方法和参数 (74) 10.2农村公交收费与财政补贴方式 (74) 10.3财务评价 (80) 10.4 财务评价结论 (84)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评价 (84) 11.1项目对社会旳影响分析 (84) 11.2项目与社会旳互适性分析 (86) 11.3评价结论 (86) 第十二章招标管理 (87) 12.1编制依据 (87) 12.2招标管理 (87) 12.3招标组织形式及方式 (87)

《东阳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

《东阳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通过论证 月日下午,《东阳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论证会在华厦大酒店举行。 该规划从年月开始编制到完成经过了三次修订,不断完善。规划范围包括了市域城镇体系组织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既有近期规划又有远期规划;内容全面,包括现状调查分析、公共交通规划研究、线网规划、站场规划及站点布置、出租车发展规划等。 会上,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人员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及领导结合我市城乡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专项规划基础资料基本翔实,规划内容基本科学,规划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表示原则同意。同时,与会人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意见,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 三亚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争取明年八成行政村通公交[提要]记者从日召开的三亚市交通工作会议了解到,为改变乡村农民出行仅靠摩托车、三轮车现状,三亚市积极优化公交线路,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 记者从日召开的三亚市交通工作会议了解到,为改变乡村农民出行仅靠摩托车、三轮车现状,三亚市积极优化公交线路,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截至目前,由市区通往各乡镇已通公交车,并扩大覆盖面,投放辆微型公交车开通崖城镇区域内公交线路,投放辆公交车开通海棠湾镇区域内公交线路。接下来,三亚将进一步推行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争取年全市农村行政村通公交率的目标,规划"村村通"公交网络。天府新区应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方便老百姓出行 年月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月日讯(四川新闻网两会报道组记者刘琳)随着天府新区规划与建设的实施,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参加四川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张廷蓉递交提案,建议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 张廷蓉在提案中指出,与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相比,天府新区规划区域内公共交通资源还相当匮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这些区域的市民也难以享受到类似中心城区那样快捷、价廉且优质的公交服务。他说,一些郊区郊县(如龙泉、双流等)公交车发车频率不高,车内设施陈旧、不能刷卡;出租车在中心城区和这些郊区县之间未能实现贯通运营,给市民乘车带来极大的不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资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他建议,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在天府新区内人口集中区域及时开通新的公交线路,新开通线路应注意将偏远乡镇、工业园区、市中心有机的连成一线。并且根据市民上下班时间、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及市民出行习惯,在高峰时段增加发车频率。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若干难点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若干难点 城乡公交一体化近几年在各地快速实施,初衷是解决老百姓的出门难和普惠票价。但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实际困难。 一、法律定位模糊。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地区,多数是县城或远城乡及郊区。而这些区域多数延伸到乡镇。目前法规没有明确界定此类公交属于城乡客运还是城市公交。按目前法规解释,这类车辆属于城乡客运,但各地政府为了便于操作改名为“公交”,因为现行法规对客运管理相对严格,有硬性规定,而“公交”则相对宽松。 二、收购原有线路。大多数城乡客运基本是私人承包,期限长短不一。地方政府为了强力推行“一体化”必然会采取强力一刀切手段。合理但不合法。 三、财政补贴。实施“一体化”的地方多数属于县级或郊区政府,一旦遇到大的财政困难,地方政府是无法延续这么大的补贴。在制定相关实施方案里面,是否有资金来源紧急应急方案是考核方案的合理性持久性的重要标志。另外多数地方政府为了节省投入,车辆购置不足,只能延长发班时间,为过长候车埋下遗憾。 四、超载。公交允许超载,限有效面积8人/m2,城际客车禁止超载。从道路运输许可认定上讲,由于不存在“城

乡公交”的概念,只能登记为客运,核载标准其实为一人一座。如果按现行法律解释,客运班线,核载标准就是一人一座是不允许超载,但国情来讲基本不可能实现。 五、安检。目前具体实施分两派。一类是过安检仪器后再上车,一类是采取直接上车。城乡公交不同于城市公交,相对人群方向比较分散,成员也多样化,网点延伸性太长,班次多,路况不佳等特点。携带危险品或违禁物品的几率远远大于城市公交。且现多数城市禁鞭,但远城区和县、乡镇没有禁鞭,私带危险品为发生重大事故埋下隐患。很多地方“一体化”后,认为上下站点多,安检困难大为由,直接取消仪器安检。但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628号》规定““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其中有关于“危险品不进站”的重要规定。不过安检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法规支持的。 六、快速上车。这是个典型的伪命题。目前关于上车也分两类,即先买票再上车和直接上车投币或刷卡。表面看似乎后种快些,但实际情况相反。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到乡镇客车的特殊性。平时人少,但过节或星期六、日人数陡然增加。“一体化”后,限于资金和成本考虑,班次间隔无法做到15—20分钟/次,大多数为30-60分钟/次,甚至更长间隔。先买票再上车可以提前分流限制人数,如果直接上车再投币,人流大时必然会发生争抢上车现象,大量

001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方法研究

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方法研究 孟永平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达城市的每个角落,如何与地面常规公交网络相协调,规划建设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系统规模更大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从原则及技术路线、衔接判断标准、衔接方法和客流分析反馈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衔接;一体化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城市交通需求规模急剧扩大,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缓解这种状况,大城市纷纷提出了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达城市的每个角落,需要考虑如何与地面常规公交网络相协调,规划建设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系统规模更大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迅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客运交通需求。为实现上述目标,迫切需要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开展了相关探索研究。 2.相关研究理论及经验 2.1相关研究理论 当前国内城市多数面临机制、体制分割问题,轨道交通网与公交网之间常常存在过多的竞争因素,难以形成协调统一,因此网络衔接的一体化首先需要在主要的认识与理念上达成一致。 轨道交通线路通常贯穿城市的主要客流通道,形成城市客流交通主轴,将分散的交通流进行集散,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公共交通服务,且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益,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支撑与引导作用。同时,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巨大,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固定结构,呈现刚性布局特征;地面公交线网呈现弹性布局特征,可调性较强。因此,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网络的一体化衔接要树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基于轨道交通进行地面公交网络衔接优化的理念,整体公共交通的衔接组织强调自上而下的疏散和自下而上的汇集。随着轨道交通骨干功能地位的建立,常规地面公交网络向扩展服务范围、弥补走廊客运能力不足和向轨道线路集散客流的功能转化。

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经验做法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14355588.html,)/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材料 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经验做法 **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辖16个乡镇,515个行政村,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212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1720公里,占全县通车公路的78%。全县营运客车203余辆,农村营运客车132辆,城乡公交73辆,农村班线66条,行政村通车率达95%,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XX年以来,我们在立足客运实际,以繁荣和发展农村客运为突然口,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新农巴士,方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

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城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公交”,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30余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入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愿意去,

关于出台公共交通一体化政策的建议(1)

关于出台公共交通一体化政策的建议 随着温州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就是优化发展公交。但由于前些年温州交通行业管理存在着多头审批,没有统一合理的公交线路布局,国有公交线路和区域内民营中巴原始线路造成重叠,二者经营矛盾突出,前几年经营者之间因线路问题纠纷拦车、闹事、上访等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2006年12月30日市人民政府三位副市长为了社会稳定共同作出批示,并下达市政府(2006)358号抄告单,要求在温州城乡公交一体化方案出台前暂停公交线路的审批和延伸。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致使私家车大量增加,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繁忙,通行压力大困扰着市民的出行。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和交通拥堵影响了温州城市的形象,制约了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走“公交一体化”道路,解决私营中巴与公交公司为争线路而产生的矛盾,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为此,建议: 一要建立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的城市公交运营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或自愿解除合同给予补偿的方法来进行改革,组建国有公交独资公司,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交公司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面,而且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二要按照发展大公交的思路,引导公交集团重组兼并有关市区内的短途客运企业,统一安排市区公交线路资源,有序经营,进一步方便我市群众的出行交通问题。公交集团应合并各个私人中巴公司,开通各欠发达地区的更多专线,用城市的盈余填补欠发达地区人们的交通出行便利,带动

地区发展均衡,使得城市聚居人口更多的愿意生活在交通便利的乡村,使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到市区的每个村居。 三要树立扩路永远跟不上汽车发展速度的理念,在不断完善交通道路设施的同时,把精力放在不断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使城市公共交通在发展、通行、资源配置使用、出行选择等方面实现优先。针对当前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合理布局线路和站点,提高运营服务质量等。并逐步形成规模,建成本市快速公交网络骨架,真正使公交车成为快捷、便利的城市主要交通工具,逐步使乘坐公交车比驾驶私家车更加快捷,从而使不开私家车、乘坐公交车成为多数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城乡公交一体化

2003年,郑州市开通了郑州至新郑的城乡班车线路,因与公交线路重复,为争客源,城乡客车一周内两次围堵公交公司大门。2005年,山西吕梁市开通农村客运车辆,解决了沿线34个行政村农民的出行问题,因与城市公交发生线路冲突,被市城建局扣留班车5部,致使该公司车辆全部停运,引发行政诉讼。 如此多的矛盾和冲突,源于城乡分割的运输管理体制。城市公共交通和城乡公路客运的经营模式和行业管理政策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公共交通由建设部门管理,享受特许经营权,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经营,充分享受城市资源;城乡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市场开放,多家经营,车辆实行单车承包、租赁经营,税费重,客运企业弱小、客运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 这种城乡分隔的客运管理体制,导致城市公交车出不了城、农村客车进不了城,造成了经营者的不平等竞争,长途客车和城市公交为抢客源、抢路线,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阻碍城乡交通的融合,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工程,笔者认为,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统一管理。管理体制问题是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必须实行管理体制一体化。笔者建议,把公交管

理职权划归交通部门,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实施管理机构、交通规划、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相对集中,对城乡公交实行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运作标准、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优待政策等“八统一”。 二是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城乡公交的一体化直接体现于公交线网和场站的一体化。主管部门应该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理念,切实打破行政区划、部门职能界限和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分期分批逐步完善中心城区至郊区、郊区至乡镇、乡镇至建制村三层客运网,与城区公交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新机制。 城乡客运场站是发展城乡客运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站场设施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少站场,已成为城乡客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合理设置和建设城乡公交站场,建设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场站。 三是优化经营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现有城乡客运市场大都实行挂靠和承包经营,经营主体“散、小、多、乱、差”,市场秩序混乱。必须优化城乡公交经营主体,通过招标、拍卖、服务质量承诺的方式整合现有经营车辆,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江浙城乡公交一体化考察报告(精)

江浙城乡公交一体化考察报告 3月4日至11日,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率团一行9人,赴江苏句容、溧阳、吴江和浙江萧山、义乌进行了为期8天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以上市(区)在公交线网规划、运力配置、票价政策、场站建设、财政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此次考察目标明确,大家深受启发,对推动我市今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各自发展及现状 (一)江苏镇江句容市。地处苏南,全市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辖9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风景区管委会,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50亿元,列百强县第89名,曾经为交通运输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现场会的分会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2条,公交车72辆,日均客运量2万人次;城乡客运班线12条,班车

106辆,发车间隔约40分钟;镇村公交线路49条(学生接送线路199条,涉及学生5509人),公交车125辆,覆盖全市529个农村居民点,行政村和居民点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0%。 2001年,句容市对原挂靠车辆进行承包经营改革,2005年开通了第一条城乡客运一体化班线,2008年7月,企业出资380万元对7条农村公交班线129辆农巴车进行了回购(平均1.2万元/车),全面完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2009年4月-2010年2月,逐步开通镇村公交,基本形成了“三级”客运网络。2012年2月,句容市华通客运公司与镇江客运句容分公司注资入股,成立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和长途客运4家有限公司,预计2015年初步完成体制改革。 票价政策方面,城市和镇村公交实行一元一票制(最远镇村线路26公里),IC卡9折,月票45元;城乡客运实行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