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象学复习提纲答案

气象学复习提纲答案

气象学复习提纲答案
气象学复习提纲答案

气象学复习提纲答案(姜超版)(有些图挂了)来源:孙平天~Sul的日志

第一章引论

1. 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

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天气。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2.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大气垂直分层依据:大气温度铅直分布,扰动分布,电离现象等。

各层特点: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上升100m降低0.65度。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不均。

平流层: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不变或略有上升;25-30km,气温升高较快;平流层顶,气温约升至-3~-17度。

空气铅直运动远比对流层弱,以水平运动为主。

气流平稳,天气晴好,适宜飞机飞行。

水汽、尘埃含量极少,基本无云。

3. 气温直减率的定义。气温直减率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分别表示什么?

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垂直方向每变化100M气温的变化值。

气温直减率大于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温直减率小于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这时称为逆温层。

气温直减率等于零,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这时称为等温层。

4. 名词解释

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含量时的水汽压力。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且气压一定时,使气温降低到达水汽饱和时的温度。

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

云: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冰晶,或两者混合组成的可见聚集体,底部不与地面相接,并有一定厚度。

降水: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5. 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d=ew-e d>0未饱和 d=0已饱和 d<0过饱和

t>td未饱和 t=td已饱和 t

6. 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详见课本P15.16 公式1-4 1-5 1-8 。。。露点温度: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度(P)、太阳高度、太阳直接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之窗。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示。

大气透明度:当太阳在天顶时,即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直射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0之比,可表示为:P=S/S0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

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朝向四方,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之窗:地球辐射中波长为8.5-11微米波段的辐射几乎没有为大气所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并进入太空,像大气为这个波段长开了一个窗子,故名为"大气之窗"。

2、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

(1)长波辐射是波长大于4μm的辐射。由于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变化与200—300k)远比太阳温度低,所以地面和大气发射能量的绝大部分(99%)是波长4—40μm范围内的长波辐射。

(2)①对流层大气能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太阳辐射有各种波段,主要集中在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其中被对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的红外线的辐射能力较弱,紫外、可见的辐射能力较强,但是紫外线大部分被平流层的臭氧吸收,而辐射能力较强的可见光基本能透过大气直接射向地面,使地表增温。

②地面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对流层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所以说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由太阳直接辐射和漫射辐射两部分组成。

太阳直接辐射

漫射辐射

定义

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

来自整个天穹向下的散射辐射和反射的太阳辐射之和

影响因子

与云层厚度成负相关,

与海拔高度成正相关

于云量成正相关

测量仪器

直接辐射表

天空辐射表加挡板

5、什么叫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和公式。有哪些影响因子?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以Ln表示,

有 Ln=Lo—La

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随地面温度、气温、空气湿度以及云的状况而变化。

4.地面净辐射的概念,地面净辐射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水平地表面吸收的辐射能与损失的辐射能之差,称为地面积辐射(B) B=(Sb+Sd)·(1-r)-Ln或B= Sb+Sd-Sr- Lo+La

其中Sb代表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Sd代表漫射辐射通量密度,r是反射率,Sr地面反射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Ln是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Lo-La)。

6.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B=∠E+P-Qs ,式中B为净辐射,P感热通量,∠E为潜热通量,E为蒸发或凝结量,∠为蒸发或凝结消耗量,约等于2.5×106J/kg,Qs为土壤热通量。

7.逆温的定义。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在一定条件下(气温直减率为负时),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称为逆温;

常见的逆温主要有辐射逆温和平流逆温两种(其余还包括下沉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晴朗、微风、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使地面失去保温层,散热快又多,因而降温激烈,微风有助逆温层向上扩散,但风速<2-3m/s,如风大,上下层空气间的湍流交换加强,热量下传,不利于逆温层的形成。

8.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一日中,同一地方的土壤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土壤日较差,同样,一日中,同一地方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的因子有地面热收支状况和土壤热特性、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季节(夏季大于冬季)、地表面状况、天气状况,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季节(夏季大于冬季)、地表面性质、天气状况、高度。

9.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的定义。如何计算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

活动积温是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是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活动积温:

y=∑ti≥B

y为活动积温,ti≥B为活动温度,为该生长发育期始日到终日(1-n)之和

有效积温:X=∑(ti≥B-B)

式中,X为有效积温,ti≥B-B为有效温度。

意义:1.在林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中,积温被用做林业区划主要的热量指标

2.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期,要求不同的积温

3.积温可以作为树木物候期。发育期和病虫害发生期等重要依据

4.积温可以为植物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引种和推广的盲目性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降水量是白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或融化后的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降水绝对变率是某一时期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可表示降水量的变动程度。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可表示某地降水量的可靠程度有多大。

2.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是什么?

温度、风速、气压;在有植被的地方,既有土壤蒸发及植物表面截持水分的蒸发,又有植物蒸腾,蒸发与蒸腾之和,称为蒸散。

4.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

两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同时还需要有水汽凝结核的存在;四个途径,即辐射冷却、绝垫冷却、接触冷却和混合冷却。

5.辐射雾、平流雾形成条件有哪些?

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导致接近地面的空气层冷却降温而形成的雾,其形成条件与形成辐射逆温的条件基本相同。

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动到冷下垫面上而形成的雾,其形成条件是一天中任何时间,只要有暖湿空气移动到冷下垫面,平流雾就可持久不散。

6.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型?

云可分为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

7.形成降水的原因有哪四种?

地形抬升作用,热对流作用,气旋活动,台风活动。

第五章大气的运动

1. 名词解释

低压:是中心气压低,向四周气压逐渐升高的闭合等压区,其对应的空间等压面是下凹的,形如盆地。

低压槽:是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高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高压:是中心气压高,而四周气压逐渐降低的闭合等压线区。其对应的空间等压面是向上凸起的,形如山丘。

高压脊:是从高压区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低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鞍行气压场:相对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其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大气活动中心:指影响大范围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常年性或季节性的稳定的高、低压系统。

2. 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有哪些?这些力的定义有哪些?每个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起作用?

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力。

地转偏向力:因地球的自转而使空气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叫地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当空气做曲线运动时,在曲线轨道上运动的质点,时刻受到一个离开曲率中心向外的力叫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空气运动时,空气与地面或空气与空气相互摩擦产生的力叫摩擦力。

3. 简述地转偏向力的性质。

1.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在运动方向上无分量,因此只改变运动方向,不能改变运动速度。

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有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的时候产生,当风速为零时,空气不受地转偏向力。

3.水平地转偏向力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极地最大,为2vw,赤道最小。

4. 什么是地转风?

空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沿等压线作惯性等速直线运动,叫地转风。

什么是梯度风?

当空气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三个里达到平衡时的风叫梯度风。

画图并说明北半球的地转风、梯度风是怎样形成的?

图见教材125页图5-10和5-11

在南北半球,它们与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关系(风压定律)是什么?

在北半球,地转风平行于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正好相反。

5. 用图解释平直等压线和高低气压系统中摩擦层的形成过程。

图看课本127页,图5-12和图5-13

6. 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的定义。画图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海陆风:是海陆之间形成的,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方向的风。

山谷风:是由于在接近山坡的空气与同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间,因白天增热与夜间失热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

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一种干热风。图见课本1 31页图5—18 5-19

7.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分别是在哪些因子下形成的?(答案不太对,本人建议可以忽略这题)

单圈环流的形成前提:地球没有自转,而且地球表面光滑。赤道地面由于低温高,空气膨胀上升,使垂直气压梯度减小;极地地面由于温度低,使气压垂直梯度变大。因此,在赤道上空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极地高,形成有赤道向极地的气流。

三圈环流:赤道地区气温高,形成上升的暖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北纬30度附近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就不能再继续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度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8. 什么是行星风系?

全球范围内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行星风系。

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负极地低压带、基地高压带。

风带有: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赤道无风带。

在行星风系的控制下,各纬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赤道低压带是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复合带,气流上升风力减弱,对流旺盛,云量较多,降水丰沛。副热带高压带是极地东风和中纬度西风交馁的地区。两种不同性质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叫做极峰,在极峰地带有频繁的气旋活动。极低高压带,是气流下沉辐散区,由于辐射冷却的结果,大气层结稳定,晴朗少云,温度极低,形成冷空气的源地。

第六章天气和气象灾害

1. 什么是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么进行分类?由下垫面性质可分为哪7类?试述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天气特征,并阐述我国春夏秋冬在不同气团影响下的主要天气特征。

气团:占据广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铅直方向各种物理属性的分布比较相似,在它控制下有大致相同的大块空气。

形成条件:气团源地必须具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比较稳定点的环流条件。

分类:根据气团源地和下垫面性质划分的地理分类和根据气团移动时与所经下垫面温度对比划分的热力分类。

按下垫面分成7类:北极气团、中纬度气团(大陆气团、海洋气团)、热带气团(大陆气团、海洋气团)、赤道气团(只有6类)

影响-主要是变性中纬度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其次是中纬度海洋气团,热带中性气团和赤道气团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导致我国寒冷干燥的的天气。

热带太平洋或南海气团:冬季势力较弱,是江南冬季多雨的主要成因

夏季:热带太平洋或南海气团:是主要气团,形成雷暴天气

西伯利亚气团:夏季势力北退,出现在长城以北

热带大陆性气团:青藏高原附近,形成干燥、晴朗、日照强烈的天气。

赤道气团:造成炎热、潮湿和多雷阵雨天气

春秋季: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太平洋或南海气团分据南北,实力相当,并频繁交替,天气多变。

2. 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峰的定义和天气特点。

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天气特点:气压下降,先后出现卷云、高卷云、高层云、雨层云。离锋线越远,云越薄越高;靠近锋线,多为连续性降水。锋过后,风速增强,风向转变。锋线过后,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风力减弱。

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天气特点:

1、缓行冷锋:降水与云系与暖风相似,但次序相反,降水出现在锋线后,多为连续性降水。锋过后,风速增强,风向转变。锋线过境后,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风力减弱。

2、急行冷锋:形成浓积云和积雨层,常出现雷暴、冰雹和阵性降水天气,云雨区狭窄,或只在冷空气中出现晴天积云或层积云。

冬半年,锋上只出现高云鹤中云,甚至出现少云天气,峰后有大风和风沙天气;

下半年,锋前常产生旺盛层积云,锋线临近时,往往狂风骤起,乌云满天,暴雨倾盆,雷电交加,锋线过后,气压上升,天气很快转晴。

准静止锋: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锋面受地形阻挡,锋面成准静止状态的锋

天气特点:云区和云区宽,降水强度将暖锋小,但持续时期要比暖锋要长,往往连绵细雨不断。

锢囚锋:锢囚锋是冷锋快行赶上暖锋,或两条冷锋合并而成,如果锋前冷气团比锋后气团更冷,称为暖性锢囚锋;如果锋后气团比锋前的

气团更冷,称为冷性囚锢锋。

天气特点:在囚锢点附近,上升运动增强,因而云层增强,雨层扩大,囚锢锋两侧都是降水区。

3. 画图并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点。

图:140页图气旋前部具有暖锋云系和降水特征,云系向前伸展很远,气旋后部具有冷锋云系与降水特征,据气旋中心较近的还有一段冷锋。

气旋暖区中的天气特征,如果暖区为海洋气团控制,离中心较远处是少云天气,靠近中心处有层云,层积云,并下毛毛雨,有时还出现雾;如果为热带大陆性气团控制,测因气候干燥,通常没有降水,至多有一些薄的云层。在发展强的气旋中,常出现大风天气,暖区有时出现西南大风,冷锋后产生西北大风,北方还伴随风沙现象。

气旋锢囚后,由于地面风速增大,辐合作用使气旋内上升运动增强,云和降水显著加剧,随着气旋进入消亡阶段,云和降水开始减弱,降水区不再连片而呈散零状态,最后云和降水消失。

4. 试比较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

气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气旋中心气压越低,气旋中的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速也越大。所以常用气旋的中心气压值表示其强度。气旋中心有气流辐合上升,上升气流绝热冷却,容易造成水汽凝结,因此气旋内多为阴雨天气。

反气旋也称高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反气旋的范围比气旋大得多。反气旋中心的气压值越高,反气旋强度越强。反气旋近地层中心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引起气流下沉,故反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以晴朗少云,风力经稳为主。

5. 画图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从你所学知识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有哪些影响?

6. 冰雹的定义,降雹的条件。霜冻的定义。霜冻的种类,影响霜冻形成的因子。

冰雹的定义:从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降下的固态降水物。

降雹的条件:1、强烈的上升气流

2、丰富的含水量

3、足够的低温和适当的温度配置

4、冰雹胚胎数量适当

霜冻的定义:在植物生长的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附近气层的温度降到0度或者0度以下,引起植物收到伤害或者死亡的现象。

种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混合霜冻

影响因子:1、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特别是辐射霜冻。

2、与地形有关,特别是对霜冻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土壤状况对霜冻的发生和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7.干旱的类型和指标有哪些?预防干旱有哪些措施?

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生理干旱

降水量降水距平土壤湿度干燥度

措施: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

选用耐旱植物,培育抗旱品种

节水灌溉

地面覆盖和化学控制措施

8.洪涝灾害和类型和指标有哪些?试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

洪水害涝害土壤湿害

涝害分级法标准差法降水量距平分布法

天气气候地形。土质。社会因素以及人为地活动P165

措施:165

第七章气候和中国气候

1,名词解释

大陆度:表征某地气候受大陆影响程度的指数。

干燥度:干燥度=最大可能蒸发量/降水量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他们出现是对我国气候有哪些影响?

厄尔尼诺: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

拉尼娜: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

2,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3,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4,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3,洋流如何影响气候的?

1,洋流缩小了南北温差,海洋承担了33%的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

2,洋流增大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温度。

3,洋流对降水、雾的影响:暖流沿岸多降水,大陆冷洋流沿岸多雾。影响到各地气候。

4,海陆分布对气候有何影响?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有哪些?

海陆对气候影响显著,在地球上形成了差别很大的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P183

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丰沛且各季节分布均匀。

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且集中。

5,地形对气候的形成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山脉对气流有阻挡抬升作用,往往在向风一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并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下降水增多;在背风一侧,空气下沉增温,降水减少,出现焚风,形成雨影。

在某些盆地,因盆底山顶昼夜受热不同,形成山谷风;冬季冷空气下沉,形成逆温,山坡有气候倒置现象;在隘口,有狭管大风。

农业上利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往往可以趋利弊害。如中国把三叶橡胶树大面积种植到北纬18-24°地区,已获得成功,而世界上的橡胶树,均种植在南北纬17°的范围内。

工矿业利用地形气候,也可避免或减轻大气污染。

6,气候型的概念。有哪些气候型?

气候型:同一气候带内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按环境特征进行气候划分称气候型。同一气候带内可出现不同气候型,不同气候带内可出现同类气候型。

气候类型:海洋气候型,大陆气候型,高山气候型,山岳气候型,海岸气候型

7,季风的定义,原因。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哪些区别?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是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

特点P204

亚洲东部和南部都是世界上季风盛行的地区,被称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中国的季风是东亚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的西南地区,称为西南季风。就季节而言,中国季风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夏季风是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组成。中国的季风是海陆分

布、行星风系和青藏高原等地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很本的原因是海陆分布的热力差异。由于海洋与陆地物理性质不同,海洋的热吝里高于陆地,陆地比海洋吸热快得多,放热也快得多。所以,冬季陆地气温明显低于海洋,成为高气压区,而海洋气温偏高,成为低气压区,则形成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凤岁而夏季,陆地气温明显高于海洋,海洋为高气压区,陆地为低气压区,则形成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中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海陆影响显著,热力差异大,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季凤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而冬季严寒、高压的青藏高原则起了加强冬季风的作用,夏季这里成为低压区,又起了加强夏季风影响的作用。行星风系在形成中国季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西南季风的形成上,西南季风实际上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行星凤系的季节移动,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偏转,才形成西南季风的。季凤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冬季风使中国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加剧了南北的温差;夏季风给中国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处于回归高压带上,但却未形成沙漠地带,反而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冬夏季风的交替更迭,使中国成为世界典型的四季分明的国家,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更具特色。季风还使中国成为旱:劳等灾害严重的国家。

8,简述高山气候与高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

高山气候是指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候类型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梯度变化;高原气候主要指青藏高原区域上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也叫夏干气候,全年降雨较少;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风向有显著变化,降雨丰富主要集中在季风季节

第八章小气候

1.小气候的定义: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大气候特点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这种在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构造和特性不同,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地层与大气候所不同的特殊气候,称为小气候。

小气候的特点:范围小、差别大、很稳定

2.从温度、湿度和风来说明森林小气候的特征

林内及其附近温度变化缓和,湿度增加,风速减弱

3.“论述”城市气候的特点

㈠由于人类活动,使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微粒、气体污染物比郊区多

㈡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结果,到达城市下垫面辐射通量密度受到减弱

㈢人为热释放量在城市内部的分布不均;城市下垫面的热储量多于郊区;蒸散的热量城市比郊区少;大量的热量消耗于感热交换上。

㈣城市内部的气温常比郊区高(城市热岛)

㈤城市的空气湿度较低,雾日比郊区多,城市上空的云量和降水均比郊区多

㈥城市热岛强度增大时,会形成风向指市中心的城市风

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

⑴城市人工热源的作用

⑵城市不透水的人为建筑覆盖度大,植物少,消耗于蒸发散的热量减少

⑶市区风速减弱,减少了热量的水平输送

⑷城市上空污染物质多产生了保温作用,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⑸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常大于郊区,夜间冷却降温比郊区缓慢

如何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⑴使用清洁能源,减缓空气污染,降低保温作用

⑵保护并增大绿地,水体面积,有利于蒸散出热量

⑶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⑷在城市建设规划时,注意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DOC)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气候学历经经典、天气气候到现代气候学的发展过程是科学观念的革命,它包括认识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启示我们从系统中学习气候,学习气候又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地球表层系统。 一、现代自然地理学与气象气候学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表层系统——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2、气候系统与地球表层系统——几乎相互覆盖的研究客体,但重点不尽相同。 3、气候系统也包括了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 4、其中,大气圈与自然地理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中,大气圈最为活跃,是联系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地 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特点的主要背景之一,也是构成地球表层系统重要圈层 二、大气圈——是处于特定条件下及具有特定成分的气圈 1、气候系统如何起动与运动,其中的热力、动力过程 2、气候系统中各部分的联系,相互作用与耦合的整体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的综合性与地域的差异性,以及气候系统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 三、特定成分及其影响: 1、主要及微量成分 2、微量成分及其特殊作用:—温室气体 —平流层与臭氧层--生命保护层,

—三态共存,参与能量,辐射,及天气 过程 四、重力场对大气层的约束及影响: —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地面为下边界,绕地球旋转的圈层。 —影响之一:垂直层结的形成——大气分层: 水平尺度>>垂直尺度。 五、对流层: 是深受下边界(热力及动力)影响的大气最底层,集中了80%的大气质量,也是大气圈层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 六、水汽对大气状态影响之——湿空气状态方程 七、微量气体: 在气候系统中存在着短周期的微循环,成分可变。含量虽少,但对热辐射非常敏感,因而对大气热状态影响很大,人类活动参与了微循环一可造成对大气行为有意或无意的干扰。 影响举例:臭氧层 问题:地面条件如何影响大气活动(热力及动力)—相互作用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气候系统物理过程之一 太阳能启动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形成全球温度差异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以及周期和非周期变化。地气间的热能交换过程是地表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它从能量上把几个圈层连接在一起。 一、太阳能进入气候系统 1、主要途径:太阳辐射能地面大气 太阳短波辐射经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吸收成为地面热能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饱和差、相对湿度、露点、饱和水汽压。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简述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4.如何用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5.已知气温和饱和差,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第二章辐射能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P)、太阳高度、可照时间、日照时间、直接辐射、大 气逆辐射、大气之窗、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的来源? 3.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计算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总辐射、反射率、 大气透明度? 4.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5.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论述植物和太阳辐 射的关系。 6.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 7.写出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章温度 1.名词解释: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生物学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解释公式中各项的意义。 3.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4.土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规律?它与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差异? 5.近地层气温的铅直变化规律。 6.简述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逆温对农林业生产有何影响? 7.界限温度的概念,5个界限温度在林业上的作用。 8.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简述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 2.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 3.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 却方式下产生的? 4.辐射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5.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 用来表示什么? 6.简述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7.从你所学知识说明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天气学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重点及难点: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2、“P”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3、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思考题:1。观测者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的力有哪些?写出其表达式及说明物理意义。 2。在“Z”坐标系及“P”坐标系中,固定点温度变化由什么决定? 3.质量通量散度定义及其表达式是什么?4.及含义是什么? 5.大尺度系统运动可作为什么处理? 6.位势及位势高度含义是什么? 7.实际工作中分析高空图为什么分析等压面图而不分析等高面图? 8.“Z”坐标系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可以用“P”坐标系中什么表示? 9.“Z”坐标系及“P”坐标系地转风表达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10.大尺度系统运动中,低压中心周围风场为什么逆时针旋转?高压中心周围风场为什么顺时针旋转?11.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边缘等压线为什么可以分析密集些?风为什么可以加大或无限加大? 12.热成风表达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13.正压大气、斜压大气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4.解释某气层间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15.注意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在天气分析中应用。 16.会画图分析摩擦层中地转偏差的方向。 17.掌握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分解。 第二章气团与锋 重点及难点:1、锋的空间概念 2、锋及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3、物理解释锋生、锋消的原因 思考题:1。锋、锋区、锋面、锋线定义是什么? 2.等压面图中,锋区内等温线为什么会密集? 3.用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坡度公式是什么?其意义如何?4.会画冷式、暖式锢囚锋剖面图。 5.用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附近气压场、风场、变压场有何特征? 6.锋生条件是什么?锋生锋消公式及其物理意义请说明。 7.稳定大气与不稳定大气中,冷锋爬山是锋生还是锋消? 第三章气旋与反气旋 重点及难点:1、用涡度方程及位势倾向方程解释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 2、用“ω”方程诊断天气系统的上升及下沉运动区 3、用动力因子及热力因子解释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 思考题:1。垂直方向绝对涡度表达式是什么? 2.涡度方程物理意义是什么? 3.位势倾向方程及“ω”方程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4.动力因子热力因子指什么?在天气预报中如何应用? 5.气旋再生与气旋族含义是什么? 6.解释江淮气旋生成两种方式。 第四章大气环流 重点及难点1、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模型 2、急流 思考题:1。季风定义是什么? 2.控制大气环流基本因子是什么?3.解释哈得莱、费雷尔、极地环流圈的形成。 4.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有何不同? 5.请解释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成。 第五章天气形势及天气要素的预报 重点与难点:1、用运动学方法预报天气系统变化 2、高空与地面形势预报方程 3、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个气体圈层,构成了所谓大气圈。 大气的分布是如此之广,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地点不在大气的笼罩之下;它又是如此之厚,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山峰能穿过大气层,而且就以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来和大气层的厚度相比,也只能算是“沧海之一粟”。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圈底部的“下垫面”上。大气圈是人类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强大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这个能源首先经过大气圈而后到达下垫面,大气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除决定于大气本身的性质外,都直接或间接与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有关。这些现象和过程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至为密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它们进行观测、分析、总结,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再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逐步提高,这就产生了专门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气象学。 气象学的领域很广,其基本内容是:(1)把大气当作研究的物质客体来探讨其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等;(2)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3)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4)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水、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由于生产实践对气象学所提出的要求范围很广,气象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气象学上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差异很大,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气象学乃分成许多部门。例如有专门研究大气物理性质及其变化原理的大气物理学;有着重讨论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据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天气学等,而其中与地理和环境科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气候学。 气候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气候。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而气候指的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例如从上海近百年的长期观测中总结出,上海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风小、潮湿的梅雨天气,但是有的年份(如1958年)会出现少雨的“空梅”,也有的年份(如1954年)6—7月连续阴雨50—60天,出现“丰梅”。“开梅”和“断梅”的迟早也历年不同,这是上海初夏时的气候特征。 由此可见,要了解一地的气候,必须作长时期的观测,才能总结出当地多年天气变化的情况,决不能单凭1958年一年的观测资料,来说上海初夏的气候是干旱无雨,也不能凭1954年一年的情况,就说上海的初夏气候有持续50—60天的阴雨,那都是个别年份出现的具体天气现象,而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天气学原理 大气科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江淮气旋:江淮气旋四季均有,春和初夏较多,主要发生在江淮气旋生成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赣地区。江淮气旋是造成江淮地区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强降水、夏季暴雨系统。迅速发展的江准气旋并伴有较强的大风:暖锋前有偏东大风,暖区有偏南大风,冷锋后有偏北大风。气旋东部出现平流雾、低云。天气现象有:1)江淮气旋是造成江淮地区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强降水、夏季暴雨系统。2)迅速发展的江准气旋并伴有较强的大风:暖锋前有偏东大风,暖区有偏南大风,冷锋后有偏北大风。3)气旋东部出现平流雾、低云。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的基本状况。水平尺度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10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几天。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不但影响着天气的类型和变化而且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大气环流的季节转换:(1)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特点:①11月~5月为冬季环流型:西风带三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强,位置偏南,东亚南北两支西风急流。②7月~9月为夏季环流型:西风带四个长波槽,西风急流弱,位置偏北,东亚一支西风急流。(2)两次季节突变:①6月突变——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型②10月突变——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 3、冷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为常见。锋前坏天气:冷锋前部天气较差,锋后偏北风加大,云层变薄,天气转好。锋后坏天气:降水出现在冷锋过后。 4、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而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暖锋多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天空状况较差,暖锋前后均可能出现降水。 5、静止锋: 当冷暖气闭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少时,称为准静止锋,实际工作中,一般把6小时内(连续两张图上),或 24小时移动在2个纬度之内,而锋面位置无大变化的锋定为准静止锋或简称为静止锋。云系出现在锋面以下,无显著降水,有雨量极小的零星降水。云系在锋面上方,降水明显。准静止锋停滞地区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6、铟囚锋: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造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迫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我们将冷锋后部冷气团与锋面前面冷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锢囚锋。锢囚锋附近天气最恶劣。 如果锋前的冷气团比锋后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暖式锢囚锋;空间剖面图上原来两条锋面的交接点称为锢囚点;如果锋后的冷气团比锋前的冷气团更冷,其间的锢囚锋称为冷式锢囚锋;如果锋前后的冷气团无太差别,则其间的锢囚锋称为中性锢囚锋。 7、寒潮: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且过程降温超过10°C。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侵入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剧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6℃以下者称为寒潮。寒潮天气系统包括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冷锋、寒潮地面冷高压。 寒潮天气过程:(1)寒潮中期天气过程:倒Ω流型、极涡偏心型、大型槽脊东移型。(2)寒潮短中期天气过程:小槽发展型,横槽型、低槽东移型。倒Ω流型的特点:(1)初始阶段:在两个大洋北部有脊向极地发展,作为整个过程的开始。(2)酝酿阶段: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建立暖性高压脊,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形成了东亚地区的倒Ω流型。(3)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我国。最后东亚大槽加深并重建,过程结束。 8、MICAPS:Micaps系统是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的英文缩写。Micaps是与卫星通讯、数据库配套的支持天气预报制作的人机交互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像,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为气象预报人员提供一个中期、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的工作平台。 9、锋、锋区、锋面、锋线: 两个热力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狭窄过度带称为锋。两个密度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狭窄过度带称为锋。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的过渡带,称为锋。这一过度区域也称为锋区。锋区的水平宽度约几十到几百公里,一般是上宽下窄。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锋区的宽度表示不出来,可以把它看作空间的一个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面在空间呈向冷区倾斜状态,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 锋按移动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按锋伸展高度分类:对流层锋:地面——对流层顶、地面锋:低层锋——700hap 以下、高空锋:500hap以上,不接地;按大气环流分类分为冰洋锋(北极锋)、极锋、副热带锋(热带锋)。 10、北方气旋:位于45N—55N,包括蒙古气旋(生成于蒙古中部、东部)、东北气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黄河气旋(生成于河套、黄河下游)、黄海气旋(活动于黄海地区)。

气象学与气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章引论 名词解释 1、气象:大气的物理现象(冷热,干湿,大气运动) 2、气候: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 3、天气: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 4、气温垂直递减率:一般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这称为气 温垂直递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度 5、大气污染:也叫空气污染,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维持一定的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正常生活、动植物正常生长以及对气候和各类物品、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标准大气压:指在纬度45°,0℃时,海平面的大气压,一般1个标准大气 压=760mmHg= 问答题 1.何谓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 2.气象学是专门研究大气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过程, 描述各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变迁及原因的一门学科;天气学是研究天气形成、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天气的一门学科。 3.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综合,而气候是指在各个气候因子的 长期相互作用下,在某一个较长时间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4.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的分布和作用

5.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是从低到高逐渐减少的,其功能一是能吸收地 面长波辐射,是低空大气变暖,二是具有“温室”作用; 6.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功能一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其 危害,二是增温,在高空形成一个暖区,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7.水汽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水汽是大气变化的重要 参与者,一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二是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加其三相变化有热量转化,所以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有一定影响 8.大气在垂直方向分为哪几层分层原则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征 9.大气由低空到高空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0.分层原则: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有显着差异的,根据温度、成 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同时考虑到大气的垂直运动等情况进行分层;11.对流层:①高度在平均12km以下;②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 低;③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着;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⑥从低到高有可以分为摩擦层、中层、上层 12.平流层:①高度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②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变,在 大约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着升高,形成一个暖层;③气流平稳,水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尘埃含量少,能见度好,多晴朗天气,偶尔有积雨云冲入 13.同温度下干湿空气那个重,为什么虚温的意义和原理 14. 15. 16.为什么城市地区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一些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分解

集训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2014.09.12) 1、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支配。 2、影响大气运动的真实力有(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有(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3、(1)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叫气压梯度力,由表达式可知,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P 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2)摩擦力: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3)惯性离心力:R C 2Ω= (4)地转偏向力: V 2 ?Ω-=A ,地转偏向力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①.地转偏向力A 与Ω 相垂直,而Ω 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A 在(纬圈)平面内; ②.地转偏向力A 与V 相垂直,因而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做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而不 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③.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右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左侧)。 ④.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当V=0时,地转偏向力消失。 (5)重力是(地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但是地球是椭圆的,任何地方重力都(垂直于水平面)。重力在赤道(最小),极地(最大)。 4、温度平流变化:气块在温度水平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内保持原有的温度作水平运动而对局地温度变化所提供的贡献。 温度对流变化:空气垂直运动所引起的局地温度变化。 局地温度变化=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对流变化 5、连续方程的表达式: 0)(=??+??V t ρρ 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其中)(V ρ??称为质量散度(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为负)。 6、(尺度分析)是针对某种类型的运动估计基本方程各项量级的一种简便方法。通过尺度分析,保留大项,略去小项,可以使方程得到简化。(零级简化方程),就是只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略去其他各项。一级简化方程,是除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外,还保留比最大项小一个量级的各项。 7、重力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位势的单位是(焦耳/千克)。 8、地转风:对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而言,在水平方向上(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的风称为地转风,ρp G ?-=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知识点准备(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Chap1 绪论 1、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意义 2、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3、科学系统的行业气象指标,应具有的“三性”和“二化”主要是什么? Chap2 农业气象 1、农业气象学概念 2、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光强、光质、光周期几个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 5、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五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温 周期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6、水分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物的需水规律、大气降水的影响、土壤水分类型及 其有效性、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水分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7、CO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农田上CO2 的日变化和垂直变化 8、农业上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各灾害的分类 9、农业气候指标的表达形式及举例 Chap3 建筑工程气象 1、风与城市规划, 2、如何改善建筑日照条件 3、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4、采暖区划的气象指标 5、全国集中采暖区划标准及我国划分情况 6、采暖室外计算标准 7、冻胀划分及其强弱的表示方法 8、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9、基本雪压、基本风速、基本风压定义 10、外场施工的天气影响 11、风速、风压在非规定高度处的计算 Chap4 交通运输与气象 1、飞行湍流、飞机积冰、海洋气象导航、公路翻浆、温度力、锁定轨温、飞机颠簸等定义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及气温、风、气压对飞行的影响 3、高原机场跑道与一般机场跑道哪个更长?为什么? 4、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要素以及机场关闭的标准 5、低空风切变定义及各类低空风切变对飞机飞行、起飞、降落的影响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2012.12-1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5℃,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通常以γ表示)、饱和水汽压(p16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E)、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U)、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td)、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成为饱和差d)。 2.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 天气。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②空气以水 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含量极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臭氧: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时,臭氧层的存在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生存起了保护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他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将会导致温度上升,并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水汽:形成各种凝结物如云、雾、雨、雪、雹等,水汽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潜热,引起大气湿度变化,同时引起热量转移,对大气运动的能量转移和变化,地面及大气温度、海洋之间的水分循环和交换,以及各种大气现象都有着重要影响。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气溶胶粒子:使大气能见度变坏,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地面及空气温度。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表示实际空气距离 饱和的程度d=E-e d>0未饱和露点温度:t>td时,表示空气未饱和;t=td时,表示空气饱和;t<td时,表示空气过饱和。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P16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示)、 2.大气透明系数(P大气透明系数是表征大气透明度的特征量,是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透射辐射与入射辐射之比。)、 3.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用S表示)、总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用St表示)、大气逆辐射(投向地面的这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1—2章 1)简述气候系统。 答:气候系统就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雪圈与生物圈在内得,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与气候变化得统一物理系统。 太阳辐射就是气候系统得能源。在太阳辐射得作用下,气候系统产生了一系列复杂得过程,这些过程在不同得时间尺度上与不同得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得相互作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与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复杂得、有机联系得气候系统。 2)名词解释:天气、气候、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天气预报、气象要素、辐射通量密度、比辐射率 答: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与大气现象得综合。 大气状态:大气得气压、气温与湿度等。 大气现象:大气中得风、云、雨、雪等现象。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与人类活动得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得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得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得极端天气状况。 天气系统:指引起天气变化与分布得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典型特征得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过程:天气系统得发生、发展、消失与演变得全过程。 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对天气演变规律得认识,利用多种观测及模拟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作出主、客观得判断。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就是指表示大气属性与大气现象得物理量,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与能见度等等。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得辐射能量称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就是W/m2。 比辐射率就是反映物体热辐射性质得一个重要参数,与物质得结构、成份、表面特性、温度以及电磁波发射方向、波长(频率)等因素有关。 3)哪些自然现象能证实大气圈得存在? 答:a、蓝色得天空。这就是由于大气中得一些非常细小物质成分,如气体、粉尘等,它们得直径较阳光得波长小得多,因此,蓝色得散射量较之于其她任何一种颜色能更多地被选择散射。这种散射称瑞利散射。b、白云。如果形成散射粒子得形状就是球形得,而且其直径并不比阳光得波长小,所有得波长都就是平均地被散射得,这种散射称迈耶散射。因此,云就是白色得。c、风。有风就说明有物质得存在,因为风就是由于大气不同部位得压力差别造成得。如果在真空中就不会有风了。d、流星。流星就就是陨石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其速度太快,与大气摩擦产生热使陨石燃烧起来。否则我们得地球也与月球一样“千疮百孔”。 4)大气圈各层得主要物理特性就是怎样得? 答:a、对流层 厚度:平均11-13km,赤道17-18km,两极8-9km。 质量:约占大气圈质量得75%。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上海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试题(有答案)

简答题(上海): 1、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与特征尺度?(p25) 2、我国境内冬夏两季气团活动特点。(p62) 3、影响锋生锋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105-106) 4、我国有利锋生的天气形势有哪些?(p104) 5、东亚气旋再生的形式有哪几种?(p130) 6、简叙北半球对流层中部(500hpa )夏季与冬季平均环流特点? 7、简叙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8、简叙经典统计预报法、PP 法、MOS 法及异同点? 9、简述“p ”坐标中的垂直涡度方程中等号右端三大项的物理意义。 )()()() (y v x u y v x u f p v x p u y dt f d ??+??-??+??-????-????=+ξωωξ 10、简叙横槽转竖前常有的特征? 11、阐述飑线和锋面的区别。(P415) 12、SR 风暴的特征是什么?(P406) 13、低空西风急流对暴雨的作用如何?(P400) 14、台风移动路径客观预报动力学方法的两类基本模式是什么?(P533) 填空题: 1、高空锋区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显著的质量交换区。 2、气旋的活动和能量过程主要集中在(行星边界层)和(对流层)上部。 3、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 配。(p1) 4、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p2) 5、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快的(运动方向)。对于水平 运动而言,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右)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 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p9) 5、大气运动系统按水平尺度可分为(行星)尺度、(天气或大)尺度、(中)尺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要点 (朱乾根,第四版) 1、寒潮天气过程: 预报着眼点 冷空气路径: 关键区:西伯利亚中部 重要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寒潮冷锋 中短期天气过程的三种类型: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 关键系统: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是寒潮中短期关键系统,五天以上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高压脊 2、降水天气过程: 一般降水形成条件: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 暴雨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暴雨预报着眼点: 我国大雨带的活动情况:江南春雨期、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和东北雨季、华南后汛期、淮河秋雨期 江淮梅雨的环流特征:高层、中层、低层、底层 江淮切变线的形成和转换 西南涡的形成、移动、发展和天气 高空冷涡的形成 低空急流的定义、形成和维持机制、与暴雨的关系 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几种中尺度系统(P385-387) 对称不稳定的定义及静力稳定度判据(P392) 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P395-396) 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生成的作用(P398-399) 3、雷暴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P401) 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P403) 超级单体风暴的结构特征 飑的定义(P406) 冰雹云的主要特征(P408-409) 龙卷定义(P410) 中尺度的尺度范围(P411) 飑线和锋面的区别(P414) 中小系统和大系统的比较(P417)——天气现象剧烈程度 层结曲线;状态曲线;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P423) 气块静力稳定度判据(P422) 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P425) 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P428-430) 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P431-432) 雷暴云的平移和传播(P434) 雷暴天气预报的着眼点(P436) 几类强对流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