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A4纸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A4纸

Abstraction of relationship into new entity Design of an E-R Database Schema

* The use of an attribute or entity set to represent

Impl. of Atomicity and Durability Shadow Database Schema (副本) Useful for text editors, but extremely inefficient for large databases and no concurrent support Concurrent Executions

Adv1: increased processor and disk utilization requested lock is compatible with locks already held by other transactions

Pitfalls of Lock-Based Protocols

数据库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据库概论 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2)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4)数据面向程序 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2)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3)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3.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1)数据冗余性(2)数据不一致性(3)数据联系弱 4.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4)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5)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5.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1)现实世界: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称为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3)机器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类型是概念的内涵,值是概念的外延 6.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 7.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8.数据模型的种类: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一类中的例子有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 9.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是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插、删、改)两类操作的实现数据完整性约束:给出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 10.层次模型的特点: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缺点是:(1)只能表示1:N联系(2)由于树型结构层次顺序的严格复杂,引起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也很复杂,因此编写应用程序也很复杂。 网状模型的特点: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网状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查询效率较高。缺点是: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12.关系模型的特点: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特点是:关系模型与层次、网状的最大差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1:n联系、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1:n联系、m:n联系 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二、网状模型: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1.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 1.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①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②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 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③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及物理记录。 2.两级映象 ①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②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3.两级映象的意义 ①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②数据的存取完全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 数据库管理系统 1.DBMS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①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②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③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DBMS的组成: DDL语言 DML语言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专

一、选择题 1.以下内容中不属数据库所具特点的是()。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存储数据量大D.最小宂余 2.以下表达数据库管理系统含义的是()A.DBA B.DBMS C.DB D.DATA 3.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A.概念数据模型B.结构数据模型 C.物理数据模型D.逻辑数据模型 4.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5.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数据模型是()。 A.层状模型B.网状模型C.混合模型D.关系模型 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 A.外模式、模式、子模式B.子模式、模式、概念模式 C.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8.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A.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D.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 9.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调用 B. DBMS调用OS C. OS调用DBMS D. 并发运行 10.下列四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11.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A.E-R模型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D .面向对象的模型 12.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 A.不能全同B.可全同C.必须全同 D.以上都不是 13.组成关系模型二维表的最小数据单位是()。 A.记录B.数据项C.字段 D.数据库文件 14.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A. 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模型 15.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16.设关系R和关系S的元素个娄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即: T=R×S,则关系T的元数个数是() A.7 B.9 C.12 D.17.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 ) A.对文件进行预处理 B.尽早执行选择运算 C.执行笛卡儿积运算 D.投影运算 18.SQL语言称为()。 A.结构化定义语言B.结构化控制语言 C.结构化查询语言D.结构人操纵语言19.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INSERT、DELETE、UPDATE实现哪类功能()。 A.数据查询 B.数据操纵 C.数据定义 D.数据控制 20.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A.CREATE B.ALTER C.UPDATE D.INSERT 21.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A.安全性B.完整性C.可靠性D.一致性 22.设有关系R=(A,B,C)。与SQL语句SELECT DISTINCT A FROM R WHERE B=17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 A.πA (R) B.πB=17(R) C.πA(σB=17(R)) D.σB=17(πA (R)) 23.设有关系R(A,B,C)和S(C,D)。与SQL语句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C=S.C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A. σR.C=S.C(πA,B,D(R×S)) B. πA,B,D(σR.C=S.C (R×S)) C. σR.C=S.C((πA,B R)×(πD S)) D. σR.C=S.C(πD((πA,B R)×S)) 24.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 A.更新视图 B.查询 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基本表 D.在视图上定义新视图 25.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A. 左外联接 B. 右外联接 C. 外部并 D. 外联接 26.下列不属于视图的作用是() A.视图能简化用户的操作 A.视图能使用户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B.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C.视图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综合全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一个表中的主键字段都不能为空或者重复的值。 事务的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指的是,事务中包含的程序作为系统的逻辑工作单位,它所做的对数据修改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 X封锁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所。直到T释放A上的锁。可见X锁只允许一个事务独锁某个数据,具有排他性。 两段锁协议 两段锁协议是指每个事务的执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长阶段(加锁阶段)和衰退阶段(解锁阶段)。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使用数据字典为简单的建模项目。 DBA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实体 数据库实体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不同管理对象。 简答题 简述事务所具有的ACID特性。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关系模型有何特点? 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4.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 什么是事务,事务有哪些特性? 事务(Transaction)是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 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事务应该具有4个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这四个属性通常称为ACID特性。 什么是视图,它与表的区别是什么? 视图是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中导出的表,是从现有基本表中抽取若干子集组成用户的“专用表” 区别:1、视图是已经编译好的sql语句。而表不是 2、视图没有实际的物理记录。而表有。 3、表是内容,视图是窗口 4、表只用物理空间而视图不占用物理空间,视图只是逻辑概念的存在,表可以及时四对它进行修改,但视图只能有创建的语句来修改 5、表是内模式,试图是外模式 6、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SQL语句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3.目前,数据库管理系统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是(C)。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C.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三级结构从内到外的3个层次依次为(B)。 A.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B.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C.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D.内模式、外模式、模式 7.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8.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B)。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 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9.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外模式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B.模式改变时保持外模式不变 C.内模式改变时保持模式不变 D.数据改变时保持应用程序不变 10.公司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部门到职员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数据(Data):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1)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2)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易扩展、冗余度较小; 3) 数据独立性较高。 数据库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 1) 数据定义功能; 2)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3) 数据操纵功能; 4)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 其他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 定义: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系统构成。 5、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不仅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也是结构化的;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逻辑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7、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2)两类数据模型: 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3)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4)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2)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 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6) 实体集(Entity Set):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7)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5)三大经典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8、数据库系统结构: (1)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2)三级模式: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藐视,是所有用户的公共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3)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 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1、关系 (1)码 候选码(Candidate key):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主码(Primary key):若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带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复习资料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120分钟 【题型】 选择、填空与应用 【复习内容】 一、基本概念的掌握。 1.信息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 2.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可储存并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序列。 3.数据与信息有什么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4.数据模型就是对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数据特征的抽象。 5.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与基础。 6.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7.DDL意为数据定义语言,主要用于各级数据结构模式的定义和描述;DML意为数据操 纵语言,主要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DCL意为数据控制语言,主要用来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进行定义与检查,以及数据的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等功能的实现。 8.计算机的数据管理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3个阶 段。 9.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0.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11.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12.实体的特征称为属性。 13.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者属性组,称为实体的键。 14.实体、属性和联系称为E-R模型的3要素。 15.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16.数据库的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三种。 17.层次模型采用树型结构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采用图(网络)结构表示数据 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采用表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18.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19.外模式/模式映像的设立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的设立保证了数据的物 理独立性。 20.DBA是指数据库管理员。 21.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 2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库的操作功能、数据库的保 护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和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等。 23.参考第一章课后习题一的所有概念 24.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25.关系是一种进过规范化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 26.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超键。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

数据(Date):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他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数据库(DB):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唯一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见算计的基础软件,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管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在CREA TE T ABLE中用PRIMARY KEY 定义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在CREA TE T ABLE中用FOREIGN KEY短语定义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前两个被称作关系的两个不变性。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对应于视图和部分基本表,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SQL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于一体 主要特点: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主码不能为空。 触发器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过程。作用:一旦定义,任何用户对表的增删改操作均由服务器自动激活相应的触发器,在DBMS核心层进行集中地完整性控制。触发器类似于约束,但是比约束更加灵活,可以实施比FOREIGN KEY约束、CHECK约束更为复杂的检查和操作,具有更精细和更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 查询处理的步骤: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优化查询执行并发控制保证了事务的什么性质:隔离性和一致性。 排他锁(写锁、X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 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读锁、S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 可串行化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的执行这些事务时的结果相同,称这种调度策略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故障的种类:事务内部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各种故障对数据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数据库本身被破坏;二是数据库没有破坏,但数据不正确。 事务通常从BEGIN TRANSACTION开始,以COMMIT或ROLLBACK结束(COMMIT表示提交,即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ROLLBACK表示回滚 等级日志文件的原则:①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非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②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E-R模型(也称概念模型)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关系模型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用关系(即二维表)表示。必须使用游标的SQL语句有:查询结果为多条记录的SELE CT 语句、CURRE NT形式的UPDA TE 和DELECT语句。 1 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 2 第二范式(2NF)数据库表中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部分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指的是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某些字段决定非关键字段的情况),也即所有非关键字段都完全依赖于任意一组候选关键字。 3 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 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x->y,但是y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x->y但是y x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多值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Z 是U的子集,并且Z=U-X-Y。关系模式R(U)中多值依赖X→→Y成立,当且仅当对R(U)的任一关系r,给定的一对(x,z)值有一组Y的值,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值而与z值无关。0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①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 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②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 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 模型。③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 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④物理结构设计:为逻辑 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 构和存取方法)⑤数据库实施:建立数据库,编制和调试应 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简要说明三级模式时数据独立性的作用 当模式改变时,有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 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 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 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 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 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2什么是数据字典?它包含哪些项?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 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数据项,数据 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3.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库的安全 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的数据泄漏、更 改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 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确的数据。数据 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因此, 完整性检查和控制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 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 非法操作,防止他们对数据库的非法存取。 4.视图和基本表的比较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 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 基本表中。所以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 的数据也就随之改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视图就像一个窗 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及其变化。 区别:1视图是已经编译好的sql语句,而表不是2视图没有 实际的物理记录,而表有。3表是内容,视图是窗口4表只用 物理空间而视图不占用物理空间,视图只是逻辑概念的存在, 表可以及时四对它进行修改,但视图只能有创建的语句来修 改5表是内模式,试图是外模式6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 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SQL 语句的集合。从安全的角度说,视图可以不给用户接触数据 表,从而不知道表结构。7表属于全局模式中的表,是实表; 视图属于局部模式的表,是虚表。8视图的建立和删除只影 响视图本身,不影响对应的基本表。 联系:视图(view)是在基本表之上建立的表,它的结构(即 所定义的列)和内容(即所有数据行)都来自基本表,它依 据基本表存在而存在。一个视图可以对应一个基本表,也可 以对应多个基本表。视图是基本表的抽象和在逻辑意义上建 立的新关系 5 SQL视图机制的优点:(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2) 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视图对重构数据 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 供安全保护(5)适当的利用试图可以清晰的表达查询。 6. SQL语言有哪两种使用方式,分别是什么? 交互式和嵌入式。 7什么是死锁?在数据库中有哪些解决死锁的方法? 死锁: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 T1又请求封锁R2,因为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 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 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就出现了T1在等待T2, 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 形成死锁。死锁的诊断:(1)超时法。(2)等待图法。 解决死锁:1要求每个事物一次就要将它所需要的数据全部 加锁2预先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的事物都要按这个顺序 实行封锁。3允许死锁发生,当死锁发生时,选择一个处理 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销,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的 锁,将某个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当然,对撤销的事务所 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回复。 8. 简述DBMS中事务的含义和特性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 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解的工作单位。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原子性指事物是数据库 的逻辑工作单位 事物中的操作 要么都做 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指事物执行的结果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 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指数据库一个事物的执行 不能被其他事物干扰。即一个事物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 对其他事物是隔离的 并发执行的各个事物不能相互干扰。 持久性指事物一旦提交则其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是永久 的以后的操作或故障不会对事物的操作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9. 在数据库中发生什么要有并发控制?在数据库中为什么 要有并发控制?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有: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 读”脏”数据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 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 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 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 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SQL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1 GRANT语句(向用户授予权限) creat Role R1; grant select,update,insert on table Student to R1; grant R1 to 王平,张明,赵玲 2 REVOKE Revoke select on ta ble student from R1; 3 视图语句 创建视图:create view I s_Student as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 here Sdept=’Is’; 删除视图:删除视图BT_S:drop view BT_S; 插入语句:insert into student(S no,S name,Ssex,Sdept,Sage)values(‘201212123’,’陈东’,’ 男’,’Is’,19)②修改update Student set Sage=22 where Sno=’200215121’;③删除: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200215128’; 代数关系:(1)对于否定操作,用差运算。(2)有“全部” 字眼,要用除法操作运算。 例: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好和姓名 ∏Sno,Cno(SC)÷∏Cno(Cour se)∞∏Sno,Sname(Student) 1检索全部学生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名 Select disti nct cname from sc,course whe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9239920.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9239920.html,o; 2检查年龄大于N岁的男学生的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sex=’男’and sage>n; 3向学生表添加’sex’取值只能为’男’和’女’的约束 Alter table Student a dd constraint c1 check (S sex in(’男’,’女’ ); 4在sc中检索成绩为空值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cno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5检查选修课程’XX’的学生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学号 Select Max(Grade) from SC where Cno=’XX’; 6检查至少选修了课程号为”CX”和”CY”的学生学号 Select Sno fr om S C where cno=’CX’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CY’) 7检索选修课程包含XX老师所授课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 S# FROM SC WHERE C# IN(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XX’) 8 检索至少选修XX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男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sex=’男’ and sno=(select disti nct sno from sc,course where cour se.teacher=’xx’and cou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9239920.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9239920.html,o) 9求XX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no,cname from cour se where teacher=’XX’ 10 向S中插入一个学生元组(’S1’,’WUI’,’18’,’女’) Insert into s values (‘s1’,’WUI’,’18’,’女’) 11求选修课程号为“CX”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Select avg(grade) fr om sc where cno=’1’; 12 为选课表的sno列添加名为i sno的级联删除的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i sno fr eign k ey (sno) r eferences student (sno) on del ete cascade. 13在SC基本表中删除尚无成绩的选课元组 Delect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14 在基表s中检索每一门课程成绩都大于等于60分得学生 Insert into stupent (s#,sname,sex) select sno,sname,sex from student where sno not in (select disti nct sno fr om where grade<60); 分析如下的问题:有关系模式R(U,F),属性集U={A,B,C,D,E}, 函数依赖集合F={AB->C, C ->D, D->E },请回答如下的问题: (1) R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说明理由; (2) 如果R不属于第三范式?说明理由,并分解R为符合第三 范式的关系模式集合。 问答第11题 (1)R最高属于2NF范式。理由:关系模式R(U,F)的主码是 (A,B),非主属性存在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A B->C, C ->D, D->E。 (2)R不属于第三范式,理由:关系模式R(U,F)的主码是(A,B), 非主属性存在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AB->C, C ->D, D->E。 分解为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集合如下:R1(A,B,C) R2(C,D) R3(D,E)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A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数据库原理复习总结第一章: 1一个数据库应该有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数据整体性,数据的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经历了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3数据库(DB)是一个按照数据结构来储存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提供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5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病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6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系统已数据模型为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度高,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通过DBMS进行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控制,数据库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数据项。7: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8数据库系统的人员组成及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①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参与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②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参与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数据库管理员要负责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条件,④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监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负责系统的维护和数据恢复,⑤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 9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模式。数据库的二级映像技术是指内模式和模式,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像。 10内模式和模式之间的映射定义保证了数据的逻辑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储存结构发生改变时,DBA可以通过修改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射使数据模式不发生变化,拥有与程序和用户是按照数据的逻辑模式使用数据的,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1.解释下列名词 数据(Data)指的是可记录的客观事实,并且有隐含的含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是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 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的数据管理软件,是支持用户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程序包。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DBMS、DB、应用程序和用户以及数据库开发和管理人员等组成。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既定义了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物理结构,还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内模式与数据存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有关。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Logical 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在逻辑上的视图。它通常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定义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例如,数据记录的名称,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域值等;还要定义数据项之间的联系,不同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等要求。安全性主要指保密性。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 Schema)或用户模式,是个别用户组的数据库视图。每个外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特定用户组所感兴趣的那部分数据库,而对该用户组隐藏了数据库的其他部分。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不同用户的外模式是不同的(可相互覆盖)。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模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改变存在于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系统只要改变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而不必改变模式,从而更不需要改变内模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