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二单元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二单元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二单元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二单元

古代汉语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

第二单元

文选

臯陶謨《尚書》

【尚書介紹】《尚書》,儒家經典著作,保存了虞、夏、商、周時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傳由孔子選編而成。“尚”即“上”,指上古。西漢時期,《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由秦博士伏生傳授,共二十九篇(或说为二十八篇,是将其中的《顾命》《康王之诰》合为一篇计)因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故稱今文《尚書》;另一種是漢武帝末年在孔子的舊宅壁中發現的,共四十九篇(据《汉书·艺文志》),由孔子的十一代孫孔安國獻給朝廷,其中二十九篇與伏生的傳本基本相同,因用戰國時期的古文字寫成,故稱古文《尚書》。西晉永嘉之亂(西元311年)後,今、古文《尚書》相繼失傳。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一般稱作《孔傳古文尚書》,後收入《十三經注疏》。其中三十三篇的內容與伏生傳本基本相同,多出的二十五篇叫做“晚書”。經宋代以來特別是清代學者的研究,學界一致認為《孔傳古文尚書》中有三十三篇確屬伏生所傳,另外二十五篇則是後人的偽作,稱作《偽古文尚書》。

《尚書》集中反映了上古帝王的統治思想和經驗,歷代封建統治者多將它作為統治人民的教科書,但其文字比較難懂,所謂“詰屈聱牙”。古代注釋家為閱讀《尚書》作了許多工作,最早為《尚書》作注的學者是孔安國,其注稱作《傳》。唐時孔穎達在孔氏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尚書》作了注,其注稱作《正義》。唐以後的注本主要有清人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等。

【題解】本文時是臯陶和大禹一次談話的的記錄。臯陶在談話中提出了一整套修身、用

人、安民、治國的主張,反映了儒家勤政愛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和倫理道德禮儀等級觀念。其中“知人則哲”“安民則惠”的思想對後代一些帝王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篇選自《尚書·虞夏書》。注釋分前後两部分,〇之前是孔安國的《注》,〇之後是本书編者的《注》。

曰若稽古①。臯陶(yáo)曰:“允迪厥德,謨(mó)明弼諧②。”禹曰:“俞,如何③?”臯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④。惇(dūn)敘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茲⑤。”禹拜昌言曰:“俞⑥!”

【注釋】

①亦順考古道以言之。夫典、謨,聖帝所以立治之本,皆師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則。○曰若:句首語氣詞,可譯為“關於”“至於”,或不譯,又寫作“越若、粵若”等。稽古:考察古代。

②迪:蹈。厥:其也。其:古人也。言人君當信蹈行古人之德,謀廣聰明以輔諧其政。○臯陶:或作“咎繇”。傳說爲虞舜的大臣,掌刑獄。允:信實,誠信。迪:實行,推行。謨:謀略。弼:輔佐,這裏指大臣。諧:團結。

③然其言,問所以行。○禹:即大禹,舜的大臣。俞:《史記·夏本紀》引作“然”,表應答的歎詞。

④歎美之重也。慎修其身,思爲長久之道。○都:歎詞,表肯定,可譯為“應該如此”。

⑤言慎修其身,厚次敘九族,則衆庶皆明其教,而自勉勵翼戴上命,近可推而遠者,在此道。○惇敘三句:使九族真正合乎等級順序,大家都明確勤勉效命的職責,這樣可以由近及遠地治理天下。惇,敦厚。敘:《夏本紀》引作“序”。九族: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孫九代古時合稱九族。庶:衆。翼:輔佐。邇可句:《夏本紀》作“近可遠在已”。

⑥以臯陶言爲當,故拜受而然之。○昌:《夏本紀》引作“美”。

臯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①。”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②。知人則哲,能官人③。安民則惠,黎民懷之④。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huāndōu)⑤?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⑥?”

【注釋】

①歎修身親親之道在知人所信任,在能安民。○人:指官員。

②言帝堯亦以知人安民爲難,故曰:“吁!”○吁:嘆詞,可譯為“對啊”。咸若是:都感覺是這樣。時,通“是”,代詞。惟:連詞,可譯為“即使是”。

③哲:智也。無所不知,故能官人。○能官人:善於任用人。

④惠:愛也。愛則民歸之。

⑤佞人亂真,堯憂其敗政,故流放之。○驩兜:或作“讙兜”,堯時的奸臣,四凶之一,後被放逐到崇山(今廣西境內)。

⑥孔:甚也。巧言:靜言庸違。令色:象恭滔天。禹言有苗、驩兜之徒甚佞如此,堯畏其亂政,故遷放之。○何:何愁。遷:流放。有苗:即三苗,堯舜時代我國南方的部落名,被舜遷到三危(在今甘肅敦煌一帶)。令色:偽善、諂媚的臉色。令,美善。孔:非常。壬:奸佞。

臯陶曰:“都!亦行有九德①。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②。”禹曰:“何?”③臯陶曰:“寬而栗④,柔而立⑤,願而恭⑥,亂而敬⑦,擾而毅⑧,直而溫⑨,簡而廉⑩,剛而塞○11,彊而義○12。彰厥有常,吉哉○13!

【注釋】

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僞則可知。○亦:通“跡”,考察。行:行為。九德:詳下。

②載:行。采:事也。稱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爲驗。○亦言:義約為“經考察”。載采采:《史記·夏本紀》作“始事事”。載,開始,開始做。

③問九德品例。何:(九德)是哪些?

④性寬弘而能莊栗。○栗:謹慎嚴肅。

⑤和柔而能立事。

⑥愨(qua)願而恭恪。○願:忠誠。恭:謙恭。

⑦亂:治也。有治而能謹敬。〇亂:“亂”有“治”義,此處義為“善於治理”。

⑧擾:順也。致果爲毅。○擾:順服。。

⑨行正直而氣溫和。

⑩性簡大而有廉隅。〇簡:大,指志向遠大。廉隅:本義為有棱角,引申指品行端正。

○11

剛斷而實塞。○剛:果斷。塞:指講求實際。

○12無所屈撓,動必合義。○彊而句:堅強而做事合乎大義。

○13彰:明。吉:善也。明九德之常,以擇人而官之,則政之善。○彰厥句:表彰那些堅持九德的人。有常,有常行,堅持不懈。

“日宣三德,夙夜浚(jùn)明有家①。日嚴祗(zhī)敬六德,亮采有邦②。翕(xī)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yì)在官③,百僚師師,百工惟時④,撫於五辰,

庶績其凝⑤。

【注釋】

①三德:九德之中有其三。宣:布。夙:早。浚:須也。卿大夫稱家。言能日日布行三德,早夜思之,須明行之,可以爲卿大夫。○宣:表現,實踐。浚明:勤於政事。浚,治理。明,通“孟”,勤勉,努力。有:這裏義為“成為”。家:大夫的采邑,這裏指大夫。

②有國諸侯,日日嚴敬其身,敬行六德,以信治政事,則可以爲諸侯。○嚴祗:莊重貌。祗,敬肅。亮采:

輔佐,這裏義為勤於政事。亮,輔佐。采,政事。邦:國,這裏指諸侯。

③翕:合也。能合受三六之德而用之,以布施政教,使九德之人皆用事。謂天子如此,則俊德治能之士並在官。○翕受三句:全面實施政教,使有九德的人都得到使用,使賢能之士都擔任要職。受,授。敷施,實。俊乂,人才。東漢馬融注:“千人曰俊,百人曰乂。”

④僚、工:皆官也。師師:相師法。百官皆是,言政無非。○百僚:百官。師師:互相學習。惟:思。時:

善。

⑤凝:成也。言百官皆撫順五行之時,衆功皆成。○撫於句:指行為符合天時。撫,順應。五辰:指四時。

古人以為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屬四時,故稱四時為“五辰”。庶:副詞,差不多,接近於。績:功。

“無教逸欲有邦①,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②。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③。天敘有典,勑(chì)我五典五惇哉④!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⑤!同寅協恭和衷哉⑥!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⑦!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⑧!政事懋(mào)哉懋哉⑨!

【注釋】

①不爲逸豫貪欲之教,是有國者之常。○無教句:不要貪圖安樂才能長久地保有國家。無:通“毋”,不

要。

②兢兢:戒慎。業業:危懼。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一日二日:義同每日。萬幾:後指紛繁的

政務。

③曠:空也。位非其人爲空官。言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私非其才。○無曠二句:不要使無德無才的人空居各種官位,官職為上天所設只是由人代理行事的。天工,天的職任。古人以為帝王是代天行事的。

④天次敘人之常性,各有分義,當勑正我五常之敘,使合於五厚,厚天下。○天敘:這裏指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典:規則。勑:同“敕”,告誡。五典:五種人倫關係,同“五常”,卽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惇:將五者都落到實處。

⑤庸:常。自:用也。天次秩有禮,當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天秩:上天規定的禮法制度。自我句:大意為,讓我們堅持五禮使這五種等級制度繼續下去。自:介詞,作用同“由”。五禮:五種人的禮儀。五種人或說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據上下文,“有”當為“五”之誤。

⑥衷:善也。以五禮正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寅:恭敬。

⑦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異,所以命有德。○章:顯明。服飾的色彩式樣

有異旨在顯示等級有別。章,“彰”的古字。

⑧言天以五刑討五罪,用五刑宜必當。○五刑:秦以前指墨 (黥)、劓、剕(刖)、宮、大辟(殺)等五種刑

罰。

⑨言敘典秩禮,命德討罰無非天意者。故人君居天官,聽政治事,不可以不自勉。○懋哉:盛大貌。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①。天明畏,自我民明威②。達於上下,敬哉有土③!”【注釋】

①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歸者天命之。天視聽人君之行,用民爲聰明。○聰明:明察萬物。自:來自於。

②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討之,是天明可畏之效。○明畏:神明可畏。威,義同“畏”。

③言天所賞罰,惟善惡所在,不避貴賤。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懼。○達於上下:大意為,貴賤上下一視同仁。有土:指有國有家的諸侯、卿大夫。

臯陶曰:“朕言惠,可知(zhǐ)行①?”禹曰:“俞!乃言可績②。”臯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③!”

【注釋】

①其所陳“九德”以下之言,順于古道,可致行。○朕言二句:我自以為所言合乎古道,不知是否可以實

行?朕,秦以前一般臣下可自稱臣。惠,順,順著。行,實行。,致,得到。

②然其所陳,從而美之曰:“用汝言,致可以立功”。○乃:第二人稱代詞。績:這裏用作動詞,建功。

②言我未有所知,未能思致於善,徒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因禹美之,承以謙辭,言之序。○曰:“日”

字之訛。贊贊襄:贊助,輔佐。“贊贊”與“襄”義同。

包犧氏之王天下《周易》

【《周易》介紹】《周易》,又稱《易經》,簡稱《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周”為周遍,“易”為變易,合起來就是普遍規律的意思。《周易》的基本內容是通過象徵性的符號預測自然和社會的发展變化,企圖“推天道以明人事”,這是不可信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不少變證法思想,影響深遠。《周易》中的卦形有八卦和六十四個之分。八卦由陰爻(yáo)“”、陽爻“”兩種符號疊加而成,每卦三爻,分別是:乾、坤、坎、震、巽、離、艮、兌。六十四卦由八卦兩兩重疊而成,每卦六爻,如乾、坤等。卦有卦辭,爻有爻辭,共同構成《周易》“經”的部分。除“經”以外,《周易》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叫“傳”,“傳”本是對經文最古的解釋,後來上升到與“經”同等重要的地位。“傳”共十篇,漢人叫做“十翼”,內容包括彖、象、文言、系辭、說卦、序卦、雜卦七個部分。“經”“傳”或統稱為“易大傳”。一般認爲“卦辭”“爻辭”爲西周初期的作品,而《十翼》大抵爲戰國時期的作品。

《周易》通行的注本是《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包括魏王弼、晉韓康伯的《注》和唐孔穎達的《疏》。另外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也有一定影響。近人及今人的注本有高亨的《周易大傳今注》《周易古經今注》、徐志銳的《周易大傳新注》等。

【題解】本文論述了古帝包犧氏創制八卦的方法以及後世聖人的一些發明,认为八卦的創制取法於萬物的特点和規律,後世圣人的發明包括文字的製造则起源於八卦。作者旨在說明八卦的創制根據的是天地自然之理,萬事萬物都和八卦有着內在的聯繫,這些比附以及把一切发明创造归功于圣人的做法當然是不科學的,。文中同時為我們描述了遠古社會的發展情況,總結出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運動規律,值得研究。

本文選自《周易·系辭下》,題目是後加的。注釋分前後兩部分,〇之前是韓康伯的《注》,〇之後是本書編者的《注》。

古者包犧氏之王(wàng)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①,近取諸身,遠取諸物②,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③。作結繩而爲罔罟(gǔ),以佃(tián)以漁,蓋取諸《離》④。

【注釋】

①聖人之作《易》,無大不極,無微不究。大則取象天地,細則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也。○包犧氏:傳說

中遠古社會的部落聯盟首領,或寫作“伏羲、伏犧”等。文:紋理。地之宜:指地貌特點。文中的“象、法、文、宜”均同時包括事物的形態、特點及運動規律等。

②〇取:取法。身:指人類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物:指客觀事物。

③〇通:通曉,反映。德:指自然法則。類:體現,象徵。情:指狀態和規律等。

④《離》:麗也。罔罟之用,必審物之所麗也。魚麗于水,獸麗於山也。○作:發明。罔罟:漁獵用的網。

罔,“網”的古字。罟,網的總稱。佃:通“畋”,打獵。蓋:句首語氣詞,表推測。《離》:指六十四卦中的《離》卦,卦形為,由八卦中的《離》卦重疊而成,下《離》上《離》。整個卦象有“附着”“依附”義,以罔捕魚獸也是將魚獸網住,控制住,故言“取諸《離》”。

包犧氏沒(mò),神農氏作①,斲(zhuó)木爲耜(sì),揉木爲耒(l?i),耒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②。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②。

【注釋】

①〇沒:義同“歿”。神農氏:傳說中遠古社會的部盟聯盟領袖,一說卽炎帝。作:興起,出現。

②制器致豐,以益萬物。○斲:砍削。耜:古代的木犁。耒:耜的曲柄。耨:鋤類農具。或說應為“耜”,

傳寫之誤。《益》: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震》《巽》二卦組成,下《震》上《巽》。

《震》象徵“動”,《巽》象徵“木”,整個卦象有“木動”“增益”義。“木動”意味着萬物生長,“耕作”可以增加生活資料。故言耒耜的發明“取諸《益》”。

⑤》噬嗑》:合也。市人之所聚,異方之所合,設法以合物,《噬嗑》之義也。○日中:正午。致:動詞使動用法,“使……來到”。《噬嗑》: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震》《離》二卦組成,下《震》上《離》。《離》象徵“日”,《震》卦象徵“動”,整個卦象有“人在白天行動聚會”義,上古集市的特點是中午时人走動彙聚到一起進行交易,故言集市的設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①;神而化之,使民宜之②。《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③,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④”。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⑤。

【注釋】

①通物之變,故樂其器用,不解倦也。○黃帝:號軒轅氏、有熊氏,姬姓。堯:陶唐氏,名放勳,史稱“唐堯”。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以上三人均爲傳說中遠古社會的部落聯盟領袖。不倦:指減輕了百姓的勞動負擔。

②身而二句:大意為,黃帝、堯、舜通曉事物的變化規律並能順應之,使民眾的生活得到便利。

③通變則無窮,故可久也。

④〇自天二句:《大有》卦(六十四卦之一)“上九”爻的爻辭。

⑤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垂衣句:指黃帝、堯、舜時代發明了衣服,使社會趨於文明和安定。孔穎達疏:“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乾》、

《坤》:六十四卦中的前兩卦,卦形為、,各由八卦中的“乾”、“坤”二卦自相重疊而成,分別象徵“天、地”。天、地一上一下,衣、裳也是一上一下,故言衣裳的發明“取諸《乾》《坤》”。韓康伯的尊卑之說是後世儒家的觀念。

刳(kū)木爲舟,剡(yǎn)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①。

【注釋】

①《渙》者,乘理以散通也。○刳:剖開,挖空。剡:削。濟:渡河。《渙》: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

由八卦中的《坎》《巽》二卦組成,下《坎》上《巽》。《坎》象徵水,《巽》象徵風,風行水上凍結冰釋,整個卦象有“散離”義,舟楫的作用在於使人離開此地到達彼地,故言舟楫的發明“取諸《渙》”。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①。

【注釋】

①《隨》:隨宜也。服牛乘馬,隨物所之,各得其宜也。○服:駕。引:拉運。《隨》:六十四卦之一,卦

形為,由八卦中的《震》《兌》二卦組成,下《震》上《兌》。《震》象徵“車”,《兌》象徵“柔順”,整個卦象有“隨從”義,車馬服從人的使用,故言車的發明“取諸《隨》”。

重(chóng)門擊柝(tuò),以待暴客,蓋取諸《豫》①。

【注釋】

①取其豫備。○重門:指城門。柝:古代巡夜報更時所用的木梆。暴客:強盜。《豫》:六十四卦之一,卦

形為,由八卦中的《坤》《震》二卦組成,下《坤》上《震》。《坤》象徵地,《震》象徵雷,整個卦象有“人在地上設防以保平安”義,設置城門及巡夜也在於防患,故言防衛措施的建立“取諸《豫》”。

斷木爲杵(chǔ),掘地爲臼(jiù),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①。【注釋】

①以小用而濟物也。○杵:舂,搗物的木椎。臼:舂米的容器。《小過》: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

下《艮》上《震》。《艮》象徵“停止”,《震》象徵“動”,整個卦象有“有動有靜”義,用杵舂米也是有動有靜,故言杵臼的發明“取諸《小過》”。

弦木爲弧,剡(yǎn)木爲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①。

【注釋】

①睽:乖也。物乖則爭興。弧矢之用,所以威乖爭也。○弦木:彎木上弦。弦,用作動詞。弧:弓。《睽》: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兌》《離》二卦組成,下《兌》上《離》。《兌》象徵“小木”,《離》象徵“絲繩”,整個卦象有“絲繩系於小木之上”義,弓的製作也是將絲繩繃在彎曲的小木之上,故言弓箭的發明“取諸《睽》”。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①。

【注釋】

①宮室壯大於穴居,故制爲宮室,取諸《大壯》也。○棟:屋樑。宇:屋邊,屋簷。《大壯》: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乾》《震》二卦組成,下《乾》上《震》。《乾》象徵“圓形”,《震》象徵“雷雨”,整個卦象有“用大而圓的物體遮擋風雨”義,古代的宮室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和作用,故言宮室的發明“取諸《大壯》”。

古之葬者,厚衣(yì)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①,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guǒ),蓋取諸《大過》①。

【注釋】

①〇厚衣句:用柴草厚裹屍體。衣:動詞,這裏義為覆蓋,包裹。不封:不堆土爲墳。不樹:不植樹作

標記。喪期無數:居喪之期沒有限定。

②取其過厚。○槨:外棺。《莊子·天下篇》:“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

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大過》: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巽》《兌》二卦組成,下《巽》上《兌》。《巽》象徵“木”,《兌》象徵“澤”,引申為“黃泉”,整個卦象有“木在黃泉中”

義,棺槨也是埋在地下的黃泉處,故言棺槨的製造“取諸《大過》。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guài)》①。

【注釋】

①夬:決也。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結繩而治:傳說在文字出現之前,远古曾存在過用結繩記事以管理

社會的時期。書契:早期的古文字。“書”指用毛筆書寫的文字,“契”指用刀刻的文字。《夬》: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由八卦中的《乾》《兌》二卦組成,下《乾》上《兌》。《乾》象徵“金屬”,引申為“刀”,《兌》象徵“竹片”或“木片”,整個卦象有“以刀刻木”義,早期的漢字正是用刀刻出來的,故言漢字的發明“取諸《夬》”。

词汇

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阅读古书,遇到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虚词,二是實词。虚词属于语法范畴,有很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数量比实词也少得多,因此,尽管它是一个难点,但相对来说,还是比实词容易掌握。实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及其动作、行为、变化、性状的词,数量极多,且词义变化迅速而复杂,加之古书上的古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相当普遍,因此,掌握实词要比掌握虚词的困难大得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试看以下三例:

①天夺吾食,都鄙荐

..饥,今王将很.天而伐齐。(《国语·吴语》)

②十五年春,向戌来聘,且寻.盟,见孟献子,尤.其室,曰:“子有令闻

..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左传·襄公十五年》)

③大武.远宅不涉。(《战国策·秦策四》)

这三例从语法角度看,都是很普通的句子,不难理解,但是对于没有学过的人来说却不容易看懂,原因主要就在于其中加·词的词义(鄙:边邑,边疆;荐:屡次,连续。很:违背。寻:重温。尤:指责。令闻:美好的声望。武:脚,脚步)与今义差别较大。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文化习俗的传承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和提高,都会在词汇中得到最迅速最及时的反映。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旧词的继承、旧词旧义的消亡、新词新义的产生、词义内涵和外延的变化等四个方面。

一、旧词的继承

语言中有一部分词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人们习以为常,实际上它们都是很古老的旧词,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一直被继承了下来,这部分词就是基本词汇。古今有一部分词是相同的,指的就是这些基本词汇。旧词的继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古今词形相同词义亦相同。例如:

日月星天地人山河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大小长短树木花草风雷电雨猪马牛羊饥寒冷暖火生死有无大小长短方圆正直一二十百千国家寂寞缤纷萧瑟辗转犹豫启明长庚区区萧萧历历翼翼

2、古今词形相同而词义有别。例如:

古今古今红:浅红。泛指各种红色。走:跑。行走。

坐:直腰,两膝着臀直腰,臀部放在谢:致歉,告罪。感谢。

地,部放在脚跟上。凳子或他物上。病:重病。泛指各种病。

去:离开。前往。穷:窘迫,政治贫困。

上不得志。

百姓:百官。民众。猖狂:无拘束。狂妄,放肆。

感激:感奋激发。非常感谢。严重:敬重。形势危急。

二、旧词旧义的消亡

1、旧词的消亡旧词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已经消亡。当某种事物已成为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消失了,反映这种事物的词也就会相应地从语言中消失。例如周代产生的“八佾、大射、宗子、冢祀、室老、祝史、玄冠、庭燎、饭含、衅鼓、告朔、武闱、武军、祰、祏、祓、笏、劓、刖、臣、媵、舆、台”等事物今天已经不存在了,指称这些事物的词今天也就不用了。

(2)词所指称的事物并没有消亡,但后代的说法改变了。例如:

古今古今古今古今古今

醯醋假借绤粗葛布絺细葛布屦鞋子

足脚準鼻子牡公牝母雉野鸡

汲 打水 奕 下棋 的 靶心 速 邀请 恙 疾病

肩舆 轿子 囹圄 监狱 侏儒 矮子 庠序 学校 膏腴 肥沃

2、 旧义的消亡 所谓旧义的消亡是指一些多义词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义项消亡了。例如: 数 《王力古汉语字典》:①数目。②几个。③算术。④技艺,技术。⑤道理,礼数。⑥命运。⑦计算,查点。⑧责备,数说。⑨屡次,多次。⑩细密。

牧 《康熙字典》:①养牛人。②畜养。③放也,食也。④郊外谓之牧。⑤养也。⑥临

也。⑦察也。⑧治也。⑨州长也。⑩田官。○

11九夫为牧。○12经牧。○13使也。○14牛黑腹者名牧。○

15卫邑。○16人名。○17姓。 “数”字的第④⑤⑥⑩个义项到今天已经消亡,“牧”字消亡的义项则更多,除“放牧”一义外,其余义项今天一般都不用了。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为例,“数”字该词典共收了“查点;逐个说出”、“计算起来;比较起来”、“列举;责备”、“数学上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概念”、“一种语法范畴”、“天数;劫数”、“几;几个”、“用在某些数词或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屡次”等九个义项,“牧”字则只收了“放牧”一个义项。

三、新词新义的产生

新词总是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的。例如战国时期,医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关医学研究成果的一些新词“疡、痹、痈、疥、痔”等便在那时出现了。又如东汉以后汉语中出现了“纸、浑天仪、佛、塔、寺庙、罗汉、大乘、小乘”等新词,则是对当时科学发明和佛教传入情况的及时反映。

新义的产生是指旧词中增加了新的义项。新的事物可以通过制造新词的方法去表示,也可以通过在旧词中增加新义项的方法去表示,后者即属于词义的引申。和制造新词相比较,增加义项的方法可以减少新词的量,丰富词的内涵与表达力,但是一个词的义项如果增加得过多,则会影响到交际,所以新义增加到一定的时候势必引起一些旧义的消亡。汉语的历史悠久,多数词的义项都不止一个,除了本义外,其余义项都是在各个时代以新义的面貌累增上去的。例如“穷”,本义是洞窟的顶端或尽头。《说文》:“穷,极也。从穴,躬声。”后来引申为动词追究,窮尽。《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书·微子之命》:“作賓于王家,與國咸休,永世無窮。”又引申为窘迫,没有出路。《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墨子·非儒下》:“ 孔某 窮于 蔡 陳 之間。”再引申为生活艰难。《淮南子·主术训》:“无三年之蓄,谓之穷乏。”“穷尽”、“不得志”、“生活艰难”等都是其后历

代陆续产生的新义。又如上面提到的“数”,现代汉中出现的“一种语法范畴”、“用在某些数词或量词后面表示概数”这两个义项即属于今天产生的新义。

四、词义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旧词旧义的消亡和新词新义的产生上,而且表现在词义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上。词义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则比较细微,容易被忽略而出错,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一般分为扩大、缩小和转移三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所代表的概念由下位概念变成了上位概念,内涵进一步抽象概括,外延则相应地进一步地扩大,原义所代表的事物仅成了新义所代表的事物中的一类。变化突出的特征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例如:

河汉代以前“河”专指黄河,而非泛指是一切河流。《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其中“河内”指黄河北岸,“河东”指黄河以东。又如《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其中“河”亦指黄河。后来“河”的含义扩大,泛指一切河流。

醒本义是酒醒,即由酒醉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楚辞·渔父》:“世人皆醉我独醒。”其中“醒”即用的是本义。后来“醒”的含义扩大,除指酒醒外,“睡醒”、“病愈”、“清醒”等由不清醒状态恢复到清醒的状态都叫“醒”。

响本义是回声。《左传·昭公十二年》:“君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若响,国其若之何?”所谓“与王言若响”,意思是与楚王谈话一味随声附和,就象回声一样。后来,“响”的含义扩大,泛指一切音响。例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理本义为治玉。例如《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寳焉,遂命曰:‘和氏之璧’。”“理”义扩大后泛指整治一切东西。例如,《易·繫辞下》:“理財正辭,禁民爲非曰義。”《吕氏春秋·劝学》:“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其中“理”为治理。《後汉书·崔寔传》:“夫以德教除殘,是以粱肉理疾也。”其中“理”为医治。

本本义指树根。《说文》:“木下曰本。”《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后来扩大泛指事物的基础。例如《路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中“本”指人赖以立身的基础。《盐铁论·本议》:“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其中“本”指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业。

皮原指带毛的兽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楚人遂许与之。”后来扩大泛指人或其他事物的表层组织。例如,《汉书·高祖纪上》:“高祖爲亭長,乃以竹皮为冠。”《后汉书·皇后纪》:“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赴着身,又入皮肤。”《后汉书·方术列》:“贵尚清俭,礼神唯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为脯。”

嘴本作觜。原义为鸟嘴。《五音集韵》:“觜,喙也。”《文选·潘岳〈射雉赋〉》:“當咮值胷,列膆破觜。”徐爰注:“觜,喙也。”后扩大泛指人或动物的口。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有陶器如杯椀,旁植一小管若瓶嘴。”宋方岳《梦寻梅》诗:“馬蹄殘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从原义发展到新义,所代表的概念由上位概念变成了下位概念,内涵进一步增多,更加具体化,外延则进一步缩小,新义所代表的事物仅成了原义所代表的事物中的一类。变化的特征通常是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例如:

弟上古是男女孩子的总称。《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其中“弟”指弟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汉书·五行志》:“其后赵飞燕得幸,弟为昭仪,姊妹得宠。”其中“弟”均指妹妹。后来“弟”义缩小,单指弟弟。

宫上古是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令無入僖負羈之宫而免其族,報施也。”《战国策·秦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居所,民宅遂不称宫。《史记·秦始皇本纪》:“作宫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宫。”

朕上古用作第一人称的通称,不仅君主自称朕,一般人也可以自称朕。《说文》:“朕,我也。”《庄子·外篇·在宥》:“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也?天忘朕也?再拜稽首,愿闻于鸿蒙。’”《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自秦始皇开始,“朕”义缩小,专用作帝王的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命爲‘制’,令爲‘詔’,天子自稱曰‘朕’。”

瓦上古是陶制品的总称。《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弄之瓦。”其中“瓦”指陶制的紡锤。《国语·周语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其中瓦指一种乐器,八音之一,

即土。《庄子·达生》:“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史记·平帝纪》:“冬,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且尽。”其中瓦均指铺屋顶面的建筑材料。《史记·孝文本纪》:“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兄弟上古是兄弟姊妹的统称。《孟子·滕文公上》:“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其中“兄弟”指哥哥与弟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其中“兄弟”指姐姐与妹妹。后“兄弟”义缩小,单指哥哥与弟弟。

丈夫本是男子的通称。《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庄子·外篇·达生》:“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其中“丈夫”均指成年男子。《国语·句践会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一豚。”其中“丈夫”指男孩。《战国策·燕策一》:“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官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中“丈夫”指妻之夫。后来“丈夫”义缩小,专指妻之夫。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与原义相比较,新义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转变,即所代表的概念发生了更替,原来指甲事物,转变后指乙事物。例如:

兵本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后来“兵”义转移指军队。例如,《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史记·项羽本纪》:“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写古义为用模型浇铸,或描摹,绘画。《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其中“写”为浇铸。《新序·杂事五》:“屋室雕文以写龙。”《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后来“写”义转移指书写或抄录。葛洪《抱朴子·遐览》:“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虚成虎。’”

脚本义指人或动物的小腿。《说文》:“脚,胫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司马喜髌脚於宋,卒相中山;范睢摺胁折齿於魏,卒为应侯。”《墨子·明鬼下》:“羊起而触之,折其脚。”后“脚”义转移同“足”。《隋书·李景传》:“岁馀,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涕本指眼泪。《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

鼻曰泗。”《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司马相如《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横。”后“涕”义转移指“鼻涕”。王褒《僮约》:“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

无赖古义指无用、无能等。《史记·高祖本纪》:“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文帝曰:‘吏不當若是耶?尉無賴!’”后“无赖”义转移指刁赖、没有办法、可爱、无聊等。《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其中“无赖”指泼赖。《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呻呼無賴。”其中“无赖”指没有办法。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其中“无赖”指可爱。陈陶《蜀葵咏》:“南邻荡子妇无赖,锦机春夜成文章。”其中“無頼”指无聊。

物色古义指相貌。《後汉书·严光传》:“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李贤注:“以其形貌求之。”后转移指寻找,挑选。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令臣搜訪詩人,臣已物色得數人。”

通奸古义指勾结。《汉书·食货志下》:“落阳薛子仲、张长叔、临菑姓伟等,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俞病。”后转移指男女私通。

古今词义除了内涵外延方面的变化外,还存在着感情色彩和轻重的差别。所谓感情色彩是指对人或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包括褒贬扬抑等。所谓轻重是指词义程度的加深或减弱。例如:

爪牙古义多指武臣猛将,是褒义词。《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陈汤传》:“戰克之將,國之爪牙,不可不重也。”其中“爪牙”义均为武臣。汉代“爪牙”同时也有“党羽”、“帮凶”义。《史记·酷吏列传》:“是以湯雖文深意忌不專平,然得此聲譽。而刻深吏多爲爪牙用者,依於文學之士。”“爪牙”今义仅有“党羽”、“帮凶”义,属贬义词。

贿上古指财物,属中性词。《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左传·隐公元年》:“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大约在春秋时“贿”即产生了“行贿”、“贪财”等义。《左传·襄公十年》:“今自王叔之相也,政以賄成,而刑放於寵。”《国语·晋语九》:“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春秋以后“贿”常用于贬义。《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布传》:“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隋书·炀帝纪下》:“政刑弛紊,贿货公行。”“贿”今义

仅为贿赂,属贬义词。

多古有数量大、称赞等义。其中“称赞”属褒义,例如《史记·游侠列传》:“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今仅存“数量大”义,属中性词。

阴谋古义为暗中谋划,策划,属中性词。《史记·秦始皇本纪》:“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史记·吕太后本纪》:“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阴谋”今义为搞诡计以危害他人,属贬义词。

风骚古指《国风》、《离骚》、诗文、才情等,属中性词。《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高適《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其中“风骚”指诗文。刘克庄《菩萨蛮》:“道是五陵儿,风骚满肚皮。”其中“风骚”指才情。“风骚”今义指风流放荡,属贬义词。

饿古指没有食吃,饥的程度重。《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今义程度轻,同“饥”。

让古义为指责,程度重。《史记·秦始皇本纪》:“夏,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汉书·张汤传》:“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义为“退让”、“任凭”等,程度轻。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中多数词的义项都不止一个,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在一个词的诸多义项中,本义只有一个,其余义项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只有一部分词的少数义项属于假借义)。词义引申是一种有规律有层次的现象。词的义项内部有时候看起来纷繁复杂,实际上是一个互有关联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够以简驭繁地掌握一个词众多的义项,需要了解什么是本义、探求本义的方法、什么是引申义、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等问题。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本义,是指造字时所采用的意义,而不一定指词最原始的意义。汉语产生的时代要比汉字产生的时代早得多。在汉字还没有产生之前的远古时代,汉语的词肯定会有其更原始的意义,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本义是相对的,通常是指造字时代所采用的意义和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最早的意义。例如:

月师“月”在古汉语中的义项主要有:①月亮,月球。《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②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杜甫《送人从军》:“今君度沙蹟,累月断人烟。”③月光;月色。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落月满屋梁。”④象月亮一样的(颜色或形状)。《新唐书·李光弼传》:“筑月城以守。”⑤指妇女的月经。《正字通·月部》:“月,女子天癸,谓之月事。”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鲁颂·閟宫》:“无灾无害,弥月不迟。”

⑦姓。(据《汉语大字典》)“月”的甲文、金文象半月形,据此可知“月”的本义是月亮,其余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这一义项引申出来的。

解耑“解”在古汉语中的义项主要有:①分解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把系着的东西解开。《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③

分解,融化。仲长统《昌言·理乱》:“土崩瓦解。”④调解,排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⑤消除。《荀子·臣道》:“遂以解国之大患。”⑥解释。王充《论衡·问孔》:“孔子自解,安能解乎?”⑦理解,懂得。《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⑧懈怠,松弛。《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⑨姓。(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版)“解”的甲文字形像人杀牛状,据此可知其本义是“分解动物的肢体”,其余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这一义项引申出来的。

征迪“征”在古汉语中的义项主要有:①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

②征伐。《荀子·议兵》:“以守则固,以征则强。”③抽税。《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议而不征。”(据《王力古汉语字典》)“征”的义符为“彳”,“彳”和“道路”、“行走”有关,据此可知“正”的本义是“行走”,其余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这一义项引申出来的。

2、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因为汉字造字时采用的意义是本义,所以探求词的本义一般都是从汉字的字形入手,同时需要结合古代的文献资料,在文献中找依据。所谓汉字字形,主要指的是古文字字形,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构造来确定词的本义的专著,尽管这部书对一些字的本义解释有误,但仍然是我们探求本义最重要的材料。除了《说文》外,探求本义最具价值的文字材料就是甲骨文和金文,它可以弥补《说文》和传世文献的不足。上面“月、解、征”三字已经涉及到探求本义的具体方法,下面再举几例:

生燃《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甲文字形象草木生于地面之上。《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结合《说文》、《荀子》的记载,可证“生”的本义是指草木生长。

年饲《说文》:“谷孰也,从禾千声。”甲文字形是从人从禾,象人背着庄稼,表示谷物成熟。本义是谷物成熟,有收成。《春秋·宣公十六年》:“大有年。”《穀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结合《说文》、《春秋》、《穀梁》的记载,可证“年”的本义是收成好。

字鍂《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从字形上看,甲文、金文、小篆都像是房子里有小孩。《周易·屯》:“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结合《说文》、《周易》的记载,可证“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既矣《说文》:“既,小食也。从皀旡声。”据甲文字形,“既”象一人食毕掉头形,本义为食毕,故引申出“结束”、“穷尽”、“已经”等义,属会意字。《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庄子·应帝王》:“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书·尧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许慎据变异后的小篆字形析“既”为形声字,认为其本义为“小食”,均不确。

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是一条有效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所依据的字形必须准确可靠。汉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有不少曾发生过形体变异,形、义关系已经脱节。如果就已经发生变

异的字形探求本义,势必会误入歧途。为了避免发生错误,对字形的历史一定要有所考察,尽量使用时代较早的古文字,同时必须有文献参证,不可主观臆测。例如:

射抛《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甲文象搭箭于弓将射貌,金文象手搭箭于弓将射貌。由甲文到小篆,“射”的弓旁因形似而讹变成了“身”,许慎据讹变后的小篆字形把“射”的本义确定为“弓弩发于身”,故误。

為柜《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根据甲文字形,“为”象人手牵着大象劳作,故引申出“做”、“制作”等义。《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为絺为绤。”《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许慎据变异后的小篆字形将“為”的本义确定为“母猴”,显然属于臆测,“为”的引申义均与“母猴”无关。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是指在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派生出来的意义。引申义有近、远之分。凡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近引申义或直接引申义,凡由本义的近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叫远引申义或间接引申义。例如:

从①跟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②顺从。《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③由,从。《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其中“跟从”为本义,“顺从”为近引申义,“由,从”为远引申义。

道①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②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其中“路”为本义,“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为近引申义,“正当的手段”为远引申义。

朝①早晨。《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②朝见,朝拜。《春秋·宣公元年》:“秋,邾子来朝。”③朝廷。《史记·陈杞世家》:“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於夏姬,衷其衣以戏於朝。”④朝代。傅咸《赠何劭王济》:“赫赫大晉朝,明明闢皇闈。”其中“早晨”为本义,“朝见,朝拜”为近引申义,“朝廷”、“朝代”为远引申义。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二单元

古代汉语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 第二单元 文选 臯陶謨《尚書》 【尚書介紹】《尚書》,儒家經典著作,保存了虞、夏、商、周時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傳由孔子選編而成。“尚”即“上”,指上古。西漢時期,《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由秦博士伏生傳授,共二十九篇(或说为二十八篇,是将其中的《顾命》《康王之诰》合为一篇计)因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故稱今文《尚書》;另一種是漢武帝末年在孔子的舊宅壁中發現的,共四十九篇(据《汉书·艺文志》),由孔子的十一代孫孔安國獻給朝廷,其中二十九篇與伏生的傳本基本相同,因用戰國時期的古文字寫成,故稱古文《尚書》。西晉永嘉之亂(西元311年)後,今、古文《尚書》相繼失傳。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一般稱作《孔傳古文尚書》,後收入《十三經注疏》。其中三十三篇的內容與伏生傳本基本相同,多出的二十五篇叫做“晚書”。經宋代以來特別是清代學者的研究,學界一致認為《孔傳古文尚書》中有三十三篇確屬伏生所傳,另外二十五篇則是後人的偽作,稱作《偽古文尚書》。 《尚書》集中反映了上古帝王的統治思想和經驗,歷代封建統治者多將它作為統治人民的教科書,但其文字比較難懂,所謂“詰屈聱牙”。古代注釋家為閱讀《尚書》作了許多工作,最早為《尚書》作注的學者是孔安國,其注稱作《傳》。唐時孔穎達在孔氏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尚書》作了注,其注稱作《正義》。唐以後的注本主要有清人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等。 【題解】本文時是臯陶和大禹一次談話的的記錄。臯陶在談話中提出了一整套修身、用

人、安民、治國的主張,反映了儒家勤政愛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和倫理道德禮儀等級觀念。其中“知人則哲”“安民則惠”的思想對後代一些帝王產生了重要影響。 本篇選自《尚書·虞夏書》。注釋分前後两部分,〇之前是孔安國的《注》,〇之後是本书編者的《注》。 曰若稽古①。臯陶(yáo)曰:“允迪厥德,謨(mó)明弼諧②。”禹曰:“俞,如何③?”臯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④。惇(dūn)敘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茲⑤。”禹拜昌言曰:“俞⑥!” 【注釋】 ①亦順考古道以言之。夫典、謨,聖帝所以立治之本,皆師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則。○曰若:句首語氣詞,可譯為“關於”“至於”,或不譯,又寫作“越若、粵若”等。稽古:考察古代。 ②迪:蹈。厥:其也。其:古人也。言人君當信蹈行古人之德,謀廣聰明以輔諧其政。○臯陶:或作“咎繇”。傳說爲虞舜的大臣,掌刑獄。允:信實,誠信。迪:實行,推行。謨:謀略。弼:輔佐,這裏指大臣。諧:團結。 ③然其言,問所以行。○禹:即大禹,舜的大臣。俞:《史記·夏本紀》引作“然”,表應答的歎詞。 ④歎美之重也。慎修其身,思爲長久之道。○都:歎詞,表肯定,可譯為“應該如此”。 ⑤言慎修其身,厚次敘九族,則衆庶皆明其教,而自勉勵翼戴上命,近可推而遠者,在此道。○惇敘三句:使九族真正合乎等級順序,大家都明確勤勉效命的職責,這樣可以由近及遠地治理天下。惇,敦厚。敘:《夏本紀》引作“序”。九族: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孫九代古時合稱九族。庶:衆。翼:輔佐。邇可句:《夏本紀》作“近可遠在已”。 ⑥以臯陶言爲當,故拜受而然之。○昌:《夏本紀》引作“美”。 臯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①。”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②。知人則哲,能官人③。安民則惠,黎民懷之④。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huāndōu)⑤?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⑥?” 【注釋】 ①歎修身親親之道在知人所信任,在能安民。○人:指官員。 ②言帝堯亦以知人安民爲難,故曰:“吁!”○吁:嘆詞,可譯為“對啊”。咸若是:都感覺是這樣。時,通“是”,代詞。惟:連詞,可譯為“即使是”。 ③哲:智也。無所不知,故能官人。○能官人:善於任用人。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七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六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中,“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未测四)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无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字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是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是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重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乃”字表示的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边(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里的书面语言里,“乃”字哈可以加在“是”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胡安顺古代汉语内部资料

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 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 “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 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10分) 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 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15分) 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 2、厲王虐,國人謗王。 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 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 5、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 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7、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9、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蠡之狀而朝禮之。 10、宋以郜大鼎賂王。 四、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是本義還是引申義。(15分) 1、表裘不入公門。 2、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4、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5、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 6、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 7、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 8、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9、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10、君子有酒,旨且多。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15分 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 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 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權曰:“昔走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5分) 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 5、且古之志士,至於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 七、翻譯下面句子。(15分) 1、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 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3、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5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賈然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陕师大古代汉语试题A 一、默写:(21分;1题10分,2题11分) 1.“十三经”的名称 2.《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二、解释术语:(15分;每小题3分) 1. 传 2. 正义 3. 之为言 4. 拗救 5. 破读 三、多项选择题:(12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作连词的句子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故不能推车而及。 C、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D、无庸,将自及。 E、七月亨葵及菽。 F、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 2.下列句子中,“乎”用作介词的句子是()。 A.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B.求解乎楚、。 C.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D.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馀地矣。 E.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 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一)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二)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车。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三)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著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四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来发展出来的。“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所以,向,本义是“朝北的窗户”,引申为“朝着”或“对着”。“道”,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常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词的引申和词的更替 词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在指小腿了。词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 清代的文字学家如段玉裁、朱骏声等,都非常重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彻底了解词义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科学方法。虽然一个词有很多意义,但是他们之间 是互相联系着的,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 的“朝”引申出来的。也有一环套一环,几个引 申义同本义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朝”,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近的引申义很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尊长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但是长短的“长” 引申为首长的

“长”,它的意义远了,读音也变了。草木滋长(zhǎng)就会越来越长(cháng)了。 古文字学家主要是凭字形辨别本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于了解词的本义。 (1)向。《说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墐戶。’”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户,甲骨文是,分明画的 是房子和窗口。 (2)道。《说文》:“所行道也。从辵(chuó)从首。一達謂之道。”朱骏声订正说:“按从辵,首声。”辵表述走路,因此可以证明道德本义和走路有关。 (3)理。《说文》:“治玉也。从玉里聲。”“理”字左边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证明“理”的本义与玉有关。 (4)长。《说文》:“久遠也。从兀从匕。亾聲。兀者,高遠意也。 久則變化。者,倒亾也。”《说文》这个说法显然是穿凿附会。按甲骨文“长”作,像人头上的长发。 (5)引。《说文》:“開弓也。从弓丨。”《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周易˙系辞》:“引而伸之。”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的意义。《诗经?大雅?行苇》:“以引以翼(引,导;翼,扶助)。”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6)发。《说文》:“發也。从弓癹(pō)聲。”《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豝(bā,母猪)。”射发誓箭离弦,所以引申为出发、发出等意义。 (7)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按甲骨文从双手解牛角)。”这是本义。《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解”,即使用的本义。分解、溶解等义都从此引申而出。解说的“解”,意义较远,其实解说就是说分析(朱骏声引皇氏说),引申的线索也是清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单元知识点

绪论 古代汉语一般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系统,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 品中的语言,即文言。 学习重点为古汉语词汇。 学习方法为大量阅读,背诵名篇,使用辞书,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 一、字詞: 1.邑,說文:“國也,從囗。先王之制有大小,從卩。”“邑”後變爲“右耳刀”,表地名。2.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從邑,者聲。《周禮》:“距國王百里曰都。”《左傳?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3.厭,此是壓之古字。作滿足講,古字爲猒。《說文?甘部》:“猒,飽也,足也。從甘肰(肰,犬肉也)。”後以“厭”借爲之,厭則加土爲壓,猒字遂廢。 4.鄙,《說文?邑部》:“五酂爲鄙。”段注:“五百家也。《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5.斃,《說文?犬部》有獘,“頓仆也。……《春秋傳》曰:與犬,犬獘。或從死。”杜 預注:“斃,踣也。” 6.聚,《說文?乑部》:“聚,會也(按,乑,衆立也。從三人)。一曰邑落爲聚。”此 處聚爲動詞。杜預注:“完城郭,聚人民。” 7.襲,《說文?衣部》:“左衽衣也。從衣,龖省聲。”“襲擊”爲假借義。 8.寘,《說文新附》:“寘,置也。” 9.既,《說文?皀部》:“小食也。”表示進食之後,34.與35.“即,36.即食也”正相反。 引申爲“完了”之義。 10.獻,《說文?犬部》:“宗廟犬名獻,犬肥者以獻。” 11.羹,《說文》釋爲“五味和羹”。小篆從羔從美。 12.舍,《說文?亼部》:“市居曰舍。”假借爲捨,後爲假借義加手旁。 二、語法 1.雙賓語:謂之京城大叔。不如早爲之所,永錫爾類 2.複雜謂語:爾有母遺(連動)、使居之(兼語) 3.前置賓語:姜氏何厭之有、敢問何謂也、其是之謂乎 4.判斷句:制,岩邑也 5.使動用法:驚姜氏,無生民心 6.兼詞:虢叔死焉,公伐諸鄢 7.分數表示法: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 三、通假字、古今字 1.莊公寤生。(寤通啎) 2.食舍肉。(舍後作捨)

古代汉语第一册术语通论整理

术语整理 术语01 古代汉语:清代前期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文言:与白话相对,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古白话: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 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顾名思义,通俗的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叫“诂”。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汉语史(汉语史的分期)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古代汉语(一)通论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二、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代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三、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 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白话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如,唐代的禅宗语录、变文,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道白、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古白话与现代汉语毕竟更为接近,如果有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基础,要读懂古白话还是比较容易些。因此古白话一般不作为古代汉语这门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言文 古代汉语 古白话-----------古白话文 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白话: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1.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2.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3.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总的原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文选和常用词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论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属于理性认识。在使用这样一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并重,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除了理解以外,熟读背诵是重要的措施。要多花功夫,通过熟读背诵增强语感具体方法: 一、仔细钻研教材,掌握文选中的“形、音、义、字、词、句”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字词句形音义逐个落实,透彻理解,绝不能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在逐个落实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古代汉语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语感越来越强,最终达到基本读懂古书的程度。 二、反复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结合成语、方言等来学习。 粤语:冰箱为雪柜,冰棒为雪条,冰淇凌为雪糕,皆以冰为雪,此为其特点。学习古代汉语亦当抓住特点来学。 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汉语里大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

齐桓公伐楚 翻译: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工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 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晋灵公不君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妹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妇等等。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是难以说明的,恐怕总有些变态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将其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无论所滑的“天子”多么愚笨、痴呆,无论多么残暴、缺德,无论多么变态。病入膏育,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弹劾讨伐的,否则,便会犯下各种“罪行”:欺君,亵读,犯上作乱,直至弑君。而且,这些罪行都是弥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诛灭九族。至今想起这些,依然让人不寒而粟、切齿痛恨!天子也不过是吃人饭拉人屎的家伙,说不定智商还很低,凭什么就可以骑在千万人的头顶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他们凭什么就能比百姓聪明能干。具备当“领袖”的才能,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天才的话,多半也没有那些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骄横得不可一世的“天子”们的份儿。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那个时代,只要有昏情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这些词语,只有用在这些义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掷地有声的、名实相符的。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止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柯刺秦临行前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正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滚下来一样,依然坚持不懈地推下去。人类的精神和行动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显示了出来,结果则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么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九月甲午日,晋侯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水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势危急了!倘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一定退去。”郑伯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道:“我的壮年,还不及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