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模式特点时代分布地区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原始社会

高高低

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农业社会

高高低

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世界主要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社会发达国家低低低

4、人口问题

(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 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 农村;从农村→ 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 城市;从

城市→ 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

盾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

5、我国的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

政治因素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行政调动,有计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

20 世纪 80 年1.计划经济体制

划、有组织地进疆地区的建设

代中期前2.严格的户籍管理

行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制度

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 世纪 80 年

1.中西部到东部经济发达地经济因素自发迁移区,内地到沿海

代中期后

2.出现“民工潮”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理区位:(1)地形:平原,高原(热带湿润地区),谷地(山区)

(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3)河流:提供水源,运输,军事防卫

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①河流凹岸②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

③干支流交汇(重庆宜宾武汉九江)④航运起点(赣州)

⑤山前平原、绿洲

经济地理区位:(1)交通条件:临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青岛大连香港);

公路铁路枢纽或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宝鸡蚌埠怀化)火车拉来的城市(2)矿产资源:工矿城市大庆攀枝花大同政治文

化地理区位:( 1)历史继承性:古都( 2)国家政策:深圳

(3)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

( 4)旅游:黄山(5)科技:硅谷日本筑波

2、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 1)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状况行政因素社会因素(宗教社会地位)

(2)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点状或条状,人口昼夜差别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 CBD):建筑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②工业区:向城市边缘移动,沿交通干线分布,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

③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文化区联系,地势较高,环境良好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

(3)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3、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同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彼此独立排斥,不同级别中心地服

务范围相互嵌套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 , 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 服务范围小 . ★大城

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 , 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 服务范围大 . 城市等级越大,

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首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3、特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75% 以上),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中心城区居住环境恶化以及乡村地区和

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40% 左右),发展速度快。

问题:虚假城市化(拉美国家),滞后城市化(印度)。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

3、城市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水文: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破坏河网系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改变地方文化。

4、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房租高昂,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

措施:合理规划道路,发展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建设卫星城等。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 便于机械化生产) .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 耕地广阔 , 地广人稀 .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 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区位条件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 地势平坦 , 土层深厚 , 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 劳动力丰富 , 利于精耕细作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 传统经验丰富

形成原因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 , 但农村人多 , 自给为主机械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 ,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科技水平低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混合农业

(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 6 月、收割11—12 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乳畜业

发达国家 , 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大城市经济发达, 人口集中 , 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 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 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 变酸变硬 .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 改变了大气的热

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 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①风向②水源③离城市距离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

越来越广 ,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 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

主要工业部门(举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产生机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类型

环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境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问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壤荒漠化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题资源枯竭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环境污染

( 1)大气污染:

①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②主要是由燃烧煤和石油类物质产生,

③危害通常表现为: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

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成因:温室气体CO2、 CH4、N2O、 O3 的增多。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

影响: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适合农作物生长。

海水酸化,珊瑚礁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多样性。

★酸雨(雾、雪)成因:燃烧矿石燃料,排放 SO2、 NO等酸性气体。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生物生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臭

氧层破坏成因: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氟氯氢

★光化学烟雾成因:汽车尾气(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

在逆温的大气条件下及不易扩散的盆地形成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洗涤水,含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环境,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农作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5)噪声污染

4、生态破坏

(1)土地荒漠化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西北沙漠化的成因:自然: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防治的主要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④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 2)土壤次生盐渍化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②

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原始社会——被动的适应自然、崇拜自然;

2、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人定胜天:认为只要人们团结起来,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人相关和因地制宜:认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的

摆布——“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3、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拉采尔——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

白兰士——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谋求人地协调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主张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

20世纪 80 年代——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行动纲领:《21 世纪议程》

3、可持续发展四大观念:

②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③环境的观念: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为因果。④权利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④庞大的人口压力:

⑤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⑥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 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理解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图)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看书上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二、人口自然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 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 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 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 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 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 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 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 率降低 自然增长 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 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 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 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情况。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 5、人口问题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湘教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特点分布举例利弊 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过渡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3、特点 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4、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6、人口流动≠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三个判断标准:①有无变更定居地②有无跨过行政区界线③永久性或长期性(一年以上)2)人口流动: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包括:①钟摆式人口流动②人口季节性流动③人口不定期流动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考点:1.城市的发展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布局 3.城市化过程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1)地形与城市区位

(5)交通与城市区位 2、分析莫斯科、纽约、东京、开罗四个城市的地理区位

4.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5、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内容和方法 1.气候:气候优越 A 、自然因素 2.地形:地形平坦 (静态因素) 3.水源:河流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4.资源:矿产城市 1.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口和产业聚集 B 人文因素 2.交通: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水陆交通便利又大大促进了 城市的发展。 (动态因素) 3.政策:如深圳是由于改革开放促进其发展的。 例子: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发展因素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地形)①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气候)②武汉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水源)③武汉市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净流量丰富,一方面为武汉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2)人文因素—动态因素 ①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发展了钢铁工业,便利的交通运输也是钢铁工业选址在武汉而不在大冶的主要原因。 ②武汉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同时京广铁路穿过该市,带动了武汉的发展。 ③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武汉市成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 ④近年来,武汉市发展高科技,拟建成我国的“硅谷”之一,武汉市的旅游业日趋发达,为武汉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I知识精要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 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 自然灾害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特点:1.临界性 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负相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 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 一、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等于出生人口数除以人口总数再乘以100%,人口死亡率则是死亡 人口数除以人口总数再乘以100%。此外,人口密度等于总人 口除以总面积,单位是人/km。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其他原因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婚姻生育观、宗教、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洲,欧洲则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洲。亚洲是一年内人口增加最多的洲,而大洋洲则是人口增加最少的洲。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在18世纪工业 革命前增长缓慢,在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加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迅速。 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和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分为原始型、过渡型和现代型。原始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适用于原始社会,如现今热带原始森林中的土著部落。过渡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适用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型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适用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从传统型的“高低高”向现代型的“低低低”转变。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尽相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老年人口增加,劳动力和国防兵源不足,需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和健全社龄化政策。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变更定居地的行为。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二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1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人类社会初期 ①特点: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②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2)产业革命后 ①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原因: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提高和医疗卫生水平进步。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特点: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②原因:科技进步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2.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概念: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2)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原因:丰收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

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化初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 原因:科技发展和某些疾病得到控制 增长减缓速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减缓;原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 实施 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或负增长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教版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 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典型: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 2.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典型:西欧德、法等国 第2讲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分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坐落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捷,通信繁盛,人流量小;付租 能力弱。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就是城市最广为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构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显著,提供更多的服务种类太少、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小(热带地区的城市原产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炎热)。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同意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 都在大道汇合处。

3、政治(例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御、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够推动城市的构成和 发展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减少。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③城市用 地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 不断增多;③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建议提升。②城市土地租金低。③乡村地 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不好,土地租金高。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小城市 化趋势显著。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快速收缩,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科创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轻微。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大力推进,河流汇水时间延长,更极易构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毁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 会治安混乱。 3、化解措施:维护和提升城市环境——创建“生态城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2、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形状 3、城市层次结构——城市在国家、地区、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分布和地位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 2、城市化的影响 1)经济影响——城市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2)社会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3)环境影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三、城市化的类型 1、自然城市化——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城市化 2、规划城市化——由规划引导的城市化 3、非规划城市化——没有明确规划的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阶段 1、初级城市化——城市化的起始阶段 2、中级城市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3、高级城市化——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阶段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的地域分布——气候、土地、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 2、农业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3、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 二、工业生产活动 1、工业的地域分布——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影响工业的地域分布 2、工业的生产方式——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 3、工业的发展趋势——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 三、第三产业生产活动 1、第三产业的地域分布——城市化程度、消费水平、交通等因素影响第三产业的地域分布 2、第三产业的生产方式——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3、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服务业国际化和信息化 四、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 1、生产活动的空间组合——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空间组合

2、生产活动的地域协调发展——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等 2、人类活动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景观的破坏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文化多样性型 商业区是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的区域,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是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的商业区,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工业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标注重点版)

一、人口与地理环境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单位:人/km2)。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其他原因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洲是非洲,最慢的洲是欧洲;一年内人口增加最多的洲是亚洲,人口增加最少的洲是大洋洲。 (3)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世纪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长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迅速。 (4)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和地区分布: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社会,现热带原始森林中的土 著部落; ②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数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从“高低高”(传统型)向“低低低”(现代型)转变。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变更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欧亚非→美洲大洋洲)。 二战后:①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洲) 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北非埃及→西亚)。 (4)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是推力和拉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①自然环境因素:如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造成的环境恶化,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 ②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等;交通运输业的改善促进了人口迁移。 ③政治因素:如国家政策,战争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民族等;其中,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我国的民工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流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引起的(经济因素);其主要流向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入城镇,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川、渝、贵、湘、鄂、皖、赣、豫→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 人口流动意义:对迁出地,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就业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对迁入地,促进经济繁荣,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6)人口迁移的影响: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其他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缓解迁出地劳动力过剩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但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保护环境;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加重城市和交通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目录 第一章人口 (1)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4)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0)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共4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I知识精要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 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 自然灾害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特点:1.临界性 2.相对性 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负相关)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 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不同地区所学的课本版本不一样。那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都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典型地域:亚洲

区位条件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形成原因 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科技水平低 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一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死亡率 (看书上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情况。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指标:出生率 死亡率 —、_. _、_. 咼 咼 高 低 低 低 2、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 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 化观念 (1)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快 (2) 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福利待遇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 (3)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原因 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下降:一方面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国家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计划生育政策 3、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原始低增长阶段一一“高高低”模式一一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加速增长阶段 ----- “高低高”模式一一传统型 ---------- 儿童比重过大 增长减缓阶段一一 人口增长缓慢 低速增长阶段一一“低低低”模式一一现代型 ------------ 人口老龄化 (1)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一发展中国家一世界主要(少年儿童比重大)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经济、就业、教育、资源、环境的压力, 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均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巨大的人口惯性增长,不利于提高人 口素质 措施:计划生育 (2) 人口增长过慢一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养老费用增 力□,国防兵员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人口迁移 4、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时间演变 原始型 ------ 传统型 --------- 现代型 5、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世界 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传统型,实行计划生育后现在已为现代型 6、 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重点 1. 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 探究人口合理容量的现实途径,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树立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最多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 其他资源、智 自然增长率 低 原始型' 高 传统型类型 低(1 %以下)现代型J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篇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多半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 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脆弱性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 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发展水平较 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南亚净 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 靠推进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就原因:经济(边远地区向发达地区)、 政治(政治*、战争、北欧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 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支持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减低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能保持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生育率。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发电能力承载力。 2、干扰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 【篇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捷尔恩,交通便利,多半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途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依山傍水,身处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 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空间上:兴旺国家增长快,开展中国家增长慢 ●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兴旺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上下〞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根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根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根底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兴旺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开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开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兴旺国家和少数开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1、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有差异: ●大多数开展中国家处在“上下高〞的过渡模式,兴旺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面临不同的人口问题 2、兴旺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1)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 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2)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 在0.4%到0.8% 3、开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开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a.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03437教案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知识点总结03437 20XX年XX月摘要 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 , 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 without direction , there is no life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人口问题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