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现代学者在观察肿瘤的不协调生长和增生时,发现了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并认为肿瘤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着密切联系。cyclin D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之一,其过度表达是多种人类原发性肿瘤的特征,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常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分为G1、S、G2和M 4阶段,由3类因子进行精密调控,它们分别是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周期素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hibitors,CKIs),其中CDKs处于调控中心地位,cyclins起正调节作用,CKIs发挥负调节作用。

1.周期素:目前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分离出8类主要的周期素,连同亚类共11种,分别是A、B1、B2、C、D1、D2、D3、E、F、G和H。周期素含量随细胞周期而变化,不

同的周期素在其相应周期时相达到含量和活性的高峰,激活相应的CDKs,随后迅速降解失活[1]。例如:cyclin C、D1-3和E在G1期达到最大活性,并调节G1期向S期的过渡。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及其抑制因子:CDKs(CDK1-7)是一组依赖于周期素,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其活性也随周期而变化。如CDK4、6主要在G1期与D型cyclins相结合。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还有CKIs,分为两类:一类是Kip/Cip 家族,包括3种结构相关的蛋白;另一类是INK4蛋白家族,由4种相似蛋白构成。Kip/Cip家族能结合并抑制大多数cyclin-CDK复合物,而INK4分子则可能是含D型cyclins复合物的特异性抑制因子。

二、肿瘤细胞周期调控

在肿瘤细胞中,推动细胞周期的蛋白如周期素常过度表达,而减缓细胞分裂的蛋白如CKIs却常常失活。在多种与恶性肿瘤演进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中,cyclin D1备受瞩目。

D1:cyclin D1含295个氨基酸,由染色体11q13上的CCND1基因编码。动物模型和细胞株实验表明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可使细胞G1期缩短,体积变小,对分裂原的依赖性减弱[2]。在一些甲状旁腺瘤中,11号染色体发生臂间倒位即inv,CCND1转位至甲状旁腺素基因启动子的下游,受其控制,呈现蛋白过度表达[1]。

cyclin D1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蛋白:pRB 定位于细胞核,其含量不随细胞周期而变化。pRB在G1期处于低磷酸化状态,结合并抑制一组被命名为E2Fs的转录因子,从而抑制S 期相关基因的转录,使细胞停滞于G1期。cyclin D1蛋白与CDK4/6在G1期形成复合物,再通过N末端的LXCXE基序与pRB结合,随后在CDK4/6的作用下,pRB的Ser和Tyr 残基磷酸化,释放出E2F,启动S期相关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分裂或转化。cyclin D1与pRB的功能相互依赖,当cyclin D1蛋白在G1期过表达时,pRB磷酸化提前,G1期缩短。缺乏功能性pRB的细胞,cyclin D1和cyclin D1-CDK复合物的含量显着降低,

说明低磷酸化pRB能刺激cyclin D1转录。由此可见,cyclin D1蛋白的合成并活化引起pRB磷酸化失活,后者反过来又抑制了cyclin D1表达,构成G1晚期负反馈环[1]。

三、人类恶性肿瘤中的cyclin D1表达

除了甲状旁腺瘤,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还见于一些原发性恶性肿瘤和细胞株。一般来说,当细胞株培养过程中出现cyclin D1蛋白增多而又难于判断时,原发瘤提供的信息更为可靠。这是因为其他促使细胞加速生长的因素也可能使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在大多数情况下,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与CCND1基因扩增相一致,但并非总是如此。在一些肿瘤中,cyclin D1的RNA 和(或)蛋白质增加却不伴明显的基因扩增,提示其他细胞基因可能影响了cyclin D1的蛋白表达,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CCND1基因最常发生的异常是DNA扩增,除此之外尚未在该基因编码区发现其他明显异常,提示参与肿瘤发生的是正常基因的产物。

1.套细胞淋巴瘤:在bcl-1断裂点发生染色体易位t的淋巴瘤,由于免疫球蛋白重

链的增强子转移至CCND1位点,促进了cyclin D1蛋白的合成和过度表达。bcl-1位点在CCND1基因上游110-130 kb处,但该间隙内不存在别的基因,因此认为bcl-1基因可能就是cyclin D1/ prad-1基因。在几组套细胞淋巴瘤研究中,几乎所有病例都有cyclin D1蛋白活性升高[2],其中包括没有发生11q13重组的病例。不过,一般来说,cyclin D1单克隆抗体的核染色阳性和mRNA增多与CCND1基因扩增相一致。染色体11q13易位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公认,将来有可能被视作区别于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学特征,这一特征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相对特异性[3]。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和bcl-1基因的重排还有助于诊断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样型和多发性淋巴瘤样息肉病[4]。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约有35%~64%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表现有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和(或)CCND1扩增[2]。首次手术标本中的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不仅与复发有关,还与病变演进,淋巴结受累及生存期缩短相

关[5]。最近还发现cyclin D1蛋白在头颈部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过度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6]。

乳腺癌:大约一半的浸润性乳腺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上皮[7],但基因扩增率却只有13%左右。大量资料支持cyclin D1基因扩增和(或)蛋白过度表达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有关。人和小鼠实验发现cyclin D1与类固醇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增生有关[2]。实际上,cyclin D1可能是雌激素受体的独立激活因子[8]。尽管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相关,但对于它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尚未达成共识。最近有作者研究了原位导管癌中cyclin D1作用后认为,高级别的病变比级别低者更易发生基因扩增,但cyclin D1蛋白表达率却反而更低,提示除基因扩增外还存在其他机制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加有关[9]。另有学者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到DCIS 中cyclin D1 mRNA过度表达,并据此与导管的非典型性增生和其他不易发展为浸润性癌的病变相区别[2]。

食管癌:cyclin D1在食管癌中的扩增和过度表达率约为30%,在某些研究中显示与死亡率呈正相关。cyclin D1 反意义链能使转化了的食管癌细胞表现型发生逆转,为cyclin D1在该部位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2]。

肝细胞癌:在10%的肝细胞癌中观察到cyclin D1基因扩增和蛋白浓度升高。有人提出HBV、HCV整合入CCND1基因或其临近的调节序列可能是恶性转化的机制。一些研究者在邻近CCND1的上游区域检测到HBV基因组;另有研究显示CCND1 扩增仅限于含有HBV或HCV的肝细胞癌。尽管证据尚不充分,这些病毒与cyclin D1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却令人感兴趣。

6.结直肠癌:起初,研究细胞株的专家不认为cyclin D1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最近发现cyclin&nbs p;D1蛋白过度表达不仅是这种肿瘤演进中的重要事件,还可能是独立的预后因素[10]。与周围的正常、过渡或增生性粘膜相比,散发性/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和腺癌中cyclin D1核染色增

强。另外,与食管癌一样,cyclin D1 反意义链也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11]。

7.生殖泌尿系肿瘤: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CND1扩增率在6%至21%之间,但核染色阳性率要高得多。cyclin D1的改变可能是膀胱癌变的早期事件,扩增和过度表达对预后的意义尚未确定。cyclin D1异常也

常见于外阴和宫颈鳞癌,在这些部位中,cyclin D1使pRB失活的方式似与HPV基因组相似[2]。在宫内膜癌中,CCND1扩增很罕见,但约40%的病例有cyclin D1过度表达,这也可用其他基因的作用来解释,此时cyclin D1与p53的相互作用似比与 pRB的更为重要。cyclin D1异常也是上皮性卵巢癌恶性演进中的重要事件,与c-ki-ras 表达呈很强的正相关性,但与c-erbB-2癌基因无相关性[12]。cyclin D1与Ras原癌基因的关系很重要,因为Ras失活导致cyclin D1蛋白减少,低磷酸化pRB积聚,G1期停滞。令人不解的是,cyclin D1扩增与雌激素的关系不如乳腺癌中的明显。

8.肺癌:研究发现肺鳞癌的bcl-1扩增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大致可能知道它们分别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但是具体到底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介绍一下。 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由于瘤体不断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恶性肿瘤中医学中称为岩,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具体区别: 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则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很少或没有核分裂像,恶性肿瘤则反之;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通常缓慢生长,恶性肿瘤则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通常为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包膜形成,恶性为侵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性生长。 5.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通常无转移现象,术后很少复发,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但可不排除发生在重要器官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常有转移现象,术后容易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从下面的分析可见相对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危害是极大的,若患有各种恶性的话该如何治疗呢?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国际上高度评价生物细胞治疗为:“目前知道的唯一有希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21 世纪是肿瘤治疗的时代”,成为恶性肿瘤个性化治疗进程中的里程碑。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现代学者在观察肿瘤的不协调生长和增生时,发现了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并认为肿瘤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着密切联系。cyclin D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之一,其过度表达是多种人类原发性肿瘤的特征,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常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分为G1、S、G2和M 4阶段,由3类因子进行精密调控,它们分别是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周期素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hibitors,CKIs),其中CDKs处于调控中心地位,cyclins起正调节作用,CKIs发挥负调节作用。 1.周期素:目前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分离出8类主要的周期素,连同亚类共11种,分别是A、B1、B2、C、D1、D2、D3、E、F、G和H。周期素含量随细胞周期而变化,不

同的周期素在其相应周期时相达到含量和活性的高峰,激活相应的CDKs,随后迅速降解失活[1]。例如:cyclin C、D1-3和E在G1期达到最大活性,并调节G1期向S期的过渡。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及其抑制因子:CDKs(CDK1-7)是一组依赖于周期素,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其活性也随周期而变化。如CDK4、6主要在G1期与D型cyclins相结合。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还有CKIs,分为两类:一类是Kip/Cip 家族,包括3种结构相关的蛋白;另一类是INK4蛋白家族,由4种相似蛋白构成。Kip/Cip家族能结合并抑制大多数cyclin-CDK复合物,而INK4分子则可能是含D型cyclins复合物的特异性抑制因子。 二、肿瘤细胞周期调控 在肿瘤细胞中,推动细胞周期的蛋白如周期素常过度表达,而减缓细胞分裂的蛋白如CKIs却常常失活。在多种与恶性肿瘤演进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中,cyclin D1备受瞩目。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 王佩星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08生物技术 088316103) 摘要: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发生、发展与复发均与基因的变异、缺失、畸形相关。人体细胞携带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症的基因治疗目前主要是用复制缺陷型载体转运抗血管生成因子、抑癌基因、前药活化基因(如HSV-1胸腺嘧啶激酶)以及免疫刺激基因。主要抗肿瘤机制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免疫、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The latest progress of cancer gene therapy WangPeiXing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088316103 foremen who 2008) Abstract: the cancer is a genetic disease,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recurr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variation, loss, deformity related. Human body cell carries oncogenes and tumor-suppressor genes. Cancer gene therapy is now primarily with copy DCF with carrier transport antiangiogenic factors, tumor-suppressor genes, before medicine activated genes (such as HSV - 1 thymine bases kinase) and immune irritancy genes. Main antitumor mechanism for: inhibiting tumor cell growth, inducing tumor cell apoptosis, inducing antineoplastic immune response,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umor cells to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of tumor cells to improve sensitivity, cut tumor cells to nutrition. Keywords: tumor, gene therapy, immunity, protocarcinogenic gene, tumor-suppressor genes 从本质上来讲,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发生、发展与复发均与基因的变异、缺失、畸形相关。人体细胞携带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相互拮抗,维持协调与平衡,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衰亡进行精确的调控。在遗传、环境、免疫和精神等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这一基因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基因治疗的策略有基因替代、基因修复、基因添加、基因失活,目前临床使用的最主要方式是基因添加。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肿瘤治疗方案,具有治疗特异性强、效果显著、基本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优点。这种肿瘤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方案。 1.肿瘤基因治疗的历史进展 肿瘤、艾滋病、遗传病是困扰人们的三大疾病,对肿瘤的根治是人们一直迫不及待想要实现的愿望。

人类肿瘤发生遗传机理与基因治疗

人类肿瘤发生遗传机理与基因治疗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3年4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根据目前癌症的发病趋势,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将达1500万人。事实上,癌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死因。众所周知,癌与肿瘤的发生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肿瘤的发生除与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诱变剂,病毒感染等作用相关之外,遗传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相当的遗传易感性。首先经过始动,遗传物质的改变使正常细胞变成恶性细胞,然后形成增殖优势成为恶性肿瘤。因此肿瘤的发生实质上由于许多基因改变引起的。 目前,研究表明,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癌基因,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另一类为抑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而抑制肿瘤发生。可以看出二者的作用是相反的。但其中的任何一方出现异常,结果都会异常肿瘤发生。 肿瘤抑制基因是人类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一类基因,对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起调节作用。当两个等位基因处于纯失活状态时,细胞正常抑制被解除而恶性转化。 说到先天易感因素,在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血液肿瘤的德遗传和先天易感因素记得重视》一文中写到“确地认识和解读这些先天易感因素,对于改进患者的治疗、突变携带者的预防或及早发现肿瘤都有重要意义”。肿瘤发生的原因复杂,受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早在1969年,就有学者报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家族性发病现象,并推断至少有部分遗传因素存在。随着研究和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血液肿瘤相关遗传因素被揭示。长期以来对疾病因素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单基因缺陷性疾病(即孟德尔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而肿瘤是多个基因异常协同导致的增殖失调性疾病,即使有很强的遗传或先天因素,也需要体细胞突变的积累才最终发病。而体细胞的突变的出现常常既有显性遗传(单个基因突变可导致发病)的特点,又有外显率(相同突变携带者发病的百分率)不完全,即携带者不一定发病的特点,同一个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差别很大。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有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类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基因治疗已经由最初的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扩大到恶性肿瘤,感染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病理重点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动脉粥样硬化各期的 病变特点及继发性 改变? ㈠?脂纹期:肉眼:动 脉内膜轻度隆起的斑点和条纹。镜下:动脉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FC)。?纤维斑块期:肉眼:动脉内膜较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镜下:①纤维帽: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白聚酶组成;②脂质区:由FC 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碎片 组成,该区较小或不明 显;③基底部:由增生 的SMC结缔组织和炎细 胞组成。不同的斑块含 有不等量的三个病变 区。?粥样斑块期:肉 眼:动脉内膜面见明显 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切 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黄 色粥糜样物。镜下:在 玻璃样变的纤维帽的深 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 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 晶(HE片中为针形或梭 形空隙)及钙化。坏死 物底部及周边可见肉芽 组织,少量FC和淋巴 细胞。病灶处中膜平滑 肌受压萎缩而变薄。外 膜可见毛细血管新生、 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 胞、浆细胞浸润。㈡继 发性病变:斑块内岀 血,斑块破裂,血栓形 成,钙化,动脉瘤形 成。 2.肺气肿的概念和分 类? 概念:肺气肿是末梢肺 组织(呼吸性细支气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 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 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 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 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 疾病状态。 分类:㈠肺泡性肺气 肿:①腺泡中央型肺气 肿:肺泡中央的呼吸性 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的 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 ③全腺泡型肺气肿:呼 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管,肺泡囊和肺泡都扩 张。 ㈡间质性肺气肿:细支 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 空气进入肺间质。 ㈢其他类:①瘢痕庞肺 气肿②代偿性肺气肿 ③老年性肺气肿 3.肺气肿的病理变 化? 肉眼:肺的体积显著膨 大,色灰白,边缘钝圆, 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 后压痕不易消退,切面 可见囊腔,因肺气肿类 型不同,其大小、分布 部位及范围均有所不 同。 镜下:①肺泡扩张,相 邻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 囊腔;②肺泡间隔毛细 血管床数量减少;③ 间 质内小动脉内膜纤维性 增厚;④小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改 变。 5.为什么在门脉性肝硬 化时会出现肝功能不 全?试述肝硬化时门脉 高压症和肝功能不全的 临床表现。 门脉性肝硬化时,出现 肝功能不全的原因是肝 细胞变性坏死,侧支循 环的建立,异常吻合支 的岀现,含有营养物质 和毒物的静脉血不能进 入肝窦,以上各原因均 不能使肝细胞发挥作 用,引起肝功能障碍。 ㈠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①慢性淤血性脾大:脾 静脉淤血所致,引起脾 功能亢进;②胃肠淤 血、水肿:黏膜淤血水 肿,致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③腹水:晚期在 腹腔内聚集大量淡黄色 透明液体;④侧支循环 形成:主要有食管下段 静脉曲张,直肠静脉曲 张,脐周围静脉网曲 张。 ㈡肝功能不全的表现: 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血 浆蛋白减少;②出血倾 向:可出现皮肤、黏膜 或皮下出血,肝合成凝 血因子减少所致,另外 与肝功能亢进有关;③ 胆色素代谢障碍:肝细 胞性黄疸(肝细胞坏 死,胆汁淤积);④对 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 睾丸萎缩,男性乳腺发 育或蜘蛛状血管痣(体 表的小动脉末梢扩 张);⑤肝性脑病(脑 昏迷):晚期肝功能衰 竭引起精神病症状。 6.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 化及其转化规律? 基本病理变化:㈠以渗 岀为主的病变:浆液性 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条 件:结核性炎症的早期 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 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 应强。㈡以增生为主的 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 围有上皮样细胞和朗罕 斯巨细胞,外周有淋巴 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条 件:机体免疫力较强, 菌量少,毒力弱,变态 反应弱㈢以坏死为主的 病变:干酪样坏死,结 核坏死灶含脂质较多, 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质地较实,状似奶酪, 故而得名。条件:机体 免疫力低下,菌量多, 毒力强或变态反应强。 转化规律:㈠转向愈 合:①吸收、消散:为 渗岀性病变的主要愈合 方式。②纤维化、钙 化:增生性病变和小的 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 维化,但较大的干酪样 坏死灶难以全部纤维 化,会有钙盐沉着。㈡ 转向恶化:①浸润进 展:病灶周围岀现渗岀 性病变,范围不断扩大 并出现干酪样坏死。② 溶解散播:干酪样坏死 物发生液化,结核杆菌 可通过自然管道,血 道,淋巴道散播到全身 各处。 7.简述肝硬化晚期腹水 形成的原因?㈠门静脉 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 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 高,管壁通透性增大, 液体漏入腹腔;㈡由于 患者岀现低蛋白血症,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 低,也与腹水形成有 关; ㈢肝功能障碍,醛固 酮,抗利尿激素分泌灭 活减少,导致钠水潴留 而促使腹水形成。㈣肝 淋巴液生成增多及回流 障碍。 8.简述门脉高压症形成 的原因? ㈠窦性阻塞:肝内广泛 的结缔组织增生,肝血 窦闭塞或窦周纤维化, 是门静脉循环受阻;㈡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郭龙飞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各种癌症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很高,现在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对中晚期的患者治疗疗效已经明显不足。因此。找到一种新的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发展是意义重大的。而基因治疗则是用各种手段从基因水平上来治疗各种疾病。于是,基因治疗为众多患者提供了希望,成为了现在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是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基因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为主来论述基因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癌症恶性肿瘤 1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的基本含义是通过遗传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治疗各种疾病[1]。它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的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药物的治疗,而通常所称狭义的基因治疗是指用完整的基因进行基因替代治疗,一般用DNA序列[2]。它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纠正肿肿瘤细胞基因的结构及(或)功能缺陷,或者间接通过增强宿主对肿瘤的杀伤力和机体的防御功能来治疗肿瘤。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激活机体抗瘤免疫,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抑制或阻断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些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抗肿瘤基因、肿瘤药物相关基因和病毒基因等[3]。 目前基因治疗的方式(type of gene therapy)主要有3种:①基因矫正或置换:即对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或以正常基因原位置换异常基因,因此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②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人,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③基因封闭:有些基因异常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消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4]。 2基因诊断应用 2.1基因诊断新生儿脊髓性肌萎缩 目前报道有一些较严重的SMA I型患儿会出现关节挛缩、骨折、呼吸困难和感觉神经元受损的表现,但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5ql3缺失大小有关。SMA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早期发现SMA患儿呼吸系统受累并干预性通气治疗可以延长疾病的病程、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肺部继发性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本例患儿经抗炎、吸氧、吸痰、补充维生素、给予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双肺痰鸣音减少,但最终家长考虑远期预后不良而放弃治疗[5]。 最近,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丁酸纳、丙戊酸和Htra—ISl的调节因子可以增加SMN2基蛋白的作用,而且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作用,但研究工作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没有正式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可能为SM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5]。 2.2早期胰腺藩的基因诊断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每年有新发病例约20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其发病匿,早期缺乏特异表现,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80%-90%的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15%,年生存率为1%-5%。而早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 100%。另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大小是重要的生存率预测因子,如果直径

肿瘤新十大特征

CELL综述: 肿瘤新十大特征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2011年3月4号,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发表综述,题目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整个综述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且将过去的6个特征扩增到10个特征,新增加的4个特征为: 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并且将过去的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调整为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背景介绍 我们已经提出了总共6种肿瘤标志,组成了一个基本原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肿瘤性疾病显著差异的逻辑网络(Hanahan and Weinberg, 2000)。我们的讨论中包含了这样的概念,肿瘤细胞逐渐进展成新生物,它们获得一系列标志性能力,而人类肿瘤形成的多步骤的过程可以用初始癌细胞获得使它们成为肿瘤并最终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 我们注意到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肿瘤不只是癌细胞组成的岛状物。它们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物,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的相互作用。我们是这样描述招募来的正常细胞,它们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形成肿瘤相关基质,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这样的话,这些间质细胞对于特定能力标志的发展和表达是有贡献的。在接下来的十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2019考研医学西综复习要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 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组织分化水准: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6)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7)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8)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能够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水准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能够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 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最大区别是恶性肿瘤生长速度特别快。如果自己检查的话特别要留意有没有生长迅速的下腹部肿瘤,同时伴有疼痛。可能会有月经的变化或者异常出血。从医学的病理角度来看,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形态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组织呈明显的异型性。组织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以供养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组织细胞。 什么是癌?什么是肉瘤?有何区别? 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但由于其组织来源不同,又各自具有一些特点,所以有的恶性肿瘤属于癌,有些属于肉瘤。 凡来自人体内、外胚层的(即上皮成分,如鳞状上皮、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等)恶性肿瘤统称为癌。常见的癌有皮肤、食管、子宫颈的鳞状细胞癌,消化道、唾液腺、甲状腺和乳腺的腺癌;肝细胞型肝癌;膀胱、肾盂的移行细胞癌等。人体除有内、外胚层之外,尚有间胚层组织,位于内外胚层之间,这些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巴管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以及淋巴结组织。凡来自这些组织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如血管肉瘤、淋巴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软骨肉瘤以及骨肉瘤等。 什么是早期癌、微小癌、隐匿癌? 早期癌是指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是指仅有微灶浸润。胃肠道癌早期浸润指浸润的癌细胞仍然在粘膜层内;官颈鳞形细胞早期浸润癌是指浸润灶的范围限于自基底膜起至3mm深度的间质。这种浸润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一般认为,浸润灶的深度小于1mm 者,不会伴有淋巴结转移,仍可按原位癌治疗;浸润灶深度大于1mm小于5mm者,少数可有转移。

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肝脏微小癌或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的直径之和不超过3cm。临床上多无症状,所以又称亚临床肝癌。胃微小癌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癌。 隐匿性癌是指原发癌甚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性癌。例如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直径小于1cm,病灶中心为纤维疤痕组织,内有散在的乳头状癌组织、向周围甲状腺组织浸润。肿瘤虽小但转移却较早,2/5病例在手术前已有颈淋巴结转移。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 tumoral calcino sis, TC) 是一种发生于大关节附近, 但并不累及关节滑膜的特发性软组织钙质沉着性疾病。TC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 又名瘤样钙化症、钙化性胶原溶解、臀石等。1899年由Duret首先描述,1943年由Inclan命名。本病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钙磷、胆固醇代谢异常; 关节附近胶原纤维对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性钙化; 遗传因素, 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畸形所致,与遗传相关的家族性肿瘤样钙盐沉着症(familial tumoral calcinosis,FTC)。FTC 包含2 种亚型,即分别由GALNT3 基因或SAMD9 基因突变所致,前者多伴有高磷酸血症,后者则无; 外伤因素, 为反复轻微损伤造成局部营养障碍而引起。其他的因素可能还包括红细胞生成素的升高、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TC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10-20岁为多,女性多于男性, 家族性发病者占33%-50%。TC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目前病例报道多集中于黑色人种,在非洲和新几内亚多发,欧洲和北美洲较少。大部分患者健康情况良好,钙沉着部位可出现肿胀、疼痛、被覆皮肤溃疡、瘘管形成或局部有白垩样物质流出。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 病灶处存在大量壁菲薄、通透性高的毛细血管, 血液往复循环于其中时携来丰富的钙及磷酸根离子; 免疫组化显示病变钙化灶边缘的组织细胞样细胞源自中胚叶, 为前骨母细胞, 其主要产生碱性磷酸酶而不产生有机的骨基质。因而在局部促成大量钙质沉着, 但无骨化改变。 Slavin等按照临床表现将TC 患者分为3 种类型:(1)患者在20岁前出现多发性病变。部分患者血磷酸盐轻至中度升高,还可出现1,25 二羟基维生素D3 升高。病变多位于大关节附近,表现为皮下缓慢性生长、质地坚韧的钙化性肿块,常与其下的筋膜、肌肉或肌腱紧密相连,但不累及骨和关节。此型可认为是先天性钙代谢异常,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发生的倾向。(2)患者发病年龄范围很大,无高磷酸盐血症,但是血清钙盐可升高。(3)病变为继发于肾功能衰竭、各型结缔组织病、进行性骨干发育异常或唐氏综合征等疾病,患者常伴有高钙血症或高磷酸血症。 病理上将TC 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 呈多囊性或实性, 前者囊壁及间隔内衬肉芽组织, 后者仅有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构成。T C 的病理特点为成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包膜内, 填充乳白色石灰样糊状钙化沉积物及淡黄色乳糜状液体, 囊内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灶, 囊壁可见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X线检查是诊断TC的基本方法, 其表现为关节旁关节伸侧软组织中, 呈大小不一的钙化结节集结而成的分叶状团块, 呈“卵石样”,“桑葚状”,范围较广者可呈“流注状”;病变一般不累及邻近关节或骨骼。CT 与X 线平片表现一致, 但CT 对病变部位、形态及范围的显示更为全面, 能清楚显示病变与邻近关节及骨骼的关系。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功能, 可根据信号判断组织成分; 由于肿瘤主要由纤维包膜包裹的钙化沉积物及淡黄色乳糜状液体组成, 内有纤维间隔,因此T1WI 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 T2WI 呈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包膜呈长T1 、长T2信号。MRI对观察肿瘤边缘及肿瘤与关节、骨骼的关系价值大, 能多方位显示病变不累及关节或骨骼, 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是由于多部位的羟磷灰石结晶组成的以关节周围钙化的软组织肿块为特征性的疾病、多数与磷酸过高所致的异常磷酸盐代谢有关,通常发生于肩髋等大关节。特发性肿瘤样钙质沉着症有家庭倾向,多见于肾病患者,继发性钙质沉着症的鉴别诊断,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及滑膜肉瘤的软组织钙化和骨化,也包括良性软组织肿块中的营养不良和代谢所致的钙化或骨化,也可伴随临近的骨侵蚀,但硬皮病易累及手部,而肿瘤样钙质沉着症的特征性X线表现,即在肿块中发现不规则分叶状肿块被纤维分隔,形如鹅卵石或“鸡笼”样表现。但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的肿块亦呈分叶状,导致了肿瘤样钙质沉着症与其他疾病鉴别上的困难。 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彻底切除病灶, 特别是彻底刮除位于松质骨内的钙化物质, 以防术后

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现代学者在观察肿瘤的不协调生长和增生时,发现了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蛋白,并认为肿瘤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着密切联系。cyclin D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之一,其过度表达是多种人类原发性肿瘤的特征,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常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分为G1、S 、G2和M 4阶段,由3类因子进行精密调控,它们分别是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周期素(cyclins )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hibitors ,CKIs),其中CDKs 处于调控中心地位,cyclins 起正调节作用,CKIs 发挥负调节作用。 1.周期素:目前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分离出8类主要的周期素,连同亚类共11种,分别是A 、B1、B2、 C 、D1、D2、D3、E 、F 、G 和H 。周期素含量随细胞周期而变化,不同的周期素在其相应周期时相达到含量和活性的高峰,激活相应的CDKs ,随后迅速降解失活[1]。例如:cyclin C 、D1-3和E 在G1期达到最大活性,并调节G1期向S 期的过渡。 2.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及其抑制因子:CDKs(CDK1-7)是一组依赖于周期素,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其活性也随周期而变化。如CDK4、6主要在G1期与D 型cyclins 相结合。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还有CKIs ,分为两类:一类是Kip/Cip 家族,包括3种结构相关的蛋白(p21、p27和p57);另一类是INK4蛋白家族,由4种相似蛋白(p15、p16、p18和p19)构成。Kip/Cip 家族能结合并抑制大多数cyclin-CDK 复合物,而INK4分子则可能是含D 型cyclins 复合物的特异性抑制因子。 二、肿瘤细胞周期调控 在肿瘤细胞中,推动细胞周期的蛋白如周期素常过度表达,而减缓细胞分裂的蛋白如CKIs 却常常失活。在多种与恶性肿瘤演进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中,cyclin D1备受瞩目。 1.cyclin D1:cyclin D1含295个氨基酸,由染色体11q13上的CCND1基因编码。动物模型和细胞株实验表明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可使细胞G1期缩短,体积变小,对分裂原的依赖性减弱[2]。在一些甲状旁腺瘤中,11号染色体发生臂间倒位即inv (11)(p15q13),CCND1(起初命名为prad-1)转位至甲状旁腺素基因启动子的下游,受其控制,呈现蛋白过度表达[1]。 2.cyclin D1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蛋白(retinoblastoma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RB ):pRB 定位于细胞核,其含量不随细胞周期而变化。pRB 在G1期处于低磷酸化状态,结合并抑制一组被命名为E2Fs 的转录因子,从而抑制S 期相关基因的转录,使细胞停滞于G1期。cyclin D1蛋白与CDK4/6在G1期形成复合物,再通过N 末端的LXCXE 基序与pRB 结合,随后在CDK4/6的作用下,pRB 的Ser 和Tyr 残基磷酸化,释放出E2F ,启动S 期相关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分裂或转化。cyclin D1与pRB 的功能相互依赖,当cyclin D1cyclin D1与人类肿瘤 日期: 2004-10-27 12:08:00 来源: 首席医学网 作者: 胥健敏 步宏 杨光华

如何正确辨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

如何正确辨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2)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3)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4)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5)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6)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7)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天然药物(包括中药)由于毒副作用小,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中药也正在世界范围得到逐步接受。“藏药雷丸”是继紫杉醇之后人类在抗癌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它的问世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肿瘤基因治疗技术

577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10期 安瑞生,陈晓峰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Gene Thera py Techni q ue AN Rui sheng,C HEN Xiao feng 摘要:肿瘤基因治疗就是将一段特定的遗传信息物质DNA 或RN A 通过人工方法导入肿瘤细胞以治疗肿瘤性疾病。目前的 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反义RNA 、三链D NA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本文主要对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构建、接种、应用等方面做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反义RNA 和三链DNA 技术。 关键词:基因治疗;基因疫苗;DNA 疫苗;反义RNA;三链DN A;肿瘤中图分类号:R730.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242(2001)10-0577-03 收稿日期:2001-08-22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就是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外源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以补充机体所缺乏的基因或纠正机体异常表达的基因。人类基因治疗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已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试验过渡。本文就肿瘤的基因治疗技术的现状综述如下。 1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 1 1 载体的构建 获得合适的抗肿瘤编码基因并将它插入到载体DNA 上,是发展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主要工作。不言而喻,目的基因的选择至关重要。抗肿瘤基因可以是单个基因或具有协同保护功能的一组基因,也可以是编码抗肿瘤基因决定簇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病原体基因的基础上的。表达文库免疫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各种已知或未知病原体基因组中获得目的基因的系统而普遍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根据病原体的所有抗原都由其DNA 编码这一基本原理,将病原体基因文库中的病原体DNA 片段插入特定的质粒中,利用基因免疫的方法筛选病原体基因组中具有免疫保护功能的基因片段。目前,基因表达文库免疫技术是发现目的基因的一种最系统、客观的手段。 质粒载体必须是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拷贝地扩增,而在动物细胞内则能高效表达,但不复制,也不含有向宿主细胞基因组内整合的序列。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有质粒和病毒,病毒载体曾经被用作抗原基因载体[1],现在主要用质粒构建载体,由于细菌质粒本身没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这对保证质粒在体内长期稳定地表达有重要意义[2]。 载体一般以PBR322或PUC 质粒为基本骨架,它们能在 大肠杆菌内扩增,但不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复制 [3] 。通常使 用的质粒载体有PBR322、PUC18、PUC19、PUC118、PUC119等。常用的质粒载体启动子多为来源于病毒基因组的巨细胞病毒(CMV)早期启动子,具有很强的转录激活作用,带有细菌复制子(ORI),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和PolyA 加尾信号。启动子大多来源于病毒基因组,如CMV 、PSV 、LTR 等,其中以CMV 的转录活性最高,PolyA 序列具有保证mRNA 在体内的稳定性的作用,这种稳定性因PolyA 来源不同而异,目前认为较好的PolyA 来自牛生长激素基因或兔B 球蛋白基因。另外,还可包含一些合适的增强子、终止子、内含子、免疫激活序列及多聚腺苷酸信号等。筛选载体可以选用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或新霉素等抗性基因。1.2 目的基因的导入 主要途径包括间接体内法和直接体内法。间接体内法是指在体外用基因转染肿瘤细胞,然后将经转染的肿瘤细胞输入病体内,最终给予病体的疗效物质是基因修饰的细胞[4]。直接体内法是指基因片段或完整基因直接注入体内进行治疗的办法。就直接体内法而言,目前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裸DNA 直接注射,将裸质粒DNA 直接注射到机体的肌肉、皮内、皮下、粘膜、静脉内。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脂质体包裹DNA 直接注射,包裹DNA 的脂质体能与组织细胞发生膜融合,而将DNA 摄入,减少了核酸酶对DNA 的破坏。注射途径类似裸DNA 直接注射[5] 。金包被DNA 基因枪轰击法,将质粒DNA 包被在金微粒子表面,用基因枪使包被DNA 的金微粒子高速穿入组织细胞。繁殖缺陷细菌携带质粒DNA 法,选择一种容易进入某组织器官的细菌,将其繁殖基因去掉,然后用质粒DNA 转化细菌,当这些细菌进入某组织器官后,由于能繁殖,则自身裂解而释放出质粒DNA [6]。经改造的mRNA 法,将目的基因的mRNA 结构进行重组后直接送入体内。 肿瘤基因治疗技术 专 题报道

如何鉴别良性和恶性骨肿瘤

如何鉴别良性和恶性骨肿瘤9 良性胃溃疡和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1、胃癌的X线表现?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癌;(2分) (1)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由浸润型癌引起,也可见于蕈伞型癌;(2分) (2)龛影,多见于溃疡型癌,龛影形态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 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 不规则而锐利,其中常见到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以上表现称为半月综合症; 粘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粘膜下肿瘤浸润常使皱襞异常粗大、僵直或如杵状和 结节状,形态固定不变;(2分)癌瘤区蠕动消失。(1分) x线图形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一,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3分) 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以至剩余下来的x线量有差别;(4分) 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需经过显影的过程,例如用x线片显示,就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3分)。 中央型肺癌的定义及X线表现? 中央型肺癌指肿瘤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4分); X线表现:直接征象是肺门影增深、增大和肺门肿块影(3分);间接征象可有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炎症和阻塞性肺不张等 3、儿童骨折的特点及X线表现? 儿童骨折的特点是骺离骨折和青枝骨折(4分);骺离骨折的x线表现有骺线增宽或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还可以是骺与部分干骺端一并撕脱(3分)。青枝骨折的x线表现有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见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 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的血液进入左心室发生障碍,左心房内压力升高,致左心房增大,并使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这时肺动脉压上升并致使右心室逐渐肥厚和增大(4分); x线表现有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增大。肺淤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质性肺水肿,肺静脉压升高,同时有肺动脉高压表现。有时二尖瓣区及左房壁可出现钙化。肺野出现1㎜~2㎜大小颗粒状密度增高影,为含铁血黄素沉着的表现(6分)。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病理重点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 1.动脉粥样硬化各 期的病变特点及 继发性改变 ㈠?脂纹期:肉眼:动 脉内膜轻度隆起的斑 点和条纹。镜下:动脉 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 胞(FC)。?纤维斑块 期:肉眼:动脉内膜较 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 块。镜下:①纤维帽: 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 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 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 白聚酶组成;②脂质 区:由FC、细胞外脂质 和坏死碎片组成,该区 较小或不明显;③基底 部:由增生的SMC、结 缔组织和炎细胞组成。 不同的斑块含有不等 量的三个病变区。?粥 样斑块期:肉眼:动脉 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 灰黄色斑块。切面见纤 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粥 糜样物。镜下:在玻璃 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 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 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 晶(HE片中为针形或梭 形空隙)及钙化。坏死 物底部及周边可见肉 芽组织,少量FC和淋 巴细胞。病灶处中膜平 滑肌受压萎缩而变薄。 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 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 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㈡继发性病变:斑块内 出血,斑块破裂,血栓 形成,钙化,动脉瘤形 成。 2.肺气肿的概念和 分类 概念:肺气肿是末梢肺 组织(呼吸性细支气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 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 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 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 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 疾病状态。 分类:㈠肺泡性肺气 肿:①腺泡中央型肺气 肿:肺泡中央的呼吸性 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 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 张。③全腺泡型肺气 肿: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都扩张。 ㈡间质性肺气肿:细支 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 空气进入肺间质。 ㈢其他类:①瘢痕庞肺 气肿②代偿性肺气肿 ③老年性肺气肿 3.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肉眼:肺的体积显著膨 大,色灰白,边缘钝圆, 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 后压痕不易消退,切面 可见囊腔,因肺气肿类 型不同,其大小、分布 部位及范围均有所不 同。 镜下:①肺泡扩张,相 邻的肺泡融合成较大 的囊腔;②肺泡间隔毛 细血管床数量减少;③ 间质内小动脉内膜纤 维性增厚;④小支气管 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 炎症改变。 5. 为什么在门脉性肝 硬化时会出现肝功能 不全试述肝硬化时门 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 全的临床表现。 门脉性肝硬化时,出现

人类与肿瘤的“战与和”

人类与肿瘤的“战与和” 我们经常把肿瘤细胞比喻成人体的“坏孩子” ,它们的无限生长和繁殖破坏了人体这个大环境,对于这些“坏孩子” ,传统的思路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这种模式是行不通。再民主的社会总还是需要警察和军队,适当的“整顿”还是需要的,但“镇压”一定要适可而止,一定要尽量缩短时间,一定要尽量缩小“打击面” ,要让健康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休生养息”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邓运宗主任指出,治病的目的是要让人活得更有质量,更有意义,而不是仅仅把病灶拿掉。现在的晚期肿瘤临床治疗,就是用化疗药杀死肿瘤、掐断血管。这样的话,让肿瘤活不了,肿瘤也是生命,它会不断地寻找能存活的地方。如果我们不是杀死肿瘤细胞,而是加强人的抵抗力,让肿瘤细胞与人和平共处,咱们大家都多活几年,为什么不可以? “霸道”哲学统治肿瘤学有些年数了,追溯源头的话,在古代的西方火烧、放血、切割都曾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上,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以“征服”为特征,认为自然应“臣服”于人类,对于任何异己的东西都欲彻底消灭。肿瘤虽是内源性的,是人体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也无法打消人类消灭它的决心。如果把“征服肿瘤”定义为不再有肿瘤或者肿瘤出现以后我们可以一劳永逸地把它永远消灭,这跟过去造“永动机” 、使“油变水”的荒谬没什么两样,都是不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可喜的是,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征服”观念逐渐让位于“和谐”观念,跟自然界的和平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都是人类深刻反省的结果。 在肿瘤治疗领域,用传统的放疗、化疗等方法来“消灭”肿瘤细胞,到用分子靶向药物来“稳定”肿瘤细胞,实际上也是这种观念转变的体现。靶向治疗,花十几万元,多活三个月就已经兴高采烈了。那么从另一个方向治疗,就不可能多活三个月?甚至多活六个月?完全可能,就跟那十几万多活三个月的较量一下。未来,在中医肿瘤学研究的主战场,要使晚期病人的带瘤生存时间超过现代医学现有的水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