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社会学复习要点

城市社会学复习要点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社会问题;(2)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或者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3)城市中的个人、城市中的文化、城市的社会体系。

综合观点:我们把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城市环境;(3)城市的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7)城市问题

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研究程序:选题—研究问题明确化—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①访谈法;②问卷法;③社会观察法;④社会实验法;⑤社会调查方法;⑥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⑦资料分析方法

第二章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

1、不同学科对城市的界定

2、城市的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有三个:①空间上人口等的密集型(空间聚集性):根本属性之一;

②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经济特性;③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或流动性):社会属性

3、我国城市的界定

(1)“城镇”是指在中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上,经该规定划分的区域。城镇

又包括“城区”和“镇区”;

(2)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

4、城市起源的主要学说书P3

(1)防御说(军事城堡说):韦伯;(2)社会分工说(柴尔德的农业剩余产品说):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3)集市说:雅各布斯威尼斯;(4)地利说;(5)大型灌溉设施说:卡尔·魏特夫;(6)宗教中心说:斯乔伯格

5、城市产生的因素(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生的基础;

2、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神条件;

3、人口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

6、早期城市的产生(几个早期城市的位置和时间)

(1)两河流域——苏美尔城市的出现,距今约6000年;(2)埃及尼罗河流域城市:公元前3000 年左右,白城、底比斯、阿克顿;(3)印度河流域城市:公元前2500年,哈拉帕古城;(4)长江、黄河流域城市:澧县的城头山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堡遗址、平粮台城址、内蒙古中南部;(5)中美洲文明---墨西哥湾:①蒙特阿尔万城:距今2500年;②特奥蒂瓦坎文化:公元前1 世纪—公元8 世纪

第二节欧洲城市的发展

1、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 是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

2、古希腊城邦

建起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城市

特点:①居民分散于各城邦国家;②城市人口规模200-20000人;③许多城市联盟出现;④四周是海,所以一般不建城墙;⑤阶级和阶层、公民与非公民(妇女、儿童、外来人、奴隶)

3、古罗马城市的特点

(1)城市多:2世纪开始城市遍布整个欧洲

(2)人口规模大:到3世纪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

(3)城市等级设计:以罗马为中心

(4)建立道路系统:320条道路网络,总长达8万公里,为罗马征服和统治和为基督教传

播和民族迁徙创造了条件

(5)完整的城市上下水系统:11条供水渠道(高架水槽)和排水道,罗马城一条最大的下水道可划小船

4、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1)由“城”到“市”的转变:原来的城市,主体是城堡,是教区或行政中心,集市只是近距离的人的交易,11世纪后的城市具有了长途贸易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社会变化:

1127年法国佛兰德尔的圣奥梅尔)等;③建立不依附于权力的行会;④自由农民出现;⑤除土地资本外,商业资本、货币资本的出现。

5、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影响(1750-1910年)

(1

级和无产阶级;

(2)闲暇时间固定化,闲暇活动方式多样化。餐饮娱乐、演艺观赏、体育休闲世俗化;

(3)社会科学的主流学科产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关注变革时

代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研究,如契约关系、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社会分工、个人人格变化等;

(4)第二阶段殖民扩张。第一阶段在15世纪新航路的发现开始到18世纪中叶,主

要掠夺生活资料和奴隶,工业革命后开启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殖民扩张,掠夺工业原料和粮食等;

(5)城市问题突出。居住拥挤、污染严重、劳动时间长、心理问题增多、犯罪率上升

等。

第三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1、逆城市化(郊区化)、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

(1)郊区化:城市扩展其边缘地带,人口从密度高的中心区域扩展到邻近密度低区域

中心;在郊区建工厂,如工业园科技园;办公总部向郊区迁移;

④鼓励买房的贷款政策和住宅税收补贴政策。如1944年复员军人买房可以零首付。当时复员军人达到1600万。

(2)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

阶段规律: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进入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30%以后,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当城市人口超过70%以后,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

2、戈特曼城市群的标准和世界六大城市群

(1)城市群的5个基本标准:①区域内有密集的城市;②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有密切的社会联系;③各都市区之间通过交通连接无间隔;④人口规模2500万以上;⑤属于国家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2)世界六大城市群: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海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地区;②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到鲁尔、科隆地区;③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的地区;④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区;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⑥我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城市首位律)

(1)低度城市化:①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的人口增长速度;②指前社会主义国家产业聚集的发展,没有提供给劳动力的住宅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足够的增长。

(2)过度城市化:指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3)首位城市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

度。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反对首位分布者:

第一,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Parasitic effects);

第二,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对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 第三,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对经济增长、全民凝聚力、区域公平和社会平等有害,等等。

或者棚户区。

4、城市化进程四阶段

(1)第一阶段——从农村进入城市:一般情况下,在城市人口低于50%的时候,人口迁移以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主;

(2)第二阶段——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化:当城市人口超过50% 之后,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的相互移动为主,城市进入规模结构优化时期。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小城

市是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小城市人口迁入大城市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农村人口一方面填补小城市人口迁出留下的空白,另一方面直接迁入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3)第三阶段——大城市郊区化:当城市人口超过70%之后,大城市成为全国城市的主要呈现形式,人口迁移以大城市城区人口迁入大城市郊区为主,大城市郊区人口逐渐超过城区人口。

(4)第四阶段——郊区城市化,形成大都市圈阶段:人口继续向郊区迁移,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郊区功能由居住扩展至工商业,郊区演变为中小型城市。这些中小型城市与原来的城市城区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大都市圈,随着通勤成本进一步下降,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所谓的“大都市圈”。

第三章中国城市化历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

1、最早的古城遗址、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特点

(1)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代,距今约7000-3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第一章有)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商代及商代以前一城制,有城无郭(有城无市);第二阶段:商代到西汉两城制:城郭制,即有城也有市;第三阶段,唐宋城市发展鼎盛。唐代开始三城制,宫城、皇城和郭——长安城。

(3)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8街11区12城门,皇宫---未央宫5平方公里。

(4)唐长安城结构三部分(约84平方公里):宫城(太极宫即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兴庆宫)----皇帝处理朝政和皇族居住之所;内城(皇城)----中书省、尚书省、卫军等中央行政机构办公之所;外城-----居民区和集市区,街坊分隔,井然有序,多寺庙。东市多奢侈品、西市多为一般商品,分类聚集,有市场管理机构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1840-1949年)

因清朝晚期的腐败无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在110年中城市化率仅仅增长5.5%。

第三节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1、中国当代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区域间城市化发展不平衡;(3)户籍制度制约城市化发展

第四章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传统

第一节经典社会学家关于城市的理论

1、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劳动分工论的主要观点。【机械联结、有机联结、社会密度(物理密度、道德密度)】其观点:城市的特征是集体意识的衰减、社会容量和密度的增加,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较细的社会分工。

(1

①机械联结是乡村社会的特征。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以同质性的集体意识为纽带。

同质性的集体意识: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似的情感、相似的价值取向、相同的宗教信

仰以及相似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等等。因此,人们较为容易在共同体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是非观念和精神追求,这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 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 反映着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习俗。

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集体意识免受非法行为的损害, 以免社会分崩离析。

②有机联结是城市社会的特征。它是建立在异质性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

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个性突出,价值观和信仰多样化。有机联结社会主要的法律类型是恢复性法,如民法、商法。

(2)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是实现分工的决定性原因。

社会密度分为物理密度和道德密度。物理密度是单位空间内人口的规模,道德密度是“人们的相互结合及其所产生的非常活跃交换关系”。

2、韦伯科层制理论主要观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

只有提供了慎重的公正的法定权力

3、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1)社会分层理论:决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地位和权力因素。

(2)“理解”社会论:人的社会行为具有一种“内在可理解性”,人与人之间、人的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常常可以立即被感知。

4、韦伯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1)城市类型学:两种标准:①城市就是市场;②城市是具有地方性自治制度的共同体

(2)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层产生于中世纪晚期西欧以行会为基础的商业协会中。

(3)古代中国城市属于官僚城市

第二节滕尼斯和齐美尔关于城市与社区的理论

1、滕尼斯的社区研究

(1)滕尼斯的意志论

滕尼斯的理论核心是意志概念,人的意志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然意志:是一种根本性的、有机的、本能驱动型的意志,来源于个人的性情和性格;理性意志:一种深思熟虑的、工具性的、目的导向的意志,来源于个人自私自利的理性算计。

(2)滕尼斯关于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分(滕尼斯比较赞同礼俗社会,反对城市社会)

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情感共同

体为纽带,具有强烈的内聚性;

(大城市——社会)则截然不同,契约和理性支配一切。

2、齐美尔关于城市的基本观点

(1)城市是强刺激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2)理性计算的最佳方法是货币经济的应用(人际关系变成金钱关系)。(3)城市人是高度非人格化的。(4)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影响:第一、劳动分工是社会生活碎片化、割裂化:个人对于任何分工的参与都是部分的,无法使产品灌注自己的个性;第二、劳动分工推动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发展;第三、劳动分工使个人对整个文化世界的疏远或者异化。异化是将创造者与创造物分裂开来。

(5)大城市与乡村比较的优点:城市居民更具自由感,有更多见识。有利于个人独立自主、创造性发挥,原因在于大城市因互不熟悉而具有很强匿名性;乡村则是熟人社会,不具匿名性,所有言行置于熟人监督之下。

第五章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理论

1、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理论:城市观、边缘人理论、移民同化周期理论

(1)理论:人类生态学是将应用于动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生物的共生关系。人类的竞争性合作关系: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平衡与秩序

(2)①城市的主要结构:人工构造物

城市生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②竞争和共生的关系决定了城市的结构布局。A、共生的基础是差异,城市越大,

劳动分工越细,每个机构提供的服务越趋单一,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则越高。在城市布局上的表现就是功能互补的机构往往分布在相互邻近的地域内。 B、有限土地

(3)边缘人在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的边缘,这两种文化和社会从未完全相互渗

透和融合。边缘人处在两种不同且敌对的文化中,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他们的心灵在这两种文化融合过程中备受煎熬。地位上升或下降、跨国移民、从农村进入城市或从城市进入农村的人都属于边缘人。

(4

经历四个阶段:敌对、冲突、适应、同化

第一阶段是敌对:不同族群之间没有社会接触的相互作用,个体之间无接触。

第二阶段是冲突:由于个人安身立命的需要,与当地族群在职业、居住地、政治代理人等资源方面展开竞争而产生各种冲突。

第三节段是适应:被迫改变自己和适应新的环境,群体之间接受彼此的差异。(如学习当地人的语言、风俗习惯、机制观念、思维方式等)。

第四阶段是同化:移民群体与主流群体之间差异消失,各自的观念混合在一起。

2、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

第一环是中心商业区(城市的中心);第二环是过渡区;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区;第四环是较高级的住宅区;第五环是通勤区。

3、麦肯齐的城市生态过程理论

(1)交通工具、技术变革是影响城市的关键变量;(2)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收入的人往往居住在不同区域;(3)城市区位形成的过程包括浓缩与离散、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①浓缩指既定区域内安置的同类人口和机构在数量方面增长的趋势。各种区位单位浓缩的程度由密度来衡量。离散是指既定区域内同类人口和机构在数量方面下降的趋势,也由密度来衡量;②集中指有相同职能的机构、人口在都市中枢地带产生和发展的趋势。分散指人口或机构离开都市中枢位置的现象。这两过程是指相对于都市中心而言的;③指人口和机构分别并入与自己同质的地区,这些地区彼此分离。种族、社会阶层、职业等都可能成为隔离的因素;④侵入指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居住区域的运动过程,一般会遭遇抵抗。接替指进入另一居住区域的群体取代原有群体之后对这一地区实施的有效统治。(麦肯齐还指出侵入的两种现象:①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②土地占有者的更迭)

4、霍伊特城市布局扇形模型

其中心论点是城市住宅区由市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作扇形辐射。(楔形散开的模式)5、哈里斯-厄尔曼多中心模式理论

(1)城市分散化的功能及其特定的需求需要向特殊的和专门化的区域集中。城市发展是围绕多个中心而不对称地发展起来的。

(2)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边缘圆模式”)

第二节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与重建

(一)新正统生态学

1、霍利功能主义生态学

(1)认为空间问题并不是生态学理论的中心问题,而是生态学的附属、次要问题。人类生态学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具体的物质社区,而是作为功能关系的社区。

(2)社区生态组织四原则:①相互依赖原则。在任何人口聚居中,对环境适应的过程都包括了在其成员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有两种形式,即共生关系形式(功能不同群体间的互补)或共栖关系形式(功能相似群体的聚集)。共生联合体(合作性群)会增强人类群体的生产或创造力(因为它能促进专业化);共栖联合体(类别群)由于其各部分是同质的,只须相互作用和协调,因而只有保护或防御作用。

②关键功能原则:在人类聚居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某些单位总会比其它单位执行了更为重要的功能。

③功能分化原则: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不同,功能分化程度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分化原则。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系统所支持的人口规模也随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而变化。功能分化包含了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④支配原则:在生态系统中支配地位属于那些对关键功能贡献最大的单位。与环境有直接关系因而执行了关键功能的单位决定了与环境只有间接关系的功能单位的基本情况。

2、邓肯POET生态复合体理论

生态系统在内部是由4个关联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这4个关联变量就是:人口(Population):结构化的人类群体。组织(Organization):人口在环境中

环境():所有外在于人口的现象,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技术():由人口在适应其环境中所使用的技能、工具和人工制品所构成。

(二)社会文化生态学

1、费雷对波士顿土地利用的研究及其结论

对贝肯山和北区的研究

结论:(1)空间有象征功能。它是与特定地点相联系的某种文化价值观的象征,从而影响土地使用。

(2)土地的利用活动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还承载着感情,后者对地点的选择和发展进程有巨大影响

(3)空间可以成为一种工具或载体,让有共同文化或价值观的人群聚居在一起。

第六章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1、社区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百度):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区域里所形成的一

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大社区和小社区具有相对性);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③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④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3)希勒里分析了94条关于社区定义后归纳出三个核心要素:①一个特定地点;②共同的关系;③社会互动。

2、距离衰减律

居民对居住较近的居民认识交往的越多,距离自己越远认识交往的越少。

根据社区规模和居住认同的程度,将社区分为四种类型:①面对面街区;②被保护的邻里关系;③有限责任的社区(如学校、一个选区);④有限责任的扩大社区:通常指一个城市的某整个地域,其实是一个假想的社区,居民互相没有多少交往。

第二节社区的功能和比较维度

1、社区的基本功能

(1)经济功能(生产/服务—分配—消费功能):最基本的功能,其组织是高度灵活的;(2)社会化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具有把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社区的功能(行为控制的两种方式:①内在控制;②外在控制:如奖励、惩罚;(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的根本功能,社区通过其基层组织居民提供经济、政治、教育、康乐和福利等方面活动的参与机会;(5)相互支持功能

2、沃伦夫妇社区类型观(三维度六类型)

(1)三维度:①互动性②认同感③连接性

(2)六种社区类型:①整合型社区;②教区型社区;③散漫型社区;④躁动型社区;

⑤暂时性社区;⑥紊乱性社区

第三节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

1、社区失落论:沃斯关于城市性的论述(什么是城市性、城市性的特征和及其影响变量)

(1)认为城市性是指城市中与生活相关,与人们的价值观、传统习俗、习惯和行为方面的变化相联系的生活模式和行为。

(2)城市性的特征:竞争、追求成就、专业化、肤浅、匿名性、独立性、易变的关系(3)影响城市性的自变量主要是人口规模(人口越多,社会角色的特化和功能分化越多)、人口密度(过度的密度促生了腻烦的态度,使人们丧失了对他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而变得冷漠无情并增加了屏蔽过度刺激的需要;过度的密度产生了与陌生人接触的较大容忍力,也产生了紧张,更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以及反社会行为;过度的密度增强了竞争)、异质性(异质性越高,群体之间的容忍性越高;异质性打破了民族和阶级的藩篱;异质性使公共生活中的匿名性与非人格化增长。)

2、社区继存论:刘易斯、甘斯社区继存论的证据

(1)刘易斯社区继承论的证据:墨西哥村民移居到墨西哥市后生活方式无显著变化,人际关系没有解体,社会合作和人情味仍然很强,所以沃斯所说的人口众多、高密度、异质性对这些人影响很小。另外发现大城市中的“小意大利、唐人街、日本城、犹太人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2)甘斯将城市分为内城、外城、郊区,外城与郊区的生活方式与沃斯的城市性很少相同。即使内城也存在五种不同的居民:①四海为家者;②单身者或无子女家庭;③少数民族村民;④受剥夺者;⑤被困或社会地位下降者

3、社区解放论:费舍尔城市性的亚文化理论

(1)人口临界数形成小群体;(2)小群体形成亚文化;(3)亚文化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的关系:①人口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更多的亚文化;②人口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更多的亚文化,且亚文化更强;(4)亚文化与城市性特征的关系:①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化特征,亚文化类别越多;②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化特征,亚文化的强度越

4、韦尔曼和雷顿的社会网络分析

(1)社会网络才是研究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分析工具,社会网络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组织、朋友和亲属关系中,个人可被看成关系中的点,个人之间的关系可用线表示,这种点与线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就是社会网络。

(2

结构性特征:①规模大小:网络内人数多少;②密度:相互接触的频率;③同质性:网络内成员的社会背景是否一致;④中心度:网络成员相互接触的可能性

互动性特征:①多重性:成员之间关系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②互动频率与持久性:是否经常接触和持久接触;③关系的交易内容:维持互动是服务?情感?货物?④交换物的指向性流动:双方交易关系是否平等。

第四节社会区域分析与社区发展的理论

1、谢夫基和威廉姆斯社会区域分析学的思想和方法

(1)思想:是运用社会生态学视角对城市结构和变迁进行城市社会研究的一种范式,是用统计数据对社区或自然区域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认为城市社会的变迁主要表现在职业分工、生活方式变化、人口空间再分布三个过程

(2)社会区域分析的三个指标:①社会地位(户主的职业地位;教育程度)、②家庭地位(生育率;女性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每1000个住宅单位中核心家庭住宅数)、③种族状况(区域人口中黑人、外国人的人口比例)。

(3)发展—因素生态学:因素分析方法,在原有三个指标基础上扩展为五个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种族性、居民流动性、人口和功能的规模。

2、社区发展的概念

社区发展就是通过组织和教育过程来引导社区的社会变迁和成长。

3、社区发展的目标

(1)短期目标包括:

①协助社区认识其成员的共同需要; ②协助社区运用各种援助; ③协助社区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 ④协助社区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2)长期目标包括:

①经济发展。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②社会发展。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区结构。③政治发展。即发展社区居民的民间团体和组织,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互助能力。④文化发展。提倡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

第七章城市社区研究的新进展

第一节社区主义

1、社区主义、自由主义、国家主义

(1)①主张以社区为单位,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自治,结合个人发展与集体利益,用社区温暖带动个人,从而发展社会、改革社会的看法或人生观。比起原有的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更有可取之处,是两者的折端。②当代各种社区主义派别:a、威权主义者的社区主义(亚洲尤其东亚的思想主流)b、政治哲学家的社区主义(认为个人具有社会嵌入性和对社会的强烈依附性。即个人的行为和利益是由其所处的关系和社会环境来决定)c、社会学社区主义或回应性社区主义

(2)自由主义思想来源于14世纪末-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自由主义核心观点:①主张保护个人思想自由;②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反对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③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④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

(3)国家主义(威权主义):以国家利益为神圣的本位,倡导所有国民在国家至上的信念导引下,抑制和放弃私我,共同为国家的独立、主权、繁荣和强盛而努力。

国家主义主张运用国家力量,从道德和法制两方面遏制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大和垄断;

必须保留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由国家控制重要经济资源;

坚决反对让市场及资本力量控制教育和卫生体系。认为国家有严肃的责任主办国民教育;

由国家对当前经济中的所有受损害者以及贫苦阶级的利益给与补偿,防止他们铤而走险,成为与社会和国家对抗的反社会力量。

2、回应性社区主义的主要观点

(1)建立一个好社会。这可以说是社区主义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他们主张,“好的社会”是建立在自由与社会秩序、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特殊的(如种族、民族和社团或社区)价值观与全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之间的精心构建的平衡基础上的。好社会并不希望在许多次要事物上禁止道德多元化。

(2)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平衡——黄金法则

(3)建设好社会的途径。

很多的社会管理必须通过依赖道德的声音而非法律来加以规范,法律自身的作用范围

培育道德的手段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社会团体机构(家庭、学校、一些同龄团体、宗教场所和一些志愿者协会)对于社会新成员的价值观灌输,最终形成一种引导人们向善的内在道德呼声(或者说良心)(2)在社会的层面上,社会强化机构为支持社会成员已获得的好的价值观提供一种外在的道德呼声。

(3)使好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化。

❖建设好社会的根本基础是道德基础设施建设,家庭、学校、社区和多个社区形成的联合体是道德设施建设的四个核心要素。

3、回应性社区主义关于“真正社区”的观点

“真正的社区”的建立被看成是解决疏离和暴政的最好的方法,是一个“好社会”的关键要素。

(1)社区是一群个体之间形成的有浓厚感情基础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是相互交叉、相互加强的(而不只是一对一的联系或者个人的网络关系链);

(2)社区要求对一套共享的价值观、规范和意义具有忠诚感,有共同的历史和身份认同;

(3)社区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回应能力。这一特征意味着,若社区只对部分成员或者一些小团体是回应的,那么,这个社区是一个不健全的社区。

最重要特征。

第二节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理论

1、社会资本(林南)

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在宏观结构层面表现出结构特性),可以被人们取得或拥有(在中观网络层面表现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系资源),可以调用为特定行动服务的社会关系资源(在微观行动层面表现出调用行动)。

2、个人中心社会资本、社会中心的社会资本

(1)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以博特、林南、波茨等人为代表):主要是指个人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而能够获得的信息、观念、支持等资源,这些资本基本属于个人的财产。因为这些资源或资本只有通过社会的交往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所以也是社会资本。(2)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以科尔曼、普特南、福山等为代表):是指各种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和正式的公民社团中,民众与邻里的交往、参加的文娱活动、环保运动和政治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相互信任、增进了团体成员的福祉。

3、社会资本的分类

(1)克瑞施纳和阿普霍夫关于“结构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

①结构性社会资本:

和它们所具体体现的规则和程序。如典型的有体育和文艺俱乐部、水资源使用者委员会、邻里委员会。

②认知性社会资本:指比较主观和抽象的东西,包括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共享的价值观、互惠和信任

(2)格鲁特尔特、贝斯特莱尔关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社会资本

①微观的社会资本:指个人、家庭之间的横向网络以及构成这些网络基础的共享价值观和规范。

②中观的社会资本:指群体、社团或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③宏观的社会资本:指作为所有社会、经济活动背景的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治理机制的质量

(3)吉泰尔、瓦戴尔和普特南等人关于纽带式社会资本和桥梁式社会资本

①纽带式社会资本:指具有相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人之间的联系。如家庭成员、邻里、亲密朋友、同事等

②桥梁式社会资本:指不具有上述特征的而地位大致平等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或不同地位之间的人之间的联系

4、影响社会资本形成、保持和消亡的主要因素:

1、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封闭性保持了信任的维持。

2、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依赖于特定个人的组织和社会关系比依赖于职位的组织和社会关系更缺少稳定性,因此依赖于个人的组织和社会关系对其成员提供社会资本方面更容易变化。

3、意识形态。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如一些宗教;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资本的形成有消极作用。

4、其他因素。如富裕和政府资助使人们相互需要的程度降低,创造的社会资本减少,没有创造公共物品的积极性。

5、社会资本的功能(格鲁特尔特、贝斯特莱尔,普特南,福山)

(1)格鲁特尔特、贝斯特莱尔认为社会资本通过促进个人、家庭、群体之间的交易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由相互间的信任,成员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减少借贷风险。如信用合作社、商业信用组织会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增长。

②相互信任的网络和组织的参与者,可以更易于达成集体的决策和进行集体的行动,否则,人们常常采用“搭便车”的行为,即希望他人采取行动而自己不承担风险且坐享其成。

③网络和群体价值观可以阻止某些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一些人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会受到遏制。

(2)普特南的观点

①社会资本可以更容易解决集体行动的难题,因为社会信任和网络关系可以提供一种机制促使集体需要的行动的产生。

②社会资本能够润滑社区发展的车轮,使其顺利地前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会使人重复与他人的接触与联系,构成以后合作的文化模板,降低商业和社会交易的成本。因为节省了许多因不信任而带来的调查、仲裁、诉讼等时间和经济成本。

③信任和网络构成的社会资本扩展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资本型塑了一种将“我”变成“我们”的集体认同

④信任他人的人会保持和发展“对社会有益处”的品质,人们会更加宽容并对不幸的人产生同情心。否则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3)福山分析了来源于家庭和社团两种组织的社会资本的不同作用。

①家庭建立在亲缘基础之上,而社团建立在“自愿联属”或“公民社区”意识基础上。

②来源于家庭的社会资本注重家庭或家族的团结、排斥非亲族成员,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缺少中间层,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局限于家庭和亲朋之间的信任未必给整个社会带来益处

③来源于公民社区的社会资本注重社会所有成员的互助合作,热衷于各种社团、社群和社区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更广泛的社会信任。这种广泛的社会信任对整个社会有益。

第九章新城市社会学

第一节新城市社会学的产生背景书P148-149

根据兹金(S. Zukin)在《新城市社会学的10年》中的看法,新学派可分为三个流派:法国以卡斯泰尔为代表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美国以哈维(D. Harvey)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英国以帕尔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卡斯泰尔和哈维。

第二节法国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1、曼努尔·卡斯泰尔的城市社会结构观

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

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2、曼努尔·卡斯泰尔关于集体消费的理论

(1)从个体消费到集体消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变成以国家为中介的社会化集体消费。

(2)什么是集体消费:从住宅、城市环境、医疗、社会保险、福利事业,到教育、治安、文化娱乐、交通设施以及供水供电等都成为社会公共事业,而它们又无一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投入。这些公共事业的特点在于不是劳动者个人独占式的消费,而是社会上每一个劳动力都可以公共进行消费的资料,故称之为与个人消费相对应的集体消费。

(3)国家干预集体消费:而对于这些集体消费资料(有人称之为社会资本),任何私人资本都不可能独立兴建。因此,只有通过国家的介入,直接干预公共事业的生产、分配、管理与消费的组织过程才能提供集体消费资料。

(4)集体消费的特点:

集体性:由国家提供,消费方式不是个人占有,而是集体

服务性:消费品不是实物或货币,而是服务

非盈利性:非生产性投资、没有利润或利润很低

不可分割性:不能分割开来

3、曼努尔·卡斯泰尔关于城市社会矛盾与城市社会运动的分析

(1)①城市是资本主义生产要素与消费要素两方面集中、积聚的场所,也就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再生产或集体消费的主要场所。

②在这个场所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是强调资本积累,希望国家把大部分投资主要用在社会性生产过程中,如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方面,而将集体消费的投资压到最低水平。

由于集体消费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供资本家重新榨取剩余价值的劳动力,因此,国家对生产与消费的投资比例从根本上讲是服从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

③劳动者阶级则要求国家加大对集体消费投资的比重;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对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的生产也提出了日益高涨的要求。

征。他认为,城市只是由国家政府政策加以补充的市场机制的物理扩展;国家一方面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缓和阶级矛盾,防止社会动荡;随着资本的市场运动,政府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和介入集体消费过程,必将极大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动。但是卡斯泰尔指出,那些服务于资本利益的城市计划和政策,并不必然符合广大城市居民和贫困阶层的利益。

(2)卡斯泰尔认为城市社会运动本质上是广大城市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对政府城市规划的抵抗,表明了百姓自我防卫意识的高涨。

在卡斯泰尔看来,城市社会运动有三个主要目标:

①抵制以利润获取为主要目标、坚持提高集体消费水平的城市规划;

②社区文化的创造与认同;

③政治上自治管理,市民组织具有参与决策权。

但是他指出,城市社会运动有局限性,它只能改良城市,却不能改变社会。他重申了自己一贯的主张,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

第三节美国的新政治经济学派

1、哈维关于资本三级环程理论

(1)初级环程:资本向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的投入

资本在初级环程中的积累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2)次级环程:资本向物质结构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生产的物质结构指的是构成厂房、办公楼及其用地的那一部分固定资本,哈维称之为生产的建成环境。

消费方面的物质结构指的是非生产性房屋(主要是住宅)、道路、基础设施等,哈维称之为消费的建成环境。所以,对次级环程的投资就是对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建成环境的投资,也就是主要是对房地产业的投资。

❖资本在次级环程投资是城市发展和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

(3)三级环程:资本向科教、卫生福利事业等的投入

第四节英国的新韦伯主义

1、雷克斯住宅阶级理论

(1)城市不同住宅是市场机制和科层官僚制的产物。

(2)在雷克斯看来,能否通过资格限制和贷款审核是争取住宅的阶级斗争的两个主要方面。

2、帕尔“城市经理人”理论

该理论指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

(1)城市资源的分配并不是由生态过程或经济结构所决定,而是由拥有权力的科层制官僚所决定的,换言之,城市资源的分配是由一群掌握住宅市场和科层制运作机制的人所控制的。

(2)城市是一社会和空间体系,因此,城市资源也含有地理空间的成分,此类资源的分布,无法同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团体所占有,能占有良好位置者自然就拥有比他人更多或更大使用各项设施的优势。正由于此种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城市内社会冲突的情况才不可避免。

空间的限制、社会的分配和冲突,构成了帕尔的城市社会学分析的框架。

第八章中国城市社区研究

第一节中国城市社区的概况与历史

1、中国城市组织架构

2、中国城市社区类型

(1)传统街坊式社区:老城区的旧式大杂院、筒子楼

(2

)单一单位式社区:以家属委员会为基础的社区。单位职工居住区域

(3)商品房小区

4)城乡演替式社区:城中村

(5)混合式社区

第二节 城市社区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1、街道办事处工作内容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人民政府关于街道工作方面的决定,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辖区内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动辖区单位和群众保护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3)动员和领导居民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4)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协调解决行政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

(5)负责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由原农村集体经济改制的股份合作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

(6)负责辖区内普法教育工作,维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7)负责辖区内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指导、监督;

(8)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综治、信访、维稳等工作;

(9)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10)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企业服务、在地统计工作;

(11)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人员就业、社保、退管等社会保障工作;

(12)协助武装部门做好国防动员、民兵训练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1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空、森林防火、防汛、防风、防旱、防震、征地和城市房屋拆迁、抢险救灾、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等工作;

(14)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特点

(1)居民概念的新内涵:自然居民(个体居民——法人居民(或单位居民)。他们都应参加社区组织活动和受社区组织管理

(2)社区管理组织结构的新变化。由单一的居民委员会扩展到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党委(或党总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3)社区居委会管理的辖区和范围规模的变化。由小变大。目前社区的规模可以达到几千户

(4)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结构变化。年龄趋于年轻化、文化程度提高、身份由本社区居民扩展到非本社区居民(优秀人才、优秀大、专毕业生),居委会成员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干部。

3、当前社区管理的不足

(1)社区治理主体多元性不够。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仍然是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社区居委是名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但其身份、任职、薪水以及各种费用均由政府决定,所以仍然属于准政府性质。

(2)社区管理手段主要是强制性行政方式。居委会并未将居民看成主人,而是将其看成管理的对象,俨然是一个层级的政府组织。

(3)社区非政府组织缺乏。非政府组织因政府的疑虑而很难进入社区参与社区管理,即使有志愿者组织(如环保组织)也可能是政府资助下成立并开展工作。

(4)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平台不多、行使民主权力有限。因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不高。

(5)社区社会资本培育有限。信任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但居委会工作透明性和公开性程度不高,很难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4、商品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特点

(1)业主委员会是真正的社区自治组织;

(2)业主由于社区公共事务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管理事务。

城市社会学复习要点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社会问题;(2)主要以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或者以都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3)城市中的个人、城市中的文化、城市的社会体系。 综合观点:我们把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作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城市环境;(3)城市的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7)城市问题 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研究程序:选题—研究问题明确化—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的方法:①访谈法;②问卷法;③社会观察法;④社会实验法;⑤社会调查方法;⑥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⑦资料分析方法 第二章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 1、不同学科对城市的界定 2、城市的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有三个:①空间上人口等的密集型(空间聚集性):根本属性之一; ②经济上的非农业性:经济特性;③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或流动性):社会属性 3、我国城市的界定 (1)“城镇”是指在中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上,经该规定划分的区域。城镇

又包括“城区”和“镇区”; (2)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 4、城市起源的主要学说书P3 (1)防御说(军事城堡说):韦伯;(2)社会分工说(柴尔德的农业剩余产品说):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3)集市说:雅各布斯威尼斯;(4)地利说;(5)大型灌溉设施说:卡尔·魏特夫;(6)宗教中心说:斯乔伯格 5、城市产生的因素(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生的基础; 2、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神条件; 3、人口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 6、早期城市的产生(几个早期城市的位置和时间) (1)两河流域——苏美尔城市的出现,距今约6000年;(2)埃及尼罗河流域城市:公元前3000 年左右,白城、底比斯、阿克顿;(3)印度河流域城市:公元前2500年,哈拉帕古城;(4)长江、黄河流域城市:澧县的城头山城址、登封王城岗古城堡遗址、平粮台城址、内蒙古中南部;(5)中美洲文明---墨西哥湾:①蒙特阿尔万城:距今2500年;②特奥蒂瓦坎文化:公元前1 世纪—公元8 世纪 第二节欧洲城市的发展 1、城市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 是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 2、古希腊城邦 建起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城市 特点:①居民分散于各城邦国家;②城市人口规模200-20000人;③许多城市联盟出现;④四周是海,所以一般不建城墙;⑤阶级和阶层、公民与非公民(妇女、儿童、外来人、奴隶) 3、古罗马城市的特点 (1)城市多:2世纪开始城市遍布整个欧洲 (2)人口规模大:到3世纪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 (3)城市等级设计:以罗马为中心 (4)建立道路系统:320条道路网络,总长达8万公里,为罗马征服和统治和为基督教传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多指广义而言。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欢迎阅读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4.非物质文化其中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有先后之分,社会制度首先变革,其次就是风俗、民俗。(lg: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坏境首先适应地方规矩和地方方式,但是价值观念很那融合。) 七、社会化的含义:(老师PPT)

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

期末复习 1,社会学是谁最先提出的? 孔德:社会学始祖,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 2,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是实体概念?组织,社区属于实体 ,4,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和定量分析的异同? 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5,文化特质:文化的最小构成单位,如一个茶杯,一个动作等 ,6语言,词汇,符号,语法的异同点?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语言是人类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结构系统。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 语音--物质外壳;语汇--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法则、规则。 7启发性,威信性,释放性,强制性四种教育方式的异同? 8欧文.戈夫曼观点 戏剧理论:戈夫曼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印象。他的理论被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他将互动的礼仪分为四类:1,表达式礼仪。2,回避式礼仪。3,维系式利益。4,认可式礼仪。 9,,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美原则。在人格发展中,只有三者和谐一致,人格发展的过程才会是正常的。他还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7岁到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并认为一生的人格在前三个时期即已确定下来。 ,10,初级群体,正式群体,次级群体与血缘的区别; 初级群体是指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的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军队的战友群等。次级群体中,成员则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故意章制度结成正规的关系,这类群体主要以角色联系在一起,如学校,军队,政府等。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间的权力、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学院群体则依据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是个体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出发点。 11庭的四个发展阶段: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专偶制家庭。 12中国的事业编制有哪几种?(区别得开)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 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的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

社会保障学复习知识点 考试题型及分值: 一、名词解释5*3分(第八章只考一个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7*8分(一到七章都有,其中第七章简答题是课后习题) 三、论述1*19分(辩论撒或期中考试题) 四、案例2*5分(从老师讲过的案例抽取) 另外,社会保险那一章占总试卷分值的5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保障概念 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旨在保证国民生存权、促进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我国主要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的界定包含以下内容: (1)社会保障是依法建立或政府实施的社会政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立法先行的原则,通过法律强行推进) (2)突出以人为本,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 (3)具有经济福利性,集中表现为受益者所得大于所付 (4)属于社会化行为,表现为法制化、制度化的互助共济 (5)政府主导或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现代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立法或政策强制实施和推行,是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推行的社会政策,是政府为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化的“互助共济,共度难关”。 3、社会保障的内容:即保障什么? (1)经济保障 保障国民在生、老、病、死、残、失业、生育等受保障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收入丧失、中断、减少而给自己或家庭带来的生活困难,使其能够渡过难关。 (2)服务保障 保障国民在受保障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社会服务,尤其是医疗服务、护理服务

西方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法律思想史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学习。 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归纳为两个文化起源,一个思想核心,三大法学流派和多元的法学思想运动。 两个文化起源,古希腊罗马的法律遗产和中世纪基督教法律传统。 一个思想核心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古典自然法学。 第一,自然状态,说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下,第二,自然权利说,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想要不变的自然权利, 第三,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普遍遵循一定的法则, 第四,社会契约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从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第五分权原则,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权利必须分立和制约。 第六,法治原则,政治的通知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就是以非暴力的方式协调人们之间的冲突, 第七,法律平等,要求法律公正对待。 19世纪的,法理学的形成与西方法学流派的出现为标志,主要流派有三,第一,哲理法学派,是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分析法学,注重对法律概念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的研究, 第三,历史法学派,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 20世纪,西方法律思想呈现多元的特征。 第一,法律社会,社会法学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他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法律规则,法律是规则或规范的体系, 第三,法律道德,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第四,法律政治,批判法学运动研究法律的内在政治意识形态,认定法律是乔装打扮后的政治。 学习意义: 第一,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是培养高层次法律伦理人才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提高法律实践水平。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他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第一,法律不会感情用事,而任何人都不免有感情。 第二,法律不会在政治中加入偏向,而任何个人也不免有热诚,会在其执政之中加入个人的偏向。 第三,集体智慧胜过一个人的智慧。 第四,法治不易腐拜,一人之治易于腐败。

人口社会学复习要点

人口社会学复习要点 人口过程:生育、死亡、迁移的总称 人口社会学研究过程:1提出问题(充分了解、明确目的)2收集资料(历史资料、人口普查、相关调查)3提出研究假设,建立理论模型,进行社会学分析 工业革命的人口思想:重农主义,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口原理》人口增长快于提供人类食物的增长《新人口论》控制人口 生育概念:1生物学:生育力、人类再生产2社会学:生育率、生育水平 农业社会多育模式特点:1人与自然联系密切,生物因素2多种经济影响3小农经济组织生 产影响,男性偏好4政治,阶级不平等 生育制度:1生育观念2行为规范3物质文化设备 死因死亡率:每10万人口,某种或某些死因 社会角度的死因分类:1外源性2内源性3妇婴疾病4外因5其他 现代性与死亡风险参量关系 迁移项目:出生地、上次居住地、固定时点居住地、居住时间、迁移原因 迁移者影响因素:1生命周期2职业生涯3迁移成本和收益 文化适应:融入方式进入新环境1改变自我2重建原有生活和文化 国际人口迁移分为:生存型、发展型 国际人口迁移结构性特征:1地区性结构2二元经济格局决定经济结构3政治性4难民非法 移民增加5女性移民增加6高素质移民增加 人口过程:生育死亡迁移使人口繁衍的综合过程 人口转变:高水平人口均衡向低水平人口均衡 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社会变迁:适应性、总体性、边际性 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特点:1起步晚220C70年代,人口迅增3生育率不比死亡率明显4不 是自发5各国特色6潜伏危机 人口年龄结构: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心理学年龄:适应行为能力尺度社会学年龄:社会角色年龄 分析人口老龄化须注意:1区分人口老龄化和年老型人口2不是绝对数量增加3人口转变必然结构4个体衰老比例增加5国际、学术关注 性别比:同一年龄组内100女性对应男性数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因素:1人口过程2文化因素(价值观、生育观念)3社会经济因素(经 济发展条件下的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人口测量:1市场菜篮法2恩格尔系数60%3国际贫困线标准4贫困发生率 贫困人口种类:绝对、相对、主观人口再分布方式:扩散型、内聚型 影响人口分布因素:1自然2历史3生产力4人口过程方方面面5经济制度6科技 城市化含义:1动态:农村到城市2静态:人口比例3结构: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人口分布刘易斯“二元结构发展模式”零值劳动人口 中国城镇化特点:1多渠道2结构失衡3政府行政4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5城市贫困人口社会变迁:经济文化政治技术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迁,最重要最本质改变包括:1文化2经济3技术(生产方式) 与人口增长相关的社会冲突:1领土扩张2社会财富重新分配3社会解组 涂尔干:人口压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尔萨斯:悲观人口发展战略1控制人口增长2反思发展战略3新的变量4发展中国家 间接人口政策:不是为了影响人口规范和结构但结果...

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在第二版问世(1998年)四年和第一版问世(1994年)八年之后,又和读者见面了。如果算上它的前身1987年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新编》,本书已有15年的历史。本书出版后,得到各个层面读者的厚爱,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学爱好者的欢迎,被多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选用为社会学教材或参考书,已经累计发行数十万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曾数次获奖:1992年10月《社会学概论新编》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10月《社会学概论新修》获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此相联系,还在教学研究方面两次获得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和200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和2001年)。本书1996年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2年初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后不久又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这里,本书主编要向关爱本书的广大读者、对本书提过建议的有关人士、对本书给以批评指正和评价的有关专家、对本书做过其他实质性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述历史情况,对我们准备新版既是一种鼓励,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因此本书主编、副主编提请全体参编人员注意:珍惜荣誉,高度重视;集中精力,舍得投入;质量第一,提高一步。 第三版充分保留了以前几个版本的基本特色——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注意吸收社会学元问题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若干增补和充实,改正了我们发现和读者指出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使教材既能适当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又能适当反映中国社会学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尽我们的所能提高本教材的前沿性、可读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可选择性。对上述五性,我们向参编人员做了如下解释:前沿性——与时俱进,取材新颖,学人之长,不失特色;可读性——文字简洁,生动活泼,循序渐进,雅俗共赏;规范性——概念清楚,定义明确,条理分明,前后一贯;完整性——适量加章,增强方法,各编平衡,便于参考;可选性——学校多样,要求各异,重点不同,各取所需。 具体说来,第三版主要变动之处有: 一、本版各章均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教学实践的需要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有关数据、材料和文字表述做了相应改动。其中比较大的改动有: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增加了中国自解放以来的社会运行状况的简要分析,并对与对象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学层次问题、社会学基本问题做了必要的论述。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增加了社会化的基本类型、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等。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增加了社会性别的论述,并对原有的论述做了诸多改进。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其中的一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几乎是重写的。在这一节中,除了分析“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之外,还介绍了“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弱势群体问题、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第十三章“社区”,增加了“社区建设”、“虚拟社区”等内容。 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增加了有关“全球化”的内容。 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部分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二、新增加若干章节: 增加第十四章“城市化”和第十九章“社会政策”。 原第十五章,现扩大为“社会问题概述” (现第十六章)和“主要社会问题分析”(现第十七章)两章,在第十七章“主要社会问题分析”一章中,除对原有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做了大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9299580.html,)*电大考试* 社会学概论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3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6.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8.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11、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12、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13、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14、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1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16、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17、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8、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19、社会发展: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会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会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会区合作精神、动员社会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20、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伸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21、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22、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23、社会流动: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24、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25、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26、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27、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28、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 29、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30、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31、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 需要,但其中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

城市社会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在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什么样城邦体现着崇高精神生活和市民民主政治 古希腊 2.城市化是什么的产物 工业化 3.城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适宜的生态条件,复杂的社会结构(基本的劳动 分工和权力等级)和什么的结合。 粮食过剩与交换 4.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类 型的社区活动、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和什么 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 5.城市贫困问题的主要成因有哪些? A.社会结构的变迁 B.经济体制的不合理 C.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活跃 6.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主要有:城市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和什么 ? 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的建设管理机制 7.我国城市管理特征有哪些 系统特征、依法特征、动态或适应 8.城市文化融合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什么三个过程 文化适应 9.戴维?哈威认为资本的运动过程有哪些 第四循环“投资改善环境” 10.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城市人口膨胀、城市气候特殊化、城市供水紧张和什么 城市热岛现象普遍 11.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被动性、不稳定性、不充分性、挪后性

12.传统人文区位学派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代表理论有哪些 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 13.简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加速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解决城市社会问题;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 14.国内外关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机制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什么? 技术理性、政治权力 15.地域分化主要有哪几大区 中心事务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居住区 16.城市化的内驱动力包括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 17.试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 发展生产经济师生态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 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 解决城市问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长久之论 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8.城市文化内含四个层次 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生活或行为层、心理观念文化层 19.论述中国转型期间社会组织的特点。 城市社会分层的层次非常丰富 社会阶层的结构发展失衡失序 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紧张 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越来越活跃 20.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 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21.家庭结构 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2.古希腊城邦 以古希腊为中心建立的独立的主权国家,规模小,实行的是直接的民主制度,是各城邦所体现出来的同意的制度和文明。 23.城市病 由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城市各种要素之间关系严重失调的现象,而且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消极的必须进行解决的问题。 24.逆城市化 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生的人口反向流动向郊区迁移。 25.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 26.按社会流动的方向参照基点和原因,社会流动可相应的划分三种类型:a、垂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 理论家。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会。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百度来的)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 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 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发展阶段和理论家: 创立时期(1839-19世纪末):孔德《实证哲学研究》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方法》 为社会学提供基本概念 1839年孔德发表《实证哲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 形成时期(二战前):韦伯迪尔凯姆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 多元发展时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后:吉登斯(现代化)福科布迪厄埃利亚斯哈贝马斯等 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家: 实证主义学派(发现规律性):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进步问题) 社会秩序由人性、家庭、宗教、劳动分工组成 社会动力学:社会分为3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斯宾塞:社会与个人关系 迪尔凯姆:社会事实、个人事实 个人注意学派:马克思·韦伯 研究对象:人、精神,发现个性化、特性、理性化,重视个体精神世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理解,提出解释性理解方法 形式社会学:齐美尔 结构功能主义(综合学派):帕森斯(美现代社会学之父) 批判学派:弗洛姆 批判是社会学的基本路程(先批判后研究) 冲突功能主义:科塞(冲突促进均衡) 社会交换论:布劳 总结: 实证主义取向: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取向:韦伯舒茨 批判主义取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贝马斯) 综合取向:帕森斯

景观园林考研快题概述

、基本概念 景观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景观空间和景观环境,几乎包含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和表象,是一个动态的活的发展过程,它呈现出多向性、复杂性和偶然性。而景观快题设计则可以描述为“工作时间短、采取开卷或闭卷工作方式的景观方案设计” 对于博士生、硕士生入学考试的景观设计和求职时用人单位的专业测试来说,快速景观设计无疑是一种相对可行的方法。目前,我国的博士生、硕士生入学考试主要采取闭卷式快题。景观快题设计,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原因是时间短,设计难度大、强度大。所以,考生在应考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大量的、针对性训练,方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景观快题设计能够快速检测设计者的景观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快题设计同时也是设计者推敲、比选和深化设计构思的有力工具。不论怎样,快题设计都要求设计者具备系统的景观设计常识和敏锐的图解思考能力。 二、思维模式 景观设计是解决用地、周边环境、设计主题、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等多种综合矛盾的动态过程,也是求解多样未知数的过程。景观设计项目无论大小都涉及多种不同的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的重点也是不同。景观设计没有固定的答案,更没有唯一的答案。 1、分析题目,充分理解题意 面对试题,不仅要分析景观类型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分析环境特性。譬如,试题中出河流、湖泊,且面积较大,此题意为进行滨水景观设计,且临水驳岸设计是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分析景观功能,抓住主要矛盾 对于城市景观,我们应该抓住的始终是城市中的人在本区域的流线、活动以及感受。城市景观与城市交通、建筑、人流是我们要集中解决的设计重点。如果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我们考虑的出发点营造适合居住的休憩环境,人的尺度很重要,所有的景观尺度都要以人居家的宜人尺度考虑,不能过大。对于景观活动分区要灵活,适合不同龄年层次需要。 3、景观平面形式是营造景观空间与造型的基础 景观平面形态除满足景观空间的物质和精神功能外,一定要满足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方面你的要求。合理又具有创意的平面形式在合宜的技术手段支持下,可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空间和景观造型。但是在考试的时候,景观平面形式和造型的选择要适度,要量力而行,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4、快题设计与表达要规范化 博士生、硕士生入学考试中不同院校,不同目的性的快题方案设计其工作成果不同。有的院校考试注重概念性设计成果,他们的工作成果可能是通过简图来表达一种“理念”,重在“立意”和“创新概念”。但是大部分设计院校与机构都有具体的设计任务书,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方案不可能详细表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内容,然而方案仍应正确表达规范、分析、技术等图纸。且所有的成果表达要规范,切不可太随意,因小失大。 5、扬长避短,突出优势 在设计中我们常常的思维模式是想把设计中分析出来的问题作出完善的解决,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但是考试中我们这种良好“愿望”往往受到时间因素的束缚,快题设计中时间因素更为重要,“时间决定一切”。所以在快题设计中,考生应采取“扬长避短”策略,实质上就是面对现实,在考试中确立信心,把自我置于最佳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设计应该有不同的训练目标,综合训练互动互补,全面发展。努力克服自己

河北农业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社会学大纲(精品).doc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大纲 《农村社会学》考研大纲 一、总体要求 掌握关于农村社会学的基木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认识农村社会现象,对现实发展中遇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第二章屮国的农村社会学 1、屮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 2、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章农民 1、农民的涵义和特征 2、农民的社会化 第四章农村的婚姻与家庭 1、农村的婚姻观 2、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 3、农村家庭网络 第五章农村社会组织 1、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演变 2、我国农村社会纟H.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3、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六章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 1、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2、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特征 3、农村社会流动 第七章农村社区 1、农村社会及其特点 2、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结构 3、农村社会发展 第八章农村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问题 2、农村社会控制 第九章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涵义及具主要内容

2、屮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 3、屮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发展 第十章农村社会变迁 1、农村社会变迁及其特点 2、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3、屮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 第十一章农村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和农村可持续发展H标 2、屮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3、屮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第十二章屮国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1、农村城市化的理论 2、屮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 3、屮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和内容 4、屮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及实践 《发展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屮国家的兴起 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早期经济发展思想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第四节发展经济学在屮国的发展与应用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在屮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新古典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第三节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呆 二、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农村社会学复习重点增强版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1)为认识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般规律和把握中国的国情奠定理论基础。 (2)为深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3)为树立农村发展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奠定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 (1)为制定农村政策、农村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为加强农村社区管理、组织管理提供农村社会学的相关知识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主流的看法一是侧重研究农村社会整体,二是侧重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也就是具体问题。对这个问题比较具体的阐述: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特点: 主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通讯比较落后 文化——比较落后 组织——不太发达,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思想: 对调查研究的地位和职能做出了论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社会调查的基本分析方法: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乡村建设运动(1920s~30s,代表人梁漱溟-山东邹平,晏阳初-河北定县): 意义:是一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改良实验,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直接目标的实践性社会运动,是抗战以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我国知识分子用教育、科学、文化和实业救国的一次大规模实验。 背景和概况: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小农经济崩溃,社会各界达成了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据统计,20世纪 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最著名有梁漱溟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主持的邹平实验区、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的定县实验区。 主要内容: (1)兴办教育; (2)改良农业,主要是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 (3)流通金融,成立借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向农民发放贷款,解决他们生产上的困难; (4)提倡合作,组织农民成立各种合作社; (5)推动地方自治; (6)建立乡村公共卫生保健制度,设立乡村医院,预防各种传染病;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活产)人数。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行政区划、社会特征。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家庭计划:也称为家庭生育计划。这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个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