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践的论文

浅析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践的论文

浅析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践的论文

论文摘要:作为20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对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发展到今天,重估冯雪峰的文艺思想是必要的.但对其文艺与政治观的剖析尤其显得必要,它是冯雪峰文艺理论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冯雪峰虽然侧重于文艺为政治这一方面,但是始终坚持文艺与政治辩证统一;文艺、政治、生活三者本质同一,他的一系列的批评实践鲜明地表达他的这种文艺政治观。

论文关键词:冯雪峰;文艺、政治和生活;本质同一

冯雪峰(1903~1976),

通过在不同的范畴领域发现某些相同的本质,并以此确认不同范畴间的同一关系。这种抽象和概括虽能发现事物间的一般规律,但本质同一”概念抹杀了事物的特殊性和丰富性,把不同范畴领域强行纳入同一个本质规定之中,冯雪峰的理论观点显然属于政治决定论。他认为“文艺对于现实之‘诗的’和‘形象’的把握,在文艺,则和它对于现实之思想的政治的把握,完全是—件事情。在现在,我们文艺的‘诗’和‘形象’的低下,自然是和我们文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的低下的现象不可分离的”。可见,冯雪峰对艺术性的思考从属他的政治目的考虑,并未对艺术特性的在现实中的地位予以恰当的安排。他的这种“本质同一论”直接导致他对艺术审美规律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的审美感受力,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无法真正做到美学和历史的统一,在以下的论述中我们会看到冯雪峰的理论批评实践也受制于他的这种认识,从而比较偏重于作品的政治思想性而缺乏艺术审美特性方面的考虑。

总之,基于现实政治的宣传需要,在对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认识中,冯雪峰是侧重于文艺为政治的,他的文艺政治生活的本质同一论,虽然认识到了生活之于文艺的重要,但却没有对文艺、生活、政治三者的关系予以正确地评价和定位,他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当作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只是为了实践某种政治目的才去描写生活,然而这种“政治一生活”的单一维度却只能限制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艺术规律的探讨.这也导致了冯雪峰的理论批评体系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和历史局限性。

三、冯雪峰的文艺批评实践

冯雪峰在《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中认为“具体的文艺批评首先就是生活的批评,社会的批评,思想的批评。一般社会斗争上和思想斗争上的战斗的批判工作.在我们新文化史上原是最为辉煌的—个传统,这当然不就是文艺批评,但却与文艺批评相通”。而冯雪峰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也正是这种特点的呈现,并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文艺政治观。

1.冯雪峰的文艺批评多偏重于作品政治思想的评论。对作品的美学评析不足

纵观冯雪峰的批评实践,他多侧重于作品政治意义的估价,把它作为作品是否优秀的最终标准。我们以他评欧阳山的《高干大》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来说明其批评特点。他认为《高干大)以全部小说而论,辅助这个中心思想的艺术力量是还很不够的。这部小说的感动力。我觉得受了很大的限制,由于内容的生活力不够丰富,表现上的艺术力量不够丰富和旺盛,使读者必须有一半要依赖于理智的分析”,但同时他又认为《高于大》这部小说“是分明负起了政策的任务而得到了成功的作品;这就证明了观照政策——党性的具体反映之——并不妨碍作品的生机。这部小说的思想性是相当高的,艺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对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冯雪峰一方面指出“作者还没有在这本小说中带来非常成功的典型人物”,同时又高度称颂“是一部相当辉煌地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带来了一定高度的真实性的、史诗似的作品”。这里,之所以有这种批评的矛盾性,在于冯雪峰所侧重的是作品思想内容和阶级的分析与评价,他认为作品在艺术性上虽有欠缺,但只要能体现现实的政治意义就还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如他评马加的《江山村十日》“我觉得它是描写江山村土改

的一幅生动可爱的炭画,其中的缺点就似乎都没有重大关系了”也正因为如此,在冯雪峰的文艺批评中存在忽略对作品的美学鉴赏的倾向。在他的批评实践中,有的是本质、阶级、倾向、主题和政治意义的分析与评判,而缺少对作品应有的艺术方面的赏析与评价。这种批评特点在他评论一些作家如鲁迅、丁玲、马加、柳青等人的作品的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2.冯雪峰的文艺批评重视作品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对作者的创造性注意不够

冯雪峰认为“革命现实的文艺批评方法,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文艺批评方法,是要分析文艺和人民生活的具体的真实的内容和联系,所负的任务并不下于创作,有时甚至要求走在创作之前,这都只能在具体批评里才能达到”,由此,他把作品视为社会的摹本,视为“社会研究资料”,着意于它与“社会潮流”的联系。柔石的《为奴隶母亲》一发表,冯雪峰便认为“作为农村社会研究资料,有着大的社会意义,请读者们不要忽视此点”。(对于马加的《江山村十日》,他认为最能够纵横地写出农村的历史面貌和阶级关系,能够最深入地写出农民的生活意识和性格”。这样在作品和政治现实的关系上,他“以后者为前者的批评标准,并由此对前者进行真实性的价值判断。这种批评方法的突出之处.是强化文艺对现实生活的社会与政治的认知功能,并借助这样的认知功能使文艺最大可能地成为现实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强调实践意义的文艺批评方法,在冯雪峰文艺批评活动的极为活跃的30、40年代,是可以很好地发挥文艺的革命斗争与民族救亡的战斗意义的”。这就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文学运动和社会运动”“同步调”和文学须“助进政治运动的任务”的主张。

总之,出于革命功利主义的考虑,冯雪峰把文艺批评局限于对作品的阶级、政治特征的分析,存在忽视艺术本体价值批评的局限性,把文学与生活的复杂联系全部焊接在政治、阶级、本质这些观念的绝缘板上,缺少对文艺作品艺术层面上的鲜活的把握,批评方法上处处显示出封闭性的特征,而目这种批评模式也制约着文艺内部规律的深入认识。在理论上,他虽然注意到“社会学与美学的一致”,即文艺与政治的统一,但是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中他的有关美学的赏析却只有寥寥数语,并没有达到马克思文艺批评所倡导的历史与美学的统一的要求,冯雪峰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中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美学的批评体系和标准,而只是把文艺批评限于政治思想的评论。这种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只能导致创作的公式化和概念化,使文艺批评的视角越来越狭窄,这是冯雪峰的文艺批评方法本身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四、结语

诚如朱光潜所说:“站在这个时代里面,想看清它的成就或失败以及它所应走的路向,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我们缺乏精神审视所必须的冷静与透视距离”。今天.以历史的视阈审视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认识,我们理应充分肯定冯雪峰侧重文艺为政治在当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在冯雪峰理论创建的时代,正是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尽管我们1直强调文学是自本自根的,文学作品是自足的,它与社会、政治、历史甚至作者本人无关。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还在其它层面上使用文学这1概念。既便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看,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的命题也具有理论可行性。因为文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命运和人的存在,文学所体现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统1关系。这意味着文学作品将必然与人处身其中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文学作品本身也是构成这1社会现实的1部分,而现实社会总是在1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操纵下运转,文学作品自然也难以幸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毫不犹豫地将文学艺术纳入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范畴。①王1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②[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21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上层建筑体系中,文学艺术与政治、宗教、法律和哲学等构成1个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葛兰西认为文学艺术就是1种意识形态,他说:“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历史的范畴,是历史的事实。在阶级社会中,文化艺术问题始终同社会的劳动分工、阶级关系联系在1起,并且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它们做出反映,因此,文艺是上层建筑,是1定社会的精神生活,代表1个民族对生活和人的观念。”①在此基础上,他进而赋予文学艺术以政治功能,指出文艺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实质上就是1场“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卢卡契则通过他的特殊的“世界观”概念将艺术家与社会、文学与意识形态联系在1起。在《自由的艺术还是领导下的艺术》1文中,他对“文学艺术纯粹是1种宣传”和“为艺术而艺术”两种倾向都进行了批判,他首先承认艺术和艺术家有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有它的“活动场地”,也就是说,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在世界观上,在题材上,在表现方式及语言形式上都要受他们作品所从属社会的领导。具体1些说:他们出身的阶级或他们所服务的阶级的世界观,题材内容及形式的出发点对他们来说便是方向的指南。他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其他可行的方式。”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则有如拉康对无意识的语法的分析1样,意识形态在他眼中就是具有结构和功能色彩的对于人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表述的话语体系,而艺术作品在这里与意识形态达成共识:“艺术使我们看到的,因此也就是以‘看到’、‘觉察到’和‘感觉到’的形式(不是以认识的形式)所给予我们的,乃是它从中诞生出来、沉浸在其中、作为艺术与之分离开来并且暗指着的那种意识形态。”③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④这可谓是对形式主义者关于文本脱离意识形态而自足的观念的最直接的回应。①[意]葛兰西:

冯雪峰文艺政治观的嬗变——从其对丁玲作品的评价中考察

冯雪峰文艺政治观的嬗变——从其对丁玲作品的评价中考察 作者:冯阳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9期 摘要:冯雪峰对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由机械的政治功用论发展到辩证的文艺功能观的过程,这主要见于他为丁玲写的三篇评论文章:20 世纪30 年代的《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强调文学的政治性;20 世纪40 年代的《从〈梦珂〉到〈夜〉—— 〈丁玲文集〉后记》不忘文学的艺术性;20 世纪50 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 学发展上的意义》。 关键词:冯雪峰文艺政治 引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20 世纪中国文学史界、批评 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更是冯雪峰文艺理论中的关键性范畴,它是串联起冯雪峰整个文艺思想的 一根主线,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相关论述,我们才能全面清晰地把 握冯雪峰的文艺思想。对于这两者关系的认识,冯雪峰写过大量的文章,但最为著名的还是他 为丁玲写的三篇评论性文章:20 世纪30 年代的《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 强调文学的政治性;20 世纪40 年代的《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不忘文 学的艺术性;20 世纪50 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这三篇 文章为我们勾勒出了冯雪峰在不同时期文艺政治观的大致状况以及它的发展脉络,是我们了解 冯雪峰文艺思想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一 写于1932 年的《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可以看作是冯雪峰早期文艺 政治观的反映。在这篇文章中,冯雪峰高度评价丁玲:“作为艺术家,从观念走到唯物辩证法,从阶级观点的朦胧走到阶级斗争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从蔑视大众的,个人的英雄的捏造走到大 众的伟大的力量的把握,从浪漫蒂克走向现实主义,从旧的写实主义走到新的写实主义,从静 死的心理剖析走到全体中的活的个性的描写。”这种评价显然是从阶级斗争、唯物辩证法等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谈的,是以政治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作家。而对于《水》这本小说,冯雪峰也 是首先肯定了它“重要的巨大的现实题材”,这是“照出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题材”,这也是 从文学对于政治、社会生活的作用的角度来把握的。这些充满政治性的表述不仅代表着冯雪峰 20 世纪30 年代对于文艺的主要观点,也是那个年代文艺风潮的体现。 1928 年至1936 年,许多左翼作家将文艺与政治的结合看作是机械的结合,将文艺为政治 服务理解为文艺被动地简单地服从政治。冯雪峰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他在这一时期对于文 艺与政治关系的认识上主要的失误就在于将政治的功用当作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他在1932 年发表的《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和理论》中认为:“一切时代的一切阶级的艺术行动, 不过是直接间接地由当时的政治行动所决定的东西;它的客观价值的构成,就看它帮助了那当 时的为现在同时也为未来的政治行动多少,把当时的客观的现实反映了多少,客观的真理把握 住了多少而决定的。”冯雪峰将文艺的价值首先归结为它对于政治的“帮助”和“益处”,然 后才是反映现实与把握真理,这明显是从“文艺的政治功用”这一角度来谈文艺的。他接着又 在这篇文章中说道:“艺术价值就不能和政治的价值并立起来;归根结底,它是一个政治的价值。”我们知道,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它的确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 但“反映”不代表“决定”,不能简单地说政治决定艺术,艺术的价值也不能等同于政治的价

文艺概论

文艺概论绪论 文艺理论的性质内容文艺理论的功能作用 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文艺理论的发展轨迹 文艺理论的学科特点文艺理论的学习方法 ▲关于“文艺” 在通常情况下,“文艺”是“文学艺术”的合称,它包括文学和艺术两大类。 严格说来,文学又属于艺术中的一类。 ▲艺术的分类 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1、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等) 2、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美术等)3、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4、语言艺术(文学) ▲“文艺”并称的原因 1、从形象特征来看,它同其他艺术门类具有较大的审美差异。 其他各门艺术都具有形象的直感性,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如音乐诉诸于人的听觉;绘画诉诸于人的视觉;雕塑诉诸于人的视觉和触觉;戏剧、影视诉诸于人的视觉和听觉。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形象的,它与文字符号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必须凭借读者的理解、想象来感知文学形象。 2、从文学的的艺术地位和它的影响力来看,它是一切艺术的核心因素,对其他艺术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甚至直接成为其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音乐”,有间接以文学为主题音诗、交响诗,有直接同文学结合的歌曲、歌剧。 3、从文学的社会效应看,各门艺术虽各有所长,不可一概而论,但从总体来看,无疑文学位居榜首。如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等在西方的影响;唐诗、宋词、《西厢记》、《红楼梦》在中国的影响,任何其他艺术都是望尘莫及。 一、文艺理论的性质内容 (一)文艺理论的性质 文艺理论是一门研究文艺的本质性质和规律的学科。文艺学就是研究文艺的科学。 ▲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艺史、文艺评论、文艺理论 ▲文艺史——按照文艺发展的脉络,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艺家、文艺作品,以及相关的文艺状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力求寻绎出文艺发展的规律。主要对象: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侧重于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对当时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以便引导文艺创作的进程。主要对象:文艺家、文艺作品。形式:文艺报道、札记、观感、采访、论著、文艺家传记等。 ▲文艺理论——在总结大量文艺创作、文艺实践和文艺评论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的带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方式:专题论文、长篇论著等。 ▲三者的关系:三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制约。 首先,文艺史和文艺评论必须运用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才可能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次,文艺理论又离不开文艺史和文艺评论所提供的大量创作成果和评论积累。 (二)、文艺理论的内容 文艺理论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种要素、五个专题。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社会生活 一切艺术活动是由艺术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四个要素组成的。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艺术家——文艺创作的主体,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生产者。研究作家、艺术家的主体状况,研究他们进行文艺创作的规律、特点,这便构成了“文艺创作论”。 ▲艺术品——文艺创作的成果,是一切文艺活动的根本目标,也是文艺理论的中心课题。 研究文艺作品自身的构成因素,包括作品的内容蕴含、形式美及其联系等,这便是“作品构成论”。研究文

走向革命——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的政治叙事

走向革命——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的政治叙事 作者:王丽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 王丽君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海派文学就是世俗文学、商业文学,强调欲望表达,官能感受,描绘都市的声色景观,充满低级趣味。其实,海派作家同样拥有爱国情怀,关注底层民众,创作上 不乏进步政治倾向,内容具有民主自由精神,有些作品在当时甚至被视为普罗文学的典范之作。因此,海派小说是带有先锋性和革命性的现代作品。 关键词:海派;政治叙事;左翼文学;革命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8-0117-04 海派也称海派现代派,一般文学史认为海派的形成以1928年为开端,海派作家除张资平外,还有叶灵凤、滕固、邵洵美、章克标,发展到30年代,又有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扩大了还包括戴望舒、杜衡,甚至包括40年代的张爱玲、苏青。 30年代,沈从文将上海的文人贬称为海派,挑起了“京派”和“海派”的论战。京派作家 认为海派不讲操守,唯利是图,强调官能感受,欲望表达,常写世俗色情、都会的声色景观, 放情纵欲,具有商业化和世俗化特征。沈从文在《论“海派”》、《关于海派》的一系列文章中,列举海派的种种恶行,认为海派是“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的结合。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中,说:“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 已。”①沈从文与鲁迅都是从商业化、无聊、恶俗、低级趣味等特点来谈海派问题,正如沈从 文在《论海派》中指出的:“‘海派’这个名词,因为它承袭着一个带点儿历史性的恶意,一 般人对于这个名词缺少尊敬是很显然的。”②这样,在人们的旧有观念中,一直认为海派是一 个与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相对立的文学流派,是低俗的,甚至是反动的,与左翼文学革命文学 水火不相容。其实海派作家的作品同样具有革命倾向,我们很容易发现海派文学的革命性进步性。 一、海派文学活动的革命立场和左翼倾向 施蛰存、穆时英初期创作和文学活动走的都是左翼路线,施蛰存1926年追求革命,参加共青团组织,创办《现代》之前的几个刊物都有革命进步色彩,穆时英受高尔基作品影响,1928 年与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有宣传赤化嫌疑,1928年年底被国民党查封。《无轨列车》是 个半月刊,发表的稿件,内容倾向于进步,艺术形式上追求创新,冯雪峰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为 鲁迅辩护的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就在《无轨列车》上发表。《无轨列车》出到第8期被迫 停刊,国民党把它列入查禁刊物,罪状为“藉无产阶级文学,宣传阶级斗争,鼓吹共产主义”。 ③《无轨列车》停刊后,1929年9月施蛰存、徐霞村、刘呐鸥、戴望舒共同创办《新文艺》, 在冯雪峰推动下,《新文艺》政治上支持成立左联,第5期《编辑的话》说:“1930年的文坛 终于将让普罗文学抬头起来,同人等不愿自己和读者都萎靡着永远作一个苟安偷乐的读书人, 所以,对于本刊第二卷起的编辑方针也决定改换一种精神。”一卷6期以后《新文艺》的无产 阶级文学色彩更浓了,它发展了《无轨列车》时期革命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艺交互杂糅的倾向,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高级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多次反复强调,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同时强调指出,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不警惕不斗争行吗?这个问题的适时提出和强调,既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又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文艺界引起了普遍、热烈的反响。许多报刊连续发表文章,重新掀起了一场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它们不仅从理论上更深入地阐述了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要讲政治同样适用于文学艺术界;同时还从各个方面联系实际,指出了文艺界要讲政治、特别是文艺界的领导于部和共产党员要讲政治的重要性。 一个争论不已的话题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它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学说有密切的联系,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前途。建国前后,我国学术界、理论界、文艺界曾经就这一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此又进行了更加广泛和热烈的争议。这次讨论最初由文艺是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开始,提出“必须为文艺正名”。后来又转入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的讨论,认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提法,比提“为基础服务”、“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都好。随后,这个讨论又延伸到文艺是不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上。 郑伯农在《要讲政治,要重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一文中,回顾以往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讨论时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党中央调整了文艺政策,不再要求“文艺从属于政治”,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总口号。这一调整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但是,井非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对待党对文艺政策的这一调整。有人借着纠正过去在处理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某些偏颇,宣扬文艺与政治的彻底分家。后来,就从非政治化发展到非意识化,否定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而疏远政治,

革命年代的艺术与文学的政治批判任务与文艺价值

革命年代的艺术与文学的政治批判任务与文 艺价值 在革命年代,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与政治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和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更承担着政治批判任务和文艺价值的使命。 一、政治批判任务 政治批判任务是指艺术和文学要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不正义、不合理、不道德等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革命年代的艺术和文学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浸润,以出现了大批的文艺作品与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例如,经典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揭露了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残忍迫害解放军将士和人民群众的事实,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响应。此外,许多文学作品也基于革命情感和革命理念进行创作,强调人民的觉醒、意识形态的斗争等方面。 政治批判任务是革命年代艺术和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要求艺术家和作家正视自身社会责任,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和批判。通过为社会打造更美好的未来,艺术和文学也能够创造出更高质量、更具艺术性的作品,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 二、文艺价值 文艺价值是指艺术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情感所具有的价值。艺术和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来源于艺术形式,更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作品的主题、内涵和精神。在革命年代,艺术和文学作品要承担政治任务,同时也要具备鲜明的文艺价值。 一方面,文艺价值体现在对艺术美感的追求方面,也即是对艺术表现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艺术家和作家的艺术技巧决定了作品的技巧性和美感,而美感则是艺术

和文学作品魅力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文艺价值还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也包括主题、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革命年代的艺术和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剖析,体现了人民对于艺术和文学的真才实学,同时展现了人民不屈不挠、坚强不灭的斗争精神,往往能够激发广泛的共鸣,成为社会的重要反映。 革命年代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具有明确的政治批判任务和鲜明的文艺价值,两者互相依存。如果说政治批判任务是艺术和文学的目标,那么文艺价值则是这一目标的实现手段。艺术家和作家应该当心沉迷于自己情感与个人追求之中,而应着眼于社会责任,更好地体现艺术和文学的文艺价值和政治批判任务,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在革命年代,艺术和文学具有重要的政治批判任务和文艺价值,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和作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美好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打造艺术评论的高端平台——《艺术评论》百期随想

打造艺术评论的高端平台——《艺术评论》百期随想 作者:傅谨 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3期 《艺术评论》在中国当代众多的杂志中,有清晰而特殊的定位,因为专门刊登各艺术领域 的评论文章,具有鲜明特色。近十年来,杂志发表了大量针对各艺术门类的现状与发展态势的 评论,逐渐在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说它已经是中国文艺界最重要的评论刊物,一点也 不为过。 中国需要这样一份杂志,中国艺术需要这样一份杂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巨大变化,但是开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改 革开放的合理性,源于中国社会与艺术此前遭受的厄运,20世纪50年代以后,“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桎梏逐渐变得越来越坚固,八个“革命样板戏”最终成为高度政治化的艺术图腾,与 之相关的就是艺术批评完全丧失了它应该有的功能和品格。回顾 1949-1978年这段历史,近三 十年里的艺术评论基本上是泛政治化的。艺术固然不能完全排除其政治与社会的属性,然而几 乎只注重从政治的和社会学的角度解读、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批评,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文 艺逐渐沦为政治工具的悲哀现象的助推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几代人偏执狭隘的艺术 观,创作者最关注的是要让艺术成为政策的传声筒,观众与读者则习惯于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中 牵强附会地探寻其中的政治内涵与微言大义,整个艺术领域,无论是创作者和欣赏者都陷入极 度不正常的、远离真正的艺术本体的误区。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艺 术受到的伤害,也是史无前例的。 所以中国才需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的拨乱反正,中国艺术逐渐恢复了它正常的文化 身份与功能,随着社会逐渐回归正常,艺术终于逐渐回到现实世界,艺术家以及欣赏者才可以 重新把艺术当成艺术,作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活动与精神世界的诉求,这些它亘古即 有的功能,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然而即使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艺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 20世纪50年代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漫长历程中最为常见的那类对艺术泛政治化的、极端苛刻的 批评,固然已经鲜有其市场,而对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健康正常的批评氛围,却远远没有得以重 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艺术发展仍存在许多隐患,一方面是缺乏基于公众普遍认同的 基本伦理道德观念的价值体系,由于缺乏对艺术本体的认知,传统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没有得到 足够的张扬;因而诸多低俗和堕落的艺术,很少受到应有的尖锐批评。另一方面,各种以“创 新”为名的拙劣的创作与设计不仅大行其道,且常有机会得到巨额公共资源的支持。这两大现 象始终制约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而在这背后,除了体制的原因以外,缺乏艺术批评的足够空 间以及影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坦率地说,在今天的中国艺术语境中,各种低俗、堕落的 艺术作品和荒唐的、充斥着毫无价值的瞎胡闹的伪艺术之所以大行其道,从本质上,恰恰是由 于它们得到体制的庇护,背后经常闪现着腐败的影子。体制的困境需要艺术之外的力量予以解 决。但是这并不是艺术面临的问题的全部,即使纯粹局限在艺术范畴内,仍然有许多我们应该 去做和可以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艺术批评,尤其是基于艺术本体的、专业化的批评。 遗憾的是,数十年我们并没有培育起良好与健全的艺术评论环境,部分由于长期沉溺于前 述泛政治化的、用索隐家的想象力穿凿附会的变态的社会学批评,部分由于缺乏前瞻性的眼光 和缺少专业化的平台,我们并没有培育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评论家队伍。没有足够多的置身 于行业之内的专家,文艺评论就只能流于两个极端,一是汇聚了一批总以为能够为艺术指引方

浅析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浅析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历史上,关于文艺与道德关系的争论前后持续了两千余年,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卷入争论中。直到现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有两种观点占据着争论的主流,一是文艺富道德工即文艺与道德密切相关;一是为艺术而艺术工即文艺应该独立自主与道德没有关系。大多数学者总是 先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然后利用各种理论和论据来证实自己学说的正确。文艺与道德关系的这两种观点逐渐成为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本文旨在通过简单的分析,试着我由一个比较合理的文艺道德观。 一、关于朱光潜文艺道德观的综述 关于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道德观,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认可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认为文艺与道德之间是先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的关系;还有一种不太支持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认为朱光潜的观点比较模糊,并没有给由一个比较明确的文艺与道德之间关系。 学者薛雯认为,在朱光潜的前期美学思想中,曾极力主张文艺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这些观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学家克罗齐的观点。到了50年代,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上也由现动摇。在《文艺心理学》第十一章中,

朱光潜直接批评克罗齐一派的美学思想,这时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已经由先前的文艺独立自主转向文艺与道德之间存在莫种关系,朱光潜开始重视文艺与道德的关系。原因何在呢?薛雯认为朱光潜本质上是一个热心于社会改革的人。他改造社会,首先要改造人心,而改造人心的方法,恰恰是艺术的功能。只不过朱光潜隐藏得有点深罢了。 止匕外,薛雯还认为,虽然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并不多见,但仍然存在论证的缺陷。她认为朱光潜的论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在这一问题上走中间路线,试图综合它们,结果只能掩饰其中的矛盾,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 学者钱念孙认为,朱光潜并不是一个否定艺术与社会、 艺术与政治联系的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在50年代发生过一次重 大的转变。前期,朱光??学习接受的是康德、克罗齐一派的唯心主义的影响,认为审美和文艺活动是超现实、 超功利”的,文艺活动和一切功利活动都是相对立的。后期,朱光潜开始自觉地批评形式派美学的缺点,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发生了转变,对为艺术而艺术”等口号提由了批评。 此外,钱念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与左翼文艺运动在文艺与道德观上的矛盾,左翼认为朱光潜的很多文艺主张都是对革命文艺的攻击。他还论述了文艺如何以自身独特的品格去发挥道德影响,重点分析了朱光潜的无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受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观点的影响,指由朱光潜一方面坚持了文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肯定了文艺的社会性。 二、文艺与道德关系

浅析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

浅析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 评实 论文摘要:作为20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对新文学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应有的奉献,历史开展到今天,重估冯雪峰的文艺思想是必要的.但对其文艺 与政治观的剖析尤其显得必要,它是冯雪峰文艺理论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冯雪峰 虽然侧重于文艺为政治这一方面,但是始终坚持文艺与政治辩证统一;文艺、政治、 生活三者本质同一,他的一系列的批评实践鲜明地表达他的这种文艺政治观。 论文关键词:冯雪峰;文艺、政治和生活;本质同一 冯雪峰(1903~1976), 通过在不同的范畴领域发现某些相同的本质,并以此确认不同范畴间的同一关系。这种抽象和概括虽能发现事物间的一般规律,但本质同一〞概念抹杀了事物的特殊性 和丰富性,把不同范畴领域强行纳入同一个本质规定之中,冯雪峰的理论观点显然属 于政治决定论。他认为“文艺对于现实之‘诗的’和‘形象’的把握,在文艺,那么 和它对于现实之思想的政治的把握,完全是—件事情。在现在,我们文艺的‘诗’和 ‘形象’的低下,自然是和我们文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的低下的现象不可别离的〞。 可见,冯雪峰对艺术性的思考附属他的政治目的考虑,并未对艺术特性的在现实中的 地位予以恰当的安排。他的这种“本质同一论〞直接导致他对艺术审美规律的认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的审美感受力,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无法真正做到美学和 历史的统一,在以下的论述中我们会看到冯雪峰的理论批评实践也受制于他的这种认识,从而比拟偏重于作品的政治思想性而缺乏艺术审美特性方面的考虑。 总之,基于现实政治的宣传需要,在对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认识中,冯雪峰是 侧重于文艺为政治的,他的文艺政治生活的本质同一论,虽然认识到了生活之于文艺 的重要,但却没有对文艺、生活、政治三者的关系予以正确地评价和定位,他把文艺 和政治的关系当作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只是为了实践某种政治目的才去描写生活,然而这种“政治一生活〞的单一维度却只能限制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艺术规律

“艺术性”的政治与“政治性”的艺术

“艺术性”的政治与“政治性”的艺术 艺术和政治是现代社会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艺术和政治在某种意义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艺术和政治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本文从“艺术性”的政治与“政治性”的艺术两个方面来探讨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艺术性”的政治,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存在的政治元素。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政治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是非常自然的。艺术作品中的政治元素可以是对政治事件、人物的表达,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些政治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可以引起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例如,《1984》这部小说就是对政治极权主义和独裁主义的批判。这些政治元素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政治性”的艺术,指的是艺术作品成为政治手段使用的情况。政治性的艺术通常是为了表达一种政治观念或者宣传某种政治主张而创作的。政治性的艺术通常是接受政治机构的委托或者赞助。政治性的艺术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达方式,艺术家在其中通常是被动的角色。政治性的艺术常常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通过宣传来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例如,中国文艺界曾经出现过“革命文艺”和“现代主义文艺”的斗争,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点就是作品的主体是工人阶级还是知识分子。这些争论和斗争,使得文艺界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 艺术性的政治和政治性的艺术都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艺术性的政治让艺术作品中的政治元素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来引起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政治性的艺术作为政治手段的一种使用,不仅可以让政治机构通过艺术作品来进行政治宣传,而且也可以使艺术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一环。正确的对待和理解艺术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正确理解现代社会中艺术和政治的发展趋势的必要条件。

推动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融合:预备立宪的文艺创新

推动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融合:预备立宪的文艺创新 近年来,我国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在政治的变革与文艺创新上有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预备立宪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一步,也给了文艺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挑战。本文拟从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推动预备立宪的文艺创新。 一、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的融合 政治文化和社会艺术是紧密相连的,政治文化是影响社会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政治文化与社会艺术的融合是当下政治发展的趋势,也是文艺创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政治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文化对艺术的主题和内容产生影响。政治文化表达了国家的意志和重点,社会艺术应该体现出这种政治文化的主题和内容。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其次,政治文化对社会艺术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产生影响。政治文化包含了一种国家的价值观、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感,艺术作品必须具备这种文化特色,以符合国家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规范。 最后,政治文化还能够推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艺术也对应地发生着变革。艺术创

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政治文化脉搏,以此推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预备立宪的文艺创新 预备立宪是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一步,它的实现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推进预备立宪的进程中,文艺创作者应该积极拥抱和引领这个时代的变化。 首先,文艺创作者要注重国家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文艺水平,以更好地表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情。在预备立宪的进程中,艺术家们可以创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与道德底线的文艺作品,为推动中国文艺创新做出贡献。 其次,艺术家们要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作品必须体现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利益,让人民在文艺作品中感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精神。艺术家的使命是用自己的艺术天赋,为人民群众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感的艺术作品。 最后,艺术家们要注重社会责任,从社会角度出发,表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用艺术方式呈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预备立宪的背景下,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先进性、艺术性和普及性,传递正能量,积极引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趋势。 三、结语

走出“意谛牢结”之后——商与《何谓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的艺术》(下)

走出“意谛牢结”之后——商与《何谓意识形态》《观念 形态的艺术》(下) --------------------------------------第X页共X页------------------------------------------- 走出“意谛牢结”之后——商与《何谓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的艺术》 (下) 走出“意谛牢结”之后——商与《何谓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的艺术》(下) 走出“意谛牢结”之后——商与《何谓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的艺术》(下) “意谛牢结”终结之后,我们可以转换视角,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维度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构成本质。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次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多次阐发了“精神生产”、“艺术劳动”的概念,并阐述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在马、恩看来,艺术劳动不言而喻地隶属于精神生产。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其间马、恩又阐述了两大生产之间的关系,指出“……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以后马克思的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政治经济学上,但他仍然没有忘却对艺术问题的研究,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专门列出章节简练而又精辟地阐述了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在这里,马克思再次表明了自己艺术生产的思想,他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甚至谁都承认: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艺学与政治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既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境遇有关,又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思想不可分割。文艺学虽不能从政治文化中分离出来,但它必须遵守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 无论我们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当代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梳理或描述,都是相当困难的。一般说来,学术史是指专门的系统知识的变化和发展,是对该学科认知过程的清理和总结,它可以是比较的方法、思想史的方法、传记的方法或问题的方法等等。但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学术史来说,由于它的特殊性,即在政治文化的规约中,它并没有在学科的知识层面充分地发展,文艺学并没有被当做一个专门性的知识范畴。在50—70年代近30年的漫长岁月里,它直接延续的仍是40年代以来延安的传统,战时的文艺思想和建设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总体需求,也成为当代文艺学研究的主导思想。在这样的规约中,文艺学没有多少机会在自身的范畴内得以展开讨论,并取得相应的学术积累。我们发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文艺学学术专著的匮乏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我们不仅没有对诸如文学语言学、叙事学、修辞学、符号学、接受理论、阐释学、现象学、知识社会学等进行过专门研究,甚至文艺学教科书的编写都成了一个问题。我们不缺乏的则是不间断的争论和批判,

而每次争论的背后都潜隐着明晰可辨的意识形态话语。这样,也就形成了我们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家文艺学发展的特色。也就是说,文艺学的发展始终是我们现代性焦虑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我们焦虑的表意形式之一。因此,我们在书写这一时段的文艺学学术史的时候,有必要放弃对学科剥离或整合的幻觉期待,“结构”出一部本体意义上的文艺学学术史,因为它是勉为其难的。它的每一步启动或发展,不仅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联系着百年中国激进的思想传统。这同其它人文学科在当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入历史的细部,去考察当代中国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指出文艺学的研究受到压抑的不合理性是不够的,尽管这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思想方法。同时,我们还有必要揭示出,在现代性的允诺——代表未来的历史表达中,文艺学和它的知识生产者是如何一步步从迷顿、迟疑进而追随并倾心认同的。这一充满了问题的历史过程,是否也隐含了它的“必然性”;而确立并不断强调统一的文艺思想,为什么总是在不断的分化中遇到危机和挑战;这一统一的要求为什么会成为悖论的先在条件等等,都需要我们清理和回答。 一、政治文化和学术史 系统和专门的学问,它的生产和发展有内在的机制和规律,但它从来就不是自足的,特别是人文学科,它总要密切地联系着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实。关键词或核心语词是通过专业表达的方式,来对某一时期的社会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因此,在福柯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篇1 摘要: 每一部文学经典,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走进任何一部经典都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文将从挖掘文学经典的价值以及文学经典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角度出发,阐述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关键词: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 经典是人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价值,成为时代生活的写照。由于这个缘故,但凡经典之作,无论是理论的抑或文艺的,总是历经时代的考验,为历史所首肯的成果。它们的产生可能很久远,它们的产地可能远离我们本国,它们的内容可能通俗易懂或深奥难解,但它们决不平庸浅薄,也决不辜负任何人的潜心研读。 我们信手拈来若干例证,就可证明此话不虚。就说世界上许多伟大民族在摆脱蒙昧之初创造出的经典吧――中国的《诗经》,印度的《吠陀》,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希腊的《伊利亚特》……当时每个民族都以经典中焕发的精神开拓了文明之路;若以个人而论,则有众多奠定民族文化根基的巨人――中国的诸子,印度的游吟诗人,希腊的七贤,以色列的摩西……后来的每个世代都是靠他们的精神乳汁成长壮大起来;再若以作品而论――面对繁若星数的经典,有人说,荷马是诗人之王(但丁);有人说,谁要了解西方思想史,就到柏拉图著作的注解中去寻找吧(怀特海);还有人说,宁可舍弃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汇总,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参考选题(1) 一、文艺理论 试评方方的小说 试评池莉的小说 试评先锋派的文学 当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论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 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 通俗文学漫谈 试论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 儒道文学观之比较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 知音的审美赏评方法 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 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 明代”真诗在民间"的提出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风格论概述 说”意境” 也谈无言之美 -----——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开去 试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现实主义新论 现代主义新论 优美的实质与特征 崇高的实质与特征 中西方悲剧结局的心理效应 贾宝玉性格的深层心理因素 “意境”与”典型”的比较研究 中西悲剧观比较 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研究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论 论审美距离 审美共鸣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研究 自然主义新探 简论形式美 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 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 审美知觉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美的规律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示 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评现代文学中的隐瞒化倾向 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 中西文艺批评方法比较

次字的词性研究 略论”了1”和”了2”的区别与辩论 还、又、也的功能比较 “名+名”语法小类试析 试论汉语概数表示法的多样性 谈谈状语的非常规位置及其作用 中学生作文中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简析 试谈中学教材中的长句教学 中学生作文中复句作用情况的调查 10.语法知识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体会) 1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12.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 1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 (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14.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 (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 15.人民日报中的语言失误分析 (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而分析(题目作相应改动) 三、古代文学 如何评价唐代边塞诗? 论唐人七绝的艺术成就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论中晚唐咏史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试论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贺诗歌对唐诗风格转变之影响探索 试谈建安诗歌中的山水景物诗 陶渊明诗歌中的玄风理趣 10.南北朝乐府不同论 11.大小谢山水诗不同论 12.读元杂剧中水浒戏思想和艺术 13.论宋代的爱国诗 14.汉代楚歌诗简论 15.《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 16.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 17.论晚清宋诗运动 18.”同光体诗"的评价 19.论晚清”中晚唐诗派” 20.王鹏运诗歌论 21.论晚清”诗界革命派"的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