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嵇康四言诗的赋化倾向

论嵇康四言诗的赋化倾向

论嵇康四言诗的赋化倾向
论嵇康四言诗的赋化倾向

论嵇康四言诗的赋化倾向

王妍思

【期刊名称】《西江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嵇康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位四言大家。他的四言诗既注重对前代四言诗的历史性继承,同时也与“赋”这种体裁联系紧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总页数】1页(16-16)

【关键词】嵇康;四言诗;赋化

【作者】王妍思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嵇康四言诗对《诗经》的继承与开拓——论嵇康四言诗的艺术成就[J], 高勇; 张永青

2."餐霞人"·五弦琴·四言诗——嵇康四言诗新论 [J], 昝风华

3.魏晋四言之翘楚命运时代之俊彦——嵇康四言诗成就探因 [J], 云帆

4.汉代文人七言诗的赋化倾向 [J], 何月

5.论嵇康之四言诗——以《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为对象 [J], 侯一榛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杂谈——独谈嵇康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杂谈——独谈嵇康 生活在魏晋时代的人,不似隋唐之时重视外在的修饰和 华美,而以德行高尚、言语文雅为重。魏晋之士,愿抛去一 切浮华矫作,只是人孤独地同天地万物对话,观物之来去变化,潜心研究玄学清谈。他们简朴、疏放、清绝,活得自在 而真实,若把隋唐比为牡丹,魏晋便是梅罢。 话至魏晋,若是单从文献的记载上来还原那个时代怕是太过 单调乏味了。好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能对其用下定义的 方式来评价的,对于一个时代则更是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富 有生气、自然而灵动、蕴含着无限情感的,而想要走进他们,就应当真诚地与他们接触,了解他们,感受他们。 我曾到过敦煌的莫高窟。在那个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地方,我感觉我被历史的洪流所消融,我看见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前呼后拥地向我走来,每个艺术家都牵连着他们喧闹的背景。在莫高窟,或许才能从容地走进悠悠千年中的任一个朝代。 开头看到的青褐浑厚的色流便是魏晋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 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的如同剑戟。那个时代,故事频繁、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强悍与苦难结合,流泻到了石窟 的洞壁。看魏晋的作品,豪放、粗犷、狂野、冰冷,甚至有 点残忍。 生活在魏晋时代的人,不似隋唐之时重视外在的修饰和

华美,而以德行高尚、言语文雅为重。魏晋之士,愿抛去一切浮华矫作,只是人孤独地同天地万物对话,观物之来去变化,潜心研究玄学清谈。他们简朴、疏放、清绝,活得自在而真实,若把隋唐比为牡丹,魏晋便是梅罢。 在我看来,支撑起整个魏晋士人风貌的是竹林七贤,而嵇康则是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的容貌在当时煞有好评,赞他美貌的人很多。《容止》一章中曾描绘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在我看来,用如此美好的句子来刻画嵇康并不为过,人的外表是心灵的映衬,心灵纯粹通透之人自有明朗之容,由内而外淳朴自然之美比雕着修饰之美更令人心醉神怡。《晋书》中说嵇康“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便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嵇康能够独立于众多文人雅士之上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穷经皓首、白面儒冠、长于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亦不是一个粗野鄙陋之士。他性情豪放、崇尚自然之趣,才会于村野之中悠然打起了铁。这绝不是为了营生,必是爱好这番,觉得意趣非凡。打铁粗俗一事,于嵇康手下,自成一番情趣。这是多么自在地追寻内心的声音啊,他嵇康从未把自己定居为雅士,做事言论只为真诚地表露内心,无谓前途何

美术鉴赏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简介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 他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却是16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其诗文书画和戏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几可与东坡并肩。尤其是他开创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扭转了花鸟画在画坛的地位,并最终成为这四百多年来的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郑板桥自称徐渭“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而他的一生一直与穷困、病态、奇计、猜忌、死亡和暴力纠缠在一起,生活坎坷,命运多舛。中年开始学画,53岁杀妻案刑满释放后才开始潜心文学艺术创作。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 生平简介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这是王长安先生概括徐渭的人生经历时所作的一首“十字歌”。它形象生动而准确概述了徐渭独特的一生,简单罗列的数字凸现着一介文人在封建制度的残害下渗出的斑斑血泪。 1.1童年成长的悲歌 徐渭出生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 年)。徐鏓晚年纳其身边的卖身女仆为妾,终得第三子即徐渭。未料徐渭出生仅百日,徐鏓就过世了。自此徐家的日常家务都由苗夫人主持。 苗宜人视徐渭如同己出,细心教养,并且徐渭他天资聪颖,才华早露。 然而徐渭并没有从此走向求学入仕的康庄大道,十岁时,家中又发生重大变故,家庭经济破产,不得不依附于同父异母的长兄徐淮生活。 1.2青年求仕的躁进 从十七岁到四十四岁,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徐渭一场不落,却场场空手而归。 虽然徐渭在科举上屡试屡黜,但其出色的文学才情,已渐为人们所知。恰而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进士出身的胡宗宪以御史巡按浙江,需要文事辅佐,正广罗贤才,听闻徐渭才名,便欲召其入幕。嘉靖三十七年(1558)方正式入胡宗宪幕府。 1.3晚年精神还乡之路 七年的缧绁之苦如一场夏日的暴雨冲刷着徐渭的身心,使他终于结束了奔命于科考求仕之途的狂躁热情,开始在绵绵思索中走上了精神还乡之路。 2徐渭之奇 徐渭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实,他是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影响及于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直至吴昌硕、齐白石,在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长花卉画,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格刚健而风韵妩媚,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和韵律感,极为人们所珍视。其书法则长于行草,徐文长虽自列为第一,但成就似乎逊于绘画。 2.1自细而粗,由工到放 徐渭的创作状态,是一种无法遏止也难以节制的激情的爆发。因此,徐渭的绘画作品正是他狂态情感的物化和结晶,是个性人格在艺术中的凸现。 他的个人笔墨风格和个人偏好而论,无疑是倾向奇肆纵横的粗放一格的。但在理论上,他却坚持自“细”而“粗”,由“工”到“放”的程序,而绝不将粗放与工细对立起来。徐渭在《书沈征君周画》中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但徐渭说他曾见其所作《渊明对客弹阮图》,画中的人物古木作线描,“精致入细毫”,认为“惟工如此,此草者

浅谈大学生活的人生意义

浅谈大学生活 很荣幸也很高兴在这里遇见我们冀中的朱翠珍老师,也非常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 朱老师给我的写作题目是《谈谈大学生活的感受》,我想把大学生活放到人生的整体中去和大家谈几点自己的体会。野狐谈禅、不足为训,妄立文字,望大家辩证取舍。 一、责任意识——我们都是司机 责任意识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有质量的生活的保证。责任就是要对我们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完成别人分配给的任务,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行动去满足心中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真心想要什么即要明白我从哪里来,我为何而来,我要到哪里去。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高效的培养锻炼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所以有一句话: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进而我把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比喻为司机。或许现在我们还是乘客,但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正是培养自己驾驶生活这辆车的能力,很快我们就会开上属于自己的车。我们的这辆车是一代代流传、改进、换新而来的。在这辆车上,至少会乘坐着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开车的最低责任是保证他们坐在车上是安全的;其次,我们要尽力让他们坐的是舒适、安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保证你的车是在一直向前行进的。 当然,如果车上的乘客(我们的负责对象)不团结,不和睦,你也很难安全快速的前进;你一直不停地开着,车也会受不了;自己一辆车独行,总会遇到些你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保证家庭是的和睦,关注车辆的性能和保养同时保持和其他车辆的联系等等。一个人,你驾驭的是自己的人生;一家之主,你把握的是家庭家族的前进状态;一个企业、公司,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你的责任是对乘坐在你车上的所有乘客负责,最起码你能保证他们是安全的,你能给他们安全感,同时你还要和其他的人、团体,国家竞争(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词、不喜欢争和抢,但是你必须竞争)。这就需要我们拥有过硬的驾驶技能,较高的调和、分配、组织能力,全局观、平常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

嵇康的人生经历

嵇康的人生经历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 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 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钟会陷害吕安时,给 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钟会身出名门,是曹魏大臣,书法家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 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世说新语中说:钟会撰写完 《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 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 记恨在心。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 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嵇康回归自然,喜好打铁,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 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 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在以打铁来表 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 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服食养生之道,有自己的养生诀窍。他认为,人之 所以能长寿,在于注意平时在细微之处保养自己。这就好比“为稼于汤之世当时天下大旱,偏一溉之功者,必一溉而后枯,而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养生之道与此相仿,关键在于 平日一点一滴的修养,不使自身为七情所伤、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体强健,得以长寿。 但世人恰与此相反,“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这可真是 “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所以,世间多闻早夭之人,难见皓首之翁。 嵇康认为人是可以长寿的。他说“特受异气,禀之自然……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但世皆莫精其术故莫能得之。”嵇康认为,正 确的养生应该是:“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出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

嵇康阮籍作文素材

嵇康阮籍素材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 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竹林七贤之一。(一)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广陵散绝 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嵇康与孙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二)话题运用: 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2:心灵的选择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昔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

探微:嵇康的游仙情结

嵇康的游仙情结探微 【摘要】:嵇康是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嵇康虽是以论文闻名的作家,但 是其游仙诗却又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分析嵇康的游仙情结,我们了解到他的羡仙情绪是源自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本真性格的执着保持。 【关键词】:嵇康游仙诗世俗乌托邦 嵇康的游仙诗共有两首,其中一首为四言诗,现在仅存残句: “翩翩凤辖,逢此网罗。” 另一篇作品是比较完整的五言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炯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飖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神仙传》谓“嵇叔夜有迈世之志”,或许这正是这首诗的立意。他的求仙欲望十分强烈,几乎陶醉在自我幻想的神仙境界之中。嵇康通过对神仙生活的描绘:“戏玄圃”、遇黄老、采药、服食仙丹……表达自己的终极追求:“长与俗人别”。 嵇康在《秋胡行》(其六)中写道:“思与王乔,乘云游八极,思与王乔,乘云游八极,凌厉五岳,忽行万亿,授我神药,自生羽翼,呼吸太和,练形易色,歌以言之,思行游八极。” 反复吟诵此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诗人对求仙的虔诚和热情。诗人希望通过道教学说中所说的服食神药的方式达到“行游八极”的神仙境界,远离俗世的生活轨迹。 而在《重作四言诗七首》(第七)中: 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徘徊钟山,息驾于层城,上荫华盖,下采若英,受道王母,遂升紫庭,逍遥天衢,千载长生,歌以言之,徘徊于层城。 我们可以看出嵇康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脱离世俗生活的幻想。 通过简略地分析以上几首游仙诗,我们不难看出嵇康试图在仙境中求得精神的解脱。诗人在现实中越是感到压抑,在诗歌中越体现成仙的完美和快乐,越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愤激。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对人世的生活是有厌倦之感的。 在艺术风格上,虽说嵇康的诗清新自然,质朴朗畅,刚健有力。但是嵇康的诗歌议论化的倾向比较严重,他的一些作品往往情旨毕露,缺乏感染力。钟嵘以为嵇诗“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明·陆时雍谓“嵇阮多材,然嵇诗一举殆尽”,都是针对嵇诗缺乏含蓄之美而言的。 所以,总的来说嵇诗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但是如果想全面了解嵇康的思想和矛盾情绪及文化人格,以嵇康的游仙诗作为切入点,分析嵇康的游仙情结,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 嵇康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游仙情结,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冥思玄想,而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出来的诚挚、深沉的感情寄托,这是与虚伪的名教和黑暗的社会不妥协的心志的曲折反映。 魏明帝时,嵇康20岁前后,被曹操的儿子沛穆王曹林看中,把女儿长乐亭主下嫁给他,他成了皇室的外戚。嵇康举家迁往曹魏宗室聚集的河内郡,就是现在的云台山风景区一带。相传太行山支脉有白鹿山,上有天门谷、百家岩(一说天门山今谓之百家岩),即嵇康隐居处。正是在这豫、晋两省交界之地,在磊落雄壮的太行山环抱中,在那清幽的灵山秀水之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名士相与友善,常聚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之“竹林七贤”。他们啸傲山林,弹筝抚琴,饮酒咏诗,高倡自然。但是与此同

浅谈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划

浅谈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划 摘要: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意志培养的摇篮,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早做好规划,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规划, 不仅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 而且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未来的职业目标,从而保持持久地内在学习动力。同时,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划需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所以做好学习生活规划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划 一、大学生学习生活活规划的必要性 所谓“学习生活规划”,是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学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大学在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择业、就业的计划和打算。它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时期,尽早做好规划,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据有关调查,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有关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将来的生活和对社会的适应性。而且,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只学到书本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注重有计划地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素质。 做好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有利于(1)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全方位的实力;(2)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全面了解自己;(3)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就业成功的机会; (4)提升应对社会竞争,顺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划主要体现在对每天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划,短期所要达到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人。身长七尺八寸,风姿杰出,举止爽朗,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七贤中的山涛(后面会提)说∶“嵇康个性如孤松一样独立于世;喝醉时,巍峨地像即要崩塌的玉山。”另一位王戎也说∶“认识稽康二十年,从没看过他有什么欢喜快乐的样子。” 稽康严肃,也像松柏一样固执、刚健。伪世里,不低头的草是注定要被割的。有一次嵇康游于山中,碰到一个道士,名叫孙登(不是那个吴国太子孙登),两人结伴同行。临别之时,孙登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稽康隐居后,锻铁以自给,虽然不说人坏话,但光是“不理会”这些权贵,就足以得罪他们了。最可怕的一次,就是惹火了钟会。钟会拜访嵇康,把排场弄得很大;嵇康正在打铁(据说打铁是他的兴趣),不以为然

且态度极冷漠,连头都没抬起来。钟会觉得自讨没趣,起身要走,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七贤中的山涛想要辞官,上面要他举荐贤能人士代替,山涛就把嵇康给端了出来。嵇康听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主张人各有志,时空的转变,与个人志趣的差异,都将造成人生抉择的不同。穷困、显达并不会影响生命的价值,重要的是循顺天赋的性情,各遂其志。嵇康举了三国时代的两个例子:华歆不强劝管宁为卿相,诸葛亮不逼徐庶入蜀,这都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又影射司马氏“非汤武而薄周孔”,说他不屑在这样虚伪乱搞的政权下面作官。他还要教养两个小孩,女儿十三岁,儿子八岁,但愿守着陋巷,教养子孙,时常见见亲友聊天,陈述平生,喝酒一杯,弹琴一曲,也就全了今生志愿。这也是《与司马昭绝交书》。

嵇康托孤的故事

嵇康托孤的故事 当时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后代当皇帝,其实已经是司马昭把握大权,他为了扩大自 己的势力,让竹林七贤的山涛出来做官,因为司马昭的祖母是山涛的堂姑祖母,山涛不好 拒绝,只好答应了。 后来山涛又来拉拢嵇康到朝廷中做官,嵇康很生气,认为当初的朋友算白交了,曾经 的海誓山盟,如今随着山涛君你的一言一行已经化为泡影,你走吧,去追随那尘世的荣华 富贵,让我一个人坚守我们的乐土,让我一个人做一个无依无靠的孤独隐士,你走吧,我 不怪你,只是偶尔想起和你一起经历过的往事,会让我为之动容。 嵇康不但谴责了山涛,还批评了当时的司马集团,山涛知道嵇康为人正直,清高,对 自己的责备也只是一种劝谏,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和嵇康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但是这件事却埋下了一个隐患,司马昭对嵇康的印象非常差。 有人诬陷嵇康,在司马昭面前说坏话,司马昭就把嵇康抓来处死,临死前,嵇康把自 己只有十岁的儿子托付给山涛,山涛边哭边答应,决定要守护这个孩子,哪怕付出生命的 代价。 山涛果然是重情重义的汉子,他不怕司马昭把它当作和嵇康一起的人,把嵇康的儿子 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 《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鼓琴曲,嵇 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 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乐上也为后人留下了 宝贵的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感应能力,在乐器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说嵇康在联系弹琴的时候几乎是无师自通。 嵇康对于琴和琴曲的嗜好,让人们对他产生了?a href='//' target='_blank'>种植 虏猓??狄舶樗孀潘?囊衾指?笕肆粝乱欢味蚊览龅?a href='//' target='_blank'>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琴,他把自己的家业卖了,向尚书令讨了一块玉, 把玉切成薄片镶在琴上,嵇康对这张琴十分热爱,日夜守护者它,有一次,嵇康的好友山 涛开玩笑,在嵇康睡觉的时候说要剖琴,嵇康用生命相威胁,才让爱琴逃过一劫。 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琴曲,可以看出嵇康的影响力有多大。 传说有人看到嵇康晚上的时候到山上采药,冬天的时候用长发保暖,夏天的时候就用 编稻草当衣服,正是因为嵇康这种表现,那种不拘小节的洒脱,让他在音乐上被越来越多 的人注意。

古籍、著作类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现状

古籍、著作类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8-05-25T16:20:34.200Z 来源:《知识-力量》4月上作者:陈昊 [导读] 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伟大文人、音乐家,研究的人固然也不在少数,但研究结果竟出现了各种参差不齐的结论,致使后来的研究者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 摘要: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的伟大文人、音乐家,研究的人固然也不在少数,但研究结果竟出现了各种参差不齐的结论,致使后来的研究者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而不是直接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文本以及再古籍、古籍库中的记载进行研究,这样就会得出稍有偏颇的结论。本文注重从搜集古籍、论著的角度出发,将穷尽式的思想带入搜寻中,进行罗列与总结,对研究嵇康《声无哀乐论》将有莫大帮助。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古籍音乐家 嵇康隶属三国末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作曲家、演奏家,笔者对于嵇康的研究重心放在国内,主要来陈述国内研究现状。因笔者主要研究对象为《声无哀乐论》中的“声”的释义及引申义,所以首先对大量古籍、古籍库、期刊及博硕论文进行查阅,此类查阅笔者认为对研究“声”的历史背景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将此类文献也做罗列,但最终主要研究对象仍为“声”。笔者对四库全书、中国古籍库、中国方志库、中国知网、独秀资源库、超星发现系统等相关的学术资源检索系统及学位论文检索系统进行查阅有关的文献及论著,笔者对其进行简单梳理后分类如下: ①古籍类: 在四库全书网络版中检索嵇康,共检索出1632卷,2012个匹配,所有的检索结果均来自《钦定四库全书》。该书又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与附录,其中经部有关嵇康检索有38卷,42个匹配;史部有185卷,242个匹配;子部有640卷,864个匹配;集部有750卷、841个匹配;附录有19卷,23个匹配。 在四库全书网络版中检索《声无哀乐论》,共14卷,15个匹配,所有的检索结果均来自《钦定四库全书》。其中经部无检索记录,史部有3卷,3个匹配;子部有6卷,6个匹配;集部有3卷,4个匹配;附录有2卷,2个匹配。 古籍库以嵇康为作者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一篇嵇康作: [1](三国)嵇康撰.《嵇中散集十卷》[M]. 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古籍库以嵇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年限为汉朝致民国时期,共检索到7691条有关记载;以《声无哀乐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年限为三国时期致清朝,共检索到180条有关记载;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关键词检索,时间年限为南北朝时期致清朝,共检索到148条有关记载。 在中国方志库以嵇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年限为宋代致民国时期,共检索到284条有关记载;以《声无哀乐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年限仅有清朝喝民国两个时期各一篇相应的记载;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关键词检索,则没有有关记载。 除了对于古籍库中有关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检索,笔者又通过别的方法找到了几部较有代表性记叙嵇康出身、生平、思想及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古籍,现列举如下: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影印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世说新语〉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南北朝)刘勰撰,刘永济校译:《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3月版 ②嵇康作: 通过古籍库、古文献及鲁迅、戴明杨等人的校注,搜寻到嵇康的诸多作品,现分类列举如下: 书类:《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 赋类:《琴赋》、《酒赋》、《蚕赋》、《怀香赋》 论类:《养生论》、《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声无哀乐论》、《答难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 琴曲类:《风入松》、《长清》、《短清》、《长侧》、《短侧》 诗类:《杂诗》一首、《幽愤诗》一首、《酒会诗》七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一首、《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 其他:《琴赞》、《灯铭》、《卜疑》、《家诫》、《太师箴》、《圣贤高士传赞》、《春秋左氏传音》 综合①、②两类来看:在四库全书、中国古籍库、中国方至库以、古籍及嵇康本人的作品的寻找结果看来,嵇康在古代(尤其在魏晋末期)文笔、思想影响之大、之深远,古籍的参考价值很高,对研究嵇康有追本溯源的重要意义。对于寻找到这些资料,笔者对找到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翻译、研究,发现此类资料几乎均是描述性文字,暂未发现有评论性,此类文章详细记载了嵇康的生平事迹、论著等,这对笔者研究选题有莫大的帮助。 ③专著类: 笔者通过网络图书馆与各大高校图书馆一共找到92篇有关嵇康及《声无哀乐论》的近现代论著,这些论著较多是对于嵇康生平及其论著作注解,但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注解、不同的版本,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年份及角度来研究。诸多书目中评论嵇康及其文论的也颇多,当然这些专著均有一定的理论视角亦或者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予以评论,这样也致使研究嵇康的意见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歧,虽对笔者无多大影响,但这也侧面说明了考证、研究、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此类著作就嵇康的出身、生平、思想、成就等方面(包括对嵇康的作品作注),从正面、侧面的描写了嵇康,具有一定的研读与参考价值。 小结:

浅谈大学生的世界观

我以我眼看世界 首先,我要申明一下,我只是一个学工科的普通大学生。对涉及到这一领域的一系列专业问题并不懂,也不会上升到某种高度或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释这个问题。以下所写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想到什么就记下什么,也许会有些凌乱,但请见谅。 首先,你得承认,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变化无穷、十分奥妙。从空间和时间上来说,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宇宙,就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来看,觉得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就世界的物质数量和结构来说,在数量上,上到总星系,下到基本粒子,数量巨大,无穷无尽;物质结构组合,多姿多彩,而且产生了有机物、诞生了生命、有无数的物种、更是产生了人类的思维之花,确实使人觉得奥妙无穷!人类的科学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自身。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通过人认识了世界的规律,而且世界又通过人正在逐步改造世界自身。因此,世界的发展和走向将不可预测!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

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人类世界是多元的,全面的,从古代中国的文化来看,产生了多种学说。儒、道、法、墨等等,各家学说精彩纷呈,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其实很难说那一种的学说是正确的,那种学说是错误的。应该说,各有各的精华与糟粕之处。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岂不是很好?从人种上来说,有黄色,白色,黑色之分,每一个人种都具有其平等的地位,没有优劣之分。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从外在到本质都是不同的。正是个体间的差异性,才构成了这个精彩的世界。从人的角度讲,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所以对每件事的看法不同,所以,这便有了争论。只要在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里,我是赞同这种争论的。我想,正是这些争论,推动了人类世界的前进。世界是多元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要走极端!不要因为肯定了一样东西,就极力去否定另一个与它相对的东西。我想回顾一下我们民族过去的一些做法。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民族是坚持传统也好还是学习先进也罢,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但由于以前视野狭隘以及政治,战争等原因,我们的做法都很片面,极端。坚持这个,就否定其他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一统天下,极度排斥我国传统价值和西方的价值观,那时,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就大力排斥资本主义的东西,我还记得,初高中政治思想书的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否定,批判其一切东西的罪恶性。现在长大了,明眼人一看便知,资

如何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如何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矛盾的存在是广泛而必然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选择,而有选择的地方就有矛盾的存在。 在童年有和小朋友一起争夺玩具的矛盾,是夺是舍往往整个面红耳赤;在少年时期又面临择校的矛盾,因为这关系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基础又关系自己的未来;到了青年所面临的情况愈加复杂,所遇到的事情愈加的多了起来,此时的矛盾则更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特别是到了壮年之后则更为严重。 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此解决问题时也依此解决,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而矛盾中又包含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由此产生了关注程度的不同,着重主要因素考虑次要因素,着重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再加上矛盾的含义 有时矛盾的解决还要看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矛盾一致,则应该优先考虑绝大多数人的矛盾,法规不外乎人情,则在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时,更应兼顾道德,人情。 其次,个人的能力或者智慧是有限的,不要妄图依靠自己就打算将所有的事情考虑清楚,弄明白。矛盾同样也不是没一个都能参透的,正如郑板桥所说“难得糊涂”,有的时候太精明未必是对的,事事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未必是好,人应该看多远走多远,也就是说不要杞人忧天,着眼于现实才是最明智的,也是正确的。正如“时间能够说明一切”一样,或许在矛盾面前也是这样。同时也不能妄想“一招鲜吃遍天”特别是对现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来说。中国有个矛与盾的尽人皆知的故事,告诉了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太过偏激或者偏执,不应言过其实,而应对事物予以客观恰当的分析和评价,不然很容易陷入极端,如果矛盾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再者当今社会的诱惑颇多,我们不能纠结于没有意义的矛盾之中,我们应该在此时举世皆浊我应独清,众人皆醉我应独醒,有意义有价值的矛盾我们应当斟酌再三,而没有意义的矛盾例如是否吸毒等我们应果断的拒绝。在利益方面的矛盾应该是最多的,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牺牲个人利益顾全集体利益,有时舍己为人也是必须的。 在解决矛盾时,“换位思考”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多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或如果我处在当时的情况,如此种种,彼此之间就可以减少些许偏激,多了几分理解和宽容,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的和谐,相互之间更加的友好。 只要客观地公正的,在矛盾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庸人自扰就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眼中的嵇康

我眼中的嵇康 我对嵇康的第一印象是高大,风度翩翩,气宇不凡的美男子。我对他的印象大多来自刘小川先生的《品中国文人》。虽然这本书里,讲述的不是那么的详细,但是开篇的引言让我产生了对嵇康的浓厚兴趣,再加之刘小川先生的独特的观点,引人入胜的语言,更是让我沉浸其中。 我对嵇康的印象有以下几点:平静外表下隐藏着耿直刚烈的内心,才高艺精,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度,还生得英俊潇洒。除此以外,还为他感到万分遗憾和悲痛。 山涛曾屡次向司马家族举荐嵇康担任要职,但是嵇康身为中散大夫,任职于曹氏家族,若是担任了司马家族的职位,便是卖主求荣,便是不忠,虽然对于朋友,嵇康不干涉他们选择的自由,但是对于自己,是绝不会在司马家族任要职的。二来,嵇康固穷,不喜身任要职。但是,不知为何,山涛却要屡次犯他大忌。嵇康虽内心极为不快,却也忍了他两三年,最终怒气爆发,促成《与山巨源绝交书》。可见嵇康之隐忍与内心之耿直。王戎曾说:“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试想嵇康一个如此“才高而性烈”的人却能二十年不见喜愠之色,实属少见。 还有一件事更是体现了嵇康的隐忍下的耿直。吕巽与吕安的老婆私通,但是嵇康却从中调解,而后吕巽恶人先告状导致吕安下狱,嵇康气不过,再次慷慨激昂地写下第二封绝交书。绝交信中最后一句是“临书恨恨”可见嵇康之气愤。 他的音乐造诣与东汉的顶尖音乐家蔡邕相当,又写出《声无哀乐论》。我极为佩服他试图让音乐自成体系的做法。即使在现在还有许多人依旧认为音乐是附属,是不务正业的,然而嵇康早在那时便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付诸行动,这是今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提到音乐造诣便不得不提到“广陵散”。《品中国文人》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一代名士的最后风流,注入《广陵散》。琴音丝毫不乱,像《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围观群众受青年学生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应采取多种方法解决,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稳定,心理表现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受环境、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

嵇康以及魏晋玄学

嵇康(224—263),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家的悲剧。 养身 《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但社会上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存在: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可能,如果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看法。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精辟地阐述以下几个问题:一、提出形神兼养,重在养神。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二、指出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三、指出若不注重养生,耽声色,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可见,嵇康在养生问题上研究颇深。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其友人言:“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令人惋惜不已。 人物事迹 相貌堂堂 嵇康长的是相貌堂堂,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他的哥哥嵇喜就在《嵇康别传》里,很不谦虚地夸耀他是“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相貌堂堂的人物,却有“土木形骸,不自藻饰”的个性倾向,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记载,当时的上层男士,崇尚阴柔之美,非常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于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试想一下,与那些脂粉扑面,轻移莲步的矫柔做作者相比,嵇康的天生丽质是多么令人神清气爽。 狂放任性 嵇康具有旷达狂放的个性和行为。嵇康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用他的话说就是“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这天才的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生活中的嵇康的确很狂,他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在《思旧赋序》中也说到他和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钟会陷害吕安时,给他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长于诗文 作为魏晋文坛代表之一的嵇康,其作品的精神深刻表现了魏晋一代士人人性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诗人优游容与,游心太玄,目光投向老庄的自然,以自然大化的玄远境界看取人生。艺术视角转为审视自身精神世界,审美色泽趋向性灵的淡泊。嵇康是诗化庄子的第一人,将玄学的命题转化为时代的审美思维,形成一代清峻、渊远的玄学风致。嵇康《述志诗》有云:“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冲静”二字最能代表诗人的情操、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