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作者:刘占霞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8年第8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农村

教育投资力度,农村学校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学校形象也不断提升,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却

有待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魂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才能制造出一流的教育业绩,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农村,骨干教师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要让其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年龄结构失衡,老教师多,年轻教

师少;二是学科结构失衡,应试学科教师多,非中、高考科目教师少,音美教师更稀少;三是

城乡区域结构失衡,县城及靠近县城的乡镇教师多,边远乡镇教师少;四是性别结构失衡。女

教师多,男教师少。

2. 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从学历来看,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大部分是本科或参加本科的自考、函授,中老年教师学历较低,参加学历进修提高的不多;从教师职称方面,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农

村教师初级职称较多,中高级教师占的比例较少;从教师资格方面,教师分配不太合理与科学,大部分在小学任职的教师可以兼职中学课程;从信息方面来说,人才更是欠缺,现代信息技术

的加速发展与学科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仅要求教师会简单地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

术合理高效地运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农村中小学教师都不占优势。

3. 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市,刚刚培养成熟

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学校骨干教师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

不认同,生源大量流失。

4. 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农村缺少专职教师,基本上每位教师都要兼上其他课,教师几乎是万能的,但学艺又

不精,有的教师甚至教两、三个年级的课,缺乏竞争意识,对于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同时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高,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二、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建议

1. 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考察时提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

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深刻论述了我国大学和教育所肩负的立德树人的使命,阐述了办学

办教的育人规律,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可见国家对“德”的重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要把师德放在首位,学校领

导更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树

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2. 拓宽培训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骨干教师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采取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法,组织骨干教师对部分“苗子”反复指导锤炼,使之尽快脱颖而出。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促

进其尽早成为科研型的教学骨干。一是各教研组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定期开展公开课、

示范课、观摩课供教师观摩学习,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辐射作用;二是通过加强骨干教师的理

论培训及组织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让教师个人设计研究方案、撰写教学个案等。

3. 增强教师的终身执教意识

教师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才

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总体偏低,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

教育,博览群书,不断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同时学校也应有强烈的终身教育意识,积极创

造条件组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学习,给教师提供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4. 加大政策保护力度

骨干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骨干教师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学

校的优劣,近几年大力扶持农村教育,实行“特岗教师招聘制度”,同时针对农村教育,建立

完善的培训体系,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及聘请名师进行送教下乡活动等,这对

农村教师无疑是一种有力的保护,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

提升。

5.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化、平等化,农村也需要教育人才,需要骨干教师。现

在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农村缺教师,更缺优秀骨干教师,如何将人才引进来,留得住,除了加

大政策保护力度以外,还应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首先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补助

标准,建议实行有差别的待遇,推动“越是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其次要

根据教师在农村任职的年限,业绩水平等,强调教师在职称晋升及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的

待遇;最后,偏远农村要为教师的住房提供保障,并能有良好住房环境及办公氛围。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要担负这一重大使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不断武装自己、丰富自己;争取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农村教育服务,才能树社会主义大德,育社会主义新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教师进修学校034400)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作者:刘占霞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8年第8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农村 教育投资力度,农村学校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学校形象也不断提升,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却 有待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5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魂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才能制造出一流的教育业绩,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农村,骨干教师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要让其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年龄结构失衡,老教师多,年轻教 师少;二是学科结构失衡,应试学科教师多,非中、高考科目教师少,音美教师更稀少;三是 城乡区域结构失衡,县城及靠近县城的乡镇教师多,边远乡镇教师少;四是性别结构失衡。女 教师多,男教师少。 2. 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从学历来看,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大部分是本科或参加本科的自考、函授,中老年教师学历较低,参加学历进修提高的不多;从教师职称方面,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农 村教师初级职称较多,中高级教师占的比例较少;从教师资格方面,教师分配不太合理与科学,大部分在小学任职的教师可以兼职中学课程;从信息方面来说,人才更是欠缺,现代信息技术 的加速发展与学科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不仅要求教师会简单地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 术合理高效地运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农村中小学教师都不占优势。 3. 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市,刚刚培养成熟 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学校骨干教师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 不认同,生源大量流失。 4. 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农村缺少专职教师,基本上每位教师都要兼上其他课,教师几乎是万能的,但学艺又 不精,有的教师甚至教两、三个年级的课,缺乏竞争意识,对于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同时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高,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教师队伍建设建议

浅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育人文情怀 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练师能,塑造教师新形象。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结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完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2.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风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整体合力,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党团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师德修养及专业能力;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发挥组长引领、组织、凝聚作用;加强年级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组内沟通协调及应对矛盾、纠纷的能力。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传播教师中生动事迹,形成年度表彰制度。 二、抓教育科研,深化新课改 将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推进作为培养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根据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活动的有效形式,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教学观摩、实录分析,案例交流评选、专家讲座等活动,为教师投身课改创造条件。 2、落实长效工作制度。完善课题研究工作例会制度,教师学习制度和科研论文评比制度,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每学期所读理论书籍不少于一本,所做读书笔记不少于2500字,参加学习共同体活动不少于2次,每月上传教育教学随笔不少于1篇,学期末进行考核与评比。 3、进一步增强研究意识。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体验亲历的实验;珍惜、运用、发展自己提炼的成果。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三、提高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2.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3、开展寻找自身特长活动。4、开展专项教学技能评比。5、突出抓好教师分层培养。 四、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及措施(精选13篇)

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及措施(精选13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及措施,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及措施篇1 为了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从事教师工作1—3年(含3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建设是事关教育工作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坚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支持保障教师队伍更好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使命。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系统设计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管理 应进一步理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部分出席人员指出,要注重解决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的问题。目前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出现乡村学校教师相对过剩,城区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有使用非在编教师的现象。建议优化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严把入口、打通出口,健全完善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部分出席人员建议,加强对教师队伍改革举措的精细化设计。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稳慎推进,不能搞“一刀切”。完善

配套措施,建立教师骨干人才到乡村学校任职培养成长机制。 教育评价改革中“破五唯”工作已初见成效,但一些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有些学校在教师评价和人才引进中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仍然不够,重科研轻教学的老问题还未根本解决,迫切需要加快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有的出席人员建议,要建立健全以教书育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实绩为主要依据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不合理负担过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切实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确保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主责主业上。要关心和爱护一线教师,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近年来教师待遇保障得到较大改善,教师职业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但还存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较低、限制较多等问题。建议:(1)持续加大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2)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挪用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等行为的纠正、处理力度。(3)切实改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教师待遇,研究解

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具体措施

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具体措施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激励、发展内涵的方针,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校教师队伍。 一、加强培训,构建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 1.面向全体,建立师干训工作机制。 (1)面向全体教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支撑,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实践学校基础性课程实践方案。从育德能力领域、教学能力领域和教育科研能力领域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推进二期课改,提供师资保障。 (2)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校骨干教师培养和校学科领衔教师培养工程,以及中层干部自培计划。对骨干的培养注重过程,分层培养,加强申报和评审环节的工作,明晰培养职责。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领军人物在区域教育教学工作

中的带头、示范、桥梁和辐射作用,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为途径,加大对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养。 (3)学校积极开拓各种渠道,创设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历进修和非学历培训,满足学历达标、高一层次学历学习、岗位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2.推进校本研修,推动教育改革。 结合学校和教师教学实际,积极创新校本研修形式,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形成有特点的校本研修活动和方式。继续实行大小组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模式,整合校本培训,把校长领衔的集中通识学习、行政领衔的学科大组学习、教研组长领衔的教研组学习、与行政即时点拨学习四项学习方式整合到了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工作之中,在拓宽学习方式和制度保障机制上做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把案例研究和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今后四年,学校将重点加强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力度,用朝春精神凝聚教师队伍,使学校形成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形成教师严谨的教风、学生良好的学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教师结构不合理、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难、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城镇教师有差距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受工作环境、成长机遇等因素影响,优秀师范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二)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难。《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也规定,“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当前,推进县城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形式是支教,但上级分配的名额较少,其他形式比如县直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由于没有相关补贴政策,县城学校教师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城镇教师有差距。当前,虽然各级各类培训普及到乡村教师,但从参加比例来看,乡村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的比例明显低于县城学校教师,乡村教师参加较多的培训是县级培训和校本

培训,与县城学校教师相比,乡村教师所拥有的的专业发展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有效满足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较城镇教师普遍有所差距。同时,部分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易于安于现状,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消极对待教学变革,自身专业水平不能有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制定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加强乡村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二是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三是制定相关补贴政策,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1500字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1500字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由于乡村教育相对城市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在乡村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待遇不如城市教师,并且乡村教育中存在一些教学环境较为恶劣、学生整体素质较差等问题,这导致了乡村教师队伍中优秀的教师往往流失到城市,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保障。 其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教育资源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发展都相对滞后。这使得乡村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再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差异。由于城乡教育条件的不同,乡村教育中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这与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相差较远,制约了乡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乡村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也使得乡村教师队伍在文化融合和多元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乡村教师待遇和福利的保障力度。对于乡村教师,应加大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乡村教师收入稳定。此外,还应加强乡村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关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加他们在乡村教育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加大对乡村教育资源的支持和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乡村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此外,还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乡村教育的捐赠和资助,提供乡村教师队伍所需要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再次,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应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还应鼓励乡村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提高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能力。 最后,加强乡村教育的文化融合与多元发展。应适应乡村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推动乡村教育中的多元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同时,还应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文化融合培训,提高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问题,但也存在着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同时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师资培养和多元教育发展,才能推动乡村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有效解决,才能够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推动乡村教育的繁荣。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配备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配备问题及 对策 在我国教师分布的版图上,农村教师占据了半壁江山。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有540多万,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3%。这540多万教师任教于38万所农村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强),承担着1亿零8百万农村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占全国中小学学生总数的54%强)。因此,在我国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作环境不好、待遇偏低、进取精神不强等。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新建教学楼,使中小学的班容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建学生公寓,满足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要求;建立实验室、校园网,让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城市学生的学习条件;建教师公寓,让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城市教师的住宿条件,让他们安家落叶。 2、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农村教师的收入比城市教师普遍要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例如,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增加两级工资;放宽农村学校的职称结构比例;实行城乡学校经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让农村学校教师同城里教师一样享受课时津贴等措施,这样能够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3、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本地区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建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老师队伍建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学校老师学科不配套,一些薄弱学科老师缺乏。我校英语学科老师长期数量缺乏,音乐多年来没有专业老师。 2、老师编制中未考虑宿舍管理员、伙食管理员等生活老师编制,因此按编制老师人数超编,而实际工作中人员又不够。 3、老师职业仍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方面中小学老师工作确实辛苦,另一方面老师的待遇和公务员相比无论从经济、开展前途、社会地位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 4、农村学校老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数老师更倾向于到县城及其周边任教,从而造成农村学校老师流失比拟严重。 5、缺乏鼓励机制,老师的积极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激发。如今除了绩效工资可再分配外,学校其它方面没有任何鼓励措施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老师工作干好干坏、干多干少没啥区别。 二、意见和建议

1、在老师编制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寄宿制学校辅助人员〔宿舍管理员、营养餐管理人员等〕编制,遥远地区学生人数较少、班额小,不能完全按学生数核编。 2、进一步进步中小学老师待遇。公务员如今施行职级并行,还有车补、年终奖等,而老师可以考虑提升中高级职称比例、增加农村学校老师的交通补贴、进步老师的教龄津贴、设立教育教学奖金等问题来进步老师待遇,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3、标准老师的各类培训,加强老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今老师培训名目比拟繁多,而学校老师都是一人一岗,没有备用人员,再加上二孩政策,老师产假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标准整合老师的各类培训。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能单纯以每年到达规定学时和收费为目的,要让各类培训真正在老师成长和开展中起到作用。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每个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满足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一)职前学历低,职后学历学教不一,学历与能力背离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前学历达标率不高,经过学历补偿教育,学历虽达标但职业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这是因为:职后进修时,选择函授、自学、电大等形式,学习时间不足;部分教师学教不一。很多教师在提升学历时,首选中文、教育及政治等易取得文凭的专业,学历进修中这种“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造成学历与能力背离。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学科结构比例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整体数量超编与教师学科性缺编现象并存。农村教师总量虽超编,但在结构上,农村初中普遍缺少计算机、心理辅导等学科的教师,而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富余;小学阶段,音乐、外语、美术教师奇缺,为了开全学科,只能

用其它专业的教师代替;二是年龄结构比例不合理,由于受编制限制,很多农村学校基本没有接收新教师,而年老体弱、身患疾病以及其它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不到年龄又退 不下去,“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教师“青黄不接”、队伍老化的现象已在农村学校出现;三是职称、名 师比例不合理,现有的市级名师、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在农村教师中的比例较少,缺少名师引领,农村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缺少软件知识,专业知识不精通,知识综合化能力欠缺,知识更新速度缓慢,文化素养较低。农村教师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知识的迁移状况难以令人满意;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系统,他们不了解专业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及最新发展状况;不能将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化。由于传统教育遗留的教师职业教育结构上“重专业,轻通识”、“重现状,轻深入”,他们的视野相对狭窄,往往是“教什么会什么”,很少涉猎 不懂的学科,因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能力比较差;知识更新的速度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缺乏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无法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层层拔高使用,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徘徊的怪圈。农村教师立足“乡村教育”的意识淡薄,他们通过考调、自费深造等形式,利用机会、创造机会往城市迁移。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骨干教师东南飞,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 目前,就我们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教师队伍建设急待加强。农村教师数量不 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编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学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就我工作的地区而言农村教师编比适当。但教师队伍由五六十年代的民转公教师、六七十年代的中专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八九十年代的新生力量三部分组成。其中80后、90后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只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而75%的教 师虽然对农村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这些教师接近50岁,这些教师中的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跟不上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接受新理念的能力也日渐下降,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质量低下。 2、专业人才奇缺。 农村学校的教师年纪都较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文凭也多是通过函授学习取得的,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几乎无法胜任。但是这些科目都要开设,既然开设了这些科目,就得有教师去上,结果,只能是应付教学。因此,农村小学没有什么专业教师,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什么课都得上,往往一个教师要拿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等五至六个科目,教学的压力可想而知。 3、外出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 农村学校由于人手少,每个教师承担的课时多,加在外出的条件相当不便,因此,能到外地学习、取经的机会相当少。对新课改应接受的知识了解得不多,无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

1、加强师德教育,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其实现在农村教师的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着一件事情,生活圈子又小,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因此产生了职业倦怠,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做到以人为本,相信通过努力,还是能帮助教师端正思想,让他们甘于在农村奉献自己的力量。 2、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本培训。农村地区学校分散,集中培训困难,培训经费紧张,任务繁重,而校本培训立足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是较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而且校本培训实效性强,能有针对性 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使农村教师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应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4、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既可进行学历教育,又可进行非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石山小学:余林和 刘局长提出的“小学出彩初中出名高中出人”的思路无疑是给我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小学出彩”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把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关系着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没有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在教师队伍的素质。所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迫切的和必要的。 一是制定可行的科学的教师管理机制。就农村教师队伍这一块来说,有这样明显特征: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就拿本人所在的乡镇来说,近10年内将有50多人到退休年龄,占现有全体教师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即使是新进的一些年青教师,也都是“音、体、美”等学科所谓“专职的教师”多,而这一部份教师与2000年以前的师范毕业生相比,不管在教学的能力,还是教学的基本功上都有一定差距。再者,几年后,可能也会出现“语、数”学科教师的短缺现象,其他农村乡镇学校也都类似。一个人的年龄决定一个人的精力,许多年长的教师记忆力严重衰退,视力昏花,作业批阅迟缓,不要说学习新的理念了,就是原有的一些知识也都忘掉一多半了,所以,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并且占据所谓“编制”,新教师补充受阻。据此,我想是否能建立老教师提前内退的长效机制,距退休年限3年的人员实行内退,到法定退休年龄再正式退休,但内退人员也应该从内退之日起不再计算编制,这样既保证稳定,又有新的编制吸引更多的年青教师加

入,就会有更多的优秀中学生报考师范类院校,教育就会有新鲜的血液及时补充,同时扩充编制,改变一直以来的“一师多科”“一师多能的”的教师配备制度,落实教师专业化的教育策略,把教师从应付多门学科教学解放出来,成为专心“经营”少量学科的任课模式上,教育就会变得更强壮,一举多得。 二是教师的培训要有针对性,要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所谓针对性,就培养教师的上课能力和上课技术,选择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培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更应该突出实效性,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培训机制,让教师在长期的培训中得到提高,不要“以考代培”,培训教师不要试图“速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循环、反复的程。培训形式、内容、方式、要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培训者要是课堂一线的专家最好,教师都喜欢一线专家的培训。一个脱离课堂的“专家”培训只能是苍白的培训,所以,教师的培训,应建立课堂一线专家培训机制,说白了,就是让站课堂的专家多参与对教师培训工作。 对教师的培训,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企图让一线教师把理论水平提高的有多高,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使每个人都达到的,对教师的要求,正如教师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一样,那种人人都能写出论文的想法更是只能让教师通过“变通”的办法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培训,多一点实际最好不过了。 教师培训,有明确的长期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要把培养和培训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也能显现培养效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举措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举措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师德教育;名师工程 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因而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师德教育为前提,树立良好教风 教风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加强教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要经常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常抓不懈。深入推进“师德生规”学教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 突出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些乡镇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不高。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必须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农村从教。要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育教师特殊补贴计划。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关心农村教师生活和成长,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津贴补贴标准。要继续实施城乡对口支教工程。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和机制 落实以县为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负责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和交流等工作,并配合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做好跨系统的人事调配等工作。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优化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调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和意见建设

关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 近年来,在区教体局、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全镇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度逐步升高,小学教育正朝着均衡、优质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逐步加大,新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也随之产生,制约均衡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师资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编严重。因区域生活条件的差异,还因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多年来,严重制约着渠北片的教育的发展,教师分配不肯来,来了想调走,逐年积累,加上学校的规模不减,教师越来越缺。 2、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年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完小和教学点地理位置偏远,教学条件艰苦,多年来没有配备新教师,教师年龄老化。老教师数量多,体弱多病,学校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3、学科不配套。由于受学校地理位置、条件等因素制约,

缺乏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村教学点缺少英语、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这些专业教师的短缺,对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4、素质不均衡。一是因极少数教师不乐教、不爱岗的态度原因,不肯学习不愿学习,造成了教育理论水平低。虽然是少数,但是却制约着农村教育发展。二是因教师缺乏,学校无法派出教师去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和培训,造成了教学业务能力差。影响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推进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定向流动的措施。加大超编单位教师向缺编乡镇的流动,出台教师管理制度,加强考核。 2.进一步加强职权责的统一。实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职权责的统一,让教育主管部门真正管理好教师队伍。 3.进一步加强“区管校聘”的管理。所有流动的教师,让教师能调动、好调动,教师流动后,把教师的工资关系、人事关系、职称评聘、教师考核等真正地落实在新单位。要真正做到教师“无校籍”,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 4.进一步加大定岗招聘力度。对缺编单位进行定点定岗招聘教师,支持加大,人数加多。有针对性的招聘,来缓解、解决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结构性缺编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