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CT 医学影像肝脏造影

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T虽然是较为昂贵的影像学检查,对占位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肝脏疾病在B 超检查提示占位而定性困难时,选用CT检查可提供清晰的图像,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肝脏CT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近年有许多进展,包括多排探测器的使用和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的升级。在CT检查中,不经静脉给予造影利的CT扫描称为平扫。一般正常盯组织和病变组织间CT值至少相差10Hu才有可能明确显示肝内病灶,否则应采用增强的方法进行检查。

1、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包括整个肝脏,层厚10mm,对小的病灶可加薄层扫描,层厚2~5mm无间隔连续扫描,认真调节窗宽、窗位,增加对比度,以利于病灶的检出。

平扫对显示肝内有高、低密度改变的病灶是很有价值的,如肝内的肿瘤、脂肪变、钙化、出血、结石、铁沉积、囊肿、血管瘤等。平扫未发现病变而临床或B超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疑有病变者或CT平扫发现了病变需要做鉴别诊断时,应做增强检查。

2、增强检查从静脉(或动脉)内在人造影剂来增加上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叫做增强检查它可以发现平扫时未发现病变,区分肝内、外血管结构与非血管结构,区别关质性病艾‘J妻儿俩分。根据病’生强化的特点做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1)团住法非动态CT 为最常用的方法,用1-2分钟的时间,将60%~76%泛影葡胺溶液100~150ml(1.5~2ml/kg)注人静脉内,注完立即进行自膈至肝下缘的全肝扫描,可根据需要再2于10-15分钟后重复扫描,即延迟扫描。若要避免扫描后期血液内造影剂浓度偏低,可采用先以2-3ml/s的速度注入50ml,再以1ml/s的速度滴注,即团注与滴注相结合,效果更好。

(2)团注动态扫描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床式动态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肝3~5个层面为一组,需13~22秒,这组之间间隔10秒,扫完全肝需3~4组,这种扫描的目的旨在发现肝内病变;另一种是床固定式单层动态扫描,只选择一

个带有病变的层面,快速注入造影剂后,以特定的程序,间隔一定的时间,反复扫描这一层面以观察病变区造影剂的动态充盈情况,主要用于肝癌和血管瘤的鉴别。

(3)动脉造影CT(CTA)为血管造影与CT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对肝内小肿瘤的发现率明显增高,目前应用越来越多。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固有动脉内,注射造影剂,由于肝癌多为动脉供血易于增强,甚至小于1cm 的病灶亦可发现。尚可做CT门静脉造影(CTAp),即将导管置于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入定量的造影剂(150~180ml),肝脏的75%~80%由门静脉供血,所以造影剂进人门静脉使肝实质强化,而衬托出动脉供血的低强化病灶。而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具有度快、损伤小、射线量低的特点,在很大范围内可替代有创伤的血管造影。

(4)延迟CT扫描近年来,一些作者报道一次大量注人造影剂后,经过4~6小时再重复扫描,可以发现肝内的小病灶。这是因为造影剂大多经肾脏排泄,只有小部分(约10%)经肝脏排泄,但正常的肝细胞具有排泄和再吸收有机碘的功能,4~6小时后人T值略有提高,而肝癌不具备这种功能,利用二者的密度差,亦可发现早期肝癌。

二、正常肝脏的CT表现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侧季肋部,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而达左侧季胁部。肝脏的上界相当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与右胁缘平行。后面相当于第6至第12肋骨,前面相当于第6至第9肋软骨。肝脏的左侧达第6肋软骨平面正中线左侧5crn处、剑突下约3crn。肝脏的位置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肝脏呈模形,其右侧厚,左侧薄,外观可分为左、右、前、后四个缘和脯、脏两个面。隔面光滑隆突,大部分与横膈贴,前上面有镰状韧带与膈相连,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与腹壁相连;镰状韧带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贴附横隔而形成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在右冠状韧带前、后叶之间,有一部分肝脏的表面没有腹膜覆盖,称肝裸区。肝裸区可被用来区分胸腹水。在CT横断面图像上,腹水向内止于肝裸区,而胸水分布于整个肝周后间隙。肝脏的脏面凹凸不平,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构成”H”形。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其后上端为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所在。左纵沟则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沟组成。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为第一肝门所在。在横沟右端伸向肝右外方,常见一侧沟,称右切迹,其位置在相当于下腔静脉与胆囊窝的连线上。在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亦称小网膜,一般只含细小的血管支、肝十二指肠韧带向上直达肝门横沟,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另外,在脏面的右侧还有肝结肠和肝肾韧带。肝的前缘有时可见到三个切迹,在左侧有脐切迹,是左叶间裂的标志;中间有胆囊切迹,是正中裂的标志;右侧有时可见右下缘切迹,可作为右叶间裂的标志。在不同层面的CT横断面图像上,肝脏的形态各异。在靠近横脑的肝顶部,肝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占据左、右侧腹腔前内侧1/4区域;在肝中部,肝脏近似模形,面积较大,占据腹腔的右半;在肝的下部,肝脏近似梭形或半月形,依次向下其面积逐渐缩小。CT 清楚地显示肝脏各叶的结构。依据肝门和肝内三条裂隙(左叶间裂、横裂和正中

裂),可将肝脏分为右叶、左叶内侧段(左内叶)和左叶外侧段(左外叶)以及尾状叶=左叶间裂(此裂又称圆韧带裂或纵裂)是区分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的标志。此裂起自脐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在CT横断面图像上,左叶间裂表现为肝前缘至肝门呈矢状走行的低密度裂隙。当裂隙内脂肪组织丰富时,可衬托出软组织密度的圆韧带影。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裂内走行的肝左静脉叶间支。左叶间裂大多位于身体中线的右侧,少数偏于左侧。静脉韧带和肝门共同构成横裂。在CT横断画图像上,横裂呈一条自左后斜向右前的低密度裂隙。其前方为左叶,后方为尾状叶。正中裂是区分肝左叶和肝右叶的标志。此裂在肝的踊面,起自胆囊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在肝的脏面,以胆囊窝和下腔静脉连线为界。正中裂的位置多数经过左、右门静脉干分叉点的左侧。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正中裂平面内经过的肝中静脉。因此,肝中静脉可作为在肝顶部区分左、右叶的标志。正常肝实质的密度较均匀。采用不同的CT扫描装置因扫描能量和校准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所测得的肝的CT值有较大的差异。平扫时其范围大约在48-80Hu,一般高于脾脏、膜腺和肾脏。肝、脾之间CT值平均相差7-8Hua肝实质的密度相对高于其他脏器,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含有高浓度糖原的结果。因此,同一病例在饥饿和饱食时因其肝糖原含量变化可影响肝的CT值。另外,肝的CT值还受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如脂肪肝患者CT平扫,肝的CT值低于脾脏。一般肝实质的CT值亦高于血液。CT 平扫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呈略低密度的分支状结构。在严重贫血的患者,这些血管的密度更低。相反,在脂肪肝因血液的CT值常高于肝实质,血管可呈略高密度的分支状结构。增强后扫描能清楚地显示三支主要肝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和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的主要分支,这些血管强化呈高密度影,同时肝实质的密度亦增加。三支主要肝静脉位于肝的后上缘,肝右静脉在右叶间裂的上部呈冠状走行,注入下腔静脉右侧缘,分隔肝的右前叶和右后叶。肝中静脉在正中裂的顶端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分隔肝右叶和左叶。肝左静脉或单独或与肝中静脉汇合后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其叶间支在左叶间裂内行走,分隔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汇合点位于膜腺头部和颈部交界的后方。然后向右上方斜行,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进入肝门,分为门静脉左、右支人肝。成年人门静脉长约5.5-8.Oem,内径约lema 门静脉的前方可见两个圆点状结构,右侧为胆总管(或肝总管),左侧为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左支一般可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整个左半肝和尾状叶左段的门静脉血管均由这4个部发出O门静脉右支可发出两支较大的分支,即右前叶门静脉和右后叶门静脉,分布在右半肝。采用高分辨CT扫描,约40%患者可显示直径为1-3mm的肝内小胆管,这些小胆管与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一起走行。在肝门处可见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出肝后在肝门右侧汇合成胆总管。增强后扫描胆管的密度不变,依然接近水样密度。CT对显示肝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肝脏的左侧脏面与食管腹段、胃以及膜腺等器官相毗邻。肝脏的右侧脏面与下腔静脉、十二指肠、胆囊、横结肠和右侧肾及肾上腺等器官相毗邻。在肝的轮廓上可见呈现这些脏器相应的压迹。尾状叶和第10、第11胸椎相对应。在尾状叶的左后方为腹主动脉,尾状叶和腹主

动脉之间是膈动脉和右膈脚。

参考文献:

[ 1]《CT 灌注扫描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周作福、黄洪磊、徐彪,《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25期。

[2]《CT 扫描条件对C T 值和辐射剂量指数的影响》,彭永伦、郭洪涛、张莹,《中国计量》,2007年5期。

[ 3]《X 射线CT 的辐射剂量表达述评》,郑钧正,《世界医疗器械》,2007年13期。

肝脏疾病CT表现

肝脏疾病(肝肿瘤)的CT诊断 肝肿瘤的正确诊断是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的最重要的手段。随着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不断发展。对肝肿瘤的诊断综合起来应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进展程度诊断及预后诊断。 定位诊断即首先确定肝内有无肿瘤存在,进而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确定病变部位时,要根据肝脏脉管解剖基础以及分段、叶的概念,来达到确切地定位诊断。同时结合B超、CT等检查,对肿瘤大小进行测定。 定性诊断最主要是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在定性诊断中要充分利用B超、CT、MRI等所显示的肿瘤各个断面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及CT增强、dynamic CT等所提示的肿瘤内部血流动力学特征,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在此,应充分掌握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肝肿瘤诊断的作用与限度,合理应用,综合分析。 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预后诊断,肿瘤进展程度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预后也极有价值。这方面有待于结合有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一、原发性肝细胞癌 1总述 肝细胞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75%~85%。世界各地发病率不同,亚洲、非洲发病率较高,欧美较低,我国为高发区。任何年龄都可发病,40~49岁发病率最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症状呈多样性,早期无明显症状,一般症状有消瘦、无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约1/3~1/2患者有低烧。黄疸为晚期症状。有的表现为急性腹痛,肿瘤破裂、出血性休克,消化道出血以及高烧等。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很高,统计约占80%左右。同时,肝硬化患者中有25%~40%合并肝细胞癌。此外,HBsAg阳性者、特发性血色病、al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以及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等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也高。 肝细胞癌的分型,1901年Eggel将之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一直延用至今。 结节型:肿瘤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可有纤维性假被膜,一般早期无或极少向被膜外浸润及形成门静脉内瘤栓。此型约占肝癌的50%以上至2/3。分为①单结节型: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尤其合并肝硬化者有明显的纤维性假被膜形成,称为包被型肝癌。此外,在癌结节的周围可有子结节,并可相互融合而继续增殖。此时其被膜的一部分于癌结节内残留呈纤维性间隔,其内有时也包含门静脉支。②多结节型:为多中心发生或肝内转移,可见二个以上基本相同的癌结节。 巨块型: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不规则,形成巨大肿块,可占据一叶。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子结节,常形成门静脉内肿瘤栓子。此型约占33%左右。 弥漫型:肿瘤呈5~10mm直径大小之无数散在性小癌结节,可相互融合。分布于全肝。结节大小比较一致,一般不超过肝小叶大小。全部合并肝硬化,癌结节与假小叶呈置换性增殖,部分两者鉴别困难。肿瘤在肝窦中呈浸润性生长,并有向血管内浸润、生长、进展趋向,常于门静脉、肝静脉内形成瘤栓。此型比较少见,统计占5%左右。 特殊型:①外生性肝细胞癌:为带蒂或无蒂向肝外突出并形成巨大肿瘤。此型肝细胞癌一般发生于肝被膜下,向肝外生长发育,或以肝副叶及异位性肝组织为发癌中心。②小型肝细胞癌。

肝硬化CT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肝硬化CT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病史:患者,男,52岁,因乙肝病史8年,腹胀、黑便、血便5天。 图1-CT平扫 图2-CT动脉期

图3-CT门脉期 4-CT平衡期基础解剖影像:

图5 图5为所示病例同层面正常腹部CT增强门脉期图片,蓝色箭头所示为正常肝脏右叶,其内见强化血管影,黄色箭头所示为正常胃,其内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影像,棕色箭头为下腔静脉,白色箭头所示为脾脏,绿色箭头所示为胰腺体尾部,其背侧贴边见强化脾静脉。本图节选自《CT 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 图1

图2 图3

图4 CT平扫(图1):蓝色箭头所示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呈波浪样凹凸不平,白色箭头所示为脾脏体积增大,超过5个肋单元,肝脾周围见弧形水样密度影。CT增强动脉期(图2)肝脾周围积液对比明显,注意脾脏呈花斑样强化。CT增强门脉期(图3)黄色箭头所示为胃底静脉及食管下段静脉、腹主动脉左旁静脉明显扩张走行迂曲。CT增强延迟期(图4)所示见肝脏比例欠协调,可见弥漫大小不等结节影,与肝组织强化程度相同。 影像描述: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整,边缘凹凸不平,各叶比例不协调,肝实质见弥漫结节样等密度影,大小约0.3-1.3cm,界清,未见强化。脾脏体积增大,密度未见异常。食道下段、胃底区域及腹主动脉左旁见多发迂曲增粗静脉血管影,部分血管汇入左肾静脉。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影。 影像诊断:肝硬化、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并胃肾分流

分析思路: 1.临床病史:老年男性,乙肝病史8年,腹胀、黑便、血便5天,均提示肝脏病变致消化道出血可能。 2.部位及形态: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提示肝硬化可能;其内见多发等密度结节,考虑为再生结节,不除外癌变可能;肝脾周围见水样密度影,提示腹腔积液;胃底区域、食管下段、腹主动脉左旁见迂曲强化血管影,提示侧枝循环开放及左肾静脉、胃底静脉分流。以上均为典型肝硬化表现。 最后诊断:肝硬化。 知识巩固: 肝硬化 1.临床表现: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酗酒。早期,肝细胞弥漫性变形、坏死;中晚期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再生结节,肝脏变形、变硬,继发门静脉高压,最后可变成不典型增生结节,导致肝细胞癌。常见临床表现为食欲缺乏、腹胀、黄疸、腹水、呕血和肝性脑病。 2.影像特点:早期肝脏体积增大,无特征性性。中晚期典型肝硬化CT 示体积缩小,各叶比例失调,边缘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多发等密度再生结节,增强扫描再生结节可强度强化,门脉期与正常肝实质强化一致。多伴有门静脉高压形成,内径>1.5cm,可有侧枝循环开放,多为胃底静脉、食管下段静脉、附脐静脉平扫呈团块

CT诊断

腹部CT诊断 佚名 CT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腹膜后组织和盆腔实质器官疾病的诊断。胃肠道因有蠕动产生运动干扰,不适于CT诊断。 一、正常CT表现 CT图像为腹部某一横断图像,须根据各脏器的解剖部位进行扫描(图7-10、11)。 (一)肝脏 CT可显示肝脏轮廓、大小、密度和内部结构。正常肝脏密度均匀,CT值为40-70H,比脾脏高。不同层面上,所显示的肝脏各叶、段的大小、形状有所不同。如肝门以层,可显示“H”形低密度带状影。右纵裂为胆囊窝,左纵裂为肝镰状韧带,中间为肝门,内含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左纵裂左侧为左叶,右纵裂右侧为右叶,两裂之间肝门前方为方叶,肝门后方为尾叶。 (二)胆囊和胆道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横径大小为4cm,囊内含胆汗,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为5-30H。形状呈卵圆形、圆形,边界清楚。正常肝内,外胆管不显影,当扩张时才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以肝门向肝内延伸的树枝状低密度影。 (三)胰腺 CT可显示胰腺的轮廓、密度、形状和大小。正常胰腺密度均匀,CT值为40-50H,略低于周围脏器。胰腺形似一卧蚕状,分为头、体和尾三部分。前后径:头部3cm,体部2.5cm、尾部2cm。 (四)脾脏 呈新月状。脾脏密度均匀,CT值低于肝脏,与胰腺近似。大小、长度不超过5个肋单元(一肋单元等于一个肋间或肋骨断面)。 (五)肾脏及肾上腺 肾位于脊柱两侧,在不同层面上可呈椭圆形、马蹄形,马蹄形开口指向内前方,为肾盏肾盂低密度所致。肾实质密度均匀。肾上腺在肾上极呈“人”字形或三角形。 (六)大血管 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两侧与膈相连。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右前方,扁圆形。门静脉位于尾状叶的前方。 二、肝脏疾病 (一)肝硬化 肝实质破坏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再生结节出现。CT表现:①大小:早期广泛脂肪变致肝增大,晚期肝缩小,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肝门和纵裂增宽。②外形:结节突出使肝外缘凸凹不平,也使原为凹陷的内侧缘隆突。③密度:脂肪变时减低。局限性减低,有时难以同原发或继发癌病灶鉴别。④脾肿大是肝硬化重要的间接征象,但并非所有肝硬化均发生脾肿大。门脉高压时可见脾门附近出现粗大、迂曲血管影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 脂肪肝是指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增多,而导致肝细胞病理性改变的一 种疾病。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对于脂肪肝 的诊断也有很高的准确性。以下是关于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的详细解释。 1.脂肪肝的CT表现主要包括肝脏密度降低、肝脏纹理变粗、腹腔脂 肪附近血管清晰可见以及肝脏体积增大等。脂肪肝在CT上的具体表现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略低,肝实质纹理变粗糙,但 是肝脏边缘仍然清晰锐利。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大多数在-40HU到-90HU 之间。 中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明显降低,肝实质纹理变得更 加粗糙,但是肝脏边缘仍然清晰锐利。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多数在-90HU 到-120HU之间。 重度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明显降低,肝实质纹理变得非 常粗糙,且肝脏边缘模糊。此阶段脂肪肝的CT值一般小于-120HU。 2.此外,CT还可以评估脂肪肝的程度和分布范围。对于脂肪肝的程 度评估,可以使用CT值和脂肪肝面积比例两种指标。 CT值指的是肝脏组织在CT图像上的密度值,通常以Hounsfield Unit(HU)为单位。CT值通常表示肝脏组织的脂肪含量。脂肪肝的CT值 较低,而正常肝脏的CT值较高。脂肪肝的CT值可以通过测量肝脏其中一 区域的平均CT值来进行评估。

脂肪肝面积比例是指脂肪肝在肝脏总面积中所占比例。通过测量脂肪 肝所占的肝脏横断面积和总肝脏横断面积,可以计算出脂肪肝面积比例。 3.在CT扫描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不同的CT重建技术来进一步评估脂 肪肝的特征。例如,常用的技术包括肝脏窗宽窗位的选择、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DP)和体积渲染(VR)等。 综上所述,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肝脏密度降低、纹理变粗、肝脏体积增大等表现来判断。此外,通过测量CT值和脂肪肝面积比例,还可以评估脂肪肝的程度。CT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展示脂肪肝的特征。在进行脂肪肝的CT诊断时,需要综合以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肝脏影像学表现

肝脏影像学表现 肝脏影像学表现 一、肝脏解剖结构 在肝脏影像学表现的讨论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右上腹部,主要由左右 两叶组成。肝脏表面有包膜覆盖,内部则由肝小叶组成,肝小叶又 由许多肝细胞组成。肝脏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 二、常见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1、肝囊肿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常采用超声、CT和MRI等影 像学方法来进行诊断。在超声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CT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低密度区,一般 不强化。MRI影像上,肝囊肿呈现为高信号,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 更为明显。 2、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有肝细胞 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在CT和MRI影像上,肝细胞癌通常呈现为不规 则的低密度或高信号病灶,且常伴有血供异常。肝胆管细胞癌则呈 现为多发结节状低密度区或高信号病灶,并可出现胆管扩张的征象。

3、肝脓肿 肝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做出诊断。在CT影像上,肝脓肿呈现为低密度区,边缘可见壁结节,周围有压迫性改变。MRI影像上,肝脓肿呈现为高信号病灶,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更为明显。 4、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慢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常见的病因有慢性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在超声影像上,肝硬化呈现为肝脏回声增强,结构紊乱。CT和MRI影像上,肝硬化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不规则,同时可见肝内血管形态改变。 5、肝血管疾病 肝血管疾病包括肝脏动脉瘤、门静脉高压等。在CT和MRI影像上,肝脏动脉瘤呈现为局灶性增大的动脉,周围可见包膜。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内静脉扩张和侧支循环形成。 6、肝脏损伤 肝脏损伤可以是创伤性的,也可以是非创伤性的,如药物性肝损伤等。在CT和MRI影像上,肝脏损伤呈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高信号病灶,边缘模糊,可伴有血肿形成。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件。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原理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原理 一、背景介绍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内血管结构和功能状态,以及检测肝脏疾病。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二、基本原理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基于X线吸收原理,通过对人体组织的吸收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来获取图像信息。在扫描过程中,通过注射造影剂使血管内部产生对比度增强效应,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血管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形态。 三、扫描方式 1.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该技术采用旋转式X线源和椭圆形检测器组成的系统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X线源会以极高速度旋转并发射电子束,在不同角度下对人体进行多次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并重建成三维图像来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 2. 多层螺旋CT(MSCT):该技术采用螺旋式X线源和平面探测器组成的系统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X线源会以极高速度旋转并发射X

射线束,平面探测器会将经过人体的X射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 过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来重建成三维图像。 四、造影剂 1. 碘化物类造影剂:碘化物类造影剂是最常见的肝脏CT延迟增强扫 描造影剂,具有高度的对比度增强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在注射后约 5-10秒内进入血管系统,可使血管内部产生明显的对比度增强效应。 2. 钆类造影剂:钆类造影剂是一种新型的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造影剂,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信息。钆类造影剂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 较低的肾毒性,能够减少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五、扫描时间 肝脏CT延迟增强扫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扫描时间,以及造影剂在血管系统内的分布 情况。 1. 动脉期:扫描时间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10-20秒进行,此时血管内部对比度增强效应最为明显。该阶段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内动脉血供情况,以及检测肝血管瘤等疾病。 2. 门静脉期:扫描时间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40-60秒进行,此时门静脉和肝静脉等大血管对比度增强效应最为明显。该阶段主要用于评估

2022肝癌的CT影像诊断要点(全文)

2022肝癌的CT影像诊断要点(全文)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50岁是高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增加肝包膜张力,引起患者肝区持续性钝痛、刺痛、胀痛,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探讨的热点。 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可以观察肝脏肿瘤的形态、大小、周围组织,还可以增强扫描观察肝脏肿瘤的血流情况,是肝癌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而且,研究显示肿瘤形态规则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肿瘤形态不规则患者;患者肿瘤大小<15 mm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肿瘤厚度≥15 mm患者;CT增强为轻度、不均匀增强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T增强为明显强化患者。因此,CT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肝癌具有重要作用。 CT是利用X线对人体层面进行断层扫描,获取的光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经计算机重建不同组织断面的X线平均衰减密度数字图像,能分辨密度差别CT 值单位仅为0.5 HU的两种组织结构。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

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扫描方式也从平移/旋转、旋转/旋转、旋转/固定,发展到螺旋CT扫描。应用三维重建等新技术,注射对比剂做血管造影可得CT血管造影(CTA),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排螺旋CT是检查肝癌的重要手段,其灵敏度为61%,特异性为66%。 一、C T成像原理 X线穿过不均匀物质时,其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系数、衰减率为X线在其传播途径中,人体组织吸收系数的积分值。CT 检查是以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系数不同为基础。利用X线束从多个方向对检查部位进行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探测器接收透过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经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成数字,输人计算机对体素(vo xel)和像素(pi x el)进行数字处理。经计算机运算所收集的断面矩阵中各点的CT值组成的图像矩阵,再由图像显示器用不同的灰阶显示出来,然后从各投影的数据中,计算出断面内各点吸收系数的分布情况,再进行复原图像的二维或三维重建显示的横断面图像,形成CT 诊断影像。 CT基本设备由扫描部分、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四部分组成。CT检查技术包括平扫、对比剂增强、血管三维

超实用的肝脏增强CT知识

超实用的肝脏增强CT知识 动态增强扫描常规分三个阶段即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 动脉期:动脉期延迟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25~30s进行全肝脏扫描。动脉期腹主动脉和腹腔动脉明显强化,肝内小动脉显影,由动脉供血病灶也显影,但肝内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尚未强化或轻度强化,而肝静脉未强化。正常肝实质有轻微强化。 门静脉期:延迟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60~70s重复扫描,造影剂逐渐由血管内向血管外扩散,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密度基本相等,肝实质达到最大强化峰值,正常肝实质CT值比平扫时大于40Hu,门静脉主干CT值比平扫时增高100Hu左右。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密度显著增高。肝内门脉细小分支明显强化。 平衡期:平衡期延迟的时间为注射造影剂后100~120s。平衡期肝实质、腹主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密度基本一致,CT值比平扫时约高10Hu左右。 典型的肝癌,肿瘤血供丰富,与正常肝实质对照均出现从高密度、等密度到低密度的三部曲,整个过程短暂,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胆管细胞癌,增强后无明显的特征性,病灶有不均匀增强,密度低于肝实质,周围有小卫星病灶。肿瘤近肝门区时,远端伴有胆管扩张。 肝血管瘤,CT增强表现,按Freeny提出的3条标准为:①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②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③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按Ashida提出5条标准。除上述3点外,平扫呈低密度;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渐减退,等密度填充的时间大于3min; 肝囊肿具有典型的CT表现:边缘光滑、边界清楚,呈水样密度,内部无强化; 脂肪肝增强扫描的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呈局部或弥漫性低密

度灶,低于增强后的脾脏。但低密度区内血管显示清晰; 肝脓肿增强表现:病灶内CT值不变,周围的环形带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脓肿壁由两层构成,外层强化明显,内层强化不明显,典型肝脓肿“环征”的出现率为90%,为肝脓肿诊断的可靠证象。 肝转移瘤增强出现不规则边缘强化,门脉期整个瘤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平衡期造影剂消退; 肝硬化,肝脏边缘凹凸不平,干裂、肝门增宽、脾脏增大,小结节病灶没有明显强化。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CT 医学影像肝脏造影 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T虽然是较为昂贵的影像学检查,对占位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肝脏疾病在B 超检查提示占位而定性困难时,选用CT检查可提供清晰的图像,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肝脏CT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近年有许多进展,包括多排探测器的使用和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的升级。在CT检查中,不经静脉给予造影利的CT扫描称为平扫。一般正常盯组织和病变组织间CT值至少相差10Hu才有可能明确显示肝内病灶,否则应采用增强的方法进行检查。 1、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包括整个肝脏,层厚10mm,对小的病灶可加薄层扫描,层厚2~5mm无间隔连续扫描,认真调节窗宽、窗位,增加对比度,以利于病灶的检出。 平扫对显示肝内有高、低密度改变的病灶是很有价值的,如肝内的肿瘤、脂肪变、钙化、出血、结石、铁沉积、囊肿、血管瘤等。平扫未发现病变而临床或B超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疑有病变者或CT平扫发现了病变需要做鉴别诊断时,应做增强检查。 2、增强检查从静脉(或动脉)内在人造影剂来增加上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叫做增强检查它可以发现平扫时未发现病变,区分肝内、外血管结构与非血管结构,区别关质性病艾‘J妻儿俩分。根据病’生强化的特点做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1)团住法非动态CT 为最常用的方法,用1-2分钟的时间,将60%~76%泛影葡胺溶液100~150ml(1.5~2ml/kg)注人静脉内,注完立即进行自膈至肝下缘的全肝扫描,可根据需要再2于10-15分钟后重复扫描,即延迟扫描。若要避免扫描后期血液内造影剂浓度偏低,可采用先以2-3ml/s的速度注入50ml,再以1ml/s的速度滴注,即团注与滴注相结合,效果更好。 (2)团注动态扫描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床式动态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肝3~5个层面为一组,需13~22秒,这组之间间隔10秒,扫完全肝需3~4组,这种扫描的目的旨在发现肝内病变;另一种是床固定式单层动态扫描,只选择一

CT及MRI诊断弥漫性肝疾病科普

CT及MRI诊断弥漫性肝疾病科普 弥漫性肝实质疾病(diffuse hepatic parenchymaldisea-ses)指的是由于 多种原因造成的肝细胞和肝间质的疾病,在病理学上,它主要指的是除了肿瘤、 囊肿、脓肿等局灶性病变之外的其他肝脏疾病,根据其形成原因,它可以被划分 为储存性(storage)、血管性(vascular)和炎性(inflam-matory)疾病。弥 漫性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变,其早期影像特征不明确,后期常出现肝硬化,目前对其的诊断仍以实验室检查为主,而近年新兴的影像技术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那么文章就为您科普CT及MRI诊断弥漫性肝疾病! 1、什么是弥漫性肝病呢? 弥漫性肝病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它是一种在全肝范围内分布相同的病变, 如脂肪肝,肝纤维化等,均为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对于弥漫性肝病,应做进 一步的检查,明确自己的病情,及时的治疗。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被提示有 弥漫型肝脏疾病,这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也会因为这个名称而产生畏惧。这就是弥漫性肝病的症状。B超显示肝脏有弥漫的病变,这让患者很是担心。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以下内容。 2、CT如何检查弥漫性肝病呢? 2.1CT的技术特点 CT以滑环为核心,通过多列检测体系实现大区域容积性扫描,与单列 CT相比, Z轴向的解析度明显增加;它拥有更高的扫描速度、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 更好的图像质量,构建的图像也达到了各向同性,而扫描时间与常规 CT相比, 要快5-8倍。 2.2 CT 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多层次重构(MPR)是将体积数据在任何一个平面上进行多个层次、多个角 度的重构,能够从多个平面、多个角度解析病灶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周边组织之间

肝脏照影操作方法步骤

肝脏照影操作方法步骤 肝脏照影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X射线或其他成像技术对肝脏进行观察。下面是一般的肝脏照影操作方法的步骤。 1. 患者准备 在进行肝脏照影前,患者需要进行准备工作。首先,患者需要提前空腹,通常要求至少六个小时不进食。这是为了避免在胃肠道中有食物或气体的干扰。另外,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某些特殊药物,以增加肝脏的对比度,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选择成像技术 肝脏照影可以使用多种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CT扫描和MRI等。医生会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成像技术。例如,X射线是一种常用的成像技术,可以快速获得肝脏的影像。而CT扫描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断层影像,MRI则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3. 根据医生要求调整体位 在开始拍摄之前,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调整体位。这是为了使肝脏处于最佳的位置,并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例如,医生可能要求患者平躺或侧卧,或是特定的体位。在调整体位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示。 4. 进行肝脏照影

一般来说,肝脏照影是由专业的医疗人员来执行的。在进行照影之前,医生可能会在患者身上涂抹一些特殊的介质,以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复查时有时候会给患者注射造影剂进一步增加对比度。 5. 保持静止 在进行肝脏照影时,患者需要保持静止。这是为了避免图像模糊,以确保医生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如果监控屏幕上看到医生正在拍摄某个位置,患者需要保持相应的体位,直到医生确认已完成拍摄。 6. 拍摄多个角度和位置 为了获得全面的肝脏图像,拍摄时可能需要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进行。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摄像设备,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拍摄,以便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肝脏的变化。 7. 结束拍摄 在完成所有肝脏照影的步骤后,医生会停止拍摄,并将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这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稍后回来听取结果,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沟通。 总之,肝脏照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肝脏疾病。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患者需要准备好,并配合医生的操作。通过这些步骤,医生

肝脏胆系疾病CT表现

肝脏胆系疾病CT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的CT表现。 (2)熟练掌握肝癌CT表现。 2.方法 教学片、挂图、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 (1)肝囊肿:呈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呈水样密度的球形病灶,大小不一,数目不等,无强化,囊壁薄而不显。增强后囊肿无强化。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肝囊肿常于肾、胰、脾等其他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2)肝脓肿:①平扫呈低密度占位,中心区平均CT值为17Hu,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巨大脓肿,形态不规则;②病灶边缘多数不清楚;③脓肿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称靶征或单环、双环;④增强后液化区CT值不变,周围的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⑤多房脓肿:显示单个或多个分隔,常有强化;⑧病灶内气体比较少见。

(3)肝血管瘤: 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较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为40-45HU。较大的血管瘤,其中心部分呈更低密度区,平扫所见难于肝癌鉴别。密度均匀,直径在4cm以上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裂隙状疤痕组织。以60%泛影葡胺90ml于30秒内注入静脉,注射完毕立即对病变区层面进行扫描,然后在1、3、5分后再对病变区层面扫描,必要时最后一次扫描可延迟到注射后15分钟扫描。增强表现:在注射造影剂60秒内的扫描片上,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高密度的增强灶,代表瘤中的“血窦”,其密度与主动脉的密度相近,明显高于正常肝。在其后的扫描片上,可见增强的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而增强灶的密度则逐渐减低,最后整个血管瘤被造影剂“填满”,即整个血管瘤与肝的密度相等。这个过程,约为几分钟到10~20分钟。对比剂呈“快进慢出”的特点。造影剂在血管瘤内持续时间长,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征象。较大的血管瘤,其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为其特征性CT表现。

肝肿大ct诊断标准

肝肿大ct诊断标准 肝肿大是肝脏体积增大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炎症、肿瘤、淤血或其他原因所引起。对于肝肿大的诊断,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下面将详细介绍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 肝边缘:正常情况下,肝脏边缘平滑,若肝脏边缘不规则或出现结节状突起,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CT图像上,肝脏边缘的改变较为明显,有助于医生判断肝肿大的程度。 肝体积:正常情况下,肝脏体积相对稳定。若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CT扫描可以精确测量肝脏体积,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肝密度:正常肝脏密度均匀,若肝脏密度不均,出现低密度或高密度区域,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CT 图像上,肝密度的改变较为明显,有助于医生判断肝肿大的性质。 肝血管:肝肿大可能影响肝脏血管的分布和形态。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的走向和分布,若血管扭曲、扩张或闭塞,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 其他征象:肝肿大可能伴随其他征象,如胆囊壁增厚、脾脏增大等。这些征象在CT图像上较为明显,

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并非绝对,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对于肝肿大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脏增大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总之,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包括肝边缘、肝体积、肝密度、肝血管以及其他征象的改变。通过CT扫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肝肿大的程度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肝脏保健,预防肝肿大及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生。如出现疑似肝肿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肝挫裂伤的CT诊断

肝挫裂伤的CT诊断 肝脏挫裂伤为急诊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肝脏因体积大, 质地脆,血运丰富, 结构功能复杂,一旦受损, 大多伤情重, 如不能及早诊断而延误治疗, 患者会因大量腹腔内出血而休克甚至死亡[1] 。因此, 及时准确诊断能为临床赢得救治时间, 减少患者出血。现总结15例肝破裂CT所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旨在提高对本病的CT 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 例中, 13 例为青壮年, 2 例为14 岁少年, 平均年龄为32 男性11 例, 女性4 例。患者分别以车祸、坠落、挤压和撞击伤收入急诊科。 1.2 临床表现 右上腹或右下胸外伤史, 右上腹压痛, 腹肌紧张, 恶心呕吐。出血量多者, 脉率加快, 血压下降, 面色苍白, 严重者有休克表现等。在15 例患者中12 例于腹膜腔抽出不凝固血液, 有3 例未抽出血液,均拟诊内脏挫裂伤而申请CT扫描。 1.3 CT 扫描方法及表现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 机, 行中上腹部平扫。本组 5 例病人加做增强扫描, 采用100ml 非离子型造影剂, 应用高压注射器, 选

择3ml/ 秒注射速度, 开始注射25、65 秒后进行双期螺旋扫 描,可获得满意的肝脏动、静脉期影像。CT表现:①肝脏密度不 均匀,并可见片状密度减低区为肝挫裂伤的普遍征象,且其范围大小与损伤程度相关。CT增强表现:可见实质不均匀强化,实质内片状或线形低密度影、肝轮廓不完整等。②肝脏形态改变,边缘局限性凹陷,包膜不完整、中断。③与相邻器官关系改变。肝肾隐窝变窄或消失、肝胃间隙变窄且模糊、结肠向后推移等④ 腹膜腔,显示肝肾隐窝及两侧结肠旁沟液体充盈,大量出血时,盆腔内可见不规则积液影,CT值约40〜70Hu。另外,本组7例合并右下胸部肋骨骨折, 3 例合并右肾挫裂伤,2 例合并右肾上腺血肿,1 例合并脾破裂。 2 讨论 肝挫裂伤病情急,属急诊CT范畴,不能进行常规胃肠准备,有时还无法取得病人配合, 故宜用快速螺旋扫描。肝挫裂伤在临床上分为四度。一度:局限性被膜破裂,或少量被膜下血肿。二度: 单一或多发的被膜破裂可伴有肝实质破裂, 但未累及肝静脉、门脉二级分支。三度: 深部断裂或多发损伤累及肝静脉、门脉二级分支。四度: 脾脏碎裂伴肝静脉或门脉血管断离[2] 。 CT平扫+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表现上述肝脏的不同程度损伤。 3〜4度肝损伤于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肝肿大变形、密度不均,可见大面积密度减低区, 伴有腹膜腔大量积液等。增强扫描时可见贯穿肝

肝脏ct增强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肝脏CT增强检查要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查 肝脏CT增强检查通常在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因此最好安排在早上进行检查。患者在检查前应至少禁食4-6小时,以确保肠胃内没有食物 残留。还应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检查效果。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前,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填写健康调查表和知情同意书,同时要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服 药史和手术史等相关信息。 3. 保持合作配合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操作,保持合作配合。特别是在注射造影剂后,要按医生指示进行呼吸动作等,以 确保检查图片的质量和准确性。 4. 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时,患者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造成二次

伤害。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肝脏CT增强检查注意事项 1. 注重药物过敏史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前,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有些人对造影剂等药物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注意并发症风险 肝脏CT增强检查是一种放射性检查,患者在接受检查时有一定的辐射暴露风险。在进行检查前应尽量避免儿童和孕妇进行检查,对于其他患者也要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3. 保持心情放松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时,患者要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紧张焦虑。因为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检查效果。

4. 遵守医嘱 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前,患者需遵守医生的相关指导和要求,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后的呼吸动作、体位变换等,要保持良好的配合,以 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注意术后处理 在接受肝脏CT增强检查后,患者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处理,如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等,以减少不适和 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 肝脏CT增强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发现肝脏肿瘤、炎症和结石等疾病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但在进行肝脏CT增强检查时,患者需注意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患 者在接受检查前应认真填写相关资料和告知医生自身情况,配合医生 的操作指导和术后处理,以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肝 脏CT增强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给患者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再利用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来观察肝 脏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达到诊断肝脏疾病的目的。肝脏CT增强检查对于肝脓肿、肝脏肿瘤、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常人体不同部位CT测量值及标准

正常人体不同部位CT测量值及标准 来源:熊猫放射 正常人体CT测量值 一、颅脑 (一)脑室大小1.测量两侧侧脑室前角间径与同平面脑横径的比值,正常平均值为31%(19%~39%)。2.不同年龄组正常脑室系统测量值(如下表)项目:<2岁、2~60岁、>60岁Hackman 值:≤35mm、≤45mm、≤55mm三脑室横径:≤5 mm、≤7 mm、≤9mm四脑室横径:≤9 mm、≤11 mm、≤13mm纵裂宽径:<3 mm、<3 mm、3~5 mm脑沟宽径:不可见、<3 mm、3~5 mm (Hackman值=侧脑室前角间径+尾状核间径之和) (二)脑垂体高度1、冠状面CT扫描上,正常垂体上缘平直或略呈下凹弧形,其高度在成年女性<7mm,成年男性<5mm,>9mm 为垂体增大。 2、青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高径可达9-10mm(也有人报道达12mm者),其横径较宽约8mm左右。 3、一般认为高径小于10mm的垂体瘤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 (三)颅脑病变 1、脑出血血量的算法:长×宽×高×π/6(单位:ml)。 2、颅内血肿的CT值:多高于60Hu,在60-90Hu之间,最大不应超过94Hu(红细胞压积为100%时的CT值)。 3、腔隙性脑梗死的大小一般小于15mm,小于5mm者CT不易发现,大于15mm者为巨腔隙,最大径达35mm。 4、颅缝分离:一般认为颅缝双侧相差1mm以上,单侧缝间距大于1-2mm,成人颅缝单侧大于1.5mm即可诊断,儿童有的颅缝较宽,但亦不应超过2mm。 二、五官 1、正常眼环厚度:2~4mm。

2、晶体CT值:70~80HU;玻璃体CT值:0~10HU。 3、眼眶内视神经粗:3~4mm;眼外肌粗:4~6mm。两侧对称。 4、眼球突出的标准:在摆位良好的横轴位图像上,于两侧颧突之间作一连线,正常人大约有眼球的1/3位于该线之后,如位于此线后方的眼球面积少于1/3时,指示有意义的眼球突出。 5、骨性外耳道大约1.5cm长,占据外耳道之内2/3,外侧1/3为软骨部。 6、内听道开口前后径正常为3-5mm,大于5mm为增大。 三、胸部 1、气管横径:15~20mm,其前后径大于横径,气管壁厚度:1~4mm。 2、右中间支气管横径:10mm,其后壁与肺紧邻。 3、奇静脉及半奇静脉:正常值为3~6mm。 4、心包厚度:小于3mm,局部增厚不超过4mm。 5、扩张的食管壁厚度:小于3mm。 6、纵隔、腋窝淋巴结:短径小于1cm。 7、升主动脉总是大于降主动脉,两者比例为2.2-1.1:1。 8、右肺动脉心包内部分正常测量值12-15mm,正常主肺动脉直径不应超过29mm。 9、CT扫描很容易发现心包积液,少至50ml液体即可检出,仰卧位少量积液一般位于左室后壁下方,宽度较小,心外侧及心前区仅有少量或无液性暗区,其积液量一般在100ml以下;中等量积液均匀分布于左室后方,心尖、心脏外侧、右室前壁之前,以房室沟处最多,其积液量在100-500ml之间;大量积液,积液暗区较宽,遍布心脏周围,心后最多,左房后壁之后也可见到,有时心脏悬浮于积液中,其积液量在500ml以上。 10、气胸:如果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的1/4时被压缩的肺大约为25%左右;1/3时被压缩的肺约为50%左右;1/2时被压缩的肺约为65%左右。 四、腹部 (一)肝脏 1、上下径不大于15cm。 2、右肝叶前后径大于左肝叶前后径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 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强化形式同CT所见。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

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a非增强T1,b T2。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 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MDCT影像。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发现小的低密度病变需用较薄的层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