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通用6篇)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通用6篇)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

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出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注意问题中隐含的不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研究新知

这个周末我们要去杜氏旅游渡假村,为此我们要做两个准备:先选择一家旅行社,然后购买一些必需的旅游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问题1:中国旅行社的原价是每人100元,可以给我们打7.7折;蓝天旅行社的原价和他们相同,但可以三人免费,并且其他人费用打8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要选择哪一家比较省钱?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本题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求差值比较大小”这一方式,使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之间大小的方式;同时体会到分类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观察探讨,实际操作选定了旅行社以后,咱们要去购物了,正好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在举行优惠打折活动

问题2: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我们选择商店购物才获得更大优惠?分析: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呢?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启发提问: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关键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分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实际作用。

小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实际问题从关键语句中找条件

符号表达

1、根据设置恰当的未知数

2、用代数式表示各过程量

3、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解不等式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

(本环节我设置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互相补充,最后总结。学生会体会到本节课我们不仅仅是解了如何分析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也尝试了利用分类的方法考虑问题,同时还学到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大小的方法:求差比较法。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的总结方式。)预留悬念要出游旅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也是我们很关注的问题,下节课咱们再一起看看杜氏旅游渡假村所在地的天气如何,大家可以自己先去查查相关的资料。

(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小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下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求差比较两个量的大小”的方法,和分类考虑问题的探究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合作、努力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组织形式:

本节课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教

师无须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积极思考,并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这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的讲解本领,而在于调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以及激起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的艺术高低。

3、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改变了过去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4、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思考。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重点:

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教学难点:

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复习: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并举出两个例子。

2、观察不等式x+3<5与x<2,说明解x<2是x+3<5依据什么变形得到的?

3、解一元一次方程:6x+5=7-2x,目的是为了与下面所学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类比,找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二、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问进行自学,先个人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下列不等式,说一说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1)2x+5≥8(2)x+1≤—4(3)x<2(4)6—3x>43(x+1)≤0

观察上面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让学生通过交流,再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老师板书定义。

2、让学生举出2或3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小组交流。

3、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一次方程:6x+5=7-2x的解法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6x+5<7-2x,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思考: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类似之处?有什么不同?

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2x+9(2)2-4(x-1)>3(x+2)-x

(3)(x-1)/3≥(2-x)/2+1

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三、互动交流,教师点拨

(一)、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和注意的事项:

1、确定一个不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抓住三个要点: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

2、对于(1),让学生说明不等式3-x<2x+9的每一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特别注意的是:解不等式的移项和解方程的移项一样。即移项要变号(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

3、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重点点拨(2)和(3),先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老师再讲评。

(2)易出错的地方是:去括号时漏乘,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项没变号,还有移项没有变号;(3)易出错的地方是:去分母时漏乘无分母的项。

3、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类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在系数化为1这一步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当系数为负数时,要记住改变不等号

的方向。)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不等式是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为什么?

(1)2/x—3<5x+3

(2)5x+3<02="">x–1

(4)x(2x+1)

(5)X+2≥x

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8<5x+12

(2)2(x–1)≥x+3

(3)x/5≥1+(x–3)/2

3、[思考]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x–2)/2的值比(3x+1)/3的值大?

小结:

(1)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2)注意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项要变号,还有移项一定要变号

(3)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无分母的项。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是在学习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其解法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今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供另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类比、建模和分类考虑问题的思想方

法。不等式与现实生活中联系非常紧密,解决好这类应用题,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自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2班班现有56名同学,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拔尖学生少,尤其个别学生底子太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预习工作做得不够认真,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基本能力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运用不够灵活。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能进行数学建模和简单的解释应用。虽然初一学生对消费问题比较热心,但由于年纪太小,缺少生活经验,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实际,其中有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三)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相似,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都有较大的意义.对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比较等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了解.但用不等式表示,并对不等式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对学生是新的内容。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应把握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实施教学时,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组织教学.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四)实施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

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出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注意问题中隐含的不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研究新知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特别棒,不等式这一章学习的特别好,下面让我来检测一下,看看那些同学学习的好?

(出示一个解不等式的问题,为后面新知作铺垫)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借助数轴正确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通过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解集的确定,渗透转化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体验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

一、学前准备

【回顾】

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预习】

1、认真阅读教材34-35页内容

2、____________ _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______ _______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叫做解不等式组。

4、求下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

二、探究活动

【例题分析】

例1. (问题1)题中的买5筒钱不够,买4筒钱又多的含义是什么? 例2. (问题2)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不等关系又是什么?

例3. 解不等式组

【小结】

不等式组解集口诀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四种类型如下表:

不等式组(a

(1)xb

xb 同大取大

(2)x

x

(3)xax

a

(4)xb

无解大大小小解不了

【课堂检测】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B. C. D.无解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1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写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教材P35练习1)

三、自我测试

1.填空

(1)不等式组x-1 的解集是_ __;

(2)不等式组x-2 的解集 ;

(3)不等式组x1 的解集是__ __;

(4)不等式组x-4 解集是___ ___。

2、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四、应用与拓展

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

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将本节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件第3张)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比较和转化思想。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

的解法,树立辩证统一思想。

3.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集体的作用,培养其集体合作的精神。

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3.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突破:

教材中没有给出解法的一般步骤,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从而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

四、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给出方程:(x+4)/3=(3x-1)/2,抽学生演算。(注意步骤)

2.学生回忆不等式的性质,并说出解不等式的关键在哪里。

3.让学生举一些不等式的例子。在学生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概念后,据情况点评。

4.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解简单不等式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5.学生练习,并说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6.认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等式的性质,说出解不等式的关键在于将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出示课件第2页)7.举出不等式的例子,从中找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8.明确本课目标,进入对新课的学习。

9.复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10.让学生回顾性质,以加强对性质的理解、掌握。

11.运用类比思维

12.自然过度,出示课件第3、4张

(二)、新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一元一次等式的解法

1、学生观察课本第61页例3,教师说明: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步骤。

2.分析学生的解答,提醒学生在解不等式中常见的错误:不等式两边同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3.激励学生完成对(2)解答,并找学生上讲台演示。

4.强调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的关键(出示课件第8页)

5.出示练习(出示课件第9页)

6.鼓励学生讨论课本第61页的例4。提示学生:首先将简单的文字表达转化成数学语言。(出示课件第10页)

7.指导学生归纳步骤。

8.补充适当的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出示课件第12页)

9.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仔细观察,理解用不等式的性质(3)解不等式的原理,并掌握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的方法。

10.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同时完成练习。(出示课件第6页)

11.完成例3(2):2(5x+3)≤x-3(1-2x)的解答。教师提示,组内讨论后,检查自己的解答过程,弥补不足,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12.理解、体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的方法和关键。

13.学生组内讨论完成。

14.认真完成对例题的解答,在教师的提示下找到不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x+4)/3-(3x-1)/2>1,并求解。

15.组内讨论并归纳后,看教师所出示的课件。(出示课件第11页)

16.认真完成练习。

17.电脑逐步演示,让学生从演示过程中理解不等式的解法。(出示课件第5张)

18.巩固对一般解法的理解、掌握。

19.通过类比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出示课件第7页)以订正学生解答。

20.让学生明白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范围,而方程的解是一个值。

21.培养学生的扩展能力。

2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理解。

23.通过动手、动脑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24.巩固所学。

(三)、小结与巩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与巩固

1.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归纳。

2.学生完成后(出示课件第13、14页)。

3.练习与巩固。

1.学生组内讨论小结,组长帮助组员对知识巩固、提升。

2.学生加强理解。

3.完成练习:书63页第4题,第5(2、4)题。

1.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点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巩固本课所学。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类比和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直观美和简洁美。

2学情分析

本节讨论的对象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从组成成员上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基础上发展的新概念;从组成形式上看,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与第八章学习的方程组有类似之处,都是同时满足几个数量关系,所求的都是集合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或几个方程的公共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前面的基础,让学生借助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学习新知识。

另外,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的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学习,是今后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后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处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认识及其解法。

2、教学难点: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认识及确定。

3、教学关键: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如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针对性练习: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为本节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对解不等式中的相关要点加以强调:①解不等式中,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要改变;

②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实心圆点”和“空心圆圈”的选择;③要正确理解利用数轴表示出来的不等式解集的几何意义。)

活动2【讲授】创设问题情景,探索新知

1、问题(课本第127页):用每分钟可抽30 t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

超过1 200 t而不足1 500 t,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时间的范围是

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即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积存的污水”需同时满足的两个不等关系:

超过1 200 t和不足1 500 t。

3、问题1: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两个不等关系?

1)引导学生一起把这个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

满足一个不等关系我们可列一个不等式,满足两个不等关系可以列出两个不等式。

设用x min将污水抽完,则x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不等式:

30x>1200,①

30x<1500 ②

2)教师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意义:

由于未知数x需同时满足上述两个不等式,那么类似于方程组,我们把这样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设计意图: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同时让学生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来类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渗透类比和化归思想。)

4、问题2: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既满足不等式①同时又满足不等式②的x的可取值范围?

1)教师分析: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说,组成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运用前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我们就能直接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得到解不等式组的第一个步骤:分别直接求出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学生自行求解:

由不等式①,解得x>40

由不等式②,解得x<50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容易得到:在这两个解集中,由于未知数x既要满足x>40,也要同时满足x<50,因此x>40和x<50这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x可以取值的范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其解法,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5、问题3:如何求得这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

学生活动:将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同一条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可利用数轴的直观性帮助我们寻找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用三种不同形式表示这两个解集,帮助学生求得这个公共部分。

(设计意图:结合介绍利用数轴确定公共部分的三种不同形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式一:用两种不同颜色表示这两个解集

1)通过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组讨论、取值验证,自主得出结论。

(1)这两种颜色把数轴分成几个部分?

(2)每一个部分分别表示哪些数?

(3) 请每一小组的同学从这几个部分中各取2~3个数,分别代入两个不等式中,同时思考:哪部分的数既满足不等式①同时又满足不等式②?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到这3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3)得出结论:

只有红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才既满足不等式①又同时满足不等式②。因此,红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就是我们要找的x的可取值范围。

4)教师提问:两个不等式解集的界点:即实数40、50所在的点是否落在红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验证法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两个界点没有落在红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解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利用不同颜色

的直观性,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找出不等式①和不等式②解集的公共部分。)

形式二:利用画斜线的方式:用两种不同方向的斜线分别画出x>40和x<50这两个部分的解集。

类似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图中两种不同方向斜线重叠的部分,从而得出结论。

形式三:结合课本,利用两条横线都经过的部分来确定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

(设计意图:介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再一次鲜明、直观地体会:x的可取值范围是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6、问题4:如何表示这个可取值范围?

教师分析:在数轴上,未知数x落在实数40和50之间。而我们知道,数轴上的实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因此,我们可将这三个数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书写出来,再用小于号依次进行连接,记为4040且x<50。

7、小结并解决课本问题:原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为40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完成了实际问题的研究,通过这个研究过程,让学生进行感悟、归纳、领会知识的真谛。)

8、同时,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几何意义,教师再次进行归纳:

在数轴上,若在40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9、结合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把这些解集分别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

(3)确定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4)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的系统化。)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不等式是方程的延续,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一数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一元 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它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它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的后续内容,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起着横贯上下的作用.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两个概念: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重点是让 学生理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的意义,能正确列出不等式;难 点是准确应用不等号,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渗透建模、类比、分类等思想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对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对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还是第一次接触,本节 就是对“不等”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学生在列不等式时,对数量关系中的“不大于”、 “不小于”、“负数”、“非负数”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在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符号表示的不等式时有一定困难. 二、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对7—9年级《不等式》学段的目 标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确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 2.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3.理解不等式的解的意义,能举出一个不等式的几个解并且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某个不等式的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化的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独立克服困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在合作交流中有一定收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提出目标 1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二是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并举出两个例子。 解一元一次方程:1-2x =x + 3,目的是为了与解例1进行类比,找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检验学生预习 (1)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会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二、指导自学,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学,先个人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提纲内容如下)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通用6篇)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3、情感目标: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 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关键:突出建模思想,刻画出数量关系,从实际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注意问题中隐含的不等量关系,列代数式得到不等式,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研究新知 这个周末我们要去杜氏旅游渡假村,为此我们要做两个准备:先选择一家旅行社,然后购买一些必需的旅游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问题1:中国旅行社的原价是每人100元,可以给我们打7.7折;蓝天旅行社的原价和他们相同,但可以三人免费,并且其他人费用打8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要选择哪一家比较省钱?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本题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求差值比较大小”这一方式,使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比较两个量之间大小的方式;同时体会到分类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式)观察探讨,实际操作选定了旅行社以后,咱们要去购物了,正好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在举行优惠打折活动 问题2: 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我们选择商店购物才获得更大优惠?分析:这个问题较复杂,从何处入手呢?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___元后;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过___元后。启发提问:我们是否应分情况考虑?可以怎样分情况呢?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店购物花费有区别吗?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则在哪家商店购物花费小?为什么? 关键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分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实际作用。 小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实际问题从关键语句中找条件 符号表达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经历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的学习,对不等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在本节的学习中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对不等式的性质的利用加深对解不等式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将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联系起来,强化数轴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解不等式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及其解集的表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体会和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二是让学生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任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通过类比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情感与态度: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 示出来。

3.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引入课题;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例题解析;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内容1:复习提问: (1) 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什么? (2) 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x -5 ③6431<-x ④x x 5 13154+≥- (3)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不等式的解集,为后面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提供条件。同时让学生体会等式与不等式之间所蕴含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复习,派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对回答完整的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共同讨论反思。 活动内容2: 观察下列不等式: (1)6+3x>30 (2)x+17<5x (3)x>5 (4) 4 1010002.0>?x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点?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不等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其异同,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类比,学生不难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式也可以像方程那样去研究,培养其化归、转换的意识。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发言讨论,教师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4.1《一元一次不等式》

2.4.1《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经历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的学习,对不等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在本节的学习中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对不等式的性质的利用加深对解不等式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将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联系起来,强化数轴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解不等式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让学生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通过类比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本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复习旧知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x-5 ③6431<-x ④x x 5 13154+≥-

(3)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2:引入新知 1、观察下列不等式: (1)6+3x>30 (2)x+17<5x (3)x>5 (4) 4 1010002.0≥⨯x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with unknown)”。 活动3:巩固概念 想一想:在前面几节课中,你列出了哪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试举两例,并与同伴交流。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活动1:例题剖析 例1、解不等式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提出问题: (1)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吗?试一试。 (2)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是否有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能否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3)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中,应注意什么? 活动2:例题剖析 例2、解不等式3722x x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解:去分母,得 3(x-2) ≥2(7-x) 去括号,得 3x-6≥14-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 ≥20 两边都除以5,得 x ≥4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0 1 -1 -2 2 3 4 5 6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总结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过程,提高归纳能力,并学会类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忆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明确指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让学生利用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尝试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探索新知 学生类比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够总结出: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不等式x-7>26如何解决的,并提问学生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解不等式?让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进行解题。 给出不等式2(1+x)<3; 强调每一个步骤,在第二题最后一步,强调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解完不等式,先让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并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总结一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什么? 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的形式。 (三)课堂练习 问题: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数集: 5x<20;x-4≥2(x-2);5x+15>4x-1。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可适当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中的变形步骤。 (四)小结作业 小结采用发散性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 教材第48页,知识技能第1/2题 四、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它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它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的后续内容,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起着横贯上下的作用.本节是*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两个概念: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的意义,能正确列出不等式;难点是准确应用不等号,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渗透建模、类比、分类等思想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对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对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还是第一次接触,本节就是对“不等”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学生在列不等式时,对数量关系中的“不大于”、“不小于”、“负数”、“非负数”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在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符号表示的不等式时有一定困难. 二、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对7—9年级《不等式》学段的目标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确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 2.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3.理解不等式的解的意义,能举出一个不等式的几个解并且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某个不等式的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化的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独立克服困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在合作交流中有一定收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提出目标 1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二是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并举出两个例子。 解一元一次方程:1-2x =x + 3,目的是为了与解例1进行类比,找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检验学生预习 (1)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会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二、指导自学,小组合作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全章的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和全班的交流,使学生通过交流和反思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建立知识体系。 教学思考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立,使学生再现已学知识,锻炼抽象、概括的能力。解决问题 通过具体问题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学习本章所采用的主要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独立思考获取学习的成功体验,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掌握;理解不等式(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会解相关的问题,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 难点: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交代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多媒体显示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本章内容 结合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统观全章的知识内容,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 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它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组交流有关不等式和等式基本性质的知识点. 问题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学生举例回答. 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问题3 举例说明在数轴上如何表示一元一不等式(组)的解集分组竞赛.看哪一组出的题型好,全班一起解答. 问题4 说一说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回答教师提问 问题5 举例说明不等式、函数、方程的联系.引导学生回忆函数的有关内容.举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合作回答.函数性质、图象 小组交流、讨论不等式和函数、函数和方程等之间的关系,分别举例说明. 课堂小结理解不等式的重要作用 结合本章知识框架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开动脑筋,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范文优秀7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范文优秀7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 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将本节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件第3张)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比较和转化思想。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统一思想。 3.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集体的作用,培养其集体合作的精神。 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3.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突破: 教材中没有给出解法的一般步骤,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从而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 四、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篇二 师: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购物金额对选择哪家超市有何影响?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和问题,自学课文一三1页至一三2页例1上边的内容,要求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书上的问题(1)、(2),时间是10分钟。 (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类比,观察与分析,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体会类比思想、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 教学难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3.体会化归思想. (三)课堂引入 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叶子割破了,他发现小草叶子的边缘布满了密集的小齿, 于是便产生联想,根据小草的结构发明了锯子.鲁班在这里就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提出问题: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学生前面学习不等式的有关概念以及不等式的性质都用到了类比的方法,这里进一步提出类比的学习方法,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引导观察形成概念问题:观察下列不等式:

(1) 2x-2.5^15. (2)xW8.75. (3)x<4. (4) 5+3x>240.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等式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两个方面去观察不等式的特点, 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类比. 师生共同归纳获得: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给出不等式,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1 3 练一练: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吗?-x - 3 x (1) x-7>26:(2) 3x<2x+l; (3) -4x>3y:(4) >50:(5) >1.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基本特征. (五)通过类比研究解法出=2 2 3 热身练习:你会解下面的方程吗? 学生尝试练习.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主要依据以及最简形式. 练习: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3 — 5工>4-6x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结合解题过程,指出:由3-5x>4-6x可得到-5x+6x>4-3,也就是说解不等式和解方程一样,也可以“移项”,即把不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而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回忆利用解方程的过程,教师通过简化练习中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明确不等式和解方程一样可以“移项”,为下而类比解方程形成解不等式的步骤作好准备. 设问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设问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否采用类似的步骤? 学生讨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否可以采用类似的步骤,教师再指出: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采取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就可以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和一般步骤,让学生思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否采用同样步骤,从而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路.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完整版】

《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等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其解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归纳,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总结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其解集. 【难点】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1>x+1;(2)x+85;(2)6x-5≤1.

探索: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那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污水抽完 分析:设需要x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那么总的抽水量为30x 吨.由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可得1200≤30x≤1500.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在研究这一具体问题时,自然感知到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而这两个约束条件都是不等式,这样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比较自然. 新课教学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 思路一 如: 你能求出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吗如果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都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你可以看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吗你能写出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吗 总结:(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篇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表解读 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数与代数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部分 是这样描述的: 1.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式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 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 简单应用。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 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进一步探 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 程组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 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2、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对7—9年级《不等式》学段的目标要求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确定如下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 型之一。 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 3.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回答,勤于思考、善于反思 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 难点:正确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学情分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设计

2.4.1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通过类比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同学们梦想是要上什么大学呀?(做梦都想上清华和北大)好!记住你的梦想,把梦想变成目标,把目标变成任务,把任务变成实施步骤,今天的小小苗定会成为明天的参天树!你们的明天一定与众不同!下面四幅图片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大家猜一猜图片中传递的信息都与什么有关?(知识竞赛)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某次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若某同学得分80分. ⑴如果设他答对了x道题,请写出x所满足的关系式? ⑵这个关系式我们称之为什么? ⑶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2:如果把某同学得分80分改成至少得80分,其他条件不变. ⑴你又得出什么关系式? ⑵这个关系式叫做什么? 处理方式:问题1让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10x-5(20-x)=80后,口答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问题2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10x-5(20-x)≥80,学生可能回答出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呢?如

何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呢?此时告诉学生为了更好的针对这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引入新课:2.4.1一元一次不等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先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然后变式后得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猜测如何对一元一次不等式下定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感悟新知 探究活动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问题1:你能找出一元一次方程10x -5(20-x )=80与10x -5(20-x )≥80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说说看? 问题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你能给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吗? 处理方式: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对比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特点: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让学生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巩固训练1:下列式子中:①x ﹥-3;②xy ≥1;③x 2>2;④ 123x x ->;⑤121x +>;⑥2<3,一元一次不等式有 . 处理方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学生完成后及时点评,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设计意图:巩固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的理解,掌握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式的判别. 探究活动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问题1: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什么? 问题2: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x -5 问题3:一元一次方程10x -5(20-x )=80的解是多少? 问题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5:试一试,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10x -5(20-x )≥80的解? 问题6:能否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处理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去求解并相互交流做法,通过观察、探讨、交流、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大致要分五个步骤进行:(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1.

一元一次不等式优秀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内容和内容解析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四节的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 2.内容解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完不等式的定义以及不等式的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只有学生掌握好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才能更好学习后面的不等式组及不等式(组)的应用.同时,学习本节课时涉及的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对后续学习也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本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探索上,更要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等关系的情况常常发生,所以不等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它与数、式、方程、函数甚至几何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几乎渗透到初中数学的每一部分.可见,本节课内容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数学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一个基础性、工具性的地位,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和深化,还为后续继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探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体会“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3)会用数轴表示解集,启发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

(4)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解析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是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通过类比得出的,此目标是否达成是通过学生能否理解元和次的含义,能否正确地写出一元一次方程来判断.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比得出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依据的是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三学生容易出错,所以在此讲授时一定要重点指出.此目标是否达成主要通过学生的解题是否规范以及解题是否正确来判断. (3)在数轴上能否将不等式的解集准确的表示出来,进一步培养数学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本目标是否达成,主要通过学生能否正确地在数轴上将解集表示出来判断.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不等式的性质,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等式的性质三掌握不够熟练,所以在解系数为负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很容易出错;而且,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最后结果的表示不一样,方程使具体的数值,不等式是一个解集.部分学生在理解解集以及将解集在数轴上正确的表示出来还有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在数轴上正确的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意义;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类比和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直观美和简洁美。 2学情分析 本节讨论的对象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从组成成员上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基础上发展的新概念;从组成形式上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第八章学习的方程组有类似之处,都是同时满足几个数量关系,所求的都是集合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或几个方程的公共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前面的基础,让学生借助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学习新知识。 另外,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的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学习,是今后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后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

用。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处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认识及其解法。 2、教学难点: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认识及确定。 3、教学关键: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如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针对性练习: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为本节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对解不等式中的相关要点加以强调:①解不等式中,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要改变;②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实心圆点”和“空心圆圈”的选择;③要正确理解利用数轴表示出来的不等式解集的几何意义。) 活动2【讲授】创设问题情景,探索新知 1、问题(课本第127页):用每分钟可抽30 t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 超过1 200 t而不足1 500 t,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时间的范围是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即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积存的污水”需同时满足的两个不等关系: 超过1 200 t和不足1 500 t。 3、问题1: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两个不等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1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在中学代数中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等,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不等式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解不等式的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解各类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解一些由简单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 1、在构成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中 ①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含有同一个未知数; ②这里的“几个”并未确定不等式的个数,只要不是一

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行. 2、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共归结为下面四种基本情况: ①其中第个不等式组,实质上是矛盾不等式组,任何数都不能使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所以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说其解集为空集。②从上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来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三、教法建议 1.解本节的引例及例1、例2、例3时,注意把解不等式组的思路讲清楚,即先分别解每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公共部分的过程一定要结合数轴来讲。 2.这节课的讲解自始至终要突出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这两个重点.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 3.求公共解集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这些优点.解集的公共部分教师可用彩笔在数轴的相应部分描画出来,使学生感到醒目,便于理解记忆。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精选9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精选9篇) 篇1: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实际询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询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询问题; 2、通过观看、实践、争辩等活动,经受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存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询问题的阅历,渗透分类争辩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3、在乐观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熟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适应。 教学难点弄清列不等式解决实际询问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询问重点查找实际询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提出询问题某学校方案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同时多买都有确信的优待.甲商场的优待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其余每台优待25%;乙商场的优待条件是:每台优待20%.假如你是校长,你该如何考虑,如何选择? (多媒体呈现商场购物情景)通过买电脑那个同学特不生疏的生活实例,引起同学深厚的学习爱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

更需要数学。 探究新知 1、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沟通,发表自个儿的观点.最终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2、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选购方案: (1)啥状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待? (2)啥状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待? (3)啥状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3、我们先来考虑方案: 设购买x台电脑,假如到甲商场购买更优待. 询问题1:如何列不等式? 询问题2:如何解那个不等式? 在同学充分争辩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并板书如下:解:设购买x 台电脑,假如到甲商场购买更优待,则6000+6000(1-25%)(x-1)<6000(1-20%)x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6000+4500x-45004<4800x 移项且合并,得:-300x<15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