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出版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出版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出版

佚名

【期刊名称】《历史档案》

【年(卷),期】1991()3

【摘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本辑选编了七个题目的档案史料,其中天命十一年十月至天聪四年十一月间《盛京满文逃人档》105件、崇德年间《盛京满文清军战报》满文木牌28支,纸写档案105件,以及崇德年间《盛京吏户礼兵四部文》39件等三组史料,是从馆藏满文档案中选译的,另四组史料是《康熙四十六年九月记注档册》、《乾隆年间治理湖南苗疆史料》、《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科场案》。

【总页数】1页(P81-81)

【关键词】崇德年间;历史档案;满文档案;档案史料;中华书局;乾隆年间;科场案;天命;清军;苗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述评 [J], 丘春梅

2.《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三辑出版 [J],

3.《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辑出版 [J], 寿生

4.《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一辑出版 [J], 燊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缩微书目一览表

书名开本册数定价版别 档案类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税收税务档案史料汇编精装16开63 290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民国税收税务档案史料汇编精装16开38 18000.00 缩微中心清代民国财政预算档案史料汇编精装16开20 98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精装16开52 280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孤本外交档案精装16开26 150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精装16开38 200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精装16开20 98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精装16开8 3600.00 缩微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精装16开48 23000.00 缩微中心邸抄精装16开120 60000.00 北图社清代(未刊)上谕、奏疏、公牍、电文汇编精装16开56 28000.00 缩微中心清外务部收发文依类存稿精装16开 1 400.00 缩微中心明发档案精装16开 3 1200.00 缩微中心总署奏底汇订精装16开 3 1200.00 缩微中心(民国)教育部文牍政令汇编精装16开 6 2600.00 缩微中心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精装16开7 2800.00 缩微中心朝鲜调查记精装16开 1 400.00 缩微中心清国史馆奏稿精装16开 2 900.00 缩微中心清陆军部档案资料汇编精装16开 2 800.00 缩微中心驻外各使馆星期报告(附驻外文牍)精装16开10 4900.00 缩微中心筹备第一次国会报告书精装16开 2 900.00 缩微中心光绪戊戌年收发抄电精装16开 1 300.00 缩微中心清末奏底汇订精装16开8 3400.00 缩微中心西藏奏议、川藏奏底合编精装16开 1 400.00 缩微中心新民通信社稿精装16开 1 380.00 缩微中心宣统年交旨档精装16开 2 900.00 缩微中心盐务档案精装16开 2 700.00 缩微中心伊犁文档汇钞精装16开 1 400.00 缩微中心曹(鸿勋)中丞抚黔奏电稿精装16开 4 1800.00 缩微中心督蜀电存精装16开 1 350.00 缩微中心户部奏稿精装16开10 4900.00 缩微中心剿平蔡牵奏稿精装16开 4 1800.00 缩微中心库伦奏议精装16开 2 700.00 缩微中心清内阁政务处奏稿汇订精装16开 1 300.00 缩微中心清内务府档案文献汇编精装16开9 3900.00 缩微中心清宪政编查馆奏稿汇订精装16开 1 300.00 缩微中心庆固奏稿精装16开 2 700.00 缩微中心散木居奏稿精装16开 5 2000.00 缩微中心盛京将军奏折档精装16开 2 700.00 缩微中心外交文牍精装16开7 2800.00 缩微中心 1

参考书

第一部分:圆明园文献 一、官修政书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3册),中华书局1985年6月影印本 清世宗实录(2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清高宗实录(19册),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清仁宗实录(5册),中华书局1986年7月影印本 清宣宗实录(7册),中华书局1986年10月影印本 清文宗实录(4册),中华书局1986年11月影印本 清穆宗实录(7册),中华书局1987年1月影印本 清德宗实录(8册),中华书局1987年5月版 清宣统政纪(1册),中华书局1987年7月影印本 清世宗上谕殿本(共三函),故宫图书馆藏 大清一统志(120册),清?陈德华等,重刻乾隆年殿刊本 皇朝通志,乾隆32年稽璜等奉敕撰,光绪27年上海图书集成局排印本 康熙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内务府),伊桑阿等纂修 雍正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内务府),充禄等监修 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内务府),充陶等撰 嘉庆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内务府) 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内务府),托津等纂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内务府),光绪25年刻本影印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内务府),光绪25年刻本影印 清朝文献通考,清高宗敕撰,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11. 清世祖圣租御制诗文集,全6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世宗御制文集,1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全10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8. 清高宗御制文(全2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高宗乐善堂全集(全1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0年6月 清仁宗御制诗(全7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仁宗御制文(全2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仁宗味余书室全集(全2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宣宗御制诗(全1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月 清宣宗、文宗、穆宗、德宗诗文(1册),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 2000年6 圆明园修建工程奏稿不分卷(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 圆明园修建工程则例不分卷(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 圆明园工程则例不分卷(清抄本),国家图书馆 总管内务府畅春园现行则例三卷(清内府抄本),国家图书馆 总管内务府畅春园现行例一卷(清内府抄本),国家图书馆 圆明园内工则例不分卷(稿本),湖南图书馆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汇图则例不分卷(清抄本),国家图书馆 万寿山工程则例十九卷(清抄本),国家图书馆 钦定内务府则例(圆明园)二卷,国家图书馆 二、各类史书、方志 日下尊闻录,清?励宗万撰,北京出版社1946.1. 日下旧闻考(全10册),清?于敏中等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10.校点本

■清史研究参考书目

清史研究参考书目、论文 1.吴增祺:《清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 2. 王荣宝、许国英《清史讲义》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3. 陈怀《清史要略》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 4. 诸葛汝辑《清史辑要》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 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21年 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民志书店,1926年初版 7. 官修《清史稿》 8. 孟森《清朝前纪》商务印书馆,1930年 9. 萧一山《清代通史》、《清代史》 10. 李法章《太平天国志》华新书社,1923年 11.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 12.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3.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14. 《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28年 15. 孟森《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讲义》(清史部分) 16. 谢国桢《清开国史料考》、《晚明史籍考》、《清初史料四种》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1932、 1933年 17. 谢国桢《顾宁人先生学谱》、《黄梨洲学谱》、《孙夏峰、李二曲学谱》商务印书馆,1930、 1932、1934年 18.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 19. 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20. 郑天挺《清史探微》1946年 21. 《明清史料》甲编至癸编 22. 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卷,商务印书馆,1931、1934年 23. 左舜生《中国近百年史资料》、《中国近百年史资料续编》中华书局,1926、1933年 24. 王钟麒《天平天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 25. 简又文《天平天国广西首义史》商务印书馆,1944年 26. 简又文《太平天国杂记》商务印书馆,1935年;《太平天国杂记》第2辑 27. 郭庭以《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商务印书馆,1937年;《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商务印书馆, 1946年 28.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太平天国史丛考》正中书局,1943 年;《太平天国史考证集》独立出版社,1948年;《捻军的运动战》商务印书馆,1939

六十八种清代人物资料书目

1《清史稿校注》 作者:赵尔巽, 柯劭等原撰《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页数:15册(12167页) 出版社:国史馆出版日期:1986 简介:有索引:本书对原《清史稿》不予更动, 仅就具有问题之处, 加以查证校正签注。 2《清代传记丛刊索引字号諡号检字》 作者:周骏富出版社:明文书局出版日期:1975 3《稿本清代人物史料三编(外一种)》 作者:朱彭寿编纂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是《稿本清代人物史料·第三编·皇清人物考略》,它是一部介绍清代人物的专著,收录的近万人中大多是清代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书后附有外一种《古今人生日考》。 4《清代翰林名录》 作者:(清) 朱汝珍辑刘建业点校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日 期:2000 5《清内府八旗列传档案稿》 作者:(清)佚名辑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日

期:2001 简介:本书传主为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间文武大员一百零九人,包括德成列传、王国栋列传、二格列传、布廷列传等。 6《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全11册)》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主编出版社:广陵书社出版日期:2007 简介:本书按地区收录有关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凡通代性地区人物传记集,选取其中的清代部分。凡非传记专著包含大量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的专著,辑录其中的传记部分。其收录的人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叙述详尽,内容丰富,是研究清史、重修《清史》的重要史料,同时也可为目前日益深入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7《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西北卷》 作者:刘一平,徐蜀主编北京图书馆编页数:20册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 简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本书所收人物传记资料由国家图书馆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近600种方志中精选的228种地方志中辑录、整理、汇编而成。 8《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东北卷(全十二册)》 作者:北图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11-08-09 20:48:28 ★★已经或正在出版 ☆☆即将出版已确定 ※※下落不明待查考 ▲▲存疑问后有说明 在豆瓣可以查到的条目给出了链接 没标的待补充 2009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1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大中华文库(2009年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 ▲▲3 清代赋役全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不知道是不是收入了《明清赋役全书》★★4 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凤凰出版社 ★★5 辑校万历起居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6 宋元善本图典(国家图书馆卷)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7 孙诒让全集中华书局 ☆☆8 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第一期)北京出版社☆☆据说明年出 ※※9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全清词·雍乾卷(第一~十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两辑 ★★13 海外珍稀中国科学技术经典集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4 沈家本全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5 二十四史考证文献汇编巴蜀书社 ★★16 地方志灾异资料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出一辑 17 楚辞珍稀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8 凌濛初全集凤凰出版社 ★★19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广陵书社 ★★20 明代职官年表黄山书社 ★★2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罗振玉学术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直报天津古籍出版社 24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文物出版社 ★★25 陶澍全集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26 商周金文摹释总集中华书局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简目 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一、文学艺术类(123 项) 1.日藏诗经古写本刻本汇编 2.诗本义校笺 3.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4.鉴湖诗 说5.九歌旧疏汇纂6.清人文选学著述丛刊7.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订补本)8.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9.乐府诗集校笺10. 全三国两晋赋评注11.中古俗赋校注12. 全唐五代诗13.增订注释全唐诗(修订本)14.文苑英华(校订本)15.古文真宝校注16.全元诗17.全元赋校注18.全明诗19.全明文20.遗民诗校笺21.中国历代 僧诗全集22.龙眠风雅23.湖南文征24.清代东北流人诗文集成25.全粤诗(清代部分)26.江南女性别集丛编27.清代女性诗人总集28.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29. 回文集30.新编历代方言谣谚丛刊31.中国古典文学丛书32.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33.傅玄诗文集笺注34.王右军集校注王大令集校注35.杜甫全集校注36. 元稹诗文编年笺注37.郧溪集38.苏轼诗歌宋人注集成39.晁补之集笺注40.陆游全集 校注41.宋本南岳稿南岳旧稿42. 方回全集43.明别集丛刊44.对山先生集45.归 有光全书46.王世贞集校笺47.屠隆集48.董其昌全集49.陈继儒集50.曹学佺诗文集51.冯舒冯班全集52.清初岭南遗民诗文集53.稀见清人别集丛刊54.清名家诗 丛刊二集55.冒襄集校笺56.尤侗集57.毛奇龄全集58.朱彝尊全集59.恽寿平全集60.曹贞吉集笺注61.高士奇集62.春融堂集63.存素堂集64.张澍文集65.林琴南 全集66.徐珂诗文集67.历代名人别集订补文献丛刊68.中国近代文学丛书69. 诗经汇评70.楚辞汇评71.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72.百三名家集题辞校笺73.杜诗 汇评74.唐五代诗纪事75.韵语阳秋校释76.后村诗话校证77.瓯北诗话校注78. 清诗话合集79.八股文文话汇编80.历代骈文书目提要81.全清词(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82.全金元词评注83. 石林词笺校84.词话丛编全编85.历代词集序跋汇编86.古本戏曲丛刊(六、七、八)87.南戏大典88.全明杂剧89. 全明传奇90.稀见明代戏曲丛刊91.清代宫廷大戏丛刊92.复庄今乐府选全编93. 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2—5 辑)94. 临川四梦校注95.录鬼簿校笺96.昆戏集存97.傅惜华藏古本地方戏剧本丛刊98.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99. 南京图书馆藏曲谱集成100.木鱼书全编101.皮影戏文选刊102.清代古 典戏曲总目提要103.中国鼓词总目提要104.古体小说丛刊105.清平山堂话本校 注106.史志著录小说集解107.晚清小说期刊辑存108.中国古代小说序跋全集109.中国近代小说编年110.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111.世说新语资料汇编112.海外 所藏稀见书画文献丛刊113.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114.中国古代美术史名著校注115.六朝画论集注116.赵孟頫书画全集117.中国书画史籍校注丛典118.清河书 画舫119.中国丛帖综录120.唐宋乐古谱集成121.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122.历 代琴人传123.中国古代武艺珍本丛刊(上下辑) 二、语言文字类(23 项) 124.商周金文类纂125.金文字词集释126.中原出土商周金文集释127.秦汉 简牍文字编128.包山楚墓文字全编129.战国文字类纂130.战国出土文献字词集 释131.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校释132.文始疏证133.六书故134.龙龛手镜校笺135.古代字书辑刊136.新编宋元以来俗字谱137.古音汇纂138.音韵学丛书139.集韵 疏证140.尔雅集释141. 经传释词读书杂志142.可洪音义校笺143.古代方言文献丛刊144.续经籍纂诂145.中国历代民俗语言文献集成146.中古汉语资料汇编 三、历史类(120 项)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通史 理论著作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1972年版。2.中共中央选集出版委员会编:《选集》第二卷,人民1992年版。 学术专著 1.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1840-1900年),1955年人民第九版。 2.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新版。3.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2年、1980年版。《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下新版。 4.廷黻:《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新出各版。 5.肖一山:《清代通史》第一、二、三、

四、五卷,中华书局1987年新版。6.(美国)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二、三卷,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1960年出版。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书店1998年版。 7.(美国)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起陆续出版。 8.(前联)齐赫文斯基主编:《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 9.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年)上、下册,人民1989年版。 10.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年)第一、二、三册,人民11.友揆:《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9年),社会科学1984年版。12.尔康:《清代史料学》2004年 历史资料 1.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二

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共十二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及丛刊续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由神州国光、等陆续出版。2.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修订版。 3.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1955年版。 4.毓棠、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上、下册)、第二辑(上、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二、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 6.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二、三、四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7.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二、三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中国近代区域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区域史研究综述 一、区域史研究概述区域史,又称地方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所谓区域史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分析某一地区历史变迁的史学工作。区域史是史学研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史学服务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正如我国闻名地方史专家隗瀛涛先生在其主编的《四川近代史稿》的《序言》中所言:“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特征各异,史学界日益感到划分若干易于把握的区域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是推动全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向深度和广度进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西方史学家在近代早期就开始对区域史进行研究:14~16世纪意大利学者对佛罗伦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8世纪法国圣摩耳学派制定了编写该国省区史的庞大计划,到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先后完成了《郎格多克史》、《布列塔尼史》、《勃艮第史》等;再如法国车鉴学派对地中海地区的研究,美国史学家对日本长洲地区的分析,也都是区域史研究的成功范例。 中国古代纪述地方社会实情的著作比较多。宋代范成大所撰《吴郡志》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地方志,据《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中国现存地方志八千多种,而各类族谱则数量更多。此外,尚有不少纪述水利和边疆的著述,如清代成书的《湘湖水利志》、《东南水利》、《钦定满洲源流考》、《台湾纪略》、《秦边纪略》等。这些古籍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各地的社会习俗、经济资源和市场结构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关注热情。他们实际上是以侵略者的身份从事中国区域史的研究,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服务于侵略需要。在这方面,日本人表现最为突出,他们不仅对中国东北、华北的城镇、乡村进行了细密的调查,而且还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大部分省份,例如由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的《支那省别全志》就包括中国十余个省区。此外,俄、美、英等国人士亦对中国东北、蒙古、西藏等地的历史、社会与政治、经济进行过专门研究。 中国近代早期知识分子纪录地方实情的成果出现了不少,有些带有地方史研究的性质,诸如梁廷楠《夷氛闻记》、《粤海关志》、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缪荃孙《秦淮广纪》,汪士铎《胡文忠公抚鄂记》、张继煦《张文襄公治鄂记》,陶成章《浙案纪略》、湘路危言社《湘路危言》,黄钺《陇右光复记》、徐世昌《东三省政略》,等等。民国时期,严格意义的地方史研究得到初步发展。尤其是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对边疆史地的研究成了史学工表现爱国精神的一种方式。这方面的成果较多,如连横《台湾通史》、彭子明《台湾近世史》,傅斯年《东北史纲》、金毓黻《东北通史》、贺岳僧《西北史纲》、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等,这些都是区域性通史,有的在今天依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另外,亦不乏区域性的专史研究,如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江思清《景德镇瓷业史》、曾仲谋《广东经济发展史》、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张立志《山东文化史研究》。还有一些区域史料专辑,像《上海研究资料》、《上海研究资料续集》、《湖南文献汇编》等。 二、建国以后中国近代区域史研究概况 建国以后,区域史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首先,反映近代中国各个时期各地实情的历史资料不断得到整理和出版。这些资料中,有反映地方人民反抗侵略和革命斗争的,如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等编《鸦片战争在闽、台史料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选编》、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等编《福建、上海小刀会档案选编》、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编《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浙江省博物馆等编《浙江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选编》、《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杨奕青编《湖南地方志中的太平天国史料》、路遥主编《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康立之等编《山东教案史料》、辽宁省档案馆编《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乔志强编《义和团在山西地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 李自成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上旬于湖广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 (即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乡勇伏击遇害。这是自清代中叶以来,众多学者辛勤考证所得的共识。通山县的李白成墓,于1988年1月3日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已经法定程序予以确认。但目前仍有人依据一些书中之记载,坚持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带领几十万大军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削发为僧,并以奉天玉和尚的名义继续指挥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 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真的“史证不足”吗?现仅以清代档案为据,进一步证明李白成确死于通山九宫山。 顾治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清荆州副总兵郑四维在揭帖中把李过的部队称之为“余贼一只虎”[1]。“一只虎”即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大顺军的主将。又,在顺治二年十一月三十日,郑四维的揭帖中说,“余孽狡聚叵测,孤城势同垒卵。”[2]从揭帖的全文看,这里的“余孽”,系指李过和高一功的部队。又,《明清史料》丙编郑四维揭帖说:“马进忠至岳州,请出闯逆余孽伪侯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张鼐、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等,结盟同心,共图反叛”。郑四维不仅称李过,高一功的部队为“余贼”、“余孽”,还称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张鼐、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等为“闯逆余孽”,其含意十分明显,表明李自成已经死了。 顺治二年下半年,在湖广地区处于对峙状态的清朝的总督佟岱和南明的总督何腾蚊,都积极对大顺军余部展开招降活动,也都向各自的中央报告过招降的巨大收获。清方驻武昌的江西湖广等八省总督佟养和的揭帖,列举他招降的各部将领姓名、官衔及兵力如下:“闰六月十三日招得李自成下副将王复远银印一颗,兵八千,解散为民三千,见在五千。七月初九日……差都司王自成持书并告示,招光山伯刘体纯报马步官兵三万,磁侯刘芳亮报马步官兵一万,义侯张鼐系李自成干儿子,总兵郝播旗报马步官兵四万,总兵刘体统报马步官兵二万。差将领刘秉义系光山伯侄儿、胡登先、朱国珍三官到职投顺……其侯、伯、总兵俟与地方安插兵马完日方来见。初十日差官王自成招副将王进才、牛万才。后于八月初五日王进才带领参将十员、游击三十一员、都司四十一员、守备五十三员,千总十六员,马步兵七万六千名,……牛方才带领参将七员,游击一员,都司五员,守备五员,马步兵四千二百五十名……,八月十四日招李自成下泽侯田见秀,报马步兵七千,太平伯吴汝义报马步兵二万,差游击丘士通前来投顺,……十七日差官王成招李自成下绵侯袁宗第,报马步兵三干。以上共招过侯四员、伯二员,总兵二员、副将三员,官兵二十二万四千零五十名。”[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保存着几件李自成手下几名重要将领动摇不定,准备降清的文书,现分述如下: 郝摇旗动摇不定时于顺治二年八月十七日的降清书:“原任总兵官郝摇旗谨禀,为遵命回复事。前承札谕,敢不如命。即差官修候,并讨地方,旗即整顿兵马,于初六日起程至岳,俯候尊台明示。忽有马镇书到,令旗暂住湘阴,旗即屯住,听候尊台明示,以便前往。倘立寸功,少酬尊台之德。再乞尊台常赐教谕,以

档案史料原则与价值

档案史料的史料价值与使用原则 众所周知,档案是第一手史料,档案史料作为人类社会的宝贵信息资源,对各个领域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研究,具有其他信息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信息的原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等。但是一件档案只能反映历史的一个侧面或表面的现象,有的档案史料本身失实,因此据此得出的往往不是真实的结论。另外,档案史料信息往往还存在着分散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给利用者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史料本身价值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根据现实的社会需要和历史的需要,充分地占有史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将有价值的档案史料信息提炼出来转化为系统翔实的编纂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素材和“半成品”,同时为更多的人利用档案史料提供便利,并延长档案原件的寿命。 对晚清档案保存最多的地方是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该馆馆藏清代档案约九百余万件,其中大部是有关晚清时期的档案。这些档案主要是由清朝中央政府统治全国时所形成的文件构成,另有少数地方衙门挡案和私人档案。在清朝中央政府档案中,一类是关于皇帝的言论和活动,.包括泊书、谕旨等,如军机处全宗档的上谕档、廷寄档;第二类是地方督抚及清政府各级臣工呈给阜帝的奏、表等,如宫中全宗的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全宗的录副奏折等:第三类是各个衙门之间的文书、文件,包括咨文、呈文等;第四类是关于皇帝亲族及宫廷内部情况的档案,如皇族的玉碟和内务府全宗档案等。在上述四类概案中,最有价值的是朱批奏折和录副奏折,它反映的是各级大臣在处理军政要务时向清帝的报告内容及皇帝的批答意见,从中可以管窥清朝政局与社会变迁的内蕴,素为档案史料整理者和史学研究者所重视。在各省,市、县的地方档案馆中,也存有清代各级地方衙门所形成的档案。除去政府的文书档案外,在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或研究机构中还藏有大量的专门性档案及个人档案。 中国大陆地区关于民国时期史料的整理刊行,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初稿的编辑工作。这套资料汇编是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在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和田家英等学者及档案界老一辈领导的支持帮助下,于1956—1959年期间编成的。所收入的档案史料内容从1919年至1949年,在采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第1页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在清代,蒙古族作为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一直是清王朝比较重视的政务。清代大多数官方文献都是满、蒙、汉文并行。因此有清一代有关蒙古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且有关记载是比较有系统性的(不像明代那么零乱残缺)。此外,由于蒙古在政策、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清有特殊的关系,还有许多针对蒙古的专门文献。 一、基本汉籍史料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4300余卷,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 料汇编。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繁官等51卷外,计有《满洲实录》8册(不分卷)、《太祖实录》10卷、《太宗实录》65卷、《世祖实录》144卷、《圣祖实录》300卷、《世宗实录》159卷、《高宗实录》1500卷、《祖宗实录》374卷、《宣宗实录》476卷、《文宗实录》356卷、《穆宗实录》174卷、《德宗实录》597卷,以及《宣统政纪》70卷。 《清实录》的取材范围广泛,统治者有关实录的具体规定多达100多项,包括 朝廷大典、帝王巡幸、政纪朝纲、百官除授、军政方略、封疆建置、人口户丁、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等众多方面。按照清廷的规定,实录均以满、蒙、汉三种文字抄写。这些实录抄本,现在都收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清史稿》民初赵尔巽(1844—1927)主修。529卷,包括本纪25卷,志135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帝至宣统三年(1616—1911)清朝296年的历史。 《清史稿》对有关清代的大量史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基本反映了清代重要史事,为研究清史提供了方便。但参与修史者多为清朝遗老,他们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阅读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料目录(节选) 一、有关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及研究的工具书 (一)综合性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目录总汇》(1980—1990),徐舸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清史稿·艺文志》,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7月版。 《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附索引)。全二册,章钰、武作成等编。中华书局1982年。 (二)专题性书目 《太平天国资料目录》,张秀民、王会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姜秉正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版。 《教案史料编目》(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丛书第五种),吴盛德、陈增辉合编,1932年。 《辛亥革命资料目录》,南京图书馆编,1981年7月印。 《武汉地区辛亥革命史料联合目录》,湖北省图书馆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1981年印。 《辛亥革命书刊目录》(初稿),上海图书馆1962年编印。 《中国会党史论著汇要》,魏建猷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第一版。 《京津地区所藏有关北洋军阀的书目》,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民国笔记概观》,郑逸梅著,上海书店1991年6月版。 《清季各国照会目录》,张德泽著。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孙中山著作及研究书目资料索引》,中山大学图书馆等编印,1979年印。 《馆藏广东辛亥革命资料索引》,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81年编印。 《孙中山研究总目》,苏爱荣、刘永为编,团结出版社1990年3月版。 《晚清戏曲小说书目》,阿英编,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三)期刊目录 《1833—1949年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史学论文分类索引》,周迅、李凡、李小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版。 《太平天国史报刊资料索引》(1949,10—1961,12,1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61年版。

清代人物传记

清代人物传记 史料研究 冯尔康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目录 陈捷先教授《序》 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小计8页总计第1-8页 (一)本书主旨 1 (二)研究传记资料的意义 1 (三)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2 (四)清人传记资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6 (五)清人传记史料整理、研究概况及利用方法 7 (六)本书写作的几项原则 7 第一章清代以前传记载体及其分类小计12页总计第9-20页(一)传记名称的由来 9 (二)古人重视人物传记资料的记录及其原因 10 (三)传记史籍的分类 12 (四)传记体裁 15 (五)传记笔法 18 (六)传记读法 19 第二章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小计35页总计第21-55页 第一节官修列传体传记专著第21页

(一)清代官修列传制度 21 (二)《清史列传》 23 (三)《满汉名臣传》和《国史列传》 24 (四)《国史贰臣传》和《国史逆臣传》 25 (五)《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和《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26 第二节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第27页 (一)私人纂修列传体传记 27 (二)《国朝先正事略》 27 (三)《清代名人传略》 28 (四)《清代名人传稿》 29 (五)《清代七百名人传》 29 (六)综合类地方人物列传 31 第三节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第32页 (一)贵胄传记专著 32 (二)方面大臣传记专著 33 第四节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4页 (一)学术思想史专著中的传记 34 (二)儒林传 36 (三)特科和鼎甲人员传记 37 (四)《畴人传》 37 第五节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8页 (一)诗人传记专著 38 (二)画家传记 40 (三)书法家传记 43

清朝前期基本史料

清朝前期基本史料 第一节编年体、纪传体史料 清史资料之多,超过以前任何朝代,既有巨量汉文书籍、档案、契据、谱牒,又有满文、藏文、蒙文、彝文、傣文等民族文字材料,还有英文、俄文、德文、法文、葡萄牙文、日文等外文资料,以及众多的宫殿园林城镇和文物,确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穷毕生之力,亦难读其什之一二。因此需要在了解史料大概情况的同时,着重阅读一些重要文献,现先从编年体、纪传体史料谈起。①这类史料,有《满文老档》 、清代历朝起居注、《清实录》、《东华录》、《清史稿》、《永历实录》、《先王实录》、《皇清通志纲要》、《永宪录》等书。按其关系全局的史料价值而言,当以《满文老档》、起居注、《清实录》最为有用。 《满文老档》 《满文老档》为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官撰编年体史书。现存原件四十册,多系用无圈点满文(亦称老满文)撰写,乾隆年间用有圈点满文(也称新满文)转写、重抄六部,各一 百八十册,分藏北京内阁大库和盛京崇谟阁,现原档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转写重抄本分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满文老档》已有残缺,现存之档,基本上按年月日记事,起于1607 年,止于1636 年。《满文老档》卷帙浩繁,内容丰富,载述翔实,是研究入关前清朝开国史的主要文献。为何曾系明帝臣仆之建州支部女真头人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后,能在三十多年里统一女真 各部,进据辽沈,屡败明军,成为强大的金国英明汗?后金生产力水平如何?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什么?有无变化?阶级结构怎样?军政制度的具体内容,发生过多少重大事件,有哪些杰出人物,阶级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等等,只有依据《满文老档》,结合有关 文献,才能阐述清楚。 例如,天命四年(1619)十二月、五年(1620)四月努尔哈赤先后两次致书喀尔喀部蒙古贝勒时,讲述了后金生产力状况:“尔蒙古国以饲养牲畜食肉著皮维生,我国乃耕田食谷而生也。”①“皇天赋与我地,盛产财物,①本节参考了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初稿》。第十 一节文物部分是刘如仲编写。①《满文老档•太祖》卷13。 有三种貂皮、黑白赤三种狐皮、猞猁狲皮、豹皮、海獭皮、虎皮、水獭皮、银鼠皮、黄鼠狼皮、貂皮、鹿皮、狍皮等等皮裘。又有棉、丝棉、布、葛布、盐。复有金、银、铁,皆产于地。凡此皆有,衣食之资,皆可得之。”①又如,关于入辽沈前的阶级结构与生产关系 状况,《满文老档•太祖》卷十八载,天命六年闰二月二十八日汗谕:贝勒当爱诸申,诸申须爱贝勒。阿哈应爱主,主宜怜阿哈。阿哈之耕田之谷,须与主共食,主之征战得获财帛,须与阿哈同着,打猎所获之肉,应与阿哈同食。申年(天命五年)曾下令曰:勤种棉花织布,以衣包衣阿哈,见其着劣衣时,则取之而给与善养之人。兹已过矣。今兹酉年(天命六年),播种棉谷收获之前,勿论,若收新棉新谷后,复以衣食为劣而上诉,则从虐养之主取之,转而给与善养之主。贝勒与诸申,阿哈与主,若皆互相慈爱,则天嘉之,人皆喜好矣。汗之如斯互相爱恤度日之言,无论是谁,皆不得违! 这是记述进入辽沈以前后金国阶级结构生产关系,尤其是阿哈与主子经济关系,阿哈是否衣食于主、产品如何分配等等重大问题的唯一的一条珍贵史料,是判断此时满族社会性质的关键性材料。《老档》还有不少类似的珍贵记载,不阅读《满文老档》,就无法对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作出科学的论述。 起居注 起居注也是很有价值的史料。清代正式设馆置官撰修起居注,始于康熙九年(1670),但在此之前,摄政王多尔衮已用史官为其作记注,即《多尔衮摄政日记》。清代的起居注, 历朝相沿,极少间断,因此数量很大,保存也较完整。清历朝起居注现分藏两处,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三千八百六十三册,最早的是康熙十年十月,最晚的为宣统三年十二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