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新思维24-认识三角形

七年级新思维24-认识三角形

七年级新思维24-认识三角形
七年级新思维24-认识三角形

24.认识三角形

问题解决

例1 (江苏省竞赛题)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O 点,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60A =°,则∠BOC =_______度. 【答案】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60BOC =°.

例2 (北京市竞赛题)如图,将纸片△ABC 沿着DE 折叠压平,

则( ).

A .∠A =∠1+∠2

B .∠A =1

2

(∠1+∠2)

C .∠A =13

(∠1+∠2) D .∠A =1

4(∠1+∠2)

【答案】B 180B C AED ADE A ∠+∠=∠+∠=?-∠,

又1B C AED ADE ∠+∠+∠+∠+∠+2∠=360?,得2(180)12360A ?-∠+∠+∠=?,化简得1

(12)2

A ∠=∠+∠.

例3 (1)如图①,AD BC ⊥于D AE ,平分∠BAC ,试探寻∠DAE 与∠C 、∠B 的关系. (2)如图,②,若将点A 在AE 上移动到F ,FD BC ⊥于D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EFD 与∠C 、∠B 是否还有(1)中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3)请你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

B D C

E E 图①

图②

A

F

B D A

C

【答案】(1)∠1

();2

DAE C B =∠-∠

(2)过A 作AG BC ⊥于G ,则1

();2

EFD EAG C B ∠=∠=∠-∠

(3)略

例4 如图①,已知A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02)(32)C D --,,,. (1)求△BCD 的面积;

(2)如图②,若AC BC ⊥,作∠CBA 的平分线交CO 于P ,交CA 于Q ,判断∠CPQ 与∠CQP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若∠ADC =∠DAC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ACB 的平分线CE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E ,在B 点的运动过程中,E

ABC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1

2

E

B

D A

C

图①

图②

图③

【答案】(1)3BCD S =△ (2)可证明.CPQ CQP ∠=∠

(3)CD ∥AB ,可证明

1

122

ABC

E ABC ABC ∠∠==∠∠为定值. 例5 在三角形纸片内有2008个点,连同三角形纸片的3个顶点,共有2011个点,在这些

点中,没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问:以这2011个点为顶点能把三角形纸片分割成多少个没有重叠部分的小三角形? (天津市竞赛题)

解法一 我们不妨先退一步,考察三角形内有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的简单情形,有下表所示的关系:

不难发现,这个点必落在已连好的某一个小三角形内,它与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得到三个小三角形,从而增加了两个小三角形,于是可以推出,当三角形内有2008个点时,连接可得到小三角形的个数为:3+2×(2008-1)=4017(个).

解法二 整体核算法.设连线后把原三角形分割成n 个小三角形,则它们的内角和为180°·n ,又因为原三角形内每一个点为小三角形顶点时,能为小三角形提供360°的内角,2008个点共提供内角2008×360°,于是得方程1803602008180n =?+,解得4017n =,即这2008个点能将原三角形纸片分割成4017个小三角形. 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是联系角与角之间关系的纽带,当角平分线与三角形相遇可生成内涵上有关联性、解法上有共通性的组图.

例6 (1)如图①,已知△ABC 中的两内角平分线交于P 点,两外角平分线交于M 点,一内角平分线与一外角平分线交于N 点.试分别探究∠BPC 、∠M 、∠N 与∠A 关系; (2)如图②,在凹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D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求证:2

A D

E ∠+∠∠=

y y x x P

N

B

M A

C

B

D

A C

E

图①

图②

分析与解 (1)∠90BPC =°+111

90.222

A M A N A ∠∠=?-∠∠=∠,,

(2)凹四边形ABCD 形似“规形”,易证∠BDC =∠A +∠B +∠C . 图②可分解为两个“规形”,

BE CE 、分别平分∠ABD 、∠ACD ,

∴可设∠ABE =∠DBE =x ,∠ACE =∠DCE =y . 由(1)得∠E =∠A +x y +, ① ∠D =∠E +x y +, ② ②-①得,∠D –∠E =∠E –∠A , ∴∠E =

2

A D

∠+∠. 数学冲浪

知识技能广场 1.(201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一副三角形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用的顶点D 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 上,BC 与DE 交于点M .若∠ADF =100°,则∠BM D =_______度. 【答案】85

1

M

F E

B

D

A

C

(第1题)

(第2题)

2.(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1的度数为_______. 【答案】75° 3.(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题)如图,△ABC 中,∠80A =°,剪去∠A =80°,剪去∠A 后,得到四边形BCED ,则∠1+∠2=_______. 【答案】260°

E

B

D A C

2

1

(第3题)

(第4题)

4.(广西桂林市中考题)如图,在△ABC 中,∠A =α,∠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08A BC ∠的平分线与∠2008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09A ,得∠2009A ,则∠2009A =_______.

【答案】

2009

5.(“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如图,△ABC 中,∠A 、∠B 、∠C 的外角分别记为αβγ、、.若

345αβγ=∶∶∶∶,则∠A ∶∠B ∶∠C =( ). A .3∶2∶1 B .1∶2∶3 C .3∶4∶5 D .5∶4∶3

【答案】A

γβα

B

A C

(第5题)

(第6题)

P

B

M

A

C

6.(“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如图,BP 是△ABC 中∠ABC 的平分线,CP 是∠ACB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若∠20ABP =?,∠50ACP =°,则∠A +∠P =( ). A .70° B .80° C .90° D .100° 【答案】C 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在等腰△ABC 中,AB 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7 B .11 C .7或11 D .7或10 【答案】C 8.(武汉市选拔赛试题)如图,△ABC 中,∠ABD =∠DBE =∠EBC ,∠ACD =∠DCE =∠ECB ,若∠145BEC =°,则∠BDC 等于( ). A .100° B .105° C .110° D .115° 【答案】C

C

(第8题)

A B O

M (第9题)

E

B

D A C

N

9.如图,已知射线OM 与射线ON 互相垂直,B A 、分别为OM ON 、上一动点,∠ABM 、

∠BAN 的平分线交于C .问:B A 、在OM ON 、上运动过程中,∠C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改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

【答案】1

90452

C AOB ∠=?-∠=?,为一定值.

10.如图①,已知△ABC 中,∠ABC =∠ACB 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直线AC 上一点,且∠ADE =∠AED .

(1)求证:∠2BAD =∠CDE ,

(2)如图②,若D 在BC 的反向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D

E C

B

(第10题)

A

图①

图②

B E

A

C

【答案】(1)证明略;(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思维方法天地

11.在△ABC 中,∠50A =°,高BE CF 、交于O ,且O 不与B C 、重合,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 【答案】50130??或 12.(“希望杯”邀请赛试题)如图,已知∠45C =°,∠45B =°+2α,∠45BAC =°+3α,AE 平分∠BAD ,则∠CAE =_______. 【答案】126? 13.(河南省竞赛题)如图,BP 平分∠ABC 交CD 于F ,

DP 平分∠ADC 交AB 于E ,AB 与CD 相交于G ,如果∠4A =2°,∠38C =°,那么∠P 的度数为_______.

【答案】40? 如图,由对顶三角形性质得12

2122A P A C ∠+∠=∠+∠??

∠+∠=∠+∠?

, 解得∠40P =°.

14.如图,已知△ABC 中,∠A =∠ACB ,CP 平分∠ACB BD CD ,、分别为△ABC 的两外角的平分线,给出下列结论:①;CP CD ⊥②∠

90D =°–1

2

A ∠;③PD ∥A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第12题)

E

D

A

G 2

1

B E C

F P

(第13题答案)

D

A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 优质教案

9.1认识三角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 2.会将三角形按角分类。 3.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2.难点: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看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章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三角形的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如图:AB、BC、AC是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两边的公共点叫三角形的顶点。(如点A)三角形约顶点用大写字母表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为△ABC。

A(顶点) 边 B C (2)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BAC。 每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下图中∠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它与内角∠ACB相邻。 与△ABC的内角∠ACB相邻的外角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2)指出△ADC的三个内角、三条边。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ADC能写成∠D吗?∠ACD能写成∠C吗?为什么? (3)有人说CD是△ACD和△BCD的公共的边,对吗?AD是△ACD和△ABC的公共边,对吗? (4)∠BDC是△BCD的什么角?是△ACD的什么角?∠BCD是△ACD 的外角,对吗? (5)请你画出与△BCD的内角∠B相邻的外角。 2.三角形按角分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 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3. 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边和角分类; 4. 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BC、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 ? ? ? ? ? ? ?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七年级新思维8-应用题

8.情境应用题 问题解决 例1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小明在超市帮妈妈买回一袋纸杯,他把纸杯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小明把100个纸杯整齐叠放在一起时,它 的高度约是_______. 【答案】106 设叠放时每增加一个纸杯高度增加 cm x ,由9(31)14(81)x x --=--得1x =,从侧71(1001)106+?-=(cm). 例2 (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输者将在下一局中担任裁判,每一局比赛没有平局,已知甲、乙各比赛了4局,丙当了3次裁判.问第二局的输者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不能确定 【答案】C 提示:设总共赛了x 局,则有443x x x -+-=-,则5x =,说明甲、乙、丙三人总共赛了5局,而丙当了3次裁判,说明丙赛了两局,则丙和甲,丙和乙各赛一局,那么甲和乙同时赛了3局.甲和乙同赛不可能出现在任何相邻的两局中,则甲、乙两人同时比赛在第1、3、5局中,第3局丙当裁判,则第2局中丙输了. 例3 (江西省中考题)有一个只允许单向通过的窄道口(如图),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可以通过9人.一天,王老师到达道口时,发现由于拥挤,每分钟只能3个人通过道口,此时,自己前面还有36人等待通过(假定先到的先过,王老师过道口的时间忽略不计),通过道口后,还需7分钟到达学校. (1)此时,若绕道而行,要15分钟到达学校,从节省时间考虑,王老师应选择绕道去学校,还是选择通过拥挤的道口去学校? (2)若在王老师等人维持秩序下,几分钟后,秩序恢复正常(维持秩序期间,每分钟仍有3人通过道口),结果王老师比拥挤的情况下提前了6分钟通过道口,问维持秩序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 36 719153 +=>,∴王老师应选择绕道而行去学校. (2)设维持秩序时间为t ,则36363639t t -?? -+= ???,解得3()t =分. 例4 (广州市中考题)某商店5月1日举行促销优惠活动,当天到该商店购买商品有两种 方案,方案一:用168元购买会员卡成为会员后,凭会员卡购买商店内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8折优惠;方案二:若不购买会员卡,则购买商店内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9.5折优惠.已知小敏5月1日前不是该商店的会员. (1)若小敏不购买会员卡,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为120元时,实际应支付多少元? (2)请帮小敏算一算,所购买商品的价格在什么范围时,采用方案一更合算? 【答案】(1)114元 (2)当所购商品的价格高于1120时,选方案一更合算. 物尽其用 例5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自行车轮胎,安装在后轮上,只能行驶300km 就要报废,安装在前轮上,则行驶5000km 才报废.为使一对轮胎能在行驶尽可能多的路后才报废,在自行车行驶一定路程后,就将前后轮胎调整,这样安装在自行车上的一对轮胎最多可行驶多少千米? 14cm 9cm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知识点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2. 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 3. 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 4.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知识归纳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 2.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连结三角形的顶点和它所对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4.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像这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5.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6.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2)边角边公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3)角边角公理: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 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1.1轴对称现象 1.轴对称图形:(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 (2)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最多可达无数条。 例:①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 直径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应说圆的对称轴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②角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 ×) 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不是直线(应说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七年级新思维20-丰富的图形世界

20.丰富的图形世界 问题解决 例1(四川省中考题)如图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如果正方体 相对的面上标注的值相等,那么x y +=_______. 【答案】281014 x y x y ==+= ,,. 例2(成都市中考题)如图,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 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左视图俯视图 主视图 A.5个B.6个C.7个D.8个 【答案】D 例3(贵阳课改实验区中考题)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 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 (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 (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求n的 值. 【答案】(1)左视图有以下5种情形: (2)891011 n=,,, 例4(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如图是由若干个正方体形状木块堆成的,平放于桌面上,其中,上面正方体的下底面四个顶点恰是下面相邻正方体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如果最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1,且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多少?按此规律堆下去,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4;9 提示:最下面正方体1个面的面积是1,侧面露出的面积和是4,每相邻两个正方体中上面的1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正好是其下 面正方体1个面面积的1 2 ,所有正方体侧面面积之和加上所有正方体的上 面露出的面积和(正好是最下面正方体上底面的面积1)即是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如: 2个正方体露出的面积和是 4 417 2 ++=, 3个正方体露出的面积和是 44 418 24 +++=, y 2x8 10 8 8 俯视图 主视图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 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3. 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边和角分类 4. 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 6. 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进阶: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BC、AC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进阶: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 ? ? ? ? ? ? ?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进阶: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完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 (3)13㎝,12㎝,20㎝( ) (4)5㎝,5㎝,11㎝ ( ) (5)6cm, 8cm, 10cm ( ) (6)7cm, 7cm, 14cm ( ) 3.在△ABC 中,∠A =10°,∠B =30°,则∠C =______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4.如果∠B +∠C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5.在△ABC 中,AB =6 cm ,AC =8 cm 那么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 6.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且cm BC 10=,则BD= cm. 7.在ABC ?中,?=∠80A ,AD 为A ∠的平分线,则BAD ∠= 8.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三角形. 9.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4:3:1::=∠∠∠C B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2)如果B A ∠=∠, ?=∠30C ,那么ABC ?是 三角形;(3)如果C B A ∠=∠=∠5 1,那么ABC ?是 三角形. 二、选择(每题3分,共27 分) 1.在△ABC 中,∠A 是锐角,那么△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ABC 中,若∠A ∶∠B ∶∠C =1∶2∶3,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 、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 形叫三角形 4.△AB C 中,已知a =8, b =5,则c 为( ) A 、c =3 B 、c =13 C 、c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 D 、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5.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内 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C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D 、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 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

1.数形结合话数轴 解读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数形联系的有力工具,主要反映在: 1.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有理数; 2.利用数轴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3.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4.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 例1 (1)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0a >,0b <,0a b +<,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 (《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 (2)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 (广西竞赛题) 试一试 对于(1),赋值或借助数轴比较大小;对于(2)确定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充分考虑A 、B 两点的多种位置关系. 例2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 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 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江苏省竞赛题) 试一试 从寻找d 与a 的另一关系式入手. 例3 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 试一试 因a 、b 符号未定,故a 比b 大有多种情形,借助数轴可直观全面比较||a 与||b 的大小. 例4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19.94,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0K 点所表示的数.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试一试 设0K 点表示的数为x ,把1K 、2K 、 L 、100K 点所表示的数用x 的式子表示.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同步测试(解析版)

知能提升作业(三) 第3课时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三角形的中线 (C)三角形的高 (D)以上三种线段均有可能在三角形外部 2.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比△ACD的周 长大6cm,则AB与AC的差为( ) (A)2 cm (B)3 cm (C)6 cm (D)12 cm 3.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B=40°,∠BAD= 30°,则∠C的度数是( ) (A)70°(B)80°(C)100°(D)11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ABC= 80°,则∠DBC=________°.

5.如图,已知在三角形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 的度数是________. 6.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C的面积为100cm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18两部分,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8.(8分)如图,已知△ABC的高AD,角平分线AE,∠B=26°,∠ACD=56°,求∠AED的度数. 【拓展延伸】

9.(10分)已知:如图,BD ,CD 分别为∠EBC 和∠FCB 的平分 线. (1)若∠A=80°,求∠D 的度数. (2)试探究∠D 和∠A 的关系.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①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的对边上;②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直角边重合,还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垂足在直角的顶点或斜边上;③钝角三角形中,夹钝角两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另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对边的延长线上或在钝角的对边上.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2.【解析】选C.因为AD 是△ABC 的中线,所以BD=DC ,所以△AB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6cm ,即AB 与AC 的差为6cm. 3.【解析】选B.AD 平分∠BAC ,∠BAD=30°, 所以∠BAC=60°, 所以∠C=180°-60°-40°=80°. 4.【解析】因为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C=80°, 所以∠DBC=∠ABD=12∠ABC=12 ×80°=40°. 答案:40 5.【解析】因为∠C=∠ABC=2∠A , 则∠C+∠ABC+∠A=5∠A=180°, 所以∠A=36°, 则∠C=∠ABC=2∠A=72°. 又BD 是AC 边上的高,则∠DBC=90°-∠C=18°.

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7年级1140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①,AB OB b a b ==--|;当A 、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②,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 AB OB OA b a b a a b =-=-=-=-; (2)如图③,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3)如图④,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 OA OB a b a b a b =+=+=+-=-;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 请回答: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2AB =,那么x 为_______; ③当代数式12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南京市中考题) 思维方法天地 11.已知1a =,2b =,3c =,且a b c >>,那么a b c +-=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2.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3x +,点B 表示的数是3x -,且A 、B 两点的距离为8,则x =________. (“五羊杯”竞赛题) 13.已知5x =,1y =那么x y x y --+=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4.(1)11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2)111213x 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15.有理数 a 、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代数式 111 1 a a b a b a a a b b +--- + - +--的值为(). A.1- B.0 C.1 D.2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6.若()2 210m n ++-=,则2m n +的值为().

【七年级数学下册】 3.1 认识三角形教案(第1课时) 北师大版

3.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二、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概念讲解;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猜角游戏;第五环节:练习提高;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在课堂上用源于学生收集的图片展开教学,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 活动内容:参照教材提供的屋顶框架图,提出问题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斜梁 横梁 活动目的: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边、角、顶点),

体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任意三角形纸片,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设计的方案并陈述理由.活动目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到各小组巡回指导,参与他们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疑问,但是并不急于评判他们的答案,而是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自觉思考:能否利用平行线的有关事实说明理由,让学生们主动思考,团结协作的释疑.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分析、说理、操作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理解,从而突出和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为今后的几何证明打下基础. 附学生设计验证方法: 第四环节猜角游戏 活动内容: 1、教师借助下图提出问题: (1)下面的图(1)、图(2)、图(3)中的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试着说明理由. (2)将图 (3)的结果与图(1)、图(2)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将三角形如何按角分类?

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验证方法,能够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三角形按边分类方法,能够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特殊的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能够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练习本;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三角形是非常普通的图形之一. 你能在下面的图中找出三角形吗? 二、新课

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图: (1)你能从图 4-1 中找出 4 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三角形”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图 4-2 中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 . 下面哪一幅图是三角形? △ABC的三边,有时也用a,b,c 来表示. 如图 3-3 中,顶点A 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边AB 分别用b,c来表示. 做一做 我们知道,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的一个角,也得到了上面的结论,他是这样做的: (1)如图 4-4所示,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 1,∠ 2 和∠ 3. (2)将∠ 1 撕下,按图 4-5 所示进行摆放,其中∠1 的顶点与∠2 的顶点重合,它的一条边与∠2的一条边重合. 此时∠1 的另一条边b与∠3 的一条边a 平行吗?为什么? (3)如图 4-6 所示,将∠3 与∠2 的公共边延长,它与b所夹的角为∠4.∠3 与∠4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现在,你能够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了吗? 归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的提示指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在学生提出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说明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接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 议一议 (1)图4-7中小明所拿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小颖的呢?试着说明理由. (2)图4-8中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可能是什么角?将所得结果与(1)的结果进行比较. 通常,我们用符号“Rt△ABC”表示“直角三角形ABC” .把直角所对的边称为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夹直角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图4-9) 那么,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七年级数学新思维(第4本)

七年级奥数培训题(A ) 例1.已知︱a ︱=5, ︱b ︱=3,且︱a-b ︱=b-a ,那么a+b= 。 例2.化简∣20041-20031∣+∣20031-20021∣+∣20021-2001 1∣+∣20011-2000 1∣= 。 例3.若x 的相反数是3,∣y ∣=5,则x+y 的值为 。 例4.已知∣a ∣=-a ,化简∣a-1∣-∣a-2∣所得结果是 。 例5.若∣m+2∣+(n-1)2=0,则m+2n 的值为 。 例6.∣x+11∣+∣x-12∣+∣x+13∣的最小值为 。 例7.计算:1+211++3211+++43211++++……+100 3211+??+++ 例8.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3,求:x 3-(1+m+n+ab)x 2+(m+n)x 2011+(-ab)2013的值。 例9.计算:(1)(17 277+27177-113937)÷(131712+82717-539 38)= 。(2)(5175+23233-27295)÷(112313+717 4-132917)= 。 例10.速算:21+(31+32)+(41+42+43)+…+(601+602+…+6059) 例11.计算:2-22-23-……-218-219+220= 。 例12.速算:211×(-455)+365×455-211×545+545×365 例13.计算1+2+22+23+……+22011-22012= 。 例14.计算(1+ 311?)×(1+421?)×(1+531?)×……×(1+99971?)×(1+100981?) 例15.计算:121-265+3121-42019+5301-64231+7561-87271+990 1 例16.计算:(37311+5197+72313)÷(3197+52313+773 11) 例17.(51154533515995++)÷(111 193313991++)= 。 41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三角形 单位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姓名:何维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又具体介绍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发现为主,讨论演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1.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1)定义: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元素: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 表示方法: △ABC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设置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动手摆一摆) 拿出学具盒中的塑料棒,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探究所摆三角形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A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B C 活动二: (量一量 算一算) 在练习本上画三个三角形,用a 、 b 、 c 表示各边,用刻度尺量出各边的长度,并填空:

七年级新思维1~4-有理数

数与代数 1.数形结合话数轴 问题解决 例1 (1)(《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试题)已知a b 、为有理数,且a >0,b <0,a b +<0,将四个数a b a b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 (2)(广西竞赛题)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点B 对应的数是_______. 【答案】 (1)(江苏省竞赛题)b <a -<a <b - (2)4或2或2-或4- 例2 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且210d a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答案】 B 由图知7d a -=,又210d a -=,得3a =-. 例3 已知两数a b 、,如果a 比b 大,试判断||a 与||b 的大小. 【答案】 当点B 在原点的右边时,0<b <a ,则||a >||b ;当点A 在原点的左边时,b < a <0,则||a <|| b ;当点A B 、分别在原点的右、左两侧时,b <0<a ,这时无法比较||a 与||b 的大小关系;当点A 正好在原点位置时,b <a =0,则||b >||a ;当点B 正好在原点位置时,0=b <a ,则||a >||b . 例4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19.94,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0K 点所表示的数. 【答案】 30.06- 设0K 点表示的有理数为x ,则12100K K K 、、、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12123123499100x x x x --+-+--+-+-+,,,,,由题意得1234x -+-+ 9910019.94-+=. 例5 已知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 在原点的右边. (1)求A B 、两点所对应的数. (2)数轴上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B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在点C 处追上了点A ,求C 点对应的数. (3)已知在数轴上点M 从点A 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 从点B 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 的中点为P (O 为原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O AM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对于(3),设M 点运动时间为t 秒,把PO AM -用t 的式子表示. (1)A B 、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820-,;

2020版七年级探究应用新思维10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赵爽是我国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曾为《周髀算经》作注,其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总结了我国东汉以来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直角三角形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赵爽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了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0.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消元”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代入法和加减法是常见的消元方法. 解未知数系数较大、方程个数较多等复杂的方程组时,常用到整体叠加、整体叠乘、换元转化、辅助引参等技巧方法,这些技巧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对方程组系数特点的观察和对方程组整体特征的把握基础上的. 方程组的解是方程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解法、求解法是处理方程组的解的基本方法,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进一步探究解的个数、解的特征,基本思路是在消元的基础上,把方程组的解的讨论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讨论. 问题解决 例1 已知方程组1620224ax by cx y +=-??+=-?的解应为810x y =??=-? ,小明解题时把c 抄错了,因此得到的解是1213x y =??=-?,则222a b c ++的值为________. (“华罗庚金杯”香港中学邀请赛试题) 例2 关于x ,y 的方程组10210x ay bx y ++=??-+=? 有无数组解,则a 、b 的值为( ) A .0a =,0b = B .2a =-,1b = C .2a =,1b =- D .2a =,1b = (第19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例3 解下列方程组: (1)231763172357x y x y +=??+=? (2)1211631102221x y x y ?+=?--???-=?--? (3)???=++++=+=+==+=+=+1999 ...1...1999199821199919981997433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998 (第7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试题) 例4 已知m 是整数,方程组436626 x y x my -=??+=?有整数解,求m 的值.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doc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 3 分,共 60 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1) 3 ㎝, 4 ㎝, 5 ㎝()(2)8 ㎝, 7 ㎝, 15 ㎝()( 3) 13 ㎝, 12 ㎝, 20 ㎝()(4)5 ㎝, 5 ㎝, 11 ㎝()(5)6cm,8cm,10cm()( 6) 7cm,7cm,14cm() 3.在△ ABC 中,∠ A=10°,∠ B=30°,则∠ C=______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另一边是 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4.如果∠ B+∠ C=∠ A,那么△ ABC是三角形 . 5.在△ ABC 中, AB=6 cm,AC=8 cm 那么 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 6.ABC 中, AD 是ABC 的中线,且 BC10cm ,则 BD=cm. 7.在ABC 中, A 80 ,AD 为 A 的平分线,则BAD = 8.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 三角形 . 9.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 A : B : C 1: 3 : 4 ,那么 ABC 是三角形;(2)如果AB,C 30 ,那么 ABC 是三角形;( 3)如果AB 1 C ,那么ABC 是三角形 . 5 二、选择(每题 3 分,共 27 分) 1.在△ ABC 中,∠ A 是锐角,那么△ 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2.△ ABC 中,若∠ A∶∠ B∶∠ C=1∶2∶3,则△ 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B、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 三角形 4.△ ABC 中,已知 a=8,b=5,则 c 为() A 、 c=3B、c=13C、 c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D、 c 可以是大于 3 小于 13 的任意数值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中线 , 高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七年级新思维26-图形面积的计算

26.图形面积的计算 问题解决 例1 (“五羊杯”邀请赛试题)如图,梯形ABCD 被对角线分为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 和△BOC 的面积分别为225cm 和235cm ,那么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cm 2. 【答案】144 AOD S =△235(cm )BOC S =,△ AOD DOC ABO BOC S S DO S BO S ==,△△△△得249(cm )DOC S =△. 例2 (江苏省竞赛题)如图,正方形ABCD 和CEFG 的边长分别为m n 、,那么△AEG 的面积的值( ). A .只与m 的大小有关 B .只与n 的大小有关 C .与m n 、的大小都有关 D .与m n 、的大小都无关 【答案】B 连AC AC ,∥GE ,21 2 AGE GCE S S n ==△△. 例 3 如图,三角形ABC 内的线段BD CE 、相交于点O ,已知2OB OD OC OE ==,.设三角形BOE 、三角形BOC 、三角形 COD 和四边形AEOD 的面积分别为1234S S S S 、、、. (1)求1S ∶3S 的值; (2)如果22S =,求4S 的值. 【答案】(1)23212S S S S ==,,得1S ∶31S =∶2. (2)由22S =,得1312S S ==,,连接OA ,设AOE S x =,△则1AOD AOB S S x ==+,△△ 因2AOC AOE S S =△△.故122x x ++=,解得314x x =+=,,所以4347S =+=. 例4 如图,△ABC 的面积为1,D E 、为AC 的三等分点,F G 、为BC 的三等分点. 求:(1)四边形PECF 的面积; (2)四边形PFCN 的面积. 【答案】(1)133 133x y x y ? +=????+=?? ①② ①+②,得16x y +=, 即1 6 PECF S =四形边. A O B D C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O N M Q G F E D C B A P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