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

语言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

语言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

“框架”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由人类学家提出,经过社会学家系统论述,然后被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一发展历程赋予“框架”丰富的意义内涵和复杂的功能层次,可以为不同学科带来借鉴与启示。以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作为切入点,可以看出框架理论在语言学中的意义与应用,及其为语言学研究带来的启示。

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的研究已经走过半个世纪,其“多范式”的理论内涵与研究工具为诸多学科提供了启示,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运用框架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学者菲尔墨(CharlesJ.Fillmore)最早引入框架的概念,并将框架作为语义分析的一种工具,创立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探讨人们如何建构语言事实的问题,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多个新视角。

一、“框架”:一个跨学科概念

一般而言,框架理论的依据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在社会学领域,20世纪40-50年代有学者提出,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往往与个人、社会或者环境等潜在因素相关。进入20世纪60-70年代,框架理论迎来大发展:1972年贝特森(Bateson)在研究动物之间的互动模式时首次将框架与信息传播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互动过程的本质是运用符号进行诠释与传播的活动,框架在其中起到提示传播内容的作用,并告知人们诠释符号的种种规则。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书中系统论述人们如何运用框架建构社会事实的过程,使人们对框架的作用机制有更为系统的了解,可谓框架理论的集大成者。戈夫曼认为,个人并非依据某些随机因素来理解世界,而是依赖某种更为宽泛的理解模式——“基本框架”(primaryframeworks),这种框架常被描述成为人类分类信息提供帮助的、较为稳定的、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分类系统。在心理学领域,框架理论的基础被慨括为“参照框架”(frames of reference),其理论假设是,个体的判断和理解发生在一定的“参照框架”之内,是个体对社会境况的一种评价与反馈表现。凯尼曼(Kahneman D.)等人发展了这,观点,提出所有的理解都依赖参照,参照框架假设一条给定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理解图式进行解读而不同的理解图式又会被这条信息的小同框架所激发。由此可见,社会学传统强调“主要框架”对社会及社会活动的分类与架构作用,而心理学传统强调“参照框架”对个体解读社会及社会活动的方式、角度和思路的影响,两者构成框架研究的理论基础。

“框架”大致包括静态与动态两层含义。静态的框架(frame)指用以认知、理解和展示所要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内容的一系列连续的模式,这些连续的模式决定信息的组织方式,也会影响受众埘信息的理解;动态的框架(framing)指模式,卜成和运作的过程,是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电就是说,静态的框架提供了构建礼会现实的模式,动态框架则是运用某种模式进行建构的过程,两者共同构成框架研究的主嘤内涵。框架的内涵预示着框架的范式可以运用于不同学科,

不太可能达成一种对框架的统一性理解。框架作为联结社会、语言与文化的理解路径,具有多义性和多功能性,可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诠释。从框架的概念定位看,框架作为呈现社会事实的分类与规范,使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更为具体、系统,又可从中管窥现象与结论背后的社会背景或意识形态,是位于微观事实与宏观环境之间的中层(见图1)。从框架的功能定位看,框架的效应表现在面对两个有关同一问题的、在逻辑上等同的论断时,框架会影响个体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其效果多体现在话语内容的影响力上,这种“中层”的定位帮助传媒研究区分社会真实与媒介真实(见图2)。

从语言的传播属性看,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因而在语言学语境下,社会真实与媒介真实(这里特指语言真实)的分析框架同样适用。将个体、语言与社会三者统一于语言学研究是科学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语言的发展历史已验证了这一点①,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及个体运用语言的传播与心理机制对理解语言至关重要。

二、框架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1975)最早在语言学中引入“框架”的概念,并对框架的内涵进行多次修正。他提出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与某些经常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问的一个接口”。菲尔墨认为社交功能是语言的最要本质,对语言的考察应在传播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对于认识语言及运用语言实现交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脱离语境去探讨“纯粹的、认知上的”语言行为与判断,要比借助语境进行的理解复杂得多。基于这一点,菲尔墨将“框架”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中,着重从语义与语法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在语义学方面,他与同事创立框架语义学,开辟研究语义学的新视角,彻底改变人们对语义概念的认识;在语法学研究方面,菲尔墨批判地继承他的老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相关理论与思想,为构式语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框架语义学是将“框架”引入对语义学的研究,通过对描述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框架与互动框架,理解个体如何认识环境、处理信息、理解他人信息以及构造内在语言机制等问题。框架语义学试图理解言语社团为何会创建一个范畴并以词语来表达它;同时通过原因加以呈现和澄清,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义,“框架使词语意义结构化,而词语则唤醒框架”。从这个角度看,框架语义学贯穿词汇、句法、语法、语篇、语义等多个层面,在分析语言本体现象的同时,兼顾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考量。

(一)框架元素的认定问题

“框架”作为一个概念系统,构成人类经验与思维的背景,想要理解系统中任何一个概念,首先需要理解系统的整体结构。为了表征一个具体的类别,不同的说话人构建的框架在细节上差别很大,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感知相似度、认知概括能力与思维方式等。如要进行有效交际,需要说话者与听话者在同一框架内进行信息传播活动,且具有大量相重合的元素。在语言学的视野中,“框架”的角色更偏向于结构与语义层面,即与构词方式、语法选择、句子结构及语义等相关。框架相对抽象,构成框架的所有元素彼此之间能够兼容,且在语义上相互关联,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一框架,而框架能够体现所有元素之间的共有特征,

这也是元素激活框架的基础。比如意义功能相近、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的两个词,用于同一句子中,也可能存在语义差异,菲尔墨认为这是受到“格框架”(case frame)的影响,而“格框架”实则是将“框架”概念引入谓词研究范畴的产物。一般意义的“格”通过表层语言形式变化来判断,如英语中名词的曲折变化、汉语中句子的结构语序等,因而形式多样难以界定;但菲尔墨的“格”是深层且稳定的,是依托于语义的语言深层结构中的存在。格框架是凭经验能发现的“语义深层结构”和凭观察能接触到的表层结构之间的人为的中间层次,可被看作包含某个动词的实际句子结构,因而动词是格框驾中的主要元素,需要与语义格共同作用,而格,架的功能就是特定动词可以插入这样的格框驾中,生成特定的意义。语义格包括施事受事、处所、工具、时间、伴随、受益、源点、终点等。在句子内部,由于格框架的限定,句子成分之间遵循着严格的语义规则,不能随意更换。什么成分能够成为不可省略的核心成分,需要经过透视域(perspeCtive),而透视域即存在于认知中的各种“场景”或者规则,是框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如词汇与意义的联结有三种方式:功毹性、标准性和联系性,不同联结方式指向不同框架,且这三种联结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可能不同。以“药品”为例,对中国人而言,可能会联想到“中药”与“西药”的直接对应,这是联系性联结;接下来就是药品的构成和功效,这是功能性联结;最后可能是药品的属性、种类等更为专业的标准性联结。但对西方人而言,首先出现的可能是药品的功效与构成,因为“中药”在西方人的认知世界中并不是生活中一种主要“原型”(prototype),可能不直接与“西药”产生对应,而“西药”可能是其关于药品框架的核心要素;“中药”也存在于这一框架中,但可能受到西方医学界对中医缺乏质量标准与产品功效检验的国际议程设置的影响,会对“中药”是否有效等问题更敏感——这是来自公共生活体验与议程设置的更为宏观的影响,却是格框架无法顾及的。因而,框架内的要素关系有远近、在框架中所处的位置也是分层性的。

(二)框架的划分问题

菲尔墨在初期将框架分为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s)和互动框架(interactionalframes)两大类。首先,认知框架是通过特定情境激活对应的框架,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种特定情境往往来源于人们头脑中约定俗成的概念,可以独立于实际言谈情况和交际环境而存在,一个该框架中的词汇出现便可能激活整个框架。比如,在商业情境框架中,一旦“买/卖”、“买家/卖家”、“顾客/店员”、“付费/收费”、“价格/优惠”等词汇出现,说话者和听话者会自动指向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框架,并在脑海中形成预设,构建起商业活动的场景,即便出现的只是个别相关词汇,依然可以激活整个框架中的结构、联系、目标与事件等要素;同时,由于框架具有提示语义与语法的作用,某些句子成分即便不出现,依然不影响语义理解。其次,互动框架是基于交流过程中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人际传播关系的框架,首先区分不同的交际情境,然后说话者根据不同情境选择相对应的框架进行语言组织和表达。两大框架相较而言,认知框架是较易理解的,因为其相对稳定,是人类经验世界的既仃慨念;互动框架则相对抽象,受到语境与个体心理认知行为的影响。随着框架语义学的发展,及其对计算机自然语言识别项目的关注,对语言事实的分析日趋微观和具象,对框架的分类更多关注语义与句法两个要素,划分渐渐变得复杂而琐碎。

戈夫曼(1974)的框架体系大概由几种不同层级的框架构成。首先,基本框架(primary frame)是构成人们看待某一事件的最初认知的一个基础,是负责产出意义的。社会现象经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反复呈现、建构,从而转化为话语(discourse),但是这种话语的建构常常受到外界各种因索的影响——这种行为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即“过滤” (keying)和“构建”(fabrication)两类,两种行为都以基础框架作为依据。过滤旨在寻求认同,较易于理解,而构建旨在寻求差别。基本框架在组织程度上有不同变化,又分为自然框架(natural framework)和社会框架(socialframework)。自然框架用来识别“纯粹物理性”的非指向性、非活性、非被指引的事件,自然框架理解的事件是不可依凭想象的,而且没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判断,如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理解框架就是自然属性的;社会框架用以识别需要愿望、目标和对智力的控制能力参与的事件,这类框架意味着需要依靠标准和规则来做事以获得认可,同时动机和目标等因素还会影响到对其他相关社会框架的选择。所以,框架用来帮我们理解事件,框架的类型则为我们提供可以描述事件的方式。以汉语动宾结构“讨+AC“(AC表客体)为例:

(1)节后一上班,消费者刘先生就向生产厂家讨说法。

(2)王熙凤表面上亲近黛玉,实际是要讨主子的欢心。

(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辛苦地讨生活了。

(4)怕说得多时,反讨没趣,岂不更失脸面!

按照将动词视为句法核心要素的思路,使用同一个动词的一组动宾结构,其句法意义却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动词的意义内涵在互动框架的作用下可以生发出更丰富的意义。“讨+A”这一动宾组合中,例句(1)中动词“讨”意为谋求、寻求,与个体认知的“原型”最为接近,因而“讨说法”、“讨公道”、“讨老婆”等词组表达意思比较稳定、直观,与认知框架联系紧密,是凭经验能发现的语义深层结构,属于社会框架的范畴。例句(2)(4)中“讨欢心”、“讨没趣”中“讨”意为惹、引起,原型性相对较弱,是凭观察能接触到的表层结构,但“讨欢心”可加宾语定语,即“讨……的欢心”,有特指意义,而“讨没趣”则不需要特指,这两类语义结构通过相同的“讨+AC”动宾结构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句(3)中“讨生活”则是目的格(见表1)。因而四个例句虽然同为“讨+AC”格式,但在语义格上却有不同的种类,应该说不同层次的框架分类,也为语义的理解提供了较为细致的分类标准。

(三)不同框架间的关系问题

博良赫(Borah)认为框架的过程可能有很多隐含意义,因为框架通常会强调事实的某些方面而排除另外一些因素,这也导致个体在理解问题时方式各异。框架常会被认为与“主题”相关,但其实更多地是在进行“组织”和“建构”工作。语言学中的框架因为其本身可能具有的多义性和隐含意义,需要借助语境实现对意义的精确表述,因而框架有建构功能与依附性。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词汇、短语的使用规则与语法选择、框架记忆相关,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输出,语言接收

者在接收之后激活记忆中的某种框架,并会强化使用与这一框架有关的其他语言材料。框架本身是多样化,也是多层次的,在交际过程中具体激活哪种框架,由社会、语言与个人三者相互作用决定(见图4)。

一个词可能对应着多个框架,比如上文关于“讨+A”的结构,从句法角度分析,可以按照宾语的不同类型进行划分,但这首先需要对宾语性质有充分把握,且有些宾语究竟该归为“工具”还是“客体”等问题尚存争议。从框架理论的角度看,在人的认知结构里,“讨说法”、“讨公道”、“讨生活”、“讨没趣”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认知框架”,比如“讨说法”常常用于“双方起了矛盾冲突,需要有权威的人或者机构进行裁决”的语境中,“认知框架”被激活,那么围绕这个结构展开的语篇或者会话会激活“互动框架”,填补或者修复所表达的完整意义,“框架”就发挥了作用,这种分析思路也避开了因宾语的句法意义不明而产生的误解。以例句(2)后半句为例,看过《红楼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里的“主子”指的是以老太太为首的贾府长辈们,了解红楼梦这一“社会框架”的人自然明白,这里没有说明“主子”具体所指:《红楼梦》作为一个经典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其内容与人物已经深入人心,可视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框架。“……讨主子的欢心”,还可以是“……向主子讨欢心”,两者语义上没有区别,句中格框架为“讨+[O+D]”,构成包括施事格“王熙凤”、受事格“主子”、“欢心”,而之所以动词是“讨”,也取决于句中的格框架特征,即“讨+欢心”是较为固定的汉语动宾短语搭配。

三、框架理论对语言学的启示

(一)扩展了语法研究与语义研究的视野

传统的语言哲学一直以来主导着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框架”则关注社会文化、人类学、脑神经系统、认知规律等不同学科对语言现象与语言规律的影响,而这也是语用学近年来发展的趋势。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语言的使用却受到动机、情绪、智力等因素的影响,从这点看,基于交际的语言框架应该是社会框架,但语言中稳定且深层的本质及规律,或许能在自然框架中找到更多印证。如果说菲尔墨是通过词汇和句子分析语义、语法与语用之间的关系,戈夫曼则是从语言之中窥探背后的逻辑和意义,两者对框架的沦述层次不同,却分别丰富了框架的语言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

(二)拓宽语义学的研究路径

框架在交际中的作用过程是,说话者根据所处的情境,应用某个框架,并选择适用于该框架的某些已经范畴化的词语进行语言组织。这提醒我们结合语境去分析语义,如区分句中的核心成分与非核心成分、构成情境的分情境的特点与成分、某个词汇如何激发一个框架等问题。由于语篇理解完全可以在不识别语篇中各种语义关系的情况下进行,也证明了框架基于关系、建构关系,又能超越关系,作为一种心理图式存在,这一存在可以帮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借助语言结构与意义而实现理解。框架语义学发展到后期,对词汇与情境、框架之间的关系试图做更深入地剖析,更多指向语言认知的范畴,如如何判定一个商业行为的类型、进行的状态及相关词汇的使用等,实际上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框架语义学所探讨的

范围,探讨了框架的社会意义与认知意义,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框架理论对进一步完善框架语义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将语境因素置于语言学研究结构中的特定位置上,避免对语境的认知流十分敞与非系统化。

(三)为语篇研究提供启示

词汇之外是更为复杂的篇章,对篇章的结构与意义理解显然更有助于认识语言并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如,连接性(connectivity)是连贯的核心,是任何语篇都具有的内在属性,其实质是对关系的理解,需要认知心理机制的参与。日前的语篇研究包括媒体语篇、政治语篇、学术语篇等命题,而“框架”来自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跨学科构成,也为审视语篇及语篇背后的深层社会与文化因素提供路径。另外,框架对语篇连贯甚至对语篇题材、体裁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体裁研究如今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体裁因其所依附的文化因素与语篇而发生变化,而同一体裁的不同语篇之间也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因而体裁选择具有语言使用的动态性,体裁是进行语篇理解与话语理解的重要语境因素,与框架理论可较好结合,为体裁学研究提供借鉴。

(四)对汉语研究提供系统性的研究思路

无论是框架理论还是框架语义学,都是基于英语提出的,但“框架”作为连接社会真实与语言真实之间的中层,是具有一般性的,可以为一切语言的理解提供启示,对汉语也是如此,在语言本体的研究方面,框架理论可以较清晰地说明语言的表层形式与深层语义之间的联系,对汉语语法、谓词系统的研究提供系统性的研究思路。如:鲁川、林杏光概括了汉语语法中的格系统;鲁川分析了与谓词相配合的予语义组合及相关框架;朱彦探讨了语义格对复合词的构词模式的影响;胡晓妍分析了汉语存现句中存在的格关系,等等,在二语习得方面,框架理论的社会学、心理学分支为认识个体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思维特征、文化背景、认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提供更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人类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心理现实。

语言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

语言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 “框架”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由人类学家提出,经过社会学家系统论述,然后被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一发展历程赋予“框架”丰富的意义内涵和复杂的功能层次,可以为不同学科带来借鉴与启示。以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作为切入点,可以看出框架理论在语言学中的意义与应用,及其为语言学研究带来的启示。 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的研究已经走过半个世纪,其“多范式”的理论内涵与研究工具为诸多学科提供了启示,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运用框架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学者菲尔墨(CharlesJ.Fillmore)最早引入框架的概念,并将框架作为语义分析的一种工具,创立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探讨人们如何建构语言事实的问题,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多个新视角。 一、“框架”:一个跨学科概念 一般而言,框架理论的依据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在社会学领域,20世纪40-50年代有学者提出,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往往与个人、社会或者环境等潜在因素相关。进入20世纪60-70年代,框架理论迎来大发展:1972年贝特森(Bateson)在研究动物之间的互动模式时首次将框架与信息传播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互动过程的本质是运用符号进行诠释与传播的活动,框架在其中起到提示传播内容的作用,并告知人们诠释符号的种种规则。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书中系统论述人们如何运用框架建构社会事实的过程,使人们对框架的作用机制有更为系统的了解,可谓框架理论的集大成者。戈夫曼认为,个人并非依据某些随机因素来理解世界,而是依赖某种更为宽泛的理解模式——“基本框架”(primaryframeworks),这种框架常被描述成为人类分类信息提供帮助的、较为稳定的、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分类系统。在心理学领域,框架理论的基础被慨括为“参照框架”(frames of reference),其理论假设是,个体的判断和理解发生在一定的“参照框架”之内,是个体对社会境况的一种评价与反馈表现。凯尼曼(Kahneman D.)等人发展了这,观点,提出所有的理解都依赖参照,参照框架假设一条给定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理解图式进行解读而不同的理解图式又会被这条信息的小同框架所激发。由此可见,社会学传统强调“主要框架”对社会及社会活动的分类与架构作用,而心理学传统强调“参照框架”对个体解读社会及社会活动的方式、角度和思路的影响,两者构成框架研究的理论基础。 “框架”大致包括静态与动态两层含义。静态的框架(frame)指用以认知、理解和展示所要选择、强调和排除的内容的一系列连续的模式,这些连续的模式决定信息的组织方式,也会影响受众埘信息的理解;动态的框架(framing)指模式,卜成和运作的过程,是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电就是说,静态的框架提供了构建礼会现实的模式,动态框架则是运用某种模式进行建构的过程,两者共同构成框架研究的主嘤内涵。框架的内涵预示着框架的范式可以运用于不同学科,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摘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菲尔莫尔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 的一个分支,是认知语言学早期格语法基本思想理论的具体化与系统化形式。 框架语义学不仅重视语境及语言背景,也强调经验及环境等语义范畴 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 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 的学者也屈指可数。 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 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 也有所提及。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 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 间的一个锁链。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 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

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 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 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2]。 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二、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一核心思想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 框架语义学是一种基于框架的概念,研究词语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语言学理论。它通过构建一个个框架,对词汇和语句的意义进行解释和推理。本文将从框架语义学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撰写文章。 一、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语义学的基本概念是框架,它指的是一种认知和表达思想的基本结构。框架可以涵盖一系列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包括各种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框架语义学认为,词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特定的框架相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其所处的框架来解释。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模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词汇-框架映射:词汇与框架之间存在映射关系,每个词汇都可以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框架。 2、框架-意义映射:框架与意义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每个框架都可以映射到一组意义。 3、语境-框架映射:语境与框架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不同的语境可

能需要不同的框架来解释。 二、关键词处理 在撰写文章时,如何处理关键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的定位、提取、处理流程对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关键词定位:关键词应选择在文章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词汇,一般为主旨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提取:从文章中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应确保关键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关键词处理:对关键词进行解释和阐述,揭示其背后的框架和意义。 三、内容撰写 基于关键词和内容,可以开始撰写文章。以下是撰写文章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主题展开:以关键词为主题,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 2、句子组织:运用适当的句子结构将关键词串联起来,表达完整的

思想。 3、段落构成:每个段落应围绕主题展开,并包含关键词或其相关词汇。 4、逻辑结构:确保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四、实例分析 下面以“教育”为例,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撰写一篇文章: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包括小学和中学教育,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高等教育阶段则注重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可以是由父母亲自进行的教育,也

[语言学,框架,理论]浅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及理论框架

浅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及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形成的萌芽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源于以弗斯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并完善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因此新伦敦学派或者新弗斯学派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名词。该学派研究的鼎盛时期就是韩礼德出版其伟大著作《功能语法导论》的时期,这本书为该学派的所有语言学家提供了参照和基础。该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曾指出系统这个概念来自弗斯。弗斯是现代最先使用系统这一术语的语言学家。[1]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五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二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观点;三是伦敦学派弗斯的系统语言理论;[2] 四是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思想;五是布拉格学派的功能思想。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概念。弗斯深受其语言研究的影响,打算基于情景语境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语言学理论,以便让人们了解语境在表达意义潜势时所起的作用,但其生前未能完成这一目标,韩礼德发展了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关于系统思想,对系统进行划分,区分阶和范畴,并创建阶和范畴语法理论,而后将这个理论模式进一步发扬光大,完善为系统语法;几年后,又进行进一步补充,在系统语法中增加了功能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功能语法。 一、系统理论 (一)阶和范畴语法理论 语言中共有系统结构类别单位为四个主要语法范畴。系统用来说明一系列类似且具有同样功能的项目,出现一个项目而不是另一个项目的原因。结构是在位置上有顺序的排列。类别表示一个语法范畴,具体情况与其上一级单位的结构,如英语中的词性的分类。单位指语言中的语段所具有的语法模式。韩礼德又分别用句小句词组/短语词和语素来指代语言中的五个基本单位。四个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涉及三个有明显区别的阶,即级阶说明阶精密度阶。级阶,也就是等级体系,指由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有高向低进行移动。说明阶可以把具体语篇和范畴相联系。精密度阶用来表示各个划分的详细程度。 (二)系统语法理论 语言本身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符号系统,是一组系统化表示的源泉,也可以说是意义潜势。语言中的各个系统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系统网络,因此语言又可被称为系统的系统。在语言这个大的总系统下,包括许多的表达各种功能的详细精密的子系统。前一个系统是叶姆斯列夫提出的概念,即一系列相关选择组成的庞杂的网络,后一个系统则是弗斯所提出的概念,是在大网络中可以进行得更小单位的选择序列。[3] 系统网络中语言的分析共有四种模式,分别是项目和配列模式、项目和过程模式、词和词形表变化模式,以及项目与聚合体模式。 二、功能理论思想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xxxx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摘要: 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为我们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着重阐述了以经验主义哲学和皮亚杰(J. Piaget)的建构论为哲学基础的框架语义学,其在理论方面,基本继承了菲尔谟(Charles J. Fillmore)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具体化。 关键词: 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框架 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as a major bran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which provides us a new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 and this paper mainly express basic philosophy of Frame Semantics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hilosoph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ism, o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it inherits the basic idea of Case Grammar. Key words: Case Grammar; Frame Semantics; Frame 1.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 Fillmore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它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

框架理论

用框架理论阐释多义词“意思”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以非客观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语义学之一,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角度,对汉语中的多义词“意思”在不同句子中语义的选择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 关键词:框架理论,认知,意思 引言 在汉语词汇中,“意思”一词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并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涵义,体现了人类思维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理论的提出为观察词语意义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Fillmore 和Atkins(1992)曾经提出过,多义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词汇具有多重框架模式的现象,或者说,一个框架就是一种意义。从框架理论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是被界定在某一框架内的,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理解的过程,是根据语言使用的环境,从人类大脑储存的知识体系中选择恰当的框架(邓静,2010)。因此用框架理论分析多义词“意思”的语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框架理论简述 框架(frame),也成为认知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沈家煊,1999)。一个认知框架代表一个概念系统,而“系统中各概念相互关联的方式是:要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与它相适的概念结构;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若被引入一个语篇或一次对话,其他所有成分均可自动呈现”(Fillmore,1982)。Ungerer & Schmid(2001)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具体的、经常出现的情景所特有的知识和信念的表征,每一个框架中都包括一些框架元素,而每一个元素的出现都会激活此框架中的其他框架元素,唤起大致相同的情境。 认知框架由空位(slot)组成。被激活的框架意味着框架内各个空位被概念或实际情景中的实体所填充。这些被概念或实体填充的空位有时又被称为默认值(default values),默认值是在没有提供明确的语篇信息的情况下的空位值(slot values)(Lakoff,1987)。当认知主体接收到言语信息的刺激后,必然会激活与之对应的概念结构。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等级网络,构成了联想关系的

[语言学,框架,文本]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文本衔接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文本衔接模式 引言 自人类诞生以来,对语言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语言作为一种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语篇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人类语言的理论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篇研究的完善阶段,人们不断地对语篇进行探索。从词语的萌生,到语句的串联,研究者完美的完成了这一过渡,这也是语篇理论萌芽阶段所经历的重要时期。人类通过对语篇的抽象化的研究,完成了对语言领域的又一次突破。[1]十多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研究视角的丰富,人类对语篇的研究又达到了新的高度,人类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涉足更广泛的领域。由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新型语篇,在做语篇分析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对语篇衔接的探索,这也是系统语言学的核心部分。语言学家韩礼德在三十六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上指出: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适用的语言学应有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人类行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框架。[2]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范围 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等分支受索绪尔思想对系统功能语言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索绪尔的观点是把语言作为整体和系统的关系来研究,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这一语言思想在之后的语言学研究中至关重要,他的言论启迪了后世的语言学学者们,并为后续的语言学研究铺垫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斯将他有关系统语言学的新颖观点提出,并将当代的语言学做出了系统的总结,而他的学生韩礼德在传承他观点的同时也吸纳其他语言学派的论证,创立并壮大了当代系统功能语法。 从语言学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知晓纯理功能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意义。纯理功能包括:概念纯理、人际纯理和语篇纯理,以上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包含的三个核心功能。[3]纯理功能的挖掘有赖于马林诺夫斯基,他所提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思想,为韩礼德的语篇纯理性功能的提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韩礼德的理论是以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为基础而诞生的,而这种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都是以他的观点展开。系统功能语言语法的开端、发展与完善是从马林诺夫斯基到弗斯再到韩礼德的补充过程是时代性系统语言学最宝贵的理论文献财富。 系统功能语言学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具有实用性意义的一门学科,人们可以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化解语言问题以及大众社会的关系问题。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语言类学科,它囊括了所有语言的基础,并以一种系统化的手段将大众的语言做了细致的总结,它给大众的语言提供了理论框架的支持。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社会提供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模板,它通过流利自然的交流方式在语言意境中实现人类交际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将不同语境下人们所使用的不同语言进行合理的分析归纳,并教会人类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完成不同的表述,并最终实现语言准确传达的根本目的。 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看语篇衔接

框架、场景与视角_Fillmore语义理论认知观探源

框架、场景与视角_Fillmore语义理论认知观探源 框架、场景与视角:Fillmore语义理论认知观探源 引言: 在语言学领域中,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语义理论,试图解释和理解人类语言的意义。Fillmore语义理论作为认知语义学的 重要分支之一,探讨了框架、场景与视角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成为了该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将介绍Fillmore语义 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框架、场景与视角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Fillmore语义理论在认知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Fillmore语义理论的基本概念 Fillmore语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于20 世纪60年代提出,它试图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来揭示 语义的本质。Fillmore强调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性,认为语 义不仅仅是对应关系,更是一种认知过程。在Fillmore的理 论中,框架、场景与视角被视为其中三个重要的认知概念。 二、框架的作用 框架是指由一系列概念和关系组成的知识结构,用以理解和组织世界。在Fillmore的理论视角中,框架是对认知过程中某 一主题或概念的整体认知结构的抽象表示。例如,在“旅行”这个框架中,我们会想到行程安排、交通工具、目的地等概念。通过框架的激活和组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意义。 三、场景的作用 场景是指特定情境中的认知经验。Fillmore认为,语义不仅 依赖于词汇本身的定义,还依赖于语境中的场景。当我们使用一个特定的词汇时,我们会根据场景中的丰富信息和经验来理

解其意义。例如,当我们谈论“家庭聚会”时,场景中的元素如家人、食物、活动等,会对我们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场景是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意义的基础。 四、视角的作用 视角是指个体对于框架和场景的独特观察和理解方式。Fillmore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对于同一 框架和场景的理解和表达可能会有差异。视角受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它影响着我们在认知过程中的选择和表达。Fillmore的研究表明,视角是理解和使用语言中不 可忽视的一环。 五、Fillmore语义理论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 Fillmore语义理论在认知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该理论为认知语义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扩展了传统的语义学范畴。其次,Fillmore的理论揭示了框架、 场景和视角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启示。例如,在人机交互领域,Fillmore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 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此外,Fillmore的理论也为语言教育和翻译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 思路和方法。 结论: Fillmore语义理论通过研究框架、场景和视角,揭示了认知 过程中语义的本质和运作机制。该理论为认知语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也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了启示。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Fillmore语义理论的应用,以更 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意义

论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理论框架

论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相互关系的学科,强调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本文将详细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定义、理论框架及其在语言学领域的贡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是人们如何通过思维和认知来理解和生成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符号系统,而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它强调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语言与人类经验和认知过程的互动关系。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包括知识、信念、规则、似是而非和两面性等重要观念。 知识: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通过思维和认知来获取和组织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以图式和概念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这些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念:认知语言学语言使用者的信念系统如何影响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和解释。

规则: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生成和理解都受到一系列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例如,语法规则和词汇搭配规则都是人们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产物。 似是而非: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不确定或者间接的表达方式,这些方式有时会使得话语意义变得不清晰或者似是而非。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反映了人们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复杂性。 两面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两面性,即稳定性和灵活性。语言的稳定性体现在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语法和词汇体系,使得人们可以相互理解;而语言的灵活性则体现在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求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能够解释儿童如何习得母语,以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它强调儿童在习得语言时,将新学的语言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信念和概念结构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 语言交际:认知语言学能够解释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理解话语

框架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框架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1、框架理论 1.1 、概念最早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的是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 。在不同的阶段,Fillmore 对“框架”这个词的解释也有所不同。1975年,Fillmore 将框架定义为“语言 使用中的任何一个系统, 可以是词组, 也可以是语法规则或语法类别的选择”。1982年,他扩大了“框架”这一概念,将“图式”、“脚本”、“情景”、“观念框架”、“认知模 式”、“民俗理论” 等等都包括在内( Fillmore,1982 ;373-400 ) 。1992年,他定义框架为“一种认知结构方式” (Fillmore ,l992: 75. ) 1.2 、成分 框架的结构中包括有标记的若干槽位( slots ),槽位又由填充项( filler )填充,填充项中可以填充明示的或是隐含的信息,而隐含的信息就是默认值( default values ) 。填充项可以填充槽位从而反映出具体事物的特征。框架中任何一个成分一旦被激活,就会相应地激活框架中其他成分,最终激活整个框架。在翻译过程中,默认值是个很重要的 信息,它往往牵涉到译者对源语的理解程度。例如:“狐狸” 这个词在一般情况下的默认值是精明、狡猾。但是在“她是一只狐狸”这个句子中,“狐狸”的默认值就变成了“漂 亮、勾引人”。

2、框架理论下的翻译策略 2.1 、框架转换框架转换,就是译者将源语的框架直接用其对应的目 标语框架的转换。使用条件是:目标语的框架能够全部或基本上反映出 源语的信息,并且与源语的语法结构一样。框架转 换是应用地比较广泛的一种翻译策略,它能真实地再现源语的特征。 例如,在“人生是场旅行”这个句子中,译者可以将“人生”框架装 换成“ life ”, “旅行”装换成“ journey ”, 达到翻译的对等。因为“旅行”在中文中框架默认值是:路 、风景、交通工具、人。英语中的“ journey ”默认值成分与之类似:road,scenery,traffic means and people and so on. 所以原文和译文 是可以进行框架转换的。 但由于词语本身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框架转换 的时候,译者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例如:汉语里的“龙”与英文里的“ dragon ”框架对等,但是在翻译的 过程中,由于被赋予的文化内涵不同, 两者不能进行互换。在汉语中,“龙”表示“尊贵”、“权利”、“威望”。但在英美国家中,“ dragon” 常常表示的是 “evil,disaster,monster ”. 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

建构政治语言学理论框架

建构政治语言学理论框架 【摘要】语言的政治问题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人类从未停止对语言与政治关系的探索。语言可以被看作是政治环境的指针,是直接改变政治的驱动力量。本论文通过对语言政治与政治语言的定义,政治语言学理论研究回顾两方面的评述,思考构建政治语言学理论框架。 【关键词】语言政治与政治语言,语言政治学,语言政治学理论框架 0.导言 语言与政治的关系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学者中得到广泛认同(John E. Joseph)。语言与政治的关系在西方学者眼中有时被看作是最具争辩性的理论领域。本论文以语言具有政治维度这一假设为基础,从语言政治与政治语言,政治语言学理论回顾,评述各国学者对政治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思考构建政治语言学理论框架。 1.语言政治与政治语言 语言政治,一般是指通过语言规划来实现国家的统一或分裂、民族的融合或本土化,加强社会控制和促进政治变革等等,也就是把语言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薄守生,2008)。语言政治,主要体现为语言领域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和政治的关系。 政治语言(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or political language),也称政治语篇(political discourse/text)。包括:1) 政治家和其他政治参与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交际;2) 选举者和报纸专栏作家这类非政治家和这些政治家的交际;3) 新闻报道、社论和讨论政治的其他媒体就这些政治家和他们的活动所进行的交流。 2.政治语言学理论研究回顾 语言政治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Nicholas Xenos,1988)。真正提出语言政治问题却是近些年来的事情,1987年Geis 出版《政治的语言》自称是第一由语言学家撰写的政治语言分析著作。政治语言研究从此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欣欣向荣的发展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Uldis Ozolins (1996)在《语言政治与政治现实》中认为语言与政治的研究视角可分为三个,即:一,社会视角:分析具体的语言运用和态度;二,文化视角:分析语言在文化语境下的意义;三,语篇分析视角:通过语篇分析语言态度。2006年,John E. Joseph 发表著作《语言与政治》。全书共分七部分,从宏观上集中讨论了语言选择与民族认同,语言帝国主义,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弱势语言等问题,从微观上解析了性别语言,禁忌语,修辞,政治宣传语,新闻语篇分析等问题。

语言学自治论和模块论简介

语言学自治论和模块论简介 语言学自治论和模块论是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框架,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将对这两个理论进行简介,并探讨它们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语言学自治论 语言学自治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智力模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非后天习得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自己的规则和结构,研究者应该将其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的一部分。 在语言学自治论中,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人类语言都共享一些基本的语法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通过研究这些普遍规律,我们可以揭示出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语言学自治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和推导。乔姆斯基提出了生成语法的理论,强调语言的结构是通过一系列生成规则生成的。他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通过遵循这些生成规则来实现的。 语言学自治论的理论框架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法。

它对语言的结构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语言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模块论 模块论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类思维是由多个独立的认知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负责处理特定的认知任务,并且相互独立地工作。在模块论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认知模块,与其他认知模块相互独立。 模块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人类思维是分布式的,不同的认知任务由不同的模块完成。每个模块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运作规则,相互之间不会干扰或依赖。在这个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认知模块,负责处理语言相关的认知任务,如语音理解、句法分析和语义理解等。 模块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和神经科学技术来探索人类思维的模块化结构。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不同认知任务在大脑中的活动模式和神经基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独立性。 模块论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语言加工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强调不同认知任务的独立性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语言学自治论和模块论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框架。语言学自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主张语义来源于人的经验活动,来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语义与框架密不可分,词汇激活框架,框架确定词语的特殊意义。在翻译中,学生往往拘泥于词语的概念意义而滑入翻译误区,背离了源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因此翻译教学中,要借鉴框架语义理论指导学生对词语、句子及语篇的理解,确切翻译。 【关键词】语义框架理论翻译教学 一、框架理论 框架是一个概念系统,而概念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语言本身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但当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下意识地运用认知资源激活大脑中预设的网络引起各种认知活动,协调各种信息,创立各种映射,从而构成一个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框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认知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所以认知语言学的最终目的是阐释认知的过程、概念框架和推理能力以及语言是怎样折射它们的。 框架理论实际上是知识再现的一种方式。F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并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Fillmore把框架理论看作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认知理论,认为框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表达情境或事物状态的特征;二是独立于语言表达手段。语言交际中,仅用抽象的词典语义无法完成言语理解,受话者必须通过自身的语义框架理解言语。 二、框架语义理论下的翻译教学 意义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核心。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心智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将一种语言转述为另一种语言的认知活动。中西译论及翻译实践都告诉我们,翻译与意义不可分,“翻译即译意〞。然而翻译教学的现状却是多数翻译初学者拘泥于外表结构,一味死嚼,翻译出的东西使得读者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云。总体来看,误译包括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 语义误译 例1:Mary ran to the police station to report a story. 误译:玛丽跑着去警局汇报故事。 例2:On employment,the boss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their statistics instead of their experience. 误译:招聘时,老板更加看重的是统计数据而不是经验。 例3: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pupil,so Jack couldn’t feel very well. 误译:他的学生出事了,所以杰克感到难受。 上述译文之所以出现翻译错误,一是学生对源语言的认知框架构成和背景知识知之甚少,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义;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框架处理词义,不擅长通过复杂的推理来解码词义。我们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来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例1中的“警局〞激活的框架应是“罪犯〞、“案件〞、“警察〞等,那么to report a story 就不可能

框架理论的名词解释

框架理论的名词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框架这个词,比如我们会说某个问题的“框架” 是什么,或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思考的框架”。然而,对于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和定义,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将解释和探讨框架理论的概念,并深入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更加明确地定义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浙瑞斯基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思维和理解是通过建立和运用各种认知框架来 实现的。简单地说,框架理论指的是人们脑子里存储的一种思维结构,用于理解和解释世界。这些框架是通过个人的经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交往而形成的,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框架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是对特定概念的基本认知结 构和逻辑组织的表达方式。以“爱情”为例,我们每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成长,对于爱情的经历和看法也不同。这些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形成了我们对爱情的概念框架。而这个概念框架又会影响我们对于爱情的思考和行为。 框架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动态性。框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 人的经验和学习而演变和变化。人们在解释和理解世界时,会根据自己的框架进行思考和推断。但当遇到与现有框架不符合的信息时,我们可能会经历认知冲突,我们需要调整或改变我们的框架来适应新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时候需要接受新的观念或改变旧有观念的原因。 框架理论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在语言学中,框架理论被用来解释语言的意义和语义。根据框架理论,我们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是基于概念框架的交互和启发。在心理学中,框架理论被用来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信息,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在社会学中,框架理论被用来研究社会认知和社会行动,例如如何形成和传播社会思潮和观念。在政治学中,

Fillmore框架理论浅析

Fillmore框架理论浅析 Fillmore框架理论是语言学中一种描述语言结构的方法论。本文将对Fillmore 框架理论进行浅析,并介绍其应用。 Fillmore框架理论概述 Fillmore框架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提出的,用于描述自然语言中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结构。该理论着重于从句子的构建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强调语言结构是由词汇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的。 Fillmore框架理论基于“框架”一词,指的是在某些语言结构中,有一些特定的要素构成的结构,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语言的意义。框架本身并不规定具体的词汇或语法形式,而是会根据具体的语言形式和上下文不同而变化。 具体而言,Fillmore框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核心要素(core elements),包括动作者、客体、工具等,是引起某个特定领域事件发生的基本要素; •周边要素(peripheral elements),包括时间、地点、方式等,对基础要素的描述和补充,同时也有助于获得更全面的意义; •语境限制(contextual restrictions),指在某个特定框架中,一些要素的出现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框架下,同样的句子可能需要其他的要素限制。 Fillmore框架理论的应用 Fillmore框架理论的一大应用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通过对自然语言结构的描述和理解,能够实现自动化文本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应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 此外,Fillmore框架理论还在实际语言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其中几个领域。 语义角色标注 语义角色标注(Semantic Role Labeling, SRL)是指在一段文本中自动地为每个词汇标注其在句中的语义角色,例如动作者、客体、接受者等。Fillmore框架理论提供了一种描述这些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因此广泛应用于SRL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试论应用语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

试论应用语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 试论应用语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 摘要: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М.В.Всеволодова在功能交际应用语言模型框架内提出的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描述了该理论在句子三个平面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从所指层、交际层、语义层和形式层四个平面研究话语句是应用语言模式中句子模型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将话语句看成一个多平面的整体能够建立起具有极大说服力的句子语言模型,能够形成解决一定交际任务的句子转换规则。 关键词: 功能交际应用语言模型;句子;话语句; 三个平面理论;四个平面理论 1.引言 在语言学中对句子的多层面的研究起源于捷克语言学家Фр.Данеш (Frantishke Danesh),他在《句子三个平面的句法研究》[1964]一文中提出了“从三个层次的不同角度研究句子”的思想,即从语义、句法、交际三个平面研究句法。这一思想被俄罗斯语言学家Л.П. Ломтев [1979], А.Е. Кибрик [1979], В.А. Белошапкова [1977]等继承并发扬,其中Белошапков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项式”理论,指“在句法学研究中,存在三个不同的研究侧面,亦可称作句法结构中的三种机制:结构机制(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语义机制(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和交际机制(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这三种机制(侧面)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构成了整个句法学研究的完整系统。”[杜桂枝,2000:118] 三个平面理论在现代汉语言学界也得到广泛应用。提倡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相区分又相结合的代表人物有胡裕树、范晓、胡附、文练等*。 任何语言学理论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其传承性。句子的三个平面理论也是如此,亦在继续不断地完善着。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就是在三个平面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下面我们就详细阐述М.В.Всеволодова*在功能交际应用语言模型框架内提出的句子的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