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作者:商莉君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12期

【摘要】概念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框架语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为翻译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译者完成更有效的传递任务。本文结合框架语义理论,尝试分析一项具体的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法。

【关键词】框架语义;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

【作者简介】商莉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从Charles Fillmore提出框架概念到Taylor对框架语义学的进一步探索,框架语义这一意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成为了包含个人知识经验和社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动态理论。Mary Snell-Hornby最早提出了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之后用框架理论解决具体翻译问题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从框架语义理论看翻译活动

框架概念源于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Fillmore首次将这个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就是语项在理解者脑中唤起的一个“心理画面”。Taylor在探讨框架语义理论时提出意义的获取在于特定文化群体在特定情景中参照个人经验和社会知识等背景知识体系做出预判。Snell-Hornby指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将自己脑中的原型场景抽取一部分制作出当前场景,译者则从当前场景出发推导出原文描述的场景,再结合译者自身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根据自己推导出的场景选择适当的框架和视角并用译语表达出来。通过分析译者场景的推测和视角的定位等动态认知过程能够指导译者运用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攻克难点完成任务。

二、隐喻翻译

隐喻翻译一直以来是翻译任务的难点之一,当译者需要处理原语与译入语文化不匹配或缺省现象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隐喻的构成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其语言特点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从框架语义角度来看,虽然本体和喻体在理解者脑中所唤起的框架有所不同,但理解者可以通过聚焦两个框架语义特征中的重叠项实现框架跳跃并完成意义识解。隐喻有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如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看则可分为形象性隐喻和概念性隐喻。形象性隐喻的构成基于两个具体事物的外部相似性,而概念性隐喻是为抽象概念提供具体物体或结构的映射。在面对两种语言的文化缺省现象时,理解者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到抽象概念完成框架转移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有效完成传递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

三、框架借用法

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某些概念隐喻的文化限定性,这就意味着译者无法简单地将此类隐喻框架直接移植译入目的语中。原文中的文化限定性概念隐喻及其映射关系对于原语理解者来说识解并不困难,译者在对原语社会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也能唤起相应的隐喻框架并顺利推导出该隐喻映射关系,但原语隐喻在译语理解者脑中所唤起的框架场景可能与原语理解者截然不同,从而阻碍译语读者对隐喻意义的识解和推导。

框架语义学为译者应对此类隐喻翻译任务提供了指导方向。Fillmore曾提出框架借用法来解决讲话者的新图式无法在理解者脑中唤起相应认知框架的状况,此时讲话者要转换语言表达。该策略可以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解决文化限定性概念隐喻的翻译问题。原文隐喻会在译者脑中唤起一个框架让译者也是原文理解者推测出原文场景,译者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知识储备进一步推导出隐喻框架中的映射关系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目的域或概念域。概念域就是原隐喻的抽象概念所在,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原文的映射关系在译语中可以并不存在,或者说原文读者无法在隐喻框架中推导出正确的概念域。译者在试图解决这种文化限定的制约因素时可以充分调动译者自主性,在译语文化中寻找能体现原文隐喻映射关系的译文隐喻。隐喻是译者主动做出的再一次喻化,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自由度有限的,译者的再次喻化需改变映射关系中的源域,借用译入语文化中具有与原文隐喻相同概念域的隐喻关系完成框架的转换。

例如:“A company only sees customers as dollar signs.”原文中的dollar signs如果直译为“美元符号”,由于文化差异性,中国读者脑中所唤起的框架可能只限于有美元、钱上的符号等特征的金钱框架,却很难识别到原文词语所具有的隐喻映射关系。译者可以借用汉语中“冤大头”的隐喻表述再现这种映射关系,“冤大头”不仅可以在译文读者脑中唤起主框架“钱”,其框架内容还包含“花冤枉钱”、“盲目购买”等语义特征,使译文读者能够顺利推导出与原文隐喻类似的映射关系完成意义识解。在该策略的指导下,商务英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诸如“straitjacket”可借用汉语的“紧箍咒”框架,“getting on to the housing ladder”可借用“攀高枝”框架完成翻译传递。

四、结语

框架语义学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并涵盖了理解者自身经验和社会知识储备形成了一种动态的意义识解理论,并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指导。概念隐喻翻译的任务难点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下找到突破口,借助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视角和焦点的概念,使原文隐喻的映射关系更有效地传递至译语中并被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 Fillmore,Charles J.and Beryl T.Atkins.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M].In:Adrienne Lehrer and Eva Kittay(eds).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J].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1992:75-102.

[2]Snell-Hornby, M.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88:79.

[3]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42(1):66-71.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隐喻在英语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在英语翻译中对隐喻有更好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翻译效果。文中对隐喻进行了解读,同时对隐喻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翻译失真的情况发生。 标签:隐喻;翻译;策略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在西方人们很早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文化交流中,它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同时,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忠于原文的思想和风格,又能让人很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策略。隐喻的翻译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深刻理解原文当中的隐喻手法,又要恰当美妙地在译文中体现,这样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思想,同时又能让读者觉得浅显易懂。 1. 隐喻的定义 牛津字典对隐喻定义为: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名称恰当地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名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法》中给隐喻的实质就是一种借代。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思考和感受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模式。 2. 隐喻的分类 2.1 修辞隐喻。 如果从修辞角度来定义隐喻,那么隐喻只是一种修辞工具,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并强调其在诗歌中的作用。这种传统的修辞隐喻理论虽然有不足和缺陷之处,但是却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研究隐喻现象的重要视角,它也为后来新的隱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参照物。 2.2 认知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件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件事物。人类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人们日常的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都是隐喻性的。他们将隐喻看作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认知隐喻引入了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来研究认识世界。 2.3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由Haliday提出,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也是一种相互转换,是用

翻译中的框架操作

翻译中的框架操作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或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框架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译者将原文中的信息结构化,并在目标语言中重新构建一个与原文相似的框架,以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易于理解。 框架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理解原文:在框架操作之前,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包括对单词、短语、句子等各个层次的理解。这是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基础。 2.分析原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语法结构、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各个方面的分析。这有助于确定原文中的信息结构和框架。 3.选择目标语言框架:在分析原文之后,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以重新构建原文中的信息结构和框架。这个框架应该与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相符合。 4.重新构建框架:在选择好目标语言框架之后,译者需要将原文中的信息重新构建到这个框架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逻辑关

系、顺序、重点等各个方面的安排,以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和易于理解性。 5.校对译文:最后,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校对,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不流畅等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框架操作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它可以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深入理解原文、分析原文、选择合适的框架、重新构建框架并对译文进行校对,译者可以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的语义框架。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自动理解自然语言文本,这就需要进行语义分析。语义框架是一种用于描述概念、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框架体系。在机器学习中,常见的语义框架包括基于本体的语义网络和基于规则的语义解析等。这些框架体系通过定义概念、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帮助机器理解文本含义。 在进行语义分析时,我们需要应用一些认知操作。首先,需要进行文本预处理,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等。这些操作可以帮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隐喻翻译策略的框架语义视角诠释:框架借用 作者:商莉君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12期 【摘要】概念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框架语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为翻译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译者完成更有效的传递任务。本文结合框架语义理论,尝试分析一项具体的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法。 【关键词】框架语义;隐喻;翻译策略;框架借用 【作者简介】商莉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从Charles Fillmore提出框架概念到Taylor对框架语义学的进一步探索,框架语义这一意义理论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内容,成为了包含个人知识经验和社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动态理论。Mary Snell-Hornby最早提出了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之后用框架理论解决具体翻译问题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从框架语义理论看翻译活动 框架概念源于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Fillmore首次将这个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就是语项在理解者脑中唤起的一个“心理画面”。Taylor在探讨框架语义理论时提出意义的获取在于特定文化群体在特定情景中参照个人经验和社会知识等背景知识体系做出预判。Snell-Hornby指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将自己脑中的原型场景抽取一部分制作出当前场景,译者则从当前场景出发推导出原文描述的场景,再结合译者自身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根据自己推导出的场景选择适当的框架和视角并用译语表达出来。通过分析译者场景的推测和视角的定位等动态认知过程能够指导译者运用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攻克难点完成任务。 二、隐喻翻译 隐喻翻译一直以来是翻译任务的难点之一,当译者需要处理原语与译入语文化不匹配或缺省现象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隐喻的构成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其语言特点是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从框架语义角度来看,虽然本体和喻体在理解者脑中所唤起的框架有所不同,但理解者可以通过聚焦两个框架语义特征中的重叠项实现框架跳跃并完成意义识解。隐喻有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如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看则可分为形象性隐喻和概念性隐喻。形象性隐喻的构成基于两个具体事物的外部相似性,而概念性隐喻是为抽象概念提供具体物体或结构的映射。在面对两种语言的文化缺省现象时,理解者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到抽象概念完成框架转移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有效完成传递是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

隐喻诠释学

隐喻诠释学: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从利科的隐喻理论谈起 汪堂家 隐喻是语言之谜,是意义之谜。自古以来,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和诗学的对象,在一段时间里也曾是哲学的对象。在古代,正是在隐喻问题上,哲学与修辞学分道扬镳;在今天,隐喻成了哲学与修辞学的共同话题。隐喻诠释学的产生则实现了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 一、对修辞学的两种哲学态度 修辞是晓人动人的艺术。作为研究这种艺术的学问,修辞学像哲学一样古老并与哲学有过同源关系和密切的互动。这一判断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西方。 就西方而言,修辞学曾与语法和逻辑并称“三科”,它是对人进行基础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开展哲学论辩的基本条件。到了亚里士多德时代,修辞学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利科曾经断言:“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构成了从哲学出发将修辞学制度化的最辉煌的尝试。”(Ricoeur , 1997, p.16 ) 然而,出于对修辞的作用的不同认识,西方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对修辞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使得“修辞学既是哲学最古老的敌人,又是哲学最古老的盟友。之所以说它是哲学最古老的敌人,是因为巧妙言说的艺术始终不再理会真实的言说,以对产生劝说效果的原因的认识为基础的技巧给那些完美地掌握这门技巧的人提供了非常可怕的权力:这是一种不要实物而支配语词的权力,也是通过支配语词而支配人的权力” (同上, p.15 )。柏拉图是把修辞学作为哲学的敌人的最大典型。他声称,修辞既不利于追求公正,也不利于探索真理,因为修辞是产生错觉和假相的艺术,研究这门艺术的修辞学是在以精巧的方式守护谎言的世界和虚伪的世界。在《斐多篇》(271c)、《高尔吉亚篇》(49a-458c)中,柏拉图极尽对修辞进行攻击之能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这个激烈反对修辞的人恰恰是最善于利用修辞手法的人。这也许是由于他坚信,如果有什么修辞学,那种修辞学就是辩证法本身即哲学。柏拉图反对修辞学的最大理由是,修辞是以巧言代替真言,以矫饰代替真相。 进入近代以后,除帕斯卡尔和伏尔泰之外,哲学家们对修辞学纷纷提出批评。霍布斯声称,修辞是自欺欺人,是通过玩弄语词而滥用语词。洛克则宣布,“修辞学……是错误和欺骗的最大工具”。(洛克,第497页)莱布尼兹亦说,“即使是修辞学上的比喻词藻本身,要是使我们强以为真时也就变成了诡辩”。( 莱布尼兹,第112页) 但是,修辞学在18世纪的衰落与其说是因为受到外来的批评,不如说是它自身造成的。正如利科所说,修辞学在19世纪中叶已经变成一门“死学科”,那时大学基本上不再教授修辞学,但我们只要看看18世纪修辞学的状况,就会明白修辞学为何会走向死亡。那时修辞学已经被归结为对修辞格的研究以致修辞学成了比喻学,而比喻最终又被归结为隐喻、换喻与提喻这三种修辞格。这样一来,修辞学成了植物分类学式的东西。修辞学自己主动切断了与哲学、逻辑学和诗学的联系:它不再关心自身以外的东西,也不想借用其他领域的方法,更不想追问自身概念的合理性。修辞学的历史乃是不断萎缩的历史,修辞学在被归结为它的一个部分时也同时丧失了通过辩证法把它与哲学联系起来的纽带;随着这种联系的丧失,修辞学变成了一门不定型的无用的学科。当将修辞格进行分类的兴趣完全取代了给广泛的修辞学领域赋予生机的哲学观念时,修辞学也就死亡了。( Ricoeur , 1997, pp.3-14 )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沉寂之后,西方学界掀起了重建修辞学的运动。在20世纪下半叶,不仅开始出现一批新修辞学家,而且有部分哲学家参与到重建修辞学的努力中。有的学者(如Prieto和Ch.Muller)甚至引入了统计学方法来探讨修辞格问题。早在1964年,罗兰·巴尔特就主张“用结构主义方法重新思考修辞学的问题”( Barthe, pp.82-100 )。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所谓的新修辞学派的诞生。狭义的新修辞学就是指比利时列日(Liége)学派提出的修辞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在结构语义学的基础上,更新了古典修辞学的分类学计划,而且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概念,如,“修辞学零度”、“义位转换法”、“修辞学间距”等等。它明确提出把隐喻建立在形象化表达的概念基础上并试图建立一种形象化表达的修辞学。按列日学派的看法,“隐喻严格说来并不是意义的替代,而是对一个词项的语义内容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两种基本活动——义素的补充与隐匿的结合。换言之,隐喻是两种提喻的产物。”( Dubois et al., p.106 ) 通过对隐喻问题的思考,哲学与修辞学重新找到了彼此的交汇点。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波格勒(O.Pggeler)、阿多尔诺、罗蒂、利科、德里达等人都对修辞学表现过极大的热忱,对隐喻问题的关注无疑是产生这种热忱的动力。20世纪的科学哲学也出现了修辞学的转向。伽达默尔甚至断言“哲学就是修辞学”。19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讲演,题为“修辞学与诠释学”。在他看来,理解与解释是诠释学与修辞学的共同领域,这两个学科原本是同根同源的。在当代众多的哲学家中,伽达默尔可能是强调哲学与修辞学合流的最极端化的例子。由于他模糊了哲学与修辞学的区别,他自然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 实现哲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次主要事件是1978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以“隐喻:概念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航空英语半技术词一词多义现象及汉译策略探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航空英语半技术词一词多义现象及汉译策略探究 作者:吴云涛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8年第04期 摘要:半技术词(semitechnical word)或次技术词(subtechnical word)是科技文体中应用最广的词,有学者认为,科学思想和技术内容的展开主要依靠半技术词来实现。在航空领域,英语半技术词汇呈现出体量大、词频高、跨学科、多义性、语义负荷低等语用特征。尽管多数半技术词汇没有形成严格的体系,但其词义往往取决于专业内容和词的联立关系,这种联立关系即行业背景下的语义框架。对于航空英语半技术词汇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运用框架语义学的视角加以描述阐释,为译者术语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认知基础,进而为此类术语的翻译决策过程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半技术词,一词多义 中图分类号:V;N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4.007 Abstract: Semitechnical words, or subtechnical word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word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ought and technical content mainly relies on semitechnical words. In the field of aviation, the semitechnical vocabulary in English presents pragmatic features such as large volume, high frequency,interdisciplinary, polysemy and low semantic load. Although most of the semitechnical words do not form a strict system, their meanings often depend on the professional content and the interconnection with adjacent words. This kind of dependence or interconnec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semantic framework in the industry context. For ubiquitous polysemy in the vocabulary of aviation English, it is easy to be describ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framework semantics, which provides a cognitiv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terminology knowledge system, and thus provid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or in his/h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such terminology. Keywords: frame semantics, semitechnical words, polysemy 引言 术语是表达概念的符号,一般具有单义性的特征。在特定的领域内,每个术语都有确定的意义和译法[1]。在航空英语中,其术语体系除包含诸多单义术语之外,还包括许多同形异义词:既有跨学科出现的频率很高的独立于术语的半技术词(次技术词),也有不少语义负荷低但受限于特定语义场景框架的纯技术词。其中,以半技术词汇最为典型,需要专门梳理。笔者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诗词翻译研究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诗词翻译研究 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视角,对比于谦《石灰吟》的英译本,论证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的重合、包容、相交及独立的框架关系,探讨框架语义学对古诗词英译的运作机制。 标签:框架语义学框架关系古诗词翻译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如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李宏、王寅,2005)、认知体验的等值翻译研究(宋德生,2005)、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力(萧立明,2005)。这些研究从宏观角度诠释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亦开始用框架语义学等具体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如俞荷晶(2008)从框架语义学角度论证了翻译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刘国辉(2010)阐释了翻译“三步曲”中框架语义认知的重要性,轩志峰(2011)则论证了框架语义学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的功能,讨论了翻译中语义框架重现、再塑等问题。尽管如此,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探究英译的具体运作机制的文献并不多见,对古诗词的英译实证对比研究则更少。本文以古诗词《石灰吟》的英译实践本为例,着重探讨框架语义学在古诗词英译中的运作机制。 二、框架语义学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为人们理解和描述词项(lexical item)意义及语法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强调,对词义的描述,首先依赖于概念构建,因此,概念构建为词在语言和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及动因(Johnson et al,2001)。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成果。框架可以是任何一个概念体系,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该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换言之,该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其他概念。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一个经验范畴,而该范畴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语境是由该词的某个典型用法的多个方面决定的。用框架语义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和分析还涉及到原型(prototype)和视角(perspective)等重要概念(Fillmore,1982)。Fillmore(1977)把定义和意义理解所依靠的框架称为“原型”,而范畴、背景、语境等概念皆通过原型来理解。语言意义因框架而来,框架本身亦由语言唤起,语言形式相当于观察整体画面的一个“视角”。 总之,框架语义学从认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等因素,为意义的形成提供全面、整体的解释,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人工智能、词典编纂、话语分析、语言习得等领域。(邓静,2010)

基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网络用语的汉译-英翻译的应用及意义

基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网络用语的汉译?英翻译的应用及意义 网络用语在使用中具有认知隐喻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网络用语翻译时不但要考虑语言翻译的真实度还要切合语言所使用的具体环境,以达到译文与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情境、意义以及形式上的完整统一。认知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得到广泛应用,汉译英翻译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真实贴切就要重视认知隐喻的重要性。本文笔者基于认知隐喻视角下,从网络用语汉译英翻译的应用及意义出发,详细介绍了网络语言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标签:认知隐喻;对等翻译;汉译英;网络用语 一、认知隐喻与网络用语之间的关系 隐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同时还是一种认知手段。对于隐喻的理解不仅是依赖于当前的语言环境,更加成为网络语言中主要特征,因此,遵循隐喻角度来理解网络语言的含义需要依据语境特点。此外,隐喻由于具有修辞手法和认知手段两大功能,因此,通过这两种功能体现为说话者和听话者营造看待事物的新角度和新意义。网络用语是指凭借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体平台,在网络社交上所使用的语言。简单地说网络语言是语言在网络中的变体,即多媒体方言。使用网络语言可以丰富人们的社会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逐渐改变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网络词语使用中,隐喻的两大功能的作用更为显著。 运用隐喻的手法,创造出词语新的概念和意义,与此同时还通过隐喻手法来实现新事物的认知,进而实现新理论的建立,最终实现对人类认知结果和认知方式的影响。因此对认知隐喻影响下而形成的网络用语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义。网络用语的发展和壮大是多元化语言快速发展的结果,网络语言具有非正式、口语色彩较强的特点,比较容易记忆和深入人心,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出现频率较高。在网络语言发展中,隐喻作用较为明显。 例如,“潜水”原意是指为了进行水下打捞、修理、勘察以及水下施工作业而在水下进行携带工具或者不携带工具的活动,后来经过发展,潜水已成为一种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休闲娱乐活动。在网络语言中多指在不表露身份和他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地进行留言和共享信息查看的行为。“马甲”原意指一种无袖上衣,现意为一人在同一个网络论坛中注册含两个以上的ID,并且同时使用,知名度较高或者相对来说比较常用的称为主ID,其他的不常用的或者知名度不高的ID称为马甲。“灌水”原意指将水倒水容器中去,现多指在论坛中发表文章。“886”原意指数字八百八十六,现意指再见。这种网络语言在使用中可以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达到语言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网络世界的了解。目前这样的网络词汇较多,比如“虾米”“酱紫”“蛋白质”等,这些词语借助隐喻手法,实现了原词语领域到目标词语领域的映射,在实现新事物认知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框架语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主张语义来源于人的经验活动,来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语义与框架密不可分,词汇激活框架,框架确定词语的特殊意义。在翻译中,学生往往拘泥于词语的概念意义而滑入翻译误区,背离了源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因此翻译教学中,要借鉴框架语义理论指导学生对词语、句子及语篇的理解,确切翻译。 【关键词】语义框架理论翻译教学 一、框架理论 框架是一个概念系统,而概念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语言本身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但当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会下意识地运用认知资源激活大脑中预设的网络引起各种认知活动,协调各种信息,创立各种映射,从而构成一个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框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认知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所以认知语言学的最终目的是阐释认知的过程、概念框架和推理能力以及语言是怎样折射它们的。 框架理论实际上是知识再现的一种方式。F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并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Fillmore把框架理论看作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认知理论,认为框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表达情境或事物状态的特征;二是独立于语言表达手段。语言交际中,仅用抽象的词典语义无法完成言语理解,受话者必须通过自身的语义框架理解言语。 二、框架语义理论下的翻译教学 意义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核心。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心智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将一种语言转述为另一种语言的认知活动。中西译论及翻译实践都告诉我们,翻译与意义不可分,“翻译即译意〞。然而翻译教学的现状却是多数翻译初学者拘泥于外表结构,一味死嚼,翻译出的东西使得读者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云。总体来看,误译包括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 语义误译 例1:Mary ran to the police station to report a story. 误译:玛丽跑着去警局汇报故事。 例2:On employment,the boss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their statistics instead of their experience. 误译:招聘时,老板更加看重的是统计数据而不是经验。 例3: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pupil,so Jack couldn’t feel very well. 误译:他的学生出事了,所以杰克感到难受。 上述译文之所以出现翻译错误,一是学生对源语言的认知框架构成和背景知识知之甚少,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义;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框架处理词义,不擅长通过复杂的推理来解码词义。我们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来启发学生,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例1中的“警局〞激活的框架应是“罪犯〞、“案件〞、“警察〞等,那么to report a story 就不可能

目的论视角下《围城》的隐喻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围城》的隐喻翻译 作者:周露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1年第05期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并为其增添了不少美学价值。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随处可见,可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殊不知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本文以弗米尔为代表的目的论的指导下,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出发研究《围城》英译本中具体的隐喻汉英翻译实例。 【关键词】目的论;隐喻汉英翻译;《围城》 【作者简介】周露,武昌首义学院。 一、引言 《围城》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以风趣犀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众生百态图,尤其是将国难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千般滋味描述得淋漓尽致。书中有许多讽刺但不乏幽默的隐喻,让读者感受到钱钟书先生的博学智慧及幽默风趣。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翻译的英文版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已被收入英国企鹅经典文库。《围城》中有大量的隐喻语言,其对应的英文译文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围城》中的隐喻大多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果只采取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目标语读者可能会难解其中奥义。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隐喻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隐喻翻译也不例外,本文将在目的论视角下以目的论三原则为切入点探究《围城》隐喻翻译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三原则 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由德国学者Katharina Reiss, Hans J. Vemeer,Justa Holz - Manttari和Christiane Nord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并非从方法论入手,而是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思考“为什么要翻译?”。Ve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在目的論三大原则中目的性原则是核心原则,指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而译文文本应为这个目的服务。目的性原则有三个基本假设。第一是文化之间的翻译互动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第二是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翻译目的会发生变化;第三是目的性原则可能会模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概念联系。

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谈《水浒传》三个英译本动物隐喻的翻译.doc

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谈《水浒传》三个英译本动 物隐喻的翻译 隐喻是中西方语言学、翻译学和哲学等领域研讨的热点话题。隐喻研究发端于西方,可谓源远流长,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以及多学科的研究阶段。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基石,汉语和英语都蕴含了丰富的隐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基石,隐喻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文化特征。 对隐喻进行中西跨文化研究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动物隐喻是把动物作为喻体的隐喻,在汉语和英语中,动物隐喻普遍存在。 动物隐喻是《水浒传》的一大鲜明特色。《水浒传》以故事生动、人物鲜明、语言活泼著称,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广为传播。 在小说中,不时会发现令人印象深刻而饶有兴味的动物隐喻。动物隐喻与小说的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巧妙地融合,为小说增添了独特而浓厚的文学与艺术韵味。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水浒传》的三个英译本(赛珍珠、沙博里和登特.杨父子译本)中的动物隐喻。本文采取实证法和比较法,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 从原文中选取含动物隐喻的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作为实例,采用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抽样对比分析,从而探寻译者的翻译规律,探究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以及译本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向度。本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回顾并分析隐喻研究、隐喻翻译研究和动物隐喻翻译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创新与必要性。

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分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以及纽马克提出的七个隐喻翻译方法。第四章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方法,对《水浒传》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中的动物隐喻进行三个译本的抽样对比分析。 第五章以三个译本中的译者序言为基础,分析译者希望采用的和实际采用的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提出兼顾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并在二者之中有所侧重,使二者相互促进的翻译策略。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三个译本的动物隐喻翻译策略,明确本文的结论,提出本文的不足和需要弥补之处。

[论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概念隐喻理论框架

[论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概念隐喻理论框架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的定义,隐喻是“词语从常用意义到新意义的转换”。在这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下,其他的许多语言表达形式,如寓言、提喻、转喻等都可以认为是具有隐喻性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术语,这些语言表达形式都体现了词汇本身指代意义在语义和逻辑上的变化。隐喻性语言,在字面指代意义的基础上,通常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和变化,无法从这些语言表达的字面形式预知其隐含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等比喻性表达的时候必须经历两个过程。首先,领会源语言中隐喻的比喻意义。其次,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对应的意义表达方式。 2、隐喻的文化意义 《大英百科全书》对文化给出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探讨了文化和隐喻的关系,认为“文化从某种角度说,是表达现实的隐喻的集合体”。人正是通过构建于现实基础的隐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特定文化中的人使用特定的语言反应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特定的态度。因此本文在认知的框架下探讨隐喻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存在文化差异的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因而导致翻译的困难。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的大小。 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在不同文化之中,环境、气候、社会发展历程等因素可能截然不同,但是,从本质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共同的生物发展史。人类所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各有不同,但亦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存在着表达相似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英隐喻翻译 摘要: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根底,对汉英隐喻翻译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语境观和最正确关联探究汉英隐喻的翻译方法,旨在对隐喻翻译研究有所奉献。 关键词:隐喻翻译关联理论最正确关联语境假设交际 一、引言 隐喻跟明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喻词就能到达比喻的效果。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对等的隐喻,例如:在英语中形容人外表温柔、内心阴险狡猾的时候会用“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在汉语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即“披着羊皮的狼〞,这两句话在内容和表达形式都极为相似。但是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汉英对于同一现象会用完全不同的隐喻,例如:汉语中形容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点的人就充当主要角色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那么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表达相同的意思。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 法国社会认知学家Dan 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发表了?关联:交际与认知?,在该著作中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原那么: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正确关联性。最大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尽可能付出小的努力而得到最优的语境效果。 Gutt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述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能解释一切翻译现象〞。译者首先要结合原语信息对原语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作出正确的推断,然后在译入语中选择能准确传达原语交际者信息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实际上扮演了说话者的角色,向译入语交际者提供交际信息,使之作出与原语交际者一致的语境假设。通过这一过程,原语交际者和译入语交际者之间形成最正确关联。 三、汉英隐喻比照 本小节主要从隐喻的喻体方面分析汉英两种语言隐喻的异同。 1.喻体相同 人类在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决定了认识事物存在共识,在表达隐喻的时候常常会选择相同的喻体来比喻相同的事物。 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 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喻体错位 不同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有强烈的民族个性,汉英两种语言中有着一系列喻体不同喻义相近的隐喻。 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haystack 雪中送炭to help a lamb dog over a stile 3.喻体矛盾 喻体矛盾就是指英汉两种语言采用相同的喻体,却承载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西方比喻一个

隐喻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隐喻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1 近年来的隐喻翻译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进行了研究,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即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把性质相异事物的抽象共性像纽带一样将它们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来以浅显说明深奥,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使人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言语者所喻之妙,从而产生信服的感情(李忠初,1998:344)。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英语中的隐喻应用非常普遍。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上升到思维领域,其认知功能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美国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1980)强调说,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隐喻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隐喻有两层含义:字面含义和喻义。翻译英语隐喻时是否按照字面含义翻译还是喻义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焦点。我国国内的翻译法分的两大流派:直译法、意译法。翻译基本遵循“信达雅”翻译原则。但这两大流派对隐喻翻译也有不同的观点,如何翻译英语隐喻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现在已有许多人文学科与之交叉,例如,政治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等。近10年来在胡庚申教授的创导下,生态翻泽学也有了发展。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于2008 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而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学的翻译观,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

论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文档资料

论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什么是隐喻 作为比喻的类型之一,隐喻,又称“暗喻",“隐比"。与 明喻相比,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更加密切,构成隐喻的本 体和喻体之间是相合(be)关系。相应地在英语中,metaphor 词来自希腊语, meta- 含有across 的意思, - phor 或pherein 表达carry, 所以metaphor 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 种转换。关于隐喻,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①的 定义是:“ 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 以隐喻通常涉及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隐喻与隐喻翻译研究 隐喻研究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 世纪进入了一个多 学科研究时期, 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 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0 年代后期, 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 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其 中以Lakoff & Johnson 的研究最具代表性。②在隐喻的翻译方面,Peter Newmark 在他的Approaches toTransl ation ③辟出专章进行了讨论。纽马克把隐喻分为五种类型,即:消亡隐喻(dea d )、过失隐喻 (clich e s)、常用隐喻(stock)、时兴隐喻(recent)

方法:( 1)在目的语中再现同一喻体;( 2)用目的语 中 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 3)用明喻翻译隐喻;( 4)以明喻 加注释的方法翻译隐 喻;( 5)把隐喻转换成意义;( 6)删略 法;( 7)再现源语隐喻加释义。 国内隐喻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较早的一部专著是束 定芳 1991 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 , 2004 年胡壮麟的《认知 隐喻学》 的出版则开辟了隐喻学研究的新路, 在外语界产生了较 大 的影响。在隐喻翻译上也有很多论文见于各类外语类及其它 研究期刊。值得一提的是范家才在他的《英语修辞赏析》中把隐 喻分为了认同结构和折射结构。④由于该书的性质 ,没有进 步对翻译方法的探讨, 但书中举出了很多好的翻译实例, 颇值得 研究隐喻翻译的 人参考。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关于隐喻的 克的方法以后,提出了直译法、替代法和 意译法 三种方法。也 有不少论者从文化角度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具体方法, 肖家燕, 王 小潞⑥在 《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一文中,提出 了隐喻翻译不应以求同为目的 , 而应以 文化和心理两方面的适 切性为目标。 综合各种资料,笔者发现隐喻翻译在经历了语义研究、语 用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以后 ,正 在迈向文化研究的方向, 本 文将以英汉语言为例, 从文化视角审视隐喻翻译的一些方法和问 和独创隐喻 (original ) 同时他还提出了隐喻翻译具体的其中 的标 翻译论者提出了不少具体的 方法。比如,刘立⑤在罗列了纽马

时政翻译中隐喻的译法

时政翻译中隐喻的译法 【摘要】时政翻译是一种很重要的应 用文体翻译。本文旨在从隐喻的理解和翻译角度入手,对时政翻译中隐喻的几种译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便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时政文本翻译实践。 【关键词】时政;隐喻;翻译 一、隐喻的理解 隐喻是一种语义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从语义角度看是迅猛的,即在两个语义域之间通过某种抽象图式类比的方法,将一个词从一个语域应用到另一个语义域。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言学所探讨的隐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修辞学的范围。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贯穿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是语言更是思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曾说,人们时刻都在运用隐喻,如果不使用隐喻,就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如果不使用隐喻,要描写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是难以想

象的。现代隐喻理论已明确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知的、一致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概 念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而且,语言就其本身而言具有隐喻性。许多习语、诗歌,甚而是篇章都可以被看成隐喻,来满足人们“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看待或认识另一领域”的需求。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和明喻被当作两种并列的辞格。而在现代隐喻学中,明喻则是广义的隐喻的一个种类。明喻一般用like,as 等连接方式,典型形式是:A is like B或 A is as B.作为修辞格的隐喻,它的主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典型形式是A is B. 在使用时,明喻的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喻体也经常出现。喻体的出现省去了读者的思考时间,显得很直白,但同时也缺少了一种朦胧美,因此明喻往往被用于说理性文章,而隐喻则更多地用于文学文体中,让读者费尽心思地去理解,进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理解所带来地快感。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语言现象,它通过比较、暗示、影射等方式,将一个概念或事物用另外一种概念或事物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本文将对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进行探讨。 英语隐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语义特征,英语隐喻可以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根据语法结构,英语隐喻可以分为词句型隐喻、短语型隐喻和句子型隐喻;根据使用频率和语境,英语隐喻可以分为常规隐喻和非常规隐喻。 在英语隐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正确理解这种关系是理解英语隐喻的关键。 英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同一个单词或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着不同的隐喻意义。因此,理解英语隐喻时,必须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英语隐喻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许多英语隐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因此,理解英语隐喻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翻译英语隐喻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其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英语隐喻翻译方法: 对于一些在目的语中具有明确对应表达的英语隐喻,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Life is a journey”可以直译为“生命是一场旅行”。 当英语隐喻在目的语中没有明确的对应表达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He is a lone wolf”可以意译为“他是一个独行侠”。对于一些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概念的英语隐喻,可以采用象译法进行翻译。例如,“He is a tower of strength”可以象译为“他是力量的支柱”。 在翻译英语隐喻时,可以借用目的语中具有类似含义的成语、谚语等来表达原文的比喻意义。例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以借用来翻译为“趁热打铁”。 英语隐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功能的语言现象。通过对其分类、理解与翻译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隐喻,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中广泛存在。英语中的隐喻使用尤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