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人口就业中的功能

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人口就业中的功能

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人口就业中的功能
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人口就业中的功能

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在人口就业中的功能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网络在人口就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人口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本功能越来越明显,对于部分就业者来说社会关系网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产生社会不平等,加大贫富差距。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人口就业功能

1 社会关系网络化

人类在社会中生活生产,相互间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不仅是同自然的发生关系,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必然要相互结合起来共同活动,相互配合。这种人们为了生产而发生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实现相互之间的利益。

社会是由个体或者组织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而在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有平行的,有交叉的,社会就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一个交错纵横的一个关系网络。我国的关系网是以个人为中心建立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社会关系的核心,又是别人关系网络的一分子。自身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关系网络中的人,而自身关系网络中的某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自己。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及伦理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网络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发展手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它。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网络,我们有很多感慨......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这便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

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维性和全球性。多维性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属性,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时,网际关系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这样的多维性使得现实“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相形见绌。网际关系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因此,网际关系是迄今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宽阔、最为开放的关系结构。 ——虚拟性。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非中心化。网络交往突破了人们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由此可见,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荐 120 何玺原创 | 2011/5/13 8:50 | 投票 关键字:社交网络何玺格拉姆内布拉斯加州贝肯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0。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5伟大的转折6一书中提出的/嵌入性0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社会关系分析

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城市化对个体幸福的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社会学家们利用它可以比较得心应手地来解释一些社会学问题。许多学科的专家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临许多挑战时,开始考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问题起源于物理学中的适应性网络,通过研究网络关系,有助于把个体间关系、“微观”网络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结合起来,通过数学方法﹑图论等定量分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达为基于关系的一种模式或规则,而基于这种关系的有规律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量化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出发点。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可以利用来解释一些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问题。近年来,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城市化对个体幸福的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三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社会网络相关的几个理论

社会网络的几个理论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小世界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问题: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多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 米尔格兰姆随机找了美国城市——内布拉斯加的几百人,把信随机发送给他们,信上写着一个波士顿商人的名字,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和这名波士顿商人更有可能有私人关系的人。然后米尔格兰姆教授跟踪信件,统计达到目标人手中的所引发的人和人之间的传递次数。最终大部分信件都成功寄到了这名波士顿商人手中,每封信平均需要传递5 次,最多是6次。 —>“六度分隔”假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质疑:由于米尔格兰姆教授进行实验的地址是内布拉斯加和目的地波士顿都在美国境内

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研究问题: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真的只需要经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起来吗? 2002 年邓肯·瓦茨将米尔格兰姆实验扩展到全球范围,招募了9.8 万被试让他们将信息发给世界范围内的目标人,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可能认识目标人的人,随后依次传递下去。最后该实验总共涉及 了13 个国家的18 个目标人。结果和米尔格兰姆教授的研究结果出奇的相同,平均也只要经历5~7个人左右,就可以让世界上两个人联系起来。 —>为什么是6个人呢?

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罗宾·邓巴曾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特别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即: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 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可能有的人数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亿。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

社会网络用户关系分析与预测

目录 目录……………………………………………………………………………………………………………..iTABLEOFI::ONTENTS……………………………………………………………………………….iii摘jI枣……………………………………………………………………………………………………………..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一l1.2问题描述……………………………………………………………………..21.3本文工作………………………………………………………………………31.4论文结构……………………………………………………………………一4第二章相关工作…………………………………………………………………….52.1基于网络结构的用户关系分析……………………………………………..52.1.1基于共同好友的关系分析……………………………………………52.1.2基于路径的关系分析…………………………………………………62.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分析…………………………………………………。82.3社交行为建模………………………………………………………………一92.4本章小结……………………………………………………………………一9第三章社交网络用户属性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lo3.1属性分析与建模……………………………………………………………103.1.1基于属性的用户偏好分析OOO....O....OOQOQOOOOOOOOOO.OOO...................OOO103.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度量…………………………………………………123.3本章小结……………………………………………………………………13第四章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144.1行为分析与建模……………………………………………………………144.1.1信息发布行为分析……………………………………………………154.1.2用户潜在因素提取……………………………………………………164.2基于行为的用户关系度量…………………………………………………l7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编辑] 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理论有两大分析要素:关系要素和结构要素。关系要素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的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结构要素则关注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形成和演进模式。这两类要素都对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空洞是社会网络理论三大核心理论。 1.联结的强度:强联结与弱联结 社会网络的节点依赖联结产生联系,联结是网络分析的最基本分析单位。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联结强度的概念。他将联结分为强弱联结两种(StrongTie,WeakTie),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强联结和弱联结在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资源常是冗余的。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跨越了不同的信息源,能够充当信息桥的作用,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 弱联结是获取无冗余的新知识的重要通道,但是,资源不一定总能在弱联结中获取,强联结往往是个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网络中经常发生的知识的流通往往发生于强联结之间。强联结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而且较易获得,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hansen)。过于封闭的强联结将限制新知识的输入,禁止对已有网络外部新信息的搜索,使拥有相似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当中。 2.社会资本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左右,以格兰诺维格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社会学家建立起了一种新经济社会学,强调从一个新的社会学角度即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经济生活。一、弱连带的优势格兰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了《弱连带的优势》这篇文章,其中提出的强连接(也叫强关系)与弱连接(也叫弱关系),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影响。开篇作者即说明,“社会网分析被认为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之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选择一个小范围的人际互动,运用网络分析对其人际连带强度进行分析,然后再将这种微观联系投射到各种宏观现象上去。人与人之间连带的强度,用四个因素来衡量: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相互倾诉的内容)以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在直观基础上,将连带分为强连带、弱连带和无连带。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弱连带比强连带的效果更好。举例来说,A-B,A-C是两个强连带,即A分别与B和C关系密切,那么B和C就有很大的可能认识并熟悉。当A将信息传递给B和C时,B也有可能将该信息传递给C,而C早就知道,这样,B-C间的信息传播就是重复和低效率的。如果A-B与A-C都是弱连接,则对B与C认识的可能很小,信息要想从B到达C,只有通过A才能完成,重复就会减少。弱连带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个人的意义;其次是社区层次的。对个人而言,人际关系中较多的强连带,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对社交时间产生了排挤效果,使一个人的关系网络变小,并且产生信息通路上的浪费。通过调查发现,找工作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的介绍,而非由市场力量来运作,这个时候弱连带比起强连带的人际关系网更大,对职业流动就更有好处。对一个社区而言,弱连带比强连带多的情况下,有较小的可能形成小的团体,因而社区内部上下左右之间的人际沟通就会比较通畅,就不会出现破碎的社区结构模式,其凝聚力就会越大,行动一致的能力也越高。二、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首先,格兰诺

互联网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互联网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作者:秦英来源:CNNIC 发表日期:2009-06-23 (作者为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调查中,研究人员采用了里克特量表对网民网络生活形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对于互联网在人际交往互动方面的认同分析(见下表),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不仅仅是引起人们人际交往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工具。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个人社会关系网络“解构”与“再构”的重要场所。基于此观点,对互联网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方面的功能有如下思考: 1. 互联网所展示的联结功能。8 2.5%的网民用户对互联网加强了与朋友的联系表示认同,有65.4%的网民用户表示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网民对这两个生活形态语句的认同度展示了互联网在人们沟通之间所具有联结功能,事实上,正是基于互联网的联结功能,拓展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我们可以凭借互联网保持和加强与原来认识的朋友的联系;另一方面是能够使得陌生人之间的接触更容易实现,通过互联网认识很多新的朋友。 2. 互联网的隔离功能。在上述调查中发现:随着互联网日益侵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社会隔离感也逐渐产生。在我们日常的经验研究和理解中,对于互联网的这种隔离功能,多从负面效

果来思考,网络的隔离功能会使得部分网民与没有使用网络的朋友疏离,更甚者沉溺于网络世界,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甚至降低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互动的能力,变得孤僻自闭。但是,网络的隔离功能也正是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特色的原动力,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网络社会的联结功能,很多也正是建立在隔离的基础上的。有47.5%的网民用户承认在互联网上填写的信息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还有一半以上的用户没有使用真实的信息,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认同,其人格特质经常或多或少的与现实世界的有差异。正因为这种互联网上的这种特质,在卸去现实世界的诸多“粉墨”后,反而促成了真实世界无法形成的交往关系。 3. 网络社会关系网的“解构”与“再构”。以上两个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关系中,恰恰蕴含了个人网络社会关系网的构建机制:互联网同时具有联结与隔离的功能,互联网中的不真实只是捕捉到个人的部分人格特征及网络人际关系的部分特性,而人们正是以网络的隔离功能为基础,同时又经过网络的联结功能,个人围绕着我们在网络中自己拟定的称号,凝聚出一个新的网络社会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同时,在长期的网络生活中,这种网络上的关系成为我们实现部分需要的资源库。我在此将上述分析理解为:网络社会关系网的“解构”与“再构”,其特色就是以互联网的功能为基础,围绕互联网的特质建立网络社区中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

近年来,社会网络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作为一个研究分支,社会网络在社会学中的发展已超过了半个世纪,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对当前计算机领域内的社会网络研究应该有可借鉴之处。本文简要介绍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研究(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希望对计算机专业研究人员有所启发。 社会网络研究介绍 传统的定量社会科学把个人的一些“标签”式的属性,如性别、收入、社会地位、阶级等,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得到诸如性别比、人口统计、平均收入等指标,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以研究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例,其标准的过程是:根据收入、职业等指标,对个人的社会地位进行量化,进而对量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诸如均值、方差等参数,并试图建立其与性别、地域、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函数关系,再试图通过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心理来理解这些关系(现象)的成因。 不过,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对这些属性的影响。如统计平均收入,其实假定了个体的独立性。而正如俗语所言,“人以群分”,个人收入与朋友收入往往呈现正相关,并且个人往往会有意识地利用社会关系,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属性化的分析多是一种“后观”式的描述,无法为解释社会现象提供系统的方法。 社会网络研究则是把关系放在中心的地位。在这套理论中,个人被抽象为节点,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节点之间的边,共同形成一个网络。社会学家希望网络的结构属性可以为社会现象提供系统性的解释。相关研究内容包括: 个人的权力和声望 通过在网络中定义节点的度数,介数(betweenness)和接近度(close-ness)等概念,可以分别揭示个人在社会中声望某个方面的状况。如节点度数代表与一个人有关系的人数的多少;介数反映个人在网络中是否占据中间地位,隐含着沟通不同群体的能力;接近度则反映一个人与其他所有人的平均距离。在社会学意义下,这些概念蕴含着个人的权力或社会声望,反映一个人的社会资本。而社会网络中节点度数的分布则反映社会的分层情况[1]。 社会中的横向结构(社会群体) 社会中有不同的小群体,群体内部成员间的互相联系要比其与外部联系更强。社会网络研究给出了一些衡量方法,如k-派系(k-clique)和k-核(k-core)。计算机学科中对网络社群的研究很多就源于这些概念。 社会中的纵向结构(社会地位和角色) 社会学家引入了结构均衡(structural equivalence)的概念,用以分析个人的社会地位。例如,如果两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几乎相同的社会关系人,则很大程度上两人在社会中有相同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互换”。进而可以把社会地位类似的节点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这也被称为块模型(block model)。 张 涵 北京大学 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关键词: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

2.2.2 社会网络的特点 在与社会网络相关的研究中,“关系”(Tie)、“网络”(Network)、“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等类似的概念经常一起出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区别与联系。 (l)关系与网络 关系的一种含义是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社会学研究中的关系是指一种人际互动形式,是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通过交流所形成的一种纽带式的联系。在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关系是最基本的分析单位。 社会学研究中网络的概念首先由西美尔(Simmel,1922)提出,他把社会想象为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即网络是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集合,其中一种关系的互动会影响其他关系的互动。 (2)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的概念于20世纪40年代由布朗(Brown)提出,用社会网络的隐喻概念对社会结构进行描述,认为社会结构就像一个网络,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就像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强弱反映了人际交往的频繁程度。米歇尔(Mitchell,1969)在考察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关系时,认为社会网络实质是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大多数学者对社会网络的界定都包含了共同的思想,即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各种关系的集合。 社会资本的界定学术界有五种看法,第一种是“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Bourdieu,1986),社会资本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的资源(LinNan,1981);第二种是“能力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边燕杰、丘海雄,2000);第三种是“功能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能为人的行动带来便利(Coleman,1988);第四种是“网络说”,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2002);第五种是“文化规范说”,认为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信任、规范、制度等文化规范(Fukuyama,1995)。 目前,对社会网络概念的界定形成了基本共识,而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没要形成统一的标准。事实上,社会资本的概念总是与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的,社会资本的核心是蕴含资源的社会网络(资源说、网络说),同时社会资本又是社会网络的特征和作用的具体体现(能力说、功能说)。因此,对社会网络进行研究更具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私营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私营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关系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SNT)研究我国私营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经济社会学可以简略地定义为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目标一致,而且与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大体相似,但在有一点上,经济社会学与普通经济学是截然不同,那就是, 经济社会学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的作用。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人必然参与到社会制度之中。 这种联系与参与在个体层面和整体层面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活动者的经济行 为(查德·斯威德伯格,2005:1)。按照著名经济社会学家理查德·斯威德伯格(1991)的考证,经济社会学有着悠久的传统。经济学与社会学在20世纪以前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诸如熊彼特、帕森斯等,都可划入经济社会学家的范畴。 经济社会学在20世纪20年代陷入停滞,直到20世纪70-80年代才又重新崛起(斯威德伯格,1991:2005)。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就在美国哈佛大学大行其道。哈里森·怀特教授,这位在经济学与社会学领域建树颇深的学者,为这一理论的全面推广与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1985年,格兰诺维特发 表了《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用精致的网络方法分析经济问题与企业问题,产生了巨大学术影响,随后怀特的其他学生们也纷纷在顶级经济学与社 会学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论文与著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会上倡导创建新的经济社会学,他认为 “旧式经济社会学”与工业社会学并无两样,而且已经衰亡。而新的经济社会学则需要向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发起挑战,直逼市场结构、生产、价格体系、分配消费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至此,经济社会学的新运动也就采用了“新经济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斯威德伯格,2005:32-33)。而新经济社会学与“旧式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运用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被广泛用于企业组织的结构研究。 罗伯特·埃克尔斯(Robert Eccles)甚至将高度稳定状态的关系网络称为“准—企业(quasi-firm)",沃尔特·鲍威尔(Walter Powell)也对此予以了充分的关注。许多新经济社会学家还与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的交易成本理论,

“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专刊 - 计算机学报 - 中国科学院计算 ...

《计算机学报》“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专刊 征文通知 社交网络和社会媒体等在线社会关系网络是连接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空间的纽带,汇聚了大量的关系、行为等可感知和可计算的人类社会的数字足迹,为社会计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数据资源和实验环境。同时,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多源异构、信息传播的突发涌现、用户行为的阵发性等特点给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提出了巨大的科学技术挑战。2012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了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将网络数据的感知、分析和处理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其中,以网络数据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专刊旨在面向多源异构、关系繁杂、持续变化的在线社会关系网络数据,关注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跨网络融合,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机理,探索用户自发行为涌现出的固有模式,研究高效的网络挖掘和行为预测算法,重点关注富特征网络关系数据的融合分析、人类在线行为的有效预测等关键技术,提升对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科学认知水平和有效利用能力,为网络空间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有实效价值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 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专刊将在《计算机学报》2013年第四季度正刊出版,主要收录国内外面向在线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和挖掘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面向国内外征集中文论文,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文范围 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专刊重点征集以下几方面的学术论文(包括但不限于): 1.在线社会关系网络数据的感知、收集与存储管理 2.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分析与挖掘 3.网络群体关系挖掘与群体行为分析 4.网络信息传播的建模与传播预测算法 5.影响力的度量、分析和传播算法 6.社会化推荐和关系预测方法 7.社会化计算模式(例如众包计算) 8.面向社会媒体的知识图谱构建及深度学习理论 9.社会关系数据的隐私保护与网络数据伦理 论文内容不限于上述范围,所有与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相关的内容均可投稿。 二、重要时间 截稿日期:2013年6月20日,投稿领域请务必选择“社会计算”, 来稿请在页眉处注明“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挖掘和分析社会计算投稿” 录用通知发出时间:2013年8月30日 录用修改稿提交日期:2013年9月30日 出版日期:2013年第四季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