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

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

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

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

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

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

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

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

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7.★★★病原携带者(健康携带状态):慢性病原携带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

在某些传染病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18.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9.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

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20.★★★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21.★主动免疫:指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

预防感染的措施,此免疫

维持时间长,如乙肝疫苗。

22.★被动免疫:指直接将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快,

维持时间短,用于紧急预防。

23.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

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24.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5.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26.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27.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28.★★★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29.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30.症状明显期(发病期):是指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

体征。

31.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

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32.★★★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33.★★★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

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34.★★★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

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35.★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

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有时还可以引起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的改变。

36.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大球形颗粒由包膜和核心组成。包膜:HbsAg、糖蛋白、

细胞脂质。核心:环状双股DNA,DNAP、HbcAg。

37.窗口期:抗HBc出现在HbsAg消失后,这时抗HBs尚未出现只能检测到抗HBc和抗

Hbe /人体污染HIV后,往常必要2-12周,均分45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HIV抗体。

因为从污染HIV到机体引起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HIV抗体.。

38.★★★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9.移行期: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

血BUN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40.卡波西肉瘤:侵犯下肢皮肤和口腔粘膜,出现紫红色或深蓝色侵润斑或结节,融合成片,

表面溃疡并向四周扩散。

41.★伤寒复发:大约10%-20%用氯霉素治疗的伤寒患者早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

称为伤寒复发。

42.★伤寒再燃:部分伤寒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d

后退热,称为再燃。

43.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

多死于循环衰竭。

44.★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45.中毒型菌痢: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高热,毒血症症状重,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

性脑病为主要表现。肠道症状轻,病初可无腹痛、腹泻,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46.★★★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

代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大及白细胞升高,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散内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47.★★★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

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

48.★★★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严重创伤、烧伤、感染、休克等过程中,短

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和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49.★★★新发感染病(EID):是指可造成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

生问题的新识别和以往未

知的传染病。

50.★★★胆酶分离:重型肝炎时,肝坏死严重,线粒体大量破坏,AST明显升高,但在病

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51.★★★口周苍白圈:猩红热时,颜面部位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

比之下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52.★★★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

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为直径约0.5~1.0mm 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具诊断价值。

53.★菌血症:少量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54.★★复数菌败血症: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

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55.脓毒血症:败血症病程中,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

为脓毒血症。

56.严重败血症:伴有动脉低血压和因灌流减少(感染性休克)引起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衰

竭者称为严重败血症。

57.★★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指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临床上符合以下2条或2条以上者:(1)T>38摄氏度或<36摄氏度;(2)心率>90次/分;(3)呼吸>20次/分或PCO2<32mmHg;(4)WBC计数>12*109/L或未成熟细胞>10%。

58.★★黑热尿(溶血尿毒综合征):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RBC在血管内裂解,出现腰痛,

酱油样尿(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特别是奎宁和伯氨喹啉。

59.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60.自然疫源性疾病: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

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又称为人兽共患病。

61.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体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系列

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清除病原体来阻止其向外界传播,达到控制传染病发生于蔓延的目的。

62.隔离:是指把处在传染期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置于特定医院、病房或其他不能传染给

别人的条件下,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和传播,以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疗,它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 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 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 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 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最新知识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 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 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 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 和临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感谢聆听...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 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 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 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 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 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 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 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 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 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7.★★★病原携带者(健康携带状态):慢性病原携带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 在某些传染病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18.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9.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 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20.★★★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21.★主动免疫:指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此免疫 维持时间长,如乙肝疫苗。 22.★被动免疫:指直接将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快, 维持时间短,用于紧急预防。 23.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 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24.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5.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26.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27.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 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 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 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 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 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 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即为传染性。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4.传染期: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那段时间是针对传染病而言的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1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6。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15. 三区两通道:指传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所划分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16。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7.隔离:将处于传染病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如传染病流行时的疫区、传染病院等.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 18。 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1、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这种现象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宿主特性,例如易感性、病理反应和临诊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2、朊病毒(也称朊粒)感染(prion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3、重复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指动物体对某种或某些病原的多次重复感染,其原因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力不足,免疫机能下降或与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4、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5、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以及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 ★6、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中人兽共患传染病(zoonosis)是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7、易感性(susceptibility):动物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低时,不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而感染,则称为动物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而具有易感性的动物常被称为易感动物。 8、兽医流行病学(veterinary epidemiology):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决定因素和分布规律,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该学科在预防兽医学中的作用是探讨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控制措施、积累有关“疫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制定并评价疾病的防制规划、估价动物疾病防制方面的经济影响和经济效益等。 ★9、传播媒介(transmission vehicle or vector):指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可以是生物(叫做媒介者或媒生物,如蚊、蝇、蚤类等),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叫做媒介物或污染物)。 10、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指兽医人员使用被病原体污染的体温计、注射针头等器械哦球以及被外源性病原体污染的生物制品等,或没有按照严格的防疫卫生要求操作,将病原体带入动物群而造成的疫病传播。 11、管理源性传播():指由于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人员缺乏防疫知识,防疫卫生制度不健全,不注意日常卫生消毒等造成疾病的爆发或蔓延。 12、畜禽的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易感性是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的特性。 13、发病率(morbidity or incidence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出现频率。 某病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该病新病例数/同期内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14、死亡率(mortality or death rate):指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例。 某动物群体的死亡率=该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死亡动物总数/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由具有致病性的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群、任何动物间传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感 染性 2.内毒素:菌体中存在的毒性物质的总称。其化学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毒性较弱。抗原。 3.外毒素: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毒性较强。 抗原。 4.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外毒素,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 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相当于疫苗,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白喉、破伤风) 5.抗毒素:对毒素(通常指外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免疫血清。相当于抗体,用于被 动免疫治疗。 6.隐性感染:轻微病理变化,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病原体和抗体最常见 7.病原携带:人体不出现疾病表现,但却携带并排出病原体 8.显性感染:病理改变明显,出现临床特有表现最易识别 9.潜伏性感染: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无传染性和免疫反应 10.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只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为止 特点:各种传染病长短不一;每种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最长最短) 流行病学意义: 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11.传染期: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流行病学意义: 决定传染病人隔离实现的重要依据 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 12.病原携带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派出病原体的人 13.临床症状患病时,由于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感觉或病态,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有别 人怠诉的痛苦感受痛苦的异常感觉 14.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15.再燃: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但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6.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 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 17.发热(fever): 广义:泛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狭义: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18.过热(hyperythermia):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导致的不引起体温调节点上移的病理性体温过高 1.外界环境高温:中暑 2.体表散热障碍:大面积烧伤 3.异常产热过多:甲亢 4.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下丘 脑退行性病变 19.败血症(septicemia)是由病原菌侵入血液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临床表现: 突起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升高等。重者可致休克、ARDS、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20.菌血症(Bacteriemia):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在血液中短暂停留,不出现明显症状 21.毒血症(Toxemia ):指病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或死亡时,所释放的内毒素或外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引起全 身功能失调及中毒性病理变化。 22.脓毒血症(Pyemia):病原菌栓子随血流在各种组织和脏器中可引起转移化脓病灶,成为多发性脓肿如在肝、 肾、皮下等。 23.水肿:过多的体液在集体组织间隙内积聚 24.积水: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腹腔、胸腔、脑腔)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

传染病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感染:是病原体突破人体的防御机制,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 理生理过程,又称传染。 感染过程: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WHO 将其命名为严重性呼吸综合征。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动物为主携带的不同型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和鸟类的传染病。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疱疹病毒引起的不同表现的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脑膜化脓性炎症。 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的一种强烈的肠道传染病。 毒血症: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其产生的毒素或代谢产物不断进入血流,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中毒性病理变化,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等,称为毒血症。 菌血症:细菌从局部侵入血液循环,但不在血液循环中繁殖,称为菌血症。细菌在内脏中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持续时间较长的,称为第二次菌血症(中毒症状较明显)。 败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后,在血中繁殖,称为败血症。败血症患者中毒症状较严重,可有寒战、高热、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主动免疫:将特异性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人体在接种后l~2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 重复感染:传染病尚未痊愈,又受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是指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不加限制,每天诊察,测量体温,或做必要的检查,以了解有无早期发病的征象。此法适用于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自然疫源性疾病: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长繁殖,人们只有在生活活动或偶然进入该地区时,才有可能被感染而发病,这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是将特异性疫苗接种到人体,使体内产生抗体的一种人工免疫。为提高特异性免疫力的有效措施。 被动免疫:是将特异性抗体注入人体,使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周。常用制剂有白喉抗毒血清、破伤风抗毒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人胎盘或丙种球蛋白等。 毒力:毒力有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等。 留验:留验又叫隔离观察,是指对接触者的日常活动加以限制,并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确诊后予以隔离。此法适用于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对集体单位的留验又称为集体检疫,将受验单位或家庭内的成员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并接受医学观察。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体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和带虫者。按其发生在显性和隐性感染之后分为恢复期和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潜伏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或以上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感染: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此过程与病原体的作用及人体免疫应答作用有关。 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或已初愈,病原体在体内又再度活跃,再次出现症状,称为复发。 再燃:传染病已进入缓解期,热度尚未降至正常又复上升,症状重新出现,称为再燃。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 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 染。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某些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 传染病如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类进入这 些地区亦可受感染,又称人兽共患病。 乙脑后遗症:指少数重症乙脑病人在发病6个月后, 仍有精神、神经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 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 高血容量综合征:出现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 压增大、心率增快、脸部胀满等表现,可见于肾综合征 出血热少尿期病人。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以前称为“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 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 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力。 内格里小体:内格里小体是狂犬病的特征性病变,即 神经细胞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集 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固定毒株:野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病 毒株称为固定毒株(fixed strain),其毒力减弱,潜伏 期短,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之用。 野毒株或街毒株: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 分离的病毒称为野毒株或街毒株,其致病力强,潜伏期 较长。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 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 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重型病毒性肝炎:为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临床类型。 急性重型肝炎在10天内病情迅速进展,表现为:①黄 疸迅速加深;②肝脏进行性缩小;③出血倾向;④中毒 性鼓肠或迅速出现腹水;⑤肝性脑病;⑥肝肾综合征, 常因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而死亡。若10天之后出现上述表现则为亚急性重型肝 炎;若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上述表现则为 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为慢性肝炎, 病人可反复出现疲乏、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 等,后期可持续或反复出现黄疸,有明显的蜘蛛痣、肝 掌、肝脾肿大等体征以及肝功能异常。 Dane颗粒:是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其由包膜与核心 两个部分组成,包膜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核心部分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 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具有 传染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 间质水肿而出现的低氧血症,如肾综合征出血热、SARS 等疾病均可发生。 酶-胆分离:重型肝炎因大量肝细胞坏死,丙氨酸转氨 酶(ALT)随黄疸迅速加深反而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酶- 胆分离。 抗原漂移:指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时相对较小的一种变 异形式,其出现频率较高,且有逐渐累积效应。 类白血病反应:病人表现为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 粒细胞增多,并可见幼稚细胞,但不是白血病,此现象 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抗原转换:指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时相对较大的一种变 异形式,其发生频率较低,发生也很缓慢,通常产生强 毒株而引起大流行。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具有高度致病性的一种禽类疾病。但近年已确定它也可 通过与鸡、鸭等密切接触直接感染人类引发疾病,严重 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此时称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由于各种病因如严 重创伤、休克或严重感染等所导致的两个以上重要脏器 呈累加或连锁形式出现的功能衰竭。 科普利克斑:简称科氏斑,或称为麻疹黏膜斑。约90% 以上的麻疹前驱期患者在病程的第2~3天,于双侧第 一臼齿的颊黏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 晕,常具有早期诊断的意义。 炭痘: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细菌主 要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和焦痂, 亦可吸入感染引起肺炭疽,误食感染引起肠炭疽。 环口苍白圈:猩红热患者面部因充血而潮红,多无皮 疹,但口鼻周围充血较轻,与面部相比显得发白,形成 环口苍白圈。 败血症休克型流脑:是暴发型流脑中较常见的一种类 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为突起寒战、高 热,迅速出现一系列休克征象,全身皮肤黏膜出现广泛 瘀点、瘀斑甚至融合成片状皮下出血;多数患者无脑刺 激征,脑脊液基本正常,血及瘀点培养可见病原菌。 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化脓性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 和退疹后蜕皮为特征。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变态反应性 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帕氏线:猩红热的全身猩红色皮疹在腋下、肘窝、腹 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更为密集,常因压迫摩擦而呈紫红色 线状出血,称“帕氏线”。 草莓舌与杨梅舌:猩红热患者在全身发疹的同时出现 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被覆白苔,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于白 苔之外,称为“草莓舌”。后期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 绛红色,红色的乳头仍然突起,称“杨梅舌”。 华一佛综合征:暴发型败血症曾称华一佛综合征,见 于流脑等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由于大量细菌进入血 液循环,在其毒素的作用下,体内发生一系列严重变化, 主要是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血管壁损伤、微血栓形 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及纤溶蛋白溶解加速等,临床上 出现严重休克和全身广泛性出血,病情十分凶险,不全 力抢救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 以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 状为特征,重症病人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脑膜刺激征:指脑膜受到炎症、出血或颅内压增高等 刺激而出现的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简称克氏征)阳性 和布鲁津斯基征(简称布氏征)阳性等一组体征。常见于 各种脑膜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疾病。 伤寒复发与再燃:少数伤寒病人由于抗菌洽疗不彻底, 或机体免疫力低下,于退热后l~3周,潜伏在病灶中 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又趋活跃,再次侵入血流, 致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伤寒复发。还 有部分伤寒患者,可能因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在病后 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症状再度加 剧,体温又再上升,持续5~7天后才恢复至正常,血 培养在这段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称为伤寒再燃。 肥达反应:肥达(Widal)反应是协助诊断伤寒并有助于 伤寒与副伤寒鉴别的一种血清凝集反应,在病程的第 2~4周此试验的阳性率可达90%;如果多次检查,凝 集效价逐步增高者更具诊断意义。试验中用的抗原有伤 寒杆菌的菌体抗原(0)和鞭毛抗原(H),以及副伤寒杆菌 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共5种。通过凝集 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未经免疫者,当“0” 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 时,可确定为阳性,具一定诊断价值;从“H”、“A”、 “B”、“C”鞭毛抗体效价上升程度,可判断感染的菌 种,以助鉴别伤寒、副伤寒。 里急后重:里急后重是炎症等病变侵犯直肠而引起的 一种特殊症状,表现为便意频繁而紧迫,既想排便却排 不出,患者痛苦异常。以急性菌痢所致者最为多见。 感染性休克:当严重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时,由于细菌等毒素引起机体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血 液灌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 或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代谢产物,以致发生脏器功能 障碍,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衰竭,临床上出现血压下降、 皮肤花斑、脸色苍白、额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 尿量减少等一系列休克表现,称为感染性(亦称中毒性) 休克。 包囊:包囊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型,由肠腔内小 滋养体形成,呈圆形,其外周有一层透明囊壁,随粪便 排出体外,在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传染性,能起 传播作用。 疟疾复发:指疟疾病愈后隔一定时间再次发作,有近 期复发与远期复发两种情况。疟疾病人如果治疗不彻 底,血中疟原虫未完全消失,在初发2~3个月后再次 发作,称为近期复发;初发6个月后由肝细胞内的疟原 虫(即迟发型子孢子)再次侵入红细胞而引起的发作,则 称为远期发作。恶性疟、输血疟无复发。 阿米巴滋养体:滋养体是阿米巴在人体的生活史中的 主要阶段,通常在结肠腔内或组织内营二分裂增殖,也 是阿米巴的寄生型。按其形态可分为小滋养体和大滋养 体。小滋养体是肠腔共栖型滋养体。不侵袭组织而以宿 主肠内容物为营养,其伪足短小,运动迟缓,以吞噬细 菌为主,一般不致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肠腔内 生理条件改变时,才可侵入肠壁形成大滋养体。大滋养 体是组织致病型滋养体.见于急性期病人粪便和病灶组 织中,能形成伪足,运动力强,可吞噬红细胞及组织碎 片,并借助其伪足的运动能力和分泌的多种溶组织酶侵 袭与破坏组织而具有致病力。当宿主免疫功能良好或环 境不利时可转变成小滋养体。 黑尿热:是疟疾病人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多 见于恶性疟,是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溶血原因可能是 由于病人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并和疟原虫释放的毒素、抗疟药奎宁或伯氨喹等的不良 反应,以及人体变态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急起寒战、 高热、腰痛、酱油样小便、急性贫血和黄疸,重者发生 急性肾衰竭。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感染:指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 2、感染谱:由于病原体和人体宿主力量的不同,感染过程的后果也不同。感染过程产生的不同后果,即称为“感染谱”。 3、机会性感染: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体内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或机械损伤使其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时,这些病原体就能引起宿主损伤,产生机会性感染,如免疫力低下者的真菌性二重感染、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感染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主动免疫),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各种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 6、病原携带状态:是传染过程中人体防御能力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的表现。按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7.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当机体免疫系统能够将病原体局限在某些部位而不会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这些病原体可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又能引起显性感染。 8、传染源:指病原体在其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9、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潜伏于病灶内的病原体又开始繁殖,初发症状再次出现。10、再燃:当病情进入缓解期,尚未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发热等初发症状再次加重。 11、毒血症状:病原体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引起除发热外的各种症状,轻者如疲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等,较重者有时候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等表现。 12、Dane颗粒:即大球形颗粒,指完整的HBV颗粒,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可造成病毒的感染与传播。13.内基小体:是狂犬病具特征 性的病变,为嗜酸性包涵体, 称内基小体,最常见于海马及 小脑Purkinje细胞中,为狂犬 病毒的集落,在神经细胞的胞 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3-10μm,具有诊断意义. 14、肾综合征出血热:旧称流 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 的一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 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 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 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有发热、 充血及出血、休克、急性肾功 能衰竭等主要表现(三大主症、 五期经过)。 15、高血容量综合症:是流行 性出血热少尿期较常见的临床 表现,静脉充盈,脉搏洪大, 脉压差增大,脸部胀满,心率 加快。严重者可诱发心功能不 全、肺水肿及脑水肿。 16、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 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 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 起的进行性致命性疾病。HIV 主要感染和破坏CD4+ T淋巴细 胞。 17、菌血症:指细菌在血流中 短暂出现的现象,一般无或仅 有轻微的毒血症状。 18、SIRS:是指机体对各种损 害因素所产生的全身性炎症反 应,而因感染所致的SIRS又称 为脓毒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 19、败血症:是由病原菌侵入 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并产生 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全身性疾病。 华-弗综合症:流行性脑膜炎 爆发型休克型,起病急,突发 寒战高热、头痛呕吐。高热, 重者体温不升+严重中毒症状+ 意识障碍,广泛瘀点,循环衰 竭,无脑膜刺激征、CSF多清, 瘀斑或血培养检查细菌常为阳 性。 21、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 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 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 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 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 等。肠出血与肠穿孔为常见的 严重并发症。 22、玫瑰疹:为伤寒的特征性 表现,大多在病程第7-10日出 现,淡红色,压之褪色,稍高 出皮肤,多分布于胸腹,数量 少,不超过12个,约2-3日后 消失。因皮肤毛细血管内细菌 栓塞而引起。 23、肥达反应:用已知的伤寒 杆菌“o”抗原、“H”抗原, 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 (A、B、C)等5种抗原,通过 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 的抗体。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 ≥1:80,H≥1:160,有诊断 价值。 24、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 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是由 虫卵引起的肝及肠道的虫卵肉 芽肿。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 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临床特 点是急性期有发热、腹泻或脓 血便、腹部压痛、肝肿大和血 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 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以肝 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 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 腹水。是我国主要地方病之一。 25、异位损害:指虫卵或成虫 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 的器官而引起的病变。主要以 肺与脑部虫卵沉积引起的病变 相对较多。 26、伴随免疫:人感染血吸虫 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但这种 免疫力无损于宿主体内的成 虫。病人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 生和产卵,但对再感染有一定 免疫力。抗原伪装逃避免疫攻 击。 问答题: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①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 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 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虫媒 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经土壤传播。③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 称为这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2、传染病有哪些基本特征?① 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 流行病学特征:a地方性;b 外来性;c季节性;d流行性: 散发、暴发流行、流行、大流 行;④有感染后免疫 3传染病病程的阶段性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 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时 期。前驱期:自起病到临床症状 明显的时期。症状明显期∶前 驱期后至恢复期。恢复期∶症 状、体征基本消失。后遗症期∶ 恢复期过后,遗留的功能不全。 4、肝炎的传播途径 ⑴粪—口途径:甲肝和戊肝。 经水和食物传播是甲型肝炎的 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 是戊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 播方式。⑵血液/体液传播: HBV、HCV、HDV。乙肝的传播包 括水平传播(注射或接触含 HBV的血液及分泌物;性传 播)、垂直传播(是我国幼儿时 期HBV感染的主要形式,包括 围产期和产后接触传播、经胎 盘及生殖细胞传播)、医源性传 播(输血、注射器、血透机、 内窥镜等消毒不严格)。⑶母婴 传播:HBV 5.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⑴ 急性肝炎:分急性黄疸型、急 性无黄疸型;⑵慢性肝炎:分 轻度、中度、重度慢型肝炎; ⑶重型肝炎:分急性重型、亚 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⑷ 淤胆型肝炎;⑸肝炎肝硬化。 8、流行性出血热三大主症五期 经过 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 伤.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 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 恢复期。 9、出血热发热期表现: 主要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毛细血管损伤、肾损伤 1、发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 病情越重,热度下降后全身中 毒症状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 这是本病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 临床特点。 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胃肠 中毒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头 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 痛”。 3、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损害:充 血(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 血(三红));出血(多见于腋 下和胸背部,呈搔抓样或条索 状瘀点、粘膜出血等);水肿(球 结膜水中、眼睑或颜面与四肢 水肿)。 4、肾损伤:蛋白尿、管型 高热面红酒醉貌,头痛腰痛象 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 心呕吐蛋白尿。 10、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 原则:(稳、促、导、透)稳定 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 血疗法、透析疗法11HIV的传 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 播、母婴传播 12、HIV侵入人体后分期 I期:急性感染期;II期:无 症状感染;III期:持续性全 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IV期:艾滋病:出现机会性感 染和恶性肿瘤(主要是淋巴瘤) 的表现。 13、HIV的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抗反转录病毒的 联合疗法(HARRT) 治疗药物主要分3类: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 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