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

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度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度,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度,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是指高温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见于回归热等。

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大球形颗粒由包膜和核心组成。包膜:HbsAg、糖蛋白、细胞脂质。核心:环状双股DNA,DNAP、HbcAg。

窗口期:抗HBc出现在HbsAg消失后,这时抗HBs尚未出现只能检测到抗HBc和抗Hbe /人体污染HIV后,往常必要2-12周,均分45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HIV抗体。因为从污染HIV到机体引起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HIV抗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抗原漂移:相对变化小,频率高,累及效应,新的流行株(量变)

抗原转变:变化较大,频率低,新的强毒株(质变)

Reye(瑞氏)综合症由脏器脂肪浸润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症。一般只发生于儿童,查体常发现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肾综合征出血热旧称流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鼠类传播。临床上有发热、充血及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主要表现(三大主症、五期经过)。

移行期: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血BUN 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患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可有后遗症。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100%。

野毒株(街毒株):从患者或患病动物体内直接分离得到的病毒,致病力强,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繁殖,潜伏期长。

固定毒株:是街毒株在动物脑内传代50代后其毒力减弱,对人和犬失去致病力,保持其免疫原性,供制备疫苗。

Negri小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最常见于海马的大锥体细胞和小脑的Purkinje细胞中。该小体位于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0μm,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由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

窗口期:从感染HIV到抗体反应出现前的这段时间,约2 ~6周,3个月阳性率90%左右,6个月阳性率99%以上。体内有HIV;感染者有传染性;血中HIV抗体阴性。

HIV抗体:不是中和抗体;证明已感染HIV;具有传染他人的危险性。

卡波西肉瘤:侵犯下肢皮肤和口腔粘膜,出现紫红色或深蓝色侵润斑或结节,融合成片,表面溃疡并向四周扩散。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指利用伤寒杆菌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甲、乙、丙鞭毛(A、B、C)抗原等5种不同抗原成分,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测定病人血清中相应的凝集抗体效价。病程第2周出现阳性,第4—5周可上升至80%,阳性可持续数月。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干性霍乱: 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细菌性痢疾:指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细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夏秋季常见。结肠粘膜(直肠、乙状结肠为主)的化脓性炎症和浅表溃疡。临床特点: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痢疾杆菌各组及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差,可反复感染。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延成慢性。

慢性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两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最多见):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时轻时重,长期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乏力等,大便间歇排菌。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毒血症状不明显。

慢性隐匿型(最少见):有急性菌痢史,无明显临床症状,大便培养阳性,结肠镜检可见粘膜炎症或溃疡等病变。

中毒型菌痢: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高热,毒血症症状重,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肠道症状轻,病初可无腹痛、腹泻,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淤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

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菌血症:少量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脓毒血症:败血症病程中,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

毒血症。

严重败血症:伴有动脉低血压和因灌流减少(感染性休克)引起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衰竭者称为严重败血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指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符合以下2条或2条以上者:(1)T>38摄氏度或<36摄氏度;(2)心率>90次/分;(3)呼吸>20次/分或PCO2<32mmHg;(4)WBC计数>12*109/L或未成熟细胞>10%。

复数菌败血症:在同一败血症患者体内分离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病原菌

L型菌败血症:细胞壁缺陷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钩体后发症:少数患者退热后于恢复期可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

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一般在病后一周出现阳性,15到20天达高峰,1次凝集效价>1:400或早晚期两份血清比较,效价增加4倍有诊断意义。此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

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特别是少数病人可再诱发致命的肺弥漫性出血。故首剂抗菌药物注射后应加强监护数小时,或同时应用激素,亦可改为青霉素静滴。

疟疾(Malaria)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黑热尿(溶血尿毒综合征):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RBC在血管内裂解,出现腰痛,酱油样尿(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特别是奎宁和伯氨喹啉

疟疾再燃是由血液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的,因此,四种疟疾都有发生再燃的可能性。再燃多见于病愈后的1~4周,可多次出现。

疟疾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多见于病愈后的3~6个月。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腹泻和脓血便,肝肿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和腹水。

何博礼现象(Hoeppli)虫卵周围又是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称之。

逃避免疫: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抗原伪装,可逃避机体免疫攻击。

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即病人门静脉血管内仍有成虫寄生,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对新入侵的幼虫有作用),但这种免疫力无损于体内的成虫。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由于其抗原伪装,可逃避机体免疫的攻击而长期寄生。

异位损害:虫卵或(和)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肺、脑多见。肺为间质

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侵润。脑以顶叶与颞叶虫卵肉芽肿为多。多发生感染后6个月至一年内。

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幼虫(即囊尾蚴,cysticerci)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是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

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人因进食生的或未熟的米猪肉而感染。

活瓣综合征:又称布伦斯综合征,即囊尾蚴悬于脑室壁,呈活瓣状,当患者头位急速改变时,囊尾蚴突然阻塞脑脊液通道而导致颅内压骤增,患者出现突发眩晕。头痛。呕吐,甚至突然循环呼吸障碍而猝死。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 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 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 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 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最新知识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 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 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 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 和临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感谢聆听...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 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 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 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 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 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 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 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 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 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7.★★★病原携带者(健康携带状态):慢性病原携带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 在某些传染病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18.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9.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 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20.★★★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21.★主动免疫:指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此免疫 维持时间长,如乙肝疫苗。 22.★被动免疫:指直接将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快, 维持时间短,用于紧急预防。 23.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 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24.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5.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26.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27.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 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 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 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 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 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 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即为传染性。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是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4.传染期: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那段时间是针对传染病而言的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1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6。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15. 三区两通道:指传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所划分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16。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7.隔离:将处于传染病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如传染病流行时的疫区、传染病院等.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 18。 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1、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这种现象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宿主特性,例如易感性、病理反应和临诊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2、朊病毒(也称朊粒)感染(prion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3、重复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指动物体对某种或某些病原的多次重复感染,其原因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力不足,免疫机能下降或与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4、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5、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以及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 ★6、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中人兽共患传染病(zoonosis)是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7、易感性(susceptibility):动物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低时,不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而感染,则称为动物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而具有易感性的动物常被称为易感动物。 8、兽医流行病学(veterinary epidemiology):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决定因素和分布规律,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该学科在预防兽医学中的作用是探讨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控制措施、积累有关“疫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制定并评价疾病的防制规划、估价动物疾病防制方面的经济影响和经济效益等。 ★9、传播媒介(transmission vehicle or vector):指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可以是生物(叫做媒介者或媒生物,如蚊、蝇、蚤类等),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叫做媒介物或污染物)。 10、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指兽医人员使用被病原体污染的体温计、注射针头等器械哦球以及被外源性病原体污染的生物制品等,或没有按照严格的防疫卫生要求操作,将病原体带入动物群而造成的疫病传播。 11、管理源性传播():指由于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人员缺乏防疫知识,防疫卫生制度不健全,不注意日常卫生消毒等造成疾病的爆发或蔓延。 12、畜禽的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易感性是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的特性。 13、发病率(morbidity or incidence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出现频率。 某病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该病新病例数/同期内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14、死亡率(mortality or death rate):指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例。 某动物群体的死亡率=该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死亡动物总数/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由具有致病性的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群、任何动物间传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感 染性 2.内毒素:菌体中存在的毒性物质的总称。其化学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毒性较弱。抗原。 3.外毒素: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毒性较强。 抗原。 4.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外毒素,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 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相当于疫苗,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白喉、破伤风) 5.抗毒素:对毒素(通常指外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免疫血清。相当于抗体,用于被 动免疫治疗。 6.隐性感染:轻微病理变化,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病原体和抗体最常见 7.病原携带:人体不出现疾病表现,但却携带并排出病原体 8.显性感染:病理改变明显,出现临床特有表现最易识别 9.潜伏性感染: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无传染性和免疫反应 10.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只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为止 特点:各种传染病长短不一;每种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最长最短) 流行病学意义: 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11.传染期: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流行病学意义: 决定传染病人隔离实现的重要依据 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 12.病原携带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派出病原体的人 13.临床症状患病时,由于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感觉或病态,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有别 人怠诉的痛苦感受痛苦的异常感觉 14.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15.再燃: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但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6.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 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 17.发热(fever): 广义:泛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狭义: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18.过热(hyperythermia):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导致的不引起体温调节点上移的病理性体温过高 1.外界环境高温:中暑 2.体表散热障碍:大面积烧伤 3.异常产热过多:甲亢 4.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下丘 脑退行性病变 19.败血症(septicemia)是由病原菌侵入血液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临床表现: 突起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升高等。重者可致休克、ARDS、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20.菌血症(Bacteriemia):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在血液中短暂停留,不出现明显症状 21.毒血症(Toxemia ):指病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或死亡时,所释放的内毒素或外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引起全 身功能失调及中毒性病理变化。 22.脓毒血症(Pyemia):病原菌栓子随血流在各种组织和脏器中可引起转移化脓病灶,成为多发性脓肿如在肝、 肾、皮下等。 23.水肿:过多的体液在集体组织间隙内积聚 24.积水: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腹腔、胸腔、脑腔)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度过前驱期后,出现明显症状,表现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顿挫型: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大部分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可随机进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仅少部分患者进入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加,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残余一些病理及生化改变,病原体未全清除,传染性还持续一段时间,体内抗体水平上升)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间传播的疾病。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如空气飞沫、接触传播、食物或水源、动物叮咬等。传染病的传播往往需要一个传染源、一种传播途径和一个易感人群。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传播、发展和预防的学科。通过传染病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传染性、疫情动态、流行规律等重要信息,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传染病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名词需要解释: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病原体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才能引起传染病。 2. 感染:指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并生长、繁殖的过程。感染可以是无症状的,也可以引起明显的症状和疾病。 3.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或动物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食物或水源传播、接触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等。 4. 隔离:将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与其他人分开,以防止传播给他人。隔离可以是在医院中的单独房间内,也可以是在家

庭或社区中进行。 5. 检疫:对于来自传染病高风险区域的人员、动物或物品进行检查、隔离和观察,以防止传入和传播病原体。 6. 疫苗:通过注射或其他方式输入人体的一种生物制品,可以增加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7.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科学。流行病学可以帮助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的制定、疫情预测等。 8. 病例:指被诊断为某种传染病的患者。病例报告可以帮助疫情监测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9. 感染源:引起传染病传播的来源,可以是患者、病原携带者、宿主动物或环境中的致病物质。 10. 防控措施:包括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如隔离、检疫、消毒、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卫生宣教等。 总之,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传播、发展和预防的学科,其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这些名词和概念的解释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控制措施。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为未考过但建议记忆的题目) ★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也叫Dane颗粒,直径42mm,分外膜和核心两个部分,外膜内含表面抗原HBsAg,糖蛋白和脂质成分。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和核心看远Hbc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bacteremia菌血症: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血液感染,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病原微生物在血中常呈一过性,毒血症表现多不明显。 ★epidemic encephalitis B: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国外一般称为日本脑炎。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沟回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升高时可发生脑疝,沟回疝即小脑幕切迹疝较为多见,表现为昏迷突然加深,呼吸节律异常,病侧瞳孔散大,上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 ☆枕骨大孔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增高时刻可出现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极度烦躁,面色苍白,眼球固定,双侧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应消失,呼吸节律异常或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停止。 ☆中型乙脑: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体温多在39~40℃,持续4~5d,头痛、呕吐并伴有昏迷,偶有惊厥。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消失。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不明显。多在1~2周后恢复,无后遗症。 ★Koplik spots麻疹粘膜斑:典型麻疹病人起病后2-3天在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直径0.1~1mm的细小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可逐渐增多或部分融合,延及口唇内侧,为早期诊断麻疹的依据。 ☆Warthin-Finkeldey华-弗巨细胞:在麻疹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胞免疫反应逐渐形成,致敏的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使受染的细胞增大融合,即形成华-弗多核巨细胞。细胞核有数个到数十个,细胞质和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是麻疹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该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网状内皮组织,常从上皮细胞脱落,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找到,有利于麻疹的早期诊断。 ☆SSPE,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2~10年的远期并发症,很罕见。大多发生于儿童中,在2岁前患过麻疹,发生率十万分之一,少数有接种麻疹活疫苗史,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起病隐匿,发病初期行为异常和智力减退,以后出现共济失调、肌痉挛、语言不清、失明。最终因昏迷、去大脑强直而死亡。 ☆三脚架体征:脊髓灰质炎前期由于背、颈、四肢疼痛,年长儿起坐时以上肢向后支撑躯干,呈特殊的三脚架体征。 ★cholerasicca/dry cholera干性霍乱:即爆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华-弗综合征:重型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称华弗综合征,多见于儿童。表现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短期内出现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它的特征是 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性,是重要的传染源 3.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 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生化方面的改变。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4.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又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在一些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出现移位而导致机体疾病 6.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C以上,且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C 7.弛张热: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1°C,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8.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寄 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9.Dane particles:即丹颗粒,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10.heparnavirus:即嗜肝RNA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 11.窗口期:急性HBV感染者HBsAg已消失,抗HBs尚未出现,这段时期称窗口期,此时只有抗HBc (或抗HBe)可以检出 12.δ因子:即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的帮助才能复制 13.肝性脑病: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候群 14.肝肾综合征:严重肝病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多为功能性 15.碎屑状坏死:肝实质与间质之间的肝细胞坏死 16.桥状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与汇管区,或汇管区之间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17.TTV:输血传播病毒,是甲型至庚型肝炎病毒之外的肝炎病毒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9294998.html,cDNA:环状的共价闭合的HBV DNA,是HBV前基因组RNA转录的模板 19.YMDD变异: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在药物选择压力下出现的HBV DNA聚合酶YMDD基序变异 20.肝肺综合征: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出现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氧 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统称为肝肺综合征 21.固定毒株:是狂犬病病毒野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病毒株,其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免 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22.内基小体:在狂犬病病人或动物脑组织内分离到的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位于细胞质内, 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0μm,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23.街毒株:即狂犬病病毒的野毒株,是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狂犬病病毒,其致病 力强 24.Hanta virus:即汉坦病毒,为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布尼亚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形 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平均直径为80-120nm,其基因RNA可分为大、中、小3个片段 25.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增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常见于流行性出 血热少尿期 26.膜状物: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尿中,为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细胞的凝聚物 27.AIDS:即艾滋病,是指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经血、体液、性接触和母 婴传播,由于机体免疫力明显受损而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28.HAART即高效强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指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原治疗。适应于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者HIV RNA>55000copy/ml,或CD4+T细胞<0.35ⅹ109/L,或任何已发病者。其作用是抑制HIV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29.PCP:即卡氏肺孢菌肺炎,是艾滋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可通过器官灌洗液染色镜检找到病原体 而确诊,常用戊烷脒和付方新诺明治疗 30.PGL:即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是指HIV感染后病程第三期,是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质韧、无压痛、不粘连;活检为反应性增生 31.ARS:即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是艾滋病病人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和淋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感染:指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 2、感染谱:由于病原体和人体宿主力量的不同,感染过程的后果也不同。感染过程产生的不同后果,即称为“感染谱”。 3、机会性感染: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体内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或机械损伤使其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时,这些病原体就能引起宿主损伤,产生机会性感染,如免疫力低下者的真菌性二重感染、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感染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主动免疫),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各种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 6、病原携带状态:是传染过程中人体防御能力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的表现。按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7.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当机体免疫系统能够将病原体局限在某些部位而不会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这些病原体可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又能引起显性感染。 8、传染源:指病原体在其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9、复发:传染病已进入恢复期,潜伏于病灶内的病原体又开始繁殖,初发症状再次出现。10、再燃:当病情进入缓解期,尚未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发热等初发症状再次加重。 11、毒血症状:病原体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引起除发热外的各种症状,轻者如疲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等,较重者有时候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等表现。 12、Dane颗粒:即大球形颗粒,指完整的HBV颗粒,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可造成病毒的感染与传播。13.内基小体:是狂犬病具特征 性的病变,为嗜酸性包涵体, 称内基小体,最常见于海马及 小脑Purkinje细胞中,为狂犬 病毒的集落,在神经细胞的胞 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3-10μm,具有诊断意义. 14、肾综合征出血热:旧称流 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 的一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 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 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 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有发热、 充血及出血、休克、急性肾功 能衰竭等主要表现(三大主症、 五期经过)。 15、高血容量综合症:是流行 性出血热少尿期较常见的临床 表现,静脉充盈,脉搏洪大, 脉压差增大,脸部胀满,心率 加快。严重者可诱发心功能不 全、肺水肿及脑水肿。 16、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 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 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 起的进行性致命性疾病。HIV 主要感染和破坏CD4+ T淋巴细 胞。 17、菌血症:指细菌在血流中 短暂出现的现象,一般无或仅 有轻微的毒血症状。 18、SIRS:是指机体对各种损 害因素所产生的全身性炎症反 应,而因感染所致的SIRS又称 为脓毒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 19、败血症:是由病原菌侵入 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并产生 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全身性疾病。 华-弗综合症:流行性脑膜炎 爆发型休克型,起病急,突发 寒战高热、头痛呕吐。高热, 重者体温不升+严重中毒症状+ 意识障碍,广泛瘀点,循环衰 竭,无脑膜刺激征、CSF多清, 瘀斑或血培养检查细菌常为阳 性。 21、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 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 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 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 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 等。肠出血与肠穿孔为常见的 严重并发症。 22、玫瑰疹:为伤寒的特征性 表现,大多在病程第7-10日出 现,淡红色,压之褪色,稍高 出皮肤,多分布于胸腹,数量 少,不超过12个,约2-3日后 消失。因皮肤毛细血管内细菌 栓塞而引起。 23、肥达反应:用已知的伤寒 杆菌“o”抗原、“H”抗原, 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 (A、B、C)等5种抗原,通过 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 的抗体。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 ≥1:80,H≥1:160,有诊断 价值。 24、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 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是由 虫卵引起的肝及肠道的虫卵肉 芽肿。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 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临床特 点是急性期有发热、腹泻或脓 血便、腹部压痛、肝肿大和血 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 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以肝 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为主,可 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 腹水。是我国主要地方病之一。 25、异位损害:指虫卵或成虫 迷走和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 的器官而引起的病变。主要以 肺与脑部虫卵沉积引起的病变 相对较多。 26、伴随免疫:人感染血吸虫 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但这种 免疫力无损于宿主体内的成 虫。病人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 生和产卵,但对再感染有一定 免疫力。抗原伪装逃避免疫攻 击。 问答题: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①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 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 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虫媒 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经土壤传播。③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 称为这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2、传染病有哪些基本特征?① 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 流行病学特征:a地方性;b 外来性;c季节性;d流行性: 散发、暴发流行、流行、大流 行;④有感染后免疫 3传染病病程的阶段性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 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时 期。前驱期:自起病到临床症状 明显的时期。症状明显期∶前 驱期后至恢复期。恢复期∶症 状、体征基本消失。后遗症期∶ 恢复期过后,遗留的功能不全。 4、肝炎的传播途径 ⑴粪—口途径:甲肝和戊肝。 经水和食物传播是甲型肝炎的 主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 是戊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 播方式。⑵血液/体液传播: HBV、HCV、HDV。乙肝的传播包 括水平传播(注射或接触含 HBV的血液及分泌物;性传 播)、垂直传播(是我国幼儿时 期HBV感染的主要形式,包括 围产期和产后接触传播、经胎 盘及生殖细胞传播)、医源性传 播(输血、注射器、血透机、 内窥镜等消毒不严格)。⑶母婴 传播:HBV 5.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⑴ 急性肝炎:分急性黄疸型、急 性无黄疸型;⑵慢性肝炎:分 轻度、中度、重度慢型肝炎; ⑶重型肝炎:分急性重型、亚 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⑷ 淤胆型肝炎;⑸肝炎肝硬化。 8、流行性出血热三大主症五期 经过 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 伤.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 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 恢复期。 9、出血热发热期表现: 主要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毛细血管损伤、肾损伤 1、发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 病情越重,热度下降后全身中 毒症状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 这是本病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 临床特点。 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胃肠 中毒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头 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 痛”。 3、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损害:充 血(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 血(三红));出血(多见于腋 下和胸背部,呈搔抓样或条索 状瘀点、粘膜出血等);水肿(球 结膜水中、眼睑或颜面与四肢 水肿)。 4、肾损伤:蛋白尿、管型 高热面红酒醉貌,头痛腰痛象 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 心呕吐蛋白尿。 10、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治疗 原则:(稳、促、导、透)稳定 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 血疗法、透析疗法11HIV的传 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 播、母婴传播 12、HIV侵入人体后分期 I期:急性感染期;II期:无 症状感染;III期:持续性全 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IV期:艾滋病:出现机会性感 染和恶性肿瘤(主要是淋巴瘤) 的表现。 13、HIV的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抗反转录病毒的 联合疗法(HARRT) 治疗药物主要分3类: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 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