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重点字词: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说:“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shuò,疾速)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生,指庄子。诮,讥笑。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皇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说话不算话。欧阳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时,已萌归田退休之意。后在《归田录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的心愿。素志,一向的志向。

更:更换。

是:这,这个。

固:本来,当然。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志:记下、记住。

特殊句式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被动句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状语后置

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宾语前置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

此吾之所以志也固定句式

累于彼者已劳矣被动句

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

宜去一也判断句

复何道哉宾语前置

虚词“而”用法

既老而衰且病又

而名不得逃表转折,但

太山在前而不见表转折,却

疾雷破柱而不惊表转折,却

而不知五却之累其心乎却

夫士少而仕表承接,就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6六一居士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6六一居士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 文选读》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迁谪. (zé) 佚.名(yì) 付讫.(qì) 号.哭(háo) B .相称. (chèn) 牵累.(lěi) 灾难.(nàn) 骸.骨(hái) C .轩. 辕(xuān) 珪.石(ɡuī) 憔悴.(cuì) 恻.然(cè) D .涿.鹿(zhuō) 讥诮.(qiào) 颍.水(yǐnɡ) 夙. 愿(sù) A [“谪”读“zhé”。]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轩裳珪组. 劳吾形于外 组:印绶 B .是岂. 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 C .子欲逃名. 者乎 名:名声 D .吾负. 三宜去 负:负责 D [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B.?????吾固知名之.不可逃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 C.?????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D.?????吾其.何择哉其.孰能讥之乎 D [D 项,其:副词,表反问语气。A 项,乎:前一个为介词,表处所;后一个为介词,表比较。B 项,之:前一个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为助词,相当于“的”。C 项,以:前一个是连词,表目的;后一个是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A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B .吾其何择哉 C .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D .此吾之所以志也 C [例句与C 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 项,是定语后置句;B 项,是宾语前置句; D 项,是判断句。]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 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 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 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屡易. 其号 易:改变,变换 B .余将见子疾走. 大喘渴死 走:逃避 C .忧患思虑劳. 吾心于内 劳:使……疲惫 D .于是与客俱. 起 俱:一起 B [B 项,走:奔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世事之. 为吾累者众也 B.?????是岂不为.六一乎世事之为. 吾累者众也 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居士曰:“不然. 。” D.?????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原文: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教案全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一单元 1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 讲读课文 一、一读文章:品景 教师范读。 二、二读文章:品情 ⑴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重点思考作者在第二段中以什么作为议论的话题? 学生读第二段。 明确:“造物者的有无”。 ⑵设问:此句中的“智者”与第二段中的“造物者”所指是否同一呢? 明确:第一段的“智者”和第二段的“造物者”所指应该一样,都指创造美景的神灵或上苍,还包括“神者”,这样可以避免行文的重复。可以看出,“类智者所施设也”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⑶设问:作者在本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课文的原字句回答。(幻灯片五) 小组讨论。 提问。明确: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乎。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

六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整理

语文学案 序号 93_ 高 二 年级 4班 教师:李卉 学生: _____ 六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之、以、于、与、乃) 【学习目标】 通过课文中的例子,进一步掌握六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课外迁移作充分准备。 【学习重点】 主攻自己还不太清楚的虚词,理解积累。 【学法指导】掌握期末考试要求的六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先自学然后自查自测。 一、【其】 (一)用作代词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游褒禅山记》 )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六一居士传》) 庶几偿其.夙愿焉。 (《六一居士传》)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六一居士传》)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游褒禅山记》 ) 其. 一西出 ( 《小石城山记》 ) 其. 大者有二焉。 ( 《六一居士传》 ) 既其.出 ( 《游褒禅山记》 ) (二)用作副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 《游褒禅山记》 ) 吾其.何择哉? ( 《六一居士传》 )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郑伯》 )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 是之谓乎? ( 《郑伯》 )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与微之书》)(译: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 二、【之】 (一)代词。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 ( 《兴贤》 ) (二)助词。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小石城山记》)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 《郑伯》 ) 姜氏何厌之.有? ( 《郑伯》 )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六一居士传》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三、【以】 (一)连词,相当于“而”。 由山以. 上五六里。 (《游褒禅山记》)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表并列 (《游褒禅山记》) 有志矣,不随以. 止也。 表顺承 (《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表目的 (《游褒禅山记》)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表目的 (《报任安书》) (二)介词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doc

8《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二、课文助读 1.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2. 文章简介 《六一居士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该文为唐宋经典散文之一,形式别具一格。它没有像一般的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既喻为自然界的多种事物和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物,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而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三、预习题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熟读课文。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诵读全文,给难读字注音,画出难懂的字词句 2.解释句中加点字词含义 (1)是为五一尔.,奈何?( )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 (3)是.岂不为六一乎?(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 (5)聊.以志吾之乐尔( ) (6)吾之乐可胜.道哉( ) (7)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 (8)未足喻其 ...乐且适也( ) ( ) (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 ( )

六一居士传(教师版)

一、课题:六一居士传(粤教版教材《选修2》P22--23) 二、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介绍,了解欧阳修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2、识记并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熟练翻译全文;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4、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5、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那豁达开朗、淡泊以明志的积极思想。 说明:目标1、2、3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和重点,目标4、5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2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和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素材积累: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 虚心求教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修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炼,含义倍增。 文章背景:见《全优课堂》第31页。 2、注音: 初谪.(zh?)颍.水(yǐng)更.名(gēng)讥诮.(qiào)涿.鹿(zhuō) 轩.裳(xuān)珪.组(guī)庶.几(shù)悴.(cuì)暇.(xiá) 恻.然(ca)骸.骨(hái)夙.愿(sù)佚.(yì)难彊.(qiǎng) 3、初步感知课文: 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二)学习新知 第一课时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切记字字对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翻译的字词,用圆圈圈起来,然后在小组讨论时解决。小组都解决不了的字词,请写在疑难卡上,每段注意一些重点句子。在此基础上,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字词。扫除文字障碍后,概述各段大意。 六一居士初谪.(被贬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表并列的连词,又)衰且.(连词,表递进,而 且)病,将退休 ..(古:退,辞退官职;休,颐养天年;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第一段大意:交代更号原因。

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昨天我们已经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翻译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一些重点词语掌握了没有。 二、检查重点字词句翻译: (投影: 六一居士初谪浒州:贬职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改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快速;跑 吾之乐可胜道哉:尽 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 累于此者既佚矣:通“逸”,安逸 翻译重点句子 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 1、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三、课文学习: 问:1、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 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2、欧阳修为什么要更号? 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3、“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 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醉翁。

《唐宋散文选读》文言知识归纳

《唐宋散文选读》文言知识 归纳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唐宋散文选读》文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小石城山记》 一、、重点词语 1.其一少北而东. 少:稍 2.有积石横当其垠。垠:边、界 3.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睥睨:城墙上的女墙 4.其疏数偃仰数:密集 5.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售:得到赏识伎:技艺,指美景 6.神者傥不宜如是傥:倘,或者 7.或曰或:有人 8.而独为是物是:这 二、通假字 1.其一少北而东“少”通”稍”,稍微 2.不得一售其伎“伎”通”技”,技能 三、特殊句式 投以小石介词短语后置,“以小石投”。 《黄州快哉亭记》 一、实词 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北:名作状向南,向北 2.其势益张益张:越发盛大 3.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靠近为:建造 4.以览观江流之胜胜:美景 5.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6.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阖:通“合”闭藏,消失 7.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观赏,欣赏几席:小桌旁席 8.冈陵起伏,草木行列行列:成行成列(名词作动词) 9.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伺机夺取 10.周瑜、陆逊之所骋骛骋骛:纵横驰骋 11.王披襟当之披:敞开当:迎着 12.将何往而非病病:忧愁 13.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变:不同与:参与 14.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性:本性适:往 15.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患:病,忧愁 16.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自放:自己任情漫游。放,纵。 17.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瓮:用蓬草做,用破瓮做,名词用作动词。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

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21矣,而讫无称22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23,宜去三也。吾负24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在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生,指庄子。诮,讥笑。

六一居士传教案(公开课)教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掌握常用“谪”“置”“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置”“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一、导入 以《醉翁亭记》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文章背景: 熙宁三年,作者被贬蔡州,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作者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意志已十分消沉,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三、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感知 同学们读完本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明确: 赋的文体特点: 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再读课文,逐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字词解析) 问: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学习第二自然段(字词解析、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 中国文化常识 整理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常识(数序排列) 三才:天、地、人。 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书的合称。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子苏轼、苏辙。洵称老苏,轼称大苏,辙称小苏。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三牲:古代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也以鸡、鱼、猪为三牲。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典制体史书的合称。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均有文名。 三百篇:指《诗经》的篇数,亦用作《诗经》的代称。 岁寒三友:松、竹、梅。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等三部《春秋》的解释性著作。 三公九卿: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司徒、司马、司空;一说,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太 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唐宋 仍沿此称,惟已无实际职务。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 最高荣衔。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 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地位比三公 低。三公九卿或公卿也泛指朝廷高级官员。 三从四德: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即要求妇女屈从男权,谨守品德、辞令、仪态与手艺的“闺范”。 三纲五常:三纲,封建社会中三种主要的道德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见《汉书·艺文志》)泛称江湖上各种行业的人。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纪传体通史的总称。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分经、史、子、集四部。 四大镇:明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朱仙镇)、景德镇(今江西景德镇市)、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和汉口镇(今湖北武汉市的汉口)。 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及天水麦积山石窟。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诗》、《书》、《礼》、

方山子传文言文阅读 翻译及答案电子教案

方山子传文言文阅读翻译及答案

方山子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 B.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②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①呼余宿其.家②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2.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 ①②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3.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 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其丰富形象。 C. 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 这篇文章虽称作“传”,实际上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陈慥生活中的几个断面。作为人物传记,其写法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如出一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文言文六一居士传

文言文六一居士传 【篇一:文言文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 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 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 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 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 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 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 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 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 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 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 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 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 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 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木兰县初级中学宋先丽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言安居乐业,其实居亦有别。有人住轩敞华屋,楼阁台榭,丹楹刻桷;也有人身居斗方之室,蓬门荜户,茅茨土阶。人生在世,若得前者,不免令人欣喜;偶遇后者,又将如何自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经典铭文《陋室铭》,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情韵、志士情怀。 二、解题 1、齐读: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的文字,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铭,是一种文体。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根据器物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以颂美追思,叫“墓志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的,时时提醒,以自警自戒,叫“座右铭”;刻在名山大川和建筑物上,纪功颂美,以劝勉世人,叫“山川风物铭”。

不过,它们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并无二致。不仅文辞简约优美,像本文,尽管只9句81字,但却是铭文中的长篇;而且全文押韵,如诗如词,琅琅上口。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韵脚词,用红笔勾画出来。 三、初读,感受铭的形制特征 1、读准字音 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哪位同学朗读一遍,帮助大家一起来正一下音: 吾(wú)德馨(xīn)苔(tái)痕 鸿儒(rú)调素琴(tiáo)案牍(dú) 2、注意押韵 韵脚词,也即“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明确一下: 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3、读出节奏 一韵到底,让文章回环往复,琅琅上口;韵脚词均在偶数句,又让句子两两呼应, 形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请大家根据这一句式特点,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朗读节奏,即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的有规律停顿。 请一位同学明确一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当然,在朗读时,不仅要注意这些,还要根据内容、情感调整语调、语 速、重 音等。 同桌互读,倾听并纠正。 全班齐声朗读,感受铭文的特点。 四、再读,理解铭的基本内容 五、披文入情,一起走进刘禹锡的心灵世界 第一组提问:

文言虚词归纳训练15·且

文言虚词归纳训练·15 ·且· 根据提供的句例,整理归纳“且”的意义和用法 一、用作词 1.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也表示接近某一数量,可译为 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2.用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是暂时的,可译为等。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遂自鸣曰:“得过且.过。”(《辍耕录·寒号虫》)二、用作词 1.表示关系,可单独用“且”,也可构成“且……且……”或“既……且……” 的格式,可译为等,有时亦可不译。 ①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诗经·伐檀》) 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彭越是时居梁地,中立,且.为汉,且.为楚。(《汉书·田儋传》) 2.表关系,可译为等。 ①今已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表关系,可译为。 ①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②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史记·郦食其列传》)

文言虚词检测训练 ·且· 高三班姓名学号成绩 指出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鞭贾》) 2.(贺兰)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张中丞传>后叙》) 3.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4.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颖水之上。(《六一居士传》) 5.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与微之书》) 6.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与微之书》) 7.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与微之书》) 8.不惑不徇,且.公且是矣。(《寄欧阳舍人书》) 9.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寄欧阳舍人书》) 10.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13.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14.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衿名节。(《陈情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优 秀教学设计 西安爱知中学吴春玲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言安居乐业,其实居亦有别。有人住轩敞华屋,楼阁台榭,丹楹刻桷;也有人身居斗方之室,蓬门荜户,茅茨土阶。人生在世,若得前者,不免令人欣喜;偶遇后者,又将如何自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赏读经典铭文《陋室铭》,品味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情韵、志士情怀。 二、解题 1、齐读: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铭,是一种文体。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根据器物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以颂美追思,叫“墓志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的,时时提醒,以自警自戒,叫“座右铭”;刻在名山大川和建筑物上,纪功颂美,以劝勉世人,叫“山川风物铭”。 不过,它们虽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并无二致。不仅文辞简约优美,像本文,尽管只9句81字,但却是铭文中的长篇;而且全文押韵,如诗如词,琅琅上口。请同学们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韵脚词,用红笔勾画出来。 三、初读,感受铭的形制特征

1、读准字音 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哪位同学朗读一遍,帮助大家一起来正一下音: 吾(wú) 德馨(xīn) 苔(tái)痕 鸿儒(rú) 调素琴(tiáo)案牍(dú) 2、注意押韵 韵脚词,也即“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明确一下: 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3、读出节奏 一韵到底,让文章回环往复,琅琅上口;韵脚词均在偶数句,又让句子两两呼应,形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请大家根据这一句式特点,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朗读节奏,即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的有规律停顿。 请一位同学明确一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一居士传教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 一、学情分析: 经过二个月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不再感到陌生,能够通过书下注释和字典进行预习,自行解决疑难的字词,找出大多数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段太尉逸事状》一文的文言文知识梳理工作就是学生们自行完成的,所以本课的文言知识以预习的方式靠学生们自行完成。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对比阅读,在文本中找寻相似点和不同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寄予在其中的情感。 体会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传统。 三、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寄予在其中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对比阅读,找寻相似点和不同点。 五、教学过程: (一)大家阅读并预习了《六一居士传》,读罢全文,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检查预习,集中处理大家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文章脉络 (四)文章虽然题为《六一居士传》,但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传记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像是给自己的()作传?填上一个词,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给自己的兴趣做传,给自己的心灵做传,欧阳修大半生在宦海中沉浮,使他身心俱疲,他向往快乐洒脱的生活,想回到自己的小天地中,沉浸在琴棋书画中,物我交融,宠辱皆忘,共享一份逍遥游,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舒展。 (五)探究题:我们还学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是他40岁时候的作品,现在他64岁了,写作了《六一居士传》,两个人生阶段都围绕一个“乐”字来写人生,这两个“乐”有什么不同啊?为什么所追求的的“乐”如此不同呢? 年轻时的欧阳修以高洁的人品,刚直的人格,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一个典范,好比范仲淹“先,后”。这就为士大夫人格的确立理想的施展指出了向上的路,是时代的标杆,社会的典范。 伴君如伴虎,大半生的宦海沉浮,让他身心俱疲,于是在风烛残年之际,他毅然决然选择退隐,回归自己的内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