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检测操作规程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检测操作规程

炉温均匀性测量记录表

编号:

炉温均匀性测量记录表

编号:

真空炉炉温均匀性的测定

真空炉炉温均匀性的测定 一、真空炉温度场形成的特点 真空炉的发热元件一般呈圆形布置。真空加热相对普通炉来说,其传热方式只有辐射,没有传导和对流;非真空加热时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其中对流、传导根据压力的不同又与普通炉( 常规压力) 同。 压力小于1 ×105Pa ( 绝对压力,普通炉的近似工作压力) 时,其对流、传导作用小于普通炉; 压力接近工作真空度( 2Pa) 时,其对流、传导作用基本不存在,工件升温缓慢,特别是低于600 ℃以下加热时,加热更为缓慢,工件温度相对控温热电偶的温度有一定的滞后现象。 二、真空炉温度均匀性测量的原理 ( 1) 真空炉温度均匀性的测定采取炉体控温系统控制加热温度,外加热电偶进行记录的测量方式。温度均匀性的测定仪器有热电偶转换开关,WRNK —121 型3mm×3000mm 的测量热电偶,其测量范围为0 ~1300 ℃,日本岛电SR93 数显温度表、补偿导线。测量原理图见图1 。 ( 2) 根据KES78. 311. 1 标准有关要求,真空炉炉温的测量采取有效加热区9 点测量的方式( 见图2) 。在600 mm×600mm×900mm 的有效工作空间内作9 点布置,任一个平面内均有3 个热电偶( 图2 中黑点为热电偶的固定位置) 。 ( 3) 在炉体的炉门端的一侧有一测温口。测量时拆下原盖板,安装上带有9 孔的测温法兰,测量热电偶通过法兰接入炉腔内并固定在支架上。安装测量热电偶时需加密封垫圈、橡胶垫圈及真空脂用压紧螺栓进行压紧密封,以防止漏气( 见图3) 。

三、真空炉温度均匀性的测量过程 1. 准备工作 将测量热电偶及控温热电偶按GB/ J351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鉴定规程》中相关规定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能进行炉温均匀性测定。自炉体拆下测温孔的盖板,将9 根经过检测合格的热电偶依次穿上密封垫圈、橡胶垫圈,自法兰孔中引入炉腔内,并依次按图1 位置固定在位于炉门口支撑架上,支撑架的尺寸为有效加热尺寸。将支撑架小心地移入炉腔内,放在炉床上,调整其位置,使之恰好与有效加热空间重合。固定测温法兰的热电偶孔,依次放入密封垫圈,橡胶垫圈上涂布真空脂,旋紧压紧螺栓,安装好法兰。 按操作规程手动先后启动真空机械泵、真空罗茨泵抽真空,直到工作真空度到达 2 Pa 后,停机30 mi n ,观察真空计读数,看压升率是否在正常的0. 5Pa/ h 之内,正常则继续进行炉温均匀性的测量,不正常则重新调整旋紧螺栓,重新测定压升率,直到正常,才能继续进行炉温均匀性的测定。 2. 测定过程 根据工艺需求进行选定测量温度点为650 ℃、850 ℃和1000 ℃,在FP21 控温仪表上,设定升温曲线。 在控制偶到设定温度120min 后,开始测定各支热电偶的值。每隔5min 读取1 次,连续3 次,如果各点温度在所要求温度的±5 ℃以内,则此温度点测量完毕,否则继续等温,直到温度均匀或时间到达3h ( 工艺设定的保温时间) 为止并记录各点的温度。调整FP21 表,自650 ℃升温至850 ℃,保温120min,重复650 ℃温度点测量步骤。

热处理电阻炉操作规程

热处理电阻炉操作规程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工艺,电阻炉是常用的热处理设备之一、为了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安全、准确和高效进行,制定了热处理电阻炉的操 作规程。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热处理电阻炉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定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眼镜、手套、耳塞等。 3.严禁操作人员穿戴松散的衣物,以免被卷入设备内。 4.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以及长时间操作,避免疲劳带来 的安全隐患。 5.任何时候禁止将手伸入炉内,以免烫伤或触电。 二、设备操作规定 1.检查电阻炉的电源接地是否正常,并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2.检查电阻炉温度计、计时器等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接通电源开关,调节温度控制器,使其达到设定温度。 4.在炉内放入要处理的金属材料,并确保每次处理的负荷量不超过设 备额定负荷。 5.关闭炉门,启动加热器,并设置热处理时间。 三、热处理操作规定

1.热处理过程中,严禁私自调整炉内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处理效果。 2.在炉内加热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炉内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及时调整加热功率和炉内通风量,以确保加热的均匀和稳定。 3.在炉内放置用于监测金属材料温度的热电偶或温度计,并随时监测 温度变化,确保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准确性。 4.热处理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停止加热器的工作。 5.在热处理完毕后,禁止立即打开炉门,必须等待设备内部温度降至 安全温度后,方可打开炉门。 6.打开炉门后,将炉内的金属材料取出,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或冷却。 四、设备维护规定 1.每次操作完毕后,必须将设备内部清理干净,清除杂物和残留物, 保持设备内部整洁。 2.对电阻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加热元件、检查温度控制 装置等,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有损坏的零部件。 3.对电阻炉进行定期检测和验修,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保证设 备的安全运行。 以上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热处理电阻炉操作规程。通过遵守这些规定,可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提高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热处理炉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设备,其能够使金属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得到改善性能的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了保证热处理炉的操作安全,制定一定的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热处理炉的操作规程。 一、安全 首先我们要重视热处理的安全问题。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确认所有的安全措施得到了有效执行。包括: 1. 预先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热处理炉的各项安全设备正常运行;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人员防护装备; 3. 热处理炉的周围必须确保没有高温热源或易燃物质; 4. 热处理炉的通气孔位置必须保持有足够的空间,防止发生窒息; 5. 热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测炉内温度和压力,保证炉内温度和压力不超过允许范围。 二、操作流程 了解操作流程对于正确有效地操作热处理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热处理炉的操作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对热处理炉进行预热,以确保炉内 温度到达预定范围; 2. 材料处理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处理,以确保材料 表面的微观缺陷得到有效消除; 3. 入炉时,必须保证材料的正确性方向和堆放位置,材 料之间不得猛烈碰撞或有缝隙; 4. 热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炉内有足够的热源以及氧气,以便发生排气和氧化作用; 5. 严格按照热处理图谱进行处理,以确保最后性能达到 预定目标; 6. 热处理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将材料进行冷却 处理,以保证达到预定质量要求; 7. 取出材料后,必须清洁材料表面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检测和评估。 三、质量控制 热处理炉的操作是为了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 操作人员必须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热处理目标; 2. 执行热处理图谱时,必须遵循图谱中已经给出的处理 温度和时间; 3. 确保每一次喂料的量、品质和分类符合规定标准; 4. 确保每个处理程序符合标准要求,与图谱相符;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 炉温均匀性测试是对炉子内部温度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 到炉子的加热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确保炉温均匀性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试标准和方法。本文将介绍炉温均匀性测试的标准内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一、测试标准的制定背景。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炉温均匀性测试的流程和方法,保证测 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炉子的类型、尺寸、加热方式等因素,以及测试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二、测试标准的内容。 1. 测试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炉、烤箱、烧结炉等各类加热设备。 2. 测试方法,采用温度传感器在炉子内部不同位置进行测试,记录温度数据并 进行分析。 3. 测试参数,包括炉温均匀性指标、温度波动范围、温度梯度等。 4. 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和分 析等。 5. 测试结果评定,根据测试数据和标准要求,对炉温均匀性进行评定,并提出 改进建议。 三、测试标准的执行。 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校准温度传感器、清洁炉子内部、确定测试位置等。 2.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测试时炉子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测 试结果的影响。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炉温均匀性指标并进行 评定。 4. 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改进建议,根据测试结果,评定炉温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测试标准的应用。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适用于各类加热设备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 执行测试标准,可以及时发现炉温不均匀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炉子的加热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测试标准的意义。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炉温均匀性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炉子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指南,促进了炉温均匀性测试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六、总结。 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炉子的加热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只有严格执行测试标准,才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炉温不均匀的问题。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和执行测试标准,为炉温均匀性测试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炉温均匀性测试报告

炉温均匀性测试报告 一、引言 本文旨在对某炉的温度均匀性进行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通过测试,我们可以 评估该炉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二、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该炉的温度在整个加热区域内的分布是否均匀。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确定该炉是否适合用于特定工艺的加热需求。 三、测试步骤 1.准备工作:确保炉内没有加热物体,炉门关闭严实,炉温达到设计 工作温度。 2.选择测点:在加热区域内选择一系列均匀分布的测点。测点的数量 和位置应能够充分覆盖整个加热区域,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安装温度传感器:在每个测点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并确保其与炉壁 保持良好的接触。 4.记录数据:开始记录温度数据,并持续记录一段时间,以确保数据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分析数据:将记录的温度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 理。 6.评估均匀性:通过分析数据,绘制温度分布图,评估炉温的均匀性。 7.撰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经过以上测试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 1.温度分布图:根据记录的温度数据,我们制作了温度分布图,图中 显示了炉内各个测点的温度情况。 2.温度差异:通过对温度分布图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加热区域内, 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区域的温度较高,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 3.均匀性评估:根据温度差异的分析结果,我们评估了炉温的均匀性。 结果显示,该炉的温度分布不够均匀,存在一定的温度偏差。 4.原因分析:我们分析了导致温度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炉体结构设 计、加热方式、传热介质等,以确定改进的方向。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测试结果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结论:该炉的温度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部分区域的温度相对 较高,而其他区域则较低。 2.建议:针对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建议在设计和制造阶段加强炉体结 构的优化,改善传热方式,提高炉温的均匀性。 3.改进措施:具体的改进措施可以包括优化加热元件的布局,增加炉 体隔热层的厚度,改善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式等。 六、总结 通过本次炉温均匀性测试,我们对该炉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测试报告的结果可用于指导后续的炉体设计和优化工作,以提高炉温的均匀性,满足特定工艺的加热需求。 七、参考文献 [1] 张三, 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应用[J], 人工加热学报, 2020, 10(2): 123-135. [2] 李四, 炉温均匀性评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 温度与传热学院, 2018. 以上为炉温均匀性测试报告的详细内容,希望对相关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温度均匀性测试规范

温度均匀性测试规范 1.目的 依据CQI-9相关规定制定热处理工厂炉膛温度均匀性测试规范,以提高热处理设备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热处理工序淬火炉、回火炉设备。 3.术语 温度均匀性测试 温度均匀性测试(TUS)基本要求:通过温度均匀性测试(TUS)可确认炉膛内的温度均匀性特性、合格的工作区以及工作温度范围。 4.职责 本规范由技术部参考标准负责编制,工程部负责执行。 5.规定内容 5.1按每个炉膛1年内至少1次的周期进行测试(停用的炉子除外)。所有炉子的温度均匀性测试允许2 周宽限期。 5.2炉子进行过任何可能改变其温度均匀性特性的改造或维修后,在该炉再次投入使用之前都应进行一次温度均匀性测试。 5.3若未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温度均匀性测试,则炉子不应投入使用,炉子用于生产前应进行温度均匀性测试。 5.4 炉子进行的所有改造或维修都应.记录在册,且需包含组织内责任人对这些改造或维修是否会改变该炉的温度均匀性特性的决定。 5.5 TUS 测试仪器使用:TUS 应使用符合表P3.2.1(仪器校准要求)要求的独立测试仪器和满足表P3.1.3(热电偶)要求的独立测试热电偶进行测试。 5.5.1测试仪表校准的准确度要求±0.6℃(1.0℉)或读数的± 0.1%,两者取较大者,最大校准周期不超过12个月。 5.5.2测试用廉金属热电偶在第一次使用前进行校准,校准的准确度要求±1.1℃(2.0℉)或读数的±0.4%,取较大者。最大允许使用次数180次,如果缺少使用次数的记录,应于6个月后更换。任何情况下,任何类型的消耗性廉金属热电偶自首次使用之日起使用期限不应超过1 年。任何类型的非消耗性廉金属热电偶自首次使用之日起使用期限不应超过2 年。 5.6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测试温度: 5.6.1.加热区在现有控制计划的控制下(Z1 ± 9°C, Z2 and Z3 ±9ºC),产品能否在颅腔内的温度840℃以上,900℃以下的范围内运行8-12分钟。 5.6.2.加热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温度均匀性:土15℃). 5.7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测试方法采用平面法。TUS 热电偶的位置如下图:

炉温均匀度标准

炉温均匀度标准 摘要: 一、炉温均匀度的重要性 二、炉温均匀度的测量方法 1.位移法 2.多支热电偶测量法 三、炉温均匀度标准 1.我国相关标准 2.企业标准 四、提高炉温均匀度的措施 五、结论 正文: 炉温均匀度标准是衡量热处理炉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炉温均匀度是指炉内各个部位的温度差异,理想的炉温均匀度是尽可能减小温度差异,使炉内温度分布均匀。 炉温均匀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位移法和多支热电偶测量法。位移法是利用一支装配式热电偶在炉内移动,测出各部位的温度,这种方法只能测量一个平面内同一条直线上的几个点,适用于炉膛尺寸较小的炉子。多支热电偶测量法是将多支热电偶同时放入炉内对某一空间进行测量,可以测量各种形状不同的炉子,生产上较为实用。 在我国,炉温均匀度的标准有明确规定。GB9452-2012《热处理炉炉温均

匀性测试标准》详细规定了炉温均匀性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此外,各企业也有自己的炉温均匀度标准,以满足生产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 要提高炉温均匀度,首先要确保炉子的设计合理,炉膛尺寸、加热设备布局、通风系统等都要考虑到温度均匀性的因素。其次,要定期对炉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炉内各部位的加热设备工作正常。最后,还要定期进行炉温均匀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炉子的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温度分布。 总的来说,炉温均匀度是衡量热处理炉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达到一定的均匀度标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对炉温均匀度的测量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热处理炉的使用效果,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炉温均匀度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检测方法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检测方法 炉温均匀性测量:在热稳定前和热稳定后,用校准过的现场测试仪表对炉子的有效工作区进行炉温均匀性测量以确定工艺设备内的温度分布状况的一种测试方法。 常见炉温均匀性检测依据的标准: GB/T 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GB/T30824-2014《燃气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方法》、 GB/T 30825-2014《热处理温度测量》、 API Spec 6A《井口装置和采油设备规范》、 AMS 2750G《高温测量》、 AIAG CQI-9 《热处理系统评审》、 ASTM A991/A991M- 17《钢制品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量标准试验方法》、GJB 904A-1999《锻造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GJB 509B-2008 《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 BAC 5621《波音工艺规范-材料处理温度控制》、 HB 5354-1994《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 HB 5425-2012 《航空制件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炉温均匀性检测需要依据热处理炉的有效加热区尺寸、精度等级、炉型确定需要多少个测温点:

热处理炉精度等级划分和TUS测试周期: 炉温均匀性检测权威机构: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简称OACT)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家集校准、检测、培训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服务机构。 OACT成立于2010年3月,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下属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投资设立。2011年4月获得CNA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认可编号CNAS L5056。目前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和校准项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 关键字:炉温均匀性有效工作区 炉温均匀性是指炉子有效加热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位置的温度相对于工艺设定温度的偏离程度,即各测试点温度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最大温度偏差。 1、炉温均匀性测试的目的 通过对热处理炉进行温场测试,确定出热处理炉的有效工作区(即满足热处理炉工艺和温度 均匀性要求的允许装料空间)。为制定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对提高热处理产品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2、炉温均匀性测试时机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通常分为初始测试和周期测试,新添置的炉子正式投产前应进行有 效工作区的初始测试,确定合格的工作区、工作温度范围和炉子等级;热处理炉在使用过程 中如果发生较大的维修、变化或调整也应进行初始测试。测试温度包括合格工作温度范围的 最低和最高温度。 周期测试是根据炉子等级按规定的周期定期测试,测试温度是合格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一般可选择常用温度点进行测试。 3、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实施条件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一般为空载测试,必要时也可装载测试。装载测试时,可采用额定 装炉量、额定装炉量的50%或工艺常用装炉量,一般应不少于额定装炉量的50%。 测试过程中炉子应保持正常生产时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常用升温速率升温、气氛炉保持在正 常用气量和压力、循环风扇正常运行等。 4、炉温均匀性测试系统 炉温均匀性测试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补偿导线、测试系统及测温架等组成。 4.1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主要有贵金属和廉金属热电偶。贵金属热电偶分度号为B、R、S,常用类型为S 型,工作温度范围(0~1600)℃;廉金属热电偶分度号为N、K、E、J、T等,常用类型为K、N型,工作温度范围(0~1300)℃。 N和K型热电偶由于使用温度范围宽,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 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有优点,通常被广泛采用。但由于N型热电偶克服了 K型热电偶在(300~500)℃的镍铬合金的晶格短程有序而引起的热电动势不稳定以及800℃左右由于镍铬合金发生择优氧化引起的热电动势不稳定等不足,故一般选用N型热电偶。 气氛炉应采用铠装热电偶。 4.2 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主要用来连接测试热电偶和测试仪表。通常由补偿导线合金丝、绝缘层、护套、屏 蔽层组成。 补偿导线使用温度范围为(-20~1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一、概述 热处理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物理性能。为保证热处理质量和安 全生产,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 (一)检查热处理炉的安全装置和控制仪表,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清理炉内表面和炉门密封垫等设备,确保炉内环境清洁、干燥。 (三)提前准备好待加工的工件和热处理介质,确保其质量和 数量的充足。 三、热处理操作 (一)开炉前操作 1. 接通电源,启动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 2. 打开热处理炉的排气阀门,预热炉内温度至所需的热处理温度。 3. 关闭排气阀门,检查炉内压力表和温度计,确保指针正常。 4. 打开炉门,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入炉内。 5. 关闭炉门,启动热处理装置,开始加热,同时设置所需的热 处理参数。 (二)加热操作 1. 开始加热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下温度和时间。 2. 当温度达到所需热处理温度时,保持一定时间,使工件达到 均匀的温度分布。

3. 当达到保温时间后,根据所需热处理工艺选用相应的冷却方 法进行冷却。 (三)冷却操作 1. 冷却介质的选择应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 2. 冷却介质的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 冷却时间应根据所需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四)卸料操作 1. 冷却完成后,切断电源,并停止空气压缩机和抽风机。 2. 打开热处理炉的炉门,固定好工件,然后卸下工件。 3. 对卸下的工件进行清理和质量检验。 四、操作注意事项 (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二)加工的工件应清洁、干燥和安全,不得混入任何异物。 (三)加热时应根据所需工艺保持恒定的加热速度,不得急热、急冷等操作。 (四)冷却时应注意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流量,保证工件的冷却 质量。 (五)热处理后的工件应进行清洁和储存,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五、安全措施 (一)操作时应戴好劳保用品,如手套、眼镜和防护面具等。 (二)热处理炉加热时,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炉内温度和压力 的变化,同时保持通风和气流的正常循环。 (三)操作人员应随时检查热处理炉的安全开关和保险装置等 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热处理时应注意防止热处理介质喷溅、烧伤事故的发生。

D3-02-010热处理炉温校对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炉温校对作业指导书版本:A 1.目的 规范热处理测量设备校准的方法,确保热处理测量设备的正确。 2.范围 适用于热处理车间所有炉温的校对。 3.职责 3.1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由质量控制部归口管理 3.2 热处理部负责对范围内的炉温进行定期校对、修正。 4.管理方法 4.1 车间所有炉温的校对由专人负责,定期维护校对,修正。 4.2 对标准热电偶、测量仪表定期送计量所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4.3每月对炉温进行实测校对,对出现偏差由专人进行修正。有问题可以随时校对。 4.4 校验记录由热处理专人负责汇总保存,保存期为一年。 5.操作方法 5.1 热处理测量设备(热电偶)周期检定每半年由质控部计量室委外检定一次,合格贴上标签。在周期检定间隔内由热处理部专人负责每周校对一次。 5.2 校对前先检查标准热电偶和测量仪表,测头和仪表是否正常,仪表使用时绝对不能受热,否则测量会失准。 5.3 根据技术要求设定工作温度,(如渗碳工作温度900℃--920℃和820℃--840℃)将标准热电偶插入所要检定的热电偶的工作区域,待温控仪表显示工作温度稳定时,用测量仪表测量标准热电偶,将温控仪表显示的温度结果与测量

热处理炉温校对作业指导书版本:A 仪表测量的温度结果记录在《渗碳生产校验记录单》上.正火、回火测量的温度结果记录在《正火校验记录单》《回火校验记录单》上 5.4 如果校验偏差(温控仪表显示的温度与测量仪表测量的温度结果偏差)在5℃以内不作修正,偏差在5-10℃以内作修正,将修正结果记录在《渗碳生产校验记录单》上。正火、回火测量的温度修正结果记录在《正火校验记录单》《回火校验记录单》上。 5.5 如果校验偏差超过10℃,需核对热电偶、补偿导线、温控仪表有否失效,并进行更换,并重新按上述5.1、5.2、5.3、5.4步骤对更换的热电偶温度进行检定和校对,并将校验结果记录在《渗碳生产校验记录单》上。正火、回火校验结果记录在《正火校验记录单》《回火校验记录单》上。 5.6 设备出现异常或温控仪表偏差较大时必须对热电偶进行校对,及时作出修正。步骤按4.2、4.3、4.4要求进行。 5.7 校对人员每月将校验记录汇总保存。 6.涉及的记录 《渗碳生产校验记录单》 《回火校验记录单》 《正火校验记录单》 编制:审核:批准: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规范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炉TUS(温度均匀性)和使用仪表及热电偶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以及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炉产品所使用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 3、职责 4.1 公司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编制和最终确认。 4.2 技术部与生产部门按照产品热处理工艺选择需要的热处理设备,设备的仪表类型也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校检并符合客户要求。 4.3由公司热处理工程师主持相关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炉进行TUS测试。 4、热处理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用于正火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14℃,回火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8℃)。 热处理炉等级与温度均匀性范围要求: Temperature Uniformity

1±3 2±6 3±8 4±10 5±14 6±28 5、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进行TUS时,如果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热处理炉的装载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满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装载的产品必须是依据公司工艺文件进行热处理的产品。当下一次进行TUS时也必须是和前一次测试时的装载状态且产品与上一次相同。 5.1 温度均匀性测试的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精度/等级/不确定度 0.02% 1 多功能热工校验 仪 2 数字式记录仪0.1% 3 K型铠装热电偶WRNK-196A 1级 4 数字式温湿度表福禄克FLUKE 971 U=1.4%RH (k=2)

热处理炉操作说明与操作规程

热处理炉操作说明与操作规程LT

目录 一、热处理炉概述 (1) 1.1主要参数 (1) 1.2各主要技术措施 (2) 二、热处理炉机械系统 (6) 三、热处理炉电气控制系统 (7) 1.电气设备使用说明 (7) 1.1 使用环境 (7) 1.2 操作说明 (7) 2. 画面说明 (10) 2.1 炉体画面 (10) 2.2 工艺主画面 (14) 2.3 各温区工艺图 (17) 2.4 重报警页面 (20) 2.5 状态显示-表格显示 (23) 2.6 状态显示-指示计画面 (24) 2.7 状态显示-PID画面 (26) 2.8 系统操作-系统启动-第1页 (30) 2.9 系统操作-系统启动-第2页 (30) 2.10 系统操作-系统启动-第3页 (31) 2.11系统操作-手动操作 (32) 2.12 系统操作-参数设定 (33) 2.13 报警画面 (34) 2.14 报警画面-报警记录 (35) 2.15 曲线显示 (36) 2.16 报表 (38) 2.17 操作记录 (39) 2.18 退出系统 (40) 四、故障和异常情况处理 (41) 4.1 故障处理 (41) 4.2 异常情况处理 (44) 五、热处理炉维修保养说明 (44) 六、维护流程和系统自动运行流程 (45) 6.1 维护流程 (45) 6.2 系统自动运行流程 (46)

一、概述 (一)主要参数 1、用途:焊接件、容器、结构件退火热处理等 2、最大装炉量:260Ton(含工装垫铁) 3、炉膛尺寸:L18,500×W8,000×H6,800mm 4、最高工作温度:950℃ 5、最大升温速度:≥150℃/h 6、控制区数:6区 7、燃料:LPG(9.1×104KJ/NM3) 8、控温精度:≤±15℃(有效加热区内,保温末期测温) 9、炉温均匀有效范围:16,500x6,000x6,000mm(LxWxH) 10、轨道参数:2排(AU100) ★设计图纸定 11、台车行走方式:电动自行走 12、控制方式:PC(PLC)自动+仪表+手动 13、仪表控温精度:0.3级 14、温度控制区:6区(6点控温) 15、炉体表面温升:≤60℃ 16、液化气气源压力:0.04~0.08Mpa 17、烧嘴:16支(Q=1000000 Kcal) 18、炉体控温热电偶:6支 19、测温热电偶:6支(其中工件测温4点) 20、炉门开启方式:电动升降式 21、台车、炉体及炉门护板:耐热铸铁 22、炉体及炉门炉衬:全硅酸铝耐火纤维(1260) 23、台车隔热材料::整体预制浇铸料 24、温度记录仪:10笔图纸记录仪 25、温度、炉压控制系统:PC(PLC) 26、中心控制模式:离散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