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季成龙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渗透的各种数学思想。从其涵义出发,具体介绍了数形结合,方程函数,以及化归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大量习题详细讲解了它们在本章知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数学思想探究问题规律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三角函数;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思维能力三角函数问题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的各个分支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三角函数问题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开发和领悟。在三角函数一章的学习和复习中,熟练掌握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灵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即运用数与形的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借助数的精确性来说明形的某些属性;也可借助形的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某种关系。体现在三角函数中是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图象求三角函数定义域、解三角不等式、求单调区间、讨论方程实根的个数、比较大小等。

例1.函数ln cos

y x

=的定义域是

解析:该函数的定义域即不等式组

2

250

cos0

x

x

?-≥

?

>

?

的解集,即

55

cos0

x

x

-≤≤

?

?

>

?

的解集

若用传统方法则要求{}/55x x -≤≤与/222

2x k x k ππππ??

-<<+???

?

的交集,

比较麻烦,

若画出[]cos ,5,5y x x =∈-的图象如图2所示,再由cos 0x >, 易得335,

,,52222x ππππ??????∈--

-? ??

例2.求方程lg sin x x =实根的个数

解析:此方程为超越方程,可通过数形结合法求出方程的实根个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lg sin y x y x ==与的图象,

如图3所示,两个图象有三个交点,即方程lg sin x x =有三个实根。

二、 函数与方程思想

三角函数本身就一种特殊的函数,解决三角函数问题自然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在某些三角函数问题可用函数的思想求解参

数的值(范围)问题;有些三角函数问题可以直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还有一些三角问题,依据题设条件和求角结构,适当选取三角公式联立组成方程组,以达到消元求值的目的,这是方程的思想在三角求值、证明等问题中的最佳表现。

例3.求当函数21

3sin cos 22

y x m x m =+--的最大值为1时m 的值 解析:依据题设条件,可转化为关于cos x 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方法求解。

2

22

11cos cos cos .222422m m m m y x m x x ??=-+--=--+-- ??

?

设cos .1cos 1,1 1.x t x t =-≤≤∴-≤≤

∴求函数2

21cos .2422m m m y x ?

?=--+-- ??

?的最大值为1时m 的值等

价于求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2

2

1

.(11)2422m m m y t t ??=--+---≤≤ ???

的最

大值为1时m 的值

(1)当12m <-时,即2m <时,

1t =-,y 有最大值为3322m --,21

422

m m -- 由题设可知335

1,2223

m m -

-=∴=->-(舍去); (2)当112m -≤≤时,即22m -≤≤时,2m t =,y 有最大值为21

422

m m --, 由题设可知21

422m m --=1,解得1m =±(正号舍去)

(3)当

12m >时,即2m >时,1t =,y 有最大值为3

22

m -, 由题设可知3

1,522

m m -=∴=

综上可得

1m = 5.a =

例4.已知()1

sin cos ,0,5

x x x π+=∈,求tan x 的值 解法1:直接解方程组

若0,2x π??

∈ ?

?

?

,则sin cos ) 1.4

x x x π+=+≥ ,2x ππ??

∴∈ ???,即sin 0,cos 0.x x ><

由221sin cos ;5sin cos 1x x x x ?+=???+=?得4sin 5

3cos 5x x ?

=???

?=-?? 4

tan .3

x ∴=-

解法2:构造一般方程 由1

sin cos 5

x x +=得:12sin cos .25

x x ?=- 又()0,,sin 0,cos 0.x x x π∈∴><

以sin ,cos x x 为两个根,构造一元二次方程2112

055

t t --

=,解得1243,55t t ==-,则43sin ,cos 55x x ==-,从而4tan .3

x =- 三、 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实质就是实现新问题向旧问题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的转化,抽象问题向具体问题的转化等,从而便于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体现在三角函数中是切化弦、统一角、统一函数名称、换元等手段处理求值(域)、最值、比较大小等问题。

例5.设α为第四象限的角,若5

13sin 3sin =α

α,则tan2α=_________。

解析:因为)

2sin()

2sin(sin 3sin α-αα+α=

αα

α-αααα+ααsin 2cos cos 2sin sin 2cos cos 2sin

=α-αα+αtan 2tan tan 2tan

==α

+α-2

2tan 1tan 3513

, 所以,tan 2α=9

1。

又因为α为第四象限的角, 所以tan α=3

1-,

从而求得tan2α=4

3-。

四、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解题策略,“分类”,相当于缩小讨论范围,故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体现在三角函数值受角所在象限的影响,在不同的象限有不同的三角函数值,因此就应根据求值或求角的需要对角的范围或参数的范围展开有序的讨论。

例6.已知tan m α=,求sin α的值

解析:已知tan m α=,但不知角α所在的象限或终边落在哪个坐标轴上;应根据m 的值来确定角α所在的象限或终边落在哪个坐标轴上,然后分不同的情况来求sin α的值。 (1)当0m =,即sin tan 0cos α

αα

=

=(此时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sin 0α=

(2)当0m >,α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2

2222

111111,sin tan m m m αα+=+=+=

∴若角α在第三象限,则

sin α=

若角α在第三象限,则

sin α=

(3)当0m <,α为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2

2222

111111,sin tan m m m αα+=+=+= ∴若角α在第二象限,则

sin α=若角α在第四象限,则

sin α=

综上所述,当角α在第一象限、x 轴的正方向及第四象限角时,

sin α=

当角α在第二象限、x 轴的负方向及第三象限角时,

sin α=

五、 整体的思想

整体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把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或全体)看成一个整体,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体现在三角函数中主要是整体代入、整体变形、整体换元、整体配对、整体构造等进行化简求值、研究函数性质等。

例7.已知x 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满足1

sin cos .5

x x += (1)求sin cos x x -的值;

(2)求

2

23sin 2sin cos cos 2222tan cot x x x x x x

+++的值 解析:由条件和问题联想到公式()2

sin cos 1sin cos x x x x ±=±,可实施

整体代换求值

(1)由1sin cos 5

x x +=平方,得221

sin 2sin cos cos 25

x x x x ++=, 即242sin cos 25

x x =-

因为249(sin cos )12sin cos ,25

x x x x -=-=

又因为x 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1sin cos 05

x x +=>,

24

2sin cos 025

x x =-

< 所以sin 0,cos 0.x x ><,则sin cos 0.x x -> 因此7sin cos .5

x x -=

(2)

2

23sin 2sin cos cos 2222tan cot x x x x x x +++ =22sin sin 12sin cos cos sin x

x x x x x +++

()221cos sin 1

sin cos 2cos sin 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 127362.255125???

?=-?-=- ? ????

?

以上是对三角函数一章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点总

结,还有一些思想方法,如换元法,逆向思维法,特例(或特殊值法)等。但其中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三种方法尤为重要,也是历年高考题所注重的能力考察。若能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应用,往往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把数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全解

三角函数公式 1.正弦定理: A a sin = B b sin =C 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A cos b 2=a 2+c 2-2ac B cos c 2=a 2+b 2-2ab C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3.S ⊿= 21a a h ?=21ab C sin =21bc A sin =21ac B sin =R abc 4=2R 2A sin B sin C sin =A C B a sin 2sin sin 2=B C A b sin 2sin sin 2=C B A c sin 2sin sin 2=pr=))()((c p b p a p p --- (其中)(2 1 c b a p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4.诱导公试 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 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

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5.和差角公式 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③β αβ αβαtg tg tg tg tg ?±= ± 1)( ④)1)((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6.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 θ θθθ2 12cos sin 22sin tg tg += = ②θ θ θθθθθ2 22 2 2 2 11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tg tg +-=-=-=-= ③θθθ2122tg tg tg -= ④22cos 11sin 222θθθθ-=+=tg tg ⑤22cos 1cos 2 θθ+= 7.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 2 θ 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cos 12 sin θθ -± = ②2 cos 12sin 2θ θ-= ③2cos 12cos θθ+±= ④2cos 12 cos 2 θθ += ⑤2sin 2cos 12θθ=- ⑥2 cos 2cos 12θθ=+ ⑦2 sin 2 cos )2 sin 2 (cos sin 12θ θθθθ±=±=± ⑧θ θ θθθθθ 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 -=+=+-± =tg 8.积化和差公式: [])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 )sin()sin(21 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 ()[]βαβαβα--+-=cos )cos(2 1 sin sin 9.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

学习方法报社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1 第1 页共1 页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 山东侯怀有苗伟 一、方程思想 例1 如图1,为了知道空中一静止的广告气球A的高度,小宇在B处测得气球A的仰角为18°,他向前走了20m到达C处后,再次测得气球A的仰角为45°.已知小宇的眼睛距地面1.6m,求此时气球A距地面的高度(参考数据:sin18°≈0.309,cos18°≈0.951, tan18°≈0.325;结果精确到0.1m). 图1 解析:如图1,过点A作AD⊥BC于点D,交FG于点E. ∵∠AGE=45°,∴AE=GE. 设AE=xm,则GE=xm,tan∠AFE= AE EF ,即tan18°= 20 x x+ ,解得x≈9.63. 易得ED=FB=1.6.∴AD=AE+ED≈9.63+1.6=11.23≈11.2(m). 即此时气球A距地面的高度约为11.2m. 点评:方程思想是解直角三角形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其应用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分类讨论思想 例2 在△ABC中,AB=8,∠ABC=30°,AC=5,求BC的长.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C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因此要分类求解. 解:当∠C为锐角时,如图2-①,过点A作AD⊥BC于点D . Rt△ABD中,AB=8,∠ABD=30°,则AD=4,BD=43; 在Rt△ACD中,AC=5,AD=4,由勾股定理,得CD=22 AC AD -=3. ∴BC=BD+CD=43+3. 当∠C为钝角时,如图2-②,过点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 . 同理(1)可求得CD=3,BD=43,则BC=BD-CD=43-3. 综上,BC的长为43+3或43-3. 图2 点评:在没有给出图形的问题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注意考虑全面,不要漏解.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已整理)

浅论关于三角函数的几种解题技巧 本人在十多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相关教学时,积累了一些解题方面的处理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下面尝试进行探讨一下: 一、关于)2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或与±的关系的推广应用: 1、由于ααααααααc o s s i n 21c o s s i n 2c o s s i n )c o s (s i n 2 22±=±+=±故知道)c o s (s i n αα±,必可推出)2sin (cos sin ααα或,例如: 例1 已知θθθθ33cos sin ,3 3 cos sin -= -求。 分析:由于)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2233θθθθ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2θθθθθθ+--= 其中,θθcos sin -已知,只要求出θθcos sin 即可,此题是典型的知sin θ-cos θ,求sin θcos θ的题型。 解:∵θθθθcos sin 21)cos (sin 2-=- 故:3 1cos sin 31)33( cos sin 212=?==-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33θθθθθθθθ+--=- 39 4 3133]313)33[(332=?=?+= 2、关于tg θ+ctg θ与sin θ±cos θ,sin θcos θ的关系应用: 由于tg θ+ctg θ=θ θθθθθθθθθcos sin 1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22=+=+ 故:tg θ+ctg θ,θθcos sin ±,sin θcos θ三者中知其一可推出其余式子的值。 例2 若sin θ+cos θ=m 2,且tg θ+ctg θ=n ,则m 2 n 的关系为( )。 A .m 2=n B .m 2= 12+n C .n m 2 2= D .22m n =

三角函数研究性学习

班级:高二14班小组:

研究性学习 组长:高艳丽 组员:王锦妍、高山、田佳利、刘薇

开题报告 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角学之英文名称 Trigonometry ,约定名于公元1600年,实际导源于希腊文trigono (三角)和metrein (测量),其原义为三角形测量(解法),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为基础,达到测量上的应用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早期的三角学是天文学的一部份,后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变成以三角函数为主要对象的学科。现在,三角学的研究范围已不仅限于三角形,且为数理分析之基础,研究实用科学所必需之工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项很重要的数学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内容不仅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而且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理想材料,锐角三角函数解实际问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测量,工程技术等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数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对概念的形成难以理解,更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造成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无所适从,学生作业练习中更出现严重错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导致学生

对数学学习没有乐趣和积极性,因此,本人把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能力。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充满乐趣。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和新课程基本要求,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对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应用能力的因素。 2、通过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学习,探索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 【知识网络】 一、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将沿x 轴正向的射线,围绕原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称作角. 逆时针旋转为正角,顺时针旋转为负角,不旋转为零角 2、同终边的角可表示为 {}()360k k Z ααβ? =+∈g x 轴上角:{}()180k k Z αα=∈o g y 轴上角:{}()90180k k Z αα=+∈o o g 3、第一象限角:{}()036090360k k k Z αα? ?+<<+∈o g g 第二象限角:{}()90 360180360k k k Z αα??+<<+∈o o g g 第三象限角:{}()180360270360k k k Z αα? ?+<<+∈o o g g 第四象限角: {}()270 360360360k k k Z αα??+<<+∈o o g g 4、区分第一象限角、锐角以及小于90o 的角 第一象限角:{}()0360 90360k k k Z αα? ?+<<+∈o g g 锐角: {}090αα<

,2 4 , 0π απ ≤ ≤=k ,2 345, 1παπ≤≤=k 所以 2 α 在第一、三象限 6、弧度制:弧长等于半径时,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的圆心角,记作1rad . 7、角度与弧度的转化:01745.0180 1≈=?π 815730.571801'?=?≈? = π 9、弧长与面积计算公式 弧长:l R α=?;面积:211 22 S l R R α=?=?,注意:这里的α均为弧度制.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正弦:sin y r α=;余弦cos x r α=;正切tan y x α= 其中(),x y 为角α终边上任意点坐标,r = 2、三角函数值对应表: 3、三角函数在各象限中的符号

三角函数综合应用解题方法总结(超级经典)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例3:求函数y=f(x)=cos 2 2x-3cos2x+1的最值. 解 ∵f(x)=(cos2x- 23)2-4 5, ∴当cos2x=1,即x= k π,(k ∈Z)时,y=min=-1, 当cos2x=-1,即x= k π+ 2 π ,( k ∈Z)时,y=max=5. 这里将函数f(x)看成关于cos2x 的二次函数,就把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值问题了. 4.引入辅助角法 y=asinx+bcosx 型处理方法:引入辅助角?,化为y=22b a +sin (x+?),利用函数()1sin ≤+?x 即可求解。Y=asin 2 x+bsinxcosx+mcos 2 x+n 型亦可以化为此类。 例4:已知函数()R x x x x y ∈+?+= 1cos sin 2 3cos 212当函数y 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 的集合。 [分析] 此类问题为x c x x b x a y 2 2 cos cos sin sin +?+=的三角函数求最值问题,它可通过降次化简整理为 x b x a y cos sin +=型求解。 解: ().4 7,6,2262,4562sin 21452sin 23 2cos 2121452sin 432cos 41122sin 2322cos 121max =∈+=∴+=+∴+??? ??+=+???? ??+=++=+?++?=y z k k x k x x x x x x x x y ππππππ 5. 利用数形结合 例5: 求函数y x x = +s in c o s 2的最值。 解:原函数可变形为y x x = ---s i n c o s () .0 2 这可看作点Ax xB (c o s s i n )() ,和,-20的直线的斜率,而A 是单位圆x y 2 2 1+=上的动点。由下图可知,过B ()-20,作圆的切线时,斜率有最值。由几何性质,y y m a x m i n .= =-333 3 , 6、换元法 例6:若0

三角函数中数学思想方法归纳解析

高考三角函数中数学思想方法归纳解析 在三角函数这一章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灵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例题透视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 一、数形结合思想 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在解答数学题时,数形结合,有利于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迪思维,拓宽思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求不等式x x cos sin >在[]ππ,-上的解集。 解析:设x y sin 1=,x y cos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在[]π,0上两函数图像(如图1),在[]π,0上解得x x cos sin =的解为4 π= x 或 43π= x ,故由图像得要使得21y y >,即4 34ππ<m f 得10≤≤m ; 2) 当1>m 时,需()01>f ,得1>m ; o x π y 图1 2π 4π 4 3π y 1 y 2

三角函数中数学思想方法解析

三角函数中数学思想方法解析 在三角函数这一章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灵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例题透视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 三角函数中可利用的图形有两类,即函数图象和三角函数线(单位圆). 例1 求不等式x x cos sin >在[]ππ,-上的解集。 解析:设x y sin 1=,x y cos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在[]π,0上两函数图像(如图 1),在[]π,0上解得x x cos sin =的解为4π =x 或 43π= x ,故由图像得要使得21y y >,即4 34ππ<

(完整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已整理)

关于三角函数的几种解题技巧 本人在十多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相关教学时,积累了一些解题方面的处理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下面尝试进行探讨一下: 一、关于)2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或与±的关系的推广应用: 1、由于ααααααααcos sin 21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222±=±+=±故知道)cos (sin αα±,必可推出)2sin (cos sin ααα或,例如: 例1 已知θθθθ33cos sin ,3 3cos sin -=-求。 分析:由于)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2233θθθθ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2θθθθθθ+--= 其中,θθcos sin -已知,只要求出θθcos sin 即可,此题是典型的知sin θ-cos θ,求sin θcos θ的题型。 解:∵θθθθcos sin 21)cos (sin 2-=- 故:3 1cos sin 31)33(cos sin 212=?==-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33θθθθθθθθ+--=- 39 43133]313)33[(332=?=?+= 例2 若sin θ+cos θ=m 2,且tg θ+ctg θ=n ,则m 2 n 的关系为( )。 A .m 2=n B .m 2=12+n C .n m 22= D .22m n = 分析:观察sin θ+cos θ与sin θcos θ的关系: sin θcos θ=2 121)cos (sin 22-=-+m θθ 而:n ctg tg ==+θ θθθcos sin 1 故:1212122+=?=-n m n m ,选B 。 例3 已知:tg α+ctg α=4,则sin2α的值为( )。

知识讲解 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提高

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编稿:李霞审稿:孙永钊 【考纲要求】 1、了解函数sin()yAx????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yAx????的图象,了解参数 A,?,?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2、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知识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函数sin()yAx????(0A?,0??)的图象的作法 1.五点作图法: 作sin()yAx????的简图时,常常用五点法,五点的取法是设tx????,由t取0、 2?、?、32?、2?来求相应的x值及对应的y值,再描点作图。 2.图象变换法: (1)振幅变换:把sinyx?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00)或向右(?<0)平行移动|?|个单位,得到sin()yAx???的图象; (3)周期变换:把sin()yA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ω>1)或伸长(0<ω<1)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可得到sin()yAx????的图象. (4)若要作sin()yAxb????,可将sin()yAx???的图象向上(0)b?或向下(0)b? 平移b个单位,可得到sin()yAxb????的图象.记忆方法仍为“左加右减,上正下负,纵伸(A>1)横缩(ω>1)”。 要点诠释: 由sinyx?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sin()yAx????的图象时要特别注意:当周期

变换和相位 sin()yAx???? sin 图象的作法三角函的质其 图象的性 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沿x轴的伸缩量有区别. 考点二、sin()yAx????的解析式 1.sin()yAx????的解析式 sin()yAx????(0A?, 0??),[0,)x???表示一个振动量时,A叫做振幅,2T??? 叫做周期,12fT????叫做频率,x???叫做相位,0x?时的相位?称为初相. 2.根据图象求sin()yAx????的解析式 求法为待定系数法,突破口是找准五点法中的第一零点(,0)???. 求解步骤是先由图象求出A与T,再由2T???算出?,然后将第一零点代入0x????求出?. 要点诠释:若图象未标明第一零点,就只能找特殊点用待定系数法计算. 考点三、函数 sin()yAx????(0A?,0??)的性质 1. 定义域: xR?,值域:y∈[-A,A]. 2.周期性: 2T??? 3. 奇偶性:2k?????时为偶函数;k???时为奇函数,kZ?. 4.单调性:单调增区间 :[????????????22,22kk] , kZ? 单调减区间:[????????????232,22kk] , kZ? 5. 对称性:对称中心(????k,0),kZ?;对称轴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高中数学_生活中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设计: (一)提前一周学生活动:按照五个教学班把学生分成五组,以“生活中的三角函数”为课题查找材料,选出组长、确定主讲人,制作PPT 或视频、文件材料,做好课上交流的准备。 教师活动:及时监督、指导学生活动的进度、内容、分工和辅导学生发言和研究工作。 设计意图:前面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是纯数学知识,三角函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学生并不知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挖掘、猜想和应用生活中的三角函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为数学建模做好铺垫。 (二)上课前一晚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阅。 1. 函数 f (x) Asin( x ) B(A 0, 0) 的图象与性质 (1) 图象的画法:“五点法”和图象变换法. (2) 定义域: ____________ . (3) 值域:_______________ .当x _______ ( k Z)时,f (x) 取最大值 A B ; 当x _________ (k Z)时,f(x) 取最小值 A B. 思考:如何用 f(x)max和f(x)min求A和B的值? (4) 周期:T ______ .

(5) 奇偶性:当且仅当k (k Z )时,函数f(x) Asin( x ) 是

换? 设计意图: 复习并巩固函数 f(x) Asin( x ) B(A 0, 0)的图象与 性质,为本课做好知识储备。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复习反馈: 对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进行总结性讲评, 学生的易错点是 函 数 f(x) Asin( x ) B(A 0, 0)的对称中心是 (k ,B)(k Z) , 教师强 调第 2 题图象变换的格式。 (二)新课引入: 学生朗读唐·白居易《琵琶行》片段并配有琵琶乐曲:“低眉 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 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 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座中泣下谁最 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生深情地朗读完后, 教师现场采访该学生, 师说:“你能从这首诗里感受到数学的韵律函数; 当且仅当 k (k Z )时,函数 f (x) Asin( x ) 是 _______ 函数. 2 (6) 单调性:单调递增区间是每一个 单调递减区间是每一个 (7) 对称性: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是对称中心,即对称中心是 ,对称轴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的纵坐标是函数的最值 称轴是直线 2. f (x) Asin( x )(x R,A 0, 2)的图象如图所示. 1) 求 f(x) 的解析式; 2) 要得到 y sin x 的图象,只需将 f ( x)的图象进行怎样的图象变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已整理)技巧归纳以及练习题

浅论关于三角函数的几种解题技巧 本人在十多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相关教学时,积累了一些解题方面的处理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下面尝试进行探讨一下: 一、关于)2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或与±的关系的推广应用: 1、由于ααααααααcos sin 21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222±=±+=±故知道)cos (sin αα±,必可推出)2sin (cos sin ααα或,例如: 例1 已知θθθθ33cos sin ,3 3 cos sin -= -求。 分析:由于)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2233θθθθ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2θθθθθθ+--= 其中,θθcos sin -已知,只要求出θθcos sin 即可,此题是典型的知sin θ-cos θ,求sin θcos θ的题型。 解:∵θθθθcos sin 21)cos (sin 2-=- 故:3 1cos sin 31)33( cos sin 212=?==-θθθθ ]cos sin 3)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33θθθθθθθθ+--=- 39 43133]313)33[(332=?=?+= 2、关于tg θ+ctg θ与sin θ±cos θ,sin θcos θ的关系应用:

由于tg θ+ctg θ=θ θθθθθθθθθcos sin 1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22= +=+ 故:tg θ+ctg θ,θθcos sin ±,sin θcos θ三者中知其一可推出其余式子的值。 例2 若sin θ+cos θ=m 2,且tg θ+ctg θ=n ,则m 2 n 的关系为( )。 A .m 2=n B .m 2=12+n C .n m 22= D .22 m n = 分析:观察sin θ+cos θ与sin θcos θ的关系: sin θcos θ=21 21)cos (sin 22-= -+m θθ 而:n ctg tg == +θ θθθcos sin 1 故:1212122+=?=-n m n m ,选B 。 例3 已知:tg α+ctg α=4,则sin2α的值为( )。 A .21 B .21- C .41 D .4 1 - 分析:tg α+ctg α= 4 1 cos sin 4cos sin 1=?=αααα 故:2 1 2sin cos sin 22sin =?=αααα。 答案选A 。 例4 已知:tg α+ctg α=2,求αα44cos sin + 分析:由上面例子已知,只要αα44cos sin +能化出含sin α±cos α或sin αcos α的式子,则即可根据已知tg α+ctg α进行计算。由于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看似很多,很复杂,而掌握三角函数的内部规律及本质也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关键所在,下面是三角函数公式大全:操作方法 01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02 倍角公式 tan2A = 2tanA/(1-tan^2 A)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2 A--Sin^2 A =2Cos^2 A—1 =1—2sin^2 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 -3cosA -a)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 半角公式 --cosA)/2} sin(A/2) = √{(1 cos(A/2) = √{(1+cosA)/2} --cosA)/(1+cosA)} tan(A/2) = √{(1 cot(A/2) = √{(1+cosA)/(1 -cosA)} tan(A/2) = (1--cosA)/sinA=sinA/(1+cosA)

高考中常见的三角函数题型和解题方法-数学秘诀

第12讲 三角函数 高考试题中的三角函数题相对比较传统,难度较低,位置靠前,重点突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三角知识的基础性,突出三角函数的图象、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性质。以及化简、求值和最值等重点内容的复习,又要注重三角知识的工具性,突出三角与代数、几何、向量的综合联系,以及三角知识的应用意识。 一、知识整合 1.熟练掌握三角变换的所有公式,理解每个公式的意义,应用特点,常规使用方法等;熟悉三角变换常用的方法——化弦法,降幂法,角的变换法等;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证明;掌握三角变换公式在三角形中应用的特点,并能结合三角形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性质,并能用它研究复合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图象的形状、特点,并会用五点画出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理解图象平移变换、伸缩变换的意义,并会用这两种变换研究函数图象的变化. 二、高考考点分析 2004年各地高考中本部分所占分值在17~22分,主要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内容按综合难度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诱导公式和倍角公式的简单运用,解决有关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问题。如判断符号、求值、求周期、判断奇偶性等。 第二层次:三角函数公式变形中的某些常用技巧的运用。如辅助角公式、平方公式逆用、切弦互化等。 第三层次:充分利用三角函数作为一种特殊函数的图象及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等特殊性质,解决较复杂的函数问题。如分段函数值,求复合函数值域等。 三、方法技巧 1.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略。 (1)常值代换:特别是用“1”的代换,如1=cos 2θ+sin 2 θ=tanx ·cotx=tan45°等。 (2)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如分拆项:sin 2x+2cos 2x=(sin 2x+cos 2x)+cos 2x=1+cos 2 x ;配凑角:α=(α+β)-β,β= 2 β α+- 2 β α-等。 (3)降次与升次。(4)化弦(切)法。 (4)引入辅助角。asin θ+bcos θ=22b a +sin(θ+?),这里辅助角?所在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tan ?= a b 确定。 2.证明三角等式的思路和方法。 (1)思路:利用三角公式进行化名,化角,改变运算结构,使等式两边化为同一形式。 (2)证明方法: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代换法、相消法、数学归纳法。 3.证明三角不等式的方法:比较法、配方法、反证法、分析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利用单位圆三角函数线及判别法等。 4.解答三角高考题的策略。 (1)发现差异:观察角、函数运算间的差异,即进行所谓的“差异分析”。 (2)寻找联系:运用相关公式,找出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合理转化:选择恰当的公式,促使差异的转化。 四、例题分析

三角函数解题方法总结

首先一定要记住的公式 一、 诱导公式、图记法 二、 当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哪个角比哪个角是基础 三、 倒数关系:不常用sinα=1/secα…cos—csc….tan—cot 四、 平方关系:sin 2+cos 2=1(重点)这个可以推导二倍角公式 五、 商关系:就是sin/cos=tan,都会的 六、 余弦定理(重点):a 2=b 2 +c 2 -2bc·cosA cosA=( b 2+c 2 -a 2)/2bc 正弦定理(大题一般不考,可能出现选择题) 七、 二倍角公式(重点):sin2α=2sinα·cosα cos2α=2cos 2α-1=1-2sin 2α=cos 2α-sin 2α tan2α=

八、 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2 sin[(θ+φ)/2] sin[(θ-φ)/2] 积化和差 sinαsinβ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 两角和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九、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高一三角函数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三角函数知识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 ? ??零角负角:顺时针防线旋转正角:逆时针方向旋转 任意角..1 2.象限角: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Z k k ∈+?=,360|αββ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180| 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180| 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45180| ββ 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180360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βα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α与角β的关系:Z k k ∈++=, 90180βα 4. 弧度制: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360度=2π弧度。若圆心角所对 的弧长为l ,则其弧度数的绝对值|r l = α,其中r 是圆的半径。 5.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 180)°≈57.30° 1°=180 π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6.. 第一象限的角:? ?? ? ??∈+<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法归纳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题9法 三角函数是重要的数学运算工具,三角函数最值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数学中经常 涉及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它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能力及综合应用要求较高。解决这一类问 题的基本途径,同求解其他函数最值一样,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三角函数自身的特殊性(如有界性等),另 一方面还要注意将求解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函数(二次函数等)最值问题。下面 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 一配方法 若函数表达式中只含有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切它们次数是2时,一般就需要通过配方或换元将给定 的函数化归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来处理。 例1函数的最小值为(). A. 2 B . 0 C . D . 6 [分析]本题可通过公式将函数表达式化为,因含有cosx 的二次式,可换元,令cosx=t,则配方,得, 当t=1时,即cosx=1时,,选B. 例2 求函数y=5sinx+cos2x的最值 [分析]:观察三角函数名和角,其中一个为正弦,一个为余弦,角分别是单角和倍角,所以先化简,使三角函数的名和角达到统一。 二引入辅助角法 例3已知函数当函数y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的集合。 [分析] 此类问题为的三角函数求最值问题,它可通过降次化简整理为型求解。 解:

三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在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具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有界性,利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是求解三角函数最值的最基本方法。 例4求函数的值域 [分析] 此为型的三角函数求最值问题,分子、分母的三角函数同名、同角,这类三角函数一般先化为部分分式,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去解。或者也可先用反解法,再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去解。 解法一:原函数变形为,可直接得到:或 解法一:原函数变形为或 例5已知函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分析] 在本题的函数表达式中,既含有正弦函数,又有余弦函数,并且含有它们的二次式,故需设法通过降次化二次为一次式,再化为只含有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表达式。 解: f(x)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 四引入参数法(换元法) 对于表达式中同时含有sinx+cosx,与sinxcosx的函数,运用关系式 一般都可采用换元法转化为t的二次函数去求最值,但必须要注意换元后新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6 求函数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 [分析]解:令sinx+cosx=t,则 ,其中

初中数学必备公式:初一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必备公式:初一三角函数知识点归 纳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多同学都无法克服的难关,想要学好三角函数一定要有相对的学习方法。今儿栏目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一三角函数知识点,只要同学们认真看,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角函数:和差化积 和差化积公式,包括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和差化积公式,是三角函数中的一组恒等式。 三角函数:倍角 倍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非常实用的一类公式。就是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用本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出来。在计算中可以用来化简计算式、减少求三角函数的次数,在工程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三角函数:半角 半角公式(Half angle formula)是利用某个角(如∠A)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及其他三角函数值,来求其半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及其他三角函数值的公式。 三角函数:两角和 两角和(差)公式包括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两角和与差的公式是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基础,其他三角函数公式都是在此公式基础上

变形得到的。 三角函数:倍角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倍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非常实用的一类公式。就是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用本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出来。在计算中可以用来化简计算式、减少求三角函数的次数,在工程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初一三角函数知识点不只如此,如果本文的知识点同学们都"消化"了,那么就请自动前往查字典数学网数学公式栏目吧!那里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大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