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201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201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2016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

基坑变形 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建设项目 一期基坑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报告现场监测人员: jjjjjj 二OO九年三月十八日 j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监测依据 (4) 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 (4) 5 5 5 6 8 9 17 25 26 5、测斜曲线图 (52) 6、侧向变形累计最大位移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 (61) 7、地下水水位测试结果汇总表 (62) 8、总部经济区水位随时间变化图 (73)

9、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74) 一、工程概况 位于开创大道西南侧、揽月路以西一带,地处科学城中心区东部,西面毗邻初具规模的综合研发孵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该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设置如下监测项目: 5、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图。 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 1、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31个监测点,编号为W1~W31,详见观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2、支护结构及土体侧向变形监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27个监测点,编号为K1~K27,其中K2、K10、K15和K22为土体侧向变形监测点,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3、地下水位监测: 按设计要求,共布设19个监测点,编号为SW1~SW19,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3、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测得地下水位与管顶的距离,根据管顶高程即可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将到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与基坑开挖前地下水位高程进行比较,得到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允许值及报警值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该工程监测项目提出以下警戒

2016年最新临近既有线沉降变形监测方案

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标 邻近营业线变形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 有限公司 二o **年**月

1、工程概况 (1) 2、监控目的 (1) 3、编制依据 (1) 4、监控内容 (1) 5、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1) 6、人员组织及仪器配置 (3) 6.1人员组织 (3) 6.2仪器配置 (3) 7、监控量测的实施 (3) 7.1建立监控量测网 (3) 7.1.1工作基准点的埋设 (3) 7.1.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4) 7.1.3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5) 7.2变形监测观测标的布置 (6) 7.2.1既有线轨道变形监测断面设置 (6) 7.2.2新建铁路路基岩溶注浆段观测标的布置 (6) 7.2.3既有涵洞接长观测标的布置 (8) 7.2.5新建桥梁邻近既有线路基 (9) 7.3变形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0) 7.3.1既有线轨道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0) 7.3.2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0) 7.3.4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1) 7.4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13) 7.4.1 一般规定 (13) 7.4.2观测数据处理 (13) 7.4.3异常情况处理 (14) 7.4.4监测数据反馈流程图 (14)

7.4.5监测报告的形成 (15)

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标邻近营业线变形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标邻近营业线主要工点有:**站及峡江**两侧路基及涵洞施工(对应**线里程K1600+900mr K1602+980m、**** 施工 (K1598+133mr K1598+395m。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及设备安全,路基施工岩溶注浆、接长涵洞人工挖孔桩以及**桩基施工需对既有线路基监测和对轨道进行线检。 2、监控目的 2.1保证营业线行车和设备安全; 2.2提供信息反馈,为各方决策提供依据; 2.3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3、编制依据 3.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3.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3.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3.6《**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铁运发,2012? 610号); 4、监控内容 4.1既有线轨道变形观测; 4.2既有线边坡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 5、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科)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3)(1)i z m m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 (B )()13-, (C )()1,∞+ (D )()3∞--, (2)已知集合{1,23}A =,,{|(1)(2)0}B x x x x =+-<∈Z ,,则A B =U (A ){}1 (B ){12}, (C ){}0123, ,, (D ){10123}-, ,,, (3)已知向量(1,)(3,2)a m b =-r r , =,且()a b b +⊥r r r ,则m = (A )8- (B )6- (C )6 (D )8 (4)圆222813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 的距离为1,则a= (A )43- (B )3 4 - (C )3 (D )2 (5)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 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 )24 (B )18 (C )12 (D )9 (6)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7)若将函数y =2sin 2x 的图像向左平移π 12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A )()ππ26k x k =-∈Z (B )()ππ 26k x k =+∈Z (C )()ππ 212 Z k x k = -∈ (D )()ππ212Z k x k = +∈ (8)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2x =, 2n =,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的s = (A )7 (B )12 (C )17 (D )34 (9)若π3 cos 45 α??-= ???,则sin 2α= (A ) 725 (B )15 (C )1 5 - (D )725 - (10)从区间[]0,1随机抽取2n 个数1x ,2x ,…,n x ,1y ,2y ,…,n y ,构成n 个数对()11,x y ,()22,x y ,…, (),n n x y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1的数对共有m 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 的近似值为

变形监测实习总结

变形监测测量实习总结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在精密工程测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形体有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物、边坡、隧道和地铁等。 变形监测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掌握各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为安全运行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其次是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根本的理解变形的机理,提高工程设计的理论,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 我们本次变形监测共进行了三项内容:位移观测、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 《变形监测》是工程测量专业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加深对变形监测的的基础理论、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实提高我们的实践技能,初步掌握位移监测、倾斜监测和沉降监测的基本方法,熟练使用作业各工序的仪器设备及作业过程等。

对于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重视,在第一天的实习动员会上,李老师就本次实习的意义、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就本次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做了详细的说明,并给同学们准备了相关的规范和资料,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完成本次实习任务。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实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不怕吃苦、勇于承担重担,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大坝位移监测、土木系实训楼倾斜监测和八号实验楼沉降监测等实习内容。通过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于大坝的位移监测,我们首先在面板堆石坝模型的坝体上选择了三个观测点,然后在其旁边的坚固水泥地上定了两个钢钉作为观测点,通过多次量距后,我们选择了假设坐标作为本次观测的已知数据,对坝体上的三个观测点进行了三天的前方交会法位移监测,并采用全圆观测法每次观测各六个测回,期间严格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力求数据的精确、实用。经观测,大坝的位移量极小,非常稳固,可以安心使用。 对于土木系实训大楼的倾斜监测,我们选择了大楼的东南角,并在其南边和东边各1.5倍楼高的地方选择了坚固地面上的钢钉作为观测点,采用的是垂直投影的观测方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科完美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科)完美版

————————————————————————————————作者:————————————————————————————————日期: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3)(1)i z m m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 (B )()13-, (C )()1,∞+ (D )()3∞--, (2)已知集合{1,23}A =,,{|(1)(2)0}B x x x x =+-<∈Z ,,则A B =U (A ){}1 (B ){12}, (C ){}0123, ,, (D ){10123}-, ,,, (3)已知向量(1,)(3,2)a m b =-r r , =,且()a b b +⊥r r r ,则m = (A )8- (B )6- (C )6 (D )8 (4)圆222813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 的距离为1,则a= (A )43- (B )3 4 - (C )3 (D )2 (5)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 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依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控报警 七、信息反馈八、 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 十、监测结论及建议 附: 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 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 监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 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 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 3.1、四周较为空旷 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 二、监测目的 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

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为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监测内容 1、主楼基坑围护顶部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暂定38点)以现场实际布设为准; 2、基坑巡视;’ 四、监测依据 (1)参考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l、《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五、监测方法 沉降监测分为控制网和标示点监测两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周期性

四种牧草产草量及成本对比试验初报

四种牧草产草量及成本对比试验初报 路登佑盘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李仲佰盘县农业局 摘要该试验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一年生黑麦草(特高)、鸭茅(安巴)、苇状羊茅(多维)四种牧草草种进行了产量及种植成本对比试验,目的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适合的牧草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经过试验,结果表明:牧草产量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产量最高、成本最低,一年生黑麦草(特高)次之,鸭茅(安巴)列为第三,苇状羊茅(多维)产量最低,成本最高,在我县各乡(镇)进行种草养畜应首选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作为当家牧草。 关键词牧草产量成本对比试验 1、试验区基本情况: 实验区位于盘县羊场乡何家庄村北部,上与保基乡垤腊村、北与徐寨村、南与张家寨村相接,下与齐家寨村相连,属一类贫困村,全村共有村民388户,人口1208人,有9个村民组,交通便利,平均海拔1710米,雨热同期,无霜期240天左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各种牧草,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为主,有着传统的养殖经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羊场乡何家庄村位于羊场乡北部,上与保基乡相接,下与齐家寨村相连,交通便利,平均海拔1710米,雨热同期,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600mm,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在5000亩左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各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而该村村民有着传统的养殖经验,在该村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不但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促进该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试验材料及来源: 供试材料为: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一年生黑麦草(特高)、鸭茅(安巴)、苇状羊茅(多维),采购于克劳厄草业中心(昆明、贵阳)。 表1各试验区材料来源、播种量、面积等表: 项目村名牧草 名称 原种 地 引种 时间 引种 地点 播 量 播 深 行 距 播 期 面 积 备 注 何家庄甜高粱 (大力 士) 澳大 利亚 2007 年4 月 贵阳 1.5K g/亩 2cm 40cm 2007 年5 月 1亩 何家庄 一年生 黑麦草 (特高) 新西 兰 2007 年4 月 贵阳 1.5K g/亩 2cm 20cm-3 0cm 2007 年5 月 1亩 何家鸭茅(安 巴) 荷兰2007 年4 昆明 2.0K g/亩 2cm 30cm 2007 年5 1亩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篇一:变形监测实验报告 1、实验要求: 应用全站仪对科技楼楼顶避雷针进行变形观测 2.实验过程: 首先认真理解前方交会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静态控制得出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架在其中一个控制点A上,另一个控制点B架上反射棱镜,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定向,然后置零,转动照准部对准避雷针顶端C,记录角度,然后盘右观测,一站观测两个测回,得出夹角α将全站仪与反射棱镜互换位置,同样方法测得夹角β,根据已知A,B两点坐标可求得避雷针顶端的平面坐标,然后在另一已知点D上架全站仪,A点架上反射棱镜,以A点做后视定向,观测A,D 两点间夹角,盘左盘右观测两个测回γ,同时观测竖角β,量取仪器高,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进行比较检核。 3.实验已知数据: A点坐标X 3525052.175 Y 527483.758 B点坐标X 3525047.348 Y 527412.793 D点坐标X 3524903.239 Y 527259.558 4.实验观测数据:

α=76°22′05″,β=80°37′19″, γ=88°39′44″(检核角) 竖角θ=37°24′03″ 5 实验结果: C点坐标:X 3524875.2304 Y 527453.3827 Z 75.066 检校误差3″ 6.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在变形监测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仪器操作还不是很熟练,以后应该多加练习,理论和实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忍耐,有时候仪器不稳定,必须得等。 篇二:三维动画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原理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三、实验仪器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2016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全国1卷word最强解析版)

2016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全国1卷word 最强解析版) 1 / 17 2016年全国文科数学试题(全国卷1) 第I 卷(选择题) 1.设集合{1,3,5,7}A =,{|25}B x x =≤≤,则A B = (A ){1,3} (B ){3,5} (C ){5,7} (D ){1,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集合A 与集合B 公共元素有3,5,故}5,3{=B A ,选B. 考点:集合运算 2.设(12i)(i)a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其中a 为实数,则a= (A )-3 (B )-2 (C )2 (D )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i a a i a i )21(2))(21(++-=++,由已知,得a a 212+=-,解得 3-=a ,选A. 考点:复数的概念 3.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 (A ) 13 (B )12 (C )13 (D )5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4中颜色的花种任选两种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2种种在另一个花坛,有6种种法,其中红色和紫色不在一个花坛的种数有2种,故概率为3 1,选A. 考点:古典概型 4.△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5a =,2c =,2cos 3 A = ,则b= (A )2 (B )3 (C )2 (D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3222452 ???-+=b b ,解得3=b (3 1 -=b 舍去),选D. 考点:余弦定理 5.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 4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一.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地基,高度,建筑面积,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等级,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观测点建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等级等。 二. 沉降观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8-2007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 沉降观测依据及要求 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沉降观测施工规范、规程做观测详细说明。 四. 观测目的及要求: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五. 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基准点的个数,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合理布设。本建筑共埋设4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m,也可采用施工区域内国家高程系统,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绝对高程值。基准点的建立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经过闭合、平差计算而来,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2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点位设置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点上。每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平面图上,都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

2016年全国二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6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z=(m+3)+(m –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1,+∞) D .(–∞,–3) 2、已知集合A={1,2,3},B={x|(x+1)(x –2)<0,x ∈Z},则A ∪B=(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 3、已知向量a =(1,m),b =(3,–2),且(a +b )⊥b ,则m=( ) A .–8 B .–6 C .6 D .8 4、圆x 2+y 2–2x –8y+13=0的圆心到直线ax+y –1=0的距离为1,则a=( ) A .–43 B .–3 4 C . 3 D .2 5、如下左1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 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 径条数 为( ) A .24 B .18 C .12 D .9 6、上左2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7、若将函数y=2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π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

A .x=k π2–π6(k ∈Z) B .x=k π2+π6(k ∈Z) C .x=k π2–π12(k ∈Z) D .x=k π2+π 12(k ∈Z) 8、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上左3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2,n=2,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的s=( ) A .7 B .12 C .17 D .34 9、若cos(π 4–α)=35 ,则sin2α= ( ) A .7 25 B .15 C .–15 D .–7 25 10、从区间[0,1]随机抽取2n 个数x 1,x 2,…,x n ,y 1,y 2,…,y n ,构成n 个数对(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1的数对共有m 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 ) A .4n m B .2n m C .4m n D .2m n 11、已知F 1、F 2是双曲线E :x 2a 2–y 2b 2=1的左,右焦点,点M 在E 上,MF 1与x 轴垂直,sin ∠MF 2F 1=1 3,则E 的离心率为( ) A . 2 B .3 2 C . 3 D .2 12、已知函数f(x)(x ∈R)满足f(–x)=2–f(x),若函数y=x+1 x 与y=f(x)图像的交点为(x 1,y 1),(x 2,y 2),...(x m ,y m ), 则 1 ()m i i i x y =+=∑( ) A .0 B .m C .2m D .4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A=45,cosC=5 13,a=1,则b=___________. 14、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 (3)如果α∥β,m ?α,那么m ∥β。 (4)如果m ∥n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科)完美版

1 1 1 1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第Ⅱ卷 3 至 5 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 z = (m + 3) + (m - 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3 , ) (B ) (-1,3) (C ) (1, +∞ ) (D ) ( ∞ ,- 3) (2)已知集合 A = {1, 2 , 3} , B = {x | ( x + 1)(x - 2) < 0 ,x ∈ Z } ,则 A U B = (A ) { } (B ) {1,2} (C ) {0 , ,2 ,3} (D ) {-1,0 , ,2 ,3} r r r r r ( 3)已知向量 a = (1,m ) ,b =(3, -2) ,且 (a + b ) ⊥ b ,则 m= (A ) -8 (B ) -6 (C )6 (D )8 (4)圆 x 2 + y 2 - 2 x - 8 y + 13 = 0 的圆心到直线 ax + y - 1 = 0 的距离为 1,则 a= 4 3 (A ) - (B ) - (C ) 3 (D )2 3 4 (5)如图,小明从街道的 E 处出发,先到 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 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 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485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形监测实验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1、实验要求: 应用全站仪对科技楼楼顶避雷针进行变形观测 2.实验过程: 首先认真理解前方交会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静态控制得出控制点坐标,将全站仪架在其中一个控制点A上,另一个控制点B架上反射棱镜,将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定向,然后置零,转动照准部对准避雷针顶端C,记录角度,然后盘右观测,一站观测两个测回,得出夹角α将全

测绘工程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一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变形监测综合实习》是《变形监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内容的实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内容。 《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放样基本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方法,了解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分析,进一步熟悉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二周 2、地点:校内 三、实习组织 根据仪器设备情况,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和考勤,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与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实习时要按时出工,不得无故不随小组出工。实习要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提倡互相讨论研究,把不懂的弄懂。实习时要集中精力,不得在仪器旁打闹,以防发生仪器事故。 2、爱护仪器,人人有责。操作仪器工具要求方法正确,防止发生丢失、摔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切忌潦草.外业记录不能改动。 五、实习任务及其要点 (一)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 a 、观测校区北面河岸的沉降。 (1)沿河岸找出沉降缝,在沉降缝中打入钢钉,钢订露出地面半厘米,并用红油漆标记编号,作为沉降监测点。点数15~20个。 (2)高程控制:在河岸两端选取两组高程控制点,每组两个,每组两点之间以一站距离为宜。两组控制点间按二等水准要求测出它们间的高差,往返高差闭合差mm L f h 4 。假设其中一点高程H1=10.000米,计算其它各控制点的高程。 (3)监测点观测:从一端已知控制点开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按三级水准

2016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 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43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I (A )3(3,)2--(B )3(3,)2-(C )3(1,)2(D )3(,3)2 (2)设(1i)1i x y +=+,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 (A )1 (B 2 (C 3 (D )2 (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10=8a ,则100=a (A )100 (B )99(C )98(D )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31 (B )21 (C ) 32 (D )4 3 (5)已知方程1322 22=--+n m y n m x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1,3) (C )(0,3) (D )(0,3)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 28π,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 (7)函数y =2x 2–e |x |在[–2,2]的图像大致为 (A )(B ) (C ) (D ) (8)若101a b c >><<,,则 (A )c c a b < (B )c c ab ba < (C )log log b a a c b c < (D )log log a b c c < (9)执行右面的程序图,如果输入的011x y n ===,,,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A )2y x =(B )3y x =(C )4y x =(D )5y x = (10)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 于A 、B 两点,交C 的准线于D 、E 两点.已知|AB |=2,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_20xx301610245_王宏达 变形监测实习报告 王宏达20xx301610245 一、各监测点本期沉降量 1第1次0第2次1.2第3次0.5第4次0.3第5次-1.4第6次0.3第7次-0.3第8次-0.6第9次0.6第10次-0.9第11次-0.3第12次-0.3第13次-0.5第14次 -0.3 23003.2 4.4 -1.2-2.90 0 -1.8-0.40.8 0.5 -0.9-1.30.9 0.9 -1.4-0.71.3 0.7 -0.4-0.2-0.8-0.4-0.5-0.40.1 -0.3 45003.26-3-3.40-1.30.7 -0.2 -0.10.1-0.4-10.8 1.3 -0.3-0.80 0.5

-0.5-0.6-1.9-1.80.40.70.2 3.7 67000.50.5-0.10.41.60.2 -0.4-1.1-0.7-1 0.7-0.6-0.31.2 0.3-0.3-0.90.1 -0.9-0.4-0.9-1.31.40.5 -0.6 -3.1801.10.10.4 0-0.6 -0.40.5 -1.20.8 -0.6-0.90 -3.8 二、各期的平均累积沉降量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第9次第10次第11 101.20.50.3-1.40.3-0.3-0.60.6-0.9-0.3 20304050 600.5-0.11.6-0.4-0.70.7-0.30.3-0.9-0.9 7080 平均02.5125-1.20.15-0.575-0.0875-0.5250.5875-0.4750.2-0.487 3.24.4-1.20-1.8 -2.90-0.4 3.26-30 -3.4-1.3 0.51.10.40.10.20.4-1.1-1-0.6 0-0.6-0.4 0.7-0.2-0.1-0.4 0.1-1 0.80.5-0.9

(完整版)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2018年10月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场地地处*******,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 表1 工程概况 基坑平面尺寸:89.1m(东西最大尺寸)×80.1m(南北最大尺寸) 基坑支护深度:3.9-5.0m 二、监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16)。 5. 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 三、监测内容 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青藏载畜率研究进展

中国青藏高寒草原载畜率研究进展 中国高寒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境内的全部地域、川西地区和甘肃甘南州。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天然草地面积有1.18×l08 hm2,约占其总土面积的2/3,草原面积是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和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996),位居全国第二。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牦牛(Bos gruniens)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分布的核心草地类型是高寒草甸(蔡立,1992)。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约占青藏高原草地面积的50%(周兴民等,1987)。 青藏高寒草地同样遭受了破坏,约有0.45×108 hm2草地退化(马玉寿等,1999),水土流失严重(邹学勇等,2003;王江山,2004),草地超载过牧。由于地理和特殊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对高寒草地的研究较晚,研究报道也较少(相对于内蒙古草原);研究内容集中在草畜饲草供求平衡关系方面,对适宜载畜率的研究刚刚起步。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近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青藏高寒草原的草畜平衡状况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表2),青藏高寒草原普遍超载,从青藏全区到地方州县。青藏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在降低,实际载畜量却在升高,2000年和2003-2004年分别超载28.6%和57%(杨正礼等,2000;钱拴等,2007),2003-2004年即使加入补饲,仍超载45%。从青海海南州载畜情况看(表2),l996年、l997年、1999年3年的超载量分别为120.86、82.81和82.81 SU,超载率分别为32.57%,19.55%和19.55%(三百瑞智等,1999;范青慈等2002),超载数量似乎有减少的趋势。甘肃甘南州冷季牧场和全年草场均超载,而暖季草场欠载率(欠载率为37%)(刘兴元等,2010),这说明,高寒草地的利用受温度影响较大,应推行季节放牧制度。 据估测,未来气候变暖会使高寒草甸地区载畜量下降1.5个羊单位(李英年,2000)。如果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仅甘南州全年需要补给牧草约26亿kg。因此,减少载畜率和扩大饲料来解,是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双重任务。 表2 中国青藏高寒草地载畜量

基坑开挖变形监测报告

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改造工程开挖变形监测技术成果报告 河南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郑州市健康路176号院改造工程开挖变形监测技术成果报告 资质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 证书编号:160104-kj 批准: 审核: 校对: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 4 -第二章监测依据及内容 ........................................................................................ - 4 - 2.1监测的目的:............................................................................................. - 4 - 2.2监测的依据:............................................................................................. - 4 - 2.3监测内容..................................................................................................... - 4 -第三章监测精度及仪器选择 ................................................................................ - 5 - 3.1精度要求..................................................................................................... - 5 - 3.2仪器选择..................................................................................................... - 5 - 3.3控制点的布设............................................................................................. - 7 -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方法 ........................................................................ - 7 - 4.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7 - 4.2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8 - 4.3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9 - 4.4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0 - 4.5土体深层位移监测(测斜)................................................................... - 10 - 4.6锚索应力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2 - 4.7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 - 14 - 4.8监测报警值和监测频率........................................................................... - 15 -第五章监测成果表 .............................................................................................. - 16 - 5.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 - 16 - 5.2周边地表、道路及建筑物沉降监测....................................................... - 18 - 5.3周边水位监测........................................................................................... - 22 - 5.4锚索应力变化趋势................................................................................... - 23 - 5.5土体深层位移(测斜)监测........................................................................ - 25 -第六章监测结论 .................................................................................................. - 26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