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一、富尔敦演说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邀前往富尔敦市发表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美国政府利用丘吉尔的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二、三环外交

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衰落,战后世界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丘吉尔在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环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及美国构成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并存,一旦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推倒它们。

“三环外交”试图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三、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危机共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

第一次1948年6月-1949年5月

德国重建开始后,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美英法三国宣布由 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苏联得知后,发表“告德国民众书”,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并仿其道,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另种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美国空投物资反封锁。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由于苏联理亏,又深知封锁长期必将无果,于5月12日撤销封锁,第一次结束。此后,东西二德各自建立政府,德国彻底分裂。

第二次

1958年-1963年源于核武器和核竞争,苏联凭借新的核力量和战略攻势以有利条件照会美英法三国撤出西柏林,西方以强硬态度拒绝,苏联竖起柏林墙对抗,但慑于核武器的灾难性后果,始终没有开战,后赫鲁晓夫取消了英美法三国撤出西柏林的期限,西方国家则认为柏林墙未触及西柏林安全,从而接受这一事实,第二次危机化解。

四、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英国力量严重削弱,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美国政府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并接着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读了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通过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

“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相继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五、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1949年,8月苏联爆炸原子弹:10月中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两件事改变了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对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1950年4月14日,该文件出台。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企图统治全世界,在拥有足够核力量的基础上,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起攻击。因此美国对此得出结论,必须大大加强对苏遏制政策。

该文件全面阐述了二战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对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六、冷战

冷战是相当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它指的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的斗争与较量。

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的核心内容,它左右着冷战的发展方向,冷战的基本特征为: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说他是战争,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对峙与冲突包括战场上的较量始终不断。说他是和平,因为冷战的两个最主要的角色美苏之间从未发上过直接的军事对抗。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推动了西欧一体化。

七、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随后,在1947年系统阐述了其“遏制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1、他对苏共党的路线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2、凯南认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统治和过去沙皇的独裁专制没什么两样。3、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凯南提出了美国应采取的战略。

凯南的遏制理论为美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路,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八、大西洋联盟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满目疮痍,哀鸿遍地。在战争的废墟上,欧洲旋即陷入美苏冷战的漩涡而无法自拔。“大西洋联盟政策”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一部分,集中反映了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起一直处心积虑,积极谋求在欧洲实施政治、经济与军事扩张的政策实质。就“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酝酿及其实践而言,美国既是始作俑者,又是政策主导者;西欧国家不仅主动参与其中,而且也发挥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双方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大西洋联盟政策”所形成的这一政治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定了战后美国与欧洲关系的基本走势,进而影响到美苏冷战的全局,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伸到后冷战时代。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九、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与此同时,战后初期西欧为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需要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内容: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

影响:国内经济危机得到缓解,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对西欧的文化影响进一步深入。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贸易壁垒,为西欧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欧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

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在经济上援救西欧的同时,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实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产生。

过程: 1949年3月18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1949年8月24日条约生效,组织成立

影响 1. 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2. 加深了美苏对立,推动冷战向纵深发展。 3. 组织内部一直存在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特别是进入60年代美苏第一次缓和后,西欧争取独立安全防务的步伐加快。

十一、蒙巴顿方案

在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英印殖民军队把反英运动推向了高潮,英国政府被迫与印度资产阶级妥协,1947年6月1日公布了《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联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王公土邦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加入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原直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成立,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印巴独立宣告英国在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殖民通知的终结。

十二、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印巴分治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出售给了查谟大君。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

此后,克什米尔问题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地主要问题。

十三、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也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

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战中的一场“热战”。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维持了远东原有的政治格局,却给朝鲜半岛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并引起了美国的仇视。日本和苏联在战争中获益。

十四、大规模报复战略

由于侵朝战争的失败,美国政府对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认为不能用单纯的包围来遏制苏联,应该采用一切非战争手段,促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摆脱苏联的控制。

50年代中期之后苏军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宣布其破产。苏联诞生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规模报复基础动摇,随着和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大规模报复战略后被肯尼迪政府“灵活反映的战略”代替。

十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于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在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历史条件下其缔结对保障双方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意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日、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条约相关内容逐渐失去其存在意义。特别是从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失效。

十六、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

万隆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活动方向,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十七、非洲统一组织

二战后为了非洲的解放和复兴,非洲人民要求团结合作的呼声高涨。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统一组织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改善了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了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

十八、苏伊士运河事件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苏伊士地峡,是欧、亚、非三洲重要航道。运河自1869年凿通以来,即由英法苏伊士运河公司经营管理,成为他们侵略埃及和中东的工具。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勇抗战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辉胜利。

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统治,最终结束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美国在运河事件中排挤英、法,企图称霸中东。英、法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英国首相艾登由于运河的事件败局被迫辞职。

十九、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向对外政策。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

1957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了一项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要求国会授权他为“保护”中东国家的“独立”而使用美国武装部队。还要求国会在两年内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这个计划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

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月9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

二十、舒曼计划

1949年12月13日,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立成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决议还建议成立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建立类似的高级机构。

1950年5月9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一声明被称为“舒曼计划”。

根据舒曼的建议,1950年6月20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二十一、美苏戴维营会谈

美苏之间封闭太久了,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并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3天非正式会谈,史称“戴维营会谈”。

会谈涉及2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裁军问题。苏联建议两国从其他国家撤军,美国拒绝这个建议。艾森豪威尔提出两国停止制造和试验核武器,苏联同样拒绝了这个方案。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柏林问题。赫鲁晓夫在此问题作了让步。在此基础上,艾森豪威尔决定举行四国首脑会谈并于1960年访苏。

戴维营会谈达到了美苏第一次缓和的顶点,并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二十二、奥地利国家条约

二战后,奥地利问题一直悬而未决。1954年10月,西德加入北约,苏联再坚持德奥问题共同解决已毫无意义。1954年4月,苏奥双方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共识。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四国和奥地利的代表在维也纳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条约规定:美、苏、英、法四国承认奥地利恢复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恢复其战前边界;奥地利保证永远保持中立,禁止德奥合并或“建立任何形式的政治和经济同盟”,奥地利彻底消灭一切法西斯组织。条约生效后,四国占领军于1955年底以前撤走。12月26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性文件,宣布永久中立。奥地利问题的妥善解决,打消了西方世界对苏联缓和意图的怀疑,为四国首脑会议铺平了道路,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

二十三、灵活反应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是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

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在核力量方面,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在常规力量方面,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1965年约翰逊政府又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

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二十四、柏林墙

环绕西柏林的一道围墙。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

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西柏林)和西德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二十五、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起源需追溯到古巴革命。随着古巴革命的不断深入,美苏关系迅速紧张。1961年初,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美国总想伺机对古巴进行干涉。古巴同前苏联的关系已是越来越密切。

1962年7月,古巴副总理造访了前苏联,时隔不久,前苏联就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同年10月,美国侦察机发现了古巴境内的导弹基地,肯尼迪总统立即抗议要求马上拆除古巴境内的导弹发射设施,否则,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消灭这些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导弹设施。双方僵持不下,但肯尼迪态度极其强硬,赫鲁晓夫最终决定从古巴撤走导弹。

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冷战被推到了核大战的边缘。

2.这场危机与第二次柏林危机成为冷战以来美苏关系的转折点。

3.美苏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

4.以此为鉴,苏联领导人下定决心在核力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

5.古巴导弹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古巴与苏联发生了矛盾;西方阵营内部矛盾也由此加深

6.经过古巴事件验证的原则,就是核均势的现状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由此造成“在核超级直接对峙的地方,都成了现状的一种稳定性。于是加强了自柏林危机以来已形成对德国分裂长期存在的认识”。这成为西德调整东方政策(以对抗求统一变为以接近求统一)的基础。

二十六、部分核禁试条约

自武器面世以来,即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古巴导弹危机后,他们都感到核禁试的必要。

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签定了该条约,又称〈部分核禁止条约〉或三家条约;美苏签定此条约是因为他们已进行了充分的水下、大气层的核试验。借以禁止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而他们可以进行地下核试验等,目的在于巩固核垄断地位,阻止其他国家发展自卫核武器。法国拒绝签署该条约,并指出美苏在仇恨中国这一点上统一起来。中国当时也发表声明,对该条约的欺骗性予以揭露,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在1997年也签署了该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不鼓励任何国家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和爆炸,条约无限期有效。

二十七、战争边缘政策

1954年1月杜勒斯在纽约公开阐述了美国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提到“……即实行一种敢冒战争危险但又避免战争爆发的“战争边缘”政策。”战争边缘政策基于5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新面貌”政策由于侵朝战争的失败美内对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张开猛烈抨击艾森豪威尔(1953年~1961年任总

统)和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新面貌”的对外战略---它主要由政治上的“解放政策”和军事上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组成。第一对东欧由原来的“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第二鉴于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苏联插手中东地区填补“真空”的企图美国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美国开始争夺第三世界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第三军事上用“大规模报复战略”取代“遏制战略”,奉行“战争边缘政策”, 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第四艾森豪威尔时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两手策略戴维营会议及其精神

二十八、欧洲经济共同体

二战使西欧元气大伤,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军事实力大量消耗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显著下降。在美苏冷战背景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签订了《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为欧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九、德国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

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

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十、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60年代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核武器数量上基本形成均势,双方都想通过谈判限制对手争取时间从而在质量上求取优势。由此进行了三次谈判

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69年11月到1972年5月,签署了《反导条约》和《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两个文件是美苏第一个战略武器控制协议,不仅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均势,而且开创了通过谈判控制核武器的先例。标志着美苏第二次缓和的来临。

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从1972年11月开始,中心议题是制定一项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条约来取代《临时文件》。双方草签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苏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2年6月到1983年12月美苏又进行了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由于里根政府对苏重新采取强硬立场,美苏关系再度紧张,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

三十一、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欧安会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为建立对话渠道而召开的。50年代,苏联首先提出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建议。70年代初,苏联和华约国家又提出了举行欧安会的建议。1972年5月,美苏就召开欧洲安全会议问题达成协议。

欧安会于1973年7月~19年8月分3个阶段进行,最终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最后文件》确认了在欧洲范围内不诉诸武力和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双方围绕欧洲边境现状及军事信任问题;双方人员和情报交流;关于经济和科技相互关系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欧安会的召开及文件签署,确认了二战后欧洲边界的现状,推动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进东西方和国际局势的缓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十二、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

《反弹道导弹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重要的规定有:反弹道导弹系统是指“用以拦截在飞行轨道上的战略性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系统”;只允许双方按规定在各自的首都周围和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度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本条约的期限不应是有限的”,但“每方都有权退出本条约,如果它认定同本条约的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经危及本国的高利益的话”。其后二人又签订《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条约议定书》。《反弹道导弹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目前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与这一条约挂钩。

近年来,美国不断要求俄罗斯同意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并不顾条约规定,加速研究、发展和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谋求进一步占据地面和空间的绝对战略优势。2001年8月23日,布什宣布《反弹道导弹条约》阻碍了美国“维护和平”能力的发展,美国将在认为方便的时候退出这一条约。12月13日,布什在白宫正式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这是美国在现代史上首次退出一项主要国际协议。

三十三、美苏中程导弹协议

1987 年美、苏两国首脑签订的《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1977年前,美国在西欧中导力量占优势。1977年起苏联在本国和东欧部署SS-20导弹,以对付美国的潜射弹道导弹。1981年9月24日,美、苏达成举行中导问题正式谈判的协议。关于欧洲中导问题的谈判从同年11月30日起在日内瓦开始,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美国开始在英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部署新式导弹,苏联借此中断了关于中导、中欧裁军、美苏战略核武器等一系列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紧张。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两国分别调整各自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根据1985年1月8日美、苏外长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同年3月美、苏举行了包括战略武器、中导和太空武器在内的一揽子裁军谈判。1986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会晤,双方在中导问题上的立场有些接近。美、苏双方还同意消除欧洲全部中导。19872月戈尔巴乔夫同意中导与太空武器分开解决,7月他又表示接受“全球双零点”方案,

11月中旬,美、苏两国外长在日内瓦拟定中导条约草案。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了中导条约。该条约共17条,规定双方在条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18个月内全部销毁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该条约是战后美、苏裁军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并彻底取消一个核武器等级的条约它是美、苏在内政和外交上各有所需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条约的签订对于80 年代末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具有重大影响。但是,条约所规定销毁的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数量,只占美、苏所拥有的全部核武器实力的3%~4%,并未触动其根本。

三十四、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订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

1967年,尼克松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表达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1969年7月25日,他宣布了对亚洲的新政策“关岛主义”。1970年他把这个主义归结为美国与其全球盟友之间的“伙伴关系”。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个主义是尼克松政府多极均势外交的指南,它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改善了美国的国际处境。在客观上助长了苏联的扩张。标志着从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

三十五、人权外交

在国内,持续的经济衰退和能源危机,引发了政治信任危机;在国外美苏争霸的形势也发生变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苏攻美守”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了人权外交口号。

最早是美国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其中心思想是,以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将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断作为是否与其维持良好关系的要标准,并尽力向别国推行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美国还希望利用人权作为反对苏联的武器,在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用“道义”力量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重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地位。

三十六、勃列日涅夫主义

60年代末,随着苏联势力的增长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苏联开始了强劲的扩张势头,勃列日涅夫主义应运而生。

勃列日涅夫主义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的一系列宣扬苏联扩张主义的宣言和声明。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最高主权,高于任何国家的主权。第二,国际专政论。东欧各国要不折不扣地听从苏联的指挥。第三,国际分工论。苏联和东欧国家各有自己的分工。第四,大国特殊责任论。苏联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

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指导下,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扩张。

三十七、卡特主义

卡特的人权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苏联借缓和之机,在世界各地扩大了影响和势力范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都直接威胁到西方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卡特总统被迫调整其外交政策。

1980年1月23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

1991年1月爆发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海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卡特主义的延伸。

三十八、苏联入侵阿富汗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视阿富汗为南下波斯湾、印度洋的跳板,培植和扩大亲苏政治势力。

79年9月16日,阿富汗发生军事政变。苏联便以“应邀出兵”为借口,于12月25日和26日,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规模空运部队,实行军事占领。在遭到阿富汗人民武装反抗后,苏联推行“焦土政策”,使用化学武器,镇压当地人民,激起世界公愤。1980年1月,联合国大会要求“立即、无条件和全部”从阿富汗撤出外国部队。1988年4月14日签署了《日内瓦协议》。协议规定苏联从5月15日起,在9个月内将全部苏军撤出阿富汗。

三十九、77国集团

亚非拉的广大国家在获得独立之后,面临着发展名族经济的艰巨任务。它们都渴望团结起来打破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1964年3月77个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七十七国集团”。

会议还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宣言谴责了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强调发展中国家增进彼此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以协调立场,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制定联合行动的计划。

77国集团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有力的抨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四十.南北对话

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贫富程度,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因为发展中国家大多在南半球,所以通常被称为“南方”;发达国家大多在北半球,通常被称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就经济关系进行的对话和会谈通常被称为“南北对话”。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之后,寻求发展经济,要求改善现存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平等状况和不公正待遇。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1964年召开。会议讨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问题,南北对话由此迈出了第一步。1975年12月和1977年6月,在巴黎先后两次召开了由19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参加的“国际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为“南北对话”会议。

四十一.多米诺骨牌理论

多米诺理论是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来的。在印度支那战争的关键时刻,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艾森豪威尔在总统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诠释印度支那的战略重要性、丢掉印度支那将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美国干涉的必要性:将一排骨牌立起之后,推倒第一块骨牌,最后一块也将很快跟着倒下去。因此,只要有一个地方开始瓦解,它就会产生一系列极为深刻的反应。这一理论意在为美国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张制造理论根据。之后人们常用“多米诺”来形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连锁反应现象。

国关史名词解释

1.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开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2. 让?博丹:让·博丹(Jean Bodin,1530-1596),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发表了《国家六论》,这是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主义的系统著作,他的《国家六论》也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 3. 《比利牛斯条约》:(1659)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丧失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年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5. 《乌得勒支和约》:(1713)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和约,首次写入“欧洲均势”概念,具体内容有:承认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割让直布罗陀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与英国奴隶专营权 6 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论海上自由》 7.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普、法等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英、俄等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8. 1756年外交革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奥法俄三国同盟成为了奥地利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取西里西亚地区的后盾,发动七年战争,试图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地区 9. 七年战争:(1756~1763),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10 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晚期,英国首相迪斯雷利的一项外交政策。一是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协调斡旋,以建立所谓的“协调的欧洲”。二是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实现“光荣孤立”。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 (1)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施镇压政策引起的。 (2)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3)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 (4)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5)评价:①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比利牛斯条约>> 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乌得勒支条约》 (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 System) (1)背景:由于海外贸易的竞争,英法长期对立。法国大革命后,英国又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且在战争中英国从没有遭受过法国军队的打击,总是保持着良好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杜鲁门主义(T 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1948.3.17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1948.8.25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1949.4.4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1949.8.24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认为,二战后,西欧在战争中遭到削弱,德国出现“真空”,苏联超过了西欧力量,并开始向西扩张,西欧普遍存有“不安全感”,美国想通过成立北约组织来保卫西欧安全和遏制苏联扩张;二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同西欧结盟来达到它领导和控制西欧的目的。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 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 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 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1648年 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 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 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 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和约创立 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

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5、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6、1756年外交革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 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由于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的威胁,奥地利寻求同昔日宿敌法国结盟,同时加强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与这两个近邻强国结盟使奥地利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1、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1、出兵波兰, 2、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 3、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 4、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2、《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与德两国展开了举世瞩目的大会战,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从战役初期的战略防御逐步转为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 4、《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事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的开罗进行了会谈。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5、布雷顿森林会议----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汇率、平衡收支,美国和盟国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解决诸多经济问题。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即《最后协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目的是建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3、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6) 1、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一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 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美西战争: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 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除英国外,各国都认为美西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3、日俄战争:源起日本对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1904年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 国主义战争爆发。日本得到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 国际斗争的角逐场。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政府软弱无力,后来美 国出面调解战争。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这是一场垄断资本要求 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4、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 一场重大战争。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西班牙王 位问题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 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 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5 月 10 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 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5、北方战争: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 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战争 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 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结果俄瑞签订 《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海上 力量不断增强。 6、1812年俄法战争: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爆发的战争。拿破仑一世为争夺 欧洲霸权,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使俄法矛盾尖锐化。6月24日,拿破仑一世对俄国不宣而战,俄军在巴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 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换总司令后很快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 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法军饥寒交迫,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 7、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 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 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对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及伟大成就,俾斯麦最 后获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富尔顿铁幕演说 1946年3月15日,已辞去首相职务的丘吉尔应邀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頓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说。演说题目被杜鲁门称之为“和平砥柱”,史称“铁幕演说”。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英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的特殊的关系”。联合的目的乃是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丘吉尔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富尔頓演说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 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的“三环外交”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开始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意图扩展到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以示反对,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经过谈判,双方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并直接加快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美苏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至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同时,从东柏林逃到西柏林的居民不断增多。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六个月内撤军,并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6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成为“杜鲁门主义”。在咨文中他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成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一、富尔敦演说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邀前往富尔敦市发表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美国政府利用丘吉尔的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二、三环外交 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衰落,战后世界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丘吉尔在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环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及美国构成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并存,一旦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推倒它们。 “三环外交”试图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三、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危机共两次,

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 第一次1948年6月-1949年5月 德国重建开始后,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美英法三国宣布由 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苏联得知后,发表“告德国民众书”,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并仿其道,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另种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美国空投物资反封锁。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由于苏联理亏,又深知封锁长期必将无果,于5月12日撤销封锁,第一次结束。此后,东西二德各自建立政府,德国彻底分裂。 第二次 1958年-1963年源于核武器和核竞争,苏联凭借新的核力量和战略攻势以有利条件照会美英法三国撤出西柏林,西方以强硬态度拒绝,苏联竖起柏林墙对抗,但慑于核武器的灾难性后果,始终没有开战,后赫鲁晓夫取消了英美法三国撤出西柏林的期限,西方国家则认为柏林墙未触及西柏林安全,从而接受这一事实,第二次危机化解。 四、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英国力量严重削弱,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美国政府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并接着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1.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U-2飞机事件: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3.大西洋联盟政策: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按照美国人的解释,就是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密切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止苏联,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作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就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五十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政府遏止政策的破产。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1954年1月12日的公开宣称表述就是: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这种战略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为此应缩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撑美国的霸权地位。“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上的。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5.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发起,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部分 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普鲁士的崛起是通过内政外交方面的改革和对外侵略扩张等途径实现的。同时普鲁士的强大为日后欧洲均势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5.均势外交——是大国为谋取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均势外交是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在16世纪开始的欧洲民族国家争夺欧洲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均势外交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的重要战略,而小国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均势的筹码。所以均势外交为大国的强权政治服务,用以削弱对方,增强自己,造成有利于已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实现自己的霸权地位。 6.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一场革命,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法国大革

现代国际关系史常考名词解释

安徽自考《现代国际关系史》 门罗主义:是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 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宣布任何欧洲列强都不得干涉南北美洲事物,这一宣言后来称作”门 罗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门罗主义“成为一个里程碑,它明确向欧洲“旧大陆”宣告美国将在拉美 取代欧洲殖民主义者,美国当时立国仅40余年,但以开始在外交上与欧洲列强正面抗衡了 法绍达冲突(法绍达事件)1898:189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苏丹发生的一场战争危机。1898年7月,由马尔尚上尉率领的一支法军占领了尼罗河上游苏丹的法绍达(1904年改名科多克)。同年9月,基钦纳率领的英军也抵达法绍达。英国要求马尔尚撤出法军,遭拒绝,两国关系紧张,几乎导致战争。最后,法国由于没准备好同英国在海外作战,又担心同英国冲突会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特别是担心德国乘机再次进攻法国,便作了让步。1898年11月3日,法国政府命令马尔尚从法绍达撤退。1899年3月21日,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基本上以乍得湖、刚果河和尼罗河流域为双方殖民势力范围的分界线,法国放弃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要求,承认英国在苏丹的统治权。作为补偿,法国取得乍得湖流域和瓦达依。法绍达冲突的和平解决为后来英、法两国在1904年进一步妥协和接近、共同对付德国开辟了道路。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阿尔黑西拉斯会议)1906 :1906年1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赫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哥冲突的国际会议。于会大多数国家甚至美国都偏向法国,奥匈帝国是支持德国的唯一国家,德国陷于孤立。德国外交在会议上极为被动,不得不作出让步。终于在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议定书在表面文字上承认摩洛哥的独立和国家主权,但摩的实际权力中心为法国为首的欧洲列强控制的“国家银 行”,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欧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次交易。 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奥匈帝国企图吞并这两省,作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1908年,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局势动荡。奥匈帝国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土耳其的属地。双方达成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奥匈帝国的兼并行径激起了俄国以及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慨。塞尔维亚政府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开始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奥匈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09年2月,亲德的土耳其政府在德国影响下,与奥匈签订协定,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主权,这使德、奥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国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俄国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俄国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俄作战。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3月3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 萨拉热窝事件:1914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 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塞政府得知警告了奥匈方面,但奥匈仍一意孤行。6.28好战分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的人遇刺丧生。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圣日尔曼条约〉:1919.9.10.战胜国在巴黎附近的圣日尔曼与奥地利签署了〈圣约〉奥正式承认了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的独立,条约以文字的形式肯定了哈布斯堡帝国的灭亡,奥放弃在欧洲以外地区的一切特权,不得拥有空军与海军,奥在未经同盟国理事会同意的条件下不得与德国联合。 《讷依和约》: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2万人;保同意赔款4.45亿美元,于37年内偿付。 《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一译《塞夫勒和约》。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与战前土尔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相比,土丧失了4/5的土地。《色约》是诸条约中最苛刻的。 〈贝尔福宣言〉: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公开发表宣言,声明英国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次举是想利用犹太复国主义势力来抵制法国对巴勒斯坦的领土要求,得到美国的支持,结果导致了犹太人和阿拉伯的长期不得与冲突,使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美国”十四点“方案::1917年11月,苏俄政府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纲领。为了削弱苏俄政府的和平呼吁,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1月8日发表了他称之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方案。其中提议建立国联反对秘密协约等。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协约国最终还是以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纲领"作为对德和谈的基础。 威尔逊的十四点: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一战战后世界和平方案,即威尔逊十四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海上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恢复比利时,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调整意大利疆界,奥匈人民自决,恢复巴尔干各国,保护土耳其少数民族,波兰独立,建立国际联盟等。其中建立国联是其核心内容。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1919)上,英、法操纵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所议定的和约条款大多不符合“十四点”的初衷,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 《四国公约》: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决定了签署各国互相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区域领地和属地的权益,实际上是承认帝国在太平洋占领岛屿的现状。同时条约生效日起,英日同盟自动终止,这正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希望达到的一点,为美国在该地区夺取霸权扫除了最大障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