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 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一、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

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一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

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了。

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之,到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东西方国家都在战略上和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

尼克松上台后,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谈判的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部署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把以前的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将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从亚洲收缩,从越南脱身。尼克松主义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均势政策,而“实力”加“谈判”是维持均势,特别是美苏均势的主要手段。

同样,勃列日涅夫也把“缓和战略”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期战略方针”。他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这样,东西方关系逐渐走上了缓和的道路。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揭开了东西方缓和的序幕。

二、美苏关系的缓和

美苏关系的缓和是东西方缓和的重要体现。这种上,双方首脑进行了平凡的互访和接触,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军事上,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两国经济关系也得到较大发展,签订了许多经济技术协定。

三、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

东西方缓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由于双方都想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保持或争取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总的来说,在70年代,无论是美苏关系还是整个东西方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封锁、隔绝、激烈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缓和对国际局势的改善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加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所谓“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

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的产生是复杂的,但也是必然的。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来源于战争结束时的形式,触发点是战后西方对东欧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此事不能容忍的,它们妄图在这个地区重建亲西方的政权,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人民的反对,于是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政策的产物。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统治集团有意识地制造了苏联利用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不久,凯南在长电报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分析苏联主权以及美国应采取的政策的文章,并以《苏联行为的根源》为题发表。这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凯南8000字电报中的观点,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他危言耸听地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是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丘吉尔的演说是美国准备发动对苏冷战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加紧研究对付苏联的长远方案。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白宫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长达50页的《美国对苏联关系》的报告。这时美国政府内部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对苏方针的重要文件。报告提出的对苏方针的着眼点,实际上是在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下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实际已成熟。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时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严重对峙:冷战从欧洲爆发,以欧洲为主要战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处于与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首要地位,是美国竭尽全力要加以控制的战略重点。欧洲是美苏争夺和东西方矛盾的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已不存在这种、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影响巨大的强国。同时,美苏两个强国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欧相遇,形成对峙局面,昔日的欧洲列强,如今成了“别人的棋赛中的小卒子”。西欧的这种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战争结束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和计划。1946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他在演说中首先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美国给予援助,否则将发生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于苏联准备参与该计划的表示,美国提出,在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之前苏联必须做出根本立场上的转变,并坚持要制定欧洲统一经济计划,并要各受援国提供本国的经济情报。苏联在弄清了马歇尔计划的意图后,宣布不参加该计划。在一片“反对苏联威胁”的鼓噪声中,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经总统签署后马歇尔计划开始正式付诸实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宣言,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杜鲁门主义提出了一个反共反苏纲领,而马歇尔计划则是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提出的具体方案。两者的精神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军事和政治对抗,后者则侧重经济手段。杜鲁门认为,西欧光有经济复兴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合作运动”之后搞一个“共同自卫运动”。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卢、荷五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为期50年的多边军事政治条约,它的公开目的是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但真实意图显然是为了对抗和遏制苏联。西欧国家对没有美国的加入始终怀有疑虑,希望美国加入,承担保卫西欧的义务。许多美国政界人士也认为,现有的布鲁塞尔条约还不足以对付苏联,美国的直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1948年3月,美、英、加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提出了拟定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

议的初步设想。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这一决议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为美国政府缔结北约开了绿灯。1948年9月,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经过谈判一直通过了“华盛顿文件”,对北约的性质、范围、缔约国的责任义务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规定。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岛、葡、意等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建立使美国既达到在军事上把西欧同美国拴在一起,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又保留了由美国国会按照“宪法程序”决定提供什么援助和怎样提供援助的行动自由。它是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使杜鲁门主义所包含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逐步具体化,它是美苏关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导致冷战在欧洲不断加剧。美国推行对苏全面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法继续实施大国合作的方针,美苏对抗在所难免。1946年11月,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9周年的演说中提出世界存在两大阵营的对抗。1947年9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指出:“(马歇尔计划)在英法帮助下正在把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西欧国家集团形成的任务,达到威胁东欧民主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目的。”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各国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47年9月,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揭露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和全世界反民主的反动势力的堡垒,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在军事、经济和思想各方面进行的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指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开展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1947年7月,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经济圈。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不久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公开做出的反应,它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敌对的军事同盟体系。

三、围绕德国问题的反复较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以其特殊敏感的战略地位牵动着欧洲局势的第一根神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军事对垒的关键地区。围绕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的斗争成了反映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晴雨表。美国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决策是同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苏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问题的实质在于,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因而形成几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的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盟国管制委员会性同虚设,在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等问题上,美苏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在1947年11月至12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苏在德国问题上最后公开决裂,这是冷战全面爆发的必然结果。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针对美国分裂德国的计划,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击。1948年4月1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对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陆路交通实行限制措施,并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宣布在苏占区与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的“D”记马克。西方只好派大批飞机向西柏林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空中桥梁”。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东西方严重对峙,气氛非常紧张。这就是所谓柏林危机,它形成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潮。经过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1949年5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从5月12日起,双方取消封锁。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的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野也于此最后完成。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具有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所以它的分裂不仅关系着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且牵动着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斯大林逝世后,东西方关系开始松动。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西方坚持德国在不搞中立化、不搞非武装化、不退出北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企图把德国完全纳入西方联盟。苏联则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先让东西德以平等国家身份分别加入两个集团,各国承担和平解决一切争端,保证不使用武力的义务。然后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个建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以西方忧心忡忡的“导弹差距”来恐吓欧洲,结果反被美国用作将核武器引进西德的借口。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的决议。苏联认为,一个

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而又有原子武装的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是一个严重威胁。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它们在6个月内撤走在西柏林的驻军,是西柏林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单独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民主德国管理。此后,尽管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分歧依旧。其间,出现了东德人逃往西德的高潮,1961年7月每周约达一万人。据西方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61年夏天,约有350万人离开东德,其中不少是技术人员和专家。这不仅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经济上和国防上也给民主德国带来严重的问题。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柏林墙巩固了德国的分裂,它再次说明,柏林是一个神经脆弱的地方,它发生的事情总要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几个特点: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就是反共色彩,并把反共和反苏结合起来。二、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两次柏林危机几乎使东西方迎头相撞,随着东西德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终于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合法化和固定化。三、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四、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间没有发展成为“热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只要一勾动扳机就会发生战争,两国搞的都是战争“边缘政策”,都是以讹诈对讹诈,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都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于1961年4月制造吉隆滩事件,美古关系不断恶化。从1962年7月开始,苏联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6月下旬,美空军发现导弹发射场。9月4日,肯尼迪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10月22日,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卸除和撤走武器。次日又签发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面对美国的军事讹诈,赫鲁晓夫被迫退却,并致信肯尼迪表示,以下令撤除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同意让联合国代表核查,并要求美国撤销封锁和保证不再入侵古巴。美国随即声明同意给予不进攻的保证。至此,加勒比海上的一场严重危机遂告平息。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起的程度。此次危机暴露了苏联对美国的差距,其国际形象大大受损,使其继续加紧生产核武器,另一方面也使苏美两国开始走到核裁军的谈判桌上。

超越遏制战略

是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一项对外战略。

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并表示是整个90年代美国的对苏政策,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基本内容:①超越遏制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目标是使苏联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②美国希望苏联的改革引导它同过去彻底分裂;③西方应该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方向发展,实行持久的多元化和尊重人权;④苏联拥有令人畏惧的军事力量,为了防止苏联扩张,美国必须保持强大。这一战略反映了美国对苏战略由武装对峙转向寄希望于其内部的变化,对促使后来苏联社会的剧变有很大影响。

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

1946年2月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 遏制”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

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 独裁制度”

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英国“ 三环外交”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 三环外交” 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丘吉尔认为:我们是这三环的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丘吉尔的战略构想是,以第一环作为力量的基础,利用第二环英美特殊关系,借重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利用力量对抗苏联。

丘吉尔提出的“ 三环外交”

政策思想被当时英国艾德礼政府所接受,成为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他对维护战后初期英国的大国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挽回不了大英帝国衰落的总趋势。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

6 月18 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 B ” 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 月22 日在东柏林发行

“D ” 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 日下令将“ B ”

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 柏林危机” 6 月30

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

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 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 柏林危机” 渐趋缓和。

哈尔斯坦主义

联邦德国50-60 年代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1955 年9月联邦德国与苏联达成建交协议。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仿效同时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保持外交关系,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一项外交原则,即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苏联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对德国的统一负有责任,因此这一原则不适用于苏联。这一政策时1955年12月在波恩召开的联邦德国驻外十届会议上,由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确认的,故名。1957年,联邦德国据此原则与南斯拉夫断交,1963年又与古巴断交。6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再坚持这一原则。1969年勃兰特总理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彻底取代了哈尔斯坦主义。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美、苏、英为了巩固其核垄断地位于1963 年8 月 5 日在莫斯科签订的,1963 年10 月10 日生效。美、英、苏关于禁止核试验的谈判始于1958 年11 月,但是美、英和苏的立场相距甚远,久未形成协议。后来由于1960年法国核试验成功,中国也在加快核试验的步伐,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美苏均感到核垄断地位受到了威胁。从而双方立场逐步接近,终于导致最后的签订。条约规定:缔约国保证在大气层(包括外层空间),在水下(包括领海和公海)禁止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爆炸;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这种核试验。条约回避了监督与检查问题,条约也不禁止地下核试验。嗣后,又有约100 个国家加入本约。中法等国未加入。里根主义

是里根政府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政策。1986 年 3 月14日,里根向国会提出了《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把里根主义推广到全世界。其主要内容: 1 ,地区安全关系到美国的切身利益,“ 只有在一个其他民族也能在不受国内外的高压或暴政压迫的情况下,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美国未来的和平与繁荣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证。苏联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冒险是对全球安全的威胁。 2 ,苏联在全世界的扩张使美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美国要为苏联实现其野心设置障碍,并鼓励苏联自我克制; 3 ,美国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暴政,谴责苏联式的独裁政权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一个几乎独一无二的威胁; 4 ,美国要用军事力量和经济活力支持自由战士,作友邦的后盾,防止地区冲突的扩大,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里根主义使美国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

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

为了在美国国内外制造苏联“ 扩张” 和“ 威胁”

的舆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一次反共演说。1946年 3 月 5

日,丘吉尔访问美国,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密苏里州富尔顿城,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 和平砥柱”

的演说,即“ 富尔顿演说” 。在演说中,丘吉尔称共产党“ 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 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一副纵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他鼓吹英美两国结成军事同盟,加强实力,以对付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演说是二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 冷战” 的信号,是战后美苏“ 冷战” 的前奏。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

“ 前哨城”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自由城市” ,限定西方三国在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柏林危机” 。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

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954 年12 月2 日,美国政府同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签订的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军事条约。主要内容:美国对台湾当局进行军事援助,帮助其发展武装力量,“ 以抵抗武装攻击及由国外指挥而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定的共产党颠覆活动” ;台湾当局则向美国提供向台湾、澎湖及附近部署陆、海、空军的权利。条约宣布双方将采取行动“ 对付共同危险” ,甚至规定条约的适用范围经双方协议还可以扩大到台湾以外的“ 其他领土” 。12 月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1979 年 1 月1 日中美建交时,美国宣布该条约将按规定于 1 年后终止。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

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

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补充: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③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卡特政府(1977-1981年)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

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③

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

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谋求同中国建立对抗苏联的战略合作关系。⑤重视人权外交。1979年2月伊朗霍梅尼革命胜利、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沉重打击了卡特政府的对外政策。1980年1月,“卡特主义”出台,美苏关系再趋紧张。

⑹里根政府(1981-1989年)“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是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时刻上台的。里根放弃了前几任缓和和维持均势的战略,提出了

“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以下几点政策:①1985年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美国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并且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拖垮苏联。②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在第三世界和军备上同苏联激烈争夺。③努力恢复美国在

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④里根执政初期,美中关系起伏波折,随后趋于平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年)的全球战略

老布什总统任期内,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①1989年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灵魂,抓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亲西方的反对派,最终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②1989年底,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③对中国推行既维持美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又诱压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两手方针。④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动荡对美国的影响,加强美国处理地区危机的能力。1991年实施沙漠风暴计划,打击伊拉克。⑤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参与和扩展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所谓“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美国提出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前苏联地区,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一度摇摆不定,美国统治阶层陷入“遏制”还是“接触”中国的争论之中。经过反思,克林顿政府确立了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即希望通过接触而不是对抗保证美国战略利益的实现;通过与中国交往影响中国内外政策,改变中国;通过吸引中国参加国际体系,约束中国,使之按美国倡导的国际规则、规范从事。

⑼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2001年1月-?)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西欧、日本的对外政策

⑴战后西欧对外政策

战后西欧对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当时欧洲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因此,在外交政策上惟美国马首是瞻,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英法等国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②20世纪60-70年代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法国的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和欧共体的洛美协定是最突出的例证。

戴高乐主义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反对美国在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独立地位。争做核大国,1960年核试验成功。第二,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第三,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第四,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五,积极推进欧洲联合,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号。

“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前西德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出的一条旨在与苏联、东欧缓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是: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宣布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争取达成与东方的谅解;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承认东德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德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以和平方式谋求德国的统一。戴高乐和勃兰特的成就在于集中概括地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

《洛美协定》是1975年2月28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的经济贸易协定,称为《洛美协定》。其主要内容是:非、加、太地区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 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欧共体建立稳定出口收入基金,以补偿46国12种初级产品出口下跌造成的损失;欧共体5年内向这些地区的国家提供4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洛美协定明显地有利于非、加、太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后来,欧共体曾3次续签洛美协定,直到2000年被新协定所取代。

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1991年底马约的签订,确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社会政策合作三大支柱,使欧洲一体化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欧盟正积极争取成为世界的重要一极。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积极使欧盟东扩;推进南下战略;实施“新亚洲战略”;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

⑵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战后日本外交大体分4个阶段:

①战后初期的“追随外交”。当时日本被美国占领,丧失外交权。当务之急是争取美国帮助,重返国际社会。1951年9月,签订片面和约,恢复了主权国家地位。1951年和1954年同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条约》,驻日美军合法化,并组建日本防卫力量。1956年12月,加入联合国,此前,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实行“经济外交”。此时,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国内资源稀缺,岸信介政府提出“经济外交”口号,即在美国庇护下以经济力量为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经济外交的重点是东南亚。日本通过战争赔偿、贸易、投资等向东南亚实行经济渗透。同时还不断加强与美欧的经济交流。

③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推行“多边自主外交”。当时,面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石油和美元危机的冲击,美国战略收缩及调整亚洲政策,日本田中内阁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走“多边自主外交”路线。具体内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中国,抗衡苏联,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8月签订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如制定了“新中东政策”,多方开展对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合作。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始“政治大国外交”。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关于“第三次远航”的谈话是个标志,紧接着1982年中曾根内阁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此后,历届政府都把“政治大国”当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此,日本作了一系列的努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科技立国”代替原来的“贸易立国”;增强日元的国际货币职能;扩充军费,由“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卫”;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继续与苏联对抗,同时不放弃对话。

⑤冷战结束后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政治大国外交”有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形成世界新秩序;利用日美政治军事同盟与国际维和行动这两个框架实现军事大国化,加强军事力量,日本军队装备是亚洲最先进的,而军事开支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法律上制定国际和平合作法,积极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并且还与美国签订《防卫合作指针》,把“日本有事”改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今后介入地区争端埋下伏笔;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为争取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准备;调整和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在加强,日俄关系有所突破,双方达成暂时搁置北方领土问题,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但进展缓慢。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既有许多有利因素,又有许多不利因素,根本问题在于它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能否正确处理大国关系,能否正确对待世界人民维护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能否正确对待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的历史。

战后初期法德和解的原因及影响?

(1)欧洲一些政治家从两次世界大战皆祸起欧洲而且欧洲列强由此沦为2、3流国家的教训出发,认为西欧必须抛弃历史宿怨,实行联合,达到互相依存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欧洲地区的和平,振兴西欧国家的经济,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

(2)处于地缘的原因和历史的宿怨,法国对德国的戒备和恐惧之心比其他欧洲大国敏感的多。它唯恐德国东山再起,重新称霸欧洲,同时又想利用德国资源,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

(3)处于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共同恐惧,且美国也想利用西欧联合武装联盟德国来增强对苏联的防御力量,德国也想乘机和解解除枷锁,恢复大国地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战后初期法德慢慢走向和解。

(4)法德和解,促使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欧洲钢铁联营、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延续,终于使西欧成为以法德为主体的“以一个声音说话”的世界一极。但同时也考虑到法德和解,使重新武装德国成为可能。重新武装后的德国加入北约诞生了一个以美国为盟主,以联邦德国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集团。这一事件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催生了与之对立的华约,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法英德关系及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答:(1)战后的欧洲各国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认为唯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独立自强。5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西欧走向联合,而法英德关系就是围绕这一事件而展开。

(2)历史的教训使法国认识到德国是长期仇敌,同时也是欧洲地区最主要的威胁。为使德国不再与法敌对,最好的办法则是在经济上同它联合起来,控制德国的工业不再向战争方向发展。而且法的合作还能使法国在欧洲处于“领导者”的角色。西德的想法则是政治上作为战败国,要改变处境,最好的办法是同法国联合,取得法国在政治上的谅解;从经济利益着眼,走联合的道路也对它最为有利。于是法国提出“舒曼计划”,1951年4月,两国又同其他国家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对煤钢联营的态度则犹豫不决,既不参加也不反对。

(3)但在欧洲的联合过程中英法德的想法则是各有动机的。丘吉尔想利用“三环外交”的第三环即联合起来的欧洲,由英国充当盟主,戴高乐则毫不示弱:联合起来的欧洲,法充当领导当仁不让,而阿登纳则一心指望通过联合的欧洲恢复德国的平等地位逐步壮大自己,以求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

(4)在筹建欧洲煤钢联营的同时,美又策划武装联邦德国,这自然得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但德国认为对其“结束盟国与德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有利。法觉得武装德国对其极为不利,但又无法抗拒美国的压力,只好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普利文计划,提议组成“欧洲军”。由于受到美国的压力普利文计划作了不少修改,又使法国忧虑重重最后终于被国民会议否决。而美国的

目的就是通过重建德国来加强对西欧的安全保证,防止德国再度落入军国主义控制或者倒向苏联。最终使德国得到重新武装并成为北约的主导力量,西德加入北约促使另一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从此,西欧进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状态。

(5)英国虽然极力支持西欧联合运动认为它可利用这一组织作为其反苏堡垒及处理与美国关系的后盾,保持其世界大国地位,但又认为英国若成为其一员则与其世界大国地位不相称。英国看出舒曼计划所具有的超国家性质以及对欧洲一体化的深刻政治意义,认为它与自己非一体化的主张格格不入,再加上它认为加入舒曼计划无助于英国经济利益,会影响英国与美国、英联邦的关系的考虑,故英国表示了坚决拒绝参加的态度。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国际关系史

一、论述题 1、评价雅尔塔体系 (1).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美苏英三国尤其是美苏开始考虑如何安排战后的世界格局,从那时到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止,美苏英三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形成大批协议、公告、宣言。尤其以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密约最为重要。因此将其称为雅尔塔体系。 (2)内容:a、有关于如何最后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b、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他们所占领的国家的归属和边界问题;c、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组织,从而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常设机构;d、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3)雅尔塔体系的性质:a、雅尔塔体系比华盛顿体系有历史进步性,将苏联与美苏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b、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共处、民主的原则;c、特点是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以及维持战后大国之间的合作。 (4)评价:积极方面: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有助于打败法西斯,尽快结束战争;b、建立了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发挥着和重要的作用;c、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d、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对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a、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承认了苏联与英美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b、深深的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如波兰重建的问题、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c、导致德国的分裂,欧洲也被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2、评价维也纳体系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背景:用战争向输出,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他们对抗法国。 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问答题

二战后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 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

国际关系史复习

简答题 1.外交革命 时间:18世纪中期 背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普鲁士占领西里西亚,普奥关系恶化 过程:“外交革命”是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后欧洲外交关系格局发生的一次大变局,亦称“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主要是英国、法国、奥德利和普鲁士四国之间的传统同盟与敌对关系发生的彻底的颠覆:一向处于敌对状态的波旁王朝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形成了同盟关系;而一向支持哈布斯堡王朝来反对波旁王朝的英国则转而支持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来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结果:1756年1月普鲁士与英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协定》。同年5月法奥也结成了防守同盟。不久,俄国、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了法奥联盟影响:欧洲“外交革命”后,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开始了七年战争 2.美西战争 时间:19世纪末 背景:美国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还无力同英法等国相抗衡,而正在不断走下坡路的西班牙成了美国的主要敌人, 美国奉行门罗主义故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发动了这场一场重新瓜分世界 的最早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 过程:1898年美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美西战争爆发。 结果:美国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法国出面调停,于1898年10月召开美西和会,于同年12月签订了结束美西战争的《巴黎和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古巴,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还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取 得菲律宾宗主权。 影响: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己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进一步 扩大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美国与日本、德国乃至 英俄的矛盾也随之加深了。 3.绥靖政策 定义:指一战后,受经济危机影响,英法实力衰退,为维护其霸主地位及对社会主义苏联国家的仇恨与对弱小国家的蔑视而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并勾结的政策。这从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 更具体化了。 原因:1.英国均势政策扶持德国,抑制法国 2.英法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第一讲:绪论现代国际关系四个大的阶 段性变化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编:“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 第四编:“全球化时代:转型中的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具有五大特征: ?近代国际关系观念走向世俗化; ?近代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 ?近代国际关系以欧洲为中心向全球扩张; ?均势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集团政治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 ?强权政治表现明显。 ?孙若彦.中国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综述[J].历史教学,2005(1) 第二讲三十年战争与近代国际关系 的开始 本章介绍的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内容,体现出近代国际关系的端倪,解析了这一时期欧洲国际关系的走向与脉络。其中包括17世纪初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格局、英国的崛起、法国的称霸,以及英法之间的角逐与对抗,直至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英、法、荷三国之间同盟关系变化;三国之间的主要条约和战争;荷兰的兴起与衰落。 2、掌握:三十年战争的起因、进程与结果。 3、熟练掌握: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到了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出现了向民族君主国过渡的趋势。 民族君主国:是15世纪到17世纪在欧洲形成和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形式,它跟15世纪以前的城邦、王国、帝国都有很大的不同。民族君主国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不同。它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的欧洲政治生活。 1、英国 经济: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 政治: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1558-1603)。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 对外关系: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其表现:第一,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期始终将欧洲强国西班牙作为自己的首要敌人。第二,以海洋作为自己的扩张目标。 2、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 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 1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6) 1、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一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 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美西战争: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 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除英国外,各国都认为美西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3、日俄战争:源起日本对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1904年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 国主义战争爆发。日本得到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 国际斗争的角逐场。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政府软弱无力,后来美 国出面调解战争。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这是一场垄断资本要求 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4、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 一场重大战争。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西班牙王 位问题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 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 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5 月 10 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 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5、北方战争: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 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战争 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 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结果俄瑞签订 《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海上 力量不断增强。 6、1812年俄法战争: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爆发的战争。拿破仑一世为争夺 欧洲霸权,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使俄法矛盾尖锐化。6月24日,拿破仑一世对俄国不宣而战,俄军在巴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 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换总司令后很快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 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法军饥寒交迫,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 7、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 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 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对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及伟大成就,俾斯麦最 后获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 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二楼第二部分美国 三楼第三部分苏联 四楼第四部分西欧 五楼第五部分日本 六楼第六部分中国 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1.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 2.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 3.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 4.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 5.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6.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 第二部分美国(1945-1995)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1949) 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2.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3.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 4.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 5.《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 6.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

7.《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 9.“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 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1959) 1.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2.《旧金山对日和约》 3.《日美安全条约》 4.《日台和约》 5.《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1969) 1.U-2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 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 3.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4.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 5.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 6.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 7.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8.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 9.葛拉斯堡罗会谈 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1979)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 2.《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 1、朝鲜分裂 2、朝鲜战争爆发 3、中国抗美援朝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的分裂 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1948年9月,朝鲜正式分裂,美苏各支持一方,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南、北方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 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幕,国内外有多种说法。 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十分强烈和迅速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事的进展可谓大起大落。 3、中国抗美援朝 在是否出兵入朝参战问题上,中国方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有三个大国介入,中美是作战的双方,苏联是支持中朝一方的。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它始终努力避免直接卷入同美国的冲突。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谨慎。 美国方面也很谨慎,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

大国斗争的色彩。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刚刚经过内战的新中国打败了战后头号强国美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加强了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格局。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朝鲜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在中美关系中制造了台湾问题。朝鲜战争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 朝鲜战争也推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卷入是逐步深入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4年之前。 第二阶段是1954-1960年。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特种战争阶段 第四阶段:1964-1968年——越南战争“美国化”阶段

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两极体系瓦解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一)两极体系 两极体系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划分势力范围; (2)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 (3)1955年北约和华约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二)、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1、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但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因为: ⏹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 ⏹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 2、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且与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倾向不同,主要表现在: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多极化倾向的继续与发展;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在两极体制解体后发展起来的,不再受两极体制的制约; ⏹对于各行为主体来说,冷战后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不像冷战时 期更多地考虑的是集团的利益。 在两极格局终结之后,美、俄、欧、日和中等五大力量,投入了一场以争夺构筑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为特征的竞争之中。具体表现为: ⏹美国一直想构筑单极世界。 ⏹欧共体要把欧洲恢复成昔日“世界的中心”。 ⏹日本要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俄罗斯要“重建大国地位”。 ⏹中国要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到1996-97年间,多极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这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几个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从而构筑了一个新的大国关系框架。这些战略三角主要有: ⏹美欧俄军事政治三角 ⏹美日中军事政治三角 ⏹俄中美准军事政治三角 ⏹欧亚美经济政治三角 此外,各主要大国间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使得多极化出现了很大的倒退的话,2001年的“9·11事件”则使得多极化进程更加弱化。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多极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3、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不同理论及对多极化问题的争论 ⏹“单极格局论” ⏹“单—多极格局论”、“复合格局论”、“一超多强论” ⏹“多极格局论”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补充内容)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在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缓和”(détente)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3、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是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政治缓和 军备控制 危机处理 经贸、文化交流 5、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的出笼 6、美苏缓和的影响: ?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美苏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倾向的发展。 ?美苏缓和带动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及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也称“新冷战”时期;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史称“新缓和”时期。

一、新冷战时期 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而苏联对于美国的遏制毫不相让,针锋相对。 美国的政策具体表现为: 1、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阿富汗 ——波兰 2、军备竞赛 ——“星球大战计划” 3、技术战和经济战 4、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1)在欧洲的争夺 (2)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5、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新缓和时期 在里根第二任期,美苏关系进入了“新缓和时期”。具体表现: 1、频繁的首脑会晤 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里根主义” 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提出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强调实力政策。 第四讲冷战中的危机处理 一、柏林危机 1、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1949年的柏林封锁,是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发生的第一次严重对抗。也被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接近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但美苏对这次危机的

战后国际关系史

超越遏制战略 26、《旧金山对日和约》: 1951 年9月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签订,故名。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只有美、英、法等48国。和约除前言外,包括和平、领土、安全、政治及经济条款、要求及财产、争议之解决、最后条款等。1952 年 4 月28日生效。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条约生效时起即告终止;各盟国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对领土与领海拥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同一天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国政府于1951年9月18日和1952年5月5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这个片面和约 34、77国集团: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G77) 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依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虽然后来成员国逐渐增加,但集团名称仍保持不变。它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工业发展组织中的活动非常活跃。每届联大和贸发会议举行之前该集团通常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部长级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该组织成立多年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共同利益的代表。它在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持的谈判中达成了一系列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国际公约和协定。 39、PKO法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日本以向美国提供130亿美元“资助”的代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自卫队走出国门的梦想。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打着参加联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一讲冷战 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1、各国对冷战的观点 2、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 (1)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2)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 (3)冷战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均势。 3、冷战的分期 4、冷战的起源 有关各方的观点—— 美国方面: (1)传统派↗保守派 ↘自由主义派 (2)修正主义派↗激进派 ↘温和派 (3)后修正主义派 苏联方面: 中国方面: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 冷战时期最主要的大国关系就是美苏关系。 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 •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 •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争夺第三世界 •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 一、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 1、五国和约问题

•意大利殖民地问题 •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 •对罗、保政府得外交承认问题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德国的赔偿问题 •英美占领区合并 •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 •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的分裂 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日内瓦首脑会晤 •戴维营会谈 •U-2飞机事件 •维也纳首脑会晤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3、卡特主义 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 ——美苏首脑会晤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中欧裁军会议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新遏制政策” “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主义” “超越遏制”战略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8讲 课题49 第1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上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制度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3)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经济上 苏俄(苏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并逐渐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国际关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暂时协调了战后的国际关系。 (2)由于该体系存在的矛盾无法消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使国际格局由以欧洲为中心转移到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课题4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主要矛盾表现 英德矛盾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贸易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2.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3)进程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慕尼黑会议和英法的绥靖政策1、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问题的由来: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德奥合并的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德、奥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实现两国合并的意图。1918年10月,德军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写信给外交部,请他们考虑以实现德奥合并来补偿德国因战争所带来的其他地区的损失奥地利临时国民议会考虑到战败及奥匈帝国的解体给奥地利带来的影响,于11月12日通过了与德国合并的决议。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但协约国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把削弱德国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故严禁德奥合并。凡尔赛条约第80条和圣〃日耳曼条约第88条都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那些国家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有何反映?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21年奥地利经济严重恶化。为了维护 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英、法、意、捷四国于1922年10月4日同奥 地利签订了关于恢复奥地利的议定书,向奥地利提供经济援助,但要求奥 地利保证不放弃其独立,避免进行旨在直接或间接危害这种独立的任何谈 判或承担任何经济上或财政上义务此后,奥地利的独立实际上是由英、法、意三国来维持的。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德奥合并再 次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 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 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奥地利驻意公使)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 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 任何关系,暂时收敛起来,等待时机再次实行吞并奥地利的计划。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转折——意埃战争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军事-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纵向时间脉络 (2009-06-10 12:47:01) 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 一、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1. 对五国和约的缔结 背景: 二战后,如何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和约,是关系到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次外长会议和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终于缔结对五国和约. 意义: 五国合约的缔结是美苏英法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形势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 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挫败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五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 多瑙河会议: 二战后,英法企图恢复对多瑙河航行的支配地位,而美国则想在国际化名义下取代英法控制多瑙河. 1948年多瑙河会议召开并通过<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 新的多瑙河公约是历史上关于多瑙河航行制度的第一个公证的公约,打破了西方大国长期控制的局面,维护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照顾到其他使用国的利益. 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二战后,苏联同英美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尖锐分歧. 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图来建立德国. 双

方斗争之焦点在对德赔偿问题上,同时英美扶植双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同苏联进行对抗.最终触发第一次柏林危机. 柏林封锁期间,出现分裂,成为德国分裂之先导. 3. 美国对日的单独占领 背景: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 使其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 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是纲领性文件. 意义: 反封建,反法西斯军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解放发展生产力,促 进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客观上促进日本社会进步. 转变: 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巨变. 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提出杜鲁门主 义和马歇尔计划, 对苏进行遏制. 其远东战略重点转移, 以罗亚尔演说为转折点,标志美国对日政策由多方限制,打击改为积极扶植和帮助,从而构成占领后期对日政策. 表明美国开始把日本纳入其远东战略轨道. 二、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1.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 2. 战后美国企图通过建立国际性组织,实现其领导下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表现:政治上,建 立联合国,其基本思路是在美国领导下,通过大国合作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强调大国合作和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生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3.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决定性胜利,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锐化。两国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乔治凯南提出对苏遏制理论,该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政策确立和执行产生直接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国关史名词解释全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一、富尔敦演说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邀前往富尔敦市发表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美国政府利用丘吉尔的演说,奏响了“冷战”的序曲。 二、三环外交 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衰落,战后世界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丘吉尔在1948年提出了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环是英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及美国构成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并存,一旦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推倒它们。“三环外交”试图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三、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危机共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 第一次1948年6月-1949年5月 德国重建开始后,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苏联得知后,发表“告德国民众书”,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并仿其道,实行货币改革,发行另种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美国空投物资反封锁。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由于苏联理亏,又深知封锁长期必将无果,于5月12日撤销封锁,第一次结束。此后,东西二德各自建立政府,德国彻底分裂。 第二次 1958年-1963年源于核武器和核竞争,苏联凭借新的核力量和战略攻势以有利条件照会美英法三国撤出西柏林,西方以强硬态度拒绝,苏联竖起柏林墙对抗,但慑于核武器的灾难性后果,始终没有开战,后赫鲁晓夫取消了英美法三国撤出西柏林的期限,西方国家则认为柏林墙未触及西柏林安全,从而接受这一事实,第二次危机化解。 四、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英国力量严重削弱,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美国政府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并接着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读了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通过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 “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第一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变化: 美国,苏联,西欧日本,第三世界。 纽伦堡审判: 战争罪(乙级战犯),破坏和平罪(甲级战犯),违反人道罪(丙级战犯) 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24名战犯 不足: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和法西斯宣传机构。 东京审判 五国合约 “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对意大利合约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准备;对罗、保、匈合约由苏美英准备;对芬兰合约由苏英两国准备。 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五国合约。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约,政治条约,军事条约,赔偿条约。 五国合约是战后初期展示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也是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映。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雅尔塔会议曾决议分区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参加管制委员会。 1948年4月,西方占领区三区合一,形成了苏联的“东占区”与西方三国的“西占区”的对峙。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改造(2007年简答) 具体措施:整肃战犯;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拆迁赔偿。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008年论述) 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建立联合国;一套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大西洋宪章》或《联合国家宣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宣言:“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在彻底消灭法西斯后,保障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公海航行自由……” 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 1946年的《八千字电报》和1947年的《苏联行为的根源》:苏联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依据;苏联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本国实力,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图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美国应把苏联当成对手而不是朋友;美国应竭尽遏制苏联势力扩大,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