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

1、朝鲜分裂

2、朝鲜战争爆发

3、中国抗美援朝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的分裂

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1948年9月,朝鲜正式分裂,美苏各支持一方,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南、北方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

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幕,国内外有多种说法。

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十分强烈和迅速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事的进展可谓大起大落。

3、中国抗美援朝

在是否出兵入朝参战问题上,中国方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有三个大国介入,中美是作战的双方,苏联是支持中朝一方的。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它始终努力避免直接卷入同美国的冲突。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谨慎。

美国方面也很谨慎,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

大国斗争的色彩。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刚刚经过内战的新中国打败了战后头号强国美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加强了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格局。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朝鲜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在中美关系中制造了台湾问题。朝鲜战争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

朝鲜战争也推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卷入是逐步深入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4年之前。

第二阶段是1954-1960年。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特种战争阶段

第四阶段:1964-1968年——越南战争“美国化”阶段

第五阶段:1969年开始——美越和谈与战争“越南化”阶段

1973年1月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民主和平协定》签署。

•越南战争中的大国因素:

美国直接参战,中国是在幕后支持北越。苏联在越南的卷入有一个过程,从开始不插手,到后来积极为越南民主共和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越南战争中的大国关系比朝鲜战争要复杂得多。

•越南战争的影响:

美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越南战争导致美国实力地位急剧衰落。与此同时,苏联的实力地位大大增强。越南成为苏联在亚洲的重要盟友。

越南战争影响了70年代的美苏关系和中美关系。

三、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1949年7月20日)

2、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12月22日)

3、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10日)(又称“六天战争”、“六·五战争)

4、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23日)(又称”十月战争)

四、阿富汗战争(1979年12月爆发)

阿富汗战争爆发的背景

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2、现实威慑战略 1969—1980年,美国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军事战略的目标;在保持和威慑的同时,仍以常规力量为“剑”,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一旦进行战争,由同盟国打头阵,本国置于二线,必要时以海军、空军力量进行支援。 3、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亦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是美国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的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4、中美苏战略三角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级对抗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 5、《反导条约》 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苏联和美国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础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这两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球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 6、《美苏贸易协定》 美苏于1972年签订的协定,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以退为进的缓和政策。《协定》把双方间的粮食贸易问题同中东、柏林等政治问题上相联系,这一贸易协定有利于美苏两国政治关系的缓和,也兼顾了双方的社会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1、试述美国70年代初期战略收缩的表现 在尼克松的指导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做出修改,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并调整了外交战略,积极推行多级军事外交,同时结束了越南战争。有四项原则:①遇到战略和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2、试述70年代初期东西方缓和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美国内外处于困境,需对其战略进行调整 表现:①尼克松对苏联的缓和政策;②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提出“和平纲领”; ③美苏首脑进行的四次会谈;④《美苏贸易协定》的签署;⑤美苏进行关于限制战

国际关系史

一、论述题 1、评价雅尔塔体系 (1).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美苏英三国尤其是美苏开始考虑如何安排战后的世界格局,从那时到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止,美苏英三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形成大批协议、公告、宣言。尤其以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其通过的决议密约最为重要。因此将其称为雅尔塔体系。 (2)内容:a、有关于如何最后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b、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他们所占领的国家的归属和边界问题;c、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组织,从而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常设机构;d、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3)雅尔塔体系的性质:a、雅尔塔体系比华盛顿体系有历史进步性,将苏联与美苏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b、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共处、民主的原则;c、特点是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以及维持战后大国之间的合作。 (4)评价:积极方面: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有助于打败法西斯,尽快结束战争;b、建立了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发挥着和重要的作用;c、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d、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对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消极方面:a、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承认了苏联与英美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b、深深的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如波兰重建的问题、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c、导致德国的分裂,欧洲也被分裂为东欧和西欧,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2、评价维也纳体系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背景:用战争向输出,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他们对抗法国。 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

冷战的结束及其原因 一、冷战的结束 冷战并不是突然结束的。冷战的结束有一个过程。 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最主要标志。苏联解体,退出冷战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苏联放弃了原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就造成冷战在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方面对抗的消失。 2、苏联解体表明苏联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力量中心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这就造成冷战的主要对手——美苏两国利益冲突的消失。 3、苏联放弃了原来的对外政策,在冷战的主要战场欧洲放弃了自己的阵地,使得冷战的主要特征——欧洲的均势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表明冷战的主要特征已不复存在。 冷战结束至少有四个重要的标志: 1、东欧剧变 2、德国统一 3、华约瓦解 4、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1)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 (2)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3)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 (4)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代表。 东欧剧变的原因: (1)由苏联的绝对控制所引发的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变动。 (2)戈尔巴乔夫的自由选择原则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 (3)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与介入。 德国统一: 东德的政治剧变是德国统一的必要条件。 1989年11月9日两德边界开放被看作是德国统一的序幕。 德国分裂了几十年,但统一的过程历时还不到一年,具体时间是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国统一的准备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 1989年11月13日,莫德罗提出了成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的总理科尔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提出要建立联邦国家。其中第5点指出,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这是发展两个德国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成德意志联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 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二楼第二部分美国 三楼第三部分苏联 四楼第四部分西欧 五楼第五部分日本 六楼第六部分中国 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1.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 2.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 3.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 4.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 5.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6.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 第二部分美国(1945-1995)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1949) 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2.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3.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 4.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 5.《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 6.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

7.《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 9.“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 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1959) 1.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2.《旧金山对日和约》 3.《日美安全条约》 4.《日台和约》 5.《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1969) 1.U-2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 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 3.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4.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 5.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 6.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 7.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8.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 9.葛拉斯堡罗会谈 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1979)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 2.《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

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世界上发生过不少重要的事件,这 些事件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这场战争是20世纪国际关 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此之前,世界被认为是和平的,战争只是历史的记忆。但是,这场战争却改变了世界的局面,印证了贝尔的名言:“战争是为了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多方面的战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它的影 响是深远的。首先,这场战争促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后,国际关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国际政治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复杂。其次,这场战争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崩溃,通过促进国家的独立和解体,重新建立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二、二战结束后的现代国际体系 二战后,国际关系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在此期间,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协议被 建立,以建立国际体系和推进国际协作。1945年,联合国成立,成为维护全球和 平和安全的主要组织。在联合国的支持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国际组织相继成立,使得现代国际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建立,国家间的互动也逐渐复杂化。核武器和现代化武器 的加入使得国际关系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危机出现在1962年的 古巴导弹危机中。通过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话和协商,古巴导弹危机得以避免,推动了双方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冷战的结束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场终结了几十年的冷战,推动了现代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并出现了大量的国际组织、协议和机构。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和国际刑事法院等都成为国际间合作重要的平台。 此外,随着国际制度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自由化,全球化现象逐渐显现,也推动了全球媒体的发展。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融合,世界正在进一步走向全球化。 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代国际体系的建立,再到冷战的结束,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推动了世界的共同发展。国际关系不断变化着,但其必要性和追求和平与稳定的目标则是不变的。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 1、朝鲜分裂 2、朝鲜战争爆发 3、中国抗美援朝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的分裂 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1948年9月,朝鲜正式分裂,美苏各支持一方,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南、北方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 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幕,国内外有多种说法。 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十分强烈和迅速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事的进展可谓大起大落。 3、中国抗美援朝 在是否出兵入朝参战问题上,中国方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有三个大国介入,中美是作战的双方,苏联是支持中朝一方的。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它始终努力避免直接卷入同美国的冲突。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谨慎。 美国方面也很谨慎,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

大国斗争的色彩。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刚刚经过内战的新中国打败了战后头号强国美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加强了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格局。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朝鲜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在中美关系中制造了台湾问题。朝鲜战争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 朝鲜战争也推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卷入是逐步深入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4年之前。 第二阶段是1954-1960年。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特种战争阶段 第四阶段:1964-1968年——越南战争“美国化”阶段

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两极体系瓦解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一)两极体系 两极体系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划分势力范围; (2)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 (3)1955年北约和华约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二)、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1、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但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因为: ⏹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 ⏹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 2、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且与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倾向不同,主要表现在: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多极化倾向的继续与发展;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在两极体制解体后发展起来的,不再受两极体制的制约; ⏹对于各行为主体来说,冷战后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不像冷战时 期更多地考虑的是集团的利益。 在两极格局终结之后,美、俄、欧、日和中等五大力量,投入了一场以争夺构筑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为特征的竞争之中。具体表现为: ⏹美国一直想构筑单极世界。 ⏹欧共体要把欧洲恢复成昔日“世界的中心”。 ⏹日本要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俄罗斯要“重建大国地位”。 ⏹中国要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到1996-97年间,多极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这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几个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从而构筑了一个新的大国关系框架。这些战略三角主要有: ⏹美欧俄军事政治三角 ⏹美日中军事政治三角 ⏹俄中美准军事政治三角 ⏹欧亚美经济政治三角 此外,各主要大国间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使得多极化出现了很大的倒退的话,2001年的“9·11事件”则使得多极化进程更加弱化。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多极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3、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不同理论及对多极化问题的争论 ⏹“单极格局论” ⏹“单—多极格局论”、“复合格局论”、“一超多强论” ⏹“多极格局论”

国际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 主讲老师:纪胜利 姚磊整理 名词解释 1、8千字电文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史称八千字电文。凯南断言,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 2、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故称马歇尔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西欧各国获得了美国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复苏,方便了美国控制西欧,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三大国首脑会议上,苏美英三大国就结束战争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通过的各种宣言、公告和达成的各种协议(包括秘密协定和口头协议),它的主要内容是划分势力范围和维持战后三大国的合作。其核心是美苏两极格局,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史上首次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构筑了新的世界结构,形成了战后新的世界秩序。 5、第一次柏林危机 又称“柏林封锁”,是指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危机的原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利益分歧,苏联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柏林。危机发生后,国际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形成了战后第一次美苏冷战的高潮。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 6、三八线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补充内容)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在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缓和”(détente)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3、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是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政治缓和 军备控制 危机处理 经贸、文化交流 5、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的出笼 6、美苏缓和的影响: ?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美苏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倾向的发展。 ?美苏缓和带动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及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也称“新冷战”时期;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史称“新缓和”时期。

一、新冷战时期 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而苏联对于美国的遏制毫不相让,针锋相对。 美国的政策具体表现为: 1、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阿富汗 ——波兰 2、军备竞赛 ——“星球大战计划” 3、技术战和经济战 4、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1)在欧洲的争夺 (2)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5、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新缓和时期 在里根第二任期,美苏关系进入了“新缓和时期”。具体表现: 1、频繁的首脑会晤 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里根主义” 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提出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强调实力政策。 第四讲冷战中的危机处理 一、柏林危机 1、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1949年的柏林封锁,是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发生的第一次严重对抗。也被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接近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但美苏对这次危机的

《国际关系史战后》方连庆读后感

《国际关系史战后》方连庆读后感 首先,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国家是代表一个阶级的权力机构体现,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或者是合作,实际上是代表不同阶级的统治机构的竞争或者是合作。在社会上,阶级主要分成两大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两个天然敌对的阶级自有财产以来便有之,当下的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代表;而在早期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代表;而更早期的是奴隶主和奴隶作为代表。但无论表现形式是什么,其核心都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的对立。正是这两个阶级自古以来的对立,让这个社会不断的发展,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黑格尔的思想,事物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任何情形内都包含着矛盾因素,即这个社会的进步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而马克思主义把这一思想进一步提炼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 有对立,则必然有冲突和战争。国际关系史中的现代篇和当代篇主要描述两种不同形式的阶级斗争。 包括殖民与反殖民,也就是更早时期的奴隶主与奴隶的现代表现形式,帝国主义列强从事奴隶贸易,并且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的历史持续了近400年,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非洲纳米比亚宣布独立,才让世界殖民时代成为历史,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史的主线之一。 而作为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与作为无产阶级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资本主义诞生那一刻开始,踏上历史舞台,时至今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仍然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存在,而资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阵营,从而有了冷战和后冷战时代。这场焦灼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他们最后的结果将决定人类未来的走向。一战前,是没有任何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1917年趁着一战混乱之际,诞生于沙俄的布尔什维克与其他党派联合到一起,掀翻了罗蒙诺夫王朝的封建时代(二月革命),并于同年推翻了资产阶级(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也就是伟大苏联。但是自苏联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必然遭受到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的镇压,当时还在一战中的协约国,因为自身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收到威胁,联合组织了三次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这是一战之后国际关系史的另外一条主线。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慕尼黑会议和英法的绥靖政策1、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问题的由来: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德奥合并的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德、奥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实现两国合并的意图。1918年10月,德军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写信给外交部,请他们考虑以实现德奥合并来补偿德国因战争所带来的其他地区的损失奥地利临时国民议会考虑到战败及奥匈帝国的解体给奥地利带来的影响,于11月12日通过了与德国合并的决议。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但协约国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把削弱德国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故严禁德奥合并。凡尔赛条约第80条和圣〃日耳曼条约第88条都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那些国家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有何反映?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21年奥地利经济严重恶化。为了维护 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英、法、意、捷四国于1922年10月4日同奥 地利签订了关于恢复奥地利的议定书,向奥地利提供经济援助,但要求奥 地利保证不放弃其独立,避免进行旨在直接或间接危害这种独立的任何谈 判或承担任何经济上或财政上义务此后,奥地利的独立实际上是由英、法、意三国来维持的。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德奥合并再 次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 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 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奥地利驻意公使)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 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 任何关系,暂时收敛起来,等待时机再次实行吞并奥地利的计划。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转折——意埃战争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

超越遏制战略 26、《旧金山对日和约》: 1951 年9月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签订,故名。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只有美、英、法等48国。和约除前言外,包括和平、领土、安全、政治及经济条款、要求及财产、争议之解决、最后条款等。1952 年 4 月28日生效。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条约生效时起即告终止;各盟国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对领土与领海拥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同一天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国政府于1951年9月18日和1952年5月5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这个片面和约 34、77国集团: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G77) 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依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虽然后来成员国逐渐增加,但集团名称仍保持不变。它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工业发展组织中的活动非常活跃。每届联大和贸发会议举行之前该集团通常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部长级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该组织成立多年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共同利益的代表。它在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持的谈判中达成了一系列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国际公约和协定。 39、PKO法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日本以向美国提供130亿美元“资助”的代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自卫队走出国门的梦想。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打着参加联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一讲冷战 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 1、各国对冷战的观点 2、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 (1)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2)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 (3)冷战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均势。 3、冷战的分期 4、冷战的起源 有关各方的观点—— 美国方面: (1)传统派↗保守派 ↘自由主义派 (2)修正主义派↗激进派 ↘温和派 (3)后修正主义派 苏联方面: 中国方面: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 冷战时期最主要的大国关系就是美苏关系。 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 •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 •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争夺第三世界 •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 一、美苏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 1、五国和约问题

•意大利殖民地问题 •意南边界和的里雅斯特问题 •对罗、保政府得外交承认问题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德国的赔偿问题 •英美占领区合并 •西方战区的货币改革 •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的分裂 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日内瓦首脑会晤 •戴维营会谈 •U-2飞机事件 •维也纳首脑会晤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3、卡特主义 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 ——美苏首脑会晤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中欧裁军会议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新遏制政策” “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主义” “超越遏制”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 时代的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战后国 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只在于它所造成的战后世界格局,而更 重要的是在于所留下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人类留很多宝贵的东西,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是和平与科学。这两者贯穿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始终,直接影响 着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以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为代价的。正因为如此, 所以全世界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和平和热爱和平,和平的思想已深入世人之心。和平即意味着安全与发展。因此,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和平的思想深入到世界人民 心中并使之渗透到各国政治生活内部的时候,这不能不对战后整个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 远的影响。首先,和平中的安全要素导致了战后各种政治军事联盟的产生,并进而导致 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之一是:小国若不联合起来,结成牢固的联盟,就会被敌人迅速吃掉;对于结成联盟的敌人,只有以更大 的联盟与之对抗,才能将其消灭。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之所以能在短时 期内一举扫平西欧,西欧各国没有联合起来抱成一团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所以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法西斯的力量结成了全球 性的反法西斯同盟,这样,反法西斯力量才能够以占绝对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战 胜法西斯集团。因此,战后不久,为了维持和平和确保安全,西欧国家纷纷团结起来,于1948年3月17日成立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1995年5月5日,该组织改为西欧联盟。布 鲁塞尔条约组织及西欧联盟的建立(美国起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本来是西欧国 家自己的事,完全是出于和平与安全的需要。但是,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将西欧 国家拉入其战略轨道,于1949年4月4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5日又 准许联邦德国加入。美国的这一举动,是其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 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确保其国家安全,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于1955年5 月14日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于是,便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次,和平中的发 展要素促成了战后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形成。战后以来,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和增 强本国的国力,很多位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及共同利益的国家,都 自觉地联合起来,组成了各具特色和程度不一 的经济同盟或共同体,如欧洲联盟(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一步步发展而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南锥体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如果说,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的话;那么,各种经济同盟

军事-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纵向时间脉络 (2009-06-10 12:47:01) 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 一、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1. 对五国和约的缔结 背景: 二战后,如何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和约,是关系到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次外长会议和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终于缔结对五国和约. 意义: 五国合约的缔结是美苏英法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形势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 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挫败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五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 多瑙河会议: 二战后,英法企图恢复对多瑙河航行的支配地位,而美国则想在国际化名义下取代英法控制多瑙河. 1948年多瑙河会议召开并通过<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 新的多瑙河公约是历史上关于多瑙河航行制度的第一个公证的公约,打破了西方大国长期控制的局面,维护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照顾到其他使用国的利益. 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二战后,苏联同英美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尖锐分歧. 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图来建立德国. 双

方斗争之焦点在对德赔偿问题上,同时英美扶植双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同苏联进行对抗.最终触发第一次柏林危机. 柏林封锁期间,出现分裂,成为德国分裂之先导. 3. 美国对日的单独占领 背景: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 使其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 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是纲领性文件. 意义: 反封建,反法西斯军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解放发展生产力,促 进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客观上促进日本社会进步. 转变: 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巨变. 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提出杜鲁门主 义和马歇尔计划, 对苏进行遏制. 其远东战略重点转移, 以罗亚尔演说为转折点,标志美国对日政策由多方限制,打击改为积极扶植和帮助,从而构成占领后期对日政策. 表明美国开始把日本纳入其远东战略轨道. 二、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1.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 2. 战后美国企图通过建立国际性组织,实现其领导下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表现:政治上,建 立联合国,其基本思路是在美国领导下,通过大国合作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强调大国合作和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生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3.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决定性胜利,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锐化。两国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乔治凯南提出对苏遏制理论,该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政策确立和执行产生直接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问题,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中心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是该体系的特点。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 该体系虽表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 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法庭对22人作了宣判。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还进行了后续审判。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3.东京审判(T okyo trials) 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4.五国和约(1947.2) 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和约。条约的主要框架包括领土

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赔偿条款。 五国和约是战后初期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 5.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乔治·凯南(Kennan,George 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 1947年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 其理论对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6.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 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7.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 欧洲复兴计划(方案)》的通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在巴黎开会,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援助和贷款总报告。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8.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组织。

中国的成立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读《战后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3日攻占南京,蒋介石于同年12月10日逃往台湾,国民党在大陆彻底失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等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形势,提出了以“一边倒”为核心的外交三大决策。1946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宣布,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必须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他深刻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他很有可能像当年对付苏维埃俄国那样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为防止帝国主义重演故技,新中国必须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并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1949年春,毛泽东还提出了“力气炉灶”这一重要的外交方针,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的重要外交方针,即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是当时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局面下的唯一选择。依据外交政策,中央人民政府坚决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这一时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很快。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首先争取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49年10月3日,中国同苏联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在新中国建立的3个半月内(除了南斯拉夫之外),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同新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出现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在西北欧的瑞典、丹麦、瑞士、芬兰、挪威、列支敦士登、英国、荷兰等八个国家同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其中英国、荷兰为代办级外交关系,其他国家均为正式外交关系。中国同西北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帝国主义封锁和包围中国的情况下,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同这些国家建交原则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国民党集团;交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第二,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苏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协定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禁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由此开始。它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了发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前赴后继的斗争终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