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

不属于其管辖,但可维持和发展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协定还规定了苏联向西柏林派驻总领事馆和双方人口的往来等问题。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但双方对协定的解释各取所需,因此,柏林问题依然存在,西柏林地位悬而未决。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至次年5月苏联和美英法就德国的币制改革问题而引起的危机。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同时也分区占领位于苏占区内的柏林。1948年初美英法三方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同年6月18日,美英法宣布在西占区进行币制改革。苏联对此立即做出反应,于6月19日宣布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加强管制,以防止苏占区货币流通遭到破坏。美苏关系开始紧张。6月22日,苏美英法四国代表在柏林开会,讨论柏林货币问题,但双方各持己见,竞相宣布在各自占领区发行新货币,致使矛盾不断升级。6月24日,苏联宣布中断柏林西区与德境西占区的水陆通道,对柏林实行封锁。6月25日,美国声称为保证西柏林居民的粮食和必需品供应,对西柏林实施大规模空运,英法随之附和。美国还调派两个可携带原子弹的B—29型轰炸机大队进驻英格兰,向苏联进行核威胁。为解决柏林危机,双方于同年8月开始谈判,1949年5月,四国代表在纽约达成协议,决定双方于5月12日取消一切封锁,23日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德国和柏林问题。到此,持续11个月的柏林危机结束。

第二次柏林危机: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组织,柏林问题,即西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成为东西方关系中十分敏感的问题。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建议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并提出西方三国如不在半年之内就西柏林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让民主德国“实施其陆上,水上以及天空的主权”,也就是切断西柏林同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任何联系。美英法三国认为这是苏联“六个月期限的最后通牒”,并迅速作出强硬反应,宣布如果苏联使用武力封锁西柏林,西方将用武力进入西柏林,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次柏林危机。由于西方态度强硬,苏联被迫退缩。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双方同意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继续就柏林问题进行谈判。美苏关系暂时缓和。1961年初,从民主德国逃往联邦德国的人数激增,其中大部分是从东波林逃到西柏林,这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给民主德国和华约集团造成威胁。为此苏联再次提出解决柏林问题。1961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的美苏首脑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如果美国在6个月内仍不愿就柏林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单方面采取行动。美国则宣称为维护西柏林的利益,将不惜一战。双杠剑拔弩张,形势再度紧张。美国肯尼迪政府宣布追加国防经费32亿美元,征召部分后备役人员和国民警卫队,在西德举行军事演习。苏联也立即宣布停止红军复员,增加军费1/3,在东德举行军事演习。8月13日,苏联与民主德国政府对柏林的通道口实行管制,并沿西柏林边界构筑一道高3.9米的钢筋水泥墙,即所谓的“柏林墙”。美国立即向西柏林增派1500人的战斗队,威胁要拆毁柏林墙。为打破僵局,苏联首先从原立场退却,同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2大上,宣布取消年底之前解决的期限。对此,肯尼迪政府做出响应,双方同意冻结德国问题。前后持续3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宣告缓解。

柏林墙:原民主德国在苏联和华约组织支持下于1961年建筑的隔离东西柏林的高墙,是德国和欧洲分裂的象征。波林位于民德境内,原为德国首都。战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后分成东西两个占区。东柏林在民德成立后成为其首都,而西柏林仍是“西方自由世界”,并有3条铁路,3条公路,2条水路和3条“空中走廊”通往西德。当时两个柏林之间有开放的边界,为西德利用西柏林向民德进行渗透提供了便利。一些民的公民向往西德的生活,利用西柏林作为桥梁大批流亡西德。这使东德在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陷入被动。为了遏制西方“继续利用西柏林作为颠覆民主德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大本营”,民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特别法令,在高度保密和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动员大批军警和工人战斗队,于8月12-13日一夜之间环绕西柏林架设起长164公里的铁丝网,从而在西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整个边界控制起来。从8月13日开始,民德方面又用钢筋和水泥筑墙取代铁丝网,至8月23日柏林墙一期工程完成。尽管美,英,法,西德以及西柏林工人在此间和此后多次救民德方面的行动进行抗议,但作为东西方冷战产物和德国分裂的柏林前已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1989年11月后,柏林墙随着东德政局的巨变被拆除。

莫洛托夫计划:二战后苏联东欧国家为加强相互间经济联系而签订的贸易协定。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同年美国又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了反击美国的援助计划,苏联立即与东欧各国广泛的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7月11日,苏保贸易协定签字;7月12日苏捷两国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苏负责向捷提供粮食,棉花,肉类和其他商品,捷则向苏供应机器和制成品;7月13日,苏联又与匈牙利在莫斯科签署贸易协定;8月26日,苏联又与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西方把苏联同东欧国家之间的这些贸易协定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些双边经济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以外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国家和苏联,初步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市场,促进了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富尔敦演说:1946年3月5日,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在这篇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中,他竭力宣传所谓共产主义的“暴政”扩张和传教倾向;声称共产主义的“第五纵队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挑衅和危险”,苏联的“铁幕”已经包围了中欧和东欧各国的都城。他大肆鼓吹英美的特殊关系,主张建立英美军事同盟,加强实力保守原子弹的秘密,以对抗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丘吉尔的演说时二战后西方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的“冷战”信号,既反映了走向没落的大英帝国借助美国维持其地位,在欧洲抗衡苏联的心理,也反映了美国企图遏制苏联,称雄世界的要求。

凯南8000字报告:这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关于战后苏联政策动向的电报。1946年月,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问题专家,美驻苏使馆代表凯南,对战后的苏联有关“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和建议,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等,向美国政府发回了8000字的电报。电文中称,美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苏联的影响和势力外延,尤其是在欧洲。这份电报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责令政府有关部门及驻外使馆官员必须参阅,同时通过报刊披露其主要精神,已引起世人的主意。不久凯南被召回国,提升为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席,并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苏联行为根源》的文章,全面地阐述了“遏制”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对苏的“遏制”政策。

杜鲁门主义: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由于英国在1947年2月27日宣布无力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政府提供大力援助以镇压两国日益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杜鲁门主义。它在反共的目的下宣称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会“危害美国的安全”。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政府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帮助它们维持其统治,从而便于美国在该地区建立反共阵地和排挤英法势力。宣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其他国家“复兴”的使命。同年5月22日杜鲁门签署了“援助希,土法令”。这是战后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把“冷战”作为美国的国策。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在发动侵朝战争前以“援助”为名的侵略战争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占领中间地带实现其独霸全球战略目标的总意图。

德国实现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等国根据大战期间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重要会议在占领,管制和处理德国问题上达成的协议,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分区占领德国,共同处理涉及德国全国事宜。战后苏美关系恶化,他们都把分割德国作为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德国一步一步走向分裂。1948年6月,西方国家占领的德国西部和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分别实行货币改革,从而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致使德国不仅从此形成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而且成为东西方直接对峙的前沿阵地。1949年9月和10月,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德国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1972年10月四大国声明支持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1975年8月又通过签署欧安会文件确定两德边界同样是“不可侵犯的”,从而从国际法上肯定了德国的分裂。两德建国后在统一问题上相互间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建国初期他们都高举统一旗帜,但设想不同,又有四大国牵制,未能在统一问题上取得进展。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和两德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东德从60年代起逐步放弃统一旗帜,并于1961年8月起在东,西柏林建筑起一道高墙并全面封锁两德边界,断绝两德往来。70年代,两德恢复了交流与合作。1987年12月苏美签署中导条约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局势相继发生变化。受其影响,1989年5月后,东的局势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东德政府迫于国内形势的压力,于11月9日晚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与西德的边界,允许东德人只凭身份证即可前往西德和西柏林。柏林墙的开放把当时西德国内和国际上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议论推向高潮,西德总理科尔趁势于11月28日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对此,东德总理莫德罗为争取主动,在征得戈尔巴乔夫的统一后,于1990年2月1日提出统一德国的四阶段方案。至此两个德国都把统一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四大国意识到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被迫调整各自的针对两德统一的政策。2月13日,四大国外长和两德外长共同制定了“2+4”方案,即先由两德解决“内部”统一问题,再由两德同四大国一起解决“外部”问题。3月,民社党(原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东德大选中败北,丧失执政党地位。4月,由选举获胜的基民盟组织新政府。东德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基本体现了科尔政府的意图,因此两德迅速就统一的目标,方式和速度达成一致,消除了“内部”统一的障碍。5月12日,两德政府就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一揽子条款达成协议,形成第一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统一两德货币,东德人的工资,养老金,奖学金,租金等反复支付的费用及部分存款按1比1发放西德马克,其余一律按2比1折算,西德的联邦银行同时取代东德中央银行;在东德全面实行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奉行私有化,自由竞争及商品,劳动,劳务和资金自由流通原则,直接引进西德的主要经济法规;按西德模式在东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该条约的签署和生效,标志着东德从此放弃国家经济和财政主权,为完成两德统一迈出了决定的一步。8月31日双方又签署了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7月23日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州建制,并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第23条集体“加入”西德;西德的所有国内法和所签订的所有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协定以及欧共体的有关法律和条约,从统一之日起都自动延伸到东德;使用西德的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徽。首都社在柏林。条约签署后,西德政府各部门随即向东德相应部门派出庞大的工作组,从经济,内政,外交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对东德实行全面接管。在解决“内部”统一问题时,两德和四大国外长就统一的“外部”问题举行了四次“2+4”会谈,并对所有外部问题取得一致意见。1990年9月12日,两德和四大国外长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对内对外的全部主权,四大国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随之失去作用;德国保证在统一后三,四年内把德国的武装力量裁减45%,不染指ABC(核,生,化)武器,并制止纳粹势力抬头;确认奥得—尼斯河为波兰西部边界,德国人现在和将来都不对其他国家提出任何领土要求;驻扎东德地区的苏军将在1994年底之前全部撤离,苏军撤离后,除德国不对外,其他国家的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进驻东德地区。10月1日,四大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10月3日起中止四大国队的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让统一后的德国获得完全的主权。德国统一的迅速实现是1990年欧洲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标志之一的“雅尔塔格局”的解体。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外交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710法学综合科目: ①《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刑法学》(第三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801国际法专业科目: ①《国际法》,邵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711政治学: ①《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政治科学基础》,唐晓、杨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5月版。 802国际关系史: 《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肖月、朱立群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 ①《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②《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苏浩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③《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④《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807经济学综合: ①《世界经济学》,庄宗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808国际政治概论: ①《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当代中国政府》,王春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10政治学理论: ①《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③《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马啸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714法语语言基础: ①《最新法语语法练习与指导(高级)》, 张彤,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 ②《法国语言与文化》, 童佩智等, 外研社,2005. 6 ③《法语(4)》,马晓宏等,外研社。1993 ④《法语阅读理解》,许钧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⑤《法语基础语法与练习》,郭玉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805法汉互译: ①《口译学习与实践》,庄晨燕等,外研社,2008.2 ②《法汉汉法翻译训练与解析》,李军等,外研社,2007.8 ③《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罗顺江等,外研社,2004.9 ④《文学与翻译》,许渊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世界近现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近现代史推荐书目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科学方法论》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卷一、二),袁志英译。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 汤因比:《历史研究》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威尔斯:《世界史纲》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教材)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 英国剑桥大学:《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瑟诺博斯:《法国史》 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 丁建宏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 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高岱:《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绪贻等:《美国通史》 罗荣渠:《美洲史论》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烈火中的考验》 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 罗荣渠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 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 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 冯绍雷:《国际关系新论》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计划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计划(转载) 以下文字转自《求是》,还有一些今年的数据是我们文科考研网增补进去的,希望考此专业的同学们好好看下,(外交学以及国政的也可以借鉴)!加油! 前言 对于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的同学,专业课一为理论,包括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专业课二为国际关系史,指定的参考书是3本,分别为唐晓、杨帆主编的《政治科学基础》、秦亚青老师编写《权力·制度·文化》以及肖月、朱立群主编的《简明国际关系史》。总的来说,参考书不多,而且考试的内容基本不会超出这基本参考书的内容,但是因为部分考试题目涉及的内容很细致,所以在看书的时候要关注细节,并且阅读其他的书作为辅助。第一遍的时候把握整体结构,第二遍以后开始仔细整理,是结构充实。最重要的一点:自信。外交学院的考试中规中矩,好好复习就一定有好的结果。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 外交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创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长期兼任外交学院院长,现任院长是中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进军。外交学院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7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4.6%,讲师约占45.2%。此外还聘请了40多位资深高级外交官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同时聘请20余位相关专业的外国专家和教师。外交学院的学生素质一直居于全国一流,其高考招生门槛之高在很多省份超过北大清华。男女生比例大约为一比一,且招生并不设所谓的身高或政治背景的限制。学院培养出的学生以儒雅风度,深刻活跃为特点。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很好,而且就业方向广泛,进入外交部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学校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是汲取知识和做学问的良好场所。 具体专业 国际关系专业属于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和当代国际问题。研究所在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的同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979年为国际关系硕士点,198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际关系博士点。现有工作人员共14人。20多年来,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培养了百余名硕士、70余名博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前身为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教研室,是新中国最早从事国际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需要,经外交部批准,1984年成立国际关系研究所。确立研究所的宗旨是对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培养专业研究人才。同时配合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开展学术交流。1984年国际关系研究所成为国际关系博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一)通史类: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李植枬等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当代分册),湖南出版社1990 3、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7、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帕尔默《20世纪历史辞典》社科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0、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2、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二)理论类: 1、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7、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9、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12、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4、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5、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巧》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7、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3年版。 18、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科文献出版社1991 19、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20、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1、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2、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3、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尼克松《超越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5、拉克尔《法西斯主义--过去、现在、未来》北京出版社2000 26、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世界现代史(1900-2000)》开列的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1900-2000)》参考书目 通史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李植枬等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当代分册),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8-12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 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现代部分)三联书店1978年版。 帕尔默:《20世纪历史辞典》,社科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理论类: 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刘宗绪:《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科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戴高乐主义

浅谈戴高乐主义 摘要:戴高乐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初期这段时间逐步演变形成的,这既是法兰西民族在战败之后民族复兴呼声的体现,也是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戴高乐主义对法国、整个西欧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增强了西欧的独立倾向,对打破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戴高乐主义;独立自主;多极化 一、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 戴高乐主义,就是戴高乐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对外政策思想和实践。戴高乐一贯主张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争取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1958年戴高乐应邀出山,创建第五共和国之后,他的这一思想在法国外交政策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反对美国霸权。戴高乐认为独立是法国生存、行动、维护民族利益和能够在世界上发挥作用的最主要条件。独立意味着不听命于任何外国的指挥。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发展法国的核力量,1960年2月13日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法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核武器的方针,拒绝将自己的核武装纳入北约的核武装体系。1958年戴高乐提出改革北约领导结构,强烈要求取得与美国的平等地位,在遭到美国拒绝后,法国逐步将自己的军事力量从北约防务体系中撤出,不再受美国的指挥。1966年戴高乐又决定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关闭美军基地,北约部队和军事指挥机构一年内撤离法国。这样,法国在军事上不再隶属于美国领导的北约,从美苏“集团政治”中为自己的独立外交获取了一定的活动空间,强化了自己的独立性。 第二、在法属殖民地推行“从非殖民化到合作的政策”,维护法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50年代,法国遇到的最大外交考验是阿尔及利亚问题。第四共和国政府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严厉的军事镇压。戴高乐上台后,顺应历史潮流,提出“阿尔及利亚人的阿尔及利亚”,克服重重阻力,终于通过谈判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60 年代初获得了独立。“非殖民化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法国统治集团头疼的阿尔及利亚问题,使法国抛掉了沉重的包袱,扩大了法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为法国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开辟了道路。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参考书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阅读参考书目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张幼文等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陈继勇肖德等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林更生罗天虹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世界经济概论》,王章耀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 5、《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冯特君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 6、《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美]约翰.罗克尔编著,宋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7、《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概论》,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8、《当代美国经济》,陈宝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9、《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方连庆刘金质王柄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0、《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张毓诗编著,时事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同步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12、《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肖月朱立群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3、《联合国的历程》,李铁城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版; 14、《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美国霸权的困惑》,约瑟夫?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6、《俄罗斯外交史稿》,林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7、《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美]威廉.内斯特编著,姚远汪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8、《全球化与政治发展》,俞可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19、《参考消息》 20、《环球时报》 21、《大外交》,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2、《欧洲一体化1945-2004》,[法]法布里斯.拉哈著,彭姝炜陈志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3、《西方外交思想史》,王福春张学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24、《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王辑思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5、《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6、《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冯昭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7、《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概论》,畅征刘青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田春生,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29、《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俄罗斯》,孔寒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30、《新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薛君度、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31、《中国国家利益分析》,阎学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2、《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美]霍尔德里奇,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3、《当代中国外交》,韩念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4、《当代国际政治析论》,王逸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35、《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樊勇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6、《当代资本主义概论》,韩玉贵张宗斌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7、《当代美国经济》,陈宝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关于历史人物夏尔·戴高乐的调研报告

关于历史人物夏尔·戴高乐的调研报告 前言 夏尔·戴高乐(1890.11.22—1970.11.09),法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国民族英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法国民众将其评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作为法国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标志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法国的象征,戴高乐对法国和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如此重大,以至于对其的研究一直以来持续不断。他领导的“自由法国”抵抗力量及所提倡的“戴高乐主义”和推动法中建交、法苏缓和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对戴高乐其人进行的调研对研究二次大战期间国际关系和战后国际关系、中法关系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调研情况 姓名: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语: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性别:男 生卒年月:生于1890年11月22日,卒于1970年11月9日。 职业/职务:法国第四装甲师师长(1940.5.15—1940.6.17);自由法国 领导人(1940.6.18—1943.8.1);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 席(1943.6.3—1944.6.3);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理(1944.6.3—1946.1.20); 部长会议主席兼国防部长(1958.6.1—1959.1.8);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1959.1.8—1969.4.28)。 民族:法兰西人 信仰:天主教 出身:贵族,戴高乐家族。 家庭关系:父亲亨利·戴高乐,公务员,后转职教师;母亲让娜·戴高乐,出身资产阶级家庭。妻子伊冯娜·戴高乐,出身贵族。长子菲利普·戴高乐,次女伊丽莎白·戴 高乐,三女安娜·戴高乐(患唐氏综合症)。 政治倾向:偏左,强烈民族主义倾向。 签名: 主要经历:1890年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里尔,1909年被圣西尔军校录取,1912年9月毕业,在阿拉斯33步兵团服役。1916年于凡尔登战役中负伤被俘。1918年返回法国, 1912年至1921年参加对苏联的军事干涉行动。1922年进入高等军事学院,1937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

【盛世清北】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

【盛世清北】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笔记-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 盛世清北分享: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北大考研复试推迟数日,但是丝毫不会阻止2021届考生备考北京大学考研的决心。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基础差的同学更该要早做准备,早规划。 为了帮助考生在北大考研中能成功上岸,盛世清北整理了北大各专业相关复习资料。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参考书: 以下为盛世清北老师为大家搜集的网络参考书目资源,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书籍: 政治学概论参考书目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重点参考书目)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作为第一本的补充,结合第一本没有的知识点来复习) 海伍德《政治学》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这本书考察的简答题、论述题较多) 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 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 陈岳《国际政治概论》 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 宋伟《国际关系理论》 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 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 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 国际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王正毅; 《国际政治经济学》朱文莉; 《全球政治经济学》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宋新宁、陈岳 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

1.《国际关系史》上册王绳祖武汉大学出版社(可参考法律版) 2.《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 3.《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方连庆、王炳元主编 4.《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作者: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 5.《国际关系史》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 6.《国际关系史纲》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法律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参考书目 1. 《当代中国外交史》谢益显中国青年出版社 2.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复旦大学出版社 3.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孙岩北京大学出版社 4.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李义虎张植荣世界知识出版社 5.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参考书目 1.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册)方连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中国青年出版社 3. 《新中国外交思想》,叶自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杨公素,张植荣,北京大学出版社 6. 《中东政治与社会》,王联,北京大学出版社 7. 《国际组织》讲义,张海滨 8.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0.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宫少朋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比较政治学(含政治思想史)参考书目 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内容在每年的真题中都会占到非常大的比重, 是复习的重点书目。应当对全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掌握)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一本体系简洁明了的参考书,辅助唐士其《西方 政治思想史》使用,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宏观) 3.海伍德《政治学》(许振洲上课所使用的教材,政治学的经典入门书目)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外交关系发展演变的重大特征、趋势及其基本规律,提高对中国生存、发展国际机遇与挑战的认识。 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分析、判断重大国际现象、国际热点的方法、技能。 3、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增强热爱中国、振兴中国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基于教材,但据课程目标适当增补国际时事与重要理论成果内容。 2、讲授为主,但重用问题式、交流式、图示式、讨论式等方法。 3、要求学生勤阅读,勤思考,勤练习,勤作笔记。 四、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当代世界史,当代国际关系史,政治学原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电子课件与多媒体课件讲授课程。 2、辅助放映有关录像资料。 3、批阅3次学生作业,组织一次课堂专题讨论。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占总成绩的70%,平时自学讨论作业为辅,占总成绩的30%。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周敏凯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参考书目】 1、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1945—2003〉,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4、蔡拓《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美〕詹姆斯·多尔蒂等著,阎学通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八、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 九、教学内容 绪论(3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本课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掌握本课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学习意义与学习方法,理解本课及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本课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难点是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国际关系三大范畴的内涵及其关联。

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 历史教育学 1、赵亚夫、齐健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3、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4、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5、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6、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7、黄牧航:《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研究》,长春出版社 8、何成刚等编:《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9、聂幼犁《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天津古籍出版社

10、(美)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 11、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 14.王继平:《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长春出版社 15.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 16.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 17、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高中历史学习参考书),人民出版社 18、李惠军:《笃学行思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19、任世江:《编余杂俎》,天津古籍出版社 20、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培训资料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专业介绍:国际关系.doc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专业介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共设置6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当代国际关系、当代美国外交、俄罗斯外交、中东国际关系、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关系。 所有6个方向的专业考试科目和内容完全相同。除法语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语和两门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我院命题。 《国际关系史》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45至今,主要参考书目为肖月、朱立群主编的《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政治学综合》涵盖政治学基础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门课程,主要参考书目为唐晓、杨帆主编《政治科学基础》(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 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分析为主,难易结合。复试进行专业课面试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书面测试,还包括外语口试。 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 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

1、基础复习阶段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3、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三、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本基本内容,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认真做课后习题,考研题型基本离不开课后题的原型,将课后题做清楚明白,专业课基本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 2、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材料综合相对于其它只考一门专业课的专业来说,知识点比较多,前后章节联系不强,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本题型进行分类。 3、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红笔标记,着重去理解那些易考而对自己来说比较难懂的知识,尽可能把所有的有问题知识要点都能够及时记录并在之后反复进行理解。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笔记应着重将自己不是非常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通过多做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对题型归类。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总结真题中高分值题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大题可能会关乎你在初试中是安全通过还是被刷,同时也不能放弃分值较小的题型。基本原则是计算题吃透,选择简答认真总结分类,把握各类型题在各章节的分布,有重点的去复习,分值较多章节着重记忆理解。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说明.doc

2022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说明 0 01国际法系 外交学院国际法学硕士专业目前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三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语、法学综合、国际法专业4个科目.其中,外语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学综合和国际法专业科目由我院命题。 《法学综合》卷的内容包含宪法、民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四门法学基础课,共150分 (其中宪法30分,民法6 0分,刑法3 0分,民事诉讼法3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国际法专业》卷的内容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门课程,共计150分 (其中国际公法60分,国际私法45分,国际经济法45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法学综合和国际法专业两科试卷的题型普通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四种题型。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学科重要法律名词的识记和理解;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法和基础法学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论述题主要测试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融会贯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内容普通不超出教材,在有关书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有时会涉及相关学科当前热点法律问题的法理分析、论证。 我院国际法学专业入学考试重点均为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请考生在复习时,结合参考书目和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本专业所推荐的参考书的内容,覆盖了考试的基本范围。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 0 02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关系专业目前共设置6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当代国际关系、当代美国外交、俄罗斯外交、中东国际关系、亚太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所有6个方向的专业考试科目和内容彻底相同. 除法语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语和两门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我院命题。《国际关系史》涵盖的时间范围从1945至今,主要参考书目为肖月、朱立群主编的《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 00 2)》(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政治学综合》涵盖政治学基础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门课程,主要参考书目为唐晓、杨帆主编《政治科学基础》 (世界知识出版社,2 0 07年)、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 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分析为主,难易结合.复试进行专业课面试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书面测试,还包括外语口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