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趣谈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 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趣谈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 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导语: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关于以后建国等事宜而举行的一次谈判会议,这次会议其实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但是重庆谈判的意义依旧是重要

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关于以后建国等事宜而举行的一次谈判会议,这次会议其实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但是重庆谈判的意义依旧是重要的,那么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谈判开始之前蒋介石曾经发出过一个邀请,其实是想要在背后虚构出中共不想开展会谈的假象,但是毛泽东偏偏不配合这种虚假主义,反而不顾任何危险来到了重庆,这样一来从前国民党故意散发的谣言不攻自破,而且还让中共在政治舆论上掌握了主动权,这样看来会议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发挥出重庆谈判的意义了。

而重庆谈判的意义还在于给中共在社会各界可以宣传的机会。在谈判期间中共接触了许多的人士,并且积极传播共产党的思想和方针,这样一来更多的人越来越了解共产党,在重庆谈判的意义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样的前提下舆论才开始倾向共产党,这样一来重庆谈判才得以顺利的进行。

另外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让中共享受了胜利果实,这次谈判所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不仅让社会各界认同了共产党,而且也让这次的行动变得具有了合法性,中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恢复和强化南方的一些根据地和力量。而且重庆谈判的意义也在于推迟了内战爆发,解放后的中国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这样一推迟对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所以从这次重庆谈判的意义看出中共这一次取得了很辉煌的成果。

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重庆谈判是在两党努力之下促成的一次重要会议,但是令人疑惑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11-17课知识点总结

第11课北伐战争 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见书52页〈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旁边的导入框中的对联): (1)时间:1924年5月 (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目的):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 ①: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②: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③: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②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③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1927年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 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没有掌握对革命的领导权。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 (1)背景:“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攻占县城,损失严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 (4)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中共的妥协、让步和坚持莫斯科要求中共改变对国民党的路线,和国民党合作,在延安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走法国的路”,准备和蒋介石“搭伙”。朱德甚至在会上表示,蒋介石当总统,我们当副总统。这些方面表明,中共在总体上大致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见,在重庆谈判的实际进程中,做了相当大的妥协和让步,但是,中共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法共当年将自己的武装全盘交给了戴高乐政府,中共则坚持保存自己的武装和抗战中取得的解放区,不肯照猫画虎地全盘走法国道路。 中共所作的让步首先体现于9月3日,周恩来、王若飞向国民党方面提交的《谈判要点》11项,其中前两项即为: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三民主义(以民国十三年第 一次代表大会之宣言为准)。 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在此后政府代表与中共代表的多次谈话会中,中共代表多次重申上述两点。 9月4日第1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承认“国民党是中国的领导党,本党乃一小党”。王若飞表示:“我党所提建议案,其第一、二两项,即系承认国民党之政权并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9月8日第2次谈话会,周恩来再次表示:“此次建议之精神,在承认国民政府的法统与蒋主席的领导地位。故政治会议,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派参加政府,顺从政府的邀请,我方已为很大的让步。”王若飞也表示:“此次我等来渝,乃正视现实,承认国民政府之法统,与军令政令统一之原则。” 9月11日第4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在未来国民大会召开时,“一致选举蒋先生为大总统,此点毛先生亦已同意”。他说:“吾人批评国 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 ——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笕杨天石 036

民党为一事,承认国民党之领导地位,又为一事。我党对于国民党政权之拥护,固十年如一日。” 9月15日第6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我党对于国民党,已作重大之让步。如承认蒋先生之领导,承认国民党之统治权。国民大会(代表)如不重选,国民党固为第一大党,即令重选,国民党亦能得多数,故国民党之前途,已获保障,决无动摇。” 9月19日第7次谈话会,讨论谈判《公告》,政府代表邵力子 提出,将中共承认“拥护蒋主席 之领导地位”一语删去,但周恩来提出,文字可以斟酌,或改为“在蒋先生领导之下”亦可。 9月21日第8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今日我党已承认蒋先生之领导地位,已承认国民党为中国之第一大党。就蒋先生之领导地位而言,只有他可以领导各党各派,领导全中国,因为蒋先生不只是国民党之总裁,而且是全国的领袖。” 至10月10日,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第一项仍然表述了上述思想:“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澈(彻)底实行三民主义。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 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的长时期,除抗战期间外,国民党、国民政府、蒋介石,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打倒、推翻的对象。前文已述,抗战刚刚结束,中共在短时期内即表现出向原方针回归的倾向,当时已经公开指责蒋介石为“人民公敌”,是“一个极端残忍和极端阴险的家伙”,而在重庆谈判中,中共反复承诺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有了上述承诺,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消融了。这是当时中共所作最大的让步,也是莫斯科影响中共的最大方面。 在是否必须成立联合政府以及国民大会代表是否必须重选等问题上,国共双方谈判代表都是旧相识,谈判桌上 针锋相对,谈判桌下握手言欢,图为周恩来与张群合影 037

平面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

摘要 随着近年来广告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广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广告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之一。广告的综合作用是通过广告效果表现出来的,广告效果是衡量广告质量及成败的重要标尺,也是广告主实施广告策略的依据。只有清楚明了的了解到影响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趋利避害。 作为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平面广告,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本文分析的是平面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本人首先对平面广告做了一个整体的界定,然后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平面广告效果的因素,在这一系列因素中我着重的是广告设计这方面,从广告创意、广告主题、广告意境、广告文案、广告图画、广告背景、字体、色彩这八大块逐一分析。此外还分析了社会环境因素、媒介因素、广告接收者因素,市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平面广告;广告效果;影响因素;广告设计;广告战略 正文: 一、平面广告的界定 平面广告,若从空间概念界定,泛指现有的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若从制作方式界定,可分为印刷类、非印刷类和光电类三种形态;若从使用场所界定,又可分为户外、户内及可携带式三种形态;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着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诸要素。平面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从而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平面广告设计在创作上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一幅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具有充满时代意识的新奇感,并具有设计上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感情。 二、影响平面广告效果的因素 (一)、从平面广告设计本身来讲 广告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而平面广告作品设计作为展现宣传主题的作品,是一个整体,它由广告创意、广告宣传主题、广告意境、广告文案、广告图画、广告背景等要素构成,所以我从这些要素入手,分析他们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1. 广告创意 现代广告要想在信息繁杂的市场环境中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对一晃而过的广告过目不忘,甚而对产品一见钟情,在真实的前提下,除了广告画面制作需要精益求精之外,广告诉求的重点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广告创意更是一个广告成败的关键。而创意的关键在于这个“创”字,也就是说要有独创性。别人未曾使用过的主意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才能产生非凡的有效说服力,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因此,如果点子不新,不奇特,就没有办法吸引公众的注意,也就谈不上良好的广告效果了。

历史③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百家争鸣的基本事实,结合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认识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及精神内涵和教育上“有教无类”思想的历史影响等。 3.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4.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境界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重视民生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的主要思想。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历史·3》(必修)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并与学生一起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 单元导言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各个历史阶段分析中国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理解概念:“百家争鸣”的含义。 学生结合教材第4页【历史纵横】思考“百家争鸣”的含义。 教师归纳解释: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导学案

大流乡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案编号:21 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小组: 课题:两种命运的决战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掌握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重点),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情况,掌握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重难点) 【知识链接】 一、中国军民的英勇奋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A.世界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 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 是美国在战后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 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 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 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 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学习过程】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自学】认真阅读课本,105 --106页, 【合作】结合材料,总结出: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 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 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 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 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答案: A、全国人民: B:美国: C:国民党: D:中共: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电报:

重庆谈判周考题有答案2016年3.14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抗战期间大都退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材料二;“若不速予剿除(共产党),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自必遗害无穷……”——摘自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发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材料三: 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毛泽东在机场向重庆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材料四:毛泽东到重庆后,蒋介石作出了以礼相待的姿态,但国民党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下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政策是什么? 对共产党进行军事进攻,以便迅速消灭。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参加和谈呢?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4、材料四中国民党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说明了什么?这次谈判没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有人据此认为这次谈判没有任何意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说明国民党对谈判没有诚意;国民党会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不同意,通过这次谈判,戳穿了国民党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表达了和平的诚意,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图回答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调研报告

平面广告设计调研报告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平面概念: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壑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graphics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而装潢设计或装潢艺术设计则被公认为极不准确的名称,带有片面性。 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样本设计、DM杂志设计、新闻报刊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这也就是我想选择平面设计的原因,因为它所包含的方面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可以使我感到充实愉快。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状态:近几年,中国平面设计行业犹如放假一路攀爬,增长极速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日前从事艺术设计的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从事平面设计艺术类人才培训的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近千家,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和所有新型的软性服务行业一样,平面设计公司最重要和稀缺的资产就是人才,在这方面,平面设计公司往往善于调节自身人才堪选机制,抛弃传统选才观念,比如,他们的招聘广告就比较标心立异:“风格要有,创意要强,广告要懂,地产要知,你要的,我给你,我要的,你拿来”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符合这类要求?平面设计从业人缘的薪资和潜力又是怎样的?我系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平面设计行业人才需求做了如下调查,从市场需求上看,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具备系统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外,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平面设计分类及就业岗位目前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可以归纳为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 从平面设计行业的三类只为要求来看,招聘侧重点各不一样,对创意人员的招聘并没有特别强调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的学历要求,行业背景是基础,关键是有创意,有想法的人,媒体营销中心招聘对专业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广告新闻相关专业学历及相关经验,关高只做人员的要求比较偏重经验,有大兴活动操作经验,吃苦耐劳,关于平面设计行业待遇,从网上求职者薪酬统计看,三大城市中北京平面设计行业的年均月薪收入以5560元名列第一,广州和上海分别以5470元和5210元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上海的平面设计市场是全国最活跃的,平面设计趋势: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逐步发展来的新型复合型职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发展极为迅速。它涵盖的职业范畴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企业CI设计、网页设计等等。目前社会对于平面设计师的需求量是相当大,可以说,这个职业是好就业的。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公司和其产品越来越注重其形象和包装。平面设计是任何企业和公司都必不可少的岗位。而且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好的平面设计师会为其公司的形象和市场的开拓推波助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 图片呈现诸子百家: 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学习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 【师生互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后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做出解释。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教师提问】当时出现主要学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是谁? 【师生互动】(一)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老子、庄子 (三)法家韩非子 (四)墨家墨子 【展示材料】材料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欧美代议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和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世界( 1917 ——今) 近代世界 古代世界

近三十年中国平面广告发展史

近三十年中国平面广告发展状况 熊怡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告业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多元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等这几个时期,对广告业发展分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总结来看大致为四个时期:一是中国广告的恢复期(1979-80年代中期),二是发展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三是多元成长期(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四是稳定革新期(21世纪初至今)。 中国平面广告的发展大致符合上述发展时期,在发展中受到新发展的媒体的影响与冲击,一是电视媒体,1991年电视广告发展超越以报业为首的平面广告;二是互联网新媒体, 1995年4月,马云创办中国黄页在大陆开始推广网络广告理念,20世纪末互联网广告开始兴起发展。平面广告主要具有二维空间属性,在内容主题以及技术运用上不断发展。 恢复期,平面广告最初的设计模式是“简单告别+艺术装饰”,视觉传达核心形象是产品,开始有关注消费者的意识。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了文章《为广告正名》,文章中作者提出:在中国社会,广告是可以针对消费心理指导消费的。改革开放初期,在设计方面,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广告就只是绘画艺术,而现代平面广告不应只是绘画,而应是市场学、心理学、传播学、视觉设计等各种现代科学的综合应用。在技术运用上,主要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人工绘图制作。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广告界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并且开始以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来思考,进行广告的创意和设计,以北京广告公司所做的“双菱表”的平面广告为例,这系列平面广告针对了女性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男性消费者对气质的追求的不同心理特质来进行了设计。太太口服液为当时平面广告的代表,与恢复期相比作品主体不再是产品,而是生活中的男女。“人”是视觉表现的核心。在技术运用上,80年代中期,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出现在我国。 90年代初,融合计算机技术作为最为前沿的视觉设计艺术在全国的设计圈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一热潮带动了国内许多平面设计工作室和广告公司,进一步促进了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国外先进技术引入,从手工转到机械,接着发展到数字技术。套红技术使平面广告图文有了色彩处理方式,彩板印刷技术、激光照排技术、摄影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广告的创意设计。平面广告作品出现了新的视觉效果、新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效果。 多元成长与革新期,平面广告的发展在形象多元的背景下,注重发掘和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多元文化交杂荟萃,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不断发生改变,中国特有的品牌形象成为广告关注的热点。2001年是中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北京成功地申办了奥运会, 10月 18日 APEC会议也成功举行,1 1月 16日中国加入 WTO,这些成功预示着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等这些抽象名词随之而来。对我们的平面广告而言,平面广告的概念已经超脱了平面的概念,向更为纵深的科技领域更成熟地发展。突出以人为本,与环境和谐的绿色设计。设计是为人服务,表达人文主义关怀。“人性化设计”与“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是21世纪现代设计的主题,这也是平面广告的发展方向,这一理念承载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重任。这两个时期中,新媒体迅速发展,一方面新媒体代替了传统媒体,这使平面广告原本的载体受到冲击。而另一方面,新媒体使传统的媒介和信息传达方式发生改变,平面广告以网络为媒介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多维媒体的创新运用也拓展了平面广告的运用空间。如2003 年期间,引进台湾《数位时代》版权的《数字商业时代》在杂志广告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用纸张粘贴与页面开合产生的力的变化之间关系的处理,来形成广告平面空间的立体化”。在技术设计上,在发展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应用前沿科技,加强平面广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印发给学生)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一模试题带答案(1)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一模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和中农的土地 2.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和蒋介石共建新中国B.商讨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建立统一战线抗击日寇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王 3.纽约《世界日报》评价毛泽东生前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反映下图这一大事的诗词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4.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 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5.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蒋介石一身戎装,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毛泽东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重庆谈判的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重庆谈判的研究 重庆谈判作为抗战胜利后国内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1978年以来,在关于重庆谈判的史料编撰出版方面已经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先后出版了《国共谈判文献资料选辑》[1]、《重庆谈判资料》[2]、《重庆谈判纪实》[3]、《重庆谈判纪实》(增订版)[4]等一系列资料。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重庆谈判纪实》(增订本),该书收集了非常丰富的史料,基本囊括了目前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大部分有关档案、资料。同时,在增订本中还加入了周恩来和王若飞于1945年10月至11月同国民党政府所进行的八次谈判的相关资料,以及约20万字的回忆文章,作者包括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国民党谈判代表、民主党派代表、美苏外交官等。可以说,《重庆谈判纪实》(增订本)是迄今为止关于重庆谈判最为全面的资料集。 由于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前后中国诸多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重庆谈判历史背景的研究方面,学者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传统观点认为,国民党政府举行重庆谈判的目的就是为发动全面内战争取时间。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5]中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对于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是有所顾忌。国民党军队完成发动全面内战的军事部属,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因而,蒋介石选择了举行谈判来争取时间。”汪朝光也在《战与和的变奏——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中国时局的演变》[6]一文中指出:“虽然蒋介石内心更倾向于用武力方式解决共产党的问题,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调动需一定时间,以及在抗战刚刚胜利不久,再行发动内战,必将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国民党政府决定举行重庆谈判。”不少学者通过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章百家在《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7]一文中提出:“1945年8月,中苏条约的签订,使得蒋介石看到了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国共问题的希望。由于发动内战的时机不成熟,蒋介石于是将对中共的策略由最初的军事方式转变为政治和谈的方式。这个策略上的变化,促使了蒋介石发出和谈的邀请。中共方面在最初接到国民党政府的邀请,也颇为意外。但是根据一段时间的分析观察,中共也意识到当时是有和平解决国共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当时的局势来看,和谈将更有利于中共一方。”吉珊珊也在《中国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8]中指出:“蒋介石举行重庆谈判是为了向全国以及全世界表明,他们不是内战的发动者,而是和平、统一的倡导者。”董友岚在《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述论》[9]一文中也认为:“国共双方和谈都是有诚意的,都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张小满在《论促成重庆谈判的四个方面》[10]一文中进一步提到:“国共双方实际上都是想通过谈判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国民党政府力争的是和平统一,而中共争取的是和平改革。”这些新观点对于传统观点起了深化和补充的作用。此外,美苏在促成重庆谈判中的影响也成为了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美苏对于促成重庆谈判起了重要作用。汪朝光在《中华民国史》[11]中提到:“重庆谈判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支持,这是战

2017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一、教材内容: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启全面内战的爆发,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的不懈的斗争和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勾结,阴谋发动内战,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面全面分析国民党政权崩溃、灭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埋下了伏笔。 1、本章知识点包括: (1)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2)重庆谈判 (3)政治协商会议(自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罪恶阴谋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赴重庆参加谈判的目的。 (2)让学生知道重庆谈判的时间、“双十协定”的内容。 (3)理解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反内战的方针 3、教学要求: (1)能力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和毛泽东为什么毅然飞赴重庆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思想教育要求:讲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毅然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怀。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双十协定” 难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重庆谈判的焦点 5、本章教材的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学、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首先是引入新课,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展示一副中共七大会场图,熟悉的画面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画面我巧妙设问:“找出该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会议,会议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和命运?”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国民党坚持独裁、反共和内战的反动政策,抗战胜利后,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加紧准备反革命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首先就是在谈判桌上的斗争。”这样既达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党的认识的效果,又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关于正文的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采用整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导学目标”中的问题自读本课,让学生结合书中图文,自读自悟,自主发展,学生自读完毕,找出本课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摘要: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1945年进行的一次和平谈判。这次谈判是在多种复杂因素下促成的。虽然 国共双方显然都不指望一次谈判就能得到什么实质结果,但在美苏压力以及国内人民期盼和平的呼声中,双方还是在重庆会面了。虽然历史证明,重庆谈判实际上并未取得什么结果,但作为抗战结束后中国两大势力举行的一次和平谈判,我们还是要充分肯定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国共双方参加谈判的用意,谈判中的争议,结果及原因,历史影响 1国内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由于当时首都南京受到日军部队的严重威胁,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又改重庆为直辖市,并于1940年定为“陪都”。1942年1月21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负责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同盟军作战。抗日战争期间,英、美、法等数十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使馆或外事机构,而且还建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这使得重庆在当时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压在中国头上的百年外侮也消除了,但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的贫民失去生命或者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大片的土地因为侵占掠夺及封闭而荒芜,数以千亿计的公有私有财产被破坏,各个阶级百废待兴,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牺牲,所有人都不愿意继续看到战争的发生。中国人民期待着凭借着自己努力取得的政权去建设新中国,重建家园,建立联合政府,实现近代化,而这也是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也是最美好的愿望。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妄图霸占抗战胜利的果实,维持其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使中国继续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国民政府当局想利用“和平谈判”为幌子,背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发动内战,与此同时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以此来争取有利的舆论,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而蒋介石也相当然地以为毛泽东不敢来重庆进行和谈。 从早期国共合作破裂之后,部分共产党党员及拥护共产党的人民群众受到国民党的打击,于是,从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活动,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与国民政府革民军进行了长期的作战。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的西安事变,两党宣布停战并联合抗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双方针对避免内战和重组政府及改制部队等举行了这次谈判。 当时共产党拥有人民军队约一百万,而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而中国共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在和谈中也准备了一些让步。而抗日战争后,共产党也拥有了一些受到人民拥护的解放区和民选政府,但国民党同样拒绝解放区的存在,这也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相违背。当时中共提出联合政府口号,打出的是一面民主政治的旗帜,蒋在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决定打出另一面民主旗帜与之抗衡,此即提前召开国民大会,制颁宪法,将训政变为宪政,从而以宪政的名义抵制联合政府。 2国际背景 这一历史大事件并不只是由中国内部的情形造成的,更是在当时国际方面美苏双方的强大作用力下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