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星运行时间》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

《卫星运行时间》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旨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 主要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接着试一试环节,在掌握一般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问题,发展竖式计算的经验。第一个问题是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竖式计算必须注意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数字都比较小或末尾是0的时候,怎么算更简捷合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形成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估一估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图片。

师:怎样列式呢?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

2.算一算。

(1)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式:114×21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课件演示。)

(2)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135×74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 篇 篇一 教学目的: ⑴能结合详细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⑵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⑶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习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要教你们认识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用意】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习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教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答复)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略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习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师:通过同学们估算的答案,我们知道估算就是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因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得出的答案。那么谁估算的答案最接近准确值呢?同学们去试着计算一下吧。(小组讨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数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境、 2、老师导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3、那么大家想一想,人造卫星绕地球2两圈、3圈、5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5、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数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书自学第30——32页的内容。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绕地球一圈需要时间114分钟。 思考: 1、根据以上信息,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10圈、21圈、35圈需要多少时间? 2、应该用什么计算方法计算呢?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步算什么?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哪个数位对齐?第二步算什么,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哪个数位对齐?第三步怎样算? 4、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5、你能总结计算方法吗?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老师巡视,确保人人积极思考。 2、用自学获取的知识,解决书上第33页的练例题。 四、展示点评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1、列算式 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师:哪个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算式(一圈需要114分,5圈就是5个114,算式是114×5,10圈就是114×10,21圈就是114×21,3 5圈就是114×35) (师随手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2、估算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做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3、展示具体计算:

《卫星运行时间》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旨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 主要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接着试一试环节,在掌握一般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问题,发展竖式计算的经验。第一个问题是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竖式计算必须注意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数字都比较小或末尾是0的时候,怎么算更简捷合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形成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估一估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图片。 师:怎样列式呢?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 2.算一算。 (1)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式:114×21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课件演示。) (2)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135×74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乘法计算,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做一做热身训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举手回答) 1.口算9×3= 11×8= 30×6= 72×2= 40×10 = 25×11= 2.估算28×32≈11×71≈ 请说一说估算方法: 28×32 把28看作30,把32 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900 11×71 把11看作10,把71 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700 (二)新授课 刚才的热身训练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接下来老师想跟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奇妙的太空,我们看一下老师搜集的信息,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出示幻灯片) 它是一个十二面题,上面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现在,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相关数学问题呢?(学生发言……)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很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来计算一下卫星的运行时间。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 根据刚才提出几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出示ppt2个问题)谁能说一说要想求卫星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个别提问)那谁能说一说要想求卫星绕地球20圈需要多少时间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我们挑战难一点的请看下一题:(学生读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先估算,再列出算式。谁能说一说这道题应该怎样分析呢?(绕一圈要114分钟,21圈就是21个114,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14×21)这个算式你还能直接说出结果吗?那么谁能先估算一下结果呢?(小组讨论,出示结果:约2200分,约2400分)下面请大家尝试计算一下它绕地球21圈到底需要多少分钟?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完成,巡视,指导。找三个同学板演)时间到,请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集体分析各种不同多方法,检验结果是否一致)大家说,哪种方法好呢?(竖式)对,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还是竖式计算。它速度快,还不容易出错,老师提倡用竖式,(出示板书114×21竖

《卫星运行时间(1)》(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 教案 班级:课时:课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较容易接受,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易错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36×43 69×12 34×49 师: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观看卫星发射实况视频,引入到本节课内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卫星运行时间。(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巩固学生已学知识,通过观看卫星发射实况视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阅读教材p30页题目。(展示PPT)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师:同学们,看题意,我们知道什么?该怎样计算呢?(PPT动画展示) 生:就是求21个114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你能列式并估算一下结果呢?

生1:114≈110,21≈20,110×20=2200(分)比2200分多。 生2:114≈120,21≈20,120×20=2400(分)约2400分。 2.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114×21 的准确值呢? 生1:拆数计算。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生2:转化法计算。114×21=114×7×3=798×3=2394 生3:表格计算。 生4:列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列出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步骤。 师: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卫星运行时间》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结算。 教学难点: 掌握每一步计算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视频观看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情况。 师: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却浓缩着中国人在航空航天领域长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带着崇敬之心通过一段资料再一次回顾我国第一课人造卫星的发射情况。(引出书中资料)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师: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同学们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小结:求几圈的运行时间,就是再求几个114是多少,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就用乘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乘法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和明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类型。 师:出示问题: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请同学们列式解决问题。 师:估一估,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如何进行估算的。小结:估算没有绝对的标准,却可以帮助我们估计出积的大致范围,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计。 设计意图:体会估算的作用,帮助学生梳理估算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师:利用已学过的乘法知识,独立计算出114×21的结果。 让学生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听汇报算法 ①114×20=2280(分)114×1=114(分)2280+114=2394(分) ②114×21=114×7×3=789×3=2394(分) ③竖式计算,找一名学生板演,并解计算过程,让学生了解114和 2280的由来。 讨论:小组成员交流你的算法,并在组长的带领下梳理算法。 师:思考:哪几种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找到竖式计算与其他算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讨论:将计算出的准确值与估计值进行比较,说出哪种方法最接近准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时”、“分”、“秒”这三个基本时间单位的概念, 能根据钟面上的刻度读时、读分,辨认钟面上各指针的位置。 2.了解一天的时间分为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 60秒。 3.掌握钟面上的读数方法,能够通过实际练习,将钟面上所示 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 4.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时分秒的概念及读法。 2.钟面上的读数方法。 3.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内容前,老师先从课前问题提问,帮助学生进入新 授内容。 2. 试探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思 考能力。 3. 小组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建立知识的联系。 4. 呈现法,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提升 学生的浓密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点和技能的目的。

教学准备: 1. 课本《卫星运行时间》 2. 数字钟表 3. 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活动:上课时间、放学时间、晚上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课前问题:现在几点了?(回答后,教师可补充: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时间来衡量?) 2. 问题展开:时间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用两个时间单位来表示,是什么呢?”) 二、呈现内容(10分钟) 1. 首先,教师通过数字钟表向学生介绍时、分、秒这三种时间单位,并简单地让他们模仿读几个时间。 2. 然后,教师播放小视频,音画相符,通过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并了解钟面。在视频结束后,让学生模仿读时间,并逐一指出钟面上三个指针的位置。 3. 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时间”图,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实操读数。 三、实践操作(25分钟) 1.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实物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让学生用钟表把吃饭时间/上学时间等日常时间活动用时、分、秒来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1课《卫星运行时间》是一节重要的数学课,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估算和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估算;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减法知识,但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知识,例如:23+34=?,56-23=?等。 2.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要计算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乘积,你们会怎么做?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 (1)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架飞机飞行了1000公里,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那么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估算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1000公里除以800公里每小时,得到1.25小时,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主题单元《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解读】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 达到了学习目标,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表达以及词语学习活动。本 课是本册整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有充分的乘法竖 式计算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和自主迁移方 法笔算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本课涉及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步骤过程复杂,在竖式计算时,对于理解数位如何对齐可能存在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 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人交流算法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设计理念】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理解十位上 数相乘的积末位定位 【教学时间】2018年10月16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出示口算卡片) 师小结:恰当评价学生口算情况。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四年级的第一节计算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 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旧知复习。通过口算的5道题来唤起学生 已有的旧知,为新课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2.情境导入。 师:探索太空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迄今为止我们国家已经成功向太空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其中第一颗是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的,它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点击【课件】 师:其实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很多,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有关卫星运行的时间问题——“卫星运行时间.【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东方红一号”的情况学生并不熟悉,故由老师直接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审题。师:根据“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板贴)的时间,同学们,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测学生可能提出:1、绕地球2圈、3圈、…需要 的时间;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学生自己口答) 2.如果有些问题还不能解决的,我们就把它先放到问题银行吧!以后再研究。师:老师这里有个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可以怎么列式)学生列式:114×2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结果忘记写“0”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从学生学习心理上分析,与他们的情绪、意志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精品教案

三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道理。 一、情景导入 1.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激情创意大家谈:同学们,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思维引导,揭示课题:谁知道咱们这颗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多长时间?(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引导学生列式:114×21。[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1)] 二、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114×21= (3)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4)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合理便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根据估算方法确定精确结果的范围。 2.算一算。 (1)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把21看成“7×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114×21=114×7×3=798×3=2394。 解决方法3(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1 1 4 ×____2____1 1 1 4……114×1 2____2____8……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注意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3.算一算,说一说。 (1)探讨竖式算法。 师:刚才同学们计算114×21用的几种计算方法都是我们以前计算中经常用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比如竖式。 师:用竖式来计算114×21,我看有些同学有点胆怯了,有什么困难吗? …… (2)指名板演。 学生尝试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写竖式的时候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乘起,用1分别和114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相乘,乘得的数分别和114的相同数位对齐。 如果在1的前面添上2,用2分别和114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乘,想想,乘得的数该怎样对齐呢? 板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单元《时间和钟表》中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已学的时间单位进行计算,并初步认识卫星的运行时间。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卫星运行时间是指卫星从一个地点绕地球运行 一圈所需要的时间。 2.掌握使用分钟和小时进行时间计算的方法。 3.理解时钟的整点和半点,并能够准确分辨及读取。 能力目标 1.能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能够读取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并确定时间。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时间计算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时间及时钟的观 察和把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卫星的运行时间是指卫星从一个地点绕地球运行一 圈所需要的时间。 2.使用分钟和小时进行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 1.将时间单位(分钟和小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进 行计算。 2.辨认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并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卫星的运行时间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带领学生回顾已学习的时间单位(分钟和小时)。 2. 学习新内容 1.引导学生认识卫星的运行时间:卫星运行时间是指 卫星从一个地点绕地球运行一圈所需要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卫星通信、导航等。 2.呈现实际例子,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某卫星从A 点绕地球一圈所需时间为90分钟,那么它绕地球两圈所需时间是多少?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的时间单位进行计算,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 3.引导学生进一步练习计算卫星运行时间,提供不同 问题的计算练习,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巩固与拓展 1.提供钟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辨认时钟上 的整点和半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指向哪个数字时算是整点?指向哪个数字时算是半点? 2.练习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 解答。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 卫星运行时间(第33-35页)[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估算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在学生解答时可分几步呈现: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本题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 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几。 3、对接近3万或5万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2014秋)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丰庆路小学许晚秋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节《卫星运行时间》。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用较大数目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对结果先进行估计,以把握精确结果的合理范围或数量级,培养学生善于使用估算的习惯;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这次探索是建立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法与算理的基础上的,实质上就是算法与算理的迁移;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特别要注意的是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在此之前,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三次关于乘法的学习,第一次是二年级上册主要学习表内乘法,第二次是三年级上册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口算整十、整百数、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三次是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乘两位数;本节课主要迁移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和学生自主迁移运算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准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例外的方法。重点是使学生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详尽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计算兴趣和优良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能对结果进行估算。 2、教学难点 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 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习和巩固,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生:一圈或十圈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师:找个学生先来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1、详尽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 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 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老师介绍最近神州10号的发射,引入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那么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114×5. 老师继续提问: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尝 试列式114×21=。 2、估算 老师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精度,可以先估算一下结果的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 3、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如先算20圈再加1圈,或者将21拆分成7和3相乘等。 三、巩固练 老师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了估算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算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老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种算法:竖式计算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会出现格式错误。但是我们可以逐一分析这些错误并进行改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优化算法 有这么多的算法可以得到精确结果,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现在我们来看看竖式计算应该如何进行。 首先,需要像以前一样对齐数位。然后,我们可以先计算 1×114=114,这实际上是在计算什么?(卫星绕地球1圈所用

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3~P3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请同学们直接说得数,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043061182327283609223406254 133142154352124 师:刚才这组口算题,同学们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这两道题呀,要求大家进行估算。2832这道怎样估算,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约等于900。 师:说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约等于700。 二探索新知 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绕地球1圈就需要114分。关于东方红1号,你了解多少呢? 生:东方红1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生:东方红1号是一个十二面体,上面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 生: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

36教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张玉红-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 (2)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33--34页。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理解运算的意义。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今天的两、三位数乘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学生很容易探究出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提供学生探究、质疑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让学生理解一些卫星知识,实行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1、两、三位数乘法,乘数中间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能灵活使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情景图。 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师:对,这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当时,很多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包括万里之外的外国人,它们离我们那么远?怎能接受到我们这里的电视信号呢?其实卫星在这里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 2、课件出示,教师介绍: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了。直到现在,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仍然在太空中翱翔,日夜不停地为我们服务。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相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情景图,介绍东方红一号,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卫星的重要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