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教案题目:《卫星运行时间》

教案目标:

1.了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习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运用公式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黑板、彩笔等;

教学材料:教案、课件、卫星资料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Step1. 导入新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卫星的基本概念;

2. 询问学生以前听说过卫星吗?卫星有什么作用?

3.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卫星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Step2. 学习计算公式(1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卫星的轨道图,让学生了解卫星的运行原理;

2. 分别讲解卫星的运行周期、运行速度;

3. 讲解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公式:运行时间 = 运行周期/2;

4.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Step3. 练习和巩固(20分钟)

1.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公式;

2.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标注单位;

3. 检查练习的结果,让学生互相检查并讨论。

Step4. 拓展探究(10分钟)

1. 让学生思考:卫星的运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2. 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卫星的理解,可以借助PPT或其他方式;

3. 老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讲解和补充。

Step5. 总结归纳(5分钟)

1. 总结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强调卫星的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3.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卫星的应用,扩大了解卫星的范围。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同时了解了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多角度解释,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卫星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卫星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卫星的应用和意义,加深学生对卫星的认识。

在讲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时,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并标注单位,这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度,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细作风。

在练习和巩固环节,要注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以采用个人练习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查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方法。在检查练习结果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解释和理解,及时指出错误并给予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拓展探究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卫星的应用和意义。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研究报告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卫星在通讯、气象、导航等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卫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加深对卫星的认识,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和应用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 篇 篇一 教学目的: ⑴能结合详细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⑵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⑶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习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要教你们认识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用意】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习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教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答复)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略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习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师:通过同学们估算的答案,我们知道估算就是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因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得出的答案。那么谁估算的答案最接近准确值呢?同学们去试着计算一下吧。(小组讨论)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查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有关知识 (3)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 2、估算 98×34 21×75 3、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百度搜索】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19184118.html,/GB/historic/0424/1312.html 这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情景图和文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教案题目:《卫星运行时间》 教案目标: 1.了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习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运用公式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黑板、彩笔等; 教学材料:教案、课件、卫星资料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Step1. 导入新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卫星的基本概念; 2. 询问学生以前听说过卫星吗?卫星有什么作用? 3.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卫星的运行轨迹和运行方式。Step2. 学习计算公式(1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卫星的轨道图,让学生了解卫星的运行原理; 2. 分别讲解卫星的运行周期、运行速度; 3. 讲解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公式:运行时间 = 运行周期/2; 4.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Step3. 练习和巩固(20分钟) 1.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公式; 2.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标注单位; 3. 检查练习的结果,让学生互相检查并讨论。 Step4. 拓展探究(10分钟) 1. 让学生思考:卫星的运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2. 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卫星的理解,可以借助PPT或其他方式; 3. 老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讲解和补充。 Step5. 总结归纳(5分钟) 1. 总结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强调卫星的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3.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卫星的应用,扩大了解卫星的范围。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同时了解了卫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多角度解释,激发学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严田小学 王光福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 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 通过课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 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直尺 学具准备:练习本、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 做好热身铺垫。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时”、“分”、“秒”这三个基本时间单位的概念, 能根据钟面上的刻度读时、读分,辨认钟面上各指针的位置。 2.了解一天的时间分为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 60秒。 3.掌握钟面上的读数方法,能够通过实际练习,将钟面上所示 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 4.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时分秒的概念及读法。 2.钟面上的读数方法。 3.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内容前,老师先从课前问题提问,帮助学生进入新 授内容。 2. 试探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思 考能力。 3. 小组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建立知识的联系。 4. 呈现法,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提升 学生的浓密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点和技能的目的。

教学准备: 1. 课本《卫星运行时间》 2. 数字钟表 3. 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活动:上课时间、放学时间、晚上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课前问题:现在几点了?(回答后,教师可补充: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时间来衡量?) 2. 问题展开:时间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用两个时间单位来表示,是什么呢?”) 二、呈现内容(10分钟) 1. 首先,教师通过数字钟表向学生介绍时、分、秒这三种时间单位,并简单地让他们模仿读几个时间。 2. 然后,教师播放小视频,音画相符,通过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并了解钟面。在视频结束后,让学生模仿读时间,并逐一指出钟面上三个指针的位置。 3. 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时间”图,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实操读数。 三、实践操作(25分钟) 1.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实物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让学生用钟表把吃饭时间/上学时间等日常时间活动用时、分、秒来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3)情感目标: 1、能在学习小组的鼓励与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一段神州十号登月的视频,说说吧,你都有什么感想? 生: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太强大了,我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自豪,那你们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时候上天的吗? 生:

(二)探究 师:出示图片,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绕着地球转,那你知道它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 师:出示“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根据此信息,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 生2: 生3: (以上为114乘一位数的,再来两个114乘二位数的,其中一个是114乘21,如学生没有出现教师自己出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出了这么多了,那老师也出一个好不好? 生: 师: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钟?(课件出示)好了,这么多算式你都会算吗?生: 师:第一个,快速解答 生: 师:这个呢?114×21= 生:(有的会,有的不会)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两道题目和上面的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几分钟,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估算 师:估估吧,大约需要几分钟 生: 师:想一想你估的这个答案和正确答案比较是大了,小了 生: 师:为什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神州5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114×5 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找学生板演 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 2,列式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

114×21= 3. 估算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复习乘法的意义,为后来讲明算理打下基础。 ,4,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先算20圈:114×20=2280(分) 再算1圈:114×1=114(分) 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分) ③,竖式计算 生3: 1 1 4 × 2 1 ———— 1 1 4 2 2 8 ———— 2 3 9 4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格式会出现错误,针对错误逐一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能力。 ④、优化算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卫星的日、地、月三种周期运行的基本情况, 掌握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初步懂得如何计算卫星运行 的时间。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拓展数学的应 用领域。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比较、分析、判断 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1.理解卫星运行的周期,并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计 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学习运用简单的算术运算方法,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2.2 教学难点 1.确定三种周期的特征并对比分析。 2.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3.1.1 热身 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例如:春夏秋 冬四季、月相变化、花开花落、落叶生长等,并让学生解 释这些现象所蕴含的周期性。

2.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为例,让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卫星的运动周期。 3.1.2 引入 1.介绍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日、地、月,解释每种周期的特征。 2.让学生观察图表,对照各周期的周期数和时间长短进行对比。 3.2 讲解 3.2.1 讲解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 1.解释日、地、月三种运行周期的特征、时间长度和周期数。 2.准确使用“天”、“周”、“月”等时间单位,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式。 3.2.2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1.讲解如何运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给出一些卫星运行时间的算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计算。 3.3 操作 1.分发测验卷,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 2.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肯定。 3.4 总结 1.总结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特征,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2.总结使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3.5 拓展 1.让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卫星的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 卫星运行时间(第33-35页)[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估算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在学生解答时可分几步呈现: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本题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 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几。 3、对接近3万或5万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2014秋)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丰庆路小学许晚秋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节《卫星运行时间》。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用较大数目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对结果先进行估计,以把握精确结果的合理范围或数量级,培养学生善于使用估算的习惯;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这次探索是建立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法与算理的基础上的,实质上就是算法与算理的迁移;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特别要注意的是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在此之前,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三次关于乘法的学习,第一次是二年级上册主要学习表内乘法,第二次是三年级上册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口算整十、整百数、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三次是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乘两位数;本节课主要迁移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和学生自主迁移运算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

卫星运行时间一等奖说课稿篇3篇

1、卫星运行时间一等奖说课稿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竖式计算等,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

小学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认识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诉老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某某x能现在做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x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x20=2200,所以114x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x20=2000,所以114x21大约等于2000。 师:通过同学们估算的答案,我们知道估算就是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因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得出的答案。那么谁估算的答案最接近精确值呢?同学们去试着计算一下吧。(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养成计算前估算的习惯。将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反馈方法,优化算法 师:老师下去走了一圈,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做法,总结出三种算法,呈现出来给大家看看。 先算20圈:114x20=2280(分) 114x21

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 多样性,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课自学 1、导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与卫星有关.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有关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师:同学们想一想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绕10圈呢?21圈呢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的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2、自学任务 (1)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你会列式吗? (2)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3、学生自主学习。

4、指名汇报:预设: 生1: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钟,绕地球21圈的时间,列式为:114×21 生2:估算方法:把114看作110,21看作20,用110×20=2200(分)比2200分多 生3:把114看作120,21看作20,用120×20=2400(分) 点拨:估算时,我们可将两个乘数分别看成两个整百或整十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结果。 过渡: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呢?接下来请大家和小组内的伙伴们一同讨论。 二、交流点拨 1、小组交流任务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14×21=? 要求:(1)自己先独立计算 (2)组长组织组员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指名汇报:预设:方法1:114×20=2280(拆分法,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方法2: 114×21 = 114×7×3(转化法:把21看成“7×3”转化成三位数乘一位数) = 798×3 = 2394 方法三:列表格法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 和方法, 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 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 确计算,选 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 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 114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呢?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 旧知铺垫 (1) 提出问题:请你算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2圈、5圈、10圈,各需要 多少时间? (2) 学生列式计算 (3) 反馈计算结果 说一说:怎么计算114 10 ? 设计意图: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新知做 铺垫. 2, 探索新知 (1) 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 列出算式: 114 21 二分 (3) 学生探索估算结果 (4) 具体计算,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出结果呢? 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114 20 =2280 114 1 =114 2280 114 二2394 方法二: 114 21 =114 7 3 = 798 3 二2394 方法三:(表格法) 方法四: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X 2 1 1 1 4 ……114X1 2 2 8 ……114X 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3、讨论、更正、教师点拔 (1)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家回忆一下,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步算什么?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哪个数位对齐?第二步算什么,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哪个数位对齐?第三步怎样算? (2)讨论,汇报并总结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3 )及时训练:135 X 74= 三、课堂训练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13 32 二138 54 二697 86 =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3圈、4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三、精彩展示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多 学生2:比2500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一难点。 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把旧知迁移应用到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学好每一块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卫星运行时间》教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江丽芬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3 ~34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旨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结果忘记写“0”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从学生学习心理上分析,与他们的情绪、意志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 【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 《卫星运行时间》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课前孩子们已经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本课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抽象出乘法算式,探究算法,理解算理是教材的主要思路。教材一开始,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提供数学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类比推理尝试解答,概括方法步骤,感悟算法的多样性,最后全班交流,体会结果的一致性。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估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表达以及参与学习活动。 2.知识链接 本课是本册三位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有充分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和自主迁移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3.学习困难 本课涉及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步骤过程复杂,在竖式计算时,对于理解数位如何对齐可能存在困难。 4.教学策略 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准则,结合具体情境和探究交流,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形式,逐步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目标 1.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卫星运行时间》的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的教学设计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并且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培养积极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并能在交流中理解竖式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先看看这些图片是什幺 师:(我国成功发射的各类卫星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进行介绍,以及现在我国卫星发展处于世界上的地位) 看了这些介绍你们有什幺感想?自豪吗? 2 出示课件(视频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发射现场)

师:下面我们要观看一段视频,要求:边看边注意收集数据信息。 问:你收集到了哪些数据信息?其实有关卫星的信息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3 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师:那根据东方红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时间,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谁会列式?114×3= 4 引出新课 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东方红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地球21圈是多少时间呢?(课件出示题目) 5 齐读 题目,这个问题会解答吗?谁会列式?114×21= 问:仔细观察,114是几位数,21呢? 以前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今天这道题是什幺样的乘法呢? 师: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各类卫星图片的欣赏介绍和视频东方红卫星发射盛况在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强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及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及反思 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问题发现解决课)

学习过程设计(第二课时评研训练、拓展延伸课)

附件1:问题发现单

一、先学教材 1、自学教材33页 2、我的发现: 3、我的提醒: 4、我的疑问: 二、东方红一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绕21圈需要多少分钟?列式: 估算: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方法四: 2、竖式法应注意什么: 附件二:课后训练单

一、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店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进行估算,并且能利用竖式法正确的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并培养娃娃的思维多样化。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因此我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卫星的知识,培养孩子收集数据的能力。而且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介绍我国的卫星发展历史,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在精确计算之前我让孩子估算,并且让小组讨论估算方法,这样便于一些不会的在小组交流是学会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对于不同的计算方法,只

要孩子们能讲的清楚原因,都加以肯定。最后将重点放在讨论竖式计算方法上,让孩子们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例。 但是这节课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对时间的把控很不到位,利用生本模式上课,在时间调控方面是我的弱点,因此在今后的课堂中对此方面加以改进。 另外生本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教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倾听的耳朵,反应神速的大脑。在孩子讲述将21分解成20加1,在用114分别和20以及1想乘是,我就应该抓住时机引入竖式的格式和算理,这样更能让学生明白,可是由于自己功底的原因,没有抓住时机,所以在今后的时间内,我将加强自身的学习,多想同事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品 小学健康教育《卫生与保健》单册教案资源包(第一册) 发表日期:___09-08 来源:

四年级上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三、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第30~32页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和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宜的方法实行估算。 3.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质疑的好习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师出示课件表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表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能够计算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究新知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用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 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114×5=570(分) 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展示结果 (1)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3)估算结果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学生能够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能够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1:比2000分多,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师:你还能够用哪些方法实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实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方法1: 114×20=2280(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方法2: 114×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