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

设计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

设计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

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基于色彩空间的概念。色彩空间是根据色彩的属性(如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进行划分的一个多维空间。而色环则是将整个色彩空间表示为一个环形的连续色彩序列。

在色彩空间中,常见的色彩属性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色调表示色彩的位置,从红色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直到回到红色。饱和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从无色彩到最鲜艳的色彩逐渐增加。亮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从最暗到最亮逐渐增加。

色环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空间选择:色环的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常见的色彩空间包括RGB色彩空间和HSV色彩空间。RGB色彩空间用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基色来表示色彩,HSV色彩空间则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来表示。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需求。

2. 色调连续性:色环的目标是将整个色彩空间表示为一个连续的色彩序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中需要保证色彩的色调在色环中连续变化。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或者其他插值方法来实现。

3. 饱和度和亮度的调节:色环中的饱和度和亮度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一般

来说,从饱和度和亮度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变化应该是渐进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饱和度和亮度之间的明暗关系,以确保整个色环的视觉效果和谐。

4. 边界颜色处理:色环的边界处可能会出现突变的颜色,这会破坏整体的连续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色环的边界处添加一定的过渡区域,使颜色逐渐变化,从而消除突变。

5. 校准和优化: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对色环进行校准和优化。校准可以包括调整色彩的具体数值,使其更符合期望的效果。优化则是对整个色环进行审美和视觉效果的改进,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基于色彩空间的划分和连续性表示。通过合理地选择色彩空间、调节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并进行边界处理、校准和优化,可以设计出连续且具有美感的色环。色环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图形设计、数字艺术等领域,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色彩构成

(1)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体验到由于色彩的不同而造成的空间远近感的不同。看起比实际距离更近的色叫前进色,反之叫后退色。从色相的角度来考虑色彩的远近感,一般认为黄、红暖色是前进色,蓝色是后退色。从明度的角度上讲,明亮的色看起来比浓暗的色要显得近一些。 距离感与明度、纯度 明度高 -> 前进感 明度低 -> 后退感 纯度高 -> 前进感 纯度低 -> 后退感 (2)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性 在同等色彩面积的条件下,看起来比实际面积更大的色叫膨胀色,反之叫收缩色,一般前进色是膨胀色、后退色是收缩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是视觉进深的概念,而色彩的膨胀与收缩与视觉感性面积有关。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规律: 其一:同面积的暖色比冷色看起来面积大;其二:明亮的色比灰暗的色看起来显得面积大;其三:在色彩的相对明度问题上,“底”色的明度越大,“图”色的面积越小。在黑暗的背景上,高明度色彩的面积看起来往往比实际面积要大,所以在黑暗背景上作明度不同、面积相等的色彩处理时,如果要取得同等大小的视觉效果,必须缩小大明度色彩的面积。 冷暖色的前进与后退感,除冷暖色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的色彩对比中获得:有前进扩张感:暖色、高彩色、亮色、强对比、集中、中心;后退收缩感:冷色、低彩色、暗色、弱对比、分散、边角。 (3)色彩的轻重感 一般来说,明度大的色彩感觉较轻,暗色感觉较重。这种轻重的判断主要是受到色彩明度的影响。过去有种说法认为暖色类的色感觉重,冷色类的色感觉轻,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色相对色彩的轻重感觉并没有直接关系,而纯度感略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4)色彩的视觉认知性 从远处看室外的标志或广告,由于着色的原因,有些作品清晰可见,而有些则不易看清。决定视觉认知优良与否的诸条件中,视觉主体与背景的明度差是最重要的问题。背景为黑色时,明度最亮的白色视觉认知性最高;背景为白色时,明度为最暗的黑色视觉认知性最高。彩色也是同样,视觉主题与背景的明度决定视觉认知性的高低。在背景为黑色的情况下色彩视觉认识性依次降低的为:黄、黄绿、橙、红、蓝绿、蓝、紫;当背景为白色的情况下色彩视觉认知性正好相反。 2、色彩的形象 色彩是以非语言的形式,将本来为非可视的感情、形象,用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视觉形象来表现。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所以能与危险、火灾相联系,红色还是热烈、热情的象征,所以常常被用于与此相关的设计当中,色彩的这种情感、形象在信息社会中是很重要的。在色彩形象的世界里,多色配色比单色配色在形象信息上更加复杂、丰富。 (1)单色的形象 这是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及青春、高贵等象征的基本想象。 (2)三色配色的形象 与单色相比能领悟出更加微妙丰富的形象变化。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色彩的面积比、对比、重点色等色彩技巧,则能形成更加丰满、完整的形象。 (3)形象的配色构成 通过色彩的组合、造型、构图等艺术处理,可以创造出丰富、具体的想象。 3、色彩与错视

色构

色彩构成 一.概述 色彩作为视觉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美妙的自然色彩,刺激和感染着人的视觉和情感,陶冶着人的情操,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空间。 我们认识色彩基本上有以下途径: 1、日常生活的接触(各类色彩环境、场所、物品、人物、自然景色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对色彩的科学研究,色彩设计的研究,色彩体系理论研究及色彩资料的收集、研制和创新。 3、艺术门类对色彩的艺术性表现。如造型艺术、电影戏剧艺术等,对色彩进行艺术形式美的、融入艺术家个人情感和艺术造诣的个性化表现。 定义:在色彩方面,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这种对色彩的创造过程,称为色彩构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二.关于色彩 1、色彩的产生 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各有差异的。 在可见的光谱中,红色光的波长最长,它的穿透性也最强。 2、色彩的感觉 色彩本身并不与感觉有直接关系,只有色感才与感觉有直接关系。同一色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 构思色彩时,要让色彩表现出作品的特质。 3、色彩的感知度 错觉:物体是客观存在的,但视觉现象并非完全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东西在起作用。当知觉与过去的经验发生矛盾时,或者思维推理出现错误时就会引起幻觉。色彩的错觉与幻觉会出现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变化。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的基础概念 一、色彩构成三原理 1)色彩的印象方面 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色结构方面 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色彩构成的原则 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 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略高一些。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 在黑暗中色彩消失。我们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这些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牛顿的光谱 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围(可见光),是78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太阳光属于可见光,牛顿第一次实验时,利用菱镜分散太阳光,形成光谱。 2)单色光和复合光 这种分散的光谱,即使再一次透过菱镜也不会再扩散,称为单色光。我们日常所见的光,大部分都是单色光聚合而成的光,称为复合光。复合光中所包含的各种单色光的比例不同,就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三、色彩的的产生 1)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 2)透射光。

设计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

设计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 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基于色彩空间的概念。色彩空间是根据色彩的属性(如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进行划分的一个多维空间。而色环则是将整个色彩空间表示为一个环形的连续色彩序列。 在色彩空间中,常见的色彩属性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色调表示色彩的位置,从红色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直到回到红色。饱和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从无色彩到最鲜艳的色彩逐渐增加。亮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从最暗到最亮逐渐增加。 色环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空间选择:色环的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常见的色彩空间包括RGB色彩空间和HSV色彩空间。RGB色彩空间用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基色来表示色彩,HSV色彩空间则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来表示。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需求。 2. 色调连续性:色环的目标是将整个色彩空间表示为一个连续的色彩序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中需要保证色彩的色调在色环中连续变化。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或者其他插值方法来实现。 3. 饱和度和亮度的调节:色环中的饱和度和亮度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一般

来说,从饱和度和亮度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变化应该是渐进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饱和度和亮度之间的明暗关系,以确保整个色环的视觉效果和谐。 4. 边界颜色处理:色环的边界处可能会出现突变的颜色,这会破坏整体的连续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色环的边界处添加一定的过渡区域,使颜色逐渐变化,从而消除突变。 5. 校准和优化: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对色环进行校准和优化。校准可以包括调整色彩的具体数值,使其更符合期望的效果。优化则是对整个色环进行审美和视觉效果的改进,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色彩构成色环的原理基于色彩空间的划分和连续性表示。通过合理地选择色彩空间、调节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并进行边界处理、校准和优化,可以设计出连续且具有美感的色环。色环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图形设计、数字艺术等领域,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色彩构成教案(全)

色彩构成教案(全) 第一讲色彩原理及色彩三要素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新课导入(提问) ●新课内容 ●小结 ●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如下: (一)、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二)、新课导入(提问): 色彩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种物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 (三)、新课内容: 色彩原理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什么是光呢?从广义上讲,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物体),它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我们肉眼都可以分辨。只有波长在 380纳米至 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如: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 实际上,阳光的七色是由红、绿、紫三色不同的光波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我们把这红、绿、紫三色光称为三原色光(目前彩色电视所采用的是红、绿、蓝,实际上混合不出所有自然界之色,只是方便而已,但光学一直采用红、绿、蓝为三原色,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色图"来表示),国际照明学会规定分别用x、y、z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百分比。由于是百分比,三者相加必须等于1,故色调在色图中只需用x、y两值即可。将光谱色中各段波长所引起的色调感觉在x、y平面上做成图标时,即得色图(见图2)。因白色感觉可用等量的红、绿、紫(蓝紫)三色混合而得,故图中愈接近中心的部分,表示愈接近于白色,也就是饱和度愈低;而在边缘曲线部分,则饱和度愈高。因此,图中一定位置相当于物体色的一定色调和一定的饱和度。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和图列演示。 色立体色立体是借助与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色相色相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纯度纯度示指色彩的纯洁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色彩原理-色相比照 因色相的差异色彩比照关系被称为色相比照. 色相比照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比照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比照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比照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比照规律和视觉效果. 1、同一色相比照

色彩构成

一的概念 在商业摄影中很大一部分,应当说绝大部分是用彩色图片来描述商品的,如食品的描述能增加人的食欲感,化妆品的描述能勾起人们的向往,因此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要懂得和掌握色彩的运用,才能把创意在画面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要做到善于在不同光源的情况下观色,研究光对色彩的影响,通过细微的观察,发现微妙意想不到的色彩。二是要做到善于配色通过色彩有效的组织和搭配拍摄出多样性的彩色画面。 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色彩的相互作用”“色彩的建构”,是色彩设计的基础,是研究色彩的产生及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色彩组合规律、创建方式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式,也是从色彩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和开拓出新的美的对象,使我们对色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这种对色彩的创造过程及结果,称为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的原则是:将创造色彩关系的各种因素,以纯粹的形式加以分析和研究,相当美学上纯粹性原理。它是在探索规律的进程中采用的一种手段,不等于创造的结果。色彩构成的目的是培养对于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二色彩原理 1、色彩 色彩是一种视感现象,并不是物质的客观成份或特性。色彩是视觉的一个方面。它是一种心理反应,由眼睛的物理反应和大脑对高出某种亮度标准的光的波长特性所做出的自动译释反应组成(在亮度标准较低的情况下,虽然眼睛能辨别出亮度的不同,但是却不能分辨出色彩)。比色法通过比较和对比(蒙塞尔、奥斯特瓦尔德系统)描绘了色彩的某些特性,并且测量了某些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比色参照系统),但是作为“色彩:可以辨别的独特特性完全以数量来表示则是不可能的。 讨论色彩的衡量标准是白光,因为白光在同样的刺激比例——即引起同样程度的视觉反应——的情况下由所有可见波长构成。当用棱镜或衍射光栅把白光的波长分开时,(图82)白光会显示出基本颜色的可见顺序:红、橙、黄、绿、青、蓝和紫。当这些颜色以它们的各自波长或者各种波长的混合形式出现时,眼睛就能看到这些颜色,它还可以看见不是以色散白光再现的颜色——尤其是像紫红和品红这样的红蓝混合色。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实践与体会—美丽的色彩 摘要: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本篇论文将简述课堂所学知识,对课程内容反思总结,同时分析自己所画的作品,加深对色彩绘画的理解。 关键词:色彩构成立体美术馆 一.色彩原理 (一)色彩形成 1.光源分析 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叫做色散。色散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常可以看到,默雨过天晴,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起着三棱镜的作用,使阳光色散,形成美丽的彩虹,由三棱镜分解出来的色光,如果用光度计测定,就可得出各色光的波长。因此,色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 2.色彩的产生 色彩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本身的材质关系,决定了其对光线中的某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感觉。 a、色彩的适应 b、色彩的恒常性 c、色的同化 d、色彩的易见度 e、色彩的错觉 (二)色彩的混合 1.原色、间色和复色 a、原色: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色光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色料三原色:红(品红或玫瑰

红)、黄(柠檬黄)、蓝(湖蓝)。b、间色: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橙色处于黄与红之间,系黄与红的等量混合。绿色处于黄与蓝之间,系黄与蓝的等量混合。紫色处于蓝与红之间,系蓝与红的等量混合。c、复色: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如:橙与绿混合成橙绿,呈黄灰色;橙一与紫混合成橙紫,呈红灰色;绿与紫混合成绿紫,即蓝灰色。凡是复色都含有三原色的成分,都呈灰性色。三原色的等量混合即呈中性灰色。三原色的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就能产生出千変万化的色彩来。 2.色彩的混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的混合。a、加色混合法: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的混合,即将不同的色光混合到一起,产生新的色光。其特点是将相混合的色光的明度相加,混合的色光的成份越多,所得到的新色光的明度越高,将等量的原色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灰色;将所有的色光加到一起(三原色色光都为最大值),就可以得到白色。b、减色混合法:减色混合也称为颜料混合,即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其特点是当混合的颜色越多,或者混合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颜色就越灰暗,将所有的颜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产生黑色。 c、旋转混合:在圆形的转盘上绘制色块,并使其高速旋转,就会产生色彩混合现象,我们称之为旋转混合。 d、空间混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的色彩混合称为空间混合。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过人们先看到的颜色的视觉残留,加载到后看到的颜色上所产生的视觉混合,这两种混合方式不会使色彩的明度变亮或者变暗,而是取参与混合的颜色的明度的中间值,所以也被称为中间混合。 (三)色彩的属性 1.无彩色学 无彩色学是指白色、黑色或由这2种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它们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谓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百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基础!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色彩构成基础 n of Colour 目录 第1章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6 第1.1节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6 1.1.1色彩构成的定义6 1.1.2色彩的物理性质6 1.1. 2.1光与色6 1.1. 2.2物体色、环境色、光源色与固有色第1.2节色的特性与分类7 1.2.1色的分类8 1.2.1.1无彩色系:8 1.2.1.2有彩色系:8 1.2.2色彩的基本特征8 1.2.2.1色相(Hue)8 1.2.2.2纯度(彩度、饱和度)(Chroma)1.2.2.3明度(Value)8 第1.3节色的混合9

1.3.1原色理论9 1.3.2混色理论10 1.3. 2.1加色法混合10 1.3. 2.2减色法混合10 1.3. 2.3色彩中性混合的规律:11 第2章色立体与视觉的生理理论12 第2.1节色立体12 第2.2节色彩的生理理论12 2.2.1色彩的视觉适应12 2.2.1.1距离适应12 2.2.1.2明暗适应12 2.2.1.3颜色适应12 2.2.1.4色的恒常性13 2.2.2错觉与幻觉13 2.2.2.1形的错觉与幻觉13 2.2.2.2色的错觉与幻觉13 第3章以色相变化(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第3.1节三原色对比15 第3.2节邻近色相对比15 第3.3节类似色相对比15

第3.4节中差色相对比15 第3.5节对比色相对比16 第3.6节互补色相对比16 第3.7节作业:16 7 8 15 第4章以明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18 第4.1节明度18 4.1.1高长调——积极、明快、强烈、醒目19 4.1.2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意味女性19 4.1.3中长调——明快、有利、阳刚之美象征男性19 4.1.4中高短调——丰富、含蓄具有层次感19 4.1.5中低短调——模糊、厚重具有神秘感19 4.1.6中短调——沉着、含糊、暧昧19 4.1.7低长调——激烈、明快、威严和沉重感19 4.1.8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19 第4.2节作业:19 第5章以纯度对比为主的色构知识20 第5.1节同一纯度构成20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第一章关于光 一、概念 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叫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称之为色彩构成。 二、光与色 夜晚,形色难辩,白天,色彩斑斓、青山、绿水、蓝天形色入目借助于光,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 1、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 从380nm(毫微米)到780 nm的区域为可见光谱,紫端380 nm以外呈紫外线,x线等,红端780nm以外是红外线,电胶等,不可见光谱。人眼最佳的视觉范围是光波的长度在400nm—700nm之间 红:700nm——630nm 橙:630nm——590nm 黄:590nm——560nm 绿:560nm——490nm 蓝:490nm——450nm 紫:450nm——400nm 2、平行反射 又称镜面反射,就是将投照来的光线原样、规则、平行地反射出击。 如果物体表特别光滑,那么该物体就显示的几乎全部是光源色。 平行反射 3、扩散反射 当投照光被物体部分地选择吸收,并不规则地反射出击,即为扩散反射。 扩散反射 9、光的干涉

白色光未被分解时,是在复色光(全色光)的状态下活动的,因此任何物体对于投照的全色光都是充分地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三、光源色与物体色的关系 白色光 1、不透明的物质 复色光有色光按照人不同的物质 2、半透明的物质反射 光源色单色光量 3、透明物质透射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 一、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对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 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构成的关键。 二、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果说明度是色彩的骨骼,色相就是华美的肌肤。是色彩的灵魂。 三、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取决于一种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 第三章色彩与生理 光、物体、物体的反射、透射是生成色彩的客观条件,而人类感受色彩还必须得具备一双健康的视觉感受器——眼睛 一、视觉的生理特性 1、视觉的适应 明适用应 我们把从暗到明的这个视觉适应过程叫明适用应。 暗适应 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叫暗适应,这个过大约需要5——10分钟的时间。 色适应 当我们从普通灯光(带黄橙味光)的房间到点的光灯(带蓝白叶味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过不多久你适应了,觉得没什么区别,这种适应过程称之为色适应。 2、视觉的惰性(色感觉恒常) 当我们看物象时,常常进行看心理的调节,就不会被进入眼内的光的物理性质所欺骗,而能认识物质的真实特性,视觉的这种自然地或无意识地对物象的色知觉始终想得持原样不变,和“固有”的现象。即视觉惰性,也叫色感觉恒常。 大小恒常

中专学业水平考试 美术基础知识 色彩,色彩构成知识点

色彩,色彩构成知识点 色彩概论: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是人感知首先作出反映的“第一印象”。 色彩及色彩构成: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任何造型艺术都离不开色彩,研究色彩问题又不能脱离形态、空间。所以,设计中色彩与造型不能分割。 色彩构成含义: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叫色彩构成。 构成目的:为了色彩的广泛应用,应用色彩的关键在于色彩搭配,使色彩搭配达到最佳的状态,包括色彩之间的调和、对比、整体感等等。 色彩的本质与体系 光的特性:物理学的研究表明, 光是特定波段电磁辐射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一种能在人的视觉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其中只有380~ 780nm波长的电磁辐射能为我们的视觉所感知, 即通常所说的光或可见光。 光谱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牛顿1666年,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光的传播与色彩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直射、反射、透射、散射和折射等现象。不同传播现象会对人们的色彩感受产生不同影响。 直射现象:是指光线直接传入人的眼晴,也可以说是人的眼晴直接注视光源, 这时人眼所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反射现象。反射出的光线被人眼所接受, 因而人眼看到物体表面有色彩, 即通常所说的物体色。 光源色:人们看到的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 经常会受到光源色色彩倾向的影响。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物体色: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经过物体的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 反映到人的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固有色:通常, 人们习惯于把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为固有色。色光三原色:1802年,英国生理学家托马斯·杨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 提出了新的三原色理论,色光三原色由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组成。颜料三原色:三原色是大红(品红)、杵檬黄、湖蓝。 颜料三原色中,两种原色相混得到的是间色(二次色)。如: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三种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时,所得的色是复色(三次色),即:红色+黄色+蓝色=黑灰色(暗浊色)。复色也包括各种彩色之间的多次混合,属于第三次色,纯度较低,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灰色成分。从严格意义上讲,复色也包括原色与黑、白、灰色相混所得到的各种灰色。

色彩构成学习方法

色彩构成学习方法 篇一:《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教案 涞源职教中心武光远 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理论(自学) 【知识要点】 1. 色彩产生的原理 2. 色彩的表示方式 ★孟塞尔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科学地理解色彩产生的原理。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辨别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绘画创作和设计中熟练地利用色立体上的颜色标号进行设计。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绘画创作和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重点、难点】 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单元色彩的分类与特征 【知识要点】 1.色彩的分类 2.色彩的基本属性 3.色彩的混合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对色彩的分类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2.从新的层次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 3.理解色彩混合的几种类型并能熟练运用。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绘画创作和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重点、难点】 该节的重点与难 点是对几种类型的色 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 运用。 具体内容: 千变万化的色彩 带来了形色各异的世

间万象。各种不同的色 彩之间充满了细微的 差别,但正是这些差别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 富。在本章中讲述了有关色彩分类的方法及知识,并对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色彩美,学会色彩搭配的理论,并在实际需要中加以合理的利用,美化生活。 第一节色相环 第二节同种色 第三节类似色 第四节对比色 第五节补 色 1、色相环 当牛顿把太阳光 分解以后的光带尾相接,将红、 橙、黄、绿、蓝、紫六色依次 排列成环状,即为六色色相环, 也称牛顿色环。以后发展成12 色色相环和24色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距离小的色,对比较弱;角度越大,对比越强。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颜色,传递着人们的情感和个性,而不同的色彩又影响我们的行为、感觉、爱好,或者使我们融入一个特定的环境。那么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有哪些原理与技巧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室内色调的分类 单色调:以一个色相作为整个室内色彩的主调,称为单色调。单色调可以取得宁静、安祥的效果,井具有良好的空间感以及为室内的陈设提供良好的背景。在单色调中应特别注意通过明度及彩度的变化,加强对比,井用不同的质地、图案及家具形状,来丰富整个室内。单色调中也可适当加入黑口五彩色作为必要的调剂。 相似色调:相似色调是最容易运用的一种色彩方案,也是目前最大众化和探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色调,这种方案只用二三种在色环上互相接近的颜色,如黄,橙、橙红,蓝,蓝紫、紫等,所以十分和谐。相似色同样也很宁静、清新,这些颜色也由于它们在明度和彩度上的变化而显得丰富。一般说来,需要结合无彩体系,才能加强其明度和彩度的表现力。 互补色调:互补色调或称对比色调,是运用色环上的相对位置的色彩,如青与橙、红与绿、黄与紫,其中一个为原色,另一个为二次色。过强的对比有使人震动的效果,可以用明度的变化而加以 “软化',同时强烈的色彩也可以减低其彩度,使其变灰而获得平静的效果。 分离互补色调:采用对比色中一色的相邻两色,可以组成三个颜色的对比色调,获得有趣的组合。互补色(对比色),双方都有强烈表现自己的倾向,用得不当,可能会削弱其表现力,而采用分离互补,如红与黄绿和蓝绿,就能加强红色的表现力,也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双重互补色调:双重互补色调有两组对比色同时运用,采用四个颜色,

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进行组合尝试,使其达到多样化的效果。 三色对比色调:就是三个主色调,也不一定是三原色对比,还可以是色相对比、纯度对比、邻近色对比等有彩色的对比。 无彩色调:由黑、灰、口色组成的无彩系,是一种十分高级和高度吸引人的色调。采用黑、灰、白无彩系色调,有利于突出周围环境的表现力。在室内设计中,粉口色、米色、灰白色以及每种高明度色相,均可认为是无彩色,完全由无彩色建立的色彩系统,非常平静。 Partly 客厅: 客厅的颜色搭配必须要考虑客厅的朝向和家具配置,客厅朝向主要是以客厅窗户的面向而定。 客厅的颜色搭配主要取决于客厅窗户的朝向,如南向的客厅应以白色作为主色调,而西向客厅应以绿色作为主色调。这是因为,南方五行属火,按五行生克理论,火克金为财,要保证南向客厅的财气,选用的油漆、墙纸及沙发均宜以白色为首选,因为白色是“金” 的代表色,属迎财之色。西方五行属金,金克木为财,即是说木乃金之财,而绿色是“木”的'代表色,并且向西的客厅下午西照的阳光甚为强烈,不但酷热而且刺眼,所以用较清淡而又可护目养眼的绿色,方为适宜。 客厅的家具配置主要包括:沙发、茶几、组合柜和客厅饰物等。客厅方位朝向的不同,对客厅家具的色彩搭配要求也不一样,如西向客厅,就应以绿色作为主色调来选配沙发、茶几及组合柜的颜色,再决定家具的款式、规格的配置。 Part2> 卧室: 卧室是休息、放松的空间,怎么样来提高睡眠是卧室色彩搭配的关键。卧室顶部多用口色,白色和光滑的墙而可使光的反射率达到 60%,更加明亮。墙壁可用明亮并且宁静的色彩,黄、黄灰色等浅色能够增加房间的开阔感。室内地而一般采用深色,地面的色彩不要和家具的色彩太接近。否则影响家庭的立体感和明快的线条感。 如果选择壁纸来装饰的话,炎热的夏天宜用冷色调、浅褐、浅紫罗兰、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900112 课型:职业素质课 学时:总共64学时。其中讲授12学时,实验(实训)52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实训场地:画室、实训基地 二、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 色彩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入感性的色彩设计实际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直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境界,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并能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三、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色彩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设计色彩视觉语言表达的一种基础训练,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色彩规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和设计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的物理特性、生理特性、色彩的混合、色彩的要素与色彩主体,以及色彩的对比调和规律有较系统的了解认识,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色彩构成规律培养色彩的审美自觉性,并能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设计之中。 主要内容:

(一)讲授部分 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理论 1、色彩产生的原理 2、色彩的表示方式 第二单元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1、色彩的分类 2、色彩的基本属性 3、色彩的混合 第三单元色彩与心理 1、色彩的视知觉现象 2、色彩的情感与思维 第四单元色彩的构成 1、色彩的对比构成 2、色彩的调和构成 3、色彩的调性构成 4、色彩的采集重构 第五单元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功能 1、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2、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3、产品造型设计的色彩功能 4、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5、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二)实验(实训) 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见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四、建议教材(或自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 材:《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五、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分为讲授部分考核和实践环节考核,两者成绩之和为本课程最终成绩。

色彩构成基础理论

色彩构成基础理论 色彩原理 一、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光 源 色 复色光 白色光(全色光) 投射在物体上 不透明物体 反射 有色光半透明物体 单色光透明物体透射 色彩组成 基本色 一个色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而对于艺术设计师充分理解的色环和色论的重要方面,也许不会被我们中的网页设计者们能够充分欣赏。缺少多这方面的了解,你将会把事情搞乱。 三原色

从定义上讲,三原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色的基色。为了确定三原色,你必须首先确切明确哪一种颜色是你正在使用的中间色。在上小学时,你可能就知道了三原色:红、黄、蓝,并且你现在用于展示的,仍然是红、黄、蓝三原色。但是如果你有喷墨打印机的话,花点时间把它的盖子打开,看看它的墨盒。你能看到红、黄、蓝吗?不能!你可能看到的是四种墨色:蓝绿(青)色、红紫(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你的电脑用的是正色,而你的打印机用的是负色。显示器发出的是彩色光,而纸上的墨则吸收灯光发出的颜色。更进一步的解释就超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范围。除了发射与吸收光的不同之外,本文涉及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正色和负色模式,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们仅探讨着正色模式的三原色:红、绿、蓝。 近似色 近似色可以是我们给出的颜色之外的任何一种颜色。如果从橙色开始,并且你想要它的两种近似色,你应该选择红和黄。用近似色的颜色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洽与融合,与自然界中能看到的色彩接近起来。 补充色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相对色一样,补充色是色环中的直接位置相对的颜色。当你想使色彩强烈突出的话,选择对比色比较好。假如你正在组合一幅柠檬图片,用蓝色背景将使柠檬更加突出。 分离补色 分离补色由两到三种颜色组成。你选择一种颜色,就会发现它的补色在色环的另一面。你可以使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1) 简介:1、间色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2、复色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 1、间色 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 2、复色 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3、同种色 颜色产生不同明度变化,称同种色。如将翠绿色加白或加黑出现的许多深浅不同的绿色,这深浅不同的绿色为同种色。 4、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5、类似色 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 6、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7、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8、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余色。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中性的灰黑色,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如黄与紫、青与橙、红和绿均为互补色。一种特定的色彩总是只有一种补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补色与对比色的区别,一种特定的色彩总是只有一种补色。对比色是一个范围色。 一、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具有三种基本要素:明度、色相、纯度。 1、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以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来说。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