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兴趣引领课堂

用兴趣引领课堂

用兴趣引领课堂

兴趣及兴趣培养概述

兴趣及兴趣培养概述 柏峪中心小学崔胜超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 [关键词]:兴趣心理倾向兴趣培养暗示教学法 兴趣的形成经历一个从认知、发展、形成的过程,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但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 一、认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自然的转化为学习动机。 兴趣是指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一个人对某种事发生兴趣,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新知识、探索新事物因果关系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一种认知兴趣,是在求知需要基础上,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学习的欢乐而形成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又是促进今后学习的重要动力。 二、兴趣的发展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

学生课堂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

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Word版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和平中学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的几点做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和平中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到我校指导和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我们虽然一直坚持教研教改,但效果一直不好。教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抵触,厌学、辍学现象仍很严重。为了改变现状,更好的改善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体局的领导适时的在我县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进而改变我县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推进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今天我把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行做一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学案一体化”实施达成共识。 1、培训------让我们喜出望外。 2010年4月,我校聘请杜局长为全体教师解读了关于“教学案一体化”实施的整个流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会后,校领导带领广大教师又重新学习关于“教学案一体化”指导意见,每位老师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解读分析其中的关键词,深刻领会其中的主旨。经过学习,教师们发现“教学案一体化”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它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质量”上。 2、引领-----让我们茅塞顿开。 自去年年底至今,教体局和教研室的领导及专家多次来我校指导“教学案一体化”工作,他们通过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实验课堂教学的深入听课,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我校在“教学案一体化”实施上的不足,对我校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努力方向。 经过他们的亲自指导,我们的教师真切的感到“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确实能让每一个孩子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起点------------处理加工教材的过程中就做到“目中有人”,不仅关注自己如何教,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有了可能,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了可能。 教研室的教研员,为了让我校的教师进步更快,连续一周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从初备问题、集体讨论、学案形成、学案抽批、个性化教案的形成等一系列环节,全程跟踪,我们的老师很快就做到了“形似”,每位老师都觉得“教学案一体化”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兴趣引领,让学生享受幸福的音乐课堂

兴趣引领,让学生享受幸福的音乐课堂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兴趣引领,让学 生享受幸福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 兴趣、音乐课堂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能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艺术自身的魅力会使 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示人以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学 科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学习音乐能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集体人文精神,能发挥起培育崇高的思想道德,陶冶高尚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参与 到音乐的学习过程中。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以情激趣。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根据教学的内容,所设计的学习背景和景象, 或为学习活动所创设的环境与氛围,对学生具有情绪的感染性,情感的催化性,最终达到兴 趣的激发性。我常常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来创设情境,通过图片欣赏、历史事件、自然风光、 故事引入等作为导入主题的情景,或者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线索。并恰当利用多媒体、网络 手段达到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人入胜,激发兴趣。例如,在音乐 欣赏课《梁祝》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故事法创设情境。这个民间故事学生并不十分了解, 通过我声情并茂讲述后,学生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他们听完故事后,都为梁山伯与祝英 台的爱情所惋惜,同时他们更痛恨旧社会的封建礼教,愤慨了好久。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 很积极的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乐于和老师互动。学生真正的 能感受到音乐作品带给他们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获得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认识。 能够获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和创设的情境分不开的,学生只有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才能真 正的参与课堂,教者才能有效的实施美育。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创造者,注重体验性和实践性,激发音乐兴趣。 音乐课程性质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而实践性又是亲身体验尝试和创造性的相 辅相成。实践性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对音乐学科的兴趣。 所以,在音乐课堂内外,都应给予学生亲身实践和创造的机会。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比如,七年级歌唱课《青春舞曲》的教学中,在学唱歌曲后,我设计一个创编歌 词的环节。以“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为主题,小组合作共同创编歌词,然后展示。在每组展 示的过程中,所有的同学积极性都很高涨,积极踊跃。在表演的过程中脸上都洋溢了喜悦、 自信和进取。在所有小组都展示完,师生共同评选出“最具创新奖”“优秀表演奖”和“最佳合作奖”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快乐与成功,学生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激发起来, 便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不如视觉那么直观,但却比视觉拥有更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不同的物品被震动都会发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高。学生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所以我在 音乐活动课中就设计了“生活中的do ri mi”的活动。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尝试用相同的 玻璃杯盛装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打去找音阶,并演奏简单的小曲子,学生感到很新奇, 都要回家亲自动手尝试。又比如,我在音乐课中,常常利用打击乐为歌曲或者是创编的歌曲 做伴奏。而所用的打击乐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比如把一对啤酒瓶盖用一根橡皮筋穿过 去系在一起做成响铃;易拉罐装入沙子做成沙锤;用铁尺相互敲打做成三角铁......很多时候,我都被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折服,兴趣的力量真是无可限量啊!因此,我的课堂不是一 潭死水,而是生机勃勃,所以,我更注重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创造,来培养音乐兴趣。 三、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个性都很强,而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自生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有兴趣想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也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害死猫”,经常有人这么说。这句话从反面说明了好奇心的作用之大。由于好奇,所以感兴趣,所以有了了解或学习的动力。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用许多方式不断地激发、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例如,语文课上,老师经常用打谜语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名人、名著等,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霍懋征老师在叫她的学生学习“聪明”这个词时是这么教的,她说:用两个眼睛去看,用两只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头去思考,不仅要天天这样做,还要月月这样做。说完好让学生去猜。他就是用类似于这种方法来上语文课的,也是用这种方法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向学生提出他们用现有知识无法解答但又不是一点都不理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质数时,老师可以这么问:小明买了6苹果,他可以把苹果以怎样的方式放在箱子里带回家,如果买7个苹果,又该怎样带回家,为什么呢?老师还要强调一点,不能吃掉苹果。让学生先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并对自己的困惑进行思考,然后再讲授正式内容,比一开始就单纯的叫质数有效得多。惊讶、挑战学生现有的知识、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以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二、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 除了使用有趣的材料外,材料的呈现方式的不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不同的智能倾向,如果只用单一的呈现方式则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类学生而不是所有的学生,就可能导致上课时一部分学生学得很好,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却对所学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录像、电影、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做讲演、进行演示等方式,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空间

物理课堂中“学”与“思”的平衡 摘要: 教学现状分析: 跟随现代生活的节奏,“提高效率”演变为现在课堂的一种发展趋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般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动脑空间的压缩。教师会发现学生的短期接受效果还可以,但深度与灵活性受到约束,知识点的掌握仅局限于表层的部分,即使针对应试的要求,难点的突破显得更加不易,学生往往做了错,反复地错。教师常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了。但深度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存在问题的,它违反了人认知的规律,片面地强调了“学”,而淡化了更重要的“思”。认识不是靠强记形成的,因此在必要的“学”的基础之上,课堂必须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动手空间与动脑空间,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理论依据 实验验证 具体措施设想: 一、科学设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需要科学设置,精心设计,有思考的价值,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要找到学生发展的最近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问题太难学生思维达不到,出现问而无答,效果差,而问题太容易,无挑战性,学生易产生疲劳,同时思维达不到训练。也就是说,问题提出后,不是让学生脱口而出,而是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去思考、去揣摩。有价值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充分的思考与讨论。 二、合理运用延时评价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给学生留足用于充分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课堂上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思考,在适当的时间回答提问,合理延迟评价,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合理延迟评价,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就问开展讨论,这时教师再评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迸发。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造的热情。但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效性受到质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学生依赖别人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这是组织合作学习中要关注的问题,要弄清什么条件下合作才是有效的,怎样保证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切实开展实验活动 实验是物理的根本,切实有效地开展实验活动,不仅能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不能流于形式,实验的安排与操作,要符合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规律。对实验的过程应注重引导与评价,淡化实验结果的强行记忆,减少对实验步骤的规律性总结,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动脑与动手的结合载体。长期的实践会发现,遇到新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掌握该项知识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为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两方面来衡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观念。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

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设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提问要难易适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较难的问题请优生回答;较容易的题目,则要请希望生回答。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在特定情况下,教师可以实施“高高举起你的左手”的策略,即和希望生约定:“回答问题时,要是不能回答就举右手,能回答就高高举起你的左手!”这样难易有别、因人而异的提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精心设计,趣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始兴奋点。因此,课堂上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甚至关乎课堂教学最终的成败。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就会为这堂课获得

抓住打造高效课堂的六要素

抓住打造高效课堂的六要素 小溪塔三中黄丽萍。 为了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实现课堂高效,小溪塔三中抓住打造高效课堂的六要素,即观念、思维一维度、标准---备、听、评课---问题、方案一示范、标干---反思、改正。小溪塔三中集全校之力,集思广益,努力推进高效课堂人人达标”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更新观念谋高效,趋同思维求发展 钟启泉教授曾说:“我们缺的不是信息,不是技术,而是思维” 杜威说过,要改变个人在漫长岁月里所形成的习惯,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复杂过程”在这里我想说要改变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复杂过程。 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之初,我校教师的反应各具情态,有支持响应快速行动的,有无动于衷默不做声的,有说“搞形式”“走过场”泼凉水的。此情此景,我校急切要做的事是更新观念,趋同思维。 “打造高效课堂不是喊口号,不是搞运动,也不是在做秀。”在我校第一次高效启动会上,思维的趋同让老师们不再迷茫,不再观望。 “人人抓高效,堂堂创高效是我们每一位做教师应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在我校“高效课堂人人过关活动”动员会上,认识的统一让老师们有了明确的方向。 就这样,当众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我校率先提出“分层作业”的教学理念,并在区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次启动会上作典型发言,得到好评;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法也率先尝试,在区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次启动会上上示范课,初显成效。“人人抓高效,堂堂创高效”的教学理念自此种进了我校所有老师的心中。 趋同思维,转变观念,高效课堂人人过关活动于2011年春在我校顺利开展。 二观测四个维度,明确课堂标准

王局长曾在指导我校高效课堂时说:“人人过关活动是一种手段, 是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一个抓手,不是纯粹为了过关,是想通过这个抓手让老师们不断打磨课堂,逐步提高课堂效率。要让过关活动的过程变成老师们打磨课堂教学,逐步实现课堂有效、高效的过程。”听过这番话,我们明确人人过关活动要想开展得扎实有效,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让老师们不盲从,不迷茫,让参与活动的老师真正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怎么上才是高效课堂。要消除这两个疑惑,就得让老师心中有标准,因此,多角度地评价点,多维度地观测点首先要出台,于是我们印发了“高效课堂四个维度”。四个维度是什么?维度一学生学习看准备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怎样准备的?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任务完成得怎样?看倾听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时,学生由哪些辅助行为?看互动有那些互动/合作行为?有那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参与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看自主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 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各有多少人?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看达成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课中哪些证据证明目标的达成?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维度二教师教学看环节教学环节怎样构成的?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哪些证据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看呈现讲解效度怎样?板书、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

注重兴趣引导,奠定学习基础

注重兴趣引导,奠定学习基础 发表时间:2019-01-07T14:21:42.33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作者:展洪湖[导读] 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操作情境,注重让学生获取成功喜悦,这都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镇洼子小学266600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要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操作情境,注重让学生获取成功喜悦,这都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身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依据小学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虽然看似比较抽象,但实际上很多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如果能够把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入到教学中,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这样就能拉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进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达到化抽象为直观形象的目的,这样学生会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在学习时也会感到兴趣十足。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有很多,比如在学习“基数和序数”知识时,可以创设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可以创设公共汽车在各个站点上车和下车的人数这样的情境,在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创设运动会跳高成绩的情境……类似这样的情境还有很多,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是有价值的,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是有帮助的,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地在数学中研究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二、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和蔼可亲,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对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要争当学习上的主人。教师还应该组织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或者课外活动,拓展学习空间,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才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再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种负担。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超市去调查各种物品的零售价格,比如薯片2.90元,铅笔0.80元,书包48.80元等等,这样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再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废弃的牙膏盒、饮料盒,还有拿来魔方、积木等物品,将这些作为学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样也会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获得了乐趣,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通过组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 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只是一味地坐在教室中被动学习知识难免会让学生无精打采,没有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为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在课堂之外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通过亲身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此来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任务。 四、通过多元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除了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把数学知识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还能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小学阶段的数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型的交流互动活动,比如像“轴对称图形设计展览馆”、“交通与数学研讨会”、“数学与环境交流会”以及“数学与科技交流会”等,让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交流互动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数学知识的积累,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而另一种形式则是竞技性教学活动,为学生组织开展比如像“乘除法计算大赛”、“分数混合运算”、“小数除法擂台赛”等竞争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竞争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保持学生学习时高度的热情,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变当前教学状况。对于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需要一段过程,这时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引导与启发学生,从而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郭朝峰浅谈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学交流,2016,(06)。 [2]余琼丽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理论教育研究,2016,(04)。 [3]屈兴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7,(04)。

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 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但一些小的技才问题,也影响教学效果,倘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高涨一些,课堂效果能好些。 怎样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这需要通过 课内外长期有意识的诱导和反复的加强,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略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入”要得法,“导”要有趣 上课始若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趣导入法有: 1.活动激趣导入法:在新授之前,教师先公布今天这节课来开展一个什么活动,同学们一听说活动,兴趣马上就上来了。如:我教《小壁虎借尾巴》,课始我说:“同学们,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开个小小故事会,让大家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好吗?”学生很兴奋,立刻就有人跃跃欲试。 2.情景导入,以歌煽情法:利用小学生爱唱歌的特点,先播放一段有关的音乐或唱一首有关歌曲,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再导入正文。如教《快乐的节日》,我先放一首音乐《快乐的节日》,小朋友会跟着音乐唱起来,然后以快乐的语调导入正文。 3.出示照片,实物等法:如上《松鼠和松果》时,先出示“松鼠”的挂图,因为课前都有让学生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所以图片一出示,大家就活跃起来了,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二、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

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 申荣 (务川县丰乐巾学,贵州务川56430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 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 于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今中外 的人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孑L子也十分重视学习 兴趣.认为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 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 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 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 态,自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从 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 学科的兴趣.所以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对学好知识至 关重要.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行为与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 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 地掌握知识技能.一旦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就能获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 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就生物学科如何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 ,有趣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师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 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捆绑 住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 化.学生看到捆绑住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捆绑住胸 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捆绑住尾鳍的鱼游动速 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异常兴奋,自 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又如,在讲”花的形 态结构”中,首先让学生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接着提 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 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 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激发了学生想了解这种

开放的课堂灵动的空间

开放的课堂灵动的空间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体育。体育课是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不再单一、呆板,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本人就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开放的热身运动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其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其表面出来的教学形式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的教学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口令要求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开放式的准备

活动,是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如在“听数抱团”的小游戏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听到数字马上和同学抱成团,还要让学生想到听到的数字怎样才能和邻边同学快速合理准确地抱团。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游戏的更高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开放式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维试图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查,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行的良好习惯。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折纸飞机,在相互比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的情况下,来领会飞机飞得更高、更远需要掌握的技巧。 二、激情的活动过程 体育课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就是承认学生存在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也可以及时来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在《跨越式跳高》中、把橡皮筋的高度分成五个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当学生

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

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

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引领成长 (马市中心小学夏迭雄) 每逢星期二、星期四的下午第三节课,马市中心小学的整个校园活跃了起来,美术室里同学们欢畅淋漓地挥毫泼墨,音乐室里学生吹拉弹唱,和着优美的音乐声引吭高歌,操场上学生们正在有序地进行各种训练,校园里的篮球老师正在示范着每一个动作。马市中心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已有两个学年,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引领着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现将我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情况汇报如下: 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其实,近几年我们就如何体现学校特色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目前,看电视、上网占据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监管,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如何让学生的课余生活过得健康而有意义呢?再者,由于受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有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厌学情绪,如何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拉回学校?我校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我校决心办好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是受了对口交流学校的启发。时间追溯到2010年4月,交流学校的孩子来校和我们的孩子进行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深圳的孩子在活动中个个会唱会跳,吹拉弹唱无所不精,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体现出来的才艺、知识面等等都让我们的孩子望尘莫及。素质教育的成果在深圳孩子的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交流学校的领导都说,这都要归功于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确实,第二课堂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活动开展得

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要加深学生知识的基础,扩展知识面,发展体艺、科技的兴趣、才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都明确了第二课堂的重要。学校领导班子都把这项工作摆在学期计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合理地安排好每个学期的活动。教师、学生也十分明确,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优良+特长”,即确保每个学生在成绩优良的前提下,掌握一种以上体现专长、兴趣的技能。正是因为我校明确了兴趣小组活动的重要性,所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迎难而上,突破瓶颈 在城市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不是难事,成功的例子也非常多。要想在农村学校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却非易事,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没有展开第二课堂活动这方面的经验,能借鉴、参照的例子少之又少;其次专业教师缺失;第三是设备落后,场地、资金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第四是学生观念未转变,总以为学好语数英就行了,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不高。 面对重重困难,我校知难而上。 第一、我校坚持“因地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的原则,成立了有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小组、影视欣赏小学等,有发展学生体艺、科技才能的唱歌小组、舞蹈小组、科技制作小组等,也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礼仪小组等等,全校共成立兴趣小组25个。 第二、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克服专业教师缺失的弊端。如,我校夏伟军老师,毛笔字写得相当好,我们就成立毛笔书法小组,由夏伟军老师担任辅导老师。又如,邓小兰老师朗诵水平较高,我们就让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与态度、评价,这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十分重要。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是否有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笔者认为结合新理念、新课标,可以在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改善学习方式,倡导数学内容生活性,优化教学设计,多方面评价学生中做一些尝试。 1.调整教学结构,改善学习方式,唤起学习兴趣 一个哲学家说过:“新的内容要有新的形式与它相适应”。新的数学课标、理念呼唤调整课堂教学结构,适应全新的数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式”的影响,以“统、独、死、费”为特征,过分强调一次性和唯一性,忽视了创造性和多样性,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技能训练,轻视思维的训练与拓展,形成了重基础计算、推理,弱于动手创造,弱于科学,缺乏探求真理的热忱向往,学生学习无兴趣、无乐趣,更无从谈起时代人才的培养,无从谈起与时俱进。通过2年的实践,笔者认为

在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措施。课堂教学中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留出时间、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潜能,自己去创造,主动去探求知识,自己建构知识。有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例如:在西师一册分类教学中笔者做了有益尝试,其具体做法是:①创设一个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②在这个情境中大胆让学生去发现寻找问题;③独立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④通过猜想、假设、学具操作去尝试解决;⑤互动交流,互动相长。这样改变了学习数学的现状,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首先,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一种有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有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的认识转化活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得出有关的数学结论。其次,数学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数学知识结构的活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的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并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必须是学生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享受特色育人课程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享受特色育人课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打造高效课堂,享受特色课程》 为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拓宽提高教学质量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我校以“有效的教,促高效的学”为基本理念,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构建“高效、优质、轻负”课堂,强力推行落实“双改”研究,以实现“善教会学、增效减负”目标。现就我校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及本学期打算做一简单汇报。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一)构建模式,引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是践行课改理念的主渠道。 为此,我们以近两年来积累总结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模式为基础,针对校情、教情、学情和学科特点,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并将这项活动作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将“创模”活动分三个层面: 一是学校层面上的研发: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领导小组专抓落实、上下调度、具体操作,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二是工作室层面上的研发:学校成立学科六个名师工作室,建立工作室成员准入制度,让潜质教师入室研修;再从各工作室中选拔教学精英组建“创新课堂实验团队”,结合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来提炼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写出详细、实用的实施细则,全面跟踪,具体落实评价。 三是备课组层面上的研发:组建集体备课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给每个团队指派联系指导行政,对提炼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每月上交活动材料(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等),及时调研,不断改进提高。

从空间社会学视角解读课堂空间形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8577053.html, 从空间社会学视角解读课堂空间形态 作者:苏琴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2019年第03期 摘要:课堂空间是集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于一体的空间领域。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对课堂空间形态进行解读可知,课堂空间有同心圈式课堂空间、扇形式课堂空间等多种类型。当前,我国的课堂空间存在学生权利和价值观边缘化、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角色单一化及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从建立空间精神链、转变教师角色以及实现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建立生物链式课堂空间可以解决当前课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空间形态;同心圈式课堂空间;扇形式课堂空间;生物链式课堂空间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6-0071-03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场所。传统课堂空间是指由黑板、讲台、桌椅等要素形成的物质空间。亨利·列菲尔德将空间的代表和在空间中的生活经验列入空间实践的领域,扩大了空间的范畴,因此也形成了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于一体的空间领域。[1]课堂空间不应 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也存在于课堂之中。围绕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主体性交往活动的总和就形成了课堂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内的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性。 一、当前常见的课堂空间形态 (一)同心圈式课堂空间 同心圈式课堂空间是指各种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课程空间形态。教师为全面掌握与控制整个课堂空间,会形成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主宰边缘区域,从而形成同心圈式课堂空间形态。同心圈式课堂空间通常由三层区域构成,即中心区域、中层区域及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由在课堂中拥有绝对主导权的教师占据,全面掌握和调配整个空间的资源。中层区域由与中心区域价值取向一致的学生组成。这类学生有班级组织成员及优生。班级组织成员由教师遴选而产生,和教师接触最为频繁。优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好,能够获得教师较多的关注。边缘区域由所谓的差生构成,他们位于整个空间的最外层区域,远离课堂的中心。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边缘区域的学生获得教师关注的机会小,容易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自我意识太强,突出强调自身地位,牢牢把握住话语权,认为自己是课堂空间唯一的主导者,自然就不会主动接受学生的意见,反而会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强加给学生,最终导致部分学生被排挤至边缘区域。这样同心圈社会空间形态就容易形成。 (二)扇形式课堂空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