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口腔专业门诊进一步诊治。

1.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舌系带过短。

3.乳牙早萌或滞留。

4.乳牙反咬合。

5.龋齿。

四、流程图

五、工作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当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口腔健康指导,为儿童提供定期口腔疾病筛查服务,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转诊。

(二)从事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口腔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原卫生部疾控局印发的口腔保健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三)口腔检查应当在自然光线或良好照明条件下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追访转诊结局。

六、考核指标

0~6岁儿童口腔疾病筛查覆盖率=(该年辖区内接受口腔疾病筛查的0~6岁儿童人数/该年辖区内0~6岁儿童人数)×100%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儿童在保健服务中得到优质和安全的护理。这些规范和标准是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专业实践,旨在提供指导和指标,以提供现代化的儿童保健服务。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是为了确保儿童在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接受保健服务时,能够获得适当的关怀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儿童保健健康评估: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进行全面的儿童健康评估,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的评估。 2. 儿童安全保护: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儿童的安全,包括预防意外伤害和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3. 儿童医疗记录: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建立准确、完整且保密的儿童医疗记录,以确保连续和一致的护理。 4. 儿童家属参与: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鼓励儿童家属积极参与儿童保健决策,并提供相关支持和教育。

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为了确保儿童保健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以下是八大技术规范标准的简要介绍: 1. 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儿童和家庭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饮食惯、体育锻炼和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 2. 儿童疫苗接种: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对儿童进行及时、全面和准确的疫苗接种。 3. 儿童营养指导:提供全面的儿童营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婴儿辅食和青少年饮食等方面的建议。 4. 儿童心理支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和行为问题。 5. 儿童疾病预防:通过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和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的传播。 6. 儿童眼保健:提供定期的眼保健服务,包括视力检查和眼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 儿童口腔保健:提供相关的口腔保健指导,包括牙齿清洁、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口腔专业门诊进一步诊治。 1.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舌系带过短。 3.乳牙早萌或滞留。 4.乳牙反咬合。 5.龋齿。 四、流程图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2)完整篇.doc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得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与儿童得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得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得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与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得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得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就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得频率,就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就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就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与舌系带得检查。检查牙齿得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就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得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得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得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得频率,预防龋病得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得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得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与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得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是保障儿童口腔健康的关键,合理的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指导保健工作。本文将针对儿童口腔保健,从儿童牙齿发育、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膳食与口腔健康等方面,介绍相关技术规范。 一、儿童牙齿发育规范 1. 牙齿出牙时间: 儿童乳牙开始生长出牙的时间一般在6个月至1岁之间,此后逐渐长齐。恒牙开始替换乳牙的时间一般在6-7岁,牙齿齐全一般在12岁左右。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牙齿发育情况,对于异常发育的牙齿应及早就诊。 2. 牙齿萌出顺序: 通常情况下,儿童的下颌前牙会先于上颌前牙萌出。在此基础上,上下侧位牙、磨牙会依次萌出。了解牙齿的正常发育顺序,有助于家长及时识别问题。 二、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规范 1. 刷牙习惯: 婴幼儿可从牙龈边缘用湿纱布擦拭开始,出牙后逐渐转为使用适龄儿童牙刷。儿童应每天早晚刷牙,每次至少两分钟,刷洗达到颗粒感减少、口腔清洁感明显的标准。

2. 牙膏选择: 牙膏应根据儿童年龄选择适合的规格。对于2岁以下儿童,使用不 含氟化物的无味无色牙膏即可;对于2-6岁儿童,应选用氟化物牙膏,但含氟量不得超过500ppm;6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含氟量为1000- 1500ppm的牙膏。 三、膳食与口腔健康规范 1. 控制糖分摄入量: 家长应注意控制儿童的甜食和糖分摄入量,尤其是粘性食物(如糖果、蛋糕等)。糖分是口腔细菌的主要能量来源,过多的糖分摄入容 易导致龋齿发生。 2. 膳食均衡: 儿童膳食应保证多样化、均衡合理。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D、钙、磷等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营养素。其中,乳制品、水果、蔬菜、谷 物等应该成为儿童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儿童口腔保健的技术规范。家长和 儿童应根据这些规范,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保持口腔健康。只有确 保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适时就医、合理膳食,才能让儿童拥有洁白 健康的牙齿,远离口腔疾病的困扰。只要我们每日从小事做起,为儿 童的口腔健康提供科学规范的照护,让他们展现自信美丽的笑容!

幼儿园口腔保健教案-健康教育

幼儿园口腔保健教案-健康教育 教学主题:幼儿园口腔保健教育 适用对象:幼儿园儿童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口腔保健的必要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2.提高幼儿对牙齿健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预防口腔疾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与孩子们互动,通过课堂调查引入口腔保健教育。 2.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口腔保健经验和问题,老师引导孩子们探讨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二、学习口腔保健知识(10分钟) 1.老师用图片和实物演示儿童正确刷牙姿势和方法,指导孩子们如何正确刷牙。 2.通过游戏形式介绍口腔器具的使用方法,如口香糖、漱口水等。 3.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介绍常见的口腔疾病和它们引起的危害。 三、创设口腔保健环境(10分钟) 1.老师引导孩子们观看口腔保健环境的图片,并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口腔保健环境。 2.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互相扮演牙医和患者,提高对口腔保健的认识和实践。 四、口腔保健技能训练(20分钟) 1.老师要求孩子们模仿正确的刷牙动作和方式,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2.老师组织儿童们进行游戏,用玩具模拟牙齿,让孩子们刷洗干净,增强孩子们预防口腔疾病的意识。 五、良好习惯的养成(10分钟) 1.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强调养成良好口腔保健习惯的必要性。 2.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小纸条记录自己每天的口腔保健情况,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口腔保健习惯。 六、评估和反思(5分钟) 1.老师要求孩子们请评估今天的教育效果,自评和互评反思是否学到知识和技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2.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并在教学后期跟踪和指导孩子们的口腔保健习惯养成。 教学内容扩展: 1.通过口贴和口腔保健环绕广告巩固口腔保健知识。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共10篇)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共10篇) 篇1: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 第一文库网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1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或大面积颜面血管瘤。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儿童。 3.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二)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内容和方法 1.内容 在儿童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与儿童年龄相应的眼部疾病筛查和视力评估。满月访视时观察眼睑、结膜、角膜和瞳孔外观是否异常;进行光照反应检查,以发现眼部结构异常。3月龄婴儿除了检查眼外观外,应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和红球试验,以评估婴儿的眼前视力、注视能力。满6月龄婴儿应检查3月龄未能成功检查的项目,并增加眼位检查(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及眼球运动检查。1~3岁儿童增加对儿童视物行为的询问和检查。4岁以上儿童增加视力筛查。 2.方法 (1)眼外观: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或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 2 (2)光照反应:检查者将手电灯快速移至婴儿眼前照亮瞳孔区,重复多次,两眼分别进行。婴儿出现反射性闭目动作为正常。 (3)瞬目反射:受检者取顺光方向,检查者以手或大 物体在受检者眼前快速移动,不接触到受检者。婴儿立刻出现反射性防御性的眨眼动作为正常。

(4)红球试验:用直径5cm左右色彩鲜艳的红球在婴儿眼前20~33cm距离缓慢移动,可以重复检查2~3次。婴儿出现短暂寻找或追随注视红球的表现为正常。 (5)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将手电灯放至婴儿眼正前 方33cm,吸引婴儿注视光源;再用遮眼板分别遮盖婴儿的左、右眼,观察有无眼球摆动。正常婴儿两眼注视光源时,瞳孔中心各有一反光点,分别遮盖左右眼时没有明显的眼球摆动。 (6)眼球运动:自婴儿正前方,分别向上、下、左、右慢速移动手电灯。正常婴儿两眼注视光源时,两眼能够同时同方向平稳移动,反光点保持在两眼瞳孔中央。 (7)视物行为观察:询问家长儿童在视物时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表现,例如不会与家人对视或对外界反应差,对前方障碍避让迟缓,暗处行走困难,视物明显歪头或距离近,畏光或眯眼、眼球震颤等。 (8)视力筛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 3 儿童视力,检测距离5m,视力表照度为500Lux,视力表1.0行高度为受检者眼睛高度。检查时,一眼遮挡,但勿压迫眼球,按照先右后左顺序,单眼进行检查。自上而下辨认视标,直到不能辨认的一行时为止,其前一行即可记录为被检者的视力。对4岁视力低于等于0.6、5岁及以上视力低于等于0.8的视力低常儿童,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的儿童,都应在2周~1月复查一次。 (三)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指导 1.早期发现,及时就诊 指导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认识儿童常见眼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现儿童出现眼红、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瞳孔区发白、眼位偏斜或歪头视物、眼球震颤、不能追视、读书距离过近或视物眯眼、暗处行走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告知家长定期接受眼及视力筛查。 2.注意用眼卫生 (1)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包括培养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读书、游戏。 (2)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操作各种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 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

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 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从6岁开始恒牙不断萌出,乳牙依次脱落,形成乳牙恒牙混合牙列阶段,直到15岁左右,恒牙全部萌出为止,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儿童颌骨和牙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口颌及颅面形态的主要形成和功能完善期;此阶段也是龋病、牙龈炎患病的高峰时期。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 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 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 病筛 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 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 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 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

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 .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 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 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 .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 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 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 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 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 2 次。 3 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及家长参与计划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及家长参与计划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及家长参与计划》 1. 介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口腔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口腔保健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本文将从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口腔保健以及家长如何参与其中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2.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口腔健康对孩子的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未来的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期间是培养孩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 3. 如何进行口腔保健 在进行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时,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定期的口腔卫生习惯培养,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进行口腔清洁等。其次是饮食习惯的调整,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食品。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并加以解决。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通过口腔保健教育来提高幼儿们的口腔保健意识,让他们养成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 家长如何参与口腔保健 家长在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定 期监督孩子的口腔卫生习惯,提供饮食指导,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 查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口腔保健中来。家长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 口腔保健活动,和教师一起共同为孩子们的口腔健康努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深信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是非常重要的,而家长的参与更是至关重要。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园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 生习惯,从小养成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 6. 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家 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才能为孩子们的口 腔健康保驾护航。 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和“家长参与计划”,并 以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 解这一主题。儿童口腔保健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幼 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口腔保健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呵护和关注。在这个阶段,特别需要建立起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儿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手册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手册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手册 第一章: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1.1 口腔健康的定义 口腔健康是指口腔内所有组织结构的正常状态,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和颌骨,对于儿童的健康发育和全身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儿童口腔问题的影响 牙齿问题、牙龈问题和口腔黏膜问题都可能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如儿童的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咀嚼和消化问题等。此外,口腔问题还可能导致儿童的发音不清晰,影响其正常的语言发展。 1.3 儿童口腔保健的意义 儿童期是牙齿发育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培养正确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有助于预防儿童口腔问题的发生,维护儿童的口腔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 第二章:儿童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 2.1 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口腔保健的基础。儿童可以根据自己年龄

选择适合的牙刷和牙膏,儿童妈妈或老师应指导他们每天早晚刷牙,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并要求他们持续刷牙至少两分钟。 2.2 饮食习惯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儿童的饮食习惯直接与口腔健康相关。教育儿童要有均衡的饮食,尤其是要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儿童妈妈或老师应引导儿童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同时鼓励他们适量饮水,减少吃零食的次数和数量。 2.3 儿童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 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牙刷、牙膏和牙线是口腔保健的重要环节。儿童的牙刷应该选用软毛的,头部较小,手柄易于儿童握持的。牙膏应该选择低氟或无氟的适合儿童使用的产品。 第三章:儿童口腔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3.1 龋齿的预防 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龋齿的基础。此外,儿童妈妈或老师还应监督儿童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3.2 牙龈问题的预防 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可以预防牙龈问题的发生。儿童妈妈或老师还可以教育儿童如何正确地使用漱口水,定期进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重点技术基础规范

0-6岁小朋友口腔保健指引技术规范 一、目旳 通过定期对小朋友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引,提高家长和小朋友旳口腔健康意识,协助家长掌握对旳旳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小朋友养成良好旳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小朋友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小朋友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小朋友。 三、内容与措施 在小朋友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引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引选择相应旳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小朋友旳饲养、饮食及口腔护理状况,理解与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旳频率,与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与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与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旳检查。检查牙齿旳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代及咬合状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

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与否有褐色或黑褐色变化,或者浮现明显旳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引。 根据小朋友旳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引等方面予以宣教。 1.饲养。倡导母乳饲养,牙齿萌出后来规律饲养,逐渐减少夜间饲养次数。人工饲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旳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小朋友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旳频率,避免龋病旳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旳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旳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也许浮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浮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小朋友旳口腔清洁,特别在每次进食后来。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