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第一篇: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

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口腔专业门诊进一步诊治。

1.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2.舌系带过短。3.乳牙早萌或滞留。4.乳牙反咬合。5.龋齿。

四、流程图

五、工作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当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口腔健康指导,为儿童提供定期口腔疾病筛查服务,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转诊。

(二)从事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口腔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原卫生部疾控局印发的口腔保健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三)口腔检查应当在自然光线或良好照明条件下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追访转诊结局。

六、考核指标

0~6岁儿童口腔疾病筛查覆盖率=(该年辖区内接受口腔疾病筛查的0~6岁儿童人数/该年辖区内0~6岁儿童人数)×100%。

第二篇:儿童口腔保健小常识

儿童口腔保健小常识

再好的一款牙膏得配上一个好的护牙习惯。

通常绝大多数父母们会认为,一款价格高的牙膏或者进口牙膏就可以防护宝宝成长阶段的口腔问题了。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依赖牙膏来防蛀、预防龋齿、氟斑牙等是不够的。稍作留意您会发现身边很多的家庭对儿童口腔问题及牙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注重,牙膏品牌日新月异,玲琅满目,牙膏品质逐步得到创新与提高,但儿童口腔问题的平均患病率并没有减少,反而呈增加趋势。今天C齿牙博士传授大家一些儿童口腔保健常识:

1.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尤其是2-6岁年龄段,除了选择适龄的儿童牙膏,还应注意,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这个年龄段牙齿处于自由生长期,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力度也不应过重,至于刷牙时间,以色列C齿儿童

牙膏发起的三分钟刷牙活动受到普遍关注,绝大多数的刷牙实践显示,通常人刷牙实践1分钟,平均为1.38分钟,实际上,刷牙时间应维持在3分钟左右,口腔及牙齿上的细菌才能得到充分清除。2.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不可横向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

3.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平时要少吃糖果。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的关键。此外要注意宝宝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4.如果发现牙齿有病且一直得不到改善,应及时就医。蛀牙坏牙,应及时予以修补拔除。

良好的口腔保健+适合的牙膏是拥有健康美丽牙齿的重要途径。此外,饮食均衡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美丽与健康的牙齿使我们能够愉快的享用多种多样的食物、肉类、生的食物、水果……与此同时,良好的咀嚼能够加强牙龈的强度、促进唾液分泌,参与消化过程,对牙齿起到杀菌的作用。除了遗传的因素,我们牙齿的颜色和硬度还取决于牙齿保健和饮食习惯。

第三篇:0-6岁儿童中医保健技术规范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年9月21日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印发)

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

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o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

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第三部分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

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

五、察大便

正常儿童的大便应该是色黄而干湿适中,日行1-2次。对婴儿而言,母乳喂养,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牛奶、羊奶喂养,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味,1日3次左右,均属正常。若大便干结成球,排便困难,数日一行,或大便清稀,夹有未消化食物或粘液,一日数次,均为异常。

第四部分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二)揉肺经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位臵:无名指朱节螺纹面。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无名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

(三)揉板门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位臵:手掌的大鱼际隆平面。

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小儿大鱼际100-300次。

(四)摩腹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位臵:腹部。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移动的方法,称为摩法。摩3-5分钟。

(五)推七节骨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位臵:腰骶部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向上推为推上七节骨;向下推为推下七节骨。

(三)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四)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三、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一)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二)腹泻:揉脾经、摩腹、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三)食欲不振:揉脾经、揉板门、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四)腹胀:推脾经、摩腹、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五)夜寐不安:摩腹、揉足三里、捏脊。宜在唾前或下午进行。

(六)出汗多:揉肺经、揉脾经、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七)反复感冒:推肺经、揉足三里、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八)尿床:揉足三里、推上七节、捏脊。宜在睡前或下午进行。附注释:

①“四诊合参”概念

综合运用望、闻、问、切4种基本方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依据的中医诊断原则。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四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应该相互取代,只能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四诊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四诊合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五迟五软”概念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临床症状为:

1、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五迟、五软之症见一、二症者,应建议转诊。

第四篇:口腔保健

自我口腔保健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祛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方法;对于不同年龄

组1195颗龋齿龋病的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和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分析龋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结果;翻发生祛病的部位,在龋病形成之前,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结论‘增强广大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我国预防龋病的首选措施关键词;龋病食物预防自我口腔保健龋病是近代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口腔疾病,男女老少皆可患病,它严重威胁着人类口腔的健康。龋病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疾病之一,在我国由于口腔医务人员少,大多数龋病患难与共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龋病是一种完全预防的疾病,我国在对龋病的预防治疗进行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龋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食物在龋病形成过程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通过健康教育是广大群众能够自觉地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从小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牙齿之间的食物嵌塞,我国龋病的发病率将可能大幅度下降,现报道如下

1.资料

患者 627 例其中男性291例女性336例初诊时发现有龋病并能明确诊断出龋病出发部位的恒牙

1195颗,患者的最小年龄是10 岁最大70岁以上,根据10岁一个年龄组,将627例患者分为7个年龄组。根据临床观察,将龋病的初发部位分为邻面龋(指近中、远中邻面)、牙颌面龋和其它面龋(指颊、舌面)三种情况,就诊时龋病范围较大,不能确诊初发部位者不包括在内。

1.2 资料我们对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关系也进行了对比观察,其结果是龋病发生在近中邻面者为163,发生在远中邻面者为438,发生在牙颌面者为182。远中邻面的发生率较其它两种均高。详见表2。结果

2.1 从资料1可以看出,龋病的发生部位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10岁年龄组,邻面龋的发病率为15,牙颌面龋却高达59,随着年龄的增加,邻面龋逐渐增加,牙颌面龋逐渐减少,50岁年龄组邻面龋发病率高达174,询问其原因,凡发生邻面龋的患者,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通过统计分析,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详见表1。

2.2 从资料2也可以看出,凡第二磨牙发生远中邻面龋者,大多数第三磨牙的位置不正,下颌多见于前倾阻生,上颌多见于第三磨牙伸长。致使第二、三磨牙长期食物嵌塞,详见表2。

其它指第三磨牙除前倾阻生、伸长外其它类型阻生结论

3.1 上述两个资料充分说明,凡发生龋病的部位,在龋病形成之前,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不少学者曾报道,戴可摘义齿后,并且和戴义齿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基牙邻面龋发病率越高〔2〕。龋病的三联因素学说(细菌、食物、宿主)已被广泛承认,但三种因素并非等列,我们认为食物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主导作用。

龋病的细菌学研究,已进行了大约一个世纪,目前认为变形链球队菌为主要致龋菌,刘大维等人的研究证明,有变形链球队菌的存在,并非必然发生龋病,只有食物合适时才显示致龋力〔3〕。龋病的发病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譬如,龋病开始发生时,究竟是无机物先溶解,还是有机物先破坏,或者两者同时发生,或只有其中一种,从临床资料看,不论发病机制是哪一种,如果没有食物存在,龋病都不可能发生。

3.2 对于龋病的预防过去曾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通过服用抗菌药物杀灭口腔的致龋菌来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许多研究证明,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口腔内有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体,长期使用任何抗菌药物都会带来一引起毒副作用,窝沟封闭是目前增强抗龋能力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仅适宜儿童,而且收效不大。

3.3 龋病是一个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我国曾举行了5次龋病研讨会,对龋病的预防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我国龋病的发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广大群众的自我口腔保健作用。我国有12亿人口,口腔医生仅此1万多名, 要想把龋病的发病率降下来光靠口腔医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城市、在县城、在农村,干部、工人、农民中,一些戴活动义齿的患者长期不刷洗义齿,致使戴1颗义齿多颗牙齿发生龋坏。在农村终生不刷牙的现象普遍存在。

人老了一定是掉牙的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鉴于食物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预防龋病方面,应首先提高广大群众对食物致龋作用的认识,食物嵌塞是龋病的罪魁祸首。提高广大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

识,要使亿万群众明了,龋病主要由口腔卫生不良引起,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要定期进行口腔保健,养成饭后刷牙和使用牙线的良好习惯,破除“老掉牙”(人老了一定要掉牙)的旧观念,大力普及阻生牙可引起邻牙龋病的卫生知识,尤其是对18岁以上的青年人,通过检查估计颌骨没有足够位置使第三磨牙正常萌出者可及早排队以预防第二磨牙龋病的发生。

总之,根据我国的国情,广大亿万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我国预防龋病的首先措施。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及其它促进活动,使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那么我国龋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全国牙防指导组编口腔医学专家谈爱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1999;1 〔2〕巩传学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与齿发生的临床初步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8;33:186 〔3〕刘大维等变形链球菌CY1与食物因素对动物实验性龋的影响中华口腔杂志1999;17:212

第五篇: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

----北京诚欣瓒口腔诊疗中心温情提示

俗言道:病从口入。除了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首先要保持口腔的健康。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尤为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杜绝病毒感染!

一、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我们为什么要刷牙?

首先,清除牙菌斑,预防龋病和牙周病。每天人要吃饭口腔中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12小时候就会形成菌斑或是更短时间,菌斑会造成龋坏(就是蛀牙)一天24小时计算应该刷2次牙,从其他角度想你如不刷牙口气不清新会影响别人,如工作忙可食木糖醇口香糖也可清洁口腔起到防龋的作用。其次,按摩牙龈,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

为什么要漱口?

吃了食物后,口腔里包括牙齿缝隙都会残留咀嚼食物后的残渣,

如果不及时清除,可能引起牙龈发炎或扁桃体炎。饭后及时漱口,既可清洁口腔,又能使牙齿健康无病,牙齿健康,心情舒畅,“面子”问题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所以在饭后最好是及时洗口,或单纯用水漱口,当然我们还可以选用口香糖或浓茶来漱口。总之,不能让食物残渣在口腔里留太久,更不能过夜。

二、使用牙线、间隙刷等清洁工具。去除牙齿间隙中间的食物残留,减少细菌繁殖。值得注意的是,要及时更换清洁工具,保持清洁工具的干净卫生。

三、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有一定的防龋效果,最多可降低龋患率28%,一般含氟牙膏中氟化钠的含量是0.22%。但是,我们在选择牙膏的时候要注意:在低氟区可用,高氟区禁用。因为氟是累计型的病菌,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过量的氟被吸收,将导致牙齿畸形、软化、牙釉质失去光泽,并带黄色斑点,重者牙齿发育不全,失去正常形态,氟中毒也影响骨骼,使骨骼变厚变软,骨质疏松,容易折断。

四、少吃含糖食品,减少甜食次数。吃甜食容易使口腔内产生酸,腐蚀牙齿表面使表面脱矿,造成牙齿软化,不耐磨,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另外,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时间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

五、戒烟戒酒,不嚼烟草和槟榔,不吃过烫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六、定期去口腔医院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拥有一颗健康的好牙,即健康又美观!

片尾留言:

促进口腔健康,为健康保驾护航。北京诚欣瓒口腔诊疗中心聘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专家、牙周专家、牙体牙髓专家、修复专家、正畸专家组成专家会诊团队,为患者提供诊疗。

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范 大余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编 2019年

目录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江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儿童高铅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常规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共识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 生范畴。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范围 (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 岁儿童。

(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 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 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 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 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 1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 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 的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 作计划。

保健口腔知识

保健知识 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 素: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具有 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 语言功能。世界卫生组织给“口 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是:牙 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 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口腔卫生的基础保健(一级预防)是: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在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漱口、正确使用牙线;维持正确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养成偏侧咀嚼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科学地护理口腔,才能保障口腔健康。刷牙的重点部位是牙齿的邻面、磨牙的咬合面、龈沟和牙冠的颈1/3处。习惯使用的拉锯式横刷法易损伤牙体、牙周组织,而且刷毛不易伸入牙间隙,因此清洁效果不佳。正确的方法是竖刷法结合水平震颤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约3分钟。保健牙刷的基本要求:小头、圆头、磨毛、软毛;牙刷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刷毛变硬、变毛应及时更换,不可用开水泡软牙刷。当然定期到医院检查是最好的预防保健方法。有牙龈出血就提醒您可能有牙龈炎,这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洁牙治疗;发现蛀洞应及时充填,如果蛀洞加深,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则需根管治疗。 二、口腔健康的二、三级预防: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保存牙齿,维持良好的功能窝沟封闭。对新萌出的恒牙易发生龋病的发育窝沟用特殊材料进行封闭,预防龋病的发生需进行龋洞充填。因为牙齿自身没有再生能力,对已经发生龋病但未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牙齿应在去除龋坏组织、并消毒后用牙科材料充填,避免龋洞加深。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保存牙齿的首选方法,是目前最彻底的补牙方法。它不同于以往常说的只是“烂神经”,需要彻底清理牙齿根管内部的发炎组织和细菌,并在消毒后充填根管,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技术难度较大,常需复诊3—5次,治疗费用按患牙根管数量而定。为了保证疗效,可能需治疗前、中、后各拍牙片一张。治疗完成后因失去了牙神经血管给予的营养,建议对患牙做全冠修复,防止牙折裂。条件适合的牙根经过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进行修复治疗,而不需拔除牙根。 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事件 1.1917年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正式设立牙科系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儿童保健实施规范和八大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儿童在保健服务中得到优质和安全的护理。这些规范和标准是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专业实践,旨在提供指导和指标,以提供现代化的儿童保健服务。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 儿童保健实施规范是为了确保儿童在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接受保健服务时,能够获得适当的关怀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儿童保健健康评估: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进行全面的儿童健康评估,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的评估。 2. 儿童安全保护: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儿童的安全,包括预防意外伤害和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3. 儿童医疗记录: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建立准确、完整且保密的儿童医疗记录,以确保连续和一致的护理。 4. 儿童家属参与:医疗机构和健康中心应鼓励儿童家属积极参与儿童保健决策,并提供相关支持和教育。

八大技术规范标准 为了确保儿童保健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以下是八大技术规范标准的简要介绍: 1. 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儿童和家庭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饮食惯、体育锻炼和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 2. 儿童疫苗接种: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对儿童进行及时、全面和准确的疫苗接种。 3. 儿童营养指导:提供全面的儿童营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婴儿辅食和青少年饮食等方面的建议。 4. 儿童心理支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和行为问题。 5. 儿童疾病预防:通过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和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的传播。 6. 儿童眼保健:提供定期的眼保健服务,包括视力检查和眼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 儿童口腔保健:提供相关的口腔保健指导,包括牙齿清洁、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口腔专业门诊进一步诊治。 1.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舌系带过短。 3.乳牙早萌或滞留。 4.乳牙反咬合。 5.龋齿。 四、流程图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2)完整篇.doc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得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与儿童得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得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得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与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得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得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就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得频率,就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就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就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与舌系带得检查。检查牙齿得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就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得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得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得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得频率,预防龋病得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得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得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与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得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 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

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 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 儿童口腔保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1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或大面积颜面血管瘤。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儿童。 3.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二)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内容和方法 1.内容 在儿童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与儿童年龄相应的眼部疾病筛查和视力评估。满月访视时观察眼睑、结膜、角膜和瞳孔外观是否异常;进行光照反应检查,以发现眼部结构异常。3月龄婴儿除了检查眼外观外,应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和红球试验,以评估婴儿的眼前视力、注视能力。满6月龄婴儿应检查3月龄未能成功检查的项目,并增加眼位检查(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及眼球运动检查。1~3岁儿童增加对儿童视物行为的询问和检查。4岁以上儿童增加视力筛查。 2.方法 (1)眼外观: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或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 2 (2)光照反应:检查者将手电灯快速移至婴儿眼前照亮瞳孔区,重复多次,两眼分别进行。婴儿出现反射性闭目动作为正常。 (3)瞬目反射:受检者取顺光方向,检查者以手或大 物体在受检者眼前快速移动,不接触到受检者。婴儿立刻出现反射性防御性的眨眼动作为正常。

(4)红球试验:用直径5cm左右色彩鲜艳的红球在婴儿眼前20~33cm距离缓慢移动,可以重复检查2~3次。婴儿出现短暂寻找或追随注视红球的表现为正常。 (5)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将手电灯放至婴儿眼正前 方33cm,吸引婴儿注视光源;再用遮眼板分别遮盖婴儿的左、右眼,观察有无眼球摆动。正常婴儿两眼注视光源时,瞳孔中心各有一反光点,分别遮盖左右眼时没有明显的眼球摆动。 (6)眼球运动:自婴儿正前方,分别向上、下、左、右慢速移动手电灯。正常婴儿两眼注视光源时,两眼能够同时同方向平稳移动,反光点保持在两眼瞳孔中央。 (7)视物行为观察:询问家长儿童在视物时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表现,例如不会与家人对视或对外界反应差,对前方障碍避让迟缓,暗处行走困难,视物明显歪头或距离近,畏光或眯眼、眼球震颤等。 (8)视力筛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 3 儿童视力,检测距离5m,视力表照度为500Lux,视力表1.0行高度为受检者眼睛高度。检查时,一眼遮挡,但勿压迫眼球,按照先右后左顺序,单眼进行检查。自上而下辨认视标,直到不能辨认的一行时为止,其前一行即可记录为被检者的视力。对4岁视力低于等于0.6、5岁及以上视力低于等于0.8的视力低常儿童,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的儿童,都应在2周~1月复查一次。 (三)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指导 1.早期发现,及时就诊 指导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认识儿童常见眼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现儿童出现眼红、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瞳孔区发白、眼位偏斜或歪头视物、眼球震颤、不能追视、读书距离过近或视物眯眼、暗处行走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告知家长定期接受眼及视力筛查。 2.注意用眼卫生 (1)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包括培养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读书、游戏。 (2)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操作各种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0-6 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 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 病筛 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 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 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 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

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 .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 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 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 .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 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 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 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 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 2 次。 3 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是保障儿童口腔健康的关键,合理的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指导保健工作。本文将针对儿童口腔保健,从儿童牙齿发育、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膳食与口腔健康等方面,介绍相关技术规范。 一、儿童牙齿发育规范 1. 牙齿出牙时间: 儿童乳牙开始生长出牙的时间一般在6个月至1岁之间,此后逐渐长齐。恒牙开始替换乳牙的时间一般在6-7岁,牙齿齐全一般在12岁左右。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牙齿发育情况,对于异常发育的牙齿应及早就诊。 2. 牙齿萌出顺序: 通常情况下,儿童的下颌前牙会先于上颌前牙萌出。在此基础上,上下侧位牙、磨牙会依次萌出。了解牙齿的正常发育顺序,有助于家长及时识别问题。 二、口腔卫生习惯养成规范 1. 刷牙习惯: 婴幼儿可从牙龈边缘用湿纱布擦拭开始,出牙后逐渐转为使用适龄儿童牙刷。儿童应每天早晚刷牙,每次至少两分钟,刷洗达到颗粒感减少、口腔清洁感明显的标准。

2. 牙膏选择: 牙膏应根据儿童年龄选择适合的规格。对于2岁以下儿童,使用不 含氟化物的无味无色牙膏即可;对于2-6岁儿童,应选用氟化物牙膏,但含氟量不得超过500ppm;6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含氟量为1000- 1500ppm的牙膏。 三、膳食与口腔健康规范 1. 控制糖分摄入量: 家长应注意控制儿童的甜食和糖分摄入量,尤其是粘性食物(如糖果、蛋糕等)。糖分是口腔细菌的主要能量来源,过多的糖分摄入容 易导致龋齿发生。 2. 膳食均衡: 儿童膳食应保证多样化、均衡合理。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C、D、钙、磷等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营养素。其中,乳制品、水果、蔬菜、谷 物等应该成为儿童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儿童口腔保健的技术规范。家长和 儿童应根据这些规范,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保持口腔健康。只有确 保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适时就医、合理膳食,才能让儿童拥有洁白 健康的牙齿,远离口腔疾病的困扰。只要我们每日从小事做起,为儿 童的口腔健康提供科学规范的照护,让他们展现自信美丽的笑容!

0-6岁儿童口腔保健指导重点技术基础规范

0-6岁小朋友口腔保健指引技术规范 一、目旳 通过定期对小朋友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引,提高家长和小朋友旳口腔健康意识,协助家长掌握对旳旳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小朋友养成良好旳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小朋友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小朋友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小朋友。 三、内容与措施 在小朋友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引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引选择相应旳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小朋友旳饲养、饮食及口腔护理状况,理解与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旳频率,与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与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与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旳检查。检查牙齿旳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代及咬合状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

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与否有褐色或黑褐色变化,或者浮现明显旳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引。 根据小朋友旳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引等方面予以宣教。 1.饲养。倡导母乳饲养,牙齿萌出后来规律饲养,逐渐减少夜间饲养次数。人工饲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旳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小朋友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旳频率,避免龋病旳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旳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旳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也许浮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浮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小朋友旳口腔清洁,特别在每次进食后来。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共10篇)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共10篇) 篇1: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三、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 第一文库网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四)转诊。

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范

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规 范 3. 按照要求应该填写的必须填写,不能空格。 4. 复查:只检查已经封闭过的牙面,没有封闭过的牙面不查。 登记表(学龄前儿童) 附件5 结果通知书模板(窝沟封闭) 尊敬的家长同志: 您孩子 (姓名)的四颗第一恒磨牙(“六龄牙”)中,有 颗已经进行了窝沟封闭,还有 颗牙齿因为下列原因未能进行窝沟封闭。 ①龋齿;②未完全萌出;③已封闭;④已充填;⑤浅窝沟 注意事项特此告知如下: 一、已经做了窝沟封闭的牙齿,请您于3个月后带孩子前来复查,若发现有封闭剂脱落,可以免费进行重新封闭。 二、您的孩子若患有龋齿,建议您带孩子尽早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否则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痛苦。

三、其他措施:虽然对萌出的六龄牙进行窝沟封闭可以最大程度预防龋齿的发生,但请您仍需督促您的孩子少吃甜食、正确刷牙、定期口腔检查,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龋齿。 医生签名: ××××××医院 年 月 日 结果通知书模板(局部用氟) 尊敬的家长同志: 您孩子 (姓名)(在下面相应的选项上画勾): £已经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 £只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因孩子不能配合或呕吐反射强烈没有接受局部用氟; £您的孩子患有颗龋齿。 注意事项特此告知如下: 一、您的孩子若患有龋齿,建议您带孩子尽早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否则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痛苦。 二、其他措施:虽然采取了局部用氟的措施可以降低龋齿发生的可能性,但仍需督促孩子少吃甜食、帮助或监督孩子正确刷

牙、定期口腔检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龋齿。 三、接受局部用氟的当天晚上请不要刷牙(只针对使用含氟涂料的情况)。 医生签名: ××××××医院 年 月 日 家长反馈表 幼儿园: 班级: 儿童姓名: 为了有效保证局部用氟的防龋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将您的答案的相应字母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请选择一个选项。(第 1题为使用含氟涂料的孩子家长需填写的问题,第2题为使用含氟泡沫的孩子家长需填写的问题。) 1. 请您询问您的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是否有医生给他(她)的牙齿涂了东西?()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